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说出真相:为什么不邀请中国参加军演

马王堆汉墓帛书本《道德经》解读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1106&postID=26969.htm

l

(65)二十一章(器)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今 日 看 点 : 20120707▲◆★●■☆

 

北京来论:打破默契,弃游戏规则?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纽约时报》:茅台酒是党的生命

http://www.ddhw.com/blog/viewblog.aspx?user_id=25773&msg_id=1288

 

美称将邀请中国环太军演 国防部:尚未收到

http://www.cankaoa.com/bbs/201207/thread_48861_1.html

 

奥巴马说出真相:为什么不邀请中国参加军演

http://www.cankaoa.com/bbs/201207/thread_48940_1.html

 

解放军为何不敢在钓鱼岛反击日本

http://www.cankaoa.com/bbs/201207/thread_48983_1.html

 

怎样做“一名对党负责为民尽责的好干部”

http://bbs.city.ifeng.com/viewthread.php?tid=13536725

 

原北京日报社长梅宁华涉薄下台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2/07/05/1857566.html

 

中国最高领导人薪水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
/2012/07/06/1857798.html

 

解放军整饬基层 严防犯罪活动向军营渗透

http://news.ifeng.com/opinion/gundong/detail_2012_07/06/15841245_0.shtml

 

中共18大后的对台政策 王毅讲话透基调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23651

 

传解放军侦察舰遭撞毁沉没 在越南占领海域出事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2/07/06/1858674.html

 

 

 

北京来论:打破默契,弃游戏规则?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台“陆委会”阻挠台北会谈的理由,凭空臆想,荒唐离谱。

  中评社北京2012年7月7日电(作者 宁申)中评社编者按:“台北会谈:认同、互信与两岸和平发展”研讨会破局,北京方面对此有何看法?这一篇评论文章作了全面阐述,敬请关注。另外仍需强调,中评社所刊发的“北京来论”专栏文章,均有代表性与权威性,非普通议论。北京作者宁申的文章全文如下:

  台湾大学政治学系两岸暨区域统合研究中心、两岸统合学会、台湾大学社会科学院拟在台北主办“台北会谈:认同、互信与两岸和平发展”研讨会。笔者有幸获邀,遂抛开其它事务,专心撰写论文,计划着在台北向一众耆宿俊彦请教,虽不敢期盼“求同化异”,但依据个人经验,“求同存异”还是可以的。不料,先是得到主办方通知,会议从6月29—30日推迟至7月13—14日;没过多久又被告知,会议在台“陆委会”的刁难和阻挠下被迫取消。对此,受邀参会的大陆学者都感到十分诧异。

  一次由民间学术团体主办的学术会议,先是被台“陆委会”杯葛,后又生生地被“踩刹车”。出现这种情况,即使是在民进党执政时期,也是极为罕见的。一位了解内情的人士表示,“陆委会”的举动不妥当、不正常,也很不友善。

  “陆委会”为什么要干预和阻止这次研讨会?对此,据台湾媒体报道,“陆委会”的理由有二:其一,“台北会谈”属学术交流,然而相关名单中,光是大陆台办系统以及涉台系统加上有解放军身份者,就有11人,“很少看到有这么大的比重在一个研讨会里”。因此,仅同意“纯学者”参与。凡具有党政军(包括文职人员)背景与涉台人员(包括海协会)均不宜通过。其二,会议主题不可出现“认同”与“互信”等文字。为此,台“陆委会”先是要会议主办单位自己“猜谜”主动“抽离”大陆受邀人士中的“非纯学者”,未果,便直接提出阻止其参会的11人名单,并要求台湾入出境主管部门“就此办理”,终致该次会议夭折。

  这件事,有许多令人费解之处。台“陆委会”说,大陆受邀人员中“官员比重太高”。事实上,此次应邀出席会议的两岸三地专家学者达150至180人,区区11人所占的比例远算不上“太高”吧?  

 台“陆委会”又说,大陆官员的参加,会使得会议“偏离到学术研讨会以外的范围”。这种臆想不知由何而来。就笔者所见,在各种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的场合,出现两岸官员的身影实在寻常(个人因此也认识了一些台湾官员),并未看到所谓“偏离到学术研讨会以外的范围”的情形。而且,据我所知,此次受邀参会的大陆涉台部门官员,都是从事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实务并学有专精的,他们赴台与台湾学者进行直接的交流、沟通,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实在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况且,根据研讨会的安排,这些官员以民间身份与会,既没有担任各议题小组的召集人,也没有担任论文发表人,而只是“带着耳朵去”,倾听各方意见的。毕竟,这次研讨会汇聚了台湾蓝绿阵营研究两岸问题最有代表性的学者,是了解各方看法的一次难得机会。台湾方面不是经常呼吁大陆方面要多听台湾多元的声音吗?为什么这个时候又要将人拒之门外呢?说大陆官员以民间身份与会,会导致会议“偏离到学术研讨会以外的范围”,是不是有些危言耸听?

  可以说,此次受邀赴台参与研讨会的大陆人士,都是以民间或学术身分按正常管道办理手续,以往他们也曾参加过此类活动。台湾方面不让他们赴台,其理由实在缺乏说服力。事实上,在两岸交流中,“官扮民”的游戏玩了很久了,国民党执政如此,民进党执政也是如此。近几年,两岸有关主管部门官员以民间身份进行交流往来更是屡见不鲜。只要依照既定的程序申请、办理,基本没有问题。双方心照不宣,默契得很。台“陆委会”此次打破默契,制造出问题,难道是以后不想按照这个游戏规则“玩”下去了?

  “陆委会”还要求会议主题不可出现“认同”与“互信”等文字,就更是荒唐离谱。“陆委会”不是经常标榜台湾自由、民主吗?作为官方机构,凭什么可以干涉民间团体研讨会的讨论议题?谁给了这个权力?再者,在马英九先生的大陆政策主张中,处处可见“互信”字样,现在怎么就不能出现、不可以讨论呢?“不可出现‘认同’与‘互信’等文字”的规定,是马英九先生的意思么?笔者宁可相信,这是“陆委会”的自作主张。他们到底在怕什么?是否这次开了一个恶例,今后对民间研讨会的讨论议题和内容都一律要干预审查?在两岸问题上,究竟有哪些议题是不可碰触的“禁区”?“陆委会”不妨说明白,以便让各界都清楚明了。

  笔者还感到十分不解的是,这几年两岸关系有了很大改善和发展,两岸之间保持了良性互动,沟通管道也应是多样和畅通的。“陆委会”如果认为大陆涉台部门人士赴台参加研讨会人数偏多,大可通过沟通加以处理,这样做当然也有益于双方累积善意。但是,从国台办就此事作出的回应来看,“陆委会”在这件事情上完全没有与大陆涉台部门“通通气”、“打招呼”,而是采取了断然拒绝的态度。这种简单粗暴的做法,有悖当前两岸关系气氛,也是有损两岸互信和良性互动的。

 笔者认为,“陆委会”此次举动的不妥当、不正常和不友善,实际上有迹可循。观察今年以来“陆委会”的表现,就能发现其上述做法绝不是一个偶然的、孤立的事件,而是其在两岸关系上一系列为人诟病的做法和言论的继续。“陆委会”主委赖幸媛女士不时发表一些很不恰当的言论,对大陆的内部事务说三道四,妄称要大陆“推动政治改革”,宣称台湾方面“正以实际行动促进大陆公民社会发展”,通过资助某些大陆民间团体和“具批判性的新闻人员”赴台,“将台湾自由、民主现况与经验传递给大陆人民”。“陆委会”相关人员还对福建平潭实验区开发建设发难,其中称平潭是大陆搞“一国两制”的实验区,显然是缺乏常识的奇谈怪论。不久前,原定6月底在台北举行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的第八次商谈,并签署两岸促进和保障投资协议,据说也是因为“陆委会”有意见,不得不推迟。如此等等。

  回顾过去四年,两岸关系进入大交流、大合作阶段,取得了一系列有益于两岸民众福祉的重要成果,两岸同胞无不感到欣慰。但是,人们鲜少听到“陆委会”发出热情鼓励两岸交流、积极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正面声音,反而是时常听到有损两岸政治互信和良性互动、迟滞两岸关系发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