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 日 看 点:2020–03–12▲◆★●■☆
习近平在湖北省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https://news.sina.com.cn/c/xl/2020-03-10/doc-iimxyqvz9414896.shtml
习近平:武汉必将再一次被载入英雄史册!★★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20/03/10/9224118.html
上海研发新冠人源细胞疫苗 科学家已亲试第一针★★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20/03/10/9222275.html
金燦榮:中國展現強大軟硬實力★★
习近平在湖北省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https://news.sina.com.cn/c/xl/2020-03-10/doc-iimxyqvz9414896.shtml
原标题:习近平在湖北省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新闻联播》视频-习近平在湖北省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0日专门赴湖北省武汉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他强调,湖北和武汉是这次疫情防控斗争的重中之重和决胜之地。经过艰苦努力,湖北和武汉疫情防控形势发生积极向好变化,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但疫情防控任务依然艰巨繁重。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是要保持头脑清醒,越是要慎终如始,越是要再接再厉、善作善成,继续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头等大事和最重要的工作,不麻痹、不厌战、不松劲,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坚决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
习近平指出,在这场严峻斗争中,湖北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英勇奋战,全省医务工作者和援鄂医疗队员白衣执甲、逆行出征,人民解放军指战员闻令即动、勇挑重担,广大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干部、下沉干部、志愿者不惧风雨、坚守一线,广大群众众志成城、踊跃参与,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
习近平强调,在这场严峻斗争中,武汉人民识大体、顾大局,不畏艰险、顽强不屈,自觉服从疫情防控大局需要,主动投身疫情防控斗争,作出了重大贡献,让全国全世界看到了武汉人民的坚韧不拔、高风亮节。正是因为有了武汉人民的牺牲和奉献,有了武汉人民的坚持和努力,才有了今天疫情防控的积极向好态势。武汉人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武汉不愧为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不愧为英雄的人民,必将通过打赢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再次被载入史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都为你们而感动、而赞叹!党和人民感谢武汉人民!
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湖北和武汉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致以诚挚的问候,向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的广大医务工作者、人民解放军指战员、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干部、下沉干部、志愿者以及各个方面的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向正在同病魔作斗争的患者及其家属、因公殉职人员家属、病亡者家属表示诚挚的慰问,向在这场疫情中不幸罹难的同胞、牺牲的一线工作人员表示深切的哀悼。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参加考察。
习近平始终高度关注湖北省和武汉市的疫情防控工作,一下飞机,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央指导组组长孙春兰,湖北省委书记应勇,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王忠林陪同下,乘汽车前往集中收治重症患者的火神山医院。
在火神山医院指挥中心,习近平听取医院建设运行、患者收治、医务人员防护保障、科研攻关等情况介绍。习近平指出,疫情发生以来,包括军队在内的广大医务工作者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义无反顾奔赴湖北和武汉,毫无畏惧投入防控救治工作,日夜奋战,舍生忘死,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为武汉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军队医务人员牢记我军宗旨,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为党旗、军旗增添了光彩。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你们真正做到了救死扶伤、大爱无疆。你们是光明的使者、希望的使者,是最美的天使,是真正的英雄!党和人民感谢你们!
习近平通过远程会诊平台,同正在病区工作的医务人员代表视频连线,询问工作和保障情况。习近平强调,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最辛苦,承受着难以想象的身体和心理压力,许多同志脸上和手上被磨出了血,令人感动,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我向你们表示崇高的敬意!习近平叮嘱广大医务人员加强自我防护、抓住机会休息,既敢于斗争、又善于斗争。有关部门要落实好防护物资、生活物资保障,落实好工资待遇、临时性工资补助、卫生防疫津贴待遇,尽快出台关心关爱一线医务人员的政策措施,帮助大家解除后顾之忧,确保大家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
习近平又连线感染科病房,同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交流,了解他们的病情和治疗情况,得知他们得到有效治疗、病情都在好转,他感到很欣慰。习近平指出,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一开始就明确要求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党中央采取的所有防控措施都首先考虑尽最大努力防止更多群众被感染,尽最大可能挽救更多患者生命。全国人民都在关心关注着你们。医务人员要竭尽所能为大家提供治疗,各方面要关心被感染的群众,照顾好他们的家人,让患者安心接受治疗。大家也要树立必胜信心,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主动听从医嘱,积极配合治疗,这有助于战胜病魔。习近平祝他们早日康复!
在医院办公楼外广场,习近平接见了湖北省当地和军队、外地支援湖北医护人员代表。习近平指出,在湖北和武汉人民遭受疫情打击的关键关头,广大医务工作者坚韧不拔、顽强拼搏、无私奉献,展现了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展现了新时代医务工作者的良好形象,感动了中国,感动了世界。当前,疫情蔓延扩散势头已经得到基本遏制,防控形势逐步向好。这是全党全国全社会共同努力、团结奋斗的结果,你们是最大的功臣,党和人民要给你们记头功。党中央和各方面将一如既往大力支持湖北和武汉抗击疫情工作,一如既往全力提供医疗物资支援,一如既往为大家解除后顾之忧。党中央和全国人民永远同你们在一起,永远是你们的坚强后盾!在疫情防控斗争进入关键阶段,气可鼓不可泄。要一鼓作气,咬紧牙关,坚持到底,扛得住,守得住,不能前功尽弃。医务人员健康是战胜疫情的重要保障。很多同志在这里奋战一个多月了,很辛苦、很疲劳,希望你们注意休息,保证营养,保重身体。有关方面要改善大家工作生活条件,落实好各项防护保障措施,加强轮换和休整,尽最大努力确保一线医务人员健康和安全。
离开火神山医院,习近平来到东湖新城社区,实地察看社区卫生防疫、社区服务、群众生活保障等情况。疫情发生以来,社区累计确诊新冠肺炎患者32人,通过封闭式管控和实施网格化管理,半个多月来保持无新增确诊病例。见到总书记来了,在家隔离居住的居民纷纷从阳台和窗户向总书记挥手高声问好,习近平频频向大家挥手致意、表示慰问。
在社区生活物资集中配送点,习近平详细询问米面粮油和新鲜蔬菜水果等生活物资的采购和供应情况,强调要千方百计保障好群众基本生活。在察看社区警务室、卫生服务站、物业中心等运行情况后,习近平来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了解社区实行网格化管理、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工作情况,对他们的工作表示肯定。
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习近平同社区工作者、基层民警、卫生服务站医生、下沉干部、志愿者等亲切交流。习近平强调,社区作为防控的最前线,肩负的任务十分繁重,参与社区防控工作的同志们工作十分辛苦。大家夜以继日、不辞辛劳、默默付出,悉心为群众服务,为遏制疫情扩散蔓延、保障群众生活作出了重要贡献,展现了武汉党员、干部不怕牺牲、勇于担当、顾全大局、甘于奉献的精神。抗击疫情有两个阵地,一个是医院救死扶伤阵地,一个是社区防控阵地。坚持不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关键靠社区。要充分发挥社区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防控力量要向社区下沉,加强社区防控措施的落实,使所有社区成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要紧紧依靠人民。要做好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把群众发动起来,构筑起群防群控的人民防线。
实地考察结束后,习近平主持召开会议,听取中央指导组、湖北省委和省政府关于疫情防控工作汇报。
听取汇报后,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重点支持湖北和武汉疫情防控工作,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人民解放军、中央和国家部委、各省区市鼎力相助、火线驰援,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经过艰苦努力,湖北和武汉疫情防控形势发生积极向好变化,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初步实现了稳定局势、扭转局面的目标。当前,湖北和武汉疫情防控任务依然艰巨繁重。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扛起责任、经受考验,以更严作风、更实举措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地。
习近平指出,要把医疗救治工作摆在第一位,在科学精准救治上下功夫,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要进一步落实“四集中”措施,集中优势医疗资源和技术力量救治患者,加快推广应用已经研发和筛选的有效药物,提升救治水平。要加强医疗防控物资生产、供应、调配,做好出院患者康复医疗工作。要加强医护力量和医疗资源统筹,兼顾其他患者的日常就医需求,逐步恢复正常医疗秩序。
习近平强调,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重点在“防”。现在到了关键的时候,必须咬紧牙关坚持下去。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动人民群众,提高群众自我服务、自我防护能力。要加强进出人员管理,深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要保持内防扩散、外防输出的防控策略,同时要在做好健康管理、落实防控措施的前提下,采取“点对点、一站式”的办法,集中精准输送务工人员安全返岗,帮助外地滞留在鄂人员安全有序返乡。
习近平指出,要加大对医疗力量薄弱市州的支持力度,发挥高水平专家团队的作用,探索巡回诊疗、远程会诊等有效做法,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要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加强农村医务人员和基层干部培训,提供必要的防护物资。要发动群众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教育引导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
习近平强调,民生稳,人心就稳,社会就稳。湖北和武汉等疫情严重地方的群众自我隔离了这么长时间,有些情绪宣泄,要理解、宽容、包容,继续加大各方面工作力度。要充分考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密切监测市场供需和价格动态,保障米面粮油、肉禽蛋奶等生活必需品供应。对因疫情防控在家隔离的孤寡老人、困难儿童、特困人员、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要落实包保联系人,加强走访探视,及时提供必要帮助。要加强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尤其是要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病亡者家属等的心理疏导工作。要加强舆论引导,营造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舆论氛围。要坚持依法防控,加强社会面管控,妥善处理疫情防控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习近平指出,这次疫情,短期内会给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阵痛,但不会影响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要在加强防控的前提下,采取差异化策略,适时启动分区分级、分类分时、有条件的复工复产。要落实落细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支持政策,有针对性地开展援企、稳岗、扩就业等工作,强化“六稳”举措,统筹抓好春耕生产、农民就业增收等工作,坚决抓好脱贫攻坚各项任务。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要继续加大对湖北的支持力度,帮助湖北解决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早日全面步入正常轨道。
习近平强调,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既有经验,也有教训。要放眼长远,总结经验教训,加快补齐治理体系的短板和弱项,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筑牢制度防线。要着力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和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
习近平指出,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也是我们的政治优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扛起责任、经受考验,在这场大考中磨砺责任担当之勇、科学防控之智、统筹兼顾之谋、组织实施之能,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有方。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基层干部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要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英勇奋斗,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
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湖北省13个市州和4个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设分会场,各地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和外地支援各市州医疗队领队参加。
丁薛祥、张又侠和军队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陪同考察。▲◆★●■☆
习近平:武汉必将再一次被载入英雄史册!★★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20/03/10/9224118.html
人民日报 2020-03-10: 在武汉东湖新城社区,和习近平总书记面对面的,有社区工作者、基层民警、卫生服务站医生,还有下沉干部、志愿者。抗疫期间,社区居民缺米少油了、下水道堵了、垃圾箱满了……这些琐碎繁杂的大事小事,他们都得管。一个多月来,像他们这样的社区防控队伍,是武汉这座英雄城市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下沉干部孔祥锋向总书记讲述了他的25天抗疫经历。过去坐办公室写材料,如今他每天忙着帮居民们买菜送菜、跑这跑那:“我对社区从陌生到熟悉,社区居民对我也从不理解、跟我吵到现在笑脸相迎。一句‘谢谢你,小伙子’,自己再苦再累也值得。”
大家都有很多话要说。有人谈到了最初的害怕和担忧,害怕被感染,担心居民群众不理解;也有人讲述了一个个感动和温暖的瞬间。一个多月来的经历,大家慢慢体会到,面对灾难,每一个人只要愿意发光,就是一束光,既照亮了邻里,也照亮了自己。
家住新城社区的90后志愿者谢小玉,在北京上大学,寒假回家遭遇封城。她想,与其在家呆着,不如报名当个志愿者,做点更有意义的事。面对总书记,她一点都不“青涩”,言语间飞扬着青春激情:“最初我们人手不足,有的居民是有些情绪,这也是我最难过的时候。但看到很多人都在为社区默默奉献,又鼓足了劲。送东西是个力气活,需要很有干劲才行。”
总书记说:“群众在家隔离时间长了,发几句牢骚是可以理解的,谁愿意老闷在家里啊!要看到我们取得这场斗争胜利要靠人民群众,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对群众出现的一些情绪宣泄,我们要多理解、多宽容、多包容,更要做深入细致的工作,包括心理疏导、解决实际困难。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群众大事小事都在社区,大家就是临时的‘小巷总理’。给人民群众当服务员,不能干巴巴、硬邦邦的,要让群众如沐春风。我们今后要更加重视社区工作。”
在这次抗击疫情斗争中,人们看到了90后、00后的群像。总书记深有感触:“过去有人说他们是娇滴滴的一代,但现在看,他们成了抗疫一线的主力军,不怕苦、不怕牺牲。抗疫一线比其他地方更能考验人。”
大家告诉总书记,社区居民们都想知道什么时候武汉能解封。“我知道,大家都在掐着指头算呢。”总书记说,“尽管武汉的疫情形势逐步向好,但总体上看还没有到可以松口气的时候。这是一场人民战争,需要全体人民坚定信心、同舟共济。坚持就是胜利。请大家再坚持一下!”
“咱们小区已经连续18天无新增确诊病例,现在居民比较安心,也有信心了,请党中央放心。”社区网格员杨铭新每日密切关注着社区疫情动态。
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地问:“现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是什么?”
“很多百姓的愿望就是早点复工。比如出租车司机,不出去干活就没有了收入来源,闷在家里挺着急的,都盼着武汉早日车水马龙、热闹起来……”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陶久娣汇报说。
总书记接过话来,“一个是疫情防控,一个是逐步恢复经济社会秩序,这两件事要统筹兼顾,有序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感慨:“大武汉有上千万人,通过封城来控制疫情蔓延扩散,难度很大,下这个决心是非常不容易的。确实是一个十分艰难的决定。从这个意义上讲,湖北人民特别是武汉人民作出了牺牲、作出了重大贡献,很了不起,你们为整个抗疫斗争立下了大功。”
“我在路上就一直在想,武汉市是多么好的一座城市!这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这里的人民是英雄的人民。在这次抗击疫情斗争中,武汉人民展现出了不怕牺牲的精神、勇于担当的精神、顾全大局的精神,还有甘于奉献的精神。这些精神都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的重要体现,我们一定要好好总结、好好发扬。我相信,通过这次抗击疫情斗争,武汉必将再一次被载入英雄史册!”
离开社区时,“总书记好!”“中国加油!”“武汉加油!”的声音此起彼伏,在春日的阳光里久久回荡……▲◆★●■☆
上海研发新冠人源细胞疫苗 科学家已亲试第一针★★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20/03/10/9222275.html
第一财经 2020-03-10: 应对疫情要向科学技术要答案、要方法。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的科研攻关组专门设立了疫苗研发专班,沿着五条技术路线稳步推进疫苗攻关工作。
在这五条技术路线之外,上海科学家独辟蹊径,尝试探索安全性更高的人源细胞载体疫苗,并完成了第一针的注射。但业内人士也表示,人源细胞疫苗的免疫效果、以及能否最终取得成功仍然面临挑战。
目前相关动物试验已经进入到后期阶段,如果初步数据显示效果良好,这种令人期待的疫苗将很快推至临床试验。
全球新的疫苗平台
2月26日,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徐建青研究员给自己注射了一针新冠核酸(DNA)疫苗,大约两周后,他还将接受第二针疫苗的注射。徐建青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第二针疫苗有点特别,这是全球首个以人源细胞为载体的疫苗。
徐建青是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新发与再现传染病研究所所长,也是该机构新冠疫苗团队的主要负责人。从2020年1月起,他所在的团队开始同步进行核酸疫苗、人源细胞载体疫苗、纳米颗粒疫苗的研发。如今,核酸疫苗已在小鼠身上完成了动物试验,针对灵长类动物的动物试验正在进行;人源细胞载体疫苗也已经制备成功。
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独家专访时,徐建青表示,他的团队一共开发了大约10种疫苗。根据动物试验设计,在第一轮的疫苗筛选中,小鼠已经完成了全部两针的疫苗注射,初步结果显示效果良好。根据小鼠试验的初步结果,2月18日,第二轮的疫苗平行对照试验中,研究人员已经在猴子体内注射了第一针免疫疫苗,未来一周还将注射第二针人源细胞疫苗。
“第一针疫苗的作用是激发体内免疫,相当于让体内免疫系统初步认识这个病毒,但还没有形成很深刻的印象,第二针疫苗起到加强免疫的作用,就是更有针对性地激发体内的中和保护性抗体了。”徐建青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与现有的传统疫苗的技术研发路径不同,徐建青选择了自己曾在20年之前就设想的一种疫苗研制方法,以人源细胞为载体,把病毒的S蛋白表达在人的细胞膜上,这样能够极大地提高疫苗的安全性。
这种方法试图在人体细胞膜上表达病毒表面棘突蛋白的方法,原理似乎并不复杂。“这种方法一方面是保留了针对病毒形成抗体的有效靶点,同时避免病毒本身的致病性,总体达到快速、安全、高效。”徐建青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人源细胞疫苗的研发要比灭活疫苗研发速度更快,与核酸疫苗研发速度相当,因为不需要分离病毒与病毒扩增。”
传统疫苗研制的技术路线包括灭活疫苗和减毒病毒疫苗,一般要在细胞里对病毒进行扩增,再进一步纯化,直至疫苗仅仅包含所需的病毒成分,但这些步骤中,病毒是具有活性的,可能有致病的风险。而且在添加佐剂等物质的过程中,也会增加可能对人体有害的风险。
对于人源细胞载体疫苗而言,传统疫苗研制中存在的风险都能消除,因为载体本身就是来自于人体细胞。徐建青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我们疫苗载体来自于人体自身的细胞,不具有感染性,比病毒安全。而且还能用新的基因工程技术对它的刺突蛋白进行改造,而传统的灭活与减毒疫苗很难做到。”
另一方面,人源细胞作为载体,不仅仅能够表达病毒的蛋白,还能表达人体的某些细胞因子,与特定的灭活方式结合,可以省去佐剂的使用,预计对老年人也能达到较强的保护作用。“这在目前其他疫苗的平台上也是很难实现的。”徐建青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计划开始于5年前
目前在全球20多个疫苗研发的平台上,还没有看到这种人源细胞载体的疫苗出现。但科学家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很多实验室都拥有实现这种技术的方法。
帝国理工大学免疫医学专家保罗·迈凯(Paul McKay)研究员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是一种模拟病毒粒子的方法,非常有意思。让人体细胞表达冠状病毒蛋白,并将这种蛋白加入到人体细胞表面。我们的实验室和很多其他实验室也都可以做到。但是如果仅仅是把表达了病毒蛋白的人体细胞直接注入到人体,这不一定能成功。”
迈凯教授表示,人体细胞还拥有很多其他的蛋白,因此这种方法可能无法激发人体高度的免疫反应。不过徐建青教授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在大约5年前,他的团队就已经把这种方法运用到流感疫苗和艾滋病疫苗的研发中,并在灵长类动物身上做过试验,免疫反应得到初步的验证。
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疫苗创新实验室主任弗雷德里克-唐吉(Frederic Tangy)教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如果这种方法是在人体细胞上表达S蛋白,并将其纯化,那么这还是非常经典的方法。但是否人体免疫会产生排异反应呢?传统使用的避免排异的方法,一般是使用仓鼠细胞,而且要加入佐剂。”
唐吉教授还提出,S蛋白是优质的免疫原,能够有效诱导中和抗体,因此S蛋白的三聚体构象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对此,徐建青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病毒的膜蛋白在人体细胞膜上的表达和在病毒膜上是一样的,空间构象一致,不会出现有效性缺失的问题。”
由于此前这种人源细胞疫苗还没有在临床上验证,因此对人体免疫反应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仍然有待验证。“这次新冠肺炎给我们加速临床试验提供了重要机遇。”徐建青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在3月6日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科技发展中心主任郑忠伟表示,按照预期,到4月份,我国部分疫苗有望进入临床研究或者应急使用。对此,徐建青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从扩增速度上讲,4月份能够完成中试生产,有机会进入临床研究。”
人源细胞疫苗如果研制成功,也将成为全球首创,这是中国技术的一次重大创新。徐建青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如果在这次新冠疫苗的研发中,还是墨守陈规,遵循老路,那么就将错失一次极好的科研攻关的机会。”
不过在没有足够的数据来证明疫苗有效之前,徐建青团队仍需要通过动物试验不断对疫苗的成分和方法进行筛选和改进。按照徐建青的设想,他希望能只用S蛋白中的受体结合区RBD蛋白来活化人体的中和抗体,从而取代完整的S蛋白。但目前仍没有得到足够的数据来支撑他们做出决定。
“之前的研究数据提示,非RBD区的抗体可能是有害的,会形成抗体依赖致病加重现象。最理想的是只用RBD作为靶点,诱发中和抗体,这样对老年患者也更有利。如果不行,那么可能要把靶点范围扩大到整个S蛋白。”徐建青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目前其团队正在密切监测实验数据。
三周产能可达50万人份
徐建青团队首创的这款人源细胞疫苗是否能顺利进入商业化?在他看来,目前最重要的工作是单独建一个全新的配合人源细胞载体的生产设施平台。“只要平台建好,生产工艺尽快验证,后面就完全可以按照成熟的生产流程来走。”徐建青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新平台的建设对于未来用同样的方法来研制针对其他疾病的疫苗至关重要。徐建青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我们是希望把人源细胞载体变成一个全新的平台,从而推动整个疫苗技术的加速发展。以后换一个免疫原就又能做其他疫苗的开发,也非常快,而不是仅仅针对冠状病毒。”
尽管此前没有人源细胞疫苗商业化的经验,但徐建青通过与一些疫苗厂商交流了解到,现在的疫苗从运输物流到制剂的保存方法等工艺都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我本来最担心的是疫苗保存液的问题,现在看来问题不是很大,这些厂商都有技术储备。”徐建青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他表示,希望通过后续尽可能缩短生产的时间来弥补摸索工艺可能会耽搁的时间。
徐建青说道,人源细胞疫苗的生产成本相比较于灭活疫苗、核酸疫苗等其他几种疫苗的生产成本要更低。而且核酸疫苗可能会面临更大的生产方面的挑战。
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由于人源细胞疫苗只需要做细胞扩增,省去了病毒接种、扩增和纯化的步骤,因此生产会速度会更快。团队还考虑使用高能射线进行灭活,对疫苗没有污染。
目前徐建青团队已经在与下游的厂商对接。他预测,3周疫苗的产能至少可以达到5-10万人份。
根据中国疫苗协会官方发布消息,目前有包括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等在内的18家会员机构正在开展新冠疫苗的研发,涉及医学研究机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其中包括近10家上市公司,这些企业的技术路线包括灭活疫苗、重组基因工程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减毒流感病毒疫苗载体疫苗等。
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金侠研究员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疫苗的临床试验和批准上市都要花时间的,而且还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与SARS疫苗一样,如果疫情在临床试验开展前就结束了,那么三期临床就很难再开展下去了。”尽管如此,金侠仍然认为,为科学打基础很重要。
全球目前多个国家也都在积极参与研发新冠肺炎疫苗,其中也有与中国相关机构合作研发的项目。2月28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目前全球共有20多种新冠肺炎疫苗正处于研发阶段,一些治疗方法正在进行临床试验,预计于几周内将获得首批结果。▲◆★●■☆
金燦榮:中國展現強大軟硬實力★★
2020-03-11: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
中評社北京3月11日電(記者 海涵)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日前表示,中國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鬥爭中展現出了強大的軟硬實力,包括領導能力、動員能力、組織能力、樂觀主義、工業能力、科技能力,也因此受獲了國際社會的普遍點贊。
金燦榮表示,認識疾病、認真應對永遠是國家治理的重要任務。在新冠肺炎疫情出現以後的早期,鑒於病毒本身“狡猾”——傳染性和隱蔽性強、冬季多發感冒並與新冠肺炎叠加、武漢人口眾多交通發達、臨近中國春節等原因,導致中國的應對存在一些問題。但是,瑕不掩瑜,當新冠肺炎疫情得到重視之後,中國防控疫情的決斷力和氣勢讓世界震撼。國際社會也對此很出了很高評價。比如,美國的《華爾街日報》在2月初曾評論說,中國犧牲了一個省拯救了世界。日本有一個現代科學網站,也有一篇評論文章,對中國截止到2月20號左右的反應給予高度評價,文章作者指出,中國這次在應對危機當中反映出來的國家能力無與倫比,他計算中國的空運能力是日本的4倍,鐵路運輸能力是日本的90倍。作者認為,中國和美國一樣,是一個不可挑戰的國家。
是何原因使中國的抗疫表現廣受贊嘆?金燦榮認為,源於中國具有的軟硬實力。軟實力包括,一,領導力,即領導人敢拍板,敢承擔責任,可以“封掉”一個武漢這樣的千萬人口城市,這個魄力是一般國家領導人沒有的,但我們做到了。二,組織力,一聲令下軍隊、各級黨組織、黨員都馬上行動了起來。三,動員力,這次的防疫是全民參與的,每一個人都是參戰者。四,樂觀主義,國際上的朋友對中國的樂觀主義精神點贊,在海外,很多人很敬佩這種信心和對生命的張揚。
所謂的“硬實力”,金燦榮認為,包括工業能力和科技能力。工業能力主要體現在十天左右建成的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以及口罩產能的迅速增加。科技能力主要體現在毒株在七天之內得到分離,以及大數據、人工智能在抗疫中的使用。
金燦榮表示,面對這次疫情,中國政府的決斷力和行動力很強,社會積極理性配合,因此贏得了國際社會很高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