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要告诉子女的细节问题
http://bbs.wenxuecity.com/znjy/1643419.html
16、学无止境,不仅仅是学书本知识,更要学会怎么待人处事,社会远比你想象的要复杂 。
17、不要跟同事议论上司或其他同事的是非,你的无心之言很可能成为别人打击你的证据。
18、做事情,做好了是你的本分,做的不好就是你失职 。
19、只有错买,没有错卖。不要只顾着贪小便宜。
20、有时候孤单是正常的,不要害怕,要自己调剂。
今 日 看 点 : 2012–02–12▲◆★●■☆
传薄熙来已被内控 北京恐重手解决重庆问题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19607
到底谁能救王立军?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19625
王立军事件:全世界网民都比我们早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19627
王立军“滞留”美驻成使馆前曾欲往西南医院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19634
解放军中将谷俊山确实落马
http://www.zaobao.com/zg/zg120212_006.shtml
中国需要深度改革
http://insight.inewsweek.cn/report.php?rid=5631
中俄建立快反部队,因应西方军事扩张
http://bbs.wenxuecity.com/military/817401.html
全民狂欢看马戏 王立军事件三方紧张谈判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2/02/11/1635215.html
华尔街日报:王立军事件引发中国政治争斗猜测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2/02/10/1634236.html
传薄熙来已被内控 北京恐重手解决重庆问题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19607
2012-2-9:据台媒联合新闻报道称,重庆副市长王立军逃奔成都美国领事馆事件,巳由美国国务院证实。来自成都方面的消息说,负责处置王立军事件的中共高层人物,仍住在成都金牛宾馆,预示着这一事件仍在发展之中。
传薄熙来已由中央警卫局控制
成都坊间消息说,王立军从美国领事馆出来后,即由北京来的国安人员带走,未在市内停留,直奔双流机场,预计巳由专机带返北京。同时有传说薄熙来已被带到成都,暂时证实是虚传,但不排除他已像当年陈良宇被查前夕,由中央警卫局内控。
今晨开始,大批港澳和外国传媒,奔赴重庆,部分则分兵成都,试图揭示王立军事件的真相。而北京官方传媒方面,到目前为止未接到相关上谕,只能按兵不动。
王立军逃奔美国驻成都领事馆,其原因众说纷纭。较可信的说法,是去年的辽宁省铁岭市公安的窝案引爆。铁岭两个公安局副局长富晓东、赵铁星被抓,5月12日铁岭市副市长兼公安局长谷凤杰被捕,又牵扯更大范围的人和事。而这铁岭窝案,由中共中纪委、中央政法委直接办案。王立军曾任铁岭公安局长,被抓的人,传都是他提拔起来的小兄弟,由之引发对王立军的调查。
王遭调查后,表面故作服从大局,暗中准备逃命
今年春节前,有中纪委人员到重庆调查,重庆曾传说王立军把枪都拍到桌上,最后薄熙来承诺保他,安排他做副市长,但交出政法大权。王立军本以为过关,但6日知悉他的司机被秘密拘捕,在知悉电话巳被监听下,他故做服从大局的姿态,暗中准备逃命。
成都方面人士认为,以王立军的公安经验和官场历练,他知道根本不可能逃走,他去美国领事馆也不是为了求庇护,事件公开,他才可以保命,就算保不住命,也可跟薄拚着鱼死网破。王立军本人的政治生命,就此终结,而重庆方面,在热热闹闹近四年之后,可能出现重大的转折。
反常!网路不加控制,而官方媒体则只是自律
王立军事件,在出事的当晚,当局是在网路上全面删帖,控制传播,但到了8日,情况逆转,基本上不加控制,而官方媒体只是自律,未收到强烈的讯号。这种情况比较反常,表明北京中央方面,在处理王立军事件引发的重庆危机上,巳有初步决断,那就是要出重手解决重庆的问题。
自重庆“唱红”、“打黑”以来,是正是邪,引起中国各方面极大的争议。到目前为止,重庆这一届班子到任后,胡锦涛和温家宝没有去过重庆,没有对重庆的事作过表态。习近平去过重庆,但据称习近平对重庆媒体发出他在重庆的讲话不大满意,但没有追究。其他领导人去重庆,则各有各的原因。
春节之后王立军事件 恐让薄熙来入政治局常委生变
现任中共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一直被视为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竞争者,一时传名单中有他,一时传他被剔除。新年前后北京曾传出消息,说名单中有他了,但春节之后王立军事件,情况又巳经大变。
一般而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人选,优先从政治局委员中选,政治局委员中,通常兼任四大直辖市加上广东省的中共书记又排在前面。重庆的薄熙来和广东的汪洋,是公开的挑战者,上海的俞振声和天津的张高丽两位,则是低调的竞争者。薄熙来经此一事件,较好的发展就是全身而退了。
重庆官场相信,一旦薄熙来动,黄奇帆也难留
重庆现任市长黄奇帆,与王立军是合作者也是对手,合作是黄“唱红”,王“打黑”,对手的意思则是王立军出任副市长后,数度挑战黄奇帆,两人有数度交手。而黄奇帆广为人知的,是在上海、北京和重庆都长期怀才不遇,直到薄熙来到重庆,他公开欢呼说他“如鱼得水”。重庆官场相信,一旦薄动,黄也难留。
打黑英雄王立军恐将亲尝滥刑滋味
过去两天浮出的有关权倾一时的前重庆“打黑局长”王立军“休假式治疗”和进入到成都美国领事馆的事件,在网络空间引来大量“围观者”。其中一些“围观者”希望这宗事件能够给人们带来启示,推动中国建立起独立的司法制度。
对于象李庄这样曾经为王立军主持下的重庆“打黑”对象辩护,自己却被“黑打”的北京律师来说,这个被很多人称作“大片”的事件发生在他在重庆被定罪的两周年前夕。
北京辩护律师李庄在王立军主持“打黑”时,曾为一个“打黑”对象提供辩护。他准备在法庭上提出刑讯逼供问题,却被重庆当局指控制造伪证。李庄后来承认有罪,被判刑,后来在即将出狱时又被控涉嫌漏罪,然后公诉方又突然撤诉。李庄于去年6月刑满获释。
李庄获罪两周年撰博文控司法不公
李庄在2月9日发表的一篇博文中写到“在整个案子的司法程序中,我看不到法律,看不到公义,可以说,当时的律师界惊恐万状,万马齐喑。”
当重庆当局发布王立军病休消息后,李庄在微博上发帖说:“我愿意为休假式治疗中的一切‘病人’,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如果真有那一天,我愿意只身前往重庆出庭,为‘病人’免费辩护。在此,提醒审讯者,要依法审讯,千万不可对‘病人’刑讯逼供。否则,我会当庭申请启动非法证据排除程序,依法维护我的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
莫少平:“打黑英雄”或尝被“黑打”者滋味
这篇博文成了被广泛转载的“热帖”。作为当时在薄熙来领导下、由王立军在重庆主持的“打黑”运动中被投入大牢的“打黑”对象的辩护律师,李庄对当时让他落狱的王立军的彼一时、此一时命运深有感触。
北京知名维权律师认为,王立军可能会亲身体会到象李庄这样被他“黑打”过的人曾经尝过的滋味。莫少平说:“有些人给他的评价不是‘打黑’英雄,是‘黑打’英雄。你用一种非正常的、非规范的手段去‘打黑’。那么这导致的恶果(是),一旦你沦为阶下囚了,你可能才会有更深切的体会。”
莫少平说,王立军的事情有可能最终进入司法程序;而进入到司法程序的时候,如果没有真正的司法独立,他本人受到审判时,才会切身体会到自己原来用的方式实际上是不对的。
王“被治疗”后贺卫方重发公开信
北京大学法律学教授贺卫方在王立军被“休假式治疗”后,在其微博上摘登了他早在2011年4月12日时所写的一封公开信。他写到:“我要对王立军局长说 … 尊重独立司法对大权在握者一样重要。文强炙手可热时根本不会意
识到这种独立性的价值,但一旦沦为阶下囚,他也许幡然醒悟:没有独立的司法,没有一个人是安全的 … 无论是权倾一时者,还是屈辱偷生者,生命注定是朝向死亡的。”
这位法律学者的话也得到其他学者的呼应。北京外国语大学传播学教授展江谈及王立军事件可能形成什么样的影响时说:“那么我们现在能不能有一个共识呢?比如说,我就发了一个微博说,从这样的、那样的个案,穷人的也好,富人的也好,有权的也好,有钱的也好,到普通人,没有法制保障的话,任何人都是不安全,没有安全感的。”
北京的维权律师莫少平说,如果王立军事件能够引发对他当时在位时“打黑”的案件进行重新复核,如果能够发现其中的冤假错案的话,他会感到比较欣慰。莫少平希望这个事件能够推动中国形成独立的司法制度。他说:“如果这件事情能够真正地给人们启示的话,我还是希望只要是有志于中国走向民主法制之路的有识之士,努力建设一个独立的中国的司法制度。这仍然是当务之急。”
早些时候,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在华盛顿确认王立军曾进入美国领馆,与美方人员会谈后自行离开。Victoria Nuland称王立军自己离开。她对王立军是否寻求政治庇护拒绝评论。
附:美国谨慎处理“王立军事件”背后的深意
王立军事件在大陆网络热炒,最新消息是中国官媒人民网和新华社都发布官方消息称“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9日应询答问时表示,重庆市副市长王立军于2月6日进入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滞留1天后离开。有关部门正在对此进行调查”。
此前牵连其中的中美双方事发后保持1天的缄默也曾或多或少进行表态。美国国务院新闻发言人努兰(Victoria Nuland)于美东时间8日证实王立军曾找到美国驻成都领事馆,并以副市长身份要求和领事馆人员进行会谈。会议安排后,美方人员与他进行了会晤,之后王立军“主动离开”。发言人表示,事后美方未再进一步与他接触,也拒绝评论王是否寻求政治庇护或难民身份。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在北京时间9日也回应说,重庆市副市长王立军前往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一事属于“孤立事件”。崔天凯在北京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此事不会影响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下周即将对美国的访问。他说,“这个问题已经解决”,“而且解决得很顺利”。
但是双方的模糊其词却让媒体和公众更加困惑,王立军作为一个地方副省(部)级的官员,为何要进入美国大使馆,他又与美方人员谈了什么,最后他又为何离开,他的目的又是哪般?
据部分了解此事件的中共知情人士透露,王立军此次只身前往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应并非一时冲动,而是事先策划,并提前通过内部中间人士牵线,得以有机会与美方“会谈”。相信他在美国驻成都领事馆滞留超过24小时。
美方宣称王立军是“主动离开”领事馆。那么是王立军提前已经做好准备,仅仅去与美方“会谈”后就离开,还是美方斟酌再三后决定不予收留,亦或者是碍于中方强大的政治压力?这其中颇有蹊跷。
但无论如何,美方在此次事件的处理上的确费尽心思。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在回应该事件时首先声称王立军是以“副市长”的身份“要求与美领事馆人员会谈”。言下之意即王立军是以“政府官员”身份“主动”要求进入领事馆,美方对他进入领事馆的目的“毫不知情”。这便将自己从这件事件中撇清,没有参与到王立军所谓的“预谋”中,美方完全是被动的。这也对中方做了最好的交代。
而美方此后一再强调王立军是“主动离开”更是另有深意。在公众普遍的观念中,一向标榜“自由”、“民主”的美国,在“庇护权”的法律基石上,对于要求“政治庇护”的政治人物向来是大门敞开。若某个国家“政治异见人士”向美国提出庇护权而美国政府又置之不理,这会受到来自从国民到议会的巨大压力。因此王立军的“主动离开”也让美国政府有了一个自己下台的台阶,以免此后被拿来大做文章。
除此之外,坊间在传出王立军寻求美领事馆庇护消息后,有很多声音开始将王立军与1989年“六四事件”后躲进美驻华大使馆寻求政治庇护的方励之相比较。不过分析人士表示,即使王立军真得要求美方庇护,但时代不同,事件性质更不同,二者之间根本没有太多的可比性。很难想象美方会像当年大力“保护”方励之一样对待王立军事件。
从当前讲,习近平访美在即。美方正在努力营造和小心把握访问气氛,以便与与这位中国未来的领导人奠定良好的关系。在此敏感时期,无论是从政治还是经济议题上,美国都不想过度“刺激”中国,如果对王立军事件处理不当,不仅会为访问带来极大变数,更影响到美中未来很长一段时期的正常交往。
从更远和更宏观的角度来看,无论西方是否承认,中国的崛起已是既成事实。中美两极并立的G2国际局面初现端倪,面对这样一个对手与伙伴,美国不能、不想,也没有足够的力量继续“惹怒”中国。此前的西藏问题、台湾问题等,美方都出现了明显的软化迹象。
时代背景的不同也是造成美方在对待王立军和方励之问题上的行事不同。方励之寻求政治庇护时恰逢中国国力低迷时期,中国的“六四事件”也让其在国际上的名声跌入谷底。而美国也认为“六四事件”以及其中的参与者都是可以加以利用的,因此才在当时老布什总统的亲自签署命令的情况下加以保护。而王立军则不同,且不论这样一位副省(部)级官员究竟会带来多大价值,稍有不慎就会卷入中共内部的权利分配,王立军很可能会成为美方手中的烫手山芋。而为了“保护”他而付出的代价将远远高于中美关系恶化带来的恶果。
不同于公众通常认为美国“乐衷”于给予中国“政治异见人士”的庇护,有公开资料中显示,早在2001年至2006年期间,中国人寻求美国政治庇护直接批准率仅15%,拒绝率约40%。因此可以说,在王立军事件上,美国的此番谨慎并非毫无道理,而是符合自己一贯以来在国际政治问题处理中“利益之上”的原则。来源: 综合▲◆★●■☆
到底谁能救王立军?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19625
2012-2-10 作者 : 吴蕴 2011年4月11日,在重庆的唱红打黑如火如荼的时候,法律学者贺卫方发表了一封“致重庆法律界的公开信”。其中一段,在这几天读来,会让人毛骨悚然:“我要对重庆公安局王立军局长说几句话……其实,尊重独立司法对大权在握者一样重要。文强炙手可热时根本不会意识到这种独立性的价值,但一旦沦为阶下囚,他也许幡然醒悟:没有独立的司法,没有一个人是安全的。”
贺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