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一个让人欣赏的人 (26-30)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1112&postID=20386.html
26、过去的事情可以不忘记,但一定要放下。
27、即使输掉了一切,也不要输掉微笑……
28、不管做了什么选择,都不要后悔,因为后悔也于事无补。
29、不要因为冲动说一些过激的话。
30、不要轻易许下承诺,做不到的承诺,比没许下更可恶。
今 日 看 点 : 2012–01–18▲◆★●■☆
习近平访美前夕 释放温和信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长江病情越来越重
http://ed-china.stnn.cc/China/201201/t20120117_1693162.html
解放军为十八大护航 高层密集走访军队
http://news.stnn.cc/china/201201/t20120118_1693663.html
被美国“绑架”的中国思想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18990
金正恩真的大权在握了吗?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2/01/17/1603155.html
虽败犹荣—为宋楚瑜喝声采
http://blog.wenxuecity.co
m/myblog/3120/201201/16340.html
中共怀柔政策在台湾的成功 意义深远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19034
中国不应凭一已好恶将美国设为假想敌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19063
习近平访美前夕 释放温和信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习近平16日晚出席尼克松访华和上海公报发表40周年纪念活动时会见基辛格(右一)。
中评社北京2012年1月18日电/“我们要以更加频繁、密切的方式加强两国高层和各层级的接触,完善各种对话合作机制,增进双方的战略互信。我们要本着互利共赢的精神,以更加务实、有效的方式推进经贸等各领域合作。我们要以更加重视彼此利益和关切的方式加强在国际地区问题上的合作。我们要以更加灵活、多样的方式促进中美社会各界友好交流。”——习近平
据东方早报报道,在即将访问美国前夕,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就中美关系密集发表谈话,总体基调温和而积极,呼吁双方加强合作,尊重彼此核心和重要利益。
在16日晚出席尼克松访华和上海公报发表40周年纪念活动时,习近平表示,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按照胡锦涛主席和奥巴马总统达成的重要共识,坚定不移地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我们要以更加长远的战略眼光来审视和处理中美关系的未来,始终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尊重彼此核心和重要利益,妥善处理分歧,牢牢把握中美关系的正确方向。
昨天,习近平又在北京会见美国佛罗里达州前州长杰布.布什。他指出,在当前大背景下,中美应该按照胡锦涛主席和奥巴马总统达成的重要共识,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与合作,以推进中美合作伙伴关系建设,造福两国和世界人民。
在昨天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据称习近平副主席可能于2月初访美,请证实并介绍有关情况。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表示,中美双方保持高层互访有利于促进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发展。关于习近平副主席应拜登副总统邀请访美,中美双方正就此保持密切沟通和协商,我们会适时发布消息。
中国人民大学美国问题学者时殷弘告诉记者,“美国非常重视习近平的访问。美方也希望借由这次访问,借由中方高层同美方高层的近距离沟通,来改善双边关系的气氛。”
20分钟全面谈中美
1972年2月21日,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访华,受到周恩来总理等中国领导人的欢迎。随后不久,《上海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中美关系从此走上正常化的道路。
据新华社报道,习近平认为,中美关系这40年来的发展历程留下了许多经验、教训和启迪:第一,推动中美关系发展的内生动力是两国的共同利益。第二,推动中美关系发展的制度保障是始终坚持三个联合公报。第三,推动中美关系发展的重要前提是不断增进双方的相互瞭解和培育深化战略信任。第四,推动中美关系不断前进需要持续发扬与时俱进的开创精神。
习近平20分钟的演讲触及了中美关系的各个方面,从双边到多边合作,从政治到经贸往来。他说,我们要以更加频繁、密切的方式加强两国高层和各层级的接触,完善各种对话合作机制,增进双方的战略互信。我们要本着互利共赢的精神,以更加务实、有效的方式推进经贸等各领域合作。我们要以更加重视彼此利益和关切的方式加强在国际地区问题上的合作。我们要以更加灵活、多样的方式促进中美社会各界友好交流。
与会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也就此表达了赞同。他在祝辞中表示,4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世界和平需要美中合作,美中合作比对抗好;美中应尊重彼此的原则和想法,视对方为合作伙伴,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双方应承认彼此的国家利益,以共同利益为基础开展合作;美中间存在分歧,但不应让它们失控,应找到建设性的办法予以化解。
亚太可能是重点
美国副总统拜登去年8月曾访华。习近平16日表示,他很快将应拜登的邀请访美,“希望此访能在推动中美合作伙伴关系上起到积极作用。”
习近平将在美国把战略重心重新转向亚太地区这样的大背景下对美国进行访问。在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访问缅甸和泰国之后,习近平在去年底也对泰国和越南进行了访问。他的访问被看作是为了再次确认中国在该地区的利益。中美关系因为贸易、区域政策以及军事意图等摩擦而受到冲击,而这些问题又由于美国今年的总统大选等背景更趋复杂。
“现阶段就中美关系而言,的确需要这样一次访问。中美关系上存在一些摩擦,尤其是因为美国方面最近的一系列举动。在这样的关口进行高层对话,能起到一定的润滑作用。”时殷弘说。不过,时殷弘也同时强调,单靠“一两次访问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过去我们曾经对高层互访寄予厚望,但经验告诉我们,一些涉及美方重大利益问题的事情,一些根子上的矛盾,他们是不会轻易妥协的。朝鲜问题、伊朗问题等等,需要协商的事太多了,现阶段对于中美关系,要抱以积极、冷静、求实的态度去看待。”▲◆★●■☆
长江病情越来越重
http://ed-china.stnn.cc/China/201201/t20120117_1693162.html
星岛环球网 www.stnn.cc 2012-01-17
英国BBC中文网日前发表文章,题为《从三部“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看长江资源生态环境的恶化》,作者为德国工程博士王维洛。摘编如下:
1、三部《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
《长江保护与发展》是中国科学院、世界自然基金会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从2006年起联合进行的一项研究项目。研究的结果汇集成为报告,每两年发布一次。2007年04月14日第一部报告《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2007》在长沙首发;2009年4月18日第二部报告《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2009》在北京公布;2012年1月6日第三部报告《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2011》在北京首发。
在第一部报告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家洋还是强调的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在长江保护与发展上取得的所谓举世瞩目的成绩。而在第三部报告发布会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宜瑜则着重长江上中下游存在的三大问题: “长江源区和上游湖泊水量剧烈波动,中游通江湖泊受三峡工程蓄水的深刻影响,下游湖泊普遍水体富营养化。”
三部报告的时间跨度并不大,也就是四、五年的时间,但是从三部报告的资料变化中可以看出,长江的资源生态环境正在加速恶化。如果说这是三份体检报告,那么长江的病情是越来越严重,长江河流生态不是进入一个越变越好的正循环,而是进入一个越变越坏的负循环。
2、西藏高原资源生态环境的退化
长江发源于西藏高原。长江水利委员会利用历年遥感数据,结合现场考察,得出长江源区冰川面积总体处于快速退缩状态,2009年冰川总面积与1977年相比,缩减了126.33平方公里,减小了11.8%。冰川后退,这是长江源区和上游湖泊水量剧烈波动的根本原因。正如2011年报告指出的:长江源头和上游区冰川融水增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