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印战略对话重点讨论中国反卫星能力

好友间禁忌,你都知道吗?

http://www.ddhw.com/blog/viewblog.aspx?user_id=10161&msg_id=656

 

人的一生中,你会遇到很多不同的人,相对的有一些就会变成你的好朋友或仇人,甚至敌人……但重点是……你自己有想过是什么原因会因此演变成敌人,仇人或朋友呢?其实这有一些小小的注意事项给你参考一下~~希望对你交友有所帮助! 

 

朋友的禁忌: 

 

2、别以为你跟你的朋友,好到是不论到哪,就有人会开车或是请客…… 告诉你:错啦,偶尔12次,或许受得了。时间一久了,换成谁都受不了……所以出门玩之前,最好先讲好:油钱大家分摊,花费大家先交钱玩后在清点退还。这样不仅大家玩的快乐,也可以更增加朋友间的感觉……

 

今 日 看 点 : 2010-0607 ▲◆★●■☆

 

目前无数据表明中国收入分配状况在恶化

http://finance.ifeng.com/news/special/shourufenpei/20100607/2283167.shtml

 

美印战略对话:重点讨论中国反卫星能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对台军售和台海局势中美各执一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马英九见美议员称"有武器才有信心与大陆谈和平"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98622

 

中国的有钱人纷纷携资出逃:为加拿大带进10亿多

http://news.wenxuecity.com/messages/201006/news-gb2312-1099669.html

 

目前无数据表明中国收入分配状况在恶化
http://finance.ifeng.com/news/special/shourufenpei/20100607/2283167.shtml

2010年06月07日 东方早报记者 陈静思 发自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昨天在北京给眼下呼声甚高的收入分配改革泼了“冷水”。蔡昉说,目前还找不到数据让他得出“城乡差距扩大或缩小”的结论,也没有数据表明中国收入分配状况正在继续恶化。

蔡昉是在当天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新闻发布会”上作出上述表示的。

    ● “分配恶化无数据支撑”

蔡昉指出,用于计算城乡收入差距的统计数据并不完整。

蔡昉强调,人口流动缩小城乡差距,但在目前的统计中,人口流动所造成的新的农民收入增加的那部分数据丢失掉了,“并不是所有都没有,但是相当大部分丢失掉。”蔡昉认为,根据现有数据,“看不到城乡差距是在缩小或者不变。”

根据他的表述,中国农民工的工资在2000年前增速较缓,“2004年是个转折点”,在2004年后每年以大约两位数的势头增长,2008年增长 19%,去年增长16%。但是,这些收入在农村没有被统计到农户收入中,在城市进行住户调查时通常也不会选农民工。

蔡昉特别提到,自己“并不是为了唱反调”。“缩小城乡差距从而缩小收入差距的途径,是加快劳动力流动,目前流动已很正常。但劳动力流动还没有带来相应的身份变化,应以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蔡昉观点鲜明。

    ● “民工荒”是长期趋势

对于近来的“民工荒”现象,蔡昉认为,这不仅是经济周期变化的结果,事实上,国内2004年开始就出现了比较全面性的民工荒,一直持续到金融危机以后。因此“民工荒”是一个长期趋势的延续。

蔡昉相信,国内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状况正发生改变,“中国已进入一个新的劳动力供求关系中,但这丝毫没有降低中国就业问题的难度。这些难度更加具体,每种类型的就业困难问题主要对应某一个特定人群。因此,解决劳动力市场问题,并不一定要有劳动力供大于求做前提。”

目前社会上有种声音认为,由于收入分配制度的不合理,造成贫富差距的扩大,“高CPI下必须涨工资”的呼声也愈发高涨。对此,蔡昉并不赞同。

蔡昉昨天对早报记者表示,国内大部分企业是非公有制企业,政府没法给他们涨工资;同时,对于公有经济企业,政府也不能直接干预其经营;政府只能给公务员涨工资。

“其实我们的收入分配没那么糟,因为这些年就业扩大非常快,劳动力流动非常快。因此收入差距在改善。”蔡昉提出,“解决收入分配问题,最重要的方面是初次分配,而初次分配的核心是扩大就业,建立好的劳动关系。”

根据蔡昉提供的数据,中国的收入增速在全世界是最快的,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是8%左右。近十年,城市人均收入增长接近10%,农村略低一点。过去30年总体来看,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幅度大致同步。

蔡昉提醒,工资通胀事实上会带来不少麻烦。如果工资继续上涨,正常的通胀率就可能更高,以致经济过热,“因此,早有声音认为,中国在过去10年能够实现两位数增长,通胀却微不足道,部分原因就在于工资的增幅小于生产率的增幅。”▲◆★●■☆

美印战略对话重点讨论中国反卫星能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中评社北京2010年6月6日电/东方网消息:亚洲防务网日前报道称,美国国务卿希拉里3日在华盛顿会见印度外长克里希纳(S.M.Krishna),这不但正式开启了美印两国的首次战略对话,而且也为今年11月奥巴马总统访印奠定了基础。对话期间,美印双方就反卫星系统进行了讨论,并且重点提及了解放军的反卫星能力。

  ● 美印战略对话重点讨论解放军反卫星能力

  报道称,在此次会谈召开前不久,印度军方刚刚宣布计划测试并部署一种反卫星系统。今年5月,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公布的 “2010年科技前景与能力路线图”报告指出,印度军官已确定日期,要部署一种反卫星系统。该报告指出:“旨在对低轨道(LEO)及静止轨道(Geo)卫星进行电子及实体破坏的反卫星武器的研发工作,有望于2015年完成。”

  不过,这并不是什么新闻,因为该反卫星武器的发展时间表,与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过去几年所透露的时间安排一致。但这次惹人注目的是,印度研发反卫星武器的行为,显然与印度领导人否认计划发展太空武器的做法相矛盾。此外,任何国家公布反卫星武器发展目标日期都会引发轰动,尤其是在外界密切监视中美等国家的情况下——中美两国攻击太空卫星的能力都实现了直线上升。

  实际上,美国从很早之前便开始关注中国部署反卫星武器系统的可能。1999年,有关美国国家安全的《考克斯报告》在提及中国时指出:“据信中国正在发展天基和陆基反卫星激光武器。”2008年,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在国会听证会上指出,来自中国反卫星武器的威胁是确实存在的,它使美国及其盟国的许多太空船处于危险之中。此前,2007年1月,当中国成功击落本国一颗旧极轨道气象卫星——FY-1C号(它配备有动能杀伤拦截器)时,包括印度在内的许多国家都提出了反对。

作为对中国此举的回应,印度时任外交部长普拉纳博.穆克吉(PranabMukherjee)表示:“对于全球经济及社会发展而言,保护太空资产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号召所有国家加倍努力,以巩固有关和平使用太空的国际法律制度。”对此,时任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戈登.约翰德罗附和称: “美国认为,中国发展并测试此类武器的行为,与美中两国寻求在民用太空领域开展合作的精神相矛盾。”

  然而,仅一年后,美国同样也遭到了国际社会的猜忌:从美国“伊利湖”号巡航舰上发射的一枚“标-3”导弹,摧毁了美国国家侦察局一颗出现故障的卫星。对此,俄罗斯国防部在一份声明回应称:“在我们看来,美国试图通过这次卫星事件,测试其国家反导弹防御系统破坏他国卫星的能力。”

  ● 印度将于今年9月测试拦截导弹

  除美国外,2000年春,印度的一份太空报告也显示,印度将于2010年具备部署定向能武器(如粒子束武器)的能力,并且还将具备动能杀伤拦截器。而且,该报告还明确表示,印度不但有意部署天空激光武器,而且还要部署反卫星系统。

  报道称,事实上,过去十年里,印度军官一直在发表煽动性的评论,称印度打算使太空武器化。不过,印度最高政府官员也对这些声明进行了反驳。例如,2007年1月26日,在中国击落其气象卫星后,印度总理辛格与时任俄罗斯总统普京联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