中国这个小县城人均GDP高于韩国 接近日本(组图)之二

今 日 看 点:2019–0928(上午版)▲◆★●■☆

中国这个小县城人均GDP高于韩国 接近日本(组图)之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19/09/26/8707765.html

中国这个小县城人均GDP高于韩国 接近日本(组图)之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19/09/26/8707765.html

 2 昆山脉动

文 | 刘亢 张展鹏 刘巍巍 陆华东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江苏昆山好孩子集团生产车间(2016年4月18日摄) 季春鹏摄/《瞭望》新闻周刊

◇创造全国2%进出口总额的昆山提供了外向型经济崛起样本,更实践出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背景下,产业与城市的良性互动、共生共融之道

◇从推进工业化进程,实现新产业“从无到有”到实现产业价值链攀升,在“微笑曲线”两端发力,昆山一直率先探索,其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生动实践

◇按照“减量发展”要求,昆山在高端产业上做“加法”,在落后产能上做“减法”,率先提出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一流产业科创中心”

每年秋风起时,大闸蟹上市,以阳澄湖的名气最大。生长于湖边的昆山人,敢于“第一个吃螃蟹”:国内率先自费创办开发区、引进江苏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设立全国首个封关运作的出口加工区……

从农业小县跃升为全国县域经济领头羊,源于永不停息的改革创新精神和拥抱时代大潮的开阔胸襟。昆山坚守实体经济,持续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攀升,培育先进制造业体系,已形成两个千亿级和七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昆山的发展被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动实践。作为江苏确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试点地区之一,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又率先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二元结构国家的现代化都从工业化和城市化起步。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研究成果显示,昆山已连续3年囊括新型城镇化质量、投资潜力两项第一。创造占全国2%进出口总额比重的昆山,提供了外向型经济崛起样本,更探索出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背景下,产业与城市的良性互动、共生共融之道。

敢于争第一、勇于创唯一

昆山“农转工”转折点发生在1984年,利用国家沿海开发开放战略机遇,自费兴办“工业小区”。昆山开发区4年集聚30多家企业,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后,又紧抓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等机遇,形成以开发区为龙头,带动乡镇工业小区发展的开放格局,外资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时隔多年,台商宗绪惠仍清晰记得初来昆山的情景:马路两边全是农田,晚八点后就无处吃饭……宗绪惠2017年当选为昆山台协会第十三届会长,企业会员1487家。他笑言,当年很多台商都是被“半路拦截”到昆山的。

“刚开始根本不知道昆山这个地方,只是到上海、苏州路过这里,休息一下、上个洗手间,结果受到热情邀请。”宗绪惠说。当时那么穷的一个县,却展现出非凡的抱负和气魄,把临近上海的地理优势和重商、亲商的政府服务发挥到极致。

2000年是昆山发展史上又一个里程碑。电子信息产品出口格外需要高效快捷的海关通关服务,昆山率先建立封关运作的出口加工区,大幅提高通关效率,促使台湾地区笔记本电脑代工企业纷纷进驻,包括仁宝系、资通系和富士康系。

昆山开发区管委会原主任宣炳龙记得,为了出口加工区他跑了80多趟北京,辛苦但很值得,昆山生产的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随后占据全球大半市场份额。做大规模的同时,昆山前瞻性培育产业集群,快速形成以电子信息、精密制造为主导的产业集聚,如今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产业已双双成长为“千亿级”。

与很多地区一样,昆山也曾利用人力成本低等优势,吸引产业链低端的加工、装配及制造等环节。为推进产业迭代升级,昆山积极引进外部研发机构、企业研发中心,并与国内一流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其中,以龙腾光电为核心的新型光电产业链的形成和投产,标志着转型升级的实质性突破。

产业升级过程中,最重要是因地制宜、甄选适合当地的高端产业。昆山锁定光电、半导体、小核酸及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四大产业,2018年四大产业产值达2023亿元,同比增长18%。

龙腾光电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志承称赞昆山政府“有独到之处”,先做全面的园区规划,后引进相关企业,“产业链招商”优势明显。以龙腾为例,园区上中下游各类企业齐全,形成“原材料—面板—模组—整机”的完整产业链,让采购成本大幅下降。

产业是城市的骨骼,没有产业的城市站不直、走不远。昆山“以产兴城”道路上,民企和外企齐头并进。特别进入21世纪后,大力实施民营经济赶超战略,支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2007年从事外向配套的民营企业突破1500家,至2018年,昆山664.5亿元的总税收中,民企纳税额达375亿元。

诚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盛玉林认为,外界评价昆山时,有时会说代工企业的技术含量低,事实并非完全如此,其中一些企业具备了较强的竞争力。比如诚泰70%的部件是自己制造,在全球拥有180多个专利。

长期关注昆山发展的南京大学教授张二震认为,开放条件下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推进工业化进程,实现新产业“从无到有”。二是产业价值链攀升,在“微笑曲线”两端发力,获取更多的国际分工利益。昆山一直率先探索,其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生动实践。

提高“含绿量”探路低碳发展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昆山迎来了撤县设市30周年,县域经济领跑者站上了新的起点。作为党的十九大后江苏首个报送省政府审批的地方城市总体规划,《昆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被寄予引领高质量发展、为全省示范的厚望。规划最突出的一点,是坚持“减量发展”理念,明确了建设用地和能耗排放“减量”、空间效益“增值”,坚决守住生态环保底线。

多年高速发展后,“昆山之路”遭遇了严重的发展瓶颈:土地开发强度越过30%的国际警戒线,远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规定的人均建设用地上限;林木覆盖率仅为18.63%。

昆山市市长周旭东说,按照“减量发展”要求,要在高端产业上做“加法”,在落后产能上做“减法”,加快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推动产业结构转型,让经济发展加快从“量的积累”向“质的跃升”转变。

低端落后产业界定、实施企业技改提升工程、健全绿色考核机制,从2016年12月开始,昆山已全面启动推进“去产能”。针对化工、电镀、喷涂等重点行业,量身定制了鼓励企业自行淘汰落后产能的奖励补助政策。电镀产线,自行拆除;化工生产,自行关停;喷涂作业,自行取消;集尘车间,自行升级……在昆山开发区,数十家企业主动淘汰落后产能或老旧工艺。

今年一季度,昆山市整治“散乱污”企业490家,其中关停取缔229家,整治提升261家;淘汰落后产能企业69家,但地区生产总值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同比增长了7.4%和10.6%,原因在于利用淘汰出来的空间去招新产业、培育新动能。

昆山原鑫源燃煤热电厂原址经过改造升级,打造成射频半导体产业创新基地。经测算,每年可减少煤炭消费26万吨、二氧化硫排放265吨、粉尘排放40吨,预计未来产值超100亿元,成为传统工业开发区向科创园区转型的典型案例。

2018年昆山高新技术产值、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为48.8%和47.9%,比上一年度各提高2.4和1.6个百分点。工信部第四批绿色制造名单中,昆山5家企业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与产业迭代升级同步,昆山新型城镇化的“含绿量”也在显著提升:

按《昆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要求,保持330万规划人口规模不变,并将其作为人口容量上限,规划期末建设用地规模从433平方公里缩减至406平方公里以内。全市保持水面率16%不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6%以上。

与很多园区一样,昆山开发区在发展初期,也经历过规划不足、无序发展,缺少相关生活配套,与城市隔离,产生环境污染等问题。随着循环经济和绿色发展理念日渐深入人心,昆山设立花桥国际商务城和高新区时,一开始就注重研究产业发展不同阶段的实际需求,提前布局城市功能配套设施,营造生态绿色的城市氛围。

《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2018年首次推出绿色发展指数,昆山名列第一。继续当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军的同时,昆山正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到生产生活之中,推动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良性互动。

全球视野下谋“全新一跃”

1984年昆山起步时,市委市政府曾赴深圳学习,为创办工业小区“取经”;去年,昆山党政百人代表团再次南下,观摩学习产业创新、产城融合的做法。

比照深圳,因改革而立、开放而兴的昆山,率先提出要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一流产业科创中心”。

“从国外科创城市发展历程看,城市竞争实力归根结底源自创新能力。”昆山市委书记杜小刚说,依托成熟的制造业基础,抢抓技术变革机遇,深入推进转型升级,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正是新时代下昆山谋求的新作为。

创办昆山杜克大学体现出昆山的全球视野。2013年获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以来,相继建立11个国际科创平台,包括全球健康研究中心、大数据研究中心等,获国内国际科研项目49个。以计算图像技术研究中心为例,推出了全球首款亿级像素手机摄像模块产品。

实施“祖冲之自主可控产业技术攻关计划”,被视为昆山利用全球科教资源、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又一创新之举。攻关计划启动仪式上,昆山面向全球高校院所、科研机构、行业组织等,发布千项企业技术需求,115家企业累计出资16.8亿元,征集解决方案,意在攻克“卡脖子”技术难关,打造国际领先水平的技术项目,真正迈向产业链高端。

进一步推进高水平开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是昆山打造“国家一流产业科创中心”的必由之路。截至2018年底,昆山累计引进和形成省级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36家,占江苏总数的16%。

引进并留住国内国际高端企业,城市功能完不完善、配套到不到位、生活便不便利是一个关键因素。昆山以往先发展产业,由此吸引人,随之扩大城市规模;如今重构三者关系,先想方设法营造好的城市环境,吸引高端人才,进而促进高端产业发展。

在昆山高新区,多个现代化的标志性建筑拔地而起。这里借鉴了国际经验,由过去单一的“经济体”向“科技新城”转型。智谷小镇作为核心区,计划用最小的空间资源达到生产力的最优化布局,在创新集成与功能扩散之间、在城市化与乡村振兴之间、在生产生活生态生机之间找到平衡点。

从1个人到350人、从零客户到合作伙伴遍天下、从全年订单133万元到单月订单3000万元以上……自2012年回国来到智谷小镇创办通信技术公司,袁涛的事业不断“裂变”。“智谷小镇很多方面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包括生态理念、创新环境、生活配套等。”他说。

智谷小镇是昆山产城融合的一个缩影。从“以产兴城”到“产转城升、产城共荣”,昆山着力建一流城市、聚一流人才、育一流产业,站在新时代发展坐标系上,拥抱全球开放大平台。

“放眼世界,推动昆山‘全新一跃’,打造‘昆山之路’的全新起点。”杜小刚说,要拿出当年自办开发区的精神和魄力,积极探索创建国家一流产业科创中心之路。(未完待续)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