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如何将技术快速转化为战斗力

★美军如何将技术快速转化为战斗力
★大国是怎么报道“中俄军演”的
★总是令人啼笑皆非的中国新闻
★中国时评之10大怪现状—-转帖自凤凰网
★朱德元帅的悲壮晚年
★探秘稀世宝藏 世界军史上五大藏宝的不解之谜


从实验室到战场军事观察:
★美军如何将技术快速转化为战斗力
  人民网2005年08月31日: (颜平) 如何将军事或民用技术快速地转化为作战能力,一直是各国军队着力解决的重要课题。美军经过近10年的探索和实践,建立起了一套卓有成效的军事技术转化为作战能力的模式,即先期技术演示(ATD)、先期概念技术演示(ACTD)、联合作战试验(JE)。利用该模式,美军可用2~4年时间就将科学技术成果快速、经济地转化成作战能力,不但节省了研发时间和费用,而且能更好地满足实战需要,非常值得借鉴。  
先期技术演示是发现可转化技术的“窗口”
  先期技术演示是,国防部列入《国防科学技术计划》中的预研项目进展到比较成熟阶段,但尚无明确作战需求时,所进行的技术演示,其目的是验证新技术及其部件或分系统应用于武器装备的可行性和节省费用的潜力。
  先期技术演示多半是在实验室或模拟的野战环境中进行的,只有当演示结果表明技术可行,与其它武器系统技术兼容,有军事应用价值,且作战部门有此需求时,才能演进到产品研制阶段。因此,它有助于研究人员发现技术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对预先研究的技术成果进行“优胜劣汰”。
  由于先期技术演示与使用部门的作战需求和武器系统型号研制背景不挂钩,故其预研成果大部分还停留在实验室开发和分系统级水平,只能作为技术储备,而不能迅速转化为现实战斗力。因此,美国防部于1995年增加了另一个技术演示环节,即先期概念技术演示,以使军事技术真正能够快速转化为战斗力。
  
先期概念技术演示是成熟技术转为作战能力的“桥梁”
  先期技术概念演示,是高层次的技术综合集成演示,它通过验证技术的作战效能和系统的整体性,一方面为武器采办决策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便于作战部门提前拟定与新技术装备相适应的最佳使用方案和作战原则,待装备交付部队,随即形成作战能力。
  先期技术概念演示计划是一种滚动发展计划。该计划每年从100多个候选项目中选出10~15个,每个项目实施2~4年。演示成功后,样机就储备了一定的作战能力。从1995财年到2005年财年,美国共计实施138个项目,总经费投入10多亿美元。
  先期技术概念演示计划由研制部门与作战部门共同实施。在新构思的武器研制计划正式上马之前,由研制与作战部门一起,对采用新技术的武器进行早期使用性试验或演示,验证其技术的成熟程度和实用价值。演示过程允许对系统结构和作战概念进行反复更改,以求得最佳的系统、概念和效费比。一般来说,根据演示情况,一个先期技术概念演示项目有三种处理结果:一是用户发现该项目不能满足预期的军事需求或效费比不理想,可以决定终止项目研制或暂时搁置起来;二是用户对演示结果满意,可根据用户建议将演示项目正式转为武器型号研制项目;三是演示项目效果非常理想,稍加改进甚至无需改进即可直接交付部队使用。
  先期技术概念演示计划不但广泛渗透到国防部的技术战略发展计划中,而且在各军种作战实验、联合作战实验、军事演习和实战中得到充分应用,在取得信息优势、赢得作战速度、提高打击精度等方面获得很好的军事效益。比如,1998年底,美空军在对Link-16数据链研制过程中就实施了先期技术概念演示计划,它们通过1.2万架次和1.9万多小时飞行试验得出结论:F-15C型战斗机装备Link-16数据链后,平均杀伤率提高2.6倍,因此决定批量生产和广泛加装Link-16数据链。在科索沃战争中,正是该数据链改善了美军战机在复杂地形、天候条件下的互联、互通能力,使整体打击效能得到显著提高。
  
联合作战实验是形成联合作战能力的“基地”
  新技术、新武器能否实际提高联合作战能力,满足各种军事需求,还需要联合作战实验的过程。联合作战实验以先期技术概念演示项目作为技术支撑,由联合部队司令部组织实施,是美军作战实验的最高层次,也是直接支持美军武器技术战略决策、发展规划和作战准备的战略性活动。
  它有两个基本目标:一是针对21世纪的所有潜在对手,保持和扩大联合部队的质量优势;二是防止任何对手比美国更快地开发并获得更先进的技术。其主题虽然每年都不相同,但基本是围绕三条主线展开:一是探索如何用现有商用技术增强平台的作战能力和开发新作战概念,保持目前的技术优势;二是探索如何用现有的武器装备,结合新的作战概念综合提高协同作战能力和整体效能,以绝对优势应对突发事件;三是探索革命性概念和技术,促成部队转型,确保可持续地应对军事变革的挑战。
  1992年以来,美国陆军、海军、海军陆战队、空军相继建立作战实验室,探索新方法,经济、快速地研发新武器系统。随着各军种作战实验室的兴建以及提高联合作战能力的需要,美军1999年正式组建联合作战实验室,有计划地组织、实施各军种联合实验。至此,美军形成了完善的联合作战实验体系,为加速部队转型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实验工作。通过联合作战实验,汇集、创立和探索新的作战概念,提出有助于改进作战原则、编制、训练、装备、指挥和人员素质的各种方案建议,增强了联合作战能力。
  
美军技术转化为作战能力的模式对战斗力建设的影响
  通过先期技术演示、先期概念技术演示和联合作战实验,美军积累了一些研究成果,并在实战中取得显著的军事效益。随着这种模式的进一步展开,必将继续促进美军新装备的发展、新能力的生成和新作战理论、作战概念的完善,加速部队转型。
  (1)该模式为美军转型提供主要技术手段和实现途径
  采用成熟技术或基本成熟的技术演示的新装备,主要满足未来联合作战的需求,它与联合作战实验形成的创新作战概念相结合,产生的全新作战能力将有力支撑美军《2020联合构想》和部队转型。例如,2001年美军联合作战实验室根据《2020联合构想》要求,提出“快速决定性作战”和“基于效果作战”等新的作战概念,并在2002年“千年挑战2002”联合军事演习中进行演示,取得良好效果,为后来在伊拉克战争中的成功运用创造了条件。海军“扩展沿海战斗空间”ACTD项目应用于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城市勇士”先进战斗实验中,共同探索在执行近海作战任务时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实验新的系统和作战概念的融合,提出新的战术思想。这些新概念有力地促进美军部队转型。
  (2)该模式加速成熟技术向联合作战能力转化
  ATD计划、ACTD计划和联合作战实验(JE)是技术迅速转化成联合作战能力的有效措施。经过多年努力,美国已储备一批先进的预先研究技术成果,这些技术多数没有明确的需求背景。
  通过ATD计划可以发现一些预先研究成果的军事应用潜力;通过ACTD计划将这些成熟技术综合集成,应用到新系统或多系统组成的大系统上,验证其技术融合能力;通过JE验证系统和概念是否具有可操作性,使新系统和新作战概念真正形成战斗力。
  ATD计划、ACTD计划和联合作战实验的模式实现了从技术到装备再到作战能力整个流程的经济、快速、持续运作。其主要原因是:首先,ACTD采用成熟或即将成熟的技术,越过技术开发阶段,降低了技术风险,缩短采办周期;其次,研制部门和用户自始至终参与ACTD和联合作战实验,大大缩短对新装备和新概念的熟悉的时间。一旦决定采购,就可为部队提供新的作战手段,快速形成战斗力。再次,ACTD项目演示成功后,系统样机就具有一定的作战能力。有些ACTD演示样机做很小的改动或者无需任何改动就能直接装备部队使用。通过JE,使美军提交给部队的新系统、新装备、新作战概念,无须经过实战检验,就能对它们在未来作战任务中的作用与能力做出权威性的认证。
  (3)该模式降低了武器装备研发与技术转化的经济风险
  美国国防部明确提出ACTD和联合作战实验要注重“经济可承受的技术转化”。体现在管理上,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尽早考虑经济性要求。一旦发现演示的系统过于昂贵就要建议调整或终止项目,以避免系统上型号后,出现“买不起”或“用不起”的问题。此外,尽早了解系统的生产、使用和维护费用,有助于尽快安排下一步采购预算。体现在技术上,尽量使用成熟的军用和民用技术,可大大降低技术开发费用。
  实验中通常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建模与仿真技术、网络技术等手段进行作战模拟实验与演习,同实物实验与演习相比,可大大节省人力、物力和费用。体现在运行机制上,允许用户“先试后买”,经过对武器的技术可行性、作战适用性和经济可承受性等因素综合考察后再决定是否采办。这种采办策略降低了用户的风险,可有效防止用户在不完全了解系统固有缺陷的情况下决定大规模生产,避免或减少装备服役后再进行改装造成的浪费。★
来源:人民网
★大国是怎么报道“中俄军演”的
俄罗斯《红星》报道:近期结束的,俄国与中国的联合军事演习,引起了世界的瞩目。此次,作为强大的俄罗斯军队,显示了极高的战术素质。俄罗斯此次参加演习的部队以及装备,在整个俄国国内都是属于最强大的。而北京此次也是急进其所能,1个全现代化装甲师的部分部队,参加了演习。他们的96式坦克显示了极好的作战能力。其性能已经非常接近德国豹2-6坦克。目前据可靠消息称:改型号坦克在中国至少装备1个师左右。该师很可能是驻扎在福建以及沿海地区的快速部署部队中的一支。
日本《新亚军事》报道:北京与俄罗斯刚刚结束了,联合军事演习。此次演习是中俄自友好以后一次极大规模的演习。从卫星侦察所得情况来看,北京目前其陆军,主要弱点并不是以前所称。他的步坦配合,机械化集团推进都是很优秀的,但是其快速空降打击,却很难令人满意。无论伞兵快速集结,还是空投准确性,都是很差。这一点,日本还是可以感到欣慰的。一旦台海地区爆发事件,那么北京先期空降部队,肯定会损失惨重。这也是中共迟迟不敢对台动手的原因之一。但是应该看到,那96式坦克的确如欧洲军事观察家所说“亚洲豹2”。看来日本陆上自卫队的坦克,还需要以次更新。
德国《亚洲军事观察》:北京与俄国的军事联合演习,已经结束。此次演习,完全是北京这头睡醒的狮子在怒吼。他展现着自己强大的力量。他陆军作战实力依旧如此强悍。从美国军事卫星拍照可以看出,此次T96式参加是一个预先不为认知的情况。原先应该是T98。而此次在演习快要开始之前,临时改换T86上场,说明北京很可能已经将其国内装甲部队,划分为2个级别。类似欧洲的本土以及战斗。而空降部队,将会在这次演习以后,逐步更新包括运载机在内各种装备。空15军此次2次不成功的空降作战,完全暴露北京在此的不足。但是应该看到,该军团也是处在装备更换期间。其部分部队已经更换新型伞具。此时会出现披露是可以理解的。因此该军团一旦完全恢复作战状态,那么台海有何能力抵抗这个军团。
德国《竟报》评论员:北京此次2005军事演习,可以说热闹非凡。他们虽然极力显示自己的先进设备,但是依旧摆脱不了,老式的作战观念。譬如,装备有先进的25mm火炮的战车,虽然具有动态打击能力,却依旧是停止-射击-启动。这个老套路。不难看出,中共落后的军事观点,将会使他难以对付台海局势。
法国《军事》:中国!觉醒的东方巨人。此次 2005军事演习,中国显示了他强大的常规部队作战能力。并且这些能力依旧在持续提高。依据俄罗斯消息北京将会在今后2-4个月内开始为其部队装备 T160以及an124。这会使这个东方巨人从此加入世界战略空军俱乐部。也使得他的南北,东西的部队调遣形成全面立体化战略。在加之最新服役的带有 AIP系统的2个型号的潜艇,约有5艘。这些完全是针对日本,台海而来的。中国海军从95以后不断加大活动范围,目前其已经基本完全控制了从东海至台海的整个海区。并且使之练成一片。
美国《独立新闻》:北京为05军事演习颇费心思。驻扎关岛地区的美国海军情报机构,根据侦察卫星以及信号拦截显示,此次演习很可能是北京一个大的计划之一。首先他联合俄国妄图称霸亚洲的野心,已经很明显。其次,此次演习中,约有6-8艘潜艇,紧密靠近台湾。这说明他很可能在测试台湾的戒备。因此北京很可能将会在未来几年内,完全控制与遏制整个沿海以及外海链接区域。届时日本将会处于十分不利的状态。因此,为了迫使北京停止他的活动,美国《国防部观察报告》称:美国应该采取必要措施,来遏制北京这种世态发展。也借此打消俄国从新树立国际大国的野心。
美国《观察者》报道:此次05北京军演,北京虽然破费,但是其目的已经基本上达到了。俄国日前已经表示愿意携手“亚太经和”加强军事同盟。此次俄国信任中国大使竟然在来华之前,接收普京“密受”。足可以说明,此次北京的成功。日本晓泉政府也因此遭受了来自国内的很大打击。因此,美国应该采取对华新的措施,譬如利用人权,以及其他手段,来遏制中国这样快速扩张。有消息称:目前在北京内部不满政府的人数,将近 3亿人,美国应该借此机会采取作为。但是布什政府依旧采取观望态度。是很不利于美国在亚洲的利益的。
★总是令人啼笑皆非的中国新闻
凯迪网络 http://www.cat898.com
  四川省高院裁决不再采用通过刑讯逼供得到的证据
  日前有新闻报道,中国四川省高等法院做出裁决,不再采用通过刑讯逼供得到的证据。海外有法律专家认为,四川省高院的这项裁决本身就违反了中国自己的刑法,但也有专家认为,这仍然可以被看成是中国一个小小的司法进步。
  无论违法也好,进步也罢。但“不再采用通过刑讯逼供得到的证据。”这样的裁决实在是贻笑国际。既然巳有“采用通过刑讯逼供”的前提,莫非从前明知是以这种方式得到的证据都是采用的﹖而现在才决定“不再采用”﹖如果是这样的话,不难想象在“不再采用”的裁决做出前,四川省曾经有多少例因此造成的冤假错案﹖难道下不为例就算了﹖那些还在坐冤狱、甚至冤死的人怎么办﹖
  当然,若硬要说可以被看成是中国一个小小的司法进步的话,那就是至少四川省高院能做出这样一个裁决,间接承认了中国司法部门黑暗腐败的现状。虽说这是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裁决,说它令人啼笑皆非是因为中国的刑法中对“刑讯逼供的非法行为”早有规定。但若能以此带动各省市法院都作出这样的一个裁决,对一贯“有法不看、有法不依”的司法部门不啻是一次提醒,聊胜于无。
  上海师大女生集体签名“不傍大款”
  东方网4月7日消息,据青年报报导,每年农历三月三是中国传统的“女儿节”,上海师范大学女子文化学院的女生们将从今年开始重拾这个传统节日。对歌、戏水、女工表演……为了体现时代特色,今天,她们还将举行“我是女生”的大型签名活动,倡导做“有脑子”的新时代女性,不把自己放在“傍大款”的弱势地位。该学院副院长翁敏华昨天表示,这次“女儿节”将根据传统习俗设置一系列活动……
  这也成了新闻﹖难道说中国的女大学生们大都“无脑子”、大都 “把自己放在“傍大款”的弱势地位。”这倒不是新闻﹖倡导“不傍大款”的少数人反成了新闻﹖如此令人啼笑皆非的新闻怎不令中华大地上“家中有女初长成”的父母肝胆俱寒,“饱食思淫欲”的大款们笑逐颜开﹖4月10日南方日报报道,2004年全国用于公款吃喝招待、公车消费和公费出国的开支共计高达7000亿元人民币,其中公车消费3000亿,吃喝、出国各2000亿。这又是新闻吗﹖是国力强大的表现么﹖在今天的中国,还有没有更需要用这7000亿元的地方﹖ 相信只要不是昧着良心的假爱国、真汉奸都应该清楚! 2005年的国防开支不过大约2300亿! 另椐估计,因为医疗费用太贵,全国有一半以上的病人不去医院。甚至还有不少贫穷的农民,在可怕的疾病面前,只有一条路:在家里躺着等死。那么这笔账要不要算﹖这个责任要不要追究﹖就没了下文!又是一则令人啼笑皆非的新闻。
  广州聘请干部子女当监督员 监督父母腐败
  中央台报道2004年4月27日,广州市芳村区,“小眼睛盯大眼睛”系列活动在这里启动,该活动由芳村区教育局、团区委和区纪委共同主办。启动仪式上,12 名中小学生接到了廉政监督员的聘书。“小眼睛盯大眼睛”的活动旨在通过孩子们天真的眼睛对父母的行为进行监督,用他们无邪的天性来感化父母防止家长贪污腐败行为的出现。
  一个被指为人民素质低,连民主都不宜实施的国家,倒让心智都未成熟的中小学生来协助政府监督自己为官的父母﹖那为什么成年的公民们没有实质的权利去监督那些做官的行为﹖莫非是举报、监督贪官的人会有相当大的风险,所以利用中国人“虎毒不食子”的天性,令贪官们打击报复时投鼠忌器、难以下手﹖这也是令人啼笑皆非的新闻!
  在中国,这类令人啼笑皆非的新闻真是举不胜举。有报道指某省市领导人自上任以来都坚持自费买票,到剧院观看演出…有报道某法官排除干扰,一贯坚持依法审案…有报道某医院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先救人后收钱,医生并坚决拒绝病人的红包…有报道指不少省市令党员干部要以党员的标准约束自己,乃是不得赌博、不包养二奶、不利用职权谋利、不在上班时间打麻将、不用公费去娱乐场所云云。有报道说某地政府为防患于未然,决议规定领导干部不得配备异性秘书,浑忘了现在巳有了同性恋这一说﹖
  从那么多的新闻中可以归纳出一点:就是在世界上许多地方的人看来是再平常不过、天经地义、自身职责、最起码应遵守的道德规范的事,在中国都成了新闻。而且是沾沾自喜、视为具有先进性的新闻。相反,那些充斥社会的罔顾法纪、悖理逆伦、鲸吞国资、卖官鬻爵、尸位素餐的累累劣迹倒是见怪不怪,成了中国人的生存准则。
  从上述令人啼笑皆非的新闻中,你会想到了什么﹖
★中国时评之10大怪现状—-转帖自凤凰网2005-08-30
作为一名自由时评作者,混迹时评队伍数年,深感中国时评存在10大怪现状。
一怪:时评不言政。本来,时评主要是针对时政而言,针砭政治体制之弊端,抨击行政腐败,才能推动政治文明,虽然作为媒体人谁都知道政治文明是社会其他文明的基础,但是时评却在淡化之。目前的时评正朝着轻时政重经济、民生的方向发展。造成时评不言政的原因一是政治时评太敏感,媒体怕承担政治责任;二是时评作者政论水平差,难以有深度的作品出现。
二怪:时评南热北凉。有意思的是,时评和经济的发达程度呈正比例关系伴随。越是经济发达的地方,时评的开放程度越高,反之,经济越落后,时评氛围越萎缩。经济发达的南方沿海地区,很多的主流报纸都有时评专版,比如《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晶报》、《深圳特区报》、《东方早报》、《青年报》、《南京晨报》、《现代快报》、《海峡都市报》、《温州都市报》等;但是,北方的内蒙古、甘肃、宁夏、新疆、西藏、贵州等省份时评几乎是空白,报纸根本没有时评版,其背后所反映出的政治观念和新闻观念发人深省。
三怪:时评喜欢异地监督。按道理时评越贴近本地化越能体现舆论的监督性,越能体现监督的效果,越能吸引本地读者,越能为宣传和新闻管理部门所认可,但是,如今的时评追逐异地监督正在成为一种时髦病。在很多的时评编辑和老总看来,本地时评很容易得罪本地人,特别是惹领导不高兴,而异地时评不会出现这些麻烦。时评喜欢异地监督的恶果是:时评的实用性功能丧失殆尽。
四怪:时评“抓小弃大”。在中国时评界,对县长、县委书记、局长,镇长等“小”官员的评论的时评多如牛毛,但是对厅长、省长和部长级的官员评论的时评少如大海捞针,造成这种时评“抓小弃大”的原因就是政治环境的不开明、缺乏政治道德和政治的人道主义精神。
五怪:时评阵地快速失守。几年前,时评作为新兴文体迅速在媒体间流行开来,国内创办时评版的报纸有三百家之多,但是,时评也让很多的地方官员看了不舒服,毕竟时评的针砭具有普遍性功能,虽然是在批评别人,但是也能够刺到自己的过错神经,因此,很多地方的时评开始纷纷夭折。包括《京华时报》、《青年时讯》、《沈阳日报》、《沈阳晚报》、《深圳商报》、《深圳法制报》、《重庆时报》等报纸的时评版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六怪:动不动要“建设性”。时评的一大特点就是宣泄性,但是如今的时评宣泄性难见,而多了所谓的“建设性”,时评版面征稿动不动就要求作者要有理性和建设性,仿佛离开了建设性时评就无法做了,岂不知这样扼杀了时评的锐气和呐喊的宣泄性,减少了时评的抨击性,难怪著名时评杂文家鄢烈山发出了《“建设性”是个嘛玩意儿?!》长此以往,时评狼性减退,羊性有加,奴性堆砌,时评的生命力堪忧。
七怪:老百姓的时评话语权被剥夺。时评不但要有专家学者的高屋建瓴,抛砖引玉,阳春白雪,还应该有下里巴人的畅所欲言,但是,如今的时评被伪时评家霸占了,一般不懂得遣文造句的老百姓的通俗时评话语权被剥夺了,形成了事实上的对社会现象针砭的不平等对话平台,这也是一种表达歧视。
八怪:时评作者时评之意不在“评”而在乎稿酬。时评的稿费很低,高者无非1000字34百元,低者1000字50元,甚至还有的报社一篇稿子才10元钱,但是就是这么低的稿费依然吸引了很多的时评作者,因为中国目前每天写时评的300多位作者当中的97%是兼职写时评的,写时评的目的就是为了赚取区区的稿费。当时评作者把一项争取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崇高事业当成谋生的手段时,自己能够坚守的时评伦理底线还能够有多深呢?显然值得怀疑。与此同时,很多从事社会科学研究和管理的、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的学者却懒得写时评,于是就形成了“会写时评的不写”、“不会写时评的乱写”的局面,这是时评的何种尴尬和悲哀呢。
九怪: “新鲜词”时评受宠。首先是编辑推崇,对用“新鲜词”立论的时评稿件倍爱有加,在这种示范效应下,很多作者不惜生搬硬套名人经典著作中的某段话语来升华自己的观点,形成了新的时评“党八股”。针对华北油田发生的“职工突击离婚才能上岗”的新闻评论,一位时评作者使用了“制度性羞辱”的生僻词,一时间被全国众多的编辑所推崇,第二天该作者的这篇《“突击离婚”与“制度性羞辱”》稿件在十几个报纸的时评版见报,不能不说是正常的时评现象。
十怪:时评编辑相互照顾发稿。只要留意每天时评稿件的作者名字,就会发现很多熟悉的名字其实是报纸的编辑。由于众多的时评编辑还写时评外投,为了多发稿件,难免发生相互提携照顾的现象,这让很多时评作者因稿件发不出有苦难言。时评编辑相互照顾发稿,已经成为制约中国时评质量的绊脚石。
★朱德元帅的悲壮晚年
  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对于长年在群众中开展调查研究的朱德而言,不能不引起深思。朱德已觉察到党在指导经济工作中的“左”倾错误。他是力主纠正者之一。
  在庐山会议上,毛泽东对彭德怀的批判和定调让朱德始料未及,同时对毛泽东的做法感到很不理解。
  然而,谁也没料到,在一周后的中共八届八中全会上,彭被打成“反党集团头子”,一大批领导人被列入彭的“俱乐部”。朱德虽能幸免,却遭到自与毛泽东合作以来一次较为严厉的指责。
  1959年的秋日来临前,朱德感到有一种肃杀的气氛。许多老战友、好同志突然成了“反党集团”的成员,一直韬光养晦的林彪则成了毛泽东最信任的人。尤其是在经过几十年的合作后,毛泽东第一次用不尊不敬的评语点了他的名。更为具体的是,中央军委为此作了调整:毛为主席,林彪、贺龙、聂荣臻为副主席,朱德为常委。
  “九大”前夕,他已进入“黑名单”
  春天总是给人带来希望。1961年春,中央确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之后,朱德的脸上充满了笑意。特别是国家开始实施第三个五年计划,周恩来在第三届人大上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时,他的心情特别好。然而,谁又能料到,一场“中国式的斗争”已悄然兴起……
  一天,朱德在林彪的一份讲话中看到这样一段话:“在我们元帅中间,除了彭德怀之外,朱老总也不好,贺龙是最不好的一个……”
  “看来,这次要打倒一大批了!不仅有老红军,就连抗战这一批也保不住了!”朱德从一开始就像一个智者预见到了未来。
  自从“文革”发起后,经康克清相劝,朱德搬到了玉泉山。那天晚上,朱德预感到有事要发生,难以安眠。果然,秘书告诉他,康克清打来电话,让他回中南海家中一趟。回到中南海,就看到门口横七竖八地贴满了大标语。他借着灯光,看清大门上贴着一张“勒令书”:
  “勒令大野心家、大军阀向革命群众交代你的反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罪行!”
  朱德无语,只是苦笑。他进屋坐在沙发上,听康克清讲述下午发生的事情:下午,中南海的“造反派”将朱德的住所团团围住,一边喊口号,一边让他出来交代反党罪行。折腾半日,看没有什么结果才不得不收兵。据说,当天下午,住在中南海的几位主要领导人,除毛泽东、周恩来家外,刘少奇、邓小平、朱德几家都遭到了冲击。
  “九大”召开前夕,康生亲笔写给江青一封密信,把朱德等134名八届中央委员诬蔑为“特务、叛徒、里通外国分子、反党分子”。与此同时,林彪一伙还到处宣布不投“老右倾”的票。
  情况传到了毛泽东那里。毛泽东历来主张就是对立面也可以进中央。他在会上提到朱德、陈云等人时称:“功劳也有,错误不少,检查甚多,但别人不满意,我看算了,够了,看行动了!”他主张把这些人选到中央委员会:“不把几个犯错误的老同志选进去不好,党内有几个反对派有什么要紧?你反你的嘛!”
  朱德在九大上勉强进了中央委员会。后来,迫于朱德的威望和毛泽东的干预,朱德最后还是进了中央政治局。
  元帅居然得不到医院的治疗
  政治上整不倒,林彪、江青一伙就从肉体上对八十多岁的朱德进行折磨。朱德尿糖原本就高,身体一度很坏,而林彪则指使总后不给其认真治疗。
  据朱德原警卫员陈凤歧等人回忆,301医院对朱德的治疗采取了百般刁难:其一,有的护士在朱德起床打针时,将被子一撩,使病人露出半个身子,故意冻他;其二,朱德心脏不好,血压高,年龄大,住在医院南侧,应开南边电梯,但医院怎么也不同意给其方便,只有转到北边电梯。而北边电梯遇到有黄、吴、李、邱在这里时,别人都不能用,朱德知道后每次都步行下楼;其三,黄、吴、李、邱稍有不适就去301医院,名为治疗,实则休息,医院都加特护。而朱德这么大年纪,从未给予过特护,有时连找人都难……
  秋日的一天下午,朱德起床后忽然咳嗽不止。他站起来试图走几步,但由于气喘不上来,两腿发软,身体渐渐下蹲。由于朱德体重,康克清扶不住,一下摔倒在地上,立刻满脸发紫。大家马上寻找医护人员,但一个也未找到。幸亏朱德生命力顽强,一会儿恢复了血色。事情过后,医护人员也未及时处理,仍不给予特护。
  那一阶段,朱德身体几次出现危险。
  就在他摔倒之后不久,有两次去洗漱间,又一次摔倒,并造成骨折。如此重大事故,医院也没追查原因,还是不增加特护,任其遭受痛苦。眼见这种情形,陪护的警卫员直流泪,只好动员朱德回家休养。
  1969年10月20日,朱德被下放广东从化。一到从化,有人就向他们宣布了活动范围:“往东,不要越过小桥到河东;往西,不要越过梅林哨所后山……”一系列禁令,——美其名曰:“为了保护首长安全。”
  朱德喜欢看《参考消息》,但眼睛不好,看起来吃力。工作人员就读给他听。领导发现后,马上指示他们尽量躲开。生活不好,工作人员弄一条鱼,“没想到负责人不让拿,只好又放下。”
  广东的下放是一段不愉快的记忆,好在时间并不长。1970年7月,周恩来突然给朱德打来电话,为了筹备四届人大会议,要他即刻返京。
  元帅被遗忘在大会堂让冷气冻病
  1976年1月,周恩来去了,邓小平又受到批评,同时毛泽东那里又报来病重的消息,“四人帮”篡党夺权活动骤然加剧,朱德心急如焚。在这历史斗争的紧急关头,他本来无力的双腿硬是站了起来。他再一次作出了一个决定:分担毛主席晚年的工作!
  这不是一个普遍的决定,这是一个老帅在民族危难时刻,不顾90岁高龄挂甲出征。这是人类绝无仅有的先例,也是人类最高境界和信仰促成的责任。
  1976年6月21日,朱德按时来到人民大会堂。这天的日程安排是会见澳大利亚联邦总理马尔科姆·弗雷泽。会见时间到了,但外宾还没到,外交部也没来消息,朱德只好在休息室里等候。工作人员四处打听出了什么问题,最后才被告知,会见的时间推迟了。
  这是一个无法原谅的错误。作为国务和外事安排,都具有严格的程序,时间都在分秒控制。但在那特殊岁月,“四人帮”忙着争权夺利,全国上下都在“反击右倾翻案风”,刚刚开始的整顿又在回落,外交部门形成的一套严谨制度也受到影响。堂堂全国人大委员长、共和国元帅,竟被冷落在大会棠休息里,会见推迟竟无人告知!
  这次,他在冷气开放的大会堂待了近一个小时。7月6日下午,由于感冒引发并发症,90岁的朱德走完了坎坷而辉煌的人生旅程,完成了他“革命到底”的伟大夙愿!
★探秘稀世宝藏 世界军史上五大藏宝的不解之谜
石达开藏宝之谜
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领的太平军覆灭于大渡河前夕,把军中大量金银财宝埋藏于某隐秘处。石达开当时还留有一纸宝藏示意图。图上写有”面水靠山;宝藏其间”八字隐训。抗战期间,国民党四川省主席刘湘秘密调了1000多名工兵前去挖掘,在大渡河紫打地口高升店后山坡下,工兵们 从山壁凿入,豁然见到3个洞穴,每穴门均砌石条,以三合土封固。但是挖开两穴,里面仅有零星的金玉和残缺兵器。当开始挖掘第三大穴时,为蒋介石侦知。他速派古生物兼人类学家马长肃博士等率领”川康边区古生物考察团”前去干涉,并由”故宫古物保护委员会”等电告禁止挖掘。不久,刘湘即奉命率部出川抗日,掘宝之事终于被迫中止。根据研究人员赴现场考查后判断:该三大洞穴所在地区和修筑程度,似非为太平军被困时仓促所建。石达开藏宝之谜,只有继续深挖才能解开。
  拿破仑藏宝之谜
  根据俄国历史学家亚历山大·米哈洛夫斯基·达尼列夫斯基的回忆录,以及汰尔特·司各特的小说《拿破仑的一生》的记载。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国失败,在从莫斯科撤退时,带走了从克里姆林宫掳取的战利品。曾任当时俄军统帅库图佐夫元帅副官的达尼列夫斯基说:”这批战利品约重10-15吨,包括大炮、餐具、毛皮、金银币以及伊凡大公的十字架。”因严冬来临,法军在撤退途中又不断遭到俄军的袭击,饥寒交迫,后来不得不扔下一部分辎重和战利品,据说就埋藏在维亚兹马附近的一个小湖--斯托阿切湖的湖底。20世纪60年代初,应苏联《共青团真理报》的倡议,一批专家前往斯托阿切湖边。在长约40米、宽5米的地带发现了大量的金属矿藏,化学家化验出湖水中的银含量要比一般银矿石中银的含量高出百倍。随之探宝者接踵而来,但他们下到湖中的深度从未超过5-6米,原因是湖里淤泥太多,结果什么珍宝也没找到。
  原苏联解体后,一些俄罗斯专家决定再次开始寻找”拿破仑的珍宝”,但当地村庄的居民对此事却远没有这么大的热情,他们担心湖会被挖空,使生态系统发生变化。
赤城山埋金之谜
  在日本,赤城山不以高大或雄秀出名,而是以传说中天文数字般的藏金量出名。据说,赤城山的黄金埋藏量高达400万两。
  赤城山珍藏黄金,是19世纪万延元年(1860年)的事。当时正值日本德川幕府统治末期,世界的金银兑换率为1:15,而日本仅1:3,国内存在黄金大量外流的现象。为了阻止这种消极现象,也为了贮血财产以利于军备,”大老”(幕府最高执政官)井伊直弼便以贮存军费为名,高度秘密地制定了埋藏黄金计划,赤城山被选为藏金之地。当时强藩的中下级武士出身的改革派将幕府派武士刺死在江户(今东京)的樱田门外。他死后,属下林大学头和小栗上野介继续执行埋金计划。19世纪60年代末,德川幕府终于被倒幕派推翻,江户时代结束。1868年7月新政府改江户为东京,明治政府上台,赤城山藏金也就成了一个世纪之谜了。
  一个多世纪以来,有不少想一夜之间成为富翁的人纷纷来到赤城山探宝。由于迄今未挖掘出黄金,有人便断言藏金之事未必可靠。事实上藏金是有可能的,德川幕府时斯的江户南北两町奉行所这种小部门都存有1万两黄金,更不用说幕府了。幕府有雄厚财力,这些资产哪里去了呢?
  山下奉文藏宝之谜
   山下奉文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日本陆军大将,曾任侵略东南亚的日本第14方面军司令官,由于性情残酷,作战勇猛,被人称之为”马来之虎”,其人战后作为战犯已被绞死在马尼拉。这 个曾经涂炭生灵,搅得东南亚人不得安宁的魔鬼,就是死后也搅得当地人心神不宁,着魔疯狂。其中原因是这样的:
  据说此人死前曾和他的部下在东南亚掠夺、搜刮了大量金银财宝和各国货币,摆在菲律宾的某处。山下奉文曾在圣地亚哥驻扎过。当时此地曾是日本宪兵宿舍,它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埋藏着山下将军巨额财宝的地方。战后40多年来,有关这笔财宝的传说扑朔迷离,时而甚嚣尘上,活灵活现,时而又销声匿迹,若无其事。早在1975年,当时的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就曾委托国际贵金属公司来人商谈菲律宾寻宝事宜。这家公司在从事寻找黄金和贵金属方面很有经验,当事情略有进展时,公司方面听说马科斯要杀人灭口,于是烧掉标明可能隐藏财富的172个地点的地图,逃回了美国。1983年马科斯宣称,已经在圣地亚哥要塞地下找到了财宝,不久将公布于世。但马科斯此举只是想让那些打山下奉文宝藏的人死心。实际上直到他下台,也未能见到任何财宝的踪影。但这些并不能让那些为财宝而着迷的人死心,不少菲律宾人仍和外国人纷纷合作成立探宝公司,在菲律宾全国到处寻宝,因为据说山下奉文的财宝还不止埋在一处。一些被认为是藏宝的古墓、城堡、历史古迹、教堂和校园等,都已被挖掘的面目全非。可是包括圣地亚哥要塞在内,至今仍一无所获,到底山下奉文藏没藏财宝,藏了多少,尤其是藏在哪里,这些至今还没有一个人能说个明白,或许这就
  是那个不可一世、双手沾满东南亚人民鲜血的刽子手给菲律宾人民留下的最后一个不祥之梦。 
纳粹藏宝之谜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法西斯对被侵略国的财宝大肆抢掠,贪得无厌。德国元帅戈林曾向他的部下指示:”你一发现有什么东西可能是德国人民所需要的,就必须像警犬一样追逐,一定要把它弄到手……送到德国。”纳粹德国每占领一个国家,它的财政人员马上便夺取这个国家的黄金和外国证券、外汇等。德国法西斯用种种理由迫使占领国支付数目惊人的”占领费”、”罚金”、”贡金”,据美国调查统计,德国共榨取被占领国金额达1640亿马克(约合410亿美元)。希特勒政府除了掠夺别国金融财产外,还抢夺了无数珍贵文物。在征服波兰后,戈林下令掠夺波兰文物。据德国官方的一份秘密报告表明,到1944年7月为止,从西欧运到德国的文物共装了137辆铁路货车,计有4174箱,21903件,单单绘画就有10890幅,其中不乏名家杰作。纳粹头目们借机扩充”私人”收藏,经过瓜分形成了令人垂涎的八大宝藏,即希特勒金库、隆美尔藏宝、墨索里尼东林宝藏、凯瑟林财宝、福斯中潜艇藏宝、南太罗的三处宝藏,仅戈林一个人所收藏的文物,据他自己估计价值就达5000万德国马克。他的家简直就是一个”博物馆”,有5000幅世界名画,16万件珍宝镶嵌的宝物,2400多件古代名贵家具,其中1500件属于世界珍宝。1945年4月20日,戈林离开希特勒,坐着他的装甲”梅塞施密特”汽车飞快地开往巴伐利亚--他认为安全的地方,后面紧跟着装满财宝的卡车护送队。其中,最后一批在运送途中被美国部队截获,其中有27箱绝了版的书,4箱贵重玻璃器皿,8箱金银器,无价的东方地毯等。纳粹法西斯灭亡后,人们只见到极小的一部分,纳粹的大量财宝藏在什么地方呢?谁也不知道。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