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汉墓帛书本《道德经》解读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1106&postID=26969.html
(4)四十一章(德之器)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今 日 看 点 : 2012–05–07▲◆★●■☆
海陆空“五虎将”随梁光烈出访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中国劝说朝鲜的工作比外界的想象多得多
http://news.ifeng.com/mil/2/detail_2012_05/05/14334579_0.shtml
年轻人千万别缅怀“文革”
http://star.news.sohu.com/20120507/n342498379.shtml
奥朗德在三大议题上对华持强硬立场
http://news.ifeng.com/world/special/france2012/content-1/detail_2012_05/07/14356834_0.shtml
最大的危机是我们对危机视而不见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7682462.html
从三部《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看长江资源生态环境的恶化
难以画上句号的《三峡工程》
http://www.bbc.co.uk/zhongwen/simp/focus_on_china/2012/04/120430_cr_three_gorges_immigrants.shtml
行政化导致职称评审腐败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21791
海陆空“五虎将”随梁光烈出访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中评社北京2012年5月7日电/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梁光烈目前正在美国访问。据国防部网站显示,是次随同梁光烈出访的“将军团”,分别来自海陆空三军。主要随行人员包括:渖阳军区司令员张又侠、海军副司令员苏士亮、空军参谋长杨国海、第二炮兵参谋长高津、新疆军区司令员彭勇等。
文汇报报道,梁光烈是次出访将就两军关系、国际和地区局势等重大问题与美方进行战略沟通,这些将军均为熟悉相关问题的重要人士。
☆张又侠具实战经历
渖阳军区司令员张又侠上将,1950年出生,陕西人,其父为开国上将张宗逊。张又侠曾参与“对越自卫反击作战”,是中国“50后”的将领中,少数具有战功的将领之一,更是七大军区现任司令员中唯一具有实战经历的将领。
☆苏士亮谙熟海军指挥
海军副司令员苏士亮中将,1950年出生,山东人。苏士亮在海军各个不同类型的高级领导岗位上工作过,熟悉海军各项事务。他曾任海军最高学府海军指挥学院院长,并在南京、济南、广州三大军区担任过要职,特别是曾先后担任北海舰队司令员、南海舰队司令员。2009年1月,任海军参谋长。2010年12月,任海军副司令员。
☆杨国海出身飞行员
空军参谋长杨国海中将,1950年出生,天津人,系飞行员出身,长期在空军部门工作。历任空4师师长,1995年任空一军副军长,1998年任空军上海基地司令员,2000年任兰州军区空军参谋长,2006年任空军副参谋长,2007年9月任空军参谋长。
☆高津学者型组建新导弹部队
第二炮兵参谋长高津少将,1959年出生,江苏人。属于技术型优秀人才,任旅长时,所在旅曾受到中央军委通令表彰,个人先 后荣立一等功2次、二等功1次,并被评为“全军科技练兵先进个人”。参与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新型导弹部队,并组织实施了首枚新型导弹发射,参加多次重大军事行动。撰写的《导弹部队机动作战与战场建设》、《导弹部队突防战法研究》等20多篇学术文章,受到高层领导和专家的好评,并相继在全军和二炮获奖。
☆彭勇长期驻守新疆戍边
新疆军区司令员彭勇少将,1954年出生,河北人。长期在基层部队工作。2011年6月任新疆军区司令员、军区党委副书记。2011年8月至现在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新疆军区司令员、军区党委副书记。 ▲◆★●■☆
中国劝说朝鲜的工作比外界的想象多得多
http://news.ifeng.com/mil/2/detail_2012_05/05/14334579_0.shtml
环球网2012年05月05日
笔挺的身板,略带四川口音的洪亮声音,一身松枝绿军装,左胸的级别资历章上整整齐齐排列着7排53道竖杠。这,就是中央军委委员、国防部长梁光烈如今的“标准形象”。
曾有记者好奇地问他,您的级别资历章怎么看?梁光烈笑着回答:“一道竖杠等于一年军龄,数这个竖的道就能看得出是多少年的军龄来。”
那就是说,当时梁光烈至少已有53年军龄。记者又问,排数是怎么算的?梁光烈答道:“军委是7排,这是最多的排数。”
这枚级别资历章,记录了梁光烈从一名普通士兵到军委委员、国防部长、上将的54年戎马生涯。
自卫反击战悍将
梁光烈1940年12月出生于四川省三台县。1958年1月,17岁的梁光烈入伍,成为陆军第一军一师二团工兵连的战士,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多年以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盛大阅兵式举行的前夕,梁光烈回忆起自己刚参军的日子,感慨万千:“那个时候已经没办法和现在相比了。装备发生了历史性的飞跃,完全变了。
那时候我们叫‘小米加步枪’,我当兵的时候,扛的还是从苏联引进的7.62气步枪,拉一发上一发子弹打一发,现在我打一下出去是数发子弹。过去我们的火炮是通过测距,人工计算(打击距离),测距也是(用)望远镜或者其他的办法。现在我们是远程的精确打击,100公里、200公里(外)都可以消灭敌人了。”
资料图:10月13日,在越南首都河内附近,梁光烈(左)与一名越南士兵握手。当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梁光烈参观了越南首都河内附近的越军某部队。新华社记者黄晓勇摄
在艰苦的条件下,梁光烈逐步成长为班长、排长、司令部工兵科参谋。上世纪70年代,他进入武汉军区司令部,成为作战部的一名骨干。
1978年底,在筹备对越自卫反击战时,邓小平亲自点将,将武汉军区司令员杨得志调任为昆明军区司令员。当时,杨得志唯一随身带走的部下,就是武汉军区作战部副部长梁光烈。
到云南后,梁光烈深入边境了解情况。开战前制定作战计划,杨得志让大家估计完成对越反击需要多长时间,众人都认为需要较长时间,只有梁光烈说,不要两个星期解决战斗!果然,仅用了8天,解放军就打下凉山,兵临河内城下,迫使越军撤退到胡志明市。
不久,杨得志因病回京治疗,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西线指挥基本由梁光烈接替。西线部队连连取胜。战争结束后,梁光烈在军界的威望开始上升。但他依然保持了踏实、低调的做事风格,许多战绩和功劳并不为外人所知。
改革先锋
从越南战场凯旋后,梁光烈来到陆军第二十军。1979年到1985年,6年时间内,他由副师长晋升为军长。就在他出任军长之际,中国军队改革史上的一件大事发生了——
1985年6月4日,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在北京出席军委扩大会议,这位81岁的老人在会上发表讲话,他轻轻伸出一个指头,说了一句令世界震惊的话:“把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员额减少一百万。”
资料图:10月13日,在越南首都河内附近,梁光烈(左一)与越军某部队军官握手。当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梁光烈参观了越南首都河内附近的越军某部队。新华社记者黄晓勇摄
在这一背景下,梁光烈成为军队改革的重要参与者。他担任军长的第二十军,成为陆军军旅体制改革的首个试点集团军,并且从替补军练成主力军。
1990年,他出任第五十四集团军军长,将其改制为超重装军,成为主力部队。1995年,他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
1997年,他调任沈阳军区司令员,开始研究对台作战,提出新的作战思路。1999年,台海局势告急,中央军委点将梁光烈担任南京军区司令员。
2002年,他升任总参谋长,对总参作战部进行大变革,设立了许多新时期的作战局,要求部队真打真练,一切为了实战。
资料图:国防部长梁光烈视察新乡援建的灾民安置点。
敢言部长
从2008年开始,梁光烈担任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国防部长一职,对外代表整个国家的军事形象,是中国防卫力量的重要象征。在很多重大国际场合,梁光烈都以敢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