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成熟与不成熟的48个差距(13-16)
http://www.ddhw.com/blog/viewblog.aspx?user_id=9262&msg_id=38
第四章 学会随机应变
13.智者说话看对象,愚者盲目乱开口
14.智者善于察言观色,愚者不会“投其所好”
15.智者看场合,愚者“一根筋”
16.智者谈对方感兴趣的事,愚者说自己感兴趣的事
今 日 看 点 : 2012–10–16▲◆★●■☆
中国军队筋疲力尽了吗 ?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中美对抗升级 美武力威慑不凑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行政体制改革的顺德样本 机构精简近2/3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美在钓鱼岛把日当枪使让中日永不消停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27183
中国军队能够应对所有突发事件吗?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
五年来中国有66.8万余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胡温领导下的十年留下的政治遗产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27209
钓鱼岛争端:中国为何让步?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27206
中国军队筋疲力尽了吗 ?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中评社香港2012年10月15日电/日本《外交学者》10月12日载文《中国军队筋疲力尽了吗》,摘要如下:
安德鲁.斯科贝尔(美国智库兰德公司研究员——编者注)和黎安友(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中国政治问题专家——编者注)最近在题为“中国军队的过度扩张”一文中称,尽管中国军队是世界规模最大和军费第二的军事力量,但仍有力所不逮之嫌。解放军“在应对担负的众多使命时已力不从心。”
两人罗列出令当代中国军队担心的新老任务:国内安全、针对多个邻国的国防、台湾问题,以及在全球扩张中国战略利益的目标……显然,中国军队需要为许多突发事件未雨绸缪。
但是,忙碌迥异于力不从心。更何况中国军队似乎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能掌控大局。力不从心是实际行动过多所致,而非源自潜在要做的事情过多。考量中国军队的实际军事行动,与其他通常被认为压力过大的军队相比,很难说解放军是不堪重负的军队之一。例如,美英军队经历10年战争、大量人员伤亡、多线作战、全球部署且遭遇军费预算窘境。此外,美军还经营着一个全球帝国。南非军队是更极端例子,士兵及预算太少且经验不足,难以完成被要求的太多使命而正处于崩溃边缘。
当然,不能单凭其他军队处境更艰难就断言中国军队不会力不从心。但解放军的演练时间远多于实际军事行动。只有极少数中国军人在执行维和使命。解放军偶尔干涉国内出现的危机,但次数绝不算多。东海和南海近期发生领土争端,中国海军的工作负荷确实在加大,但军事介入相当有限。
倘若中国军队感到吃力,那中国的现代化蓝图肯定出了问题。就像南非那样,军队在和平时期力不从心只能是灾难性管理不善的结果。而解放军正处于精心掌控的长期现代化计划的中途。在中国,征兵和资金从来不是问题。怎么会力不从心?与之类似,很难想象任何意外事件会打乱中央军委的规划,并令解放军的实战能力暴露出不可预料的差距。
若中国军队必须立刻应对所有突发事件,肯定力不从心。但中国当前既没对台湾动武或在朝鲜半岛打仗,也没沿着边界线抵御外敌入侵或镇压大规模骚乱。相反,解放军正按照周密设计的路线,利用充裕的资金、庞大的人力和微不足道的作战需求,心无旁骛地全面推行现代化进程。其实,中国军队的主要挑战之一是缺乏实战经验,换言之,中国军队还不够紧张。▲◆★●■☆
中美对抗升级 美武力威慑不凑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0-14:10月4日,中国海军的7艘舰通过宫古岛东北约110公里的海域,驶向了太平洋。当时舰只位于钓鱼岛东面约200公里处。这是日本政府把钓鱼岛所谓国有化后,中国军舰首次穿越该海域。
中评社北京2012年10月14日电(评论员 彭念)就在钓鱼岛争端正处于僵持之际,美国派遣航母进入钓鱼岛附近海域。作为强硬反应,中国军方不仅随后举行大型军演,还在近日派遣7艘军舰穿过冲绳海域驶向太平洋。美中在钓鱼岛争端中的对抗逐步升级,钓鱼岛局势再现紧张态势。
美国海军第七舰队10月1日宣布,驻防于日本神奈川县横须贺市美军基地的核动力航母“乔治华盛顿号”和以美国本土为母港的核动力航母“史丹尼斯号”的两大航母战斗群,正在西太平洋地区集结演习。美国海军表示,这两航母战斗群是为了守护美国及同盟国共同的海洋利益展开行动,以便未来能够应变可能出现的情况。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分别向中国东海钓鱼岛和南海南沙群岛派遣航空母舰,可视为“美国全面介入亚洲领土纷争”的信号,此举意在遏制中国对钓鱼岛发起“挑衅的举动”。
在钓鱼岛争端初期,美国只是一再宣称钓鱼岛适应于《美日安保条约》,希望以此来威慑中国,逼迫中国在争端中让步。但是中国并没有被美国的几句声明所吓倒,反而果断的采取了强硬反制措施,这使得美国开始逐步考虑通过加强军事部署的手段来震慑中国。就在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访问中国时,美国高调宣布加强在日本的军事部署力度,就是试图给中国施加压力,遏制中国的强硬反应。而然出乎美国人预料的是,中国的反制措施不仅未停歇,反而更加严厉。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又采取软硬兼施的两手策略,一方面,美国宣称美国在中日钓鱼岛争端中不选边站,不充当钓鱼岛争端的调停人,希望中日以和平手段解决钓鱼岛问题。美国希望通过这些表态来暂时遏制中国在钓鱼岛争端中的进攻态势,也为日本重振旗鼓提供喘息机会。另一方面,美国又不断加强在钓鱼岛附近海域的军事部署力度,试图以军事手段压制中国,逼迫中国不再采取强硬反制措施。
因此,在中国不断派遣海监船进入钓鱼岛“毗邻区”和周边12海里海域,而日本却无法应对之后,美国决定通过派遣航母进入钓鱼岛附近海域以及加强与菲律宾在南海的军事合作等军事部署强化措施来警告中国勿采取强硬反制措施。然而,美国软硬兼施的策略让中国更加清醒的认识到了美国在钓鱼钓争端中的真实目的,对美国也愈发不信任。因此,在美国接连作出军事部署行动后,中国也不甘示弱,连续采取了相应的军事举措。
10月2日,中国军队在东海、南海和西海(黄海)等周边海域实施了大规模军演,北海舰队的4艘新型导弹艇参加了实战演练,其中的022型隐型导弹快艇可以通过预警机瞄准敌船编队并实施突袭。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本次军演是针对美国航母进入西海而实施,是与投入这一带海域的美国航母编队较劲。
10月4日,中国海军的7艘舰通过宫古岛东北约110公里的海域,驶向了太平洋。当时舰只位于钓鱼岛东面约200公里处。这是日本政府把钓鱼岛所谓“ 国有化”后,中国军舰首次穿越该海域。此前,中国东海舰队也在9月30日中秋节这一天出动战斗机、战略轰炸机和导弹驱逐舰等在东海进行了大规模的海空联合实弹射击演练。东海舰队负责管辖存在领土争端的钓鱼岛一带海域。
中国的这些反制举措再次表明,美国的武力威慑措施并不凑效,不管美国采取何种武力威慑措施,中国都不会惧怕,中国会坚决维护领土完整。美国人也并非没有意识到中国保卫领土完整的决心,事实上,此次美国航母进入钓鱼岛附近海域除了震慑中国外,还有为潜在的中日军事冲突做好应急准备的考虑,这也再次凸显出中日在钓鱼岛海域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
美国试图通过加强军事部署来管控钓鱼岛海域的军事冲突,然而中国认为美国的这些举动是对中国的挑衅,因此,中国也加大军事部署来以硬碰硬,这才是真正值得担忧的地方。▲◆★●■☆
行政体制改革的顺德样本 机构精简近2/3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中评社北京2012年10月15日电/顺德大部制改革后,
群众办理商事登记等事务可以在就近镇街的服务大厅一站式完成。资料图片
据南方日报报道,中秋国庆假期刚过,佛山市顺德区行政服务中心企业登记注册窗口又开始忙碌起来。自4月底成为全省首个商事登记改革试点以来,该区商事登记企业数量每月都保持着40%以上的高速增长。顺德行政体制改革所建立的体制新优势正不断转化成为区域发展的新动力。
一个月前,全省在顺德召开推广顺德南海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现场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充分肯定了顺德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的行政体制改革和社会领域改革,并指出要大力推广深圳、顺德试点经验,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历经3年调整优化,顺德这个广东行政体制改革的先行者究竟取得了哪些效果和经验?
机构精简幅度近2/3
在拥有许多地方难以企及的辉煌成绩的时候,顺德锐意改革,将行政管理机构由过去的56个缩减为29个,部门内设机构减少了125个,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由1200多人减到900多人,初步构建了“小政府大社会”的行政管理格局
顺德全区的面积只有806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不足全国的万分之一,却一直是广东乃至全国体制改革的重要窗口之一,可谓改革的“老典型”。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从典型的岭南水乡到富甲全国的经济强区,顺德的改革始终站在中国的前沿。1993年,一名记者在采访顺德后被深深触动,他在后来的系列报道中将顺德篇定名为《可怕的顺德人》。从此,“可怕”成为形容顺德人“敢为人先”的代名词。
佛山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梁维东介绍,2000年至2003年,顺德连续4年位居中国百强县综合实力之首。但从2004年开始,顺德开始丢失这一“桂冠”,并陷入了前所未有发展迷思之中。当时有媒体采访发现,许多身为顺德经济社会中坚力量的民营企业老板的状态是“喝红酒”和打高尔夫球,不知该向何处去。不过,顺德依然拥有许多地方难以企及的辉煌成绩:截至2008年,顺德本地生产总值已突破150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4000亿元。
“经济发展出现后劲不足;社会建设相对滞后,深层次社会矛盾逐步显现甚至激化。原有的上层建筑已不适应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传统体制制约着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梁维东说。
2009年,“可怕的顺德人”开启了一场拆“庙”搬“神”改革,行政管理机构由过去的56个缩减为29个,部门内设机构减少了125个,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由1200多人减到900多人,初步构建了“小政府大社会”的行政管理格局,并最终触动了当时较为敏感的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
谈起改革,许多顺德人对三年前的那一幕记忆犹新:2009年9月16日上午,顺德启动大部制改革,原来的41个党政群机构和部分双管单位合并成16个大部门,机构精简幅度接近2/3。许多部门“一把手”一下子变成了“副手”,原来的“副手”成了“局务委员”,外界惊呼“石破天惊”,但习惯改革创新的顺德公务员却泰然处之,没有因为种种变动而陷入混乱。
3197项职权移交镇街
2010年,顺德按照“宏观决策权上移、微观管理权下移”的原则全面铺开“简政强镇”事权改革。历经3年优化调整,政府开始逐步从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政策研究、标准制定和行业监管上来
顺德大部制改革打破了多年来机构设置要“上下对口”及“党政分开”的传统,力度之大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罕见。时至今日,外界谈起此次改革时往往停留大部门合并上。“实际上,大部门物理合并只是一个切入点,更核心更实质的是政府职能转变。”顺德区委区政府副秘书长李允冠说。
大部制改革之初,顺德的许多领导干部都认为“事情多了,也更忙了,感觉累了很多”。李允冠说,这种现象的背后实际是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所致,大部门合并后依然忙于具体的审批事务,没有什么时间去研究政策、制定标准,只能以审代管,这既是一种越位,同时也导致了监管的缺位。
以顺德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为例,此前该局负责全区近1700家外资企业的审批和管理工作,每年都要进行年审,每个企业都要递交各种各样的表格,而原有科室只有几号人,由于数据庞大,看都看不过来,基本无法对企业进行逐个核实,最后只能盖章了事。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曾指出,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可以看做一个中央政府不断放权的过程,既有政府间的放权,也有政府向民间社会的放权。顺德政府转变职能也延续了分权的改革思路:向基层放权,将权力外移给社会组织。
2010年,顺德全面铺开“简政强镇”事权改革,按照“宏观决策权上移、微观管理权下移”的原则,区一级将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社会管理、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方面3197项职权移交镇街一级政府行使。同时,以审改为起点,顺德按照“一级政府”的理念和决策、执行、监督既分离又协调的原则,对各权力主体的职能定位和管理权限进行重构。
历经3年优化调整,顺德大部制“升级版”已经成型。
梁维东说,通过改革,区委、区政府加大对重大决策的统筹力度,区属有审批权的13个大部门设立审批服务科,统一进驻行政服务中心,集中行使核心审批权;更多的审批事务和具体管理事项,下放给镇街、外移给事业单位、法定机构和社会组织,有力解决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专业化、精细化问题,政府开始逐步从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政策研究、标准制定和行业监管上来。
群众得实惠创业“井喷”
顺德以大部制改革为切入点,以行政体制改革为龙头,以社会体制改革为主体,以基层治理体制改革为基础,通过三年左右的努力,逐步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行政体制和社会管理模式
1992年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时,顺德曾流传一句话:“转得快,好世界。”如今,这句话依然适用于顺德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
市民曾剑彬这天一早就来到顺德区市场安全监管局大良分局登记注册大厅,无需跑区局,仅用两个小时就顺利领到了商事登记的营业执照。数据显示,5至8月份顺德月均登记有限公司614户,比去年月均430户增长43%,出证时间平均缩短43%,最快可当场拿到证照。由于降低了市场准入的门槛,未来一两年,企业登记将保持“井喷”态势,顺德将成为投资创业的“洼地”。
方便的不仅是企业,还有普通市民。如今,村民办事不用出村,村居行政服务站一站“搞掂”;患小病无须再跑镇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即可问诊;家庭有矛盾纠纷,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专业社工也可就近提供服务。行政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