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指挥官称抗震救灾凸显解放军新战力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最具影响力的30件大事之—111993 提出金融体制改革目标

19931225,国务院作出《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在国务院领导下,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建立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竞争、严格管理的金融市场体系。通过金融体制改革,确立中国人民银行作为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体系;实行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分离的金融组织体系;从1994年起实行汇率并轨。1995年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中国人民银行法》。从1996121起,我国实现了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

: 2008-05-17 ▲◆●■

抗震救灾关键时刻 胡锦涛赶赴四川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同胞之情血浓于水、胡锦涛向香港人表达谢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美军指挥官称抗震救灾凸显解放军新战力

http://news.sina.com.cn/c/2008-05-16/200815556021.shtml

遥感飞机和“北斗一号”上阵

http://news.sina.com.cn/c/2008-05-16/200815556022.shtml

两大板块挤压引发汶川强震

http://news.ifeng.com/mil/4/200805/0515_342_542753.shtml

科学如何走到灾害前面?

http://www.zaobao.com/yl/tx080515_502.shtml

专家称汶川地震致喜马拉雅山长高数米

http://news.sina.com.cn/c/2008-05-16/113115553530.shtml

美以认为有必要就伊核问题采取切实行动

http://news.sina.com.cn/w/2008-05-17/001615556730.shtml

俄罗斯新总统就任后为何先访问中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09b4e901009jig.html

大地震惊动中南海:两代总理一样的表情

http://www.topyl.com/view.php?fid=DBXW&id=2739385

抗震救灾关键时刻 胡锦涛赶赴四川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中评社香港2008年5月16日电/在抗震救灾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16日上午乘飞机赶赴四川,慰问灾区干部群众,看望抗震救灾一线的部队官兵和医护人员。
 
  另外,受胡锦涛总书记委托,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于5月15日下午赶赴宝成铁路109隧道塌方现场,实地查看险情,指导抢险工作,慰问抢险人员。 

  新华网报道,下午2时20分,周永康一行抵达陜西咸阳机场后,立即乘火车前往甘肃省徽县嘉陵镇宝成铁路109隧道塌方现场。途中,听取了陜西省委、省政府关于地震灾情和抗震救灾工作的汇报。他要求陜西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抗震救灾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千方百计抢救受伤人员,妥善处置转移受灾群众,保障灾区群众基本生活,做好灾后重建工作。周永康还特别强调,陜西要继续全力支援四川的抗震救灾工作,充分利用陜西邻近四川的有利条件,做好向四川抢运救灾物资和接受救治受伤群众等工作。

  随后,周永康在列车上召集铁道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解放军总参谋部有关负责人和随行专家,认真研究109隧道抢险工作。晚7时30分,周永康来到109隧道塌方现场,深入正在抢险的隧道内实地查看险情,现场指导抢险工作。周永康指出,109隧道灾情发生后,铁道部等有关部门和甘肃、陜西两省紧急行动,解放军指战员、消防官兵和铁路职工艰苦奋战,迅速开展抢险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为下步抢险工作奠定了基础,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大家表示亲切慰问,党和人民感谢你们!

  晚9时10分,周永康在徽县召集甘肃省委、省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及军队的负责同志,进一步研究抢险方案。周永康强调指出,宝成铁路是我国西北通向西南的大动脉,是四川抗震救灾的生命线,担负着向四川灾区运送人员和物资的重要任务。109隧道受阻,对四川抗震救灾工作造成严重影响。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因此,务必要从全国抗震救灾的大局出发,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千方百计,争分夺秒,尽快打通109隧道、疏通嘉陵江河道。第一,要在扑灭大火的基础上,抓紧向隧道内注水降温,防止受阻于隧道内的油罐车发生爆炸,防止灾害扩大。第二,要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将损毁列车拖出隧道,抢修隧道和铁路设施,尽快恢复运输。第三,要尽快清除因山体滑坡阻塞嘉陵江河道的山石,坚决防止因水位上涨威胁上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第四,抢险指挥部要精心组织、科学抢险,确保现场人员安全,防止发生次生灾害。

  周永康要求所有参战人员要坚决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英勇顽强、攻坚克难的精神,尽快打通109隧道和嘉陵江河道,为全国的抗震救灾和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出贡献。

  陜西省委书记赵乐际、省长袁纯清,甘肃省委书记陆浩、省长徐守盛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及军队负责同志陪同考察慰问。

  据了解,5月12日14时28分,受四川汶川强烈地震的影响,宝成线109隧道山体突然坍塌,运行至该地段的一列40节货车撞上从山上坠落的巨石,导致列车脱线并受阻于隧道内。该车装载500吨航空汽油泄漏起火,车厢挤压变形,铁路设施严重损毁。约12万方巨石滑落嘉陵江中造成河道严重堵塞,形成堰湖。截至5月14日,经过现场1500多名抢险人员三天三夜的艰苦努力,隧道内明火已扑灭,已疏通两米宽的下泄水道。目前,抢险人员正在昼夜奋战,力争早日完成抢险任务。▲

同胞之情血浓于水、胡锦涛向香港人表达谢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中评社香港2008年5月16日电/正在四川绵阳指导抗震救灾工作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接受香港媒体采访时表示,感谢港人对内地抢险救灾的资源,体现了血浓于水的。

  胡锦涛今日在前往灾区视察的途中,特地停下来向香港记者表示,要向香港广大同胞表达谢意。

  截止目前为止,本港各界连日来持续捐款赈灾,善款数字现已接近10亿大关;香港著名爱国人士邵逸夫及夫人邵方逸华昨日向国家教育部表示会捐款 1亿港元,为灾区师生重建校舍,是至今港人单一捐献的最高金额。而各界透过香港中联办捐出的善款,总额已达港币2.55亿、人民币3052万。

  除了出钱,不同机构亦出力救济灾民,各慈善机构包括“无国界医生”已派出义工到灾区提供物资,而“无国界社工”亦派出义工到四川提供心理辅导服务,公共专业联盟亦正筹备成立“无国界工程师”,协助灾区的重建工作。

  而香港政府昨天也已经分别派出了三队搜救队伍,协助内地救灾工作,政府表示,如有需要,会按情况再派出支援队伍。▲

美军指挥官称抗震救灾凸显解放军新战力
http://news.sina.com.cn/c/2008-05-16/200815556021.shtml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6日 青年参考、本报主笔 邱永峥

  汶川地震发生后,解放军和武警立即出动进行抢险救灾,创下解放军军史和中国航空史上单日出动飞机最多、飞行架次最多、投送兵力最多的航空输送行动纪录。在境外军事观察家和美军指挥官的眼里,这次解放军的表现,其实是一次对处置突发事件战斗力的全面考验。他们认为:解放军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有了极大提高,中国军事现代化在国防与经济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同等重要。

  ★ 多军兵种远距离同步开进

  在党中央、中央军委作出调遣解放军前往灾区展开救灾的决定,总参谋部下达行动命令之后,军队处置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和各大单位的应急指挥机制,立即全力运转起来。

  据新华社报道,从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地震发生后到13日6时30分,不到一天时间,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投入抗震救灾的兵力达16760人,其中解放军11760人,武警5000人。

  13日,总参谋部下令济南军区、成都军区和空军向灾区紧急增援34000多人,采取空中、铁路和摩托化机动的方式,多路向灾区开进。其中,成都军区驻云南某集团军2824人于13日3时铁路起运,济南军区的一个师、两个旅组织铁路输送,第一梯队当天就装载完毕,于8时20分出发。总后勤部组织 10支医疗队和防疫队也采取空中输送方式,紧急投送到灾区;由军队人员、武警总医院医护人员和地震救援专家,共同组成的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227人,携带12条搜救犬、两台指挥车及部分装备、药品等物资,于13日0时50分到达都江堰,在都江堰中医院和聚源中学两个最严重的受灾点展开救援。总参谋部还下达指示:各部队到达灾区后,接受成都军区统一指挥。

  由于通往汶川的道路一直中断,依靠机械化和摩托化输送无法到达,部队连夜徒步开进。成都军区某集团军炮兵团副参谋长带领20人的侦察分队,徒步开至汶川,率先了解灾情。

  截至13日晚22时,解放军共出动直升机18架,飞行28架次,向绵阳、绵竹、彭县地区空投食品等物资12.5吨。解放军在13日将11420名官兵空运到成都附近,创下解放军军史和中国航空史上单日出动飞机最多、飞行架次最多、投送兵力最多的航空输送行动纪录。

  对于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如此大规模的跨区行动,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全球安全组织新闻发布,均引述美英军事观察家的话说:在极短时间内,远距离运送如此大规模的部队,显示中国军队的军力投射能力大增,而这是解放军近年来运输装备、指挥体系和官兵素质现代化建设的结果。“多军兵种,多种方式,远距离同步开进,是一个国家武装力量投射的最高表现形式!”一位美军指挥官说,“中国军队在这次救灾行动中就展现了这种能力。”

  ★ 体现大兵团空中机动战力

  由于震中汶川灾区的交通完全被塌方巨石和大裂缝阻断,救灾部队地面机动进展缓慢,总参谋部于5月13日凌晨命驻湖北的空降某军:如果成都和绵阳等地气象条件不符合机降要求,则采取伞降方式,在汶川上空用降落伞直接投送救灾兵力。

  接到总参谋部的命令后,该军派出一个伞兵连先搭乘运输机,在四川汶川、理县、茂县、北川等重灾地区选择合适伞降点。紧接着,该军所属6420人分乘20架“伊尔—76”型和“运八”型军用运输机,开足马力将部队空运至成都双流机场和绵阳机场。

  与此同时,有“铁军”之称的济南军区某集团军某红军师所属“叶挺独立团”的180名官兵,于13日13时乘坐中国航空一大型客机升空,拉开了中国“铁军”官兵空降四川汶川灾区的序幕。据空降兵某师政委陈辉向新华社记者介绍,空降兵部队共投入两个师、约9000名兵力参加抗震救灾,其中600名兵力作伞降准备,打算直接空降进入震中。14日13时03分,空军伊尔-76型运输机已经在汶川境内成功伞降15人。济南军区某红军师5000名官兵,14 日上午也通过空投到达四川地震灾区,这是中国军队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空中救援行动。据在洛阳机场现场组织空投的济南军区后勤部长王根学介绍,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上级临时决定原计划由陆路运送的5000名官兵改为空中输送,共出动飞机27架次。14日在重灾区茂县成功伞降的15名空降兵着陆后,迅速与茂县县委、县政府取得联系,于15时许第一次传回了茂县灾情。”

  对于解放军空降部队的行动,美国全球安全组织的军事专家分析认为,这是解放军精锐部队——空降军战斗力同样得到增强的表现,在“规模大、条件复杂、准备时间短”的情况下却能迅速行动,这恰恰是“应对未来突发战争的具备能力”。▲

遥感飞机和“北斗一号”上阵
http://news.sina.com.cn/c/2008-05-16/200815556022.shtml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6日 青年参考

  另据新华社报道,解放军海军某飞行团飞行员在14日7时许,驾驶某型遥感飞机从北京起飞,赴四川地震灾区执行空中遥感探测任务,为抢险救灾提供准确数据信息。

  因天气影响,遥感卫星无法清楚探测到四川地震灾区的现状。13日下午,海军向这个飞行团下达命令,配合中科院赴灾区执行低空遥感探测任务。接到命令后,团领导即抽调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机组执行任务。执行这次探测任务的某型遥感飞机,是专业科学试验飞机,曾先后完成科学考察、抗洪救灾和北京 2008奥运会场馆空测等重大任务。

  此外,新华社报道称,一支携带了“北斗一号”卫星终端机的部队,从13日中午12时开始,沿着马尔康、黑水、理县到汶川的317国道,以每小时6公里左右的速度一路急进,6个小时前进了近40公里。

  美国总统布什曾表示,美国愿意提供卫星照片支援中国政府了解灾情。但中国海军的遥感飞机和“北斗一号”的准确定位说明,中国军队的高科技装备确实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

  ★ 试答 部分“网友”疑惑

  在解放军全面展开救灾行动之际,也有一些“网友”有些疑惑,不理解为什么解放军在地震发生3小时后才派直升机前往灾区。实际情况是,地震发生后,首先要进行灾情评估,如果灾情评估到了一定的程度,才能启动动用军队的程序。一旦评估灾情确实严重,必须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政府请求军队支持,地方政府没有动用军队的权力。中央政府向军队下达指令之后,军队内部首先是应急指挥部要对灾区地形进行分析,下达直升机救援指令后,肯定也有一个准备过程,这些都是在正常反应时间内。可以对比一下美国新奥尔良遭受“卡特里娜”飓风灾难时,当时美国军队的反应时间。美军是在灾情发生后第二天才开始行动,开进灾区的。

  至于有网友问为什么4个小时才徒步30公里,网友对灾情的关切心情可以理解,但救灾部队在不断发生余震、泥石流、塌方、暴雨的山路上,徒步负荷急行军,又是在“蜀道难”的四川山区,4个小时30公里已经是尽可能地快了。

  再有就是空降部队初期不能直接空投到汶川的问题。当地当时已是黑夜,一片“黑灯瞎火”,再加上暴雨,这时候是不具备空投条件的。任何国家空降兵的作战,也都是在合适的天气条件下才可以施展。因此,这段时间空降部队尝试几次才成功空降,是不难理解的。▲

两大板块挤压引发汶川强震
http://news.ifeng.com/mil/4/200805/0515_342_542753.shtml

    2008年05月15日 北京晚报: 印度板块一直挤压欧亚板块,使得中国大陆绷得越来越紧,能量只能在一个地方释放,四川汶川就是这个最薄弱的环节。昨天,中科院研究生院地学院副院长、地球物理学博士魏东平,这样分析汶川大地震的成因。

● 一直监测汶川

    昨天在魏东平出示的一张欧亚大陆平面图上,除我国江浙地区和中亚部分地区外,剩下几乎所有区域都被红色覆盖。魏东平介绍,这是地震台网监测到的2级以上地震分布图,亚欧大陆一年中要发生无数次地震,其中较大的地震一年有十几次,而我国专家每年都要进行全国地震会商,汶川一直是中国地震局重点监测的地方。

    魏东平介绍,青藏高原不断东移,处在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之间的中国大陆长期受到两大板块的碰撞、挤压,引发地震的力是一直存在的。地震学上有一个 “弹性回跳理论”,当这种挤压力到达一定限度,必然要释放出来,地震是“加最后一根稻草”的结果,但这根稻草会在哪里,谁也说不清楚。不过他表示,像汶川这么大的地震,发生几率是非常小的。

    相比唐山地震造成24万人死亡、70多万人重伤的后果,魏东平认为,汶川地震的伤亡人数绝不会那么大。他说:“因为唐山地震的震中正在唐山这座城市下方,对城市是一种毁灭性破坏,而汶川地震的震中在山区,人口密度小,伤亡人数应该不会很多。&rd
quo;他告诉记者,若这样大级别的地震发生在东京这样的大城市,那伤亡的人数至少是数以百万计。

● 地震预测太难

    1975年2月4日海城地震发生之前,有地震专家成功作出预测,政府及时对区域内人员进行了疏散转移,此次地震死亡人数为1500人。魏东平说,如果不是提前采取了措施,海城地震至少会死10万人。当时学术界曾对此欢欣鼓舞,以为地震预测这一世界难题就此破解。然而一年半后即发生了唐山地震,之前没有人能作出预测。

    此次汶川地震发生后,也有人质疑为何地震学家事先没有预测,对此魏东平认为,地震预测是世界难题,十分困难,非几代研究者有生之年能够完成。他解释,影响地震预测的因素非常多,如重力、地磁、地电、地热、地下水、地声、光、空间观测、动物反应等,任何一种现象出现异常,也不能就此判断发生地震。就拿“地震波速比”这一指标来说,从仪器上可观测到波速比有变化,但并非地震一个因素会导致出现波速比变化,如大型水库蓄水、久旱逢大雨等因素也可导致。他认为,没有预测出地震并不是中国的地震专家无能或失职,发达国家的地震专家也同样无法预报地震,在现有条件下,地震专家的职责更多的是监测和研究地震。

● 地震云与降雨

    汶川地震发生后一直降雨不断,唐山地震后也下过雨,地震与天气变化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对此魏东平表示,有证据表明地震发生时会有地震云现象出现,但由于人类探测技术有限,无法判断出哪块云是地震云。他解释说,地震发生在地球内部,天气是大气层在变化,固体与气体之间存在耦合现象,因此如果大气、地理、生态作为一个大系统来考虑,一定是存在着一种内在联系的,但这种联系之间的规律到底是怎样的,目前为止,人类的智慧还无法破解其中的奥秘。(记者蔡文清)▲

科学如何走到灾害前面? 
http://www.zaobao.com/yl/tx080515_502.shtml

    2008-05-15 ● 张智新(北京)

    就四川汶川大地震,《联合早报•言论版》14日发表张田勘《汶川地震,科学为何没能走到前面?》一文,推测当局可能为了维护稳定而不发预警,并举出当年唐山大地震的教训,强调提前预警就会减少惨剧发生。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对于灾前既有科学研究支撑,又有动物异动提醒,但大地震仍一次又一次令人猝不及防地降临,最终造成惨重伤亡和巨大损失的事实,的确会让人本能的产生类似张先生的疑问:科学为何没能走在灾害前面?为什么不及时预警和提示?

  疑问实属正常,但张先生由此得出当局为了社会稳定属于预警和疏散的推论,是否无懈可击呢?笔者认为其中至少有三个关键点需要分析。

● 地震能否预测?

  ◆ 一是、汶川地处地震高发区的事实,再加上科学家们对此前弱震的研究成果,甚至辅之以动物异动的征兆,是否足以构成科学的地震预报依据?

  众所周知,迄今为止,全世界对地震的科学预测仍都停留在远期推测阶段,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像天气预报一样预报地震发生。汶川处于地震高发区的事实,相信中国的地质科学家和地震部门也好,外国相关专家也好,都是熟谙于心的;对于震前弱震不断的研究,中国地震部门也不至于闭目塞听。但在地质科学研究的层面上,这些研究结论能否充分到预测大地震即将发生?进一步说,能否充分到预报地震发生的大致时段?

笔者和张先生都并非专家,我们都无权下结论。但从国际科学界发布的成果来看,至少我看到的资料都显示:
      ▲ 一是没有多少专家能够在上述问题上得出令人普遍认可和信服的结论;

      ▲ 二是即使个别预测事后被证明是准确的,但迄今为止尚未有哪个国家政府因准确预测而发起预警、疏散,最终成功躲避地震灾害的历史记载。

  张先生所谓河北省青龙县当年成功预警而避免地震灾害的例证,如果有着科学有力的依据,或者能够作为复制的成功案例,相信一定举世皆知,并势必为中国及其他地震多发国家所推广、效仿,但迄今为止,几乎所有发达国家的地震专家得出的结论仍惊人地一致:人类还不能预报地震,连这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的中国依然。

  至于蟾蜍等动物震前异常,中国从古至今虽有不少记载,但迄今为止,仍无法让地质科学界以此为依据来预测地震发生,更无可能准确预报地震何时发生,德国波茨坦地理研究中心的金特教授日前就这一问题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再次重申了这一观点。

      ◆ 二是、如果科学研究的部分成果和动物异常征兆等不足以如天气预报一样预测地震,那么政府是否有权据此发布预警并大规模疏散群众?一旦预警和疏散被证明错误,政府是否该承担责任?如果说可以给予政府宁可错报三千,不可漏报一次的预警、疏散权力,于法于理是否成立?如果政府预警并发起疏散,但由于群众的不配合甚或抵制导致行动失败,是否可以由此免责?

● 科学也有局限

  ◆ 三是、张先生关于中国政府有关部门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不敢或者疏于预警并疏散的推论,是否不过是在用历史教训来臆测今天中国官方的行为?的确,中国历史上有过类似反面教训,甚至2003年还有非典爆发的鲜活案例,但中国政府官员是否如不少西方媒体或者张先生推测的那样,仍停留在历史的惯性上不知悔改?他们是否真的如你们臆测中那样,都仍是一帮宁愿地震发生后哀鸿遍野、疲于救济,也不愿震前预警、疏散群众以影响社会稳定的无知、专制官僚?

  让科学走在灾害前面,是人类共同的愿望和呼声,但科学就是科学,它的严密性或者说悲剧性就在于:在它非经充分深入的论证而得出无懈可击的成果之前,是不能成其为科学结论的,自然也无法作为决策依据,从而走到灾害前面。

  如果我们去追溯,无论是2004年死伤数十万的印度洋大海啸,还是2005年席卷美国南部的卡特里娜飓风,也与此次中国汶川大地震类似:既有历史资料警示,又有科学研究提醒,还会有如中国一样的动物异常,但所有这些,既没有让东南亚诸国据此得出预报结果,也没有让在许多人眼中比中国先进的美国发布预警并大规模疏散群众。

  对于政府行为的严密监督和履职尽责的苛求,笔者和张先生一样持积极态度,但涉及到科学的问题上,我们在监督和苛求之前务必谨慎求证。更何况在大灾仍在肆虐,政府和民众正不遗余力地抗灾救人的关键时刻,我们依据不足甚或完全情绪化的指责、抱怨,恐怕不仅不会起到正面作用,相反可能成为灾害的帮凶。● 作者:张智新系中国首都经贸大学公共管理系副教授 ▲


专家称汶川地震致喜马拉雅山长高数米
http://news.sina.com.cn/c/2008-05-16/113115553530.shtm
l

  中新网 2008年5月16日电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台湾“中央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王乾盈说,四川强震成因被认为“渐归沉寂”的龙门山断层“复活”发生错动,这个断层自明朝以来被纪录到动的数据不多;十二日的错动使当地地壳抬升九公尺,“喜马拉雅山长高好几公尺”。

  王乾盈说,四川过去百年来发生的大小地震,只有少数跟龙门山断层有关,规模不大,“以前长时间地震释放的能量,几乎都被同在四川的鲜水河断层消耗掉”,地震专家都以为龙门山断层的伤口愈合了,不可能再动了。

  王乾盈分析,“复活”的龙门断层破裂面,从震央汶川县往北北东方向以每秒三公里速度裂向广元,足足花一百秒裂完,震灾范围长240公里、宽30公里,尤其以破裂至北川县时错动得特别厉害。

  他说:“断层错动不是每个位置都很均匀,有的只有几公分,有的则几公尺。”因断层带非常粗糙,每一处错动的力量也不一样。

  王乾盈说,大陆地质很古老,台湾则是新生代地质,“台湾每个断层都会动,因为年轻,地质活蹦乱跳”,“龙门山断层整块是老的,大家以为它渐沉寂,没想到竟又复活。”

  王乾盈认为,四川地震是因夹在西藏地块、昆仑地块、扬子地块,这三个地块间的松潘酖甘孜地块,向扬子地块逆冲而上,“年轻的盖在老的上面”,龙门山断层要几千年才会有这么大的错动,这次错动使地壳抬升九公尺,“喜马拉雅山至少因此长高几公尺”。▲

 

美以认为有必要就伊核问题采取切实行动
http://news.sina.com.cn/w/2008-05-17/001615556730.shtml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7日 新华网

  新华网耶路撒冷5月16日电 (记者 徐刚 马晓燕) 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的发言人雷格夫16日说,美国和以色列一致认为,有必要就伊朗核问题对伊采取“切实行动”,以阻止伊朗研发核武器。

  雷格夫是在美国总统布什当天结束对以色列的访问后作上述表示的。雷格夫说,美国和以色列都意识到了伊朗核计划所构成的安全威胁,双方都认为需要采取行动加以应对。但他没有详细说明“切实”行动的内容。

  关于目前国际社会为解决伊朗核问题所进行的外交努力,雷格夫说,这些外交努力是“积极”的,但还不够,国际社会应采取更多措施阻止伊朗拥有核武器。

  布什15日在以色列议会发表演讲时继续批评伊朗。他称,如果伊朗拥有核武器,这将危及全球和平。奥尔默特当天也发表讲话,敦促国际社会采取更严厉的行动,阻止伊朗研发核武器。▲

俄罗斯新总统就任后为何先访问中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09b4e901009jig.html

    美国之音 (2008-05-15): 俄国新总统梅德韦杰夫将在本月末访问中国。分析人士说,选择中国作为俄罗斯新领导人执政后的首访国家之一,这一方面体现了梅德韦杰夫将继续推行普京的同中国密切关系的对外政策,另一方面也说明俄国新领导层将更加重视能源外交。
  
  俄罗斯新总统梅德韦杰夫宣誓就职后,克里姆林宫新闻处发表声明说,这位俄国新领导人将在本月23到24日访问中国。在抵达北京之前,梅德韦杰夫还将对哈萨克斯坦进行访问。

  中国和哈萨克斯坦既是俄罗斯的邻国,也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国。俄国媒体说,这样的出访路线体现了俄国新领导人的对外政策较重视同邻国以及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外交。俄罗斯独联体研究所副所长扎里辛说:

  “每当一个大国的新领导人执政后,毫无疑问,人们关注的焦点是新领导人首次出访的国家是谁。所以引人注目的是,梅德韦杰夫首次出访的国家是哈萨克斯坦和中国,这体现了俄罗斯重视东方外交的传统。”

  梅德韦杰夫对中国并不陌生。在2006年举办俄罗斯年以及2007年举办中国年活动期间,梅德韦杰夫作为活动的组委会俄方主席多次访问中国,并同中国领导人有过频繁接触。在担任俄国政府第一副总理期间,梅德韦杰夫也曾倡导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开设新的高等学府,学习中国经济改革经验并研究中国问题。

  俄罗斯的中国问题专家认为,选择中国作为俄国新领导人执政后的首访国家,这体现了梅德韦杰夫将继承普京的外交遗产,继续推行普京的同中国密切关系的对外政策。中国问题专家弗拉索夫分析说,随著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无论是普京还是梅德韦杰夫,都必须要考虑同中国加强关系。他说:

  “在俄罗斯同西方以及同美国的关系越来越冷淡的情况下,不管怎样,俄罗斯都需要把中国当成一个更加可靠的夥伴和盟友,所以俄罗斯最近在西藏问题上支持中国,这显示俄罗斯非常重视同中国的关系。”

  弗拉索夫说,随著中国对能源需求的不断扩大,梅德韦杰夫执政后首访中国,这也显示俄国新领导人未来将更加重视能源外交。他说:

  “选择中国作为梅德韦杰夫的首访国家,这是因为中国在俄罗斯实施其能源战略方面扮演著关键角色。另外,俄罗斯还试图把中国当作战略夥伴来解决其安全问题。还有一个因素是,俄罗斯同中国之间的贸易联系日益密切,这三个领域的问题将是梅德韦杰夫访华期间同中国领导人讨论的主要问题。”

  但分析人士认为,俄国新领导人强调重视东方的对外政策,这并不意味著俄罗斯同西方的关系将进一步恶化。独联体问题研究所副所长扎里辛认为,俄罗斯将坚持对东方以及对西方平衡的外交路线。梅德韦杰夫执政后,俄罗斯对西方的外交将更加实际。

  莫斯科的一些政治分析人士还认为,梅德韦杰夫了解和熟悉哈萨克斯坦和中国的领导层,他拥有同这两个国家领导人接触的经验。另外,在访问期间,这两个国家的新闻媒体更不会象西方媒体那样,提出尖锐甚至让梅德韦杰夫难堪的问题,这些因素都将保证梅德韦杰夫执政后的首次出访能轻松取得成功。(作者白桦)▲

大地震惊动中南海:两代总理一样的表情
http://www.topyl.com/view.php?fid=DBXW&id=2739385

http://www.topyl.com Top娱乐网 2008-05-16

  两代总理,一样表情

    感动温总理之余,不禁想起42年前邢台地震中的周总理

    1966年3月,河北邢台地区发生强烈地震。周恩来第二天就赶往灾区慰问受灾群众

    温总理透过缝隙向埋在里面的人喊话

  汶川大地震,人们在为地震这一不可抗拒的天灾震惊痛惜的同时,也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他第一时间赶到受灾地区第一线,他因为操劳过度,面容憔悴,嗓音嘶哑,他还两次情不自禁地流下热泪。他就是温家宝总理。

  我们在感动之余,不禁想起42年前邢台大地震中的周总理。

  通过历史的回味,我们可以看到,同样面对地震给百姓带来的灾害,两位总理之间很多细节
和作风惊人的相似。可谓“爱民亲民溢于言表,大仁大爱一脉相承”。

  ▲ 1966 邢台地震

    周总理到灾区视察慰问

    布置工作

    慰问群众

    周总理3次冒余震赴灾区

    “愚公能移山,困难能战胜”

  1966年春,是邢台人刻骨铭心的季节,是邢台人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

  在那段日子里,他们遭遇了残酷的自然灾害,也感受到了浓烈的党恩。

  邢台大地震惊动中南海,周恩来总理于3月9日、3月10日、4月1日先后三次冒着余震亲临地震灾区,顶着寒风、踏着瓦砾、进窝棚、下地窖、嘘寒问暖、慰问伤病员,站在木箱子上给父老乡亲喊话撑腰……总理亲民爱民的崇高风范,在邢台人心目中树立起一座永恒的丰碑。

   周恩来亲临灾区不眠不休

  地震当天上午,灾情通报给周恩来,很快,他便下达了两道紧急命令:第一,通知总参谋部,立即派当地驻军赶赴邢台地震现场,救死扶伤。第二,要空军司令部准备飞机,第二天要亲自到达现场。

  3月9日,周恩来先抵达石家庄,听完了汇报后已经是晚上8点钟,他没有听从在石家庄休息一夜的劝阻,而是乘火车转汽车,硬是在当天夜里抵达重灾区隆尧县城,当晚在隆尧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现场办公。这一天,余震仍频繁地发生,时有残垣断壁倒塌。周恩来到达这里时,电早已断掉,街上没了路灯,有人提着马灯为总理引路。

  大震之后余震不断。指挥部的房屋剧烈摇晃起来,房顶和墙上的泥土也刷刷地直往下落,周总理等人的头上和身上很快就蒙了一层土。考虑到总理的安全,有人提议让总理离开这里。可周总理掸了掸身上的土,说:“没什么,继续吧。”这天夜里,在余震的威胁下,周总理一直在指挥部部署灾后救援工作到深夜两点。

   “不能让灾区人民迎着风沙”

  3月10日下午2点,周恩来总理又从石家庄乘直升机到隆尧白家寨村视察灾情。

  走出机舱的周总理向群众频频招手致意,面容亲切略带沉痛。

  “总理先用手势让前面的人蹲下,还把一个乱跑的小孩抱给蹲在前面的人,叮嘱人们不要挤着娃娃。随后总理对跟在身后的干部说,咱们现在开个会吧,随即他就站到旁边的两个救灾用的空木箱上开始讲话,当时残雪未消风沙很大,总理只穿了一件单薄的青色呢子服,群众很快围成一个扇面,席地而坐倾听总理指示。这时,细心的总理发现群众是面对着西北风而坐,马上说,‘乡亲们,全体向后转’,刚开始人们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原来总理换个角度是为了让群众背着风,而自己却绕过去迎着风向大家讲话。”

  总理说,你们不是学过《愚公移山》吗?愚公能移山,这个困难一定能战胜。总理高呼口号: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发展生产,重建家园,大家也跟着呼口号。

   历史资料

    1966年3月8日5时29分,邢台地区发生6.8级强烈地震。此后21天时间里,邢台地区连续发生了5次 6级以上地震,其中最大的一次是3月22日16时19分在宁晋县东南发生的7.2级地震,震源深度9公里,震中烈度为10度。这一地震群统称为邢台地震。死亡人数:8064人 受伤人数:38451人  

 ▲ 2008 汶川地震

    温总理给受伤女孩让路

    温总理高效果断的72小时

  为中国赢得拯危宝贵时间

  15日下午2点28分,距离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整整72小时。

  在这堪比黄金的72小时中,66岁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辗转九次视察七地灾情,召开六次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他用高效、迅速、果断的72小时为中国赢得了强震下拯危救困的宝贵时间。

  温家宝的72小时,是给灾区带来生机与希望的72小时,他的行程表始终指向“第一时间”。

  12日下午,刚刚从河南考察农业和粮食生产储备情况抵京的温家宝总理,在赶往中南海的途中,得知四川强震的消息,第一时间折返机场奔赴灾区。

  12日晚8时,在前往震中的路上,在得知前方道路受阻的第一时间,温家宝在都江堰搭起指挥部就地部署救灾工作。

  温家宝总理总是在结束一地工作的第一时间就赶往下一地点,步步向震中地区靠近。

  14日下午,当第一批空降勇士成功着陆汶川的消息传来,温家宝又在第一时间搭乘直升机直飞汶川。

  他要夺取时间:“现在第一位的工作是抓紧时间救人,多争取一分一秒的时间就可能多抢救出一个被困者。”“务必要在今天晚上12时以前打通通往震中灾区的道路,全面开展抗震、抢险、救人工作。”

  他的动员令果决而断然,“我就一句话,是人民在养你们,你们自己看着办。”

  温家宝的72小时,是为灾民带来勇气和信心的72小时。

  温家宝爬上残破的断墙向聚集的灾民喊话:“解放军要多少兵力就支持多少兵力……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尽百倍努力,决不会放松!……

  温家宝透过废墟的缝隙鼓励受困孩子们:“我是温家宝爷爷,孩子们一定要挺住,一定会得救。”

  温家宝在汶川用沙哑的声音告诉大家:“中央没有忘记这些地方!”

  不眠不休的温家宝依然步伐快捷地穿梭于抢救现场、避震人群、幸存孩童中间,他不停地为灾民传递着勇气和信心。

  温家宝的72小时,是为中国带来安慰和感动的72小时。

  强震来袭,大地重创,痛在人心。面对毫无生机的遍地尸骸,面对哀哀哭泣的受灾百姓,面对顿失双亲的无依孤儿,甚至面对全国满腔悲怆的民众,如何来安慰?如何能够安慰?然而,面对这巨大的民族心灵创伤,温家宝给与了最贴心、最有力的抚慰。

  温家宝握着小孤女的手,一字一字地说:“你们幸存活下来,就要好好活下去。”

  温家宝总理的72小时,感动了所有善良的人们。

  黄金的72小时正在过去,温家宝总理仍在为了人民,不离不弃。

  致敬,中国的父亲!

  深夜无眠。

  总理,我们在关注您的行程。地震发生72小时以来,您一直走到震情最前方,救灾最前沿。您走到哪里,救援的希望就延伸到哪里。您站在汶川余震不断的大地上,揽住幸存的孩子,告诉他们一定会重建家园。您站在路边,给救出的小女孩让出生命通道……

  总理啊,您也是66岁的老人,跟我的父亲一样的年纪。可您是一个泱泱大国的父亲,震区的雨淋湿您毫无遮挡的衣衫,峡谷的风吹动您花白的头发,岷江的水听到您嘶哑的声音。13亿双眼睛看到:仅仅两天,您苍老了面容,憔悴了脸色。您的肩上扛起了一个大国的伤痛,传递了13亿人长城般的信念。

  我们犹记,4个月前,您也是第一时间赶赴中国雪灾重灾区,用您的声音传递关怀,用您的脚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