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躲过人口老化这一劫?

中国情诗名句排行榜,哪一句你最钟情?21-25

http://bbs.voc.com.cn/viewthread.php?tid=1955024&extra=page%3D1

 

21、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22、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

——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

 

23、李商隐:锦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4、张仲素:燕子楼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25、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今 日 看 点 : 20091129 ▲◆★●■☆

 

中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应当提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解放军三次试射世界首批地对舰导弹

http://www.stnn.cc/glb_military/200911/t20091127_1203661.html

 

中印要突破五大症结

http://www.zaobao.com/yl/tx091128_001.shtml

 

越南召开南海问题研讨会欲将问题国际化

http://news.sina.com.cn/c/2009-11-29/024219148176.shtml

 

计划生育政策已成为亡国之策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9-11/29/content_1012921.htm

 

中国如何躲过人口老化这一劫?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9-11/29/content_1012921.htm

 

 

中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应当提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中评社香港 2009-11月29日电/美国《世界日报》11月28日载文《中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当提速》,摘要如下:

  中国的收入分配改革问题,既是民众关注的焦点,也是关系到经济稳定发展的热点。继拿出2009年重点改革研究课题“促进形成合理的居民收入分配机制”报告后,国家发改委主持起草的“收入分配调节方案”,也已上报国务院待批。

  这个消息,令人既喜且忧。其喜是行政当局已了解收入分配领域,问题严重,不动不行;其忧在对收入分配领域的问题,看来还无力进行真正的改革,可能以妥协的“调节”代之。但中国收入分配领域的问题,已到必须解决的阶段,当透过体制改革来解决,而不是和稀泥的“调节”。

  在中共执政的过去60年间,收入分配体制形成大致分四个阶段,也可说伴随着四次改革。

  首先是中共建政之初,实行的是不规范的财产供需分配制,包括配给制、实物工资制等,到1956年,改革为全国统一的干部的等级工资制、工人的八级工资制,货币工资的制度化出现;其后于1985年,配合经济体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为企业和机关的分立,各类机关吃财政饭,企业则改为有市场机制的初次分配制;到1992年,机关事业单位虽然还吃财政饭,但开始进行级别、职务、岗位津贴等改革。企业则获放权,推出各类有分配自主权的改革;最后是 2006年,公务员工资制建立,事业单位开始试行岗位绩效工资制。但与之同时,收入分配秩序混乱、分配不规范,工人和民工被拖欠工资,机关事业单位乱发补助津贴等问题,日渐严重。更重要的是,分配不合理,收入差距逐年拉大,收入不平等的矛盾加剧。
 中国的收入分配领域问题,积累多年,早已是矛盾重重,改革难度极大,为何此时此际,需要提速改革呢?首先是一场国际金融危机,令执政当局的关注焦点,转移到“保增长”之上,施政着力点集中于刺激经济计划,强调经济止跌回升,使结构调整、体制改革等放缓或被搁置。

  其二,目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处在历史较高水平。按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数据,去年城镇最低收入6000万人和最高收入600万人的收入之比是 1:87,官方公布的城乡差距为3.3:1,最富裕地区和最落后地区的收入差大概是11倍左右。这样大的收入差距,不仅意味着经济发展受到拖累,也意味着经济发展的成果没有让人民共享,且制造出更深的社会矛盾。

  其三,经过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中国经济的短处全面暴露,加工出口型增长模式不再靠得住,扩大内需成为现实的选择,没有合理的收入分配制支撑,不仅经济不能持续健康发展,内需也不能扩大,消费难以提振。

  于此,应该采取各种制度安排和措施,来遏止收入差距扩大,建立公正合理的分配秩序,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至于收入分配体制如何去改,经过多年来的争论,内容已基本清晰。基本要求:

      一是、应调整国家、企业和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结构。在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上,国家权利体系和企业权利体系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的比率过高,而居民权利体系并没有享受到应归自己享受到的好处和利益。

  二是、应改变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居民之间收入差距过大,已成为一个人们所共知的事实,正是因为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才使得消费处于低迷状态。因为,在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条件下,有些人因为没钱消费而导致社会消费低迷,而有些人则因为有钱但消费已经饱和,导致社会消费低迷。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收入差距过大与社会消费低迷之间的效应关系。

  当然,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也不能单兵突进,还需要其他改革的配合。如反应强烈的腐败性高收入和垄断性高收入的问题,将有待于政治体制改革。又如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要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确保其收入能满足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为他们建立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这有赖于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深化。 ▲

解放军三次试射世界首批地对舰导弹
http://www.stnn.cc/glb_military/200911/t20091127_1203661.html

星岛环球网 www.stnn.cc 2009-11-27 美国海军的“宙斯盾”反导系统已经非常先进,但又斥资10亿美元来升级,其中原因竟然是“应对中国新型弹道导弹威胁”

  星岛环球网消息:美国海军情报办公室向媒体透露,该办公室认为,中国军方将在沿海部署世界第一批地对舰导弹,从而在台湾附近形成一个外来舰队难以进入的地带。台湾著名军事专家林中斌则表示,大陆早已具备用导弹打击外来舰队的能力。

  美情报机关透露的情况

  美国之音报道,美国海军情报办公室的斯科特·布莱是这份最新报告的主笔。他说,中国在过去十年在导弹技术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中国已经把地对舰导弹从概念转变为能够作战的导弹。这种导弹射程为1500公里。可以从陆基移动发射架上发射。导弹的设计是为了打击接近中国领海的美国舰队。中国已经三次试射这种导弹。

  美国一共有11艘航空母舰,其中五艘部署在太平洋。这些航母在国际海域活动,常常接近中国领海。一旦中国军队决定行使它认为的对台海地区的主权而攻击台湾,美国的航母就可以驰援台湾。

  美国海军情报办公室的报告还指出,中国还在研制超出地平线的雷达网,目的是在非常远的距离外就能发现美国的舰队。布莱说,中国海军从2000年开始,把配有反舰导弹的军舰的数量从12艘增加到36艘。据分析,中国新的地对舰导弹将提供中方“禁区战略”的基础。禁区战略是指用武力威摄吓阻外来军舰进入或靠近中国领海。

  美军的因应措施

  美国首都华盛顿的“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的主管安德鲁·克雷皮内维奇说, 中国军队打击外来军舰的距离将不断加大。今年9月16号,美国国防部长盖茨说,中国在反舰武器方面的投资可能威胁美国保护和帮助太平洋盟友的能力,特别是威胁美国的前沿基地和航母战斗群。

  美国海军作战部的领导人加利·陆格海德表示,中国的导弹威胁是他决定把DDG-1000型驱逐舰从八艘减少到三艘的原因之一。因为这种驱逐舰在防范导弹攻击方面的能力比较弱。美国海军更改后的计划是,增加建造7艘DDG-51型驱逐舰。并且给这种舰艇配备最新的雷达和导弹。

  中方的有关讲话

  中国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徐才厚上将曾淡化中国地对舰导弹的威力。他说:“新导弹的能力有限,只能达到中国国家安全最低的要求。”

  在北京的军事评论人员宋小军说:“这种情况很正常。一百多年前,英国和美国为了平衡贸易逆差等问题,派军舰到中国来,用军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中国设法部署军力,一旦外来武力因为台湾独立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