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对撞带来科研还是战争
★美国密报台湾:解放军或奇袭南沙
★中亚能否赶走美军基地
★美若为台动武中国核武反击
★解放军将领谈话外界关切
★大对撞带来科研还是战争
《瞭望东方周刊》2005年07月15日特约记者郎清相,记者于达维、张悦/报道
这次行动显示了美国的远程精确打击能力
7月4日。美国国庆。美国东部时间1点52分,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射的“深度撞击”号用一枚370多公斤重的撞击器,成功在距地球1亿多公里外,以3万多公里的时速准确命中坦普尔1号彗星内核。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深度撞击”项目负责人里克·格兰米尔说,撞击彗星是“发射一颗子弹在精确的时间和准确的地点击中另一颗子弹”。
更有人形容这次撞击,是用一颗大子弹发射一颗小子弹,去击中另一枚高速飞行的子弹,然后还要用大子弹来拍照。
中科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王思潮研究员告诉《望东方周刊》,这次成功的撞击,体现美国太空导航技术、远程通讯和控制技术,以及多种技术相互协调上的过人实力。
地球起源答案遥遥无期
此次全球聚焦的撞击天体事件,是不分国界的科学家共同关注的人造天文现象。人类起源,太阳系起源等太多的问题需要得到答案。
上海天文台佘山站科普主管汤海明向《瞭望东方周刊》解释,从火山岩浆可以看出来,最早的这些东西都通过地质作用,抹掉了,所以地球上最早最古老的岩石,也就40亿年左右,最早的5、6亿年的找不到,而彗星就包含着这些最宝贵的资料。
不少科学家认为撞击成功带给人类的最大悬念,是发现彗星带有生命,这也是科学家们早已有所期待和冀希出现的完美结果。
格兰米尔表示,在任务小组成员的心目中,撞击器与彗星相对撞后造成的坑洞才是重点所在。
该实验室资深研究员唐·约曼斯说,坑洞所迸发出来的冰屑、尘埃以及各种自然物质,都将被“深度撞击”号所携带的摄像机拍摄下来,作为研究分析之用。更关键的是,科学家相信坦普尔1号彗星,至今尚保存一些完好的自然物质,对于研究地球进化,生态发展都弥足珍贵。
“深度撞击”的成功,也是人类防御未来地外星体攻击的一次成功演习。
外天体碰撞地球几率甚小
上世纪历史记载中至少有两次小星体碰撞地球事件,而且这些不速之客是在人类事先毫无觉察的情况下“偷袭”的。
1908年6月30日清晨7时17分,一颗直径仅60米的小行星在俄国西伯利亚通古斯上空8公里处爆炸,强大的冲击波与高温大火摧毁了两千平方公里的森林。
1972年8月10日,一颗直径约为10米的小行星飞越美国加州和加拿大西部上空后离开了地球,不少目击者耳闻它从58公里上空传来的隆隆声响,美国的空间红外探测器记录了这一事件。
英国广播公司的一则报道一度引起了人们的恐慌,该报道称,2019年2月1日,一个两公里宽,称为“2002 NT7”的小行星当天或许会与地球碰个正着。
此前科学家多次声称,一些彗星和小行星曾于数十亿年前撞击过地球。科学的研究似乎印证了天体碰撞给地球带来的灾难和硕果,包括物种的产生和消灭是永远存在的。
从很久以来的“彗星撞地球”到如今地球撼彗星。电影《末日救地球》中关于星球撞击的恐怖科幻预言会否成为现实版?
对此,王思潮说,目前已经发现的两百颗近地小天体轨道计算表明,没有一颗会在未来两个世纪内与地球相撞。
科学界曾召开过“彗星、小行星撞击地球危险性”国际学术讨论会,会议构成的核心观点认为:近地小天体的碰撞对地球环境和生命的演变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不采取有力的措施,从长远观点看,近地小天体的碰撞有可能结束人类的文明史。
科学家达成的一致意见是,通过国际间的合作建立起空间警戒搜索网,使地球成为一颗设防的星球。通过核爆炸装置等手段,改变对地球有威胁的小行星运动方向或速度,就可避免碰撞事件。
显示了远程精确打击能力
“深度撞击项目1996年就被提出了,当时没被通过,就是因为不相信他们能打中。”王思潮研究员说。
1996年,在亚里桑那州图森国家天文台工作的阿兰·德拉美尔和麦克·贝尔顿提出,用撞击器去撞击一颗名叫“ 菲以颂”的类似小行星的彗星。当时他们提出以每秒38公里的速度撞击它,然后观察它表面上环形山是如何形成的,但是这个提案没有被通过,“因为评审委员会不相信菲以颂是一颗彗星,而且他们不相信我们能打中它。”格兰米尔说。
1998年,麦克·阿亨成为德拉美尔研究小组的首席科学家,他提出去打坦普尔1号彗星,并且在撞击器上安装精确导航系统,这次他们终于说服了评审们。“其实坦普尔1号也没什么特别,只是它在合适的时间出现在了合适的位置上。”阿亨说。
“深度撞击”号2005年1月12日被发射升空,它历经6个月的时间,飞行4亿多公里,在离彗核大概有80万公里处释放撞击弹,击中直径不到6公里的彗核。
实际上,轨道舱和撞击器是两个独立的太空飞行器,它们用6个月的时间一起飞向彗星,在这期间地面指挥人员检测和调试飞行器上的设备,测试撞击器上的瞄准算法。然后在撞击前24小时,撞击器同轨道舱分离,冲向彗星。
“在飞行过程中,飞行器靠天空中几颗重要的恒星的亮度变化来校正可见光和红外相机,这些恒星包括织女星(仙女座α),水委一(波江座α),老人星(船底星座α);并且利用盾牌座的M11野鸭星团,长蛇座的M48星团,天鹅座M29,大犬座M41星团来校正可见光相机是否有变形,这对于测量彗星以及撞击出的环形山的大小和形状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马里兰大学天文系教授、“深度撞击”计划光谱分析部分负责人露西·麦克法登说。
与飞船分离后,撞击器进入自动导航模式,并且在撞击前的90、35与12.5分钟,分别进行了三次发动机点火调整,最终以每秒10公里的相对速度,精确地击中直径6公里的彗星上亮度最高的部分。格兰米尔在新闻发布会上将这次成功比喻为“在高速飞行的针上穿线”。
“如果没有这三次调整,肯定打不中。”王思潮研究员说,这就和精确制导的巡航导弹一样,在飞行过程中不断确认目标,但是巡航导弹往往是把目标城市的地形拍摄下来,给导弹以参考,而人类对彗星在这之前没有近距离的照片,还是能够根据实时拍摄的照片进行调整,更显示了美国的远程精确打击能力。
第六代战争技术趋成熟
一位战略导弹部队专家给《瞭望东方周刊》分析,“深度撞击”计划的背后有美国政府和五角大楼的影子在晃动。尽管似乎为了避嫌,从深度撞击计划的筹划到成功撞击,美国政府始终保持着沉默,同时给外界造成了“这是NASA自己的事情”的表象。
“深度撞击”的成功似乎还从侧面印证了俄罗斯军事学者斯里普琴科提出的“2007年至2012年美国的第六代战争技术趋成熟”理论。
第六代战争的战场范围将扩展到太空,而太空侦察、太空拦截、太空投送及直接从太空发起攻击,将使太空成为第六代战争的制高点。斯里普琴科表示,“大对撞从另一个侧面能证实美国所拥有的太空战争潜力。”
“深度撞击”彗星的成功会引起一些国家的追赶。王思潮认为俄罗斯、欧盟和日本最有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做出类似动作,但这些国家和集团缺乏实际操作技术的经验积累,而非财力。
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太空军事化”问题专家王继新告诉《瞭望东方周刊》,“2004年欧洲之星公司出版《2004年世界政府航天市场展望》披露,全球的航天预算将从2003年的430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500亿美元,其中美国从2003年的175亿美元增加到250美元。根据美国国会国防办公室和美国国防部的数据,其中的军事航天预算占到全球的95%,在太空武器化方面,其他国家对美国构不成真正的竞争,要有竞争也只是其中的某一领域。”
王继新说,俄罗斯的实力和心气都比前苏联时期下降很多,现在俄罗斯更多的是完善在太空的资源系统,通过军事卫星等对其大气层内陆海空的作战空间进行保障,而不是太空武器化的试验。两相对照,美国的太空实战化水平大大推进,其太空卫星技术已经达到“杀手卫星”,即“反卫星卫星”的程度,能够对太空目标进行有效打击。
“早在登月成功后,前NASA局长D·韦伯就曾经称,75%到80%的登月技术可以应用于军事。而在美国退出反导条约后,太空武器化的趋势更会为国际社会所关注。”王继新说,“‘深度撞击’中使用的导航控制技术和太空探测技术是美国国防部竭力开发的航天器和太空攻击探测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2003年1月和2005年4月,两次代号为XSS-10和XSS-11的演示卫星试验的成功标志着美国现在已经具有干扰和攻击别国卫星的能力。”
能够在1亿多公里外和地球流畅通讯
王思潮研究员说,能够把这样两个飞行器送到1亿多公里以外的深空,并不算特别惊人,但也算过人。“我们也可以把几吨的重量送上地球轨道,但我们克服的是第一宇宙速度,而他们这次已经超过第二宇宙速度。1976年他们就能把海盗号、旅行者号送到火星了。”
“深度撞击”号本可以像哈勃望远镜一样利用航天飞机发射,但是这过于昂贵,本着“更快、更好、更便宜”的原则,他们选用了波音-德尔他-2型火箭,这种火箭曾经多次发射火星、彗星以及深空探测飞行器。
但是王思潮认为,能够在1亿多公里外和地球实现如此流畅的通讯,并能对飞行器进行实时的控制,这才是最惊人的。“通讯信号的强弱和距离的平方成正比,来自1亿多公里以外的信号将极为微弱,美国在澳大利亚、西班牙和美国本土各有一座射电望远镜,来随时接收飞行器发回的信号。”而美国现在的通讯能力,已经可以和60亿公里以外,飞到太阳系边缘的旅行者探测器通话了。
加州沙漠中的24米和70米射电望远镜、堪培拉和马德里的射电望远镜,加上喷气动力实验室的指挥中心,是美国所有深空探测项目的指挥中枢,其信号传输能力可以达到每秒200多Kb。在和撞击器分离后,拥有一枚RAD750高速芯片和精确平稳定向系统,650公斤重的轨道舱将逐步减速、定位,在充满微小颗粒的内彗发中找到一个安全的路线,然后对撞击过程进行观测,并把数据源源不断地传回地球总部。
我们的科研喜欢重复别人的成果
王思潮说,中国目前的外太空探索水平可以达到6万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要探索38万公里以外的月球,还有许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这与飞行1亿3千万公里的美国深度撞击计划相比,技术差距还很远。但更重要的是,我们缺乏他们那样的想像力和原创能力。
从1978年开始,德拉美尔和贝尔顿就在图森国家天文台研究哈雷彗星,当时他们从哈雷彗星的数据中发现,这颗彗星的彗核比煤球还要黑。“那时我们问自己,这是怎么回事,彗核不是冰构成的么?”德拉美尔说,“于是我们想到彗核形成的‘脏雪球’理论,然后我们就想拿什么东西把彗核表面砸开,看看里面是什么样子。”
1998年,一部和“深度撞击”同名的电影被中国人翻译成“天地大冲撞”,说美国和俄罗斯联合发射的“弥赛亚”号携带核装置,撞击一颗飞向地球的彗星,从而拯救了行将毁灭的地球。美国人的想像不仅上天而且入地,从地球开始到世界末日,从今生到来生甚至到平行宇宙再回到未来。而我们的想像力在霹雳贝贝之后,最远不过大气层消失,而那也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了,我们现在沉浸在对先古帝王的膜拜里,我们不敢怀疑,不敢否定,不敢想像。王思潮说,我们缺的就是核心技术。我们的科学研究总是喜欢重复别人的成果,在创造、构思上缺乏新意。“人家这次在左边打打彗星,我们会不会在右边打打?我们对科研能力的评价总是看论文发表了多少,而不在乎质量。”
中国目前已经在着手制定升空探索计划,但多是一些小行星和近距离的星球。尽管有学者和科研单位在讨论和制定探测火星、金星以及其他星体的研究计划,仍属于调研阶段,没有形成国家计划。■
★美国密报台湾:解放军或奇袭南沙
日前台湾媒体纷纷炒作:大陆为控制南中国海的战略石油补给路线及保障南海石油资源,正对位于南沙群岛由台湾驻守的太平岛虎视眈眈。台军担心解放军可能攻取太平岛,正研究是否在岛上重新驻军。
台军方高层紧急磋商
台湾数家媒体近日引述军方消息来源指出,据台军的卫星照片显示,近期有多艘解放军主力舰艇在太平岛附近出没。过去解放军为在属的礁岩上进行防务建设,一般都有补给舰进出,但“这次有解放军将领搭乘大型作战舰前往”云云。台湾军方研判认为解放军主力舰艇在南海深处出没,有可能是为搭载高级将领到岛上巡视,固守阵地;亦有可能是为夺取太平岛而铺路。
无独有偶,不久前,据台湾媒体披露,美国安全研究中心亚洲研究部也向台湾方面发出了一份内部报告,警告 “中国大陆可能奇袭台湾附属小岛”,据称其根据最新研究,认为中国可能发动奇袭,藉由攻取如太平岛这样的“台附属小岛”,向国际宣示领有台湾主权。
南中国海是大陆由海上进口石油的重要运输路线,同时南沙群岛本身亦蕴藏相当的天然资源,台军研判解放军有可能在“必要时”夺取南海的海上通道主导权,并且已经有一套“先取东沙、再拿太平岛”的作战计划。
据报道,台“国防部”对此高度关注。“国防部部长”李杰认为,军方应未雨绸缪,若判断太平岛有可能出现军事冲突,就应尽早重新派兵驻守。不过,海军方面认为,目前由海巡署驻守太平岛已经足够,日后台当局亦可能开放太平岛给民众旅游,故不一定恢复驻军。
李杰还紧急召集军方高层研商对策,会上提出包括重新驻军、提供装备强化岛上火力等方案。有军方官员担心,目前台湾“海巡署”人员进驻岛上,由于太平岛距离台湾本土远达860海里,万一发生战事,台湾战机根本无法及时飞往支援。小量驻军也不足控制南海水道,若遇袭更是远水救不了近火,若台方还要该岛,就须立即加强固守能力。
台官员坦承,根据台军目前外岛的防卫战略,为了保存防卫本岛战力,诸如太平岛等外岛若遭攻击,必须“独立固守”,撑多久算多久,“以拖待变”,等“国际势力”介入,再以政治手段解决。至于军事上,只能被动采取截断敌军补给线或牵制对方战力方法。
分析人士指出,此事无异于又一种“迫害妄想症”。不难看出,今天陈水扁当局在“台独”路线上越行越远,伴随着美国的中国军力报告以及自己的所谓“国安报告”即将出炉,台湾军方的“中国威胁论”合唱调门也日高一日,其“解放军奇袭太平岛”论调出台也就不足为奇了。
两岸曾在太平岛默契合作
南沙群岛已定名的岛、洲、礁、沙共有185 处,其中,太平岛(又称“黄山马”)最大,面积约0.45 平方公里,海拔4到6 米。然而,围绕这样一座“小岛”,其战略意义和主权意味丝毫不减,中国周边邻国也一直在暗中窥伺。
其实,一段时间以来,太平岛由台湾实际控制,在南海诸岛的归属上,台海两岸均坚持中国对其拥有主权的立场。两蒋主政台湾时期,两岸甚至在太平岛有过“默契的合作”。
1974年,大陆为反击南越武装侵占西沙群岛,决定展开自卫反击战。1月19日,西沙反击战打响,中央军委急调东海舰队4艘军舰赴西沙驰援。由于台湾海峡长期被台军和美国第七舰队控制,以往解放军舰艇来往于东海与南海之间,都要绕道台湾东南的公海,以避免引发摩擦和冲突。此次因军情紧迫,解放军军舰奉令直接从台湾海峡通过。
台军在蒋介石“西沙战事紧”的指示下,不仅没有开炮,还打开探照灯方便解放军舰队顺利通过。洛杉矶著名政论家于摩西称,他在蒋介石的大溪官邸发现了蒋当时的手令,其中写道:“查我东海舰队,赴西沙作战,沿线我国军,开放航道,太平岛军医院随时待命,救治西沙之战伤员……”
另据报道,1988年,在同越南海军发生冲突以前,大陆舰艇编队曾在南沙太平岛停靠一周,补充了大量的淡水和主副食品。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发生的这两场海战中,台湾方面都对中国大陆为维护国家主权所采取的行动表示理解。两岸在维护国家领土安全上,站在了一起。海峡两岸在关乎国家主权时血浓于水的亲情,曾经有过充分体现。然而,目前台当局“亲者痛,仇者快”的做法难免令国人扼腕叹息。
★中亚能否赶走美军基地
青年参考2005年07月14日记者 王晓玉 发自阿斯塔纳(哈萨克斯坦) 中国和俄罗斯以及中亚国家联手,能否推动美国从中亚撤军呢?这是上海合作组织(SCO)元首峰会发出撤军呼吁后,各方关注的话题。
7月5日,上海合作组织(SCO)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行成员国元首峰会。人们注意到,在会议通过的《元首宣言》中有一段内容直接触及美国在中亚国家的驻军问题。这是美军进驻中亚以后第一次遇到外界以书面形式提出的撤军呼吁,而且对方不是单一的哪个中亚国家,而是中国、俄罗斯同为组织成员且在该地区发挥重要影响的SCO。
尽管SCO元首们在宣言中强调支持国际反恐联盟在阿富汗的行动,但呼吁美国从中亚撤军的话说得也很明白。俄罗斯代表团一位高级外交官表示,SCO并不是向美国发出最后通牒,而是想知道美国从中亚撤军的时间表。据美媒体报道,在阿斯塔纳峰会之前,美国驻俄罗斯大使馆通过非正式途径向俄方探询SCO接受美国为观察员的可能性,俄方委婉地向美国表达了“没有这种可能性”的结果。
乌禁止美军飞机夜间飞行
阿斯塔纳峰会的确与以往有很大不同。最近一年来,中亚地区局势动荡:吉尔吉斯局势发生巨变,前总统阿卡耶夫被迫出逃;乌兹别克斯坦安集延地区发生大规模骚乱事件。中亚国家领导人越来越感到形势吃紧,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开始考虑,是否有必要继续容留美国的驻军?
几个月前,乌兹别克作出禁止美军飞机在夜间飞行的决定,向美国发出一个很强烈的信号,表示乌兹别克有权决定外国驻军在本国领土的活动,其中也包括驻军的去留问题。
吉尔吉斯临时政府上台以后,与美国保持一定的距离,与俄罗斯的关系却逐步升温。前一段时间,俄罗斯和中亚媒体都报道了吉尔吉斯邀请俄罗斯在吉南部的奥什建立军事基地的消息。一个月以前,从吉尔吉斯又传来消息说,吉尔吉斯准备向美国正式提出驻军的时限问题,理由是阿富汗局势已经趋于平稳,美国已无必要长期在中亚驻军。据说巴吉耶夫代总统已经录制好呼吁美军撤离的讲话,但不知为什么后来没有在电视上播放。
美更关心中俄的态度
俄罗斯等国媒体在SCO阿斯塔纳峰会举行之前就预测到,这次峰会将就中亚地区安全局势达成重要共识,但很少有人猜测到,SCO将公开呼吁美国及其盟国从中亚撤军。美国最近已经感觉到,中亚有关国家对其驻军的态度正在发生转变。尽管美国一再声称,它在中亚的驻军属于它与有关国家的双边事务,但它不能轻视SCO的态度。
乌兹别克、吉尔吉斯的意愿固然不可小视,但美国更关心的恐怕还是中国和俄罗斯的态度。SCO直接向美国提出撤军问题,说明中国、俄罗斯和组织内的其他成员国已经就美国驻军问题达成一致,这对美国的压力,以及由此产生的效果肯定要远远高于单一国家的呼吁。
美在对乌运作
美国驻中亚一个国家的外交官近日表示:美国在中亚建立军事基地都是征得驻在国政府同意的,只要每一个驻军所在国还把美国驻军当作其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美国的军事基地就会继续保留下去。由此表明美国现在不会从中亚撤军。
美国国防部发言人迪里塔6日表示,我们的运作都是希望乌兹别克政府同意并且与他们合作。至于是否要让我们继续在那里运作,这是乌兹别克斯坦政府必须做的决定。中亚国家本无催促美国撤军的想法,容留美军常驻还能得到一笔丰厚的收入,是美国推动的民主浪潮才使他们要驱赶美国驻军。但如果美国觉得他还有必要在中亚驻军,它会找出任何理由赖着不走。
链接
《元首宣言》相关内容
《元首宣言》的第三部分:“我们将继续支持国际联盟在阿富汗的反恐行动。我们看到阿富汗在国内局势稳定方面发生了积极变化。为开展反恐行动,SCO向联盟各国提供了地面基础设施和临时部署军队,还提供了地面及空中军事运输通道。鉴于阿富汗反恐大规模军事行动已告一段落,SCO认为,反恐联盟有关各方有必要确定临时使用SCO成员国上述基础设施及驻军最后期限。”(有删节)
★解放军少将指美若为台动武中国核武反击
凤凰卫视7月15日消息 据外电综合报道,中国解放军少将朱成虎警告,如果美国在台海冲突时,向中国发动武力攻击,中国已准备好动用核子武器,向美国作出还击。
报道引述中国国防大学防务学院院长的朱成虎说:“如果美国将他们的导弹和定位发射系统对准中国领土内的目标,我想我们将一定用核武器予以还击。”
朱成虎是在一个为外国记者举行的会议上,发出上述警告。他补充说,中国的领土包括战舰和飞机。
“如果美国人决定干涉,我们就决定还击。我们中国人准备好西安以东的城市全部被毁,但美国人也要准备好数百个城市被我们中国人摧毁,”他说。
报道说,朱成虎较早前警告,中国能够用长程导弹打击美国,但是他威胁在台海冲突中使用核武器,是近十年来中国高级官员鲜少使用的说法。
路透社向中国外交部询问,外交部发言人表示,这个说法是朱成虎个人说法,不代表政府。而国防部回应时拒绝就此发表评论,但表示朱成虎出席的这个会议是外交部举办的。
报道引述美国前议员说,这个说法和中国之前的说法不同。自从1964年中国爆炸原子弹以来,中国官员一直说,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不过,朱成虎不是第一个谈到在台海冲突中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的官员。
美国前助理国防秘书Chas Freeman说,在1999年,解放军官员就告诉他,美国如果在台海冲突中介入,中国能够反击美国。
路透社引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说,他们正在调查这番言论。
凤凰卫视7月16日消息:
据中国时报报道,中国国防大学防务学院院长、解放军少将朱成虎,近日在一场由中国外交部主办的官式简报会中,对参访北京的香港驻点外籍记者表示,如果中美两国因台湾问题发生军事冲突,「中国别无选择,只能动用核武。」他并警告说,美国西岸一百多个或二百多个、甚至更多城市,可能因此被摧毁。对此,美国众议员谭克多十四日发表措辞强烈的声明要求中国道歉,
在这项简报会上,记者的提问是:如果美国介入台海战争,中国将如何反应?朱成虎以流利英语回答:「如果美国将飞弹和制导武器攻击中国领土,我想我们只能用核子武器来反击。」在场记者说,朱成虎当时还明确表示,「所谓中国领土,包含中国解放军所属战舰及战机。」
这是目前为止,中国对美国发出的最明确核武威胁,但朱成虎说,这是他的个人意见。此前,中国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熊光楷在一九九五年曾私下威胁以核武攻击美国洛杉矶,引起美国政界哗然。
根据《金融时报》、《亚洲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等媒体报道,朱成虎还表示:「如果美国有心干预」,「我们也有决心做出反应,中国人已做好西安以东城市全数遭到摧毁的准备」,「当然,美国也必须做好准备,美国西岸一百多个或二百多个、甚至更多的城市可能被中国摧毁」。
对于中国威胁采行核武攻击的原因,朱成虎说,因为中国没有能力在一场传统战争中打赢美国。过去,中国曾明言「不首先使用核武」的核武使用原则,但朱成虎说,原则是可以改变的。现年五十三岁的朱成虎,毕业于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和国防大学,目前担任国防大学防务学院院长。他曾以访问学者身份在美、英等国客座研究。他二○○○年即曾在《解放军报》发表评论文章威胁美国说:「中国不是伊拉克」,鹰派立场十足。
朱成虎说,这只是他个人评估,并不代表官方立场。他并认为中美将不致走向战争。但在美国国防部发表中国军力报告前,及中海油并购优尼科关键时机,此番讲话必然带来冲击。
对于朱成虎说法,中国国防部不愿评论。中国外交部初始表示,朱成虎已明言,这些言论只是他个人意见;稍晚,中国外交部又表示将继续深入调查此事。
针对中国将领扬言要以核武对付美国一事,美国众议员谭克多十四日发表措辞强烈的声明要求中国道歉,同时要求中国立即对发言不当的将领撤职查办,也要求中国公开宣布放弃对台动武。他并为此致函中国驻美大使周文重。
联邦众议员谭克多(共和党,科罗拉多州)立即发表声明并致函周文重,表达强烈愤怒。谭克多指出,这种话让人很难相信是出于现代国家的高级官员之口,「尤其是这个国家正筹办奥运会」。
谭克多表示,美国在一九七九年与中国建交时,预期中国会遵守承诺以和平方式化解台海争议,可是现在中国先是制定《反分裂国家法》,然后又是朱成虎杀气腾腾的谈话,不禁令人质疑中国当局的诚意。如果中国继续「走这条毁灭性的道路」,「我相信美国会被迫重新考虑与贵国建交的决定」。
谭克多向中国当局提出几项要求,第一,谴责朱成虎,并立即收回朱成虎的谈话。第二,把朱成虎撤职查办。第三,正式为朱成虎的谈话向美国人民致歉。第四,公开宣布放弃对台动武。
★核武攻美?解放军将领谈话外界关切
据香港媒体综合报导,对于外国媒体引述中国解放军少将朱成虎说,中国已准备使用核武对付美国,香港浸会大学欧洲文献中心主任杨达今天说,这可能只是朱成虎个人的说法,不代表官方立场,但有军事观察家持相反意见。
外电今天引述英国金融时报报导,朱成虎在向外国记者简报时警告,如果美国因台湾问题攻击中国,中国准备使用核子武器对付美国。他也说,这是他个人的意见,他也不预期中国会与美国发生冲突;但如果美国发动攻击,中国别无选举,只有诉诸核武。
据台湾媒体报道,杨达说,在核武问题上,中国过去一直采取模糊政策,现在朱成虎说得那么明白,不符合中国的一贯立场。研究国际战略的杨达说,核武是战略问题,战略家都不会说得太明白,或点名某些假想敌。所以,他觉得,即使朱成虎确实说了媒体所说的那番话,也只是个人意见居多,并非官方立场。
杨达又说:“有关这种报导,这觉得有点奇怪,我怀疑是报纸的揣测。”
不过,香港的中国军事观察家李风表示,假如报导属实,朱成虎的谈话并非只是个人意见,必定代表中国军方的立场。他说:“他(朱成虎)那些人怎么会有个人意见?怎么敢随便乱说?既然敢接受外国媒体访问,假如乱说,不是要丢乌纱帽?”
李风指出,一国的军事战略原应是含糊处理的,但看来中国在台海问题上并非如此,而是要明白告诉美国它在台海问题上的底线。他说:“这是战略讯息。在台湾问题上,北京采取战略讯息,有话说在先,没有模糊空间,特别是军事方面,一定要让美国明明白白知道。”
他并说,据他了解,在台海问题上,中国军方的看法是一致的,即假如爆发战争,以及美国介入和中国打不过时,就会使用核武。
至于核武攻击的对象,可能只是美国的航空母舰及美军的海外基地。不过,一旦用上核武,双方的手段难免会愈趋激烈,最后攻击本土。
他说:“这里动一下,那面提升,这里又动一下,双方会愈搞愈激烈。”
据称,朱成虎是中共解放军较年轻而受重用的将领,他的观点与副总参谋长熊光楷差不多。熊光楷职责之一是负责解放军对外关系,包括与美国对话;他曾多次访问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