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事件是华盛顿策划的“颜色革命”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最具影响力的30件大事之—111993 提出金融体制改革目标

19931225,国务院作出《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在国务院领导下,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建立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竞争、严格管理的金融市场体系。通过金融体制改革,确立中国人民银行作为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体系;实行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分离的金融组织体系;从1994年起实行汇率并轨。1995年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中国人民银行法》。从1996121起,我国实现了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

: 2008-04-16 ▲◆●■

粮食涨价,日本为何不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历代中央政府的治藏方略

http://www.topyl.com/bbs/thread-382036-1-1.html

中国北方大旱敲警钟、对粮食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http://www.stnn.cc/china/200804/t20080415_762726.html

中国将为解放军海外军事行动进行立法保障

http://mil.news.sina.com.cn/p/2008-04-15/0938495313.html

1963年洪水淹北京 街道积水半米35人死亡

http://www.ddhw.com/readarticle.aspx?topic_id=1000&msg_id=58059

幕后黑手查清、德国团体策划干扰奥运火炬传递

http://www.ddhw.com/readarticle.aspx?topic_id=1000&msg_id=58356

西藏事件是华盛顿策划的“颜色革命”

http://news.ifeng.com/world/2/200804/0416_2591_492816.shtml

粮食涨价,日本为何不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中评社香港2008年4月13日电/最近一段时间,全球粮价又出现了新一轮的狂涨。很多人甚至认为,粮价的狂涨将打乱甚至终结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新兴国家的工业化进程。这样说也许有点儿耸人听闻,但如何保障13亿人的粮食供应?如何才能确保粮价的稳定?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却不能有丝毫的忽视。

  环球时报刊登日本杏林大学综合政策学部准教授刘迪的文章说,美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莱斯特•布朗曾以“日本症候群”来形容那些在工业化起步初期人口已呈过密状态的国家。他认为,由于农业用地转用于其他用途,谷物被水果等其他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取替,农业劳动者大量流入城市等原因,这些国家的农产品的产量将迅速下降。布朗认为,“日本症候群”在台湾、韩国等工业化地区已经得到验证。他还预测说,印度、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巴基斯坦、埃及、墨西哥等国的粮食进口今后也将大幅增加,而中国也无法回避“日本症候群”的命运。

  布朗的预言在一些国家应验了,但如今的日本,却似乎并没有过深地受到所谓“日本症候”的困扰。面对近期粮价的上涨,日本消费者表现得比较平静,市场上也没有出现抢购的现象。当然,这和日本经济发展水平高、居民承受能力强有密切联系,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克服“日本病”的过程中,日本的很多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我们知道,日本食品自给率仅40%,但日本人的主食大米,自给率仍保持 100%,这无疑是日本稳定市场的最大定心丸。日本在大米市场开放问题上的态度受到各国的批评,但是,在全球化时代,日本人考虑更多的是怎样保障本国主食的稳定供应。日本的大米可以自给,而去年上涨与今年这轮涨价的食品,又均非日本人主食,这就减弱了粮价上涨的冲击力。另外一个原因是,日本人的饮食结构越来越多样化。我们知道,日本人每餐虽然分量不是很多,但种类不少。从应付现实粮价上涨的角度看,这显然有益于减少对特定食品的依赖,缓解粮价上涨的冲击。

  文章说,事实上,日本也曾经出现过农村年轻人口流入城市、山区农地被放弃等问题。但日本政府在1990年代后期制定了《食品农业农村基本法》,重点目标就是“保障食品的稳定供给”。这部法律将保护重点向中坚农户倾斜,幷提出打破保守的单一经营,促进农业与食品产业合作,促进农产品、食品出口。从高速增长时代开始,为了应对劳动力价格上涨的局面,日本实施了精品农业、一村一品运动、农业产品品牌化运动。

  有些学者认为,日本政府对农业投入过大,中国无法学习,中国学习的目标应是北美、欧洲工业化国家的大农业。的确,我们常常羡慕那些工业化国家,它们的粮食自给率超过了100%,甚至达到了200%。但是,我们要知道,那些国家大多拥有优越的自然环境,或人口相对较少,中国只有部分地区与那些国家有可比性,但从总体上根本无法相比。而土地资源有限、人口密集的日本或许更应该成为我们参考的样本。

  近30年来,中国工业化进程一直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积累了一定的财力,已经有能力以工业反哺农业了。我们可能通过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农业科研的投入,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来提升农业的生产水平。

  从世界粮食市场的现状看,当前一段时间价格压力的确严峻,但从中长期看,粮食供应仍有增产的余地,关键要看我们能不能找到增产的方式。在这一方面,日本的经验同样值得我们借鉴。

  文章指出,长期以来,在国际市场的原材料价格上涨时,日本人不是首先去想如何化解上涨的冲击,而是首先在企业内部挖掘潜力,尽量降低其他成本,以保持终端产品价格不变或少变。这种对内寻找增产方式的做法,对中国进一步提高粮食的产出率有着一定的启示意义。不少农业专家也谈到,中国可以提高水与肥料的利用率,同时杜绝收获、库存过程中的浪费。此外,许多研究还表明,中国在集约农业、提高单产以及双季种植方面也有相当大的潜力。

  尽管中国目前已经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粮食供应的现实仍然严峻,中国农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今后,如何像日本那样,突破东亚工业化国家面临的粮食供应瓶颈,始终是我们不能忽视的问题。 ▲

历代中央政府的治藏方略
http://www.topyl.com/bbs/thread-382036-1-1.html

新华社北京4月13日电: 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幅员广袤、山河壮美、资源丰富。西藏藏族以及西藏境内的其他民族都是伟大祖国大家庭中的优秀成员。藏族人民勤劳勇敢、朴实睿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但创造了自己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而又独具特色的文化,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更重要的是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富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早在公元7、8世纪时,唐朝的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就曾先后嫁给吐蕃赞普。通过唐朝和吐蕃王室间的通婚和频繁的使臣往来,建立起密切的政治关系。唐朝帝国和吐蕃王朝差不多在同一时期里先后瓦解,唐朝境内和吐蕃境内都纷纷陷入割据的局面。然而,历史上形成的汉藏两族的密切联系,并不曾由于五代十国的混战和藏族的群雄纷争而隔绝,而是继续得到保持和发展。

    公元960年,宋王朝统一政权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在宋王朝统治时期,散居于现青海、甘肃两地的藏族大小部落,由于政治上的纷纷“献地内附” 或纳贡请封,经济和文化上的依赖日益加深。这一切必然促使商品贸易日益扩大:一方面是通过藏族各部首领遣使进贡和宋朝赏赐来使的方式进行官方的交换;另一方面是由官方设置和管理的汉藏两族民间“互市”往来、贩运买卖。随着汉藏两族民间交往与接触规模和范围的不断扩大,两族人民在文化上的相互影响、相互吸收也在不断深入。

    从元朝开始,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的版图。700余年来,封建王朝有过数次更替,社会状况有过重大变化,国体和政体也有过几次更改,然而,历届中央政府对西藏一直维护和行使着主权,而且在治理西藏的方略上,既有继承,又有不断的探索改进。

    中国历代中央政府都把西藏地方划定为一个行政区域。元朝视如一省,和其他行省一样作为宗王的封地。明朝施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少数民族区域的地方行政、军事制度也推行于西藏。在朵甘、乌思藏设行都指挥使司,受西安行都指挥使司统辖。西藏地方的行政区划、户口、赋役,详细地载入记录清朝版图的《大清一统志》里。清中央政府在治理西藏的方略上着力最多,从多方面加强了对西藏地方的治理,其治藏政绩也明显优于元朝和明朝中央政府。民国政府成立之初,即宣布西藏地方和其他地区一样,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北洋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