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声明:不与大陆联手解决钓鱼岛争端

易经给我们的64个人生智慧

http://www.ddhw.com/blog/viewblog.aspx?user_id=10213&msg_id=523

 

易经的日常用法:《易经》没有那么神秘,它是科学的,它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每天的生活起居,工作事业,健康幸福,都受这64个哲理的左右。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这64个哲理,就形成了64个感悟,64个感悟回答了人生64个怎么办。

 

64卦为我们的生活解惑,减压,导航。

 

今 日 看 点 : 2010-0915 ▲◆★●■☆

 

习近平亲自批示 中央调查组调查茅广军自杀事件

http://news.wenxuecity.com/messages/201009/news-gb2312-1164142.html

 

中共党校刊物挺温家宝政改讲话

http://news.wenxuecity.com/messages/201009/news-gb2312-1163852.html

 

基辛格警告中美勿重演英德对抗而引发世界大战历史

http://news.wenxuecity.com/messages/201009/news-gb2312-1163773.html

 

外交空间已尽 中国发最高级别警告

http://news.stnn.cc/ed_china/201009/t20100914_1415415.html

 

访华时向胡锦涛引见幼子 金正日一高兴灌下整瓶茅台

http://news.wenxuecity.com/messages/201009/news-gb2312-1164132.html

 

外交空间已尽 中国发最高级别警告

http://news.stnn.cc/ed_china/201009/t20100914_1415415.html

 

钓鱼岛渔船事件中国军方不吱声的真正原因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critical3/27/20100914/16143155.html

 

 

习近平亲自批示 中央调查组调查茅广军自杀事件
http://news.wenxuecity.com/messages/201009/news-gb2312-1164142.html

 外参 于 2010-09-13 外参编者按:9月14日,是中科院高能所青年科学家茅广军不惜坠楼维护尊严的五周年纪念日。 明镜网曾报道新华社资深记者潘荻《一位有才华的青年科学家,不该死在科学发展的时代》获得了一位政治局常委的批示。这条新闻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许多媒体转载了明镜网的消息和潘荻报道原文。这在中科院的科学家中反响更大,他们纷纷找老记者潘荻说明茅广军事件真相并且表达自己的看法。潘荻不顾高龄,以新华社第一代老记者的责任心把科学家们的意见记录下来,委托明镜网首发,以期望中央调查组能听到科学家们的正义声音,使得拖了五年的茅广军自杀事件能尽早获得公正的解决。

  外参记者经过多方调查,获悉对茅广军自杀事件作出批示的政治局常委是习近平,根据他的批示,中央调查组已经进驻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家的正义之声

  潘荻(新华社资深记者)

  高能物理研究所党政领导应退思补过

  今年九月十四日,是优秀的海归青年科学家茅广军为抗争科学家的人格和尊严,而不惜坠楼牺牲自己宝贵生命的五周年纪念日。五年前,满怀报国热情的茅广军,春秋鼎盛之年,在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了三年,正藏器待时、硕果在望之际,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被该所领导粗暴、无礼地赶出了高能所。刻苦钻研、老实少言的茅广军,恳求所领导让他做完有成功把握的研究课题后再离去,即便聘为副研究员也干。但该所所长却以恶言拒绝:“不但不聘你,还要开除你。”,公然昧己良心,用权势制造了“36岁科学家茅广军坠楼”的恶性事件。惨剧发生之后,该所领导不仅不自责,反而由该所“党政联合办公室”(以下简称党政办)出面在网上发表一篇《关于茅广军事件的说明》的文章(以下简称《说明》),大肆宣传“茅广军学术水平考核不合格、三年只在国外发表了一篇文章”等等贬责,以掩盖事实真像。高能物理研究所发生“海归科学家茅广军坠楼”非正常死亡的恶性事件,应是中国科学界的大事,中科院党政领导也只凭高能所“党政办”的这篇 《说明》 和“自杀”的理由,就一手遮天,不进行“是非、责任”的调查。五年来,茅广军的双亲在京城四处奔波,无处伸诉。直到今年六月,此恶性事件的真实情况才被送到中央,才开始进行调查。但调查组只局限于调查高能所干部和茅广军的父母,没有深入调查知情的科学家,他们只好向记者反映他们心中的正义之声和意见。

  不懂装懂 落井下石 粉饰太平 装腔作势

  高能物理所“党政办”在《说明》中,装腔作势地说:“茅广军的去世,我们十分痛心。人已不在了,我们本来不愿再做过多的评论,既然一些同志对高能所乃至中国科学院提出质疑,我们还是要做些说明,这是对死者也是对社会公众负责”。这是继续落井下石、掩盖真相。

  其一、高能所“党政办”的《说明》中有“2004年终考核,11位委员认为茅广军不合格;”“三年只在国外发表了一篇文章”等。老科学家中早就有人写出了批评文章,毫不客气地指出:“党政办”认为“研究人员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国际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的数量及其影响(引用率)上,非国际一流刊物上的文章一般不作为主要考虑”,这是不懂装懂。因为科学界评价一个理论研究人员的成果,主要是文章的质量,而不是首先看文章发表在什么刊物上。科学史中有不少重要文章是首先发表在本国杂志上、而不是国际一流学术刊物的例子。

  其二、“党政办”的《说明》还意味着:中国的研究人员在中国科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不算数。这是非常错误的审核标准。科学家们质问:我国所有科学杂志如《高能物理与核物理》,《理论物理通讯》,《中国物理快报》,《中国科学》等杂志,都发表过很多好的学术论文,难道都要被高能所的“党政办”一笔购销了吗?

  其三、“党政办”在《说明》中甚至大言不惭地说“我们认为考核委员会对茅广军的‘不合格评价’是有说服力的,其结论经得起国内外同行的检验”。老科学家们说:“高能所考核委员会只有确定该所自己考核标准的权力,却并无权确定科学院内各所的考核标准;更无权确定国内外的考核标准。一个高能所的“党政办”竟然认为自己有权力把自己的看法强加给国内外的科学界,如此口出狂言,令人啼笑皆非。”科学家们明确表态:“我们并不同意高能所考核委员会所作茅广军考核’不合格’的结论。而且,据我们所知,真正和茅广军讨论过工作的人,很多都认为小茅是一个很好、很有才华和发展前途的青年研究人员。”高能所人事教育处2005年7月7日为茅广军出的加盖公章的“现实表现” 是:“茅广军在高能所三年多来科研工作中刻苦努力。在中子星的物理性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中做出了一些有意义的成果。在培养研究生方面认真负责,已有一名学生获理学硕士学位,并成功考取北京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茅广军同志热心参加公益事业,扶贫、救灾活动中,都积极捐款,数额在理论室名列前茅。他积极要求进步,年底还写了入党申请。”也能推翻《说明》的结论。

  高能所党政办的《说明》是否恰好从反面能够印证茅广军自杀的真实原因呢?

  茅广军的大学各阶段都非常优秀

  茅广军在国内读大学本科、研究生时的几位导师,一致称赞他是非常优秀的学生:“他是南开大学出类拔萃的学生,他在南开大学物理系打下了坚实的物理功底;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读博士学位时,就能够很快进入科研角色,在相对论量子微观输运方面,发表了好几篇有影响的文章,其中有的至今还在被国内外同行引用,他是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优秀博士毕业生。也是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最优秀的博士后之一。之后,他又先后在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日本东海原子力研究所工作,这一段是他的黄金时期,在相对论量子微观输运理论领域做了许多重要工作。他把我们所共同发展起来的理论大大地推进一步,把他在这一理论框架内所能做到的都做得十分完美与彻底,这些工作获得很高评价和广泛引用。其中一文被他人引用400多次。茅广军和我们一起先后获得了1997年核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1999年吴有训物理学奖。应该说,如果没有茅广军的贡献,是不可能得到这些奖的。在德国法兰克大学时,他在学术上非常活跃,受到德国核物理界的领军人之一、世界著名核物理学家格瑞纳(W. Greiner)教授的高度赞赏,并亲自对我们说过:“欢迎你们多送像茅广军这样的人来我们这里”。

  茅广军在高能所的重要贡献

  2001年,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