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间禁忌,你都知道吗?
http://www.ddhw.com/blog/viewblog.aspx?user_id=10161&msg_id=656
人的一生中,你会遇到很多不同的人,相对的有一些就会变成你的好朋友或仇人,甚至敌人……但重点是……你自己有想过是什么原因会因此演变成敌人,仇人或朋友呢?其实这有一些小小的注意事项给你参考一下~~希望对你交友有所帮助!
朋友的禁忌:
6、别以为你跟你的朋友,是那种可以互相模仿喜欢的东西。 告诉你:错啦~~~~每个人的审美观不同,模仿久了,只会让对方倒尽味口。因为朋友他会欣赏你自己喜欢的东西,而不是模仿你学你喜欢的东西。也因为你跟自己有所不同,他才会觉得新鲜。否则你喜欢的跟他喜欢的都一样,那就干脆自己跟自己当朋友就好啦。干嘛还找一个人来配合呢?所以,要学会懂的去喜欢欣赏对方的喜好。而不是学习!
今 日 看 点 : 2010-05–29 ▲◆★●■☆
天安舰事件不要对中国期待太高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10-05/25/content_1131979.htm
为什么说中国研究朝鲜半岛的水平有待于提高?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10-05/28/content_1135026.htm
从下岗工人到神医 张悟本如何折腾成“神”
http://news.wenxuecity.com/messages/201005/news-gb2312-1093041.html
六大原因催生火爆养生业
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10-05/29/c_12155259_2.htm
我国现代社会被指缺乏灵魂 民众失去信仰致迷失
http://news.sina.com.cn/c/sd/2010-05-24/150620335739.shtml
朝鲜军方:如韩国挑衅将就此实现国家统一
http://news.sina.com.cn/w/2010-05-28/210720367043.shtml
金正日这回要玩真的 中国诱导任务艰巨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98341
天安舰事件不要对中国期待太高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10-05/25/content_1131979.htm
陆桢 2010-05-25: 光明网-光明观察 3月份发生的天安舰沉没事件牵动着整个东北亚的安全局势,韩国政府于5月20日公布了其官方的调查报告,认定事件系朝鲜鱼雷攻击,美、英、日、澳等国一致发表谴责朝鲜的声明,而中国官方既没有对韩国的调查报告做出是否公允的回应,也没有针对是否制裁朝鲜表态,让希望中国在此次事件中担当裁判的一些国家不免着急。
韩国国内要求中国发挥作用的意见从官方的反应到媒体的宣传可见一斑,对中国当前的不满也溢于报章言语,一些极端的言论和见解都可以看到韩国的 “愤怒”,让不明就里的人看了还以为中国是那个犯错的孩子。但看看有些韩媒记者的言论“如果中国继续以‘确凿证据’为借口庇护北韩,那么中国作为两国集团(G2)的一员在国际社会上将颜面尽失。首先,在24日开始举行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SAED)中,美国可能会以天安舰沉没事件为主要议题,呼吁中方发挥‘负责任的作用’。另外,近20年来苦心经营的韩中关系可能会受到影响。而且,如果韩美两国在西海进行大规模联合军事演习,对中国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朝鲜日报中文版5月22)该言论从四个方面对中国展开“攻心”:第一,以中国的颜面相逼。作者不枉在北京工作,不仅对“面子”文化知根知底,也知道中国政府素以面子外交著称。第二,抬出美国施压,可谓处心积虑。第三,以中韩关系受损为筹码,大有妄自独尊之嫌。第四,军事威慑,大有不惜一战的决心。让人看了不仅哑然,估计是一个不明真相的群众围观。
一方面是期待中国发挥作用,一方面又对中国表示不满,这就是当前韩国的纠结心态。可以理解,但无法接受。从理性角度看,不要对中国在天安舰沉没事件上能够发挥的作用太大期望。可以说,中国在天安舰事件的解决上影响力不容忽视,但会不会和能不能发挥作用却是另外一回事,会不会取决于中国的参与态度,能不能取决于中国对双方的实际影响力。中朝之间的利益相关性当前仍大于中韩之间,这是当前的客观事实,因此,中国在担任这个“被裁判”时无论多么公允和客观,都不会令韩方满意,而韩方唯一满意的结果就是承认朝鲜是凶手并参与制裁。何况实际上,中国并不愿意充当裁判的角色。另一方面,韩方关于中国对朝鲜的影响力存在认知偏差。当前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对朝鲜的影响力大到中国足以使朝鲜按照中国的意愿行事,而实际上,除了冷战时期的军事同盟关系继续延续外,朝鲜经济还高度依存中国,这两方面的影响力并不足以使朝鲜按照中国的战略轨道运行,这既与外交原则相违背,也与朝鲜本身的意志相违背。
天安舰事件事关东北亚的安全局势,美国仍是主导者。朝鲜半岛的局势仍是美国主导下的产物,如果美国不愿意解决,其他利益攸关方的努力仍将是徒劳。从整个东北亚以及长期的时间维度来看,天安舰事件只不过是期间发生的一个必然事件,对整个东北亚的局势和长远发展并不能构成关键性的拐点。具体到此次事件,如果期待中国能够发挥巨大作用的话,那么在整个东北亚的安全机制问题上,中国并不能排除美国的主导,也不能对朝韩双方的政策从根本上产生影响。在整个东北亚安全体系尚未转型的事实下,对中国的过高期待并不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而在天安舰事件上,成立的调查团并没有中国的参与,却以美国为主导,抛开调查报告的权威性和公正性不谈,韩国一方面要求中国发挥积极作用,一方面却拒绝中国参与到具体的东北亚安全局势构建上来,岂不是光出力,不讨好?如果担心中国在担任“裁判”过程中有失公允,那么这种本身的不信任,又怎能要求中国只能偏听一家之言就对朝鲜进行制裁?看来,韩国对中国的期待、不满之所在,并不在于中国是不是会去担任这个“裁判”,而是在于中国怎么还不动手制裁朝鲜,还不按照韩国的要求行事?
现在,韩国自20日公布调查报告以来,期盼着中国有所行动,但须知,在朝鲜半岛泾渭分明的利益相关方中,只有韩国一方的一家之言,尚且无法说服韩国国内一些民众的疑虑,就期待国际社会采取行动,岂不是自己的一意独行,而枉顾另一方的发言权?
自以为聪明的韩国利用了朝鲜一向在国际社会不好的形象和公信力,再加上长久以来已然形成的二元敌对对朝思维,即一出事,不管是不是朝鲜,首先想到的是朝鲜,这样的心态,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还导致朝韩本已积累起来的敌意更深而影响朝鲜半岛的稳定。因此,冷静下来,听听朝鲜方面的声音,不要刻意去塑造结果,然后牵强附会找证据往上贴,这样才不会出现一个估计连自己也无法说服自己的调查报告。▲◆★●■☆
为什么说中国研究朝鲜半岛的水平有待于提高?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10-05/28/content_1135026.htm
2010-05-28 光明网-光明观察 笔者李水山是研究“三农”问题的人,每天至少快速阅读和分析三次以上中日韩三国的主要媒体的重要消息。可以说研究中日韩农业交流与合作,有些话语权,不客气地说,在“三农”教育和东北亚比较教育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但近年来,常常烦恼,因为中韩主要新闻媒体首要版面上“三农”与教育的专题大为减少,而不得不看那些与本人研究领域没有太大关系的紧张的朝韩关系以及对天安号事件的各种评论。
更为让人担忧和焦灼的是国内一些半岛问题权威人士关于朝韩问题的解读出入比较大,甚至很业余、滞后和荒唐,觉得一些外行都知道的信息,他们权威专家怎么还不知晓,还那么偏离、错误,甚至还停留在上一世纪?有些出入和偏差不要紧,可以纠正,但有些属于荒谬、拧劲、误人子弟,可能影响国家外交、经贸、军事、文化、教育、科研等重大政策,在对外交往中处于被动、迟缓和尴尬,那可是大事啊。中国需要站稳国际舞台,端正国际形象,提升国际威望,国家领导人需要的是简明、准确的结论、推论,而且还要与时俱进、动态发展,不能总是停滞、含混、离谱、出错。
为什么中国大陆研究半岛水平不高,有些领域都不如网民的业余研究水准?
原因也许很多,但依我看有如下几种原因:
(1)、多数半岛问题专家都是上一世纪70、80年代朝鲜留学生,去韩国的留学生刚刚回来,有人存留那个时代的陈旧、滞后、封闭、保守的意识形态、思维定势和固化的观念;
(2)、以研究欧美的视野、方法分析半岛问题,主要用英语、俄语、日语分析资料、数据,语言、文化功底比较差,或是临阵磨枪,都不是第一手准确的资料和数据,针对性、准确性和前瞻性都比较差。但是,有些专家尽管依靠英语研究分析,但比较准确,如北大的朱锋教授,而有些知名大学、研究所的几位教授却不敢
恭维,这次对天安号事件的分析、判断和推测谬之千里;
(3)、以为韩国是日本的分支,其实有很大差别,很多驻日本记者或学者自我判断、妄加评论、出入很大。这方面应该看和读郎咸平教授和日裔美国经济学者大前研一对韩国的综合评论;
(4)、以传统的封建文化视野或俯瞰视角来粗糙、草率、低估半岛历史、文化与现状及复杂的国内外问题,从研究态度和方法上就不可取;
(5)、虽然具备语言、文化功底,但专业基础薄弱,研究方法不当,思维模式固化,研究成果经常有偏差,缺乏公信力。
在培养国际关系、东北亚以及半岛研究人才上,也要树立党中央、国务院倡导的科学的发展观和人才观,也可以向古人学习。曹操听说袁绍的谋士许攸投奔他来,他就光着脚出来迎接。曹操从“讨贼檄文”中欣赏和喜欢甚至辱骂他祖宗的陈琳的才华。刘备“三顾茅庐”更是传世佳话,而诸葛亮事必躬亲,在他纷繁、细微、苛刻的人才启用标准束缚下,连三流将才都难以脱颖而出,优秀人才被排挤,导致蜀国的加快灭亡。
美国事关中国问题专家启用华裔,半岛问题重用韩裔,有世界顶级犹太人科学家爱恩斯坦、国际问题专家基辛格,最好的日裔交响乐指挥小泽征尔,华裔科学家李政道、印度IT科学家等。武断而多疑的斯大林担心害怕希特勒,将几十万国内德裔公民强制迁到内地看管起来,在他看来和日本人长相差不多而难以分辨的亚裔人也强制迁到内地。有的国家至今连翻译都不敢启用外裔本国公民。希特勒畏惧、仇视和屠杀犹太人,是因为犹太人比日耳曼民族聪明能干,从人才学角度分析,苏联和德国、日本只能是二、三流国家,而美国成为世界最强、最开明的国家,就是依靠用人不疑,启用、重用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优秀人才。
相信,在科学的人才观指引下,我国研究朝鲜半岛和东北亚问题的一流人才即将脱颖而出。(李水山)▲◆★●■☆
从下岗工人到神医 张悟本如何折腾成“神”
http://news.wenxuecity.com/messages/201005/news-gb2312-1093041.html
新京报 于 2010-05-28:从一个纺织厂下岗工人,到大红大紫的中医“大师”,张悟本经历了13年。张悟本是怎么成为“神医”的?“贵人”又为什么“帮助”他?
本报记者 黄玉浩 陈宁一
从一个纺织厂下岗工人,到大红大紫的中医“大师”,张悟本经历了 13年。
13年间,张悟本没停止“折腾”,他口才好,卖商品、保健品,上函授班。
最重要的,他遇到了几个“贵人”。
2007年他遇到一个做养生产品、熟知市场的“贵人”后,他的命运变了。
他后来成了“神医”。
张悟本是怎么成为 “神医”的?“贵人”又为什么“帮助”他?
张悟本下岗是13年前了。
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1981年张悟本进纺织厂做了名工人。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十多年,直到1997年下岗。
下岗后,张悟本折腾过很多事。
卖过小商品,卖过安利的产品,后来又卖钙片。
数年后,2010年的张悟本,突然火了,成了“神医”。
他能“治”很多病。按他自己说,能治近百种疑难杂症。糖尿病、心脑血管病不说,还能“治”癌症,肝癌、肾癌……他说癌一点都不可怕,是让医生宣传得神乎其神。
总之,世界医学界的难题,张悟本解决了。
方法?吃绿豆,茄子和白萝卜等。
火了的张悟本,称自己是中医世家。
四代中医世家,6岁从父学医,前天,他还是这样说。
不过,5月24日,他的父亲说,他不知道儿子跟谁学的医。他跟儿子一样,都曾是纺织厂的工人。目前他还从原厂里领着退休金。
张悟本怎么学的医,怎么突然火起来的?
社区讲座后遇“贵人”
据称,了解养生市场前景、做养生类产品的唐燕飞,从遇到张悟本那一刻起,就想要包装他
张悟本学过“医”。
调查显示,在他下岗后,辅助推销保健品事业,2000年,张悟本到北师大继续教育学院自学了一个函授班,专业名为“中医药”。
这是个自学班,开卷考试。
另有据可查的是,他还学过看手相治病。
一名接触张悟本的知情者说,在销售钙片时,张悟本已以“中医养生专家”和“高级营养师”自居。
而张悟本真正以“专家”形象出现,是三年前。2007年6月,中国中医科学院下面的一个事业单位———中医药科技合作中心(下称合作中心),组织了一次活动。
正是这个活动,开启了张悟本的“食疗第一人”之路。
据中医科学院一负责人介绍,合作中心属独立法人,自收自支,除总经理鄢良为中医科学院在编人员,其余均为外聘人员。
中医科学院一内部人士则称,合作中心其实就是一个卖保健品生产技术的公司。
2007年6月,该中心要组织“普及中医知识、治未病”的社区讲座。其职员王小雨是张悟本的朋友,王小雨向鄢良推荐聘请张悟本主讲。
5月25日,鄢良接受采访时说,当时聘请中医大家不现实,报酬也高,而张悟本表达能力强,能 “深入浅出”。
鄢良称,这个讲座开展近两年,是免费的,引来媒体报道,主讲人张悟本被关注。
而讲座引来了“回头客”,合作中心于是成立了收费的“中研健康之家”,由张悟本坐诊。
根据中医科学院内部人士讲,进社区讲座其实是该中心一系列商业宣传活动之一,目的就是推广产品和专家,并通过媒体报道扩大宣传力度。
在进社区开讲座的这个阶段,张悟本认识了一个叫唐燕飞的人。
“唐燕飞称,他自 2007年结识张悟本以后,就竭力想包装推广张悟本。”一名后来参与包装运作张悟本的人士透露。
唐燕飞是何许人?工商登记资料显示,他 2000年成立了“北京悟心堂中医研究院有限公司”,是北京第一批经营中医养生类产品的公司。
后来包装张悟本的中奥纵横(北京)文化传播公司(下称中奥公司),唐燕飞时任副总。
参与包装张悟本的知情人士介绍,当时开讲座的张悟本已被媒体关注到,让了解养生市场需求的人,对包装张悟本的市场前景,充满了期许。
策划“奇人”加入包装团队
贺雄飞说,在一个全民养生的时代,张悟本的观点又如此与众不同。包装后一定能火起来,书肯定畅销。
中奥公司2007年开始包装张悟本,但一直不是太见成效。
直到两年后,一个人的加盟,出版人贺雄飞。
贺雄飞又是何许人?上世纪九十年代,他曾被称为中国民间出版第一人。他擅长策划出版“学术”书籍,号称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民间出版家。据称他曾推出汪国真、余杰、孔庆东和摩罗等文化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