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绝不会告诉你的10个秘密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1110&postID=21184
我知道跟老板提加薪要求很难,因为你害怕“如果我要求提工资,老板会炒我或以后他对我不给好脸色怎么办呢?”,但是大多数情况下那些你想像的最坏的情况并没有发生,大多数是happy ending。而且即使有一些副作用,公司或老板很健忘的,因为如果这个公司的OWNER不是你上司的话,钱不是从他口袋里出来,过一两个月他就会忘掉这件事情的。
这个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诉你,因为我曾试过。
今 日 看 点 : 2011-12–20▲◆★●■☆
缅甸问题并非西风压倒东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金正恩接班体系能维持下去吗?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十五年以后,让世界尊重中国
http://culture.ifeng.com/1/detail_2011_12/19/11414300_0.shtml
中国不能只做和平的商业主义者
http://news.ifeng.com/mil/4/detail_2011_12/20/11447350_2.shtml
“中国高铁总设计师”张曙光美国豪宅曝光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18187
朝鲜后金时代的四种前途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18182
缅甸问题并非西风压倒东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和劲松指出,缅甸问题不是非要“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我们需要的是新的理念。
中评社香港2011年12月19日电(记者 刘晓丹)缅甸,这个多年来一直戴着神秘面纱的国度,自从去年举行20年来首次多党制大选之后,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深刻变化?对于近期媒体热炒“中美对缅战略争夺”的话题,我们又该做出怎样的理性观察和判断?
云南省社科院东南亚所副研究员、缅甸问题专家和劲松,接受中评社专访指出,缅甸是一个独立、统一、有尊严的民族国家,它对西方示好,是为了在世界上找回它应有的位置,重新回到国际社会,得到有良知国家的支持。他强调,任何国家只要本着互利共赢的目标和互相尊重的态度,帮助缅甸走上繁荣发展,走共同发展的路子,有何不可?不是非要“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我们需要的是新的理念。
缅甸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中国是缅甸最值得信赖的“胞波”
据和劲松介绍,缅甸自1962年军人上台执政以来,秉承1946—1948年的缅甸国家立国精神,争取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在对外关系上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他分析说,缅甸长期以来存在三个问题:
一,缅甸面临民族国家分裂的危险;
二,不同宗教信仰的融合问题;
三,发展道路选择问题。
因此,1988年以后的缅甸军人政府同样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的,它的初衷和出发点是依然是保证国家的统一、民族独立、社会融合。与以往不一样的是,1988年以后的军人政府改变了过去奈温时期的“僵硬”的“左倾”做法,开展了一系列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政策,缅甸的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跟昂山素季领导的“民盟”在发展道路问题上发生分歧,西方借此对缅甸进行制裁,一直到现在也是如此。因此,尽管缅甸军人政府有通过对外开放获得发展的期望,但真正能开放的空间是有限的。
在缅甸经济情况比较困难的这些年里,“中国政府在不干涉缅甸内政的原则下,给予了缅甸最诚恳的帮助,可以说中国是缅甸最真诚最值得信赖的‘胞波’。”他指出:“另一方面,西方的制裁给缅甸带来了诸多的困难,在一定程度上给缅甸的老百姓带了生活的艰难。”
缅甸推新政 老百姓开party不受干涉
去年11月,缅甸举行了20年来首次多党制大选,此后,缅甸发生了怎样的深刻变化?
和劲松介绍,缅甸大选后吴登盛总统推出了一系列新政,政治上更加民主,释放了昂山素季和其他“政治犯”,政治控制进一步放松,老百姓包括学生可以经常聚会开party而不受干涉,新闻控制进一步放松,对待“民地武”更加温和,愿意听取他们的意见,耐心对话。经济上获得更多的获得支持,对外开放的步子进一步扩大,得到周边国家和西方的理解。
他指出,缅甸是一个独立而非常有尊严的国家,它对西方作出来的示好不仅仅是为了“取消制裁”,而是在世界上找回它应有的位置,重新回到国际社会,得到有更多有良知国家的支持。因此,可以肯定缅甸领导人将按照民主路线图,做出实质性的改革,回到“正常”的国家,这也是缅甸几代领导的夙愿。
并非“东风压倒西风或西风压倒东风” 需要新理念
对于有媒体把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访问缅甸之行解读为“挖中国墙脚”,和劲松认为,希拉里此行只是代表了美国的国家利益关切,不是说美国从此就要给缅甸无尽的繁荣。当美国的愿望还没用达到时,“制裁”就不会被解除,这很容易理解。另一方面,任何国家都有权利并应该跟缅甸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真正给缅甸老百姓带来好处,这是很正常的,不存在谁“围堵”了谁。
和劲松强调,缅甸是一个独立、统一、有尊严的民族国家,它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制定对外政策和确立对外关系。任何国家只要本着互利共赢的目标和互相尊重的态度,帮助缅甸走上繁荣发展,走共同发展的路子,有何不可?不是非要“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我们需要的是新的理念。
中缅唇齿相依命运相担 互利共赢
他表示,中缅两国友好交往的历史有2500年,中缅是近邻,唇齿相依命运相担,我们都共同关注中缅两国能和平相处,友好交往,互利共赢。在新形势下双方都遵循国际法则,考虑对方的感受和困难,只要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两国和多国的关系,中缅两国关系就将得到维持和发展。▲◆★●■☆
金正恩接班体系能维持下去吗?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中评社香港2011年12月19日电/在朝鲜行使绝对权力的国防委员长金正日去世后,全世界都将视线转向了其接班人金正恩是否会顺利接下权力的交接棒上。
韩国中央日报分析指出,首先,今年年仅29岁(朝鲜主张)的金正恩会可能像其父亲金正日那样守“三年丧”,向朝鲜人民展示其对金正日委员长的忠诚,以此来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权力。
但是否会如金正恩所愿巩固权力基础,这点目前尚不明朗。
分析表示,首先有指责称,虽然金正恩2009年以接班人身份亮相,并通过2010年党代表会议当上了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但是权力交接的准备工作根本没有到位。
根据朝鲜方面的主张,金正恩1982年出生,今年只有29岁,而且只是带着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的头衔在金正日的光环下行动,根本没有单独决断处理国事的经历。
因此,在三年守丧的过程中,金正恩似乎只能在其监护人——国防委员会副委员长张成泽的辅佐下活动。
分析称,但是,这位据传是力荐金正恩为接班人的张成泽目前身兼多职。他既是负责公安业务的行政部长,也是参与国防政策制定的国防委员会副委员长,同时还是负责罗先及黄金坪特区开发的朝中共同指导委员会的朝方委员长,在对外招商引资方面享有巨大的权力。
特别是2010年党代会上,党秘书崔龙海(音)、党部长李英洙(音)、平壤市长责任秘书文庆德(音)、驻华大使池在龙(音)等被认为是张成泽身边最亲近的人纷纷登上了中央政治舞台。
这也是有观测认为手握大权的张成泽不会乖乖将手中的权力移交给金正恩的原因所在。
分析表示,首先,在金正日这一巨大权力空缺的情况下,对于金正恩来说,张成泽副委员长有可能成为其坚实的幕后推动力量,但也有可能在这一过程中成为其最大的竞争对手。
也有分析认为,朝鲜军方可能试图牵制金正恩,谋求新的权力。
金正日委员长生前给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