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汉墓帛书本《道德经》解读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1106&postID=26969.html
(68)二十三章(失)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今 日 看 点 : 2012–07–010▲◆★●■☆
政府采购节约资金6600亿 不可自说自话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 还有多少节约潜力?
■ 是“节约”还是“少浪费”6600亿 ?
■ 节约6600亿为何无人喝彩?
■“10年节约6600亿”还需“知其所以然”?
■ 政府采购的“得与失”都要晒账本
■ 政府采购的“短板”在哪里?
不做缩头乌龟 两岸开启保钓新模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王梦恕炮轰高铁:都是利益招标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23750
江泽民拿下陈希同的后遗症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2/07/08/1861544.html
中国太空探索仍被排除在重大国际空间合作外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
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23741
政府采购节约资金6600亿 不可自说自话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财政部副部长王保安日前透露,10年来,我国政府采购规模由2002年的1009亿元增加到2011年1.13万亿元,10年间增长了10倍,累计节约财政资金6600多亿元。
中评社北京2012年7月9日电/政府采购法颁布10年来,一方面是政府采购规模增长了十倍,另一方面是“累计节约”6600多亿元。对于财政部副部长王保安的说法,网上留言中质疑之声占了绝大多数;10年来,国家财政收入未增长十倍,绝大多数民众的收入未增长十倍,公务员队伍也未增长十倍,唯独政府采购规模增长了十倍,在大力提倡“节约型政府”的背景下,这种自说自话式的“表功”令人摇头。
政府采购还有多少节约潜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财政部副部长王保安日前透露,10年来,我国政府采购规模由2002年的1009亿元增加到2011年1.13万亿元,10年间增长了10倍,累计节约财政资金6600多亿元。
2012-07-09:日前,财政部副部长王保安表示,政府采购法颁布10年来累计节约财政资金6600多亿元。中国政府采购规模10年来增加10倍,由2002年的1009亿元增加到2011年1.13万亿元。(7月2日《人民日报》)
面对一大笔政府“节约”数字,笔者与许多网友一样,充满了挥之不去的疑虑,因为财政部门并没说明该数字究竟从何而来。更重要的是,与目前公众十分熟悉的政府采购现实相比,“节约6600多亿元”,实在显得太过突兀、扎眼,令人难以置信。
近年,我们耳闻目睹太多“只买贵的不买对的”的高价甚至“天价政府采购”事件。如高于市场价9倍、采购价高达6247元的“天价内存条”,而据国家审计署历年的审计报告,“2005年,教育部等四部门违规采购金额3.8亿”;“2009年,19个中央部门未严格执行政府采购规定,涉及金额14.09亿”,今年的审计报告显示,包括“政府采购”等在内的违规金额高达43.94亿元。
据此前多名因采购腐败落马的官员交代,官员在政府采购中“收取回扣,已不是什么‘潜规则’,几乎成了‘明规则’”,政府采购领域,也早已成为公认的“商业贿赂重灾区”之一。
这种现实大背景下,“节约6600多亿”的数据,显然不能不让人倍感迷惑——如此“节约”,究竟是一种名副其实的廉价意义上的“节约”,还是一种仅相对于过度奢侈意义上的“节约”?今年两会期间,原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的一番感叹,“如果我们紧一紧省一省,一年节省几千个亿不成问题”。看来,至少我们还有十分巨大的节约潜力可挖。(时间:7月3日 来源:广州日报)
政府采购:“节约”还是“少浪费”6600亿?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7-09: 关于“采购”,已闹出过不少桥段,如采购Ipad当U盘,而“天价采购”,早就成了政府采购中的痼疾。若化用“那些年体”来形容这,可来上一句“那些年,我们一起见证的天价U盘”。
在政府采购“只买贵,不买对”的轶闻难绝的语境下,说政府采购很“节约”,难免让人啼笑皆非。日前,财政部副部长王保安表示,政府采购法颁布10年来累计节约财政资金6600多亿元,就引起如潮的争议。当然,这不是指采购规模越来越小,相反其规模10年增加10倍,由1009亿元增加到1.13万亿元。
“正面”的新闻,却遭负面解读。民众很想追问的是:10年节约6600多亿的数据,是如何算出的,依据又是什么?语焉不详的新闻表述,没涉及细化的阐释,我们也不得而知。平心而论,就全国范围而言,一年省出
600亿采购资金,并非难事。“10年省下6600亿”,或非凭空捏造。
王保安表示,10年来“优先采购本国产品的政策逐步建立”,“丰富了财政调控方式,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基本建立等等”。这些显性进步,值得肯定。只是,这些基本的制度性构架,近十年才基本成型,正间接说明了,目前的政府采购还存在一些模糊地带。而“采购腐败”,正是寄生在这种制度漏缝中。
优先采购国货,是为支持本土产业、民族企业,但支持是有前提的。假如有些国产物品质次价高,政府部门还要花高价来“采购支持”,也不愿选质优价廉的“非国货”,那这样的采购模式势必问题重重。因为不加区分的一味进行“财政溺爱”,可能适得其反,只会催生被保护企业的惰性,进一步丧失市场竞争力。
当然,除了强制性采购之外,一般部门似乎还是习惯“用市场说话”,某些部门大肆超标采购非国产豪车,也是常见情形。可见,采购法应首要约束的,并非是否支持国
货,而是是否公共财政每一分钱的采购,都是秉着不超标不浪费不虚报的态度?
强调“不浪费”,就是因为在一些部门和公众眼里,是“节约”还是“不浪费”,因解释权不同,看法截然相反。以最常见的U盘和内存条为例,一般人如果自费买这两样东西,肯定就会严格按照它的字面意思,按市场价甚至会疯狂砍价妄图以低于市场价的优惠价格买到。这才是“节约”。可是,在某些部门预算里,如果预算又不是那么透明公开,所以“U盘”采购价是可自由支配的,甚至不超标天价采购,不买iTouch4作U盘,预算肯定用不完。就意味明年预算会大幅缩减。想想都心疼,所以明知违反常识,一咬牙还是买了。
所以,10年政府采购,是“节约”还是“少浪费”了6600亿,这笔账最好还是详尽公布具体账单后,请公众来细算一遍。这个监督权、解释权应还给公众,不然,一个U盘你没买iTouch4买了iTouch3,你也不管这叫“浪费”而叫“节约”,那你让我们上哪说理去?(时间:7月3日 来源:华西都市报)▲◆★●■☆
政府采购节约6600亿为何无人喝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7-09:政府采购法颁布10年来累计节约财政资金6600多亿元,对于财政部副部长王保安的说法,网友是一边倒地持深度质疑的态度。
政府采购一直是舆论和民意关注的焦点,然而这样一张堪称优秀的成绩单为何却无人喝彩呢?我想这首先是民众一种常识性判断。很简单的道理,10年来,国家财政收入未增长10倍,绝大多数民众的收入未增长10倍,公务员队伍也未增长10倍,唯独政府采购规模增长了10倍,在大力提倡“节约型政府”,中央多次要求精减行政开支的背景下,这正常吗?某种意义上说,“政府采购10年节约6600亿”就像一个花钱如流水的富二代突然宣称自己勤俭节约一样,不仅显得非常荒唐可笑,甚至还带有一定的挑衅意味。
事实上,民众对政府采购的切身感受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