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中纪委:大老虎太远 眼前苍蝇每天扑脸★★★

名人名言:生命篇:人最宝贵的财富是生命

http://www.boxun.com/news/gb/health/2012/10/201210050350.shtml

 

     [孙改香 著这些话让你重活一次:楔子

    

     相信我们每一位青年在人生的道路上都曾经困惑过,迷惘过,不知所措过:什么是人生?什么是理想?如何面对困境与挫折?如何面对复杂的感情纠葛?……就让本书成为我们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吧!它将照亮我们的人生轨迹,为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走出精彩的人生,最终到达理想的彼岸,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

 

      这是一本书,同时也是一份沉甸甸的精神财富,它汇集了古今中外历经时间与空间考验而经久不衰、流传至今的智慧箴言。只有用心去体会它,领悟它,才能理解到这些名言佳句的真谛、精妙与睿智之处,感悟到其中的深刻性与哲理性。通过阅读本书,我们必定能有所收获,从而丰富我们的生活,净化我们的灵魂,提高我们的品味。    

 

 今 日 看 点:20140108 ▲◆★●■☆

 

中国八大菜系简述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61396/201401/5537.html

39集团军军长潘良时升任北京卫戍区司令员

http://news.cnr.cn/native/gd/201401/t20140108_514596449.shtml

建言中纪委:大老虎太远 眼前苍蝇每天扑脸★★★

http://news.cntv.cn/2014/01/08/ARTI1389129140937390.shtml

杭州一幼儿园50多名儿童指甲断裂脱落

http://news.ifeng.com/society/2/detail_2014_01/08/32812179_0.shtml

拉平养老金待遇对公务员不公平★★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4_01/08/32813829_0.shtml

公务员养老改革不顺利 各地积极性不高★★

http://d3.sina.com.cn/pfpghc/975c0e863f0344feb48b0fcc8735a898.jpg

南水北调是场“闹剧”:一江污水向北流★★★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4/01/06/2919161.html

 

 

 

中国八大菜系简述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61396/201401/5537.html

 

2014-01-07 中国八大菜系简述 

 

中国菜肴在烹饪中有许多流派。其中最有影响和代表性的也为社会所公认的有:鲁、 川、 粤、 闽、 苏、 浙、湘、 徽等菜系,即被人们常说的中国“八大菜系”。一个菜系的形成和它的悠久历史与独到的烹饪特色分不开的。同时也受到这个地区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资源特 产、饮食习惯等影响。有人把“八大菜系”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为:苏、浙菜好比清秀素丽的江南美女;鲁、皖菜犹如古拙朴实的北方健汉;粤、闽菜宛如风流典雅 的公子;川、湘菜就象内涵丰富充实、才艺满身的名士。中国“八大菜系”的烹调技艺各具风韵,其菜肴之特色也各有千秋。 

 

    一、 鲁菜

 

    宋以后鲁菜就成为“北食”的代表。明、清两代,鲁菜已成宫廷御膳主体,对京、津东北各地的影响较大,现今鲁是由济南和胶东两地的地方菜演化而成 的。其特点是清香、鲜嫩、味纯而著名,十分讲究清汤和奶汤的调制,清汤色清而鲜,奶汤色白而醇。济南菜擅长爆、烧、炸、炒,其著名品种有“糖醋黄河鲤 鱼”、“九转大肠”、“汤爆双脆”、“烧海螺”、“烧蛎蝗”、“烤大虾”、“清汤燕窝”等。胶东菜以烹制各种海鲜而驰名,口味以鲜为主,偏重清淡,其著名 品种有“干蒸加吉鱼”、“油爆海螺”等。建国后,创新名菜的品种有“扒原壳鲍鱼”、“奶汤核桃肉”、“白汁瓤鱼”、“麻粉肘子”等。

 

    二、川菜

 

    在秦末汉初就初具规模。唐宋时发展迅速,明清已富有名气,现今川菜馆遍布世界。正宗川菜以四川成都、重庆两地的菜肴为代表。重视选料,讲究规格, 分色配菜主次分明,鲜艳协调。其特点是酸、甜、麻、辣香、油重、味浓,注重调味,离不开三椒(即辣椒、胡椒、花椒)和鲜姜,以辣、酸、麻脍炙人口,为其他 地方菜所少有,形成川菜的独特风味,享有“一菜一味,百菜百味”的美誉。烹调方法擅长于烤、烧、干煸、蒸。川菜善于综合用味,收汁较浓,在咸、甜、麻、 辣、酸五味基础上,加上各种调料,相互配合,形成各种复合味,如家常味、咸鲜味、鱼香味、荔枝味怪味等二十三种。代表菜肴的品种有“大煮干丝”、“黄焖 鳗”、“怪味鸡块”、“麻婆豆腐”等

 

    三、粤菜

 

    西汉时就有粤菜的记载,南宋时受御厨随往羊城的影响,明清发展迅速20世纪随对外通商,吸取西餐的某些特长,粤菜也推向世界,仅美国纽约就有粤菜 馆数千家。粤菜是以广州、潮州、东江三地的菜为代表而形成的。菜的原料较广,花色繁多,形态新颖,善于变化,讲究鲜、嫩、爽、滑,一般夏秋力求清淡,冬春 偏重浓醇。调味有所谓五滋(香、松、臭、肥、浓)、六味(酸、甜、苦、咸、辣、鲜)之别。其烹调擅长煎、炸、烩、炖、煸等,菜肴色彩浓重,滑而不腻。尤以 烹制蛇、狸、猫、狗、猴、鼠等野生动物而负盛名,著名的菜肴品种有“三蛇龙虎凤大会”、“五蛇羹”、“盐 火局鸡”、“蚝油牛肉”、“烤乳猪”、“干煎大虾碌”和“冬瓜盅”等。

 

    四、闽菜

 

    起源于福建省闽候县。它以福州、泉州、厦门等地的菜肴为代表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色调美观,滋味清鲜而著称。烹调方法擅长于炒、溜、煎、煨,尤以 “糟”最具特色。由于福建地处东南沿海,盛产多种海鲜,如海鳗、蛏子、鱿鱼、黄鱼、海参等,因此,多以海鲜为原料烹制各式菜肴,别具风味。著名菜肴品种有 “佛跳墙”、“醉糟鸡”、“酸辣烂鱿鱼”、“烧片糟鸡”、“太极明虾”、“清蒸加力鱼”、“荔枝肉”等。

 

    五、苏菜

 

    起始于南北朝时期,唐宋以后,与浙菜竞修秀,成为“南食”两大台柱之一。江苏菜是由苏州、扬州、南京、镇江四大菜为代表而构成的。其特点是浓中带 淡,鲜香酥烂,原汁原汤浓而不腻,口味平和,咸中带甜。其烹调技艺擅长于炖、焖、烧、煨、炒而著称。烹调时用料严谨,注重配色,讲究造型,四季有别。苏州 菜口味偏甜,配色和谐;扬州菜清淡适口,主料突出,刀工精细,醇厚入味;南京、镇江菜口味和醇,玲珑细巧,尤以鸭制的菜肴负有盛名。著名的菜肴品种有“清汤火方”、“鸭包鱼翅”、“松鼠桂鱼”、“西瓜鸡”、“盐水鸭”等。

 

    六、浙菜

 

    以杭州、宁波、绍兴、温州等地的菜肴为代表发展而成的。其特点是清、香、脆、嫩、爽、鲜。浙江盛产鱼虾,又是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湖山清秀,山光 水色,淡雅宜人,故其菜如景,不少名菜,来自民间,制作精细,变化较多。烹调技法擅长于炒、炸、烩、溜、蒸、烧。久负盛名的菜肴有“西湖醋鱼”、“生爆蟮 片”、“东坡肉”、“龙井虾仁”、“干炸响铃”、“叫化童鸡”、“清汤鱼圆”、“干菜焖肉”、“大汤黄鱼”、“爆墨鱼卷”、“锦绣鱼丝”等。

 

    七、湘菜

 

    以湘江流域、洞庭湖区和湘西山区的菜肴为代表发展而成的。其特点是用料广泛,油重色浓,多以辣椒、熏腊为原料,口味注重香鲜、酸辣、软嫩。烹调方 法擅长腊、熏、煨、蒸、炖、炸、炒。其著名菜肴品种有“腊味合蒸”、“东安子鸡”、“麻辣子鸡”、“红煨鱼翅”、“汤泡肚”、“冰糖湘莲”、“金钱鱼” 等。

 

    八、徽菜

 

    以沿江、沿淮、徽洲三地区的地方菜为代表构成的。其特点是选料朴实,讲究火功,重油重色 ,味道醇厚,保持原汁原味。徽菜以烹制山野海味而闻名,早在南宋时,“沙地马蹄鳖,雪中牛尾狐”,就是那时的著名菜肴了。其烹调方法擅长于烧、焖、炖。著 名的菜肴品种有“符离集烧鸡”、“火腿炖甲鱼”、“腌鲜桂鱼”、“火腿炖鞭笋”、“雪冬烧山鸡”、“红烧果子狸”、“奶汁肥王鱼”、“毛峰熏鲥鱼”等。▲◆★●■☆

 

 

39集团军军长潘良时升任北京卫戍区司令员

http://news.cnr.cn/native/gd/201401/t20140108_514596449.shtml

 

2014-01-08 北京电视台   

 

  据北京卫视《北京新闻》报道,北京卫戍区昨日召开党委第八届第四次会议,北京卫戍区司令员潘良时在会上讲话,这表明潘良时已经接替升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的郑传福中将,出任北京卫戍区司令员一职。

 

  据媒体公开报道显示,潘良时曾任“和平使命—2013”中俄联合反恐军事演习中方指挥员、39集团军军长。▲◆★●■☆

 

 

建言中纪委:大老虎太远 眼前苍蝇每天扑脸★★★

http://news.cntv.cn/2014/01/08/ARTI1389129140937390.shtml

 

据新华社20140108日:原标题:17省份纪委增纪检监察室

 

  京华时报讯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昨天介绍,截至201310月底,有17个省(区、市)纪委参照中央纪委做法,新设立12个纪检监察室。

 

  自19931月开始,中共中央纪委和中国国务院组成部门之一的监察部,开始合署办公,即“一套工作机构、履行党的纪律检查和行政监督两项职能”。

 

  文章指出,面对新要求,中央纪委监察部率先行动,增加了2个纪检监察室。截至201310月底,有17个省(区、市)纪委参照中央纪委做法,新设立12个纪检监察室。这一调整,有力地加强了办案工作力量,为进一步加大惩治腐败力度提供了组织保障。

 

  一年来,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多次召开会议,对办案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地方各级反腐败协调小组认真履行职责,加强组织协调,为顺利查处重大复杂案件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也不断健全同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审计机关等在信息沟通、线索移送等方面的工作机制,提高组织协调的效率和效果。

 

  文章介绍,宁夏回族自治区纪委监察厅在查办自治区林业局原局长王某某严重违纪违法案件过程中,多次召集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单位研究和协调解决办案中遇到的问题,并召开专家论证会,对疑难、复杂案情进行分析论证。案件移送司法机关后,自治区纪委在侦查、公诉、审判等环节全程跟踪,督促和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保证了办案工作的顺利开展。 (钟欣)

 

  >>纪检新风:每个处理节点都有时间限制

 

  对内蒙古自治区纪委各案件检查室的同志来说,2013年他们的工作流程发生了一些变化:原来反映自治区党委管理干部及其他主要干部问题的线索,既有信访室转来的,也有案管室移交的;现在统一由案管室集中管理,分类登记后再转到各案件室,每个处理节点都有时间限制,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换句话说,件件都要有回音、有结果,一旦拿到案件线索,工作就不能停。”自治区纪委案件检查五室的负责同志说。

 

  对存在的问题早发现、早处置,防止小问题拖成大问题,如今已成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转变办案方式的核心内容。

 

  “2013年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办案135件,没有出现一起投诉,这主要是我们实行的‘一案三卡’制度在发挥作用。”广东省惠东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潘智说。

 

  潘智所说的“一案三卡”,是广东省纪检监察机关针对案件监督管理方式的一种创新。具体来说,就是纪检监察机关在办案过程中,由案件监督管理部门发出《联络沟通卡》、《文明办案卡》和《廉洁监督卡》,搭建案管部门与被调查人及其家属、发案单位的沟通联系渠道,由此强化对办案工作及办案人员的监督。

 

  科技手段的应用,让案件管理工作插上了翅膀。“案件线索有多少条,是否及时转办?案件查办处于哪个阶段,是否超期……”吉林省磐石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刘革锋坐在案件管理专用电脑前轻点几下鼠标,2013年以来该市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工作的“家底”就在电脑屏幕上显示出来。

 

  中纪委邀公众“支招”网友提多项反腐建议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4日刊文“请您建言”,提出进一步畅通信访举报和诉求表达渠道,更好地发挥全社会的监督力量。连日来,一些网友积极参与建言献策活动,相关留言已达5000多条,内容涉及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等许多方面。

 

  1、反腐力度,望尽早实施新任领导干部财产公开试点

 

  网友“毛毛”表示,惩治腐败,大快人心,应该继续保持“打老虎”的态势,一露头就打、打就打死。不仅可以遏制腐败蔓延趋势,还可以起到杀一儆百作用。

 

  网友建议加快反腐制度建设。网友“勿忘我”说,如何让苍蝇、老虎不敢抬头,需要在体制改革方面做文章,通过决策公开、程序公开等方式遏制权力腐败。

 

  另外,网友“冰雪玫瑰”留言表示,再好的规定也需要执行的力度,相关部门应各司其职,坚决落实,才能将反腐坚持下去。

 

  一些网友表示,中央提出分解“一把手”权力、制定“裸官”任职岗位管理办法以及新任领导干部财产公开试点等,也是加强反腐的重要措施,希望尽早予以公布实施。

 

  2、“一把手”防止个别干部在一个单位形成帮派势力

 

  近年来,媒体不时披露部分国有企业和地方“一把手”腐败案件,“一把手”权力监督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网友“““d111”留言称,一些地方和部门“一把手”缺乏有效监督,提拔干部、调整规划、干预招标等,为所欲为,容易造成严重后果。

 

  名为“年轻老干部”的网友建议,事业单位“一把手”要适当进行交流,防止个别干部在一个单位当官时间太久,形成帮派势力。

 

  “案件显示,‘一把手’腐败会影响一个单位或地方的风气,管好‘一把手’,反腐斗争就成功了一半。”一位广东纪检干部认为,如果对“一把手”监督乏力,权力运行就容易偏离正确方向,就会给班子建设和本单位、本地方工作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3、“重灾区”银行系统最普遍的腐败就是内外相勾结

 

  网友认为,金融、土地、矿产等核心要素资源事关国计民生,必须加大反腐力度,创新反腐手段。

 

  网友“树舌”、“多言”说,当前银行系统最普遍的腐败就是内部员工与外部投机者相勾结,取得国家政策内贷款后,向外放高利贷牟取暴利,严重破坏金融秩序,使真正需要贷款的人无款可贷。

 

  网友“搂两句”说,像中石油这样的大型企业,其内部管理采用垂直体系,权力集中,决策程序往往缺乏必要的制约,容易出现“一言堂”。

 

  网友认为,整治金融和资源领域的腐败现象,必须抓住透明、公开这个“牛鼻子”,引入电子监察系统、金融实名制、房产数据联网等新技术手段,严格审计监管,并将审计结果进行公示。

 

  4、基层公务,大老虎离我们太远,眼前苍蝇每天扑脸

 

  一些网友建议,有关部门在“打老虎”“拍苍蝇”的同时,对基层公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吃、拿、卡、要”等腐败行为,也要加大惩处力度。

 

  网友“冷眼看鸡虫”留言称,一些地方对“吃、拿、卡、要”腐败行为无动于衷,让基层群众觉得“大老虎离我们太远,眼前苍蝇每天扑脸”。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惠农补贴力度,而一些基层农机部门负责人却勾结商家截留补贴资金。如重庆市永川区农技推广站原站长和副站长,与一家私人塑料包装厂老板合谋,仅农具秧盘一项就虚报销量188多万张,骗取专项补贴46万多元。网友“潇洒”留言称,基层干部每一项工作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纪检机关对此应该严肃查处。▲◆★●■☆

 

杭州一幼儿园50多名儿童指甲断裂脱落

http://news.ifeng.com/society/2/detail_2014_01/08/32812179_0.shtml

 

 

拉平养老金待遇对公务员不公平★★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4_01/08/32813829_0.shtml

 

20140108日 人民日报作者:商旸 

 

原标题:公务员养老,制度并轨不是平均主义(民生观)

 

《人民日报》(2014010813版)

 

制度统一是改革的方向,但是在养老金待遇上不宜搞简单的“一刀切”。以“平均主义”偷换“公平”的概念,将会产生新的不公

 

关于公务员养老,一些人觉得不公平,主要在两点:制度双轨,待遇偏高。

 

在养老问题上,确实存在不同的制度设计。公务员是一套制度,企业职工是另一套制度。前者财政出钱,不用自掏腰包;后者财政不出钱,由企业和个人分担。

 

制度性的不平等,容易造成职业壁垒,阻碍劳动力合理流动,有时甚至加剧社会矛盾。

 

从长远来看,应当将公务员纳入到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内,和企业职工一样,单位和个人都出点钱,逐步实现制度并轨,体现社会公平。

 

制度统一是改革的方向,但是在养老金待遇上却不能搞简单的“一刀切”。

 

公务员是国家公职人员,掌握并行使公共权力。养老待遇差了,队伍可不好带,积极性和清廉度都会受影响。而且,一般来说,能考上公务员的,文化程度也较高,读书时间长、教育投资大。非要让公务员的养老金和蓝领工人水平一样,对寒窗苦读十几载的公务员来说,是否也不公平?

 

从国外经验和国内香港等地做法来看,公务员的养老金一般也要比从事其他类型经济活动的人口更加优越。

 

如果要一味拉平公务员与企业职工的退休待遇,以“平均主义”偷换“公平”的概念,将会对公务员产生新的不公。这种忽视职业之间差异的泛公平化做法,最终将不利于国家的整体运行,影响社会治理的效果。

 

又要体现制度公平,又要体现职业差异,似乎有点矛盾,其实也有办法。我们不妨在基础性养老金之外,设计一种补充养老金,适当拉开公务员与企业职工的差距,体现公务员职业的特殊性。这种补充养老金就是职业年金,通过这一制度,可以实现公务员养老金的相对稳定并维持较高的水平。

 

当然,相对较高的待遇要与公务员更加清廉的作风、更加高效的工作结合起来,要进一步提高反腐力度、改进公共服务水平。

 

“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作出的部署。改革公务员养老制度,必须依照国情,在依法依规、适应特点、平稳过渡的总体思路下进行。改革过程中,更要做好新老制度衔接,力求平稳顺利。▲◆★●■☆

 

 

公务员养老改革不顺利 各地积极性不高★★

http://d3.sina.com.cn/pfpghc/975c0e863f0344feb48b0fcc8735a898.jpg

 

20140108日:养老并轨如何消减改革阵痛(民生三问·关注公务员养老改革())

 

  对话人: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郑功成 本报记者 蒋云龙

 

  一问:退休金财政该负担吗

 

  公务员个人该缴部分,财政不应代缴

 

  记者:有人说,我国养老金制度存在碎片化,企业职工和公务员养老双轨制,这不公平。这种说法合理吗?

 

  郑功成:碎片化的制度安排,确实带来了不公平。

 

  我国现行法定养老保险制度,主要有面向职工、农村居民、城镇居民的三大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制度;此外,还有传统的农村五保制度与优抚制度,以及一些地方出现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农民工养老保险等。

 

  这些制度安排,新旧并存、按人群分割,确实存在碎片化现象。这种碎片化突出地表现在企业职工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之间的双轨制上,它导致了两大群体养老金权益的不平等。

 

  此外,还有一种碎片化,是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迄今还处于地方分散统筹状态。这种碎片化使本来法定的全国统一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沦为地区性制度,造成了地区之间的负担畸轻畸重、基金余缺两极分化。

 

  两种碎片化现象均直接损害着制度的公平性与互济性,也使可持续性受到影响,还给劳动力流动带来不便,因而,是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记者:公务员和企业职工的养老待遇落差是怎么形成的?

 

  郑功成:现行制度的不足中,最大的问题是制度欠公平与可持续性弱。

 

  例如,由于改革不同步,致使企业职工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在养老金缴费与待遇计发方面差距过大,而责任划分不清及政府、企业、个人之间负担比重失衡,则使制度的可持续性难以得到保障。

 

  目前公务员退休金替代率在70%以上,属于偏高,这是单一层次制度安排的结果。企业职工在改革前的退休金替代率也同样偏高。但企业职工实行养老保险改革后,当初设计的“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双层架构并未实现,即企业年金并未普遍建立。

 

  公务员保留了退休金的偏高替代率,企业职工降低了基本养老金替代率又未补上企业年金,两大群体的待遇差距就持续拉大了。

 

  当然,也要看到,我国养老保险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包括革新了传统养老观念、初步确立了责任分担机制、部分实现了制度创新、建立了战略储备基金等,最大的成就是实现了制度的全覆盖。普遍养老金制度目前惠及的老年人口是2.2亿多人,堪称奇迹。

 

  记者:能不能具体分析一下,公务员的退休金,哪些财政该负担,哪些不该负担?

 

  郑功成:我国公务员与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采取现收现付财务模式,实行财政供款、预算管理、单位包办、社会化发放(通过银行或邮局),个人不需缴费,退休金待遇参照在岗者工资增长情况调整。

 

  这种财政负担实际包括了三种不同的责任:一是政府作为雇主应承担的责任份额,等同于用人单位为职工参保缴费;二是政府应履行的公共财政责任,等同于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财政补贴;三是承担了个人应承担的缴费份额。

 

  前两部分是政府财政应当承担的责任,第三部分则有违公平正义,因为财政资金不应替代个人为自己养老承担义务。

 

  二问:应该并入企业养老吗

 

  制度实质要一致,但可以单独运行

 

  记者:公务员养老制度的改革方向是什么?有哪些思路?

 

  郑功成:改革的方向是十分明确的,那就是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让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与企业职工在统一的制度安排下承担同样的缴费义务、享受平等的养老保险权益。

 

  总体思路应当是通过制度转型、结构优化、责任分担来实现同一代人养老金权益的相对公平。

 

  其中,年轻人应尽快站在同一起点上,即新入职的公职人员与企业职工均应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中年人则宜逐渐并入新制度,或者,也可以通过兑现视同缴费年限,一步到位地参加新制度;而老年人仍享受原制度保障。

 

  记者:应该直接将公务员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吗?

 

  郑功成:据我所知,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已经纳入深化养老保险改革顶层设计方案,至于是否并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还应根据制度实践和管理及运行效率来确定。如果单独运行更有效率、更少风险,可以选择单独运行。

 

  但无论以何种方式运行,这一制度均须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实质内容保持一致。

 

  记者:公务员养老制度改革,各地有何实践,顺不顺利?

 

  郑功成:可以说,改革并不顺利。

 

  总体而言,各地对公务员养老制度改革的积极性普遍不高,迄今只有深圳等个别地方在试水。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虽早在2008年就选择五省市开展试点,但始终未有实质性进展。

 

  三问:待遇要大幅度降低吗,建立职业年金等,别简单大幅降低待遇

 

  记者:改革不顺利受到了什么阻碍?

 

  郑功成:改革不顺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退休金制的路径依赖深厚,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改革因存在不足而具有负面效应,将机关与事业单位分割推进的改革策略不当,以及迄今为止还未有妥善的改革方案……这些原因里,机关事业单位担心职工群体利益受损无疑是关键因素。

 

  因此,如何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来缓解甚至打消改革对象的后顾之忧,显然是顺利推进改革的重要条件。

 

  必须指出的是,改革旧的退休金制度、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完善新型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绕不开、躲不过的关键环节。

 

  因此,目前既需要改革智慧,更需要改革决心与魄力,而做好顶层设计,并实行全国一盘棋自上而下地推进,显然是必须的举措。

 

  记者:在您看来,公务员养老制度该如何改革?您有什么建议?

 

  郑功成:我的建议其实在2008年组织完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报告时,就已向有关方面系统提过了。主要包括十条:

 

一是让机关事业单位一体联动,而不宜分割推进;

 

二是要通过结构优化来实现制度转型,即以多层次制度安排替代单一层次的退休金,而不是简单地大幅降低待遇,主张同时建立职业年金与年功年金制;

 

三是个人必须承担与企业职工相同的缴费义务;

 

四是建立与企业退休人员一样的养老金待遇调整机制;

 

五是建立适宜的管办机制及其与其他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机制;

 

六是在实行年轻人同步起点的同时,制定中老年在岗者的过渡方案;

 

七是采取分级负责制,即根据公职人员的归属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责任;

 

八是由国家支付改革的初始成本,即适当增加一次工资,以消减改革初期带来的阵痛,促使制度平稳转型;

 

九是单独运行,即基于公职人员的稳定性和规避基金贬值风险与保值增值压力,可以单独建账,独立运行;

 

十是全国同步推进,不宜再经漫长试点,因为改革目标与方向都是明确的,不需要再“摸着石头过河”。

 

(原标题:养老并轨如何消减改革阵痛(民生三问·关注公务员养老改革()))▲◆★●■☆

 

 

南水北调是场“闹剧”:一江污水向北流★★★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4/01/06/2919161.html

 

 BBC 2014-01-06:南水北调工程“对生态有影响”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于201312月通水,中线线工程将于2014年完工。在工程即将竣工时,人们发现这个花费了数千亿人民币的南水北调工程缺乏最基础的数据,人们竟然不知道作为水源的汉江到底有多少水可调,不知道北京缺水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不知道水源地污染的确切程度,更不知道水污染何时才能得到治理。工程完工后将要上马一大批补救的后续工程。总之,南水北调工程决策并没有可行性研究报告作为依据,决策在前,可行性论证在后,搞的还是文化大革命那一套。

 

一、南水北调工程搞的还是文化大革命那一套

 

南水北调工程分东线、中线和西线三个工程。东线工程是从扬州江都泵站抽长江水利用大运河向天津和沿途各地输水;中线工程是利用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通过人工明渠向北京和沿途各地输水;西线工程是从雅砻江、大渡河向黄河输水,然后顺黄河东下,为沿途送水。最终调水总量为一千亿立方米。南水北调工程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跨大流域最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的巨型调水工程。

 

为什么说南水北调工程搞的还是文化大革命那一套?有以下几点理由:

 

第一:南水北调工程搞的还是文化大革命中违反科学民主决策程序、领导拍脑袋做决策的那一套;

 

第二:南水北调工程反映的还是人定胜天的理念,而不是搞可持续发展。南水北调工程是和缺水问题的表面现象做斗争,而不能解决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南水北调并非到了非调不可、非调就没有生路的地步。

 

第三:南水北调工程与文化大革命中的许多工程一样是钓鱼工程,造价不断攀升,调水规模将不断扩大。工程完工并不意味工程的结束,而是需要更多、更大的工程来弥补工程所造成的问题。

 

二、工程即将竣工才发现基础数据没有做好

 

201311月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鄂竟平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访问时承认,南水北调工程的基础性工作没做好。

 

什么是一个工程的基础性工作?就是基本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而言,最基础的数据就是北方缺多少水?为什么缺水?作为水源的长江、汉江到底有多少水?有没有多余的水可供北调?水源地的污染情况如何?水污染能何时得到治理?

 

2001年北京取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打着为北京奥运会提供清洁饮用水的旗号,200111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做出了建设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 的决定,2002年开工。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做出这个重大决定时,并没有通过了审查并被批准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作为决策的依据。直到约七年之后,在 20081021日国务院第32次常委会议才审议批准了《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总报告》。

 

就在决策之前,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移民和分段 输水渠道建设等分工程都已经开工建设了。这是决策在前,可行性研究在后,一个完全颠倒的决策程序,是文化大革命的边施工、边设计、边勘测政策的翻版和创新。

 

例如,中线工程以汉江的丹江口水库作为水源。汉江有多少水可供北调?在中线工程即将结束时还不清楚。根据退休工程师邓联木的资料,1930年到1978年年均入库径流量379亿立方米,1979年到1990年年均433亿立方米,1991年到2002年年均262亿立方米,2003年到2010年年均371亿立方米。以哪个流量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基本数据?鄂竟平不能回答。

 

世界著名的水资源专家罗宾·克拉克(ROBIN CLARKE)在Water《水》一书中指出,取水量占径流比例越大,造成的水资源管理的问题越大。根据欧洲的经验,比例在百分之五以下,不会造成问题;比例超过百分之二十,则会造成严重问题。因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之时,便是汉江河流生态系统死亡之日,如果不立即采取补救措施的话。

 

三、人定胜天还是可持续发展?

 

Kollapse》一书的作者贾德.戴蒙认为中国领导向来有人定胜天的观念。他将三峡大坝、南水北调和西部大开发这三大巨型工程称为人定胜天思想的具体表现。

 

“和世界接轨”是一些专家为中国政府注释决策常用的办法,他们列举了世界上一些国家的调水工程,如美国的、德国的等等。但是他们没有报道最新的发展和未来的趋势。在西方工业国家中,包括俄国,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就放弃了巨型跨流域的调水工程计划。如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北美大调水工程,前苏联的北水南调工程。这些国家之所以放弃这些跨流域的巨型调水工程,第一是因为认识到工程会带来的严重的生态环境后果,如前苏联的调水工程引起斯维尔河流量减少,使拉多加湖无机盐总量、矿化度、生物性堆积物增加,水质恶化;第二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出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最基本概念就是利用当地的资源,跨流域的调水工程是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背道而驰的。

 

四、治标不治本

 

谈到南水北调工程,就会联系到北京的缺水问题。根据中国专家的算法,北京的人均水资源量几年前还有300立方米,和以色列相仿,现在减少到只有100立方米。地下水位每年下降90厘米,有些地区地面沉降十二三厘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计划每年为北京提供10亿立方米的水。许多中国专家认为10亿立方米不够,希望立即扩大调水量。

 

其实北京是中国风水最好的城市之一。和北京在同一纬度上的首都有莫斯科、华沙、柏林、德国原首都波恩等。流经北京的有五大河流,许多地名都和水有关,中央政府的驻地叫中南海,不叫中南沙。永定河原是北京最大的水源,永定河上的官厅水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造的第一个水库,总库容22.7亿立方米,可以容纳永定河一年的流量,后又扩大到41.6亿立方米立方米。

 

中国政府前后在永定河上建了五百多座水库,缚住了苍龙,人战胜了天。可是永定河流入官厅水库的水每年只有2.5亿立方米了,而且还是被污染了的水,不能作为饮用水源用。北京缺水问题的关键之一在于永定河水源的枯竭和污染。如果永定河恢复自然生态和流量,治理流域内的水污染,北京就不缺10亿或者15亿立方米的水了。

 

北京缺水问题的关键之二在于北京用水的浪费。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决定建设南水北调工程时提出两个原则,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调水。这是两个不错的理念,但是在调水工程完工时,节水没有做到,治污也没有做到。和文化大革命一样,说假话说大话。

 

既然北京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地方,那么北京应该是世界上最节约用水的地方。可是情况正好相反。北京是世界上用水最浪费的城市。德国人均每天生活用水量不到130升,而北京是人均每天300升,是德国的2.5倍以上。

 

北京的用水在于奢侈用水和浪费用水。北京的高尔夫球场用水、私人游泳池用水、水景房、水景景观、人口滑雪场等用水将消耗南水北调入京水量的一半。

 

另外三十多年来北京自来水管道渗漏现象一直没有改善,损耗量占百分之二十到三十。如果北京人的生活用水量达到德国的平均水平,每年可以节省近12亿立方米的水。那样既不需要南水北调,又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五、一条不归路

 

为什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完工、中线工程即将完工,中国领导兴奋不起来。

 

因为这是一条没有前途的不归路,后续还有很多棘手的问题要解决。东线调水渠道与淮河平面相交,治理了三十年的淮河水质一直没有改善,东线水质难以得到保证,天津干脆不要南水北调的水,宁愿用价廉质好的海水淡化水;汉江流域的水污染远远超出估计的程度。淮河流域是中国癌症村最集中的地区,汉江流域也出现了癌症村的分布。通过一江污水向北流可能把癌症村引向北京。

 

现在不是先治污后调水,而是先调水,留下一大堆难啃的治污任务。汉江被调走这么多水,紧接着就要调水救汉江。救下游、救襄阳等城镇有引江济汉工程和鄂西调水工程;救汉江上游和陕西的关中地区有引江济谓工程。汉江水源不足,必须着手从长江干流、从三峡水库调水,有可能加高三峡大坝,提高三峡水库水位,再次搬迁三峡移民;或者从小江抽水建隧道救汉江。长江中下游要紧急救洞庭湖、救鄱阳湖,建了拦湖大坝。在长江上游要从金沙江调水救雅砻江和大渡河,从金沙江调水救滇中等等。

 

用不了十几年,长江流域将出现全面缺水,入海流量锐减,海水倒灌,上海、南京缺水。那时只有从雅鲁藏布江、怒江和澜沧江等河流大量调水救长江。而这三条河都是国际河流。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曾经说过:要像防止战争一样减少跨流域调水。意思就是,战争是解决问题最后的手段,跨流域调水也是解决问题的最后手段。能不调水就不调,万不得已了才调。

 

中国政府先决策、后论证,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已经和即将完工,战争早已经打响了。如果中国政府还不改变人定胜天的观念,改变先决策后论证的做法,在这条不归路上继续走下去,后果就是从国内调水走向国际争水,从调水走向战争。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