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对后世领导人的10点警告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12/73/24/6_1.html
警告十 政治体制改革会触及许多人的利益,会遇到很多障碍
我们提出改革时,就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障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
……政治体制改革……触及许多人的利益,会遇到很多的障碍。’
……要通过改革,处理好法治和人治的关系,处理好党和政府的关系。
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难于贯彻。(《关于政治体制改革》 1986 年P176~177
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的每一个措施都涉及到千千万万的人,主要是涉及广大干部,不仅是我们一批老人。(《改革的步子要加快》1987 年P237~240)
今 日 看 点 : 2010-09–04 ▲◆★●■☆
新华网:西方对中国的5个无端指责 用心何在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01698
金正日访华真正目的何在?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01789
大陆学界参与台湾学术研讨会 要为蒋介石翻案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01762
透视“全懂全能型腐败”:贪腐招数如何练就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9/04/c_12517424_3.htm
“全懂全能型腐败”官员频现 金钱美色前现原形
http://news.rednet.cn/c/2010/08/31/2052987.htm
一骄二狂超英赶美让ARJ21在美国专家面前直接丢脸
http://bbsmil.news.ifeng.com/viewthread.php?tid=12362
美国宣示南海立场的战略考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新华网:西方对中国的5个无端指责 用心何在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01698
2010-9-2:近些年来,中国国内政治稳定,经济持续高增长,国际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这些成绩让深陷各种危机的西方国家充满了探究的热情,他们想弄清中国的发展动力。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们,也总是希望西方发达国家能用开放、理解的态度看待中国的发展模式,用平等、谦和的心态研究中国取得成功的原因。
然而,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化,西方国家却变得越来越敏感。中国GDP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后,中国商务部官员强调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但一些西方国家却莫名其妙地指责中国是在表演,认为中国是在故意哭穷,是害怕承担大国责任。而前些日子,中国明确反对美韩黄海军演、坚持自己的汇率改革计划等却被西方认定是“强硬”和“傲慢”。
坦白而言,这些指责既毫无根据,又令人哭笑不得。究其原因,这恰恰反映了面对日益发展且国际化的中国,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历史定位和国际角色认知的复杂化和多元化。无论如何,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历,已经早让我们学会在各种光怪陆离的指责声中前行。我们不愿意争吵,更赞同彼此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心平气和地谈一谈。就是不知道一向“颐指气使”的西方国家,能否摘掉“有色眼镜”,改变一下对中国总是“爱挑刺”的习惯。
☆ 指责之一:“中国能源消费世界第一”
指责内容:国际能源署披露的最新能源报告《世界能源展望2010》中的一部分内容,“去年中国消费了22.52亿吨油当量,较美国高出约4%。美国消费了21.70亿吨油当量”。
这部分内容经过境外媒体的炒作后,就变成了“中国去年已经超美国成为全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并且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
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大庙镇境内的高寒漫甸草原上正在安装的风机(8月6 日摄)。西部大开发十年来,内蒙古风电产业发展迅猛,致力打造“风电三峡”,建设辐射首都北京的绿色能源大区和能源战略储备基地。截至2010年初,内蒙古自治区风力发电装机容量突破500万千瓦,到“十二五”末,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2000万千瓦
真实目的:国际能源署给中国戴上“第一大能源消费国”的帽子,所产生的舆论效果不可小觑。“中国能源消费世界第一”的说法,显然有利于西方国家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一步向中国施压。
去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结束后,一些西方国家无理指责中国等新兴国家不合作。坎昆气候变化大会将于今年年底召开,一些人又在制造针对中国的舆论压力,试图让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承担与发达国家一样的减排任务。将简单的能源消费问题“政治化”,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只谈“共同承担”,不提 “区别对待”,这显然是种一厢情愿的逻辑。
此外,有分析认为,国际能源署提出“中国能源消费世界第一”或许还有其他意图,那就是向中国显示其“重要性和权威性”,以促使中国尽快加入该组织。近年来,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已经逐渐成为全球能源市场的“主角”,但在是否加入这个由发达国家控制的国际组织问题上,中国一直持谨慎态度,因为中国清醒认识到自己的发展中国家属性。
国家能源局:我国上半年关停小煤矿620处
中国态度:西方一些机构和媒体无视我国近些年节约能源措施的努力,建设太阳能和风力产业方面取得的进步,臆造“中国能源消费国世界第一”的言论,妄图把经济问题变为政治问题的用心已昭然若揭。如今,温室气体排放问题现在已经成为了政治上的杀手锏,把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限制住了,也就是限制住了我国未来的发展空间。
当然不得不承认,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未来很有可能成为能源第一消费大国,也成为一些国家指责的对象。为此,一方面我们要继续推进节能减排、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另一方面,能源部门要转变工作方法,不仅要统计自己,也要统计全球相关数据,并向全球发布,消除“杂音”,以正视听。
距年底坎昆气候会议还有一段时间,恐怕国际上炒作我国能源的话题会越来越热。在此奉劝西方一些机构和媒体,与其挖空心思去臆造数据,不如把注意力集中到如何解决全球能源需求的问题上,这对人类发展更有意义。
☆ 指责之二:“中国军事缺乏透明度”
指责内容:自2000年以来,美国防部每年都向国会提交所谓中国军力年度报告,对属于中国内政的国防政策指手画脚,渲染“中国军事威胁论”。美国国防部发表的2010年度《涉华军事与安全发展报告》夸大中国军事实力,还把两军关系遇到困难的责任推给中方。
报告同时对中国军力发展做出诸多臆测,宣称中国可能在今年年底着手建造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并且指责中国军事透明度有限,在动用不断壮大的军力方面仍存不确定性,容易增加美方误解甚至误判的可能性。
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埃克·斯凯尔顿针对新出台的军力报告发表评论称,“中国增强军事实力缺乏足够的理由,是在传达错误的信号。”他甚至态度强硬地表示,中美之间仍然存在冲突的可能,“无论将来发生什么,我们都必须做好准备”。
美国国防部发表的2010年度《涉华军事与安全发展报告》列举的中国1996-2009年度GDP和军费
真实目的:《中国军力报告》最希望达到的效果是语出惊人。由于美国国防部希望以此报告影响国会的年度预算拨款计划,所以往往会多采用一些耸人听闻的说法,以吸引眼球。
比如,2005年的报告就宣称,中国军力已不再是第三世界军事力量,在一些领域已达第一世界水准,美国将在军事方面遭受中国前所未有的挑战。2006年的报告则称,中国战略武器现代化及其惊人的军事发展的步调与幅度,“可能”对美国形成“确实有效”的威胁,中国是所有国家当中“最具潜力” 能与美国在军事方面一较高下的国家。
实际上,美国国防部夸大其所谓潜在对手威胁的做法由来已久。冷战时期,美国有意夸大苏联的实力,直到苏联解体美国公众才恍然大悟;冷战后,布什政府为战争寻找借口而夸大了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威胁,而伊战后却无法找到任何证据。
美国发布的2009年“中国军力报告”封面
中国态度: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耿雁生大校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国防部日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