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海上大阅兵宣示海军崛起

 邓小平影响中国30年改革开放最为经典的十句话

http://bbs.voc.com.cn/topic-1849800-1-1.html

 

  (五)最务实的倡导:“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就是好猫。”

 

  【点评】这原本是一句四川俚语,这句话体现了邓小平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考习惯和工作作风。它虽不是邓小平的最初发明,但它却因他而广泛流传开来,所以人们总把它的“发明权”授予邓小平。这句话在中国是家喻户晓,在国外也闻名遐迩。

 

今 日 看 点 : 20090424 ▲◆★●■☆

 

中国老龄化加速威胁社会经济稳定

http://www.voanews.com/chinese/w2009-04-23-voa45.cfm

 

北京面临日本式的老龄化威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北京日报》“剑挑”长平引发网络争论

http://www.ddhw.com/vh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79815

 

中国在WTO争端中变得成熟起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4197970100cn5c.html?tj=1

 

胡总巧妙回答当今世界难题的三句话

http://xinjunshi.blogspot.com/2009/03/blog-post_1480.html

 

中国海军海上大阅兵宣示海军崛起

http://bbs.news.sina.com.cn/tableforum/App/view.php?bbsid=3&subid=1&fid=77627&tbid=400

 

为什么暂不邀吕秀莲访问大陆?

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boardId=4&treeView=1&view=2&id=91534245

 

中国老龄化加速威胁社会经济稳定
http://www.voanews.com/chinese/w2009-04-23-voa45.cfm

记者: 江河  华盛顿  Apr 23, 2009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指出,中国迅速增长的老龄化问题威胁着中国的社会与经济稳定,而且可能会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发展前景构成影响。

总部设在华盛顿的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和普天寿基金会在它们联合撰写的一份最新研究报告中说,目前,相对每100个中国适龄工作者,仅有16个老人,而到2025年时,这个比例将要翻一番,到了2050年,这个比例还要再增加一倍,达到61%。

这份报告说,到2050年时,中国将有4亿3千8百万60岁以上的老人,其中1亿零3百万人将达到80岁以上的高龄。然而,报告说,中国仍然是一个相对贫穷的国家,只有三分之一的城市工作者能享有某种形式的养老金。因此,养活日益增长的老人的经济负担将落到按比例人数正在下降的在职人员的肩上。

    ☆ *削弱政府合法存在两大支柱*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和普天寿基金会的这份联合研究报告指出,到2020年代,中国的这种老龄化人口发展趋势可能会削弱支撑中国政府合法存在的两大支柱,也就是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和社会的稳定。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老年学研究所教授姜向群在接受采访时说,由于中国推行计划生育政策长达2、30年,导致出生人口的比例大大下降。目前60岁以上的老人是在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前出生的,而现在老人的寿命延长了,因此,老年人比例的快速增加给中国退休金体制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姜向群说:“中国现在经济水平还没有进入到发达国家的水平,所以整个退休金制度承受的压力就非常大。现在,供款的劳动力人口比例在大大下降,而老人的比例在大大提高。在很多单位,一些老的国企,一些老的机关、事业单位,现在都达到退休和在职人员一比一这样的比例了。”

    ☆ *养老院服务得到迅速发展*

随着老年人口的迅速增加,方兴未艾的养老院服务也得到了大力发展。北京寿山福海国际养老服务中心的院长赵良羚对纽约时报说,到今年年底,她们养老中心的床位就会增加两倍,达到700个。她说,养老院是一个市场巨大的产业。

中国人大老年学研究所的姜向群教授介绍说,目前养老院在中国的需求越来越大。除了其他原因之外,人们的观念发生转变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现在老人不再有过去那种非得和子女住在一起的观念,很多老人都愿意选择去养老院。子女也克服了那种怕外人说自己不孝顺的观念,尊重父母的意愿,把他们送到养老院。与此同时,政府也在采取一些相应政策来发展更多的养老院和老年公寓。

姜向群说:“在前几年,我去调查时发现,有些养老院还住不满。但是最近这一两年我去看了一下,很多养老院都是供不应求。这说明一个是中国老年人寿命延长,住养老院的需求在增加。另外,现在家庭子女人数减少。这样,老人进入老年之后子女还在工作。子女没有力量,照顾老人有心无力。”

    ☆ *实行多层次养老对策应对危机*

姜向群教授说,另外,中国政府近几年也在改革,增加个人帐户和个人的责任,降低政府、企业、单位承担的养老份额。他说,尽管这是应对老龄化的一个办法,但是未来的压力还会快速增加。姜教授认为,只有实行多层次的养老对策,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老龄化危机。

姜向群说:“我们实行多元化、多层次的这种养老金制度应该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借鉴国外的一些经验,就是说我们能够实行一个普遍性的养老金制度,对所有的老人,不管参没参加工作,都有一份养老津贴,或者叫基本养老金。这样可能更好一点。然后再实行职业性的、和工资挂钩的那种养老金。然后呢,我们应该再提倡一些个人参加商业保险,个人的储蓄,个人的投资多渠道。实行过去那种单一的、政府全包的养老金制度显然是行不通的,也是不符合现在世界各个国家的经验、不符合中国现在的市场经济这么一个要求的。”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和普天寿基金会的联合研究报告还指出,如果中国不能妥善地解决老龄化问题,那就会引发全球性震荡。这是因为中国经济对全球的影响力以及中国日益融入国际社会。▲

北京面临日本式的老龄化威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4-23 应对老龄化,摸着石头过河。

  中评社香港4月23日电/美国彭博新闻社4月22日载文《北京面临日本式的老龄化威胁》,摘要如下:

  北京寿山福海养老服务中心(Beijing sunshine care house)里有台球室、书画室等,到今年年底,这个养老中心的床位就会增加两倍达700个。它的负责人赵亮玲(音译,Zhao Liangling)表示,这是一个市场巨大的产业。

  赵亮玲的客户群不断扩大,这反映了中国一个比目前的经济放缓严重得多的潜在威胁。这个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在迅速老化,到2050年,在职职工对退休人员的比例将从目前的13:1变成2:1。

  这就增加了政府扩大中国社保网让尽可能多的国民获得退休福利及医疗服务的紧迫性了。中国的老龄化也需要文化上的转变,老年人在家接受家庭照顾的传统变得越来越困难。

  兰德公司中国老年问题研究所的负责人史密斯(James Smith)表示,你不能等到二十年后才处理这个问题。“人们说中国文化非常敬老,但以此为依凭却是非常非常危险的,因为在大多数地方,那些价值观随着快速的发展而发生了真正的改变。”

  史密斯表示,中国的老年人口如今约占人口的12%,到2050年将达到30%。他认为中国不同寻常,在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之前就面临人口老化的问题,这和日本等老化的社会有所不同。

  日本超过五分之一的人口在65岁或以上,到2050年,这个数字可能上升到超过40%,日本计划到2038年削减养老金20%,这是因为养老体系不堪重负。中国的儒家传统非常强调赡养父母的义务。很多老人和子女生活在一起,幷承担抚养孙辈的主要责任,儿孙绕膝被视为极大的福份。只有极少数老人在养老机构生活。

    76岁的退休新闻摄影师田宝发(音译,Tian Baofa)却认为在养老服务中心生活比在家里生活好得多,“我学会了用电脑,打台球。”由于女儿忙于工作,孙子由亲家照顾,他和妻子一个月前搬进了养老服务中心。

  田宝发一个月有三千多块(人民币)的养老金,他每月拿出2300元支付养老服务中心的费用。他表示,“随着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多人会走上这条路。”

  他属于幸运的少数人。截至2008年3月,中国的养老体系覆盖2.05亿人,覆盖率约为15%。政府在4月13日表示,到明年年底,它要让这个数字增加到2.23亿。

  养老体系欠发达的农村地区面临着最大的风险,削弱了政府缩小城乡财富差距的努力。世界银行表示,九十年代开始的养老计划只覆盖大约1
0%的农村劳动力。在1999年至2004年间,参与人数下降三分之一,杜克大学的人口学家曾毅(Zeng Yi)认为原因在于政府的短视,以及假定家庭将照顾农村老人,不过他也指出官方的态度在改变。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马力(Ma Li)认为中国仍然需要加把劲。“中国尚未为老龄化社会做好准备。它没有完整的老龄社会保障制度。没有足够的资源。财政支持不足。而且风险在不断加大。”▲

《北京日报》“剑挑”长平引发网络争论
http://www.ddhw.com/vh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79815

    2009-4-23  近日,《南方周未》刊发了长平的一篇题为《记住蒋经国》的文章,赞扬蒋经国在台湾自破自立、抛弃独裁、推行民主的事。这篇文章本无过当之处,而4月19日《北京日报》刊发了一个署名“北关”的作者写的《长平为何要记住蒋经国》,作者对长平要从台湾寻找中国社会发展的想象空间表示难以理解。这原本发生在纸上的“斗争”,却吸引了不少在媒体、历史或文化的论坛版块网友的热烈讨论。遂转长平先生和北关先生的两篇大作如下:

  ☆ 长平:记住蒋经国

  本周一(4月13日)是蒋经国百岁诞辰,台湾社会高调纪念,隆重追思。作为大陆人,不仅要看到这与马英九当局寻求历史资源、突破现实困境的意图有关,还要了解很多台湾民众对蒋经国情真意切的怀想,更应检索蒋经国留下的历史遗产,为中国的未来发展创造更多的想象空间。

  回想三十年前,蒋经国的名字紧随蒋介石之后,在大陆社会是“独夫民贼”的代名词。时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从流行音乐开始的文化欣赏,由老兵回乡看到的物质落差,让大陆人对台湾及其领导人的印象有所转变。经历了一个模糊期之后,大陆民众开始了解蒋经国的亲民作风,知识分子则认真对待他在台湾推行的经济政策和政治改革。到了今天,我们能够在台湾人的怀念声中,去回顾那一段曾经被遮掩的时光,把蒋经国对台湾的贡献当作共有的历史镜鉴。此番知人论事的经历,也体现了不可逆转的世道人心。

  蒋经国一生政绩之中,如今最容易被大陆人说起的是,他在民间呼声的压力之下,又顶住官僚体制内的反压力,打开了老兵回乡探亲的大门,为两岸的政治和解铺垫了一块重要的基石。这固然发自于他“遥念故乡,深感流亡之苦”的游子情怀,但是我们更应该赞赏的是,他作为一个政治家的胸襟见识。就个人际遇而言,一方面他对故土的思念难舍难弃,另一方面他在曾接受《时代》周刊采访时,也很清醒地意识到:“我已经是一个台湾人。 ”他的政治身份更是一位台湾的领导人,将基本的权利与自由还给台湾民众,是他的政治职责。

  在大陆最无可争议的是,蒋经国执政台湾期间,于困顿的政治境遇之中,苦练内功,力振经济,让台湾人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从1972年到1988 年,台湾人均所得从486美元攀升到5917美元。他的“十大建设”虽然有计划经济的痕迹,也受到破坏环境的诟病,但是由于搞活了民间社会,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以电子科技作为导向,更刻意消弭贫富差异,钟情乡村建设,当台湾跻身“亚洲四小龙”而光彩熠熠时,全世界更多地对它投以赞美的目光。

  我们更不应该回避的是,历史将会无可争议地记载,蒋经国一生最大的功绩,是他超越个人、家族和党派的私利,解除了戒严令,开放了党禁和报禁,带领台湾结束了专制政治,推开了自由民主的大门。尽管他一生尽享独裁专制的盛宴,也依靠特务军警维持着并非民选的政权,但是他并没有以此作为荣耀,到晚年还隐隐感到了耻辱。他明智地告诫身边的人:“权柄,很容易去用它。难的是,什么时候不去用它。”1986年9月民进党成立的时候,他的幕僚之中很多人沿袭专制的思维,要求进行镇压和逮捕,但是他予以回绝,留下了“时代在变,环境在变,潮流也在变”的警语。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他利用权柄维护了民众反对的权利和自由。

  蒋经国辞世之后,台湾经济和政治并非一帆风顺,崎岖坎坷,甚至乌云弥漫,但是这丝毫无损于他的政治功绩。即便现实再糟糕一点,他对于民生和民权的认可和维护,也永远值得历史深刻铭记。何况,他的做法已经推动而且必将继续推动台湾社会的发展。

  我也留意到,在自由多元的社会空气中,蒋经国百岁诞辰纪念无论怎样高调和隆重,台湾人也没有将他神话的可能。其实,此情此景中,我更想到了台湾社会几十年来的反抗运动,无论是普通老兵的街头抗议,还是政治精英的舍身坐牢。正是他们的不懈抗争,促进了蒋经国的觉悟和反思,逼迫他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正是他们的智慧和勇气,铸就了蒋经国的历史丰碑。蒋经国所做的事情,不过是少滥用权力,多顺应民心。

  ☆ 北京日报:长平为何要记住蒋经国

  北关

  《南方周末》近日刊登了一篇题为《记住蒋经国》的言论,文章检点蒋经国一生的“丰功伟绩”,通篇怀想赞美之辞,树碑立传的意味尽显无遗。且不说台湾民众对蒋的怀念并没有作者所说的那么高调和隆重,就说长平先生这样一位生活在大陆、尽享新中国阳光雨露和改革开放发展成果的所谓“媒体精英”,竟然要从海峡对岸一个独裁专制者身上寻找中国社会发展的想象空间,简直是咄咄怪事!

  台湾经济的确创造过增长奇迹,政治、社会也取得了不少进步,但要论社会巨变的速度、规模、幅度与深刻程度,大陆的经济社会变化更是举世公认的奇迹。蒋经国的确在台湾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要论个人对整个国家、民族的历史贡献,毛泽东、邓小平更是扭转乾坤的伟人:一位引领人民把积贫积弱、一穷二白的旧中国,改造成独立自主、积极自信的新中国;另一位带领人民从危难局面突围,走上改革开放的富国强国之路。这些发展奇迹,这些历史伟人,怎么没见长平先生去歌颂、去铭记,却要独独“记住蒋经国”呢?其用意何在呢?

  细看该文,作者先是要人们记住不可逆转的世道人心,接着要人们记住蒋经国对两岸和解与台湾经济振兴的功绩,最后话锋更进一步,“历史将会无可争议地记载,蒋经国一生最大的功绩,是他超越个人、家族和党派的私利,解除了戒严令,开放了结社自由和言论自由,带领台湾结束了专制统治,推开了自由民主的大门”。这就一下子点明了,西方式的政治制度,恐怕才是长平先生念兹在兹的重点。

  熟悉这位精英的人都知道,长平先生喜欢拿他的西方化的政治理念来衡量中国的一切。戴着这样的有色眼镜,一方面,他对共产党、人民政府以及中国社会的批评指责十分严苛,什么事都要以“普世价值”为标准来衡量和解剖一把;另一方面,对那些扯着自由民主旗号批评甚至歪曲、诋毁中国的言论,他却显得十分宽容。

  我们不能不说,长平先生,您只怕是陷入了
一种以西方价值为依归的意识形态偏执。“自由”、“民主”,确实都是好字面,但在现实中,是不是真的 “好东西”,还要看条件、看效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已经为实践所证明,为亿万中国人民所认同,无视中国历史和现实发展条件,无视绝大多数人民的实际需求和利益,只知道奉西式民主为圭臬,一心要移植西方民主的人,恐怕最终只会撞倒在历史的南墙下。▲ 来源: 网讯

中国在WTO争端中变得成熟起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4197970100cn5c.html?tj=1

    美国《福布斯》杂志4月20日文章:中国在WTO争端中变得成熟起来  中国避免在世界贸易组织法庭起诉其他国家的历史已一去不复返。随着全球经济危机中出口处境艰难和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中国在世贸组织内起诉美国时会变得更加从容和果敢。

  中国政府的立场也将随之发生重大转变,原来被视为双边外交谈判失败的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将被当作其对外贸易政策中一种极其有效和必要的手段。对中国而言,成为世贸组织内一个更加老练的起诉国,同样是彰显其在全球经济秩序中愈来愈强烈自信心的不可或缺部分。今年4月,中国就美国以卫生安全为借口禁止中国禽肉进口的问题向世贸提起诉讼。今年1月,世贸组织首次因中国发起的诉讼成立了专家评审小组。香港大学国际法教授林振龙说:“看来,中国在世贸组织框架下的贸易争端正逐渐成为其对外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中国而言,无论在思维还是策略上,这都是一次非同寻常的转变。在刚加入世贸的前几年,当中国发现遭到美欧国家的起诉威胁时“很快就招架不住了”,林教授说,“人们有这样一种印象,那就是中国不愿意诉诸法律”。“中国一直不希望在众目睽睽之下参与此类争端程序”,西雅图律师事务所青岛办事处合伙人史蒂文·迪金森说,中国的态度是“这太荒谬了,我们不愿意被牵涉进来。”

  有经济学家说,实际上中国曾有一种特定的文化思维模式,更倾向于采用外交和谈判措施而不是启动法律程序。对其他国家采取非同寻常的起诉行动意味着一种外交失败。林说:“东亚各国基本上都不喜欢起诉他国。转变这种思维模式需要付出巨大努力。”

  中国为什么会做出彻底改变呢?人们对此看法不一。中国政府的文化立场可能已经发生了转变,越来越多的官员将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视为一种技术层面的手段,而非西方法律制度的霸权。“中国所想的是,‘等等,它可以是双向的。不要总是疲于应对别国起诉,我们也可以提起诉讼。’这是一种新立场,正当的立场 ”,迪金森说。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也有过类似的经历。

  随着对本国在20国集团的影响力愈发自信,中国还希望在国际经济秩序中彰显其领导地位。此外,全球经济危机当头,中国将竭尽全力保持其出口渠道畅通。中国于今年首次在世贸组织内提出法律诉讼绝非巧合。▲

胡总巧妙回答当今世界难题的三句话
http://xinjunshi.blogspot.com/2009/03/blog-post_1480.html

  在罕见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之时,备受全球关注的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在北京召开了。亚欧首脑会议45个成员的领导人及其代表悉数聚首北京。

在此之前,从引发次贷危机、进而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的美国开始,几乎世界各国都在寻求应对危机的良方。在各种拯救措施仍不能扭转困境的时刻,世界在同时把目光再一次聚集中国。从各国首脑到各相关国际和地区组织领导人,都纷纷表示,中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将起到重要作用。

    几乎全世界都在问:

   ● 这次金融危机是否会导致未来国际经济秩序重建?

   ● 外汇储备超过加拿大全年国民生产总值的中国会不会出手"拯救世界"?

   ● 中国自己会怎么办?中国会对"别人"怎么办?

   ● 中国会"救"谁?怎么"救"?

    在此之前的欧美峰会分歧重重,在此之后将于11月15日由美国主持的全球峰会前景未卜,这次亚欧峰会对克服金融危机起什么作用?人们在猜测、在疑问、在期望。

    毫无疑问,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在一个特殊的时期,将中国推向世界舞台的中心。有西方媒体说,与会的其他国家领导人都希望中国能起到"领导"作用。与会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表示,他将利用此次北京之行希望中国能够支持金融新体系,东盟有关国家领导人希望中国能够支持东盟地区救市基金计划,东亚有关国家领导人表达出尽快推进中、日、韩800亿美元救市基金计划的愿望……因此,中国似乎被看作是"每一个全球救市计划的关键角色"。

    胡锦涛主席在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上的致辞,因而被看着是中国政府应对世界难题的基本表态。

胡锦涛主席的致辞很简短。但有三句话让人印象十分深刻。

    ☆  一、"坚定信心比什么都重要

    "这次金融危机与十年前的亚洲金融风暴不同,亚洲金融风暴主要发生在亚洲的部分地区,而这次金融危机被看着是1929年经济危机以来最广泛、更复杂的世界性金融危机。中国政府在此时不回避这场危机,而且果断地把金融危机议题列为这次亚欧峰会的主要议题,这充分表明了中国政府的负责任态度。

    而面对这场"罕见的严重危机",首先需要的是坚定的信心。胡锦涛主席代表中国政府郑重承诺:"中国将继续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维护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稳定。"这本身就是充满信心的宣示。中国人历来都有不为困难所惧的传统。无论是在克服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中起到的独特作用,还是众志成城抗击今年的四川汶川大地震,还是克服干扰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都充分证明了"坚定信心比什么都重要"的"中国式"世界观的正确性。

    ☆  二、亚欧携手、合作共赢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这次峰会的主题就是:"对话合作,互利共赢"。这个主张是胡锦涛对"和谐世界"理念的再一次实践。面对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对话合作,携手努力,是我们"坚定信心"的基础。在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时,对话合作更是我们应对一切困难的基本策略。

    胡锦涛说:"我们的先辈曾经开拓出古‘丝绸之路’,在亚欧关系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今天,我们更应该以超越前人的远见卓识,开创亚欧合作新局面,造福亚欧各国人民。""丝绸之路"既是古代中国人留给世界的物质遗产,更是中国人对世界精神遗产宝库的重大贡献,其核心价值就在于沟通、合作、双赢,这也应当是我们处理金融危机的基本准则。
    ☆  三、"我们首先要把国内的事办好

    "中国有很多名言体现出坚强的民族品格,比如"自立更生,艰苦奋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以及"自食其力"、"自强不息"等等。立足于自己,一直是我们的立身之本。现在的情况不同了,正如胡锦涛主席所说:"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同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中国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本身就是对全球金融市场稳定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

    这是充满辩证法的"中国式"思维,为我们如何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定了基调。更何况,中国不可能置身于全球金融危机之外,而且,这场危机已经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多不确定因素,使中国经济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在这样的情况下,"把国内的事办好"就显得尤其重要。一个稳定的中国,一个健康发展的中国,必然会对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论语》里记载了孔子的这样一个思想:"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孔子是从君子的品格的角度解释"不忧不惧"的。我为此想到了胡锦涛主席的一句名言:"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这应当既是对古代中国"君子"智慧的升华,也是对当代中国人智慧的诠释。胡锦涛主席在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上的致辞,正是这种智慧的写照。 ▲

中国海军海上大阅兵宣示海军崛起
http://bbs.news.sina.com.cn/tableforum/App/view.php?bbsid=3&subid=1&fid=77627&tbid=400

    4月23日,中国海军在北海舰队所在地山东青岛海域举行海上"观舰式"阅兵,庆贺海军成立60周年。来自美加俄法等14个国家的21艘舰艇参加检阅,其中包括在三月份还声称十年内与中国必有一战的印度。其实在这次海上盛事中,中国并非来者不拒,据香港媒体四月初报道,日本海上自卫队就被毫不客气拒之门外。

  多维社消息,"日本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中国的头号假想敌,在筹备海上阅兵时,中国军方达成共识,要向日本发出信号,对日本进行警告和惩罚。"研究战争史的美国中央俄克拉何马大学(UCO)历史系教授李小兵告诉记者。

    ☆  籍阅兵宣示海军崛起

  据史料记载,1888年中国近代首支海军部队北洋水师于山东威海卫的刘公岛成立,1891年,李鸿章在威海检阅北洋水师,1894年再度检阅,当时舰队从旅顺出海,日本军舰"赤城"号尾随其后刺探军情,但北洋水师不加警惕任其跟随。在当年开始的中日甲午战争中,这支亚洲第一水师竟败于日本,全军覆没。

  1949年后的中国曾有3次海上检阅,1957年大连首次海上阅兵,毛泽东身体不适缺席。1978年4月,海军政委苏振华,计划调动120艘军舰和 80架军机,在大连军港举办海军大检阅迎接访朝归来的华国锋,被邓小平和军委秘书长罗瑞卿制止。1995年江泽民在黄海检阅海军。

  这次青岛阅兵,李小兵认为是胡锦涛要向世界宣布他对海军的重视,胡锦涛对中国海军大战略有新的考量。"过去中国海军呼声很高,刘华清提出海军要走向远洋但被压制住了,某人甚至说过‘只要我还在,就不会造航母’,现在胡锦涛对海军是顺水推舟,不再压制。"李小兵说。

  这次阅兵正值全球经济危机,反恐战争也处于战略转折期,新上台的奥巴马政府对中国的举动十分关注,美国派出海军最高将领、海军作战部部长盖里罗海德上将出席阅兵。"在这敏感时期,中国海上阅兵会造成相当大的影响,美国国防部递交给国会的报告、美国近来学术界和军界的讨论,都认为中国值得关注。"李小兵教授说。

  李小兵认为23日的一大亮点是中国海军核潜艇,其他亮相的装备有驱逐舰、护卫舰、导弹巡洋舰和扫雷艇登陆艇等,军事专家则会关注舰导反雷达系统和新的扫雷技术。阅兵项目将有舰队海上通行、辅助舰队配合、海上加油、救急及海军航空兵的演练和配合。"但不会有发射项目,实弹或空弹都没有。贵宾和将领们乘坐的旗舰会远离海岸线,舰队调动需要很大的空间,因此阅兵中安全和保密十分重要。这次阅兵不仅展示中国海军装备,对海军指挥和组织能力也是考验。"李小兵说。

  李小兵认为与中国陆军和空军相比,中国海军是后起之秀,不仅缺乏作战经验,基础装备差距也不小。同时中国的一些邻国有着强大的海军,印度是世界上拥有航空母舰的十个国家之一,购买了三艘航母的印度是海军大国,并且已计划自己制造航母。日本海上自卫队拥有准航母,从吃水吨位到直升飞机的起降,技术层次也在中国之上。台湾海军也有杀手锏,被称为蛙人的海军陆战队受美国训练,有参战经验,而中国海军陆战队则刚起步,还不具备特种兵技术。

  ☆  日本成为头号假想敌

  4月20日下午,参加阅兵的最后一艘外国军舰韩国"独岛"号两栖攻击舰抵达青岛。这艘被称为直升机航母的军舰名字源于日韩争议的岛屿,它的到来引人再度关注被拒于阅兵门外的日本。

  "日本被拒有多方面的因素,一是中日关系处于低谷,双方在官方和民间两个层面都认为对方应该负责任,特别是近来围绕东海油田和钓鱼岛的争议,使中国在军事上对日本十分戒备,在当代中国军人的演习中,日本已取代美国,成为假想敌。"

  李小兵教授对记者分析说:"过去出于冷战思维及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冲突,中国认为中美必有一战,现在则是从民族主义和国家利益出发,从地缘政治考虑,中日矛盾上升,日本成为中国的头号假想敌。" ▲

为什么暂不邀吕秀莲访问大陆?
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boardId=4&treeView=1&view=2&id=91534245

    2009-04-11:昨日,全国政协委员、台湾同学会会长林盛中致电记者,表示他5月初赴台参加论坛时,不会邀请吕秀莲前往大陆访问。

    作为上世纪70年代保钓运动的风云人物,林盛中原定5月1日抵台,参加2日至3日在台湾召开的“1970年代保钓运动及其后续:文献刊物的编印、典藏与解读 ”国际论坛。此前,有媒体爆出,林盛中打算在此期间,以台湾同学会名义向吕秀莲发出邀请。林盛中对南方都市报记者说,该报道并不属实,他会遵循台湾相关规定,不从事与论坛无关的政治活动。他进一步透露,大陆相关部门对台湾同学会拟出面邀请吕秀莲的意向尚无后续答复,未来进展需进一步观察。<来源:2009年04月11日 04:24南方都市报>

    为什么暂不邀吕访问大陆,是有其深刻之含意的,亦就是说吕秀莲最近以来的表现并不令大陆满意,并不令大陆放心,她的访问并不能促进两岸的统一,有时却可能成为她有损两岸关系的时机。

   
吕秀莲这个人很奇怪,虽说当过台湾的付领导人,但在民进党并没有什么号召力,在台湾政坛亦没有什么威信,这并不仅仅归之于她的女性角色,而是在于她的反复无常的性格.例如在陈水扁在位时,她曾说自已是怨妇,但在红衫军反扁时,她却表现的出人意料的沉默.就是在陈水扁入监后,她却反复为陈鸣不平,完全不顾自己的法律出身的职业操守.就是在3.19问题上,她一会说要追查真相,一会说陈水扁没有什么问题.她说来大陆访问,的确是出乎意料,但究竟动机如何,仍有待观察.是不是如有些专家所分析的那样,她只是在做政治算计,来为自己的下一届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造势。

    要知道,吕秀莲是个的的道道的台独分子,这也许是她和陈水扁最知心的地方.不管她是出于何种目的,当她提出要到大陆访问以后,引起深绿的攻击,亦说明深绿对她改变立场的担心.大陆暂不邀吕秀莲访问,亦正是对吕秀莲是否能改变台独立场的担心。

    当然,吕秀莲能改变台独立场,到大陆访问我们是欢迎的,但要让一个仍不改变台独立场的人到大陆访问,对两岸关系会不会有付面的影响,亦是我们认真考虑的地方.但对吕秀莲,我们亦没有完全关上大门.暂不邀,并不是长久的不邀,什么时候来,要看时机;什么时机?两岸关系发展的时机与她个人表现的时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