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邓小平的十个“如果”断言,发人深思!

邓小平影响中国30年改革开放最为经典的十句话

http://bbs.voc.com.cn/topic-1849800-1-1.html

 

  (十)最深情的表白:“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点评】这是邓小平为英文版《邓小平文集》作的序言中的一句,文字朴实,感情真挚,成为文集的点睛之笔。“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也随即传遍世界各地。如果我们各级领导干部都能真的把自己当着人民的“儿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中国将变得更加强大、更加繁荣!

 

今 日 看 点 : 20090429▲◆★●■☆

 

环球时报:美国必须逐渐淡出两岸事务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critical2/23/20090427/15453138.html

 

第三次“江陈会谈”的特点

http://www.zaobao.com/yl/tx090429_502.shtml

 

《明报》:内地官场“五一”后大执位

http://www.zaobao.com/wencui/2009/04/hongkong090429o.shtml

 

"打下来的和平,才让人觉得心里面踏实"

http://www.ddhw.com/readpost.aspx?topic_id=27&msg_id=11226&

level_string=0&page=1

 

重温邓小平的十个“如果”断言,发人深思!

http://topyl.com/bbs/thread-572651-1-1.html

 

 

 

环球时报:美国必须逐渐淡出两岸事务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critical2/23/20090427/15453138.html

2009-04-27  环球时报   台湾与大陆距离最近的金门岛,这里曾是两岸曾经军事对峙的标志,现在两岸形势已大为缓和。  

    环球时报4月27日报道当“面向未来”、“追求和平”成为台湾海峡两岸的共识时,美国在两岸事务中的逐渐退出就已经列上了历史议程。

 近日,继温家宝总理提出“面向未来,捐弃前嫌,密切合作,携手并进”的十六箴言后,马英九也期望两岸“往前看”,呼吁别再重复过去的恶斗。这是两岸领导人再一次对中国未来表达了一致的设想。很明显,两岸走近并最终统一是历史大趋势。此时,人们自然会把目光投向影响两岸关系走向的最大外部因素——美国。

 大多数人都承认,过去一年,大陆、台湾和美国呈现了空前的“三赢”局面。出现这种良好势头的原因之一,就是美国在两岸事务上的“非主角化”。前美国在台协会主席卜睿哲说,这一年来,两岸事务的重要事件都是发生在北京和台北之间,没有华盛顿的身影。美国最著名的两岸问题学者之一容安澜也表示,过去我们都在说台湾“实质上的独立”,现在随着两岸“三通”、经济融合,我们需要承认两岸是“实质上的一个中国”。可见,美国有识之士也承认,“两岸最终在一个国家的治理下”将是大势所趋。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更需要考虑逐渐淡出两岸事务的时间表和可行性的步骤。

 长期以来,台湾一直是美国的一颗战略棋子,美国当然不会轻易脱手。但是,这颗棋子的战略作用已越来越小,美国想借这颗棋子来维持所谓的平衡也将越来越难。照现在的局势发展下去,恐怕将来就是想用这颗棋子来遏制中国,也难以实现平衡了。美国一直是在借两岸的“不战不和”获取最大利益,但这样的状态也在渐渐失去持续的可能。中美关系的发展使台湾这张牌的分量变得越来越轻。可以说,美国的台海战略正处在一个重大的调整关口。

    由于台湾问题牵扯到很多美国的利益集团,美国国会和军方的一部分人当然不会轻易改变,特别是在调整的关口,他们的反应可能会更激烈。近日,有些国会议员就不断宣称,台湾是世界民主的重要模范,希望通过台湾影响大陆的政治制度。而五角大楼也一直没有放弃借台湾制衡中国的战略意图,岛内的“台独”势力更是借此蠢蠢欲动。但是,美国人最终会明白,既然两岸走近不可逆转,这种在中国人中间横插一杠的作法又能给美国带来多少好处呢?

 美国退出两岸事务,并不意味着中国要将美国逐出亚洲,也不是要损害美国在中国、在亚洲的利益。只要“台独”、外国势力不闹事,没有人愿意生灵涂炭。如果美国真的想要正确面对一个与冷战时完全不同的亚洲,要调整其在亚洲的战略,“将自己的霸权地位小心谨慎地逐渐变成为能独自维持的国际体系”(布热津斯基语),那么,它就必须学会如何从两岸事务中逐渐退出。

    历史证明,中国的统一是每一次分裂的必然归宿。外部势力来中国趟浑水,很难抗拒中华文明的这种力量。美国应该看清这一点,不应成为这一进程的阻碍者。在台海问题上,美国需要有高瞻远瞩的大智慧,而不是在一些细节上耍点小聪明。寻找可行性的退出方案,逐渐淡出两岸事务,是一种历史性的理性选择,也最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


第三次“江陈会谈”的特点
http://www.zaobao.com/yl/tx090429_502.shtml

(2009-04-29)● 邵宗海(台北)第三次“江陈会谈”于2009年4月26日在南京举行。两会签署三项协议,双方就共同推动陆资来台投资获致共识。这次会谈有两个重要特点,很可能进一步影响到两岸四地以及政治谈判的发展,谨粗略分析如下。

  第一,这次“江陈会谈”的特点是,海基、海协两会的协商,使两岸四地间的关系进入了一种微妙的阶段。特别是在两岸直航班次增加的议题上,香港与澳门均扮演了重要的杯葛角色,间接向北京传递了不同的看法,导致两岸航班最终没有达到台北原先期待的数目。

  今后,在陆客来台数目、两岸经济合作机制以及其他议题方面,港澳因权益受到影响而再次向北京提出不同看法,将是两岸关系回温之后最受外界关注的。

  说起来,台港关系目前的发展非常正面:香港贸易促进局己经在台湾设办事处,而香港政治事务局局长曾德成不久前也来台访问,加上香港特首曾荫权与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台中市长胡志强等先后正式会晤,多少都说明了过去台港间一些政治敏感事情,己不再是彼此的忌讳。因此,台北今后应该用全新的思维与态度,处理与香港、澳门之间的关系。

  譬如说:两岸直航班次的增加,是否可设置双规管道,既与对岸协商,也与港澳相关单位会晤,让对方能理解台湾的立场,同时更去体谅对方的困难。唯有沟通与磋商,才能消除误解。何况台北在港澳均有驻在机构,沟通管道应该会更通畅。

两岸谈判的政治地位问题

  第二,双方主谈代表几乎都有官方身份,而且在协议签署之后,也不避讳指出未来实质问题将直接由官方机构来洽谈。高孔廉就说,“将来两会签署各项协议后,就由主管机关直接去谈,海基会的角色就告一段落”。这是不是暗示两岸协商将进入官方接触阶段,值得注意。

  若本次两会协商己有准官方态势,加上温家宝在人大会议报告中,也正式提出北京将要“探讨两岸政治、军事问题,为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创造条件”,显然意味着中共将全面提升两岸谈判的政治层次。

  基于这样的形势,胡锦涛在2008年12月31日谈话中,特别强调“大陆和台湾尽管尚未统一,但不是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分裂,而是中国内战遗留并延续的政治对立”。这是否暗示北京可能要回头去接受1949年中华民国当时存在的事实,以终结“内战遗留并延续的政治对立”,实在是值得台北关注。

另外,胡锦涛在谈到两岸可协商“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的看法时,又特别提到,为有利于两岸谈判,“可以就在国家尚未统一的特殊情况下的政治关系展开探讨”。这个“政治关系”到底会赋予两岸谈判以什么样的政治定位?如果参考上面说过的“内战遗留并延续的政治对立”,那可能将是:中共在面对两岸政治谈判时,正在考量台湾定位问题。台北应予留意。▲ 作者是中国文化大学大陆所教授


《明报》:内地官场“五一”后大执位
http://www.zaobao.com/wencui/2009/04/hongkong090429o.shtml

    香港 2009-04-29(联合早报网讯)香港明报报道,“五一”后内地官场将有一轮新的大规模调整。据说,多个省市的地方官以及部分中央部委的一、二把手都将换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