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普世价值派已成为中国人民最危险的敌人

感悟十条触动心弦的古诗词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804943/201308/5052.html

 

4.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永远是这样,人的心啊,看过辽阔的大海,就看不上寻常的小溪小河了,去看过巫山的云,就不觉得其他地方的云是云了。要麼在记忆之海裏继续沉浸,在往事裏打捞珠贝,打捞沉落的星光月光,直到那昔年的沧海也将自己渐渐淹没。要麼在生存之岸上重新开掘深井,以新的水源浇灌生存的荒漠,或许,当井水映照出汲水人的倒影,也会令他想起被沧海收藏的那些日日夜夜?

 

        生命的水域就这样得以延续。而记忆裏波光重叠著波光,倒影重叠著倒影,使人生有了繁复的层次和密度。爱的体验是如此,人生的其他体验是否也是如此读了一本十分感人的好书,你真的不想再读那些没有灵魂的轻薄之书了。登五岳饱览山水之胜,你内心裏满是奇峰深谷,你还想再看那些被众人的鞋踩踏得不成样子、毫无野性和灵气的商业之山吗?……

 

       爱情、读书、揽胜、交往……都会有近似的体验。沧海,太浩瀚、太深邃、太苦涩;沧海,几乎就是无限”,就是生命与情感的极境。所以,大部分人并未到过沧海,更没有到达沧海深处。顶多只是远远地想像过沧海:可能是很大很深吧?或者站在海边看了一眼大海:果然是很大很深的。或者在退潮的海滩上拾几枚贝壳。没有真正经历过沧海,所以,对水就不挑剔:咸水是水,淡水也是水,深水是水,浅水也是水,清水是水,浊水也是水。曾经沧海,再也见不到水,是圣者的苦爱。未经沧海,到处都是水,是凡人的福气。

 

今 日 看 点:2013-0908▲◆★●■☆

 

刘亚洲的“新思维”——你大胆地往前走呀

http://www.boxun.com/news/gb/pubvp/2013/09/201309040808.shtml#.Uivcp3_8qqY

 

三中全会前重上莫干山 两代经济学人激辩经改

http://news.stnn.cc/china/201309/t20130908_1932201.html

 

斯诺登新曝料:NSA破解加密软件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am
p;msg_id=139285

 

朝鲜有5000吨化学武器 与叙利亚秘密交易

http://news.ifeng.com/mil/1/detail_2013_09/07/29404140_0.shtml

 

《求是》:普世价值派已成为中国人民最危险的敌人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39295

 

数十辆跑车聚集鸟巢附近被查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3/09/07/2650071.html

 

美在太平洋海底发现超级大火山 全球最大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3/09/07/2650329.html

 

美退伍少将称军方不愿同叙利亚开战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各国公务员选拔盘点:法国补贴不少于25

http://edu.sina.com.cn/official/2013-09-06/1816394371.shtml

 

社会抚养费“养”了谁 不能成为糊涂账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刘亚洲的“新思维”——你大胆地往前走呀
http://www.boxun.com/news/gb/pubvp/2013/09/201309040808.shtml#.Uivcp3_8qqY

2013年9月04日 首发 – 支持此文作者/记者  

    最近,历来以敢言著称的解放军高级将领刘亚洲发表“中国政治改革新思维”的内部讲话。这个讲话洞悉中国政治危机,明了中国发展方向,是振聋发聩之言,其所言及的领域之广,思想之深邃中共党内无人能及,可与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并驾齐驱,诚如老子所言“国家昏乱,有忠臣”。    

    刘亚洲的“新思维”其核心如其所说:“我的新思维很简单,就是首先要抛弃敌对思维的冷战思维”。他说“八九风波”之后,体制外的人士和代表,无一不被我们“敌对”化了,变成我们的维稳对象,造成维稳经费超过国防开支的天大笑话。他指出了五种被当局指控的敌对势力于以消灭的代表:环保志愿者、维权律师、批评政府的知识份子、家庭教会牧师,还有海外民运人士。他说:对于这些人士我们应该把他们看成“反对派”,看作“前体制人士”。当年我们搞“统一战线”最终取代了国民党成了执政党,今天,我们难道没有自信,我们的体制就应该让他们进来。我们的体制应该是一种“协竞式”的体制。从基层选举开始直到全国的普选。刘亚洲的这一思维,开中国共产党六十多年思想天地之新。
    
    刘将军的“新思维”与“环保志愿人士”同声共泣,当今中国最触目惊心的是,国在山河破,三十多年的掠夺式的发展,将养育世代中国人的山河大地,破坏污染成满 目疮痍。世界上没有一个政权,一个统治者为一已私利,如此不惜损毁祖宗留下的家园,如此不顾子孙后代的生存。环保志愿者奋起保家卫土,如同军人保国卫疆一样。环保志愿人士不是“敌对势力”,是国土的保卫者。卫国卫土刘将军可以为先锋,可以为后循,功将泽被后世。
    
    刘将军的“新思维”与“维权律师”同张正义。当今中国社会最为不公的是,权贵集团侵吞国资民财,贪脏枉法,从而形成了一个世所罕见的冤民群体。一个勇担道义,以法律为武器的团体横空出世,成为威武不屈,富贵不淫的道德良心。如若中国没有这个团体,法律就是一纸空文,如果没有这个团体,法律就成为强盗、窃贼、掠夺者的武器。维权律师让被侮辱、被损害、被 掠夺的人有了力量,有了希望。他们是当今中国社会替天行道的侠侣,是背着法律之剑的江湖义士。“维权律师”不是“敌对势力”,刘将军若横刀立马与他们站在一起,是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豪杰。
    
    刘将军“新思维”与“异见知识份子”惺惺相惜,当今中国知识份子是一个堕落的群体,犬儒化,厚黑学流行,知识份子不该是道义良心的担负者,却成了权力的摇尾乞怜者与权力的帮闲、帮凶,更是利益集团的共同爱益人。在此潮流下,那些坚持为民立言、立德、立行,为往圣继绝学,有着中国文人之传统的现代知识份子,是为今日之佰夷叔齐,其独立不迁的精神为社会宝贵的财富。有了他们,那些邪师邪说,即是嚣张一时,也被他们言正辞严,杀得弃盔丢甲。这是黑暗中国光明之所在,希望之所在。刘将军将他们引为同道,立心、立命,必成一代儒将。
    
    刘将军“新思维”对“家庭教会”给予理解,作为无神的共产党人实属难能可贵。当今中国信仰缺失,道德沦丧,家庭教会应运而起,使千万万信众,得主的救赎,在这个世风日下的社会,得平安,得喜乐。这是上帝对中国苍生的眷顾,却被打成“敌对势力”,惨遭政府迫害。刘将军能把属灵的世界看成现世积极的力量,不能不佩服将军的眼光,天下主内的都是兄弟姐妹,中国家庭教会的兄弟姐妹的命运与世界主内兄弟姐妹更是休戚相关。将军世说家庭教会,更成了“护法金刚”,上帝也将垂恩于你。
    
    刘将军“新思维”对“海外民运”:“我们不能将反对派人士抓捕后流放到海外,而是相反,让他们回来参与政治改革”。海外民运实是国内民运的延伸。海内外民运都是当今中国一时之才俊,如能让他们回国参政,让他们带回海外民主生活的体会与真知炙见,与二十多年的民主苦心,中国政治改革必将事半功倍。刘将军对海外民运这翻苦心孤诣,与当年蒋经国顺时而为,开放党禁,让民进党人成为政治反对派当可媲美。

    刘将军“新思维”,大格局对中共来说自是深明大义的警世箴言,但已经铁了心要与人民为敌到底,将维稳进行到底的中共权贵集团,冥顽不化之徒,能否听将军一二,答案是否定的。但被当局打成的五个“敌对势力”,转为举事合力,这力量便胜却了千军万马无数,如刘将军能行敢言之行,五种力量自集于将军麾下,跃马挥刀,让一切不民主的势力死亡,中国民主何愁不至,在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刘将军的名山事业,一生抱负也在其中。
    
    将军你大胆地往前走呀!往前走,莫回呀头!民主的大业在前头。▲◆★●■☆

 

三中全会前重上莫干山 两代经济学人激辩经改
http://news.stnn.cc/china/201309/t20130908_1932201.html

星岛环球网  2013-09-08 星岛环球网消息:《中国青年报》8日发表文章,题为《三中全会前重上莫干山 两代经济学人激辩经济体制改革》。作者:潘圆 刘世昕。

  文章如下:

  今天,寂静的莫干山再次沸腾了。芦花荡饭店的一间会议室里,官员不再像官员,学者也不再像学者。

  头发花白的常修泽几步跨到麦克风前,走得太急,几乎有些站不稳。这位清华大学的学者自称“老三届”——参加了1984年至今的总共3次莫干山会议。面对青年经济学者的提问,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刘克崮来不及拿话筒,高高举起手臂,身子前倾到椅子前端,喊着“我来回答你的问题”。一向沉稳的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面对来“打擂”的青年学者,也几次抓起话筒,抢着回应,为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而作主题演讲的财政部副部长王保安甚至借用“莫干山”的名字写了一句词勉励在座的中青年学者:“莫等闲,干明志,山花烂漫应有时”。

  第三次莫干山会议,虽然没有再现当年的“挂牌辩论”,但中青年学者仍然激烈交锋,现场“火药味”浓厚。主持人后来甚至一再强调,时间有限,发言的机会只留给那些与台上嘉宾观点不同的学者。这让人们仿佛重新回到了29年前第一次莫干山会议——十二届三中全会前夕那段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寻找路径的激动人心的岁月。

  1984年9月3日至10日,在浙江省德清县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