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一个让人欣赏的人(1-5)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1112&postID=20386.html
1、爱笑的女人,运气不会太差。
2、看穿但不说穿。很多事情,只要自己心里有数就好了,没必要说出来。
3、高兴,就笑,让大家都知道。悲伤,就假装什么也没发生。
4、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
5、不要和朋友或亲人共事,最后你们一定彼此怨恨。
今 日 看 点 : 2012–01–20▲◆★●■☆
隐形卫星在轨谍战 中俄要落后美20年
http://www.cankaoa.com/article/junshicankao/37973.html
温总警告:中国不会拿原则同伊朗做交易
http://www.cankaoa.com/article/toutiao/37981.html
王毅曾对蔡英文释善意
http://ed-china.stnn.cc/Taiwan/201201/t20120119_1694156.html
邓小平外交思想在当下中国仍适用
http://ed-china.stnn.cc/China/201201/t20120119_1694180.html
中国媒体吁推进改革开放和政治体制改革
http://www.zaobao.com/zg/zg120120_004.shtml
世界出现陷入大动乱的11个征兆 中国要自保
http://news.ifeng.com/mil/4/detail_2012_01/20/12092147_0.shtml
中纪委给“网络反腐”打了一支强心剂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5979927.html
隐形卫星在轨谍战 中俄要落后美20年
http://www.cankaoa.com/article/junshicankao/37973.html
2012-01-19:据ABCActionNews.com网1月16日报道,据防务专家透露,未来几十年内,卫星有望变得更小、更为隐性化、更具机动性,而且随着技术发展速度的加快,它们的传感能力也会增强。对此,美国全球安全网国防分析家约翰-帕克的话称,自20世纪90年代初起,美国便一直运行着意在躲避探测的隐形卫星。帕克说:“在这一方面,俄罗斯和中国比我们落后了20年,因此他们目前只是在试着发展隐形卫星。而且,我不知道他们能否真正做到这一点。”
报道称,上周一名倍受尊敬的英国太空杂志编辑表示,五角大楼的秘密无人太空飞机 X-37B 很可能在监视一颗中国卫星。很快,这一消息便在博客圈引起了愤怒。前美国航空航天局任务控制员詹姆斯-奥伯格(James Oberg)在博客中写道,“倍受尊敬的英国航天界”犯了一个“惊人的错误”。与此同时,“谷歌趋势”(Google Trends)上有关“X-37B”的搜索迅速增加。该报道还宣称,相关技术已经为太空监视打开了“全新的局面”。
美国全球安全网负责人、国防分析家约翰-帕克(John Pike)表示,从事情报工作的人们都知道,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美国一直在使用卫星“视察”其他在轨硬件的运行情况。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开始发挥作用,并使得在轨谍战达到了空前水平?专家指出,未来几十年里,卫星有望变得更小、更为隐性化、更具机动性,而且随着技术发展速度的加快,它们的传感能力也会增强。在太空技术领域,尽管美国仍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正逐渐缩小这一差距。太空防御政策分析家琼-约翰逊-弗里兹(Joan Johnson-Freese)指出,中国人“意识到了太空资产的价值,他们正在迅速增加其太空资产、提高其太空能力”。
帕克补充称,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美国便一直运行着意在躲避探测的隐形卫星。帕克说:“在这一方面,俄罗斯和中国比我们落后了20年,因此他们目前只是在试着发展隐形卫星。而且,我不知道们能否真正做到这一点。”
报道称,太空中已经存在大量物质,其中最多的便是处于漂浮状态的太空垃圾。据五角大楼透露,当前总共有 21,000个大于10厘米的人造物体在绕轨道行进。此外,美国忧思科学家联盟介绍称,另外还有 1,000个物体据信是正在活动的卫星。追踪它们极具挑战,识别它们更加困难——尤其是那些隐形卫星。帕克表示,美国进行太空监视的一个主要的因就是识别那些隐形卫星。在太空行动中至关重要是专家所说的“交会与接近操作”(RPO),也就是太空物体接近彼此、执行任务的能力。
专家称,未来20年内,“交会与接近操作”的发展有望为太空监视团体服务。当然,处于设计阶段的硬件是机密。不过,分析家以及业余卫星追踪者仍喜欢就微卫星的高性能和令人惊讶的机动性进行探测;这些微卫星旨在用来监视其他在轨物体。此外,也有人在讨论新的反卫星轨道飞行器,这些飞行器意在用来故意撞击其他在轨卫星。2011年,中国的 SJ-12 卫星显然“碰上”了另一颗中国卫星,使得外界纷纷推测该事件是中国反卫星发展项目中故意安排的一部分。美国世界安全基金会太空技术分析家、前空军轨道分析家布莱恩-维顿(Brian Weeden)曾经仔细研究过美国空军获得有关中国这一事件的数据。维顿怀疑这起碰撞事件是故意安排的。
维顿指出:“如果想要测试反卫星武器系统,你就会需要以不同的方式让它与目标相撞。这种碰撞要以非常快的速度进行,如此一来便能在完全没有预警的情况下,以高速度发生‘碰撞’从而摧毁目标。而 SJ-12 确实完全摧毁了对方。”五角大楼也一直忙于卫星的“交会与接近操作”。
2005年,美国空军发射了 XSS-11 实验卫星,并且同其运载火箭的上一级交会。维顿称:“借助雷达或者地面望远镜,人们便能获得相当多有关卫星的信息。不过,如果能飞上天并在卫星附近飞行的话,人们便能获得更多信息。”
报道称,追上其他在轨卫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毕竟,其中一些物体甚至在以时速15,600英里以上的速度疾驰。不过,光学技术依旧很流行。
维顿称:“你可以旋转卫星上的摄像机(或者转动卫星本身)使它和其他在轨物体排成一行,收集关于它们的数据。”就在去年,美国空军发射一颗2300磅(约1043公斤)的“天基监视系统”(SBSS)卫星,这是一颗低地轨道卫星,被其制造者波音公司描述为“能够探测碎片、航天器或者其他远距离太空物体的天基传感器”。维顿补充道:“不过,他们还未透露这颗卫星能够追踪什么、不能追踪什么以及存在怎样的限制。”当然,所有航天国家都希望保护他们在太空中的“眼睛”。
帕克也表示,华盛顿尤其担心有人会“戳它的眼睛”。他解释说:“这是因为相对俄罗斯和中国而言,我们处在地球的另一边。与了解他们所关注区域内的事件相比,我们更难了解自身所关注区域内正在发生的事情。”不过,间谍卫星技术拥有除单纯拍摄目标能力之外的先进方法。其中,多光谱或高光谱成像利用数百个不同波长的光,来“看”那些通过其他方法可能看不到的物体。根据不同材料吸收不同波长的光的规律,分析员可以从中了解相关物质是由什么材料组成的。这样一来,即便是伪装的目标,他们也能看得更加清楚。
报道称,另一个重要工具便是雷达。对此,维顿介绍称:“近几年来,雷达图像数量激增。” 雷达的优势在于它可以穿透云层。而且,雷达不会受到日光变化的影响。维顿表示:“外界一直存在有关使用雷达跟踪地面车辆的讨论——但这仍是一个未来概念。不过,在使用合适软件的情况下,雷达能够扫描海洋的大部分区域,并且追踪海上船只。” 有新闻报道称,就在上个月,日本发射了一颗装备有雷达的间谍卫星,分析人士认为该卫星可能会被用来监视朝鲜。美国空军也打算从2015年开始部署一个“太空雷达”系统,该系统将包括由 9 颗绕地卫星组成的“卫星群”,以便“显着提高我们持续监视对手的能力”。
那么,下一步是什么?据维顿估计,美国将会以许多不同的理由使用大量无人轨道飞行器。他说:“从在轨检查、卫星维修到卫星燃料补给——甚至未来清除轨道上的残骸。”目前,五角大楼正在发展一个以“交会与接近操作”为基础的项目——Phoenix,该项目旨在开发一种强大的硬件,它可以接近废弃轨道卫星、获取它们的有用零件(如天线)并重新加以利用来建造新的卫星。至于军队方面,五角大楼在本月公布的“2012国防战略指导报告”中,强调了美国对太空安全的投资。不过,美国海军战争学院教授约翰逊-弗里兹担心这样还不够。她说:“我们
应当升级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侦察系统以及通信系统。我们应该做比现在更多的工作。”
报道称,尽管围绕 X-37B 无人太空飞机监视中国卫星的讨论已经冷却下来,但是由此引发问题依旧存在:这款无人太空飞机的任务是什么?帕克表示:“拥有太空监视能力或许是件很好的事。而且,它或许已经公布了有关所监视目标的信息。”不过,帕克对此持怀疑态度。他说:“这件事情的秘密之处或许在于,我们毫无目的地花费了10亿美元。”▲◆★●■☆
温总警告:中国不会拿原则同伊朗做交易
http://www.cankaoa.com/article/toutiao/37981.html
2012-01-19: 正在卡塔尔进行正式访问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8日晚在记者会上表示,中国与伊朗的贸易是正常和正当贸易,应当受到保护,我不担心中伊正常贸易会受到局势的影响。
温家宝在即将结束对中东三国正式访问前举行的中外记者会上说,与伊朗有石油贸易的不只是中国,就如同与利比亚进行石油贸易的不只是中国一样。正当的贸易应当受到保护,否则世界正常秩序就会受到破坏。
1月18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多哈与卡塔尔首相兼外交大臣哈马德举行会谈。这是会谈前,温家宝出席哈马德举行的欢迎仪式。 新华社记者谢环驰 摄
在谈到叙利亚问题时,温家宝说,要努力寻求叙利亚问题的和平和政治解决,反对和阻止杀害无辜平民,希望叙利亚问题得到政治解决;同时要尊重叙利亚人民要求变革和维护自身利益的诉求;要发挥阿盟作用,推动叙利亚问题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得到解决。
在谈到世人关注的伊核问题时,温家宝表示,中国坚决反对伊朗制造和拥有核武器,而且主张中东地区建设无核区,这个立场是坚定不移的;中国支持六国机制继续斡旋,争取伊核问题尽快和平解决;中国虽与伊朗有正常贸易关系,但支持联合国通过的对伊制裁决议,不会拿原则做交易。
当记者问到有关霍尔木兹海峡的紧张局势时,温家宝说,大家都非常关注霍尔木兹海峡问题,因为它是重要的石油通道,在任何情况下,霍尔木兹海峡都应当保持畅通,因为这涉及整个人类的利益,在此问题上采取任何极端举措,都违背全世界人民的愿望。
正在卡塔尔进行正式访问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8日晚在记者会上表示,中国与伊朗的贸易是正常和正当贸易,应当受到保护,我不担心中伊正常贸易会受到局势的影响。
温家宝在即将结束对中东三国正式访问前举行的中外记者会上说,与伊朗有石油贸易的不只是中国,就如同与利比亚进行石油贸易的不只是中国一样。正当的贸易应当受到保护,否则世界正常秩序就会受到破坏。
在谈到叙利亚问题时,温家宝说,要努力寻求叙利亚问题的和平和政治解决,反对和阻止杀害无辜平民,希望叙利亚问题得到政治解决;同时要尊重叙利亚人民要求变革和维护自身利益的诉求;要发挥阿盟作用,推动叙利亚问题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得到解决。
在谈到世人关注的伊核问题时,温家宝表示,中国坚决反对伊朗制造和拥有核武器,而且主张中东地区建设无核区,这个立场是坚定不移的;中国支持六国机制继续斡旋,争取伊核问题尽快和平解决;中国虽与伊朗有正常贸易关系,但支持联合国通过的对伊制裁决议,不会拿原则做交易。
当记者问到有关霍尔木兹海峡的紧张局势时,温家宝说,大家都非常关注霍尔木兹海峡问题,因为它是重要的石油通道,在任何情况下,霍尔木兹海峡都应当保持畅通,因为这涉及整个人类的利益,在此问题上采取任何极端举措,都违背全世界人民的愿望。
美国打伊朗是好事:为中国赢得十年发展时间!
首先,请注意该贴的标题是“霍尔木兹之战”必打无疑。说白了也就是肯定有国家会和伊朗在该海峡要打上一仗。至于是不是美国亲自出手,本人不敢在此妄下结论。但即使是美国不出手,也会有以色列、沙特等国代为出手。此战必打的理由如下:
一、以色列在美国强大的犹太人游说团是干什么的?是专门负责结交、游说美国上层人士如国会议员、政治明星的。美国打仗是由谁决定的?国会投票。也就是说,美国决定一场战争该不该打,能不能打,决定权不在总统而在国会。网上普遍认为美国现在经济不景气,又正逢大选,奥巴马不太愿意打仗。我认为这并不能影响美国的战争意志,只要国会通过,战争必打无疑。
二、以色列想不想打?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虽然伊朗从没说自己在搞核武,但地球人都知道伊朗人一直在朝核武的方向小步快走,要不然他盖那个地下90米的所谓民用核设施干嘛?以色列是万万不能接受一个有核武的伊朗的,所以从以色列的角度来说,伊朗必须打。打伊朗就要拉上美国,哪怕美国不出手,给提供点情报战电子战之类的东西,对以色列也是莫大的帮助。
三、什么时候打伊朗?我个人认为是在2012年的上半年。为何是这个时间?因为以色列的判断是伊朗距离核武还有一年的时间。那么这样算来,至少提前半年攻打伊朗才可能在伊朗搞出核武之前结束战争。如果战争放在下半年,那么伊朗的国力是足够撑到搞出核武的。半年之后,伊朗核武成为既定事实,那么就算战争打赢了,也改变不了伊朗成为有核国家的事实了。
四、过程假想:对以色列而言,最理想的状态是美国亲自出手。所以以色列会首先尝试通过游说美国会提出并通过战争提案。但这个预案有一个时间期限,过了一定时间后,有可能是今年2、3月份,如果美国还未通过该提案的话,以色列就很有可能单独动手了。
同时美国遍布海湾的基地也开始协同。该协同工作在不违反美国战争法案的框架下提供。具体方法从提供飞机起落到情报等等各种形式都有可能。单打独斗的话,伊朗并不怕以色列。所以战争很有可能进入胶着状态。这并不是美国希望看到的结果。所以美国很可能在战争开始一段时间之后“有限”地介入战争,类似利比亚。
打是无疑的了。我个人认为,现在对于美国来说,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打不打得赢,而在于,打赢之后如何处理。
伊朗是个民主国家,美国不可能对伊朗进行制度输出。对于一个反美情绪高涨的民主国家,美国拿它是没有办法的。就算把它的这届政府打垮,下一届民选政府依然是反美的,依然不可避免地要走向与美国对立的地位。况且从伊朗的民族和信仰来看,阿拉伯人不待见波斯人,以色列人不待见***教国家,这些因素也都会促使伊朗就算换掉政府,也最终还是会走向与美国及其中东盟友的对立地位。对于以上问题,美国有可能的解决方案是使伊朗政教分离。
综上,我认为,美国及以色列其实早就决定要打了。只是还有两个问题没解决而已。一是如何通过国会;二是如何在打赢之后扶植一个至少能够长期亲美的政府。
最后,说说我们中国。有人说本拉登为我们争取了十年的发展时间,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