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辜两位谢世后,两岸等于已进入新的浑沌难测的阶段★

(01)★汪辜两位谢世后,两岸等于已进入新的浑沌难测的阶段★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2065195&typeid=14
(02)★给2005中日关系把脉—20年来最为寒冷的“严冬”★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2064938&typeid=14
(03)★军方专家析世界军事形势:军事主导权争夺更激烈★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2066820&typeid=14
(04)★世界上最廉洁的三个国家zt★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2067057&typeid=14
(05)★沉默拉登精心策划2006 要用核弹袭击美国★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2070474&typeid=14
(06)★中俄战机交易中大量未公开的秘密(一)★
http://mil.jschina.com.cn/zjw/2005/12-27/142244.html
(07)★中国政府投7亿助推伽利略导航系统挑战GPS ★
http://bbs.milchina.com/read.php?tid=11309&fpage=1
(08)★剖析俄对华武器出口走向(一)★
http://mil.jschina.com.cn/zjw/2005/12-27/114827.html


(01)★汪辜两位谢世后,两岸等于已进入新的浑沌难测的阶段★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2065195&typeid=14
24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先生逝世。这是继今年1月3日,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先生逝世后的另一重大损失。《亚洲周刊》主笔南方朔在香港媒体上撰文称,两位德高望重的领袖级人物先后谢世,他们为两岸关系开创的契机也告终止,一切又回到浑沌不安之中。
文章说,汪辜两人的逝世,让人在追怀前贤之际,也更加的百感交集。汪辜两人在1993年4月和1998年10月的两次会谈,都展现出高度的风范,因而能在互谅互重的前提下,替两岸打开了机会之窗。而今汪辜会谈的风华已渺,机会之窗也早已在政客拨弄下被关闭,两岸未来的路要怎么走下去?又有什么人能带着大家走下去?当我们回想过去那一段来时路,就当会对这两位长者更加尊崇。
文章回顾道,两岸自1949年起,即因内战而对峙。1987年7月14日,当时的蒋经国宣布解除戒严,同年11月2日又宣布开放探亲,于是两岸关系开始进入新的交往与和解时代。
然而两岸毕竟在敌对中隔阂了近40年,这条交往与和解之路,自然难免有着太多猜疑、畏惧,甚或敌视的因素横梗其间,双方都必须找到德高望重且有公信力的领袖级人物,来扮演先行角色。
于是,遂有了1991年2月8日,“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的成立,辜振甫出任董事长,这是台湾方面的布局。而在大陆方面,同年12月16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成立,汪道涵出任会长。辜汪两人都是大老板级的人物,他们的就位,接着就是正式对话的展开了。因而遂有了1992年1月8日,汪道涵致函辜振甫,邀请组团前往大陆访问之举。
问题在于,对话就必须要有对话的身分条件,而两岸对话的身分条件,当然是必须对“一个中国”做出定义。基于此,台湾在辜振甫推动下,1992年8月1日的“国统会”上,遂做出了“关于一个中国之涵义”之决议。两岸皆支持“一个中国”,为未来民主和平统一而努力的基本共识开始出现。接下来,双方又于10月28日至30日举行了香港会谈。后来所谓的“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即因此而形成。正因有了这种共识,才有1993年4月汪辜两人在新加坡的首度会谈。两位大老级的人物,在该次会谈上皆不卑不亢,相互聆听,相互谅解,最后会谈在签署4项协议中闭幕。第一次汪辜会谈的成功,对两岸关系乃是历史性的一大步,其振奋的效果不言可喻。
然而两岸关系原本即极其脆弱,加以又有美日对中国的图谋在其中,互信程度极低。于是就在汪辜会谈后,即有1995年6月李登辉以返回康奈尔大学母校访问为名赴美和1996年飞弹危机。于是两岸关系又降至冰点。第二次汪辜的上海会谈,也因而延迟到1998年10月才再度举行。只是经过一番波折,第二次汪辜会谈只能说是弥补性的“融冰之旅”了,而两岸之间的疑忌之冰业已冷得无法完全融化了。等到1999年7月,李登辉发表“特殊的国与国关系”之论后,未融之冰又再更加的凝固。
文章称,汪辜会谈的效果,只持续很短的一段时间,它即被台湾“内政”的变化所侵蚀殆尽。1999年7月,李登辉发出“特殊的国与关系”之论,以及2000年民进党执政,独派当道,陈水扁甚至否定“九二共识,一中各表”的存在,两岸关系进入“听其言,观其行”的阶段。正式的对话已完全停止,勉强的交流如春节包机问题,基本上退化成“业者决定,官方背书”的程度。汪辜两人再也不可能第三次会谈了。
文章认为,在汪辜两人辞世后,两岸关系已进入另一个更难测的阶段。汪辜两人在海峡两边都是大老级的人物,他们可以得到当局绝对的信赖和授权,对两边的社会也有公信力,加上这两人皆世家出身,通达世事,因而能在无路之处靠着智慧,硬是开创出新路。尽管他们开创的新路难以持久,很快就被政治现实所摧毁,但盱衡未来,像他们这种有分量、有担当、有智慧的人物已不会再有,那么谁又担得起这种在无路处找路的重责大任呢?
文章说,因而汪辜两位大老级人物谢世后,两岸等于已进入新的浑沌难测的阶段。北京在经过这几年的波折,已不再抱持幻想,因而藉着《反分裂法》划下底线,并更积极的争取台湾在野政党和民间的力量,国民党前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今年的前往访问,即是重大的转机。由最近台湾的选举、国民党获得压倒性的胜利,已显示出“反独非独”乃是台湾的主流民意。由这样的趋势观察,两岸关系纵或不会有多大的进展,但有基本面的支持,应不至于继续恶化。
但问题在于当今台湾主政的毕竟仍是主张独立的民进党。它不可能因为选举失败即改变两岸政策,何况陈水扁早已否定“九二共识,一中各表”的存在,已没有转圜的空间。最近这段期间,民进党政府已表明两岸政策不会改变,即已堪证明。在这样的背景下,未来两年多里,在正常的情况下,两岸关系当然难有开展。
文章也指出,这时候,外力因素就可能不容忽视了。近年来美日军事结盟日益紧密,由于韩国已逐渐脱离美日轨道,这时候美日将更不容台湾反独非独力量取代“台独”势力,免得台湾也和韩国一样,逐渐脱离美日轨道。这意谓着在未来两年多里,美日不无可能对“台独”做出更大的鼓励,让民进党继续掌握台湾“政权”,这是不容轻估的可能性。
也正因此,看着两岸关系的低迷与更加的不可测,遂让人们对汪辜这两位长者那种能掌握大纲大节的立场,而又能以体谅和忍让的态度,在无路处找路的风范更加怀念了! (来源:中新网) ▲
(02)★给2005中日关系把脉—20年来最为寒冷的“严冬”★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2064938&typeid=14
12月22日,日本气象厅对早先发布的“暖冬”预报进行改正,宣布今年的冬季将是过去20年来最为寒冷的“严冬”。
12月24日,日本内阁府发表2005年度“外交舆论调查”,结果显示对中国有亲近感的日本人占32.4%,为1978年以来的最低值。反之,对中国没有亲近感的人达63.4%,创历史新高。
“严冬”与“中日关系”很容易被联系在一起。正如这寒气逼人的冬天,2005年的中日关系刷新了建交33年以来的最低温度。回顾2005年,也是战后60周年的中日关系,“政冷经热”依然可以作为概括语,“经济”的热依然有条不紊,只是“政治”的冷愈加呈现冰冻状态。
台湾问题
今年的中日关系摩擦是从台湾问题开始的。
2月19日,日本外相町村孝信、防卫厅长官大野宫统与美国国务卿赖斯、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举行所谓“日美安全磋商会议”(“2+2会议”)。会后双方发表共同声明,列出12项日美两国在亚太地区的共同战略目标,其中将“鼓励和平解决有关台湾海峡的问题”列为日美共同战略目标之一。
日美安保会议共同声明首度触及台海问题,近期看,是对中国《反国家分裂法》的牵制;远期看,是日美推行“以台制华”战略、联手干涉中国内政、阻挠中国统一、阻挠中国和平崛起的重大举措,暴露了日美两国迅速膨胀的军事强权战略欲望。
教科书问题
说到大多数日本人对那段历史的漠视和无知,就不能不提日本的历史教科书。近年来本就已开始全面倒退的日本历史教科书中又出现了肆意篡改、美化历史的极右翼版本,中韩等国的愤怒是不难想像的。
由扶桑社印制、“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炮制的《新历史教科书》在4年的审定中获得通过,引发了日本与中韩间的外交纠纷。今年又是日本4年一度的教科书审定年,而且“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上下活动,使出浑身解数宣称要把采用率提高到10%。
在教科书问题上,日本政府历来的态度是以教科书审定制度不同来对应中韩的抗议。今年此问题虽已偃旗息鼓,但相信4年后仍将成为中日关系发生争执的一个焦点。
反日游行
今年历史教科书问题的爆发首先在韩国引起民众的游行示威,甚至有激动的韩国国民以断指、自焚来表达对日本的抗议之情。这股抗议风潮很快转移到中国,再加上几千万中国民众网络签名反对日本加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引发的热情,最终汇聚成一股席卷全国的反日浪潮。
各地连续不断的反日大游行引起了日方的极大震撼。同一时刻,日本的国民通过电视、报纸看到的只是媒体刻意、反复报道的关于中国人在日本使领馆前的激烈抗议场面,“爱国无罪”的呼声占据了所有日本电视台的新闻黄金时间。于是乎,日本国民由惊讶、不解,变为愤怒和斥责,甚至有人叫嚣抵制中国2008年的奥运会。至于中国为何爆发反日游行的原因,却没有多少人去认真思考。可以说,日本政府和媒体又一次将国民的注意力成功地吸引并维持在事件的表层上。年终,“爱国无罪”成功入选2005年的年度流行语。
日本争常
2005年日本最大的外交举动当属争当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借联合国成立60周年实现多年的政治夙愿成为日本外务省倾力为之的头等外交任务。
为实现争常梦,日本选择了联合德国、巴西和印度的四国联盟策略,企图通过争取各自的支持力量来获取足够多的支持票。不过,四国联盟分别有死对头,反对力量结成“团结谋共识”同盟,开始了与四国联盟针锋相对的斗争。
针对日本的入常问题,可以说几千万网民的反对签名明确表明了中国的民意。而中国政府对安理会改革也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反对对改革人为设定时限,更不赞成强行表决缺乏共识的改革方案。强调首先要实现广泛共识,尤其应该优先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
今年日本争常的结果以四国联盟放弃提交改革案而不了了之。而此时日本也开始转换战略,抛弃四国联盟框架,单独依靠美国,伺机准备发起第二轮争常攻势。但无论是“大帮哄”还是“傍大款”,日本要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最终是无法绕开作为常任理事国的中国的,迂回战略的结果只会重演今年的结局。
靖国神社
这几年中日关系为何渐行渐远?中日高层互访为何中断4年多?最终还是要归结于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问题。
面对国际、国内的批判声音,日本首相小泉今年大半时间里对参拜的表态由“一定要去”转换为“进行适当判断”。外界凭此解读小泉参拜立场出现软化,不排除放弃参拜的可能性。即使要去,由于今年是二战结束60周年、日本的亚洲外交惨淡、年底有APEC及东亚峰会日程,所以小泉最可能选择年底年初的交界点进行参拜,以将参拜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可我行我素的小泉还是让各方的猜测落了空,10月17日,靖国神社秋季大祭的第一天,小泉完成了他担任首相来的第5次参拜。也许是巧合,那天是中国神舟六号飞船成功返回地球的日子。
此举抵消了小泉8月15日“反省历史”的首相演说所带给外界的善意期盼,也把中日首脑利用国际会议场合举行会晤的机会彻底消失。
小泉至今表示不理解“为何因为一件事情,就不能举行双边会晤”?中方也已经无需再费口舌对其解释。无论如何,这个问题将是决定中日关系何时走上正轨的关键所在。
东海纠纷
更多的人认为,与靖国神社问题相比,中日围绕东海油气田开发的争执更难解决。因为前者是历史认识问题,僵持容易,达成妥协也容易;而后者是现实利益问题,牵扯到东海划界、钓鱼岛归属等关乎主权的问题。
2005年中日就此问题展开了几轮谈判,由于双方在东海划界问题上存在巨大差异,最终非但没有找到出路,争端反而有升级趋势。
日本先是把中方的几个油气田都起个稀奇古怪的日本名字,然后宣布批准“帝国石油”公司在中间线附近进行试验采掘。中方警告说,如果日本一意孤行,将严重损害中国主权,令东海形势更趋复杂。
东亚峰会
12月中旬,首届东亚峰会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面对中国在东盟地区影响力的不断增大,没有美国参与的东亚峰会令日本感到势单力薄,于是力邀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参加,试图借此来压中国的风头。
在东亚合作的主体框架上,中日存在分歧。中国主张“东盟10+3”是主体,日本则强调“东亚峰会”是主力。在是否接纳美国参加东亚峰会以及谁来主导东亚一体化进程的问题上,中方的态度和主张是“在这一进程中,应由东盟发挥主导作用,中国尊重东盟国家就这个问题正在寻求达成的共识”。日本则开始了惯用的经济援助手段,借此提高影响力,与中国抢夺幕后的主导权。
东亚峰会《吉隆坡宣言》的通过被誉为“开启了亚洲的新时代”,但谁都明白,中日这两个东亚最重要的大国不能尽释前嫌,东亚一体化就是一句空话。
“中国威胁论”
2005年“中国威胁论”在日本老调重弹。“中国威胁”已经取代日本过去爱用的“朝鲜威胁”,成为整备军力、再建“普通国家”的一大借口。
这一年里,日本从首相到大臣,再到媒体,对中国军事力量表示出过度的关心。《防卫白皮书》着力渲染中国军力的扩大和转型,对中国军力增长的不透明表示“担忧”。日本政府千方百计阻止欧盟解除对华军售的禁令,等等。
反观日本,日本的安保政策在2005年出现了众多突破:台湾问题进入了“日美共同战略目标”;坚持60年的和平宪法终要开刀大修,自卫队要改称“自卫军”、防卫厅准备升格成“防卫省”;弹道导弹防御系统要与美国进入共同开发阶段;积极配合驻日美军的战略大调整,甘当美国新亚洲战略的桥头堡……
今年的中日关系是在民主党党首前原诚司和日本外相麻生太郎的“中国威胁论”中闭幕的。对日本右翼政客这种倒打一耙的行径,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罕见地用具体数据进行了有力反击。不过,日本的“中国威胁论”不会因此销声匿迹,它还会在日本需要的时候对中国刺上一刀。

(03)★军方专家析世界军事形势:军事主导权争夺更激烈★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2066820&typeid=14
  中新网12月26日电 中国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副主任金一南在接受《解放军报》的采访时,对2005年的世界军事形势进行了详细分析。
传统安全威胁依然是发展中国家维护国家安全的重中之重
  2005年,世界军事形势总体上较为平稳,全球范围内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的起数也基本与去年持平。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共发生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39起,比2004年全年的36起增加3起,其中新发生15起,与去年持平。
  金一南指出,这种平稳主要表现在国与国处理相互关系及存在问题时对抗的倾向减少,加强双边多边合作的趋势增强。随着某些大国以“先发制人”为标志的单边主义越来越难以为继,世界各国的发展重新回到强调综合国力的竞争上来,以经济增长、社会进步、文化交流为主要驱动力,拓展自身的国家利益,而不是依靠武力抢夺战略资源和武力控制战略要地。
  但是,这种平稳只是相比较而言的。2005年发生的局部战争与武装冲突依然保持较高数量,原有的创伤没有完全愈合,世界肌体又出现了一些新的伤口。非传统安全领域威胁不断上升,传统安全领域威胁也没有完全消失,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还表现得相当突出。对很多发展中国家来说,传统安全威胁依然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中之重。
伊战客观上导致今年世界军事安全形势总体趋于平稳
  伊拉克是目前世界肌体上最深的一道创伤,时至今日也未见停止溃烂的迹象。伊拉克战争创伤难愈,对世界军事战略格局会产生什么影响?
  对此,金一南表示,据美国国会披露的数字,美国每个月在伊拉克的开支达到50亿美元;美国目前已经为发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开出了3000亿美元的大账单;到2010年如果还是持续此种态势的话,军事总开支将达到6000亿美元。伊拉克现在已经成为美国难以消化的一个苦果。
  由于伊拉克战争旷日持久的消耗,美国在全球的战略能力受到进一步的限制,不得不由前些年咄咄逼人的四处出击转入目前的重点巩固。欧洲学者曾尖锐地指出,只要美国人不闹腾了,这个世界也就安定下来了。美国在努力消化伊拉克这颗苦果,北约也在努力消化2004年东扩的“成果”,基本都没有富余力量在其他地区行动,只好采取稳固的态势。这也在客观上导致了今年世界军事安全形势总体趋于平稳。
政治仍然是军事行动的主导
  最近,美国媒体披露了即将在明年公布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的一些内容,其中五角大楼提出了所谓“1421”指标,即美军既要完成保卫美国国土这一大任务,又要在全球4个地区遏止战争,并几乎同时击败2个敌人,其中一场还要以决定性优势击败敌人,在必要时占领该国。
美国为何要进行这样一种军事战略调整?
   金一南指出,在评说“1421”之前,先得讲讲美军的“10—30—30”指标。五角大楼于上一个《四年防务报告》中提出的“10—30—30”指标,意为美军要在10天之内做好准备,将作战部队投送到全球任一危机区域,然后用30天打赢一场战争,再用30天做好投入下一场战争的准备。也就是说,美军自恃军力强大,只花70天就可打赢一场战争,一年可以打5场仗。但事实上,伊拉克战争到现在已经打了1000多天,花了14个70天也没有摆脱在伊拉克的困局。这对美军的转型规划和未来的战略规划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挫折。
  金一南说,五角大楼现在提出“1421”指标,表面看似乎是重新回到准备同时打赢两场大规模战争的老路上来,实际上与其说这是军事战略的调整,还不如说是一种政治宣示,即美国要让其他地区力量的所谓敌对力量认识到,美国的军力并非完全被吸附在伊拉克,还有能力打另一场战争。“1421”指标既是美军对未来作战能力的追求,也是对现实潜在对手的吓阻。
  包括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在内,新世纪这几场战争再清楚不过地显示:即使是高技术条件下的信息化战争,依然是政治的继续,而不是像一些人认为的那样,由技术层面的信息、网络、系统等决定一切。政治仍然是军事行动的主导。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绝对不会简单撤出伊拉克。它在伊拉克遇到的问题,不是单纯的技术或军事问题,主要是政治问题。而对美国来说最大的政治问题就是国家利益问题。至今相当一部分美国政治人物仍然认为,美军存在于伊拉克符合美国国家利益。所以说,完全撤军的事情不会像很多人设想的那样简单。
军事主导权的争夺日趋激烈
  美国作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其军事战略调整必然会影响到整个世界格局。近年来,俄罗斯、日本等大国军事战略的调整都在加紧进行,军事主导权的争夺日趋激烈,其中都有比较明显的美国因素的烙印。
  金一南说,是这样的。俄罗斯近年来一直受到美国的战略挤压,国家利益受到很大的威胁。近年来,俄经济开始复苏,军费开支也出现较大幅度的恢复性增长。2005年,俄军还是有很多大的调整动作的。例如,俄军打算将现有的“三军种”、“三兵种”、“六军区”、“四舰队”的结构体系,改为裁撤军区、组建三大作战单元。但是,这种打破常态的做法需要大量的资金,俄目前尚无财力进行大规模调整,目前主要还是依靠加强战略核威慑力量来保障国家利益。
  金一南指出,日本今年大力强化与美国的安保同盟关系,军事战略调整进入突破性阶段。今年2月19日和10月29日,日美两度举行“2+2”安全磋商会议,提出了在亚太地区和全球范围内进一步加强安全合作的“共同战略目标”,将台湾海峡也包括在内,公然企图以武力干涉我国内政。日本军事作用的提升,一方面有日本自身争当政治、军事大国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有美国在深陷伊拉克时,借助日本在西太平洋地区发挥更大作用的需要。日本在美国的默许之下,加快地区战略布局的步伐,强化安保同盟实际上是借船出海,通过向美国靠拢来增加对邻国强硬的资本。这种政策选择从长远来说,绝非日本之福。如果以为借美国之势就可以在历史和其他方面为所欲为,只能引起亚洲和世界其他国家越来越高的警惕。
中国已经成为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的一支重要的负责任的力量
  在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领域威胁相互交织的今天,要维护世界与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必然涉及实践何种安全观的问题。国提出“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以来,逐渐赢得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
  金一南说,2005年的一个特点是,新安全观在东亚地区得到了较好的实践。东亚地区经济的较快地发展与融合,使得合作解决地区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共识。前不久召开的东亚峰会,就反映了东亚各国在经济依存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安全互信需要。另外,中俄首次举行的“和平使命-2005”联合军事演习,也是双方共同实践新安全观的实质性步骤之一。中国在地区军事安全领域积极的负责任的表现,证明中国已经成为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的一支重要的负责任的力量。
  金一南同时也指出,然而,在中国与周边国家举行了一系列非传统安全领域联合演习的同时,东亚、东南亚地区也存在着另外一种演习,即以冷战思维为主导、以军事同盟为基础、有明确的假想敌和地域针对性的双边或多边演习。例如,美、泰、新、日四国5月份举行了“金色眼镜蛇—2005”年度联合演习,美英日等国8月中旬举行了代号“纵深马刀”的“防扩散安全倡议”框架下联合演习,以及日美为应对“西南岛屿有事”而计划举行的联合夺岛演习,都是以“零和”思想为主体的旧安全观的反映。
  金一南称,是“零和”还是“共赢”,是“一国绝对安全”还是“多国互信互利”,新旧两种安全观的较量今后还会继续。(李东航) ▲
(04)★世界上最廉洁的三个国家zt★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2067057&typeid=14
[刘元哉] 于 2005-12-26 :10月7日,总部设在柏林的透明国际公布了2003年度的腐败指数。透明国际对全世界133个国家和地区的公务员及政治家的腐败程度进行了排名。得分最高即腐败程度最轻的依次有芬兰、冰岛、丹麦等。其中芬兰以9.7分的得分连续第四年成为全球最廉洁政府。   
  在这里,腐败的定义是:公务员滥用职权,以权谋私。这类现象在北欧三国芬兰、冰岛和丹麦是极为罕见的。芬兰人认为,健全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政府官员的诚实可靠,不能让任何人和任何部门有超级权力。
  有一次,记者到冰岛出差,碰到一位去冰岛开会的芬兰环保署的处级官员。会议为期3天,但由于她是第一次去冰岛,所以她想在冰岛多呆一天观光旅游,而所需的旅馆费等都需要自掏腰包。“政府只报销开会期间的住宿费。”她说这句话时,神态自若,毫无抱怨的意思。
  禁止收受和索要礼品
  透明与公开是北欧国家政府的一个主要原则。芬兰、冰岛和丹麦的公共部门一切公开,所有档案都对公众开放,接受市民和媒体监督。公共机构对社会透明,公务员岗位向每个人开放。
  芬兰年轻人从大学毕业进入公务员体系后,最重要的就是弄清“腐败”的界限,即接受礼品或受请吃饭的上限是什么。流传最广的一句话是:“公务员可以接受一杯热啤酒和一个冷三明治,但如果喝上葡萄酒,那就危险了。”在接受礼品上,法律规定公务员不能接受价值较高的礼品,根据物价指数该标准时有变动,大概是20欧元左右。
  丹麦的公务员曹本搞过一段时间的人员招聘工作。他说:“没有人因为找工作敢行贿,也没有人敢受贿。为什么?我们认为搞权钱交易是可耻的。同时也有严格的处罚措施。如果你敢受贿,搞权钱交易,你十有八九会被开除公职。因受贿而丢工作,不划算。”
  丹麦官方代表团绝对禁止收受和索要本国驻外机构的礼品。接待外国代表团来访时,丹麦方面严格按规定办事。在丹麦外交部工作的安德森说:“有的国家代表团访问丹麦时,有时要求超规格接待,我们一般不接受,因为这是规则。我们要保持平衡,否则,媒体会批评我们怂恿腐败。”
  因公出差规定严
  丹麦对公务员的差旅费有严格规定。为了防止公务员公私划分不清,丹麦政府各部委、议会、军队等部门均设有专职的管理人员,负责替出差人员通过旅行社订购旅馆和车船票或机票。如果是偏远国家,旅行社无法从丹麦预订,出差的公务员可以自行解决。在欧洲一些国家,旅馆是提供早餐的,所以丹麦给公务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是每天最多200克朗(目前1美元合6.6克朗)。除了伙食补助,丹麦还每人每天补贴约100克朗。如果只出差一天,则按小时补贴,每小时约10克朗。公差人员只能坐公共汽车。如果出差地没有公车,出差者可以坐出租车。丹麦为了体现公务员的平等性,除了首相、副首相、各部大臣、议会主席外,其他人的住房、乘车、乘船标准都一样,也就是说坐飞机只能坐经济舱。
  计划外的出访不能去,人家出钱也不行。丹麦司法部的朋友尼尔斯说:“官员利用考察的名义,出国游玩。这在丹麦是绝对不允许的。我们每一个部委都在当年制定下年度的国际合作计划,计划外的外国来访团组是不接待的。即使接待,也只能介绍一下情况,不会提供交通工具,也不会请来访者吃饭,因为没有这方面的预算。如果外国官方机构邀请未列入计划的丹麦官方代表团出访,我们一般会婉拒。丹麦官方代表团出访经过第三国也有严格限制,总的原则是不能在没有公务活动的国家过夜,除非当天没有飞机、轮船或火车。”
  对于因公出差,芬兰各部门每年也都有固定计划,出差目的、期限和报销数额都有规定。部局级高官出访,因为涉及重要政务,都要总理或议会批准。但公务员一旦获准出差,差旅费标准就很高。他们自离开家门去机场开始就算出差,开始领取出差补贴。到了目的地一般都能住四星、五星的旅馆。在住房方面,公务员没有特殊的优惠条件,住房条件基本跟普通人一样。
  监控腐败有高招
  丹麦的廉政机制中,财政部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财政部掌控金钱。每个部的预算都得财政部认可,而且要送议会财务委员会批准。财政部把钱分给了各部委,到时候还要检查你怎么花的钱。丹麦没有设国家*部,*编制主要靠财政部掌控。丹麦某部的*处长告诉记者:“在丹麦,增加编制是非常困难的。如果你要增加人员编制,你得给财政大臣写书面申请报告,写明理由。为什么找财政大臣?因为他得给你的新雇员发工资。你设法打通他的关节?门儿没有!因为他也受到议会、媒体等的制约。他可不想为了给你走后门丢饭碗。”
  丹麦议会设有审计署,负责审计各部委的资金使用情况。丹麦议会规定审计署可以直接获得各部委、机构的账号和公司的信息,审计署代表议会实施审计工作。记者在审计署的朋友克里斯滕森对我说:“我们审计署有三大任务:第一,审计国家机构的表现,因此叫‘表现审计’。第二,进行财务审计。我们的第三大任务是账目和审计方面的咨询。审计工作做好了,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和抑制腐败。”
  大检察官发挥独特作用。丹麦议会设有一个大检察官,其职责是代表议会监督丹麦的文职和军职机构或官员。这个职位是北欧国家独有的。大检察官不是议员,但必须是法律专业的毕业生,由议会选举产生。议会制定大检察官的活动规定,但他在行使职权时,议会不得干涉。他的权力大于大臣,但不超过法官和法院院长。任何人都可以向他申诉任何丹麦官员。一位法律教授对我说:“大检察官在丹麦很受尊敬,因为他为防止官员腐败、保证社会公正发挥着独特作用。”
  靠监督机制保持清廉
  舆论监督也很有效。北欧国家的媒介从业人员的素质普遍较高,他们形成的媒介舆论对防止官员腐败起着重要作用。
  北欧国家投诉举报机制相当健全。丹麦的警察诉讼委员会就是范例之一。1995年前,丹麦警察局内部设有纠察处。1995年,丹麦议员认为,警察不能自己监督自己,必须实行他律,所以在当年取消了纠察处,在全国各地警区设立了由议员、群众代表和律师组成的警察诉讼委员会,负责处理诉讼警察案,有权决定对警察渎职及其他违法行为进行调查。
  议会也有监督职责。在芬兰,根据《部长责任法》,如果各部委官员有不合法行为,就会受到议员指控。如果宪法委员会最后认定其违法,则把该指控提交到特别高等法院。
  行贿受贿者处罚严厉
  在北欧国家,公务员作为一种很受欢迎的职业,社会地位较高。在这样一些人口不多的国家,一名公务员如果因腐败受贿被揭发,就会被从整个工作、社会生活圈子中剔除,代价高昂。由于机制健全,加之人员素质高,工资水平较高,丹麦、冰岛和芬兰很少有官员行贿受贿。行贿受贿在芬兰受到的惩罚以罪行严重程度划分,从一般性罚款到判处最高达4年的监禁。公务员接受金钱、珠宝、家用电器、特殊(低利息)贷款、**旅行等都可被视为接受贿赂,甚至接受荣誉头衔和有关部门的推荐也可能被视为受贿。公务员如果被指控受贿,罪名成立,将立即被免职。
  曹本告诉记者:“在丹麦找到一份公务员工作是很不容易的,大家会百般珍惜它。但是一旦你的腐败行为被揭露,对不起,我只能开除你,否则你有可能影响他人。如你有金钱问题,你还必须退还赃款,有时还要酌情加倍处罚。”
  曹本还说:“当然,他还有重新做人的机会。丹麦有关法律规定,雇员的原单位不可把雇员在本单位犯的错误透露给雇员的新单位,否则雇员的工会会向他的雇主索赔10万丹麦克朗,因为该雇员可能会找不到新的工作。这是给人重新做人的机会,不能再惩罚别人一次。”▲
(05)★沉默拉登精心策划2006 要用核弹袭击美国 ★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2070474&typeid=14
  新华报业网讯:圣诞节前,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在出访阿富汗的专机上说,已经好几年都没有露面的拉登(专题,图库)不是死了就是已经不灵光了,可美国联邦调查局的资深顾问保罗L•威廉姆斯却不这么看,在他即将于2006年元旦出版的《“基地”关联:国际恐怖主义、有组织犯罪与天启》新著中警告说:沉默的拉登极可能在2006年端出他精心策划十年的终极恐怖行动—用核武器袭击美国!
特工24小时检测辐射强度,6大城市是严防重点
  据25日的《世界网络日报》披露,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和能源部NEST小组的特工们正在密切监视首都华盛顿特区的100余处“特殊目标”—清真寺、公寓楼、商业区和其它场所。化妆成清洁工、推销员、出租车司机的特工们乘着挂有普通牌照的特种监测车全天候死盯上述目标,24小时不间断地监测辐射数值。
  这一秘密核辐射检测行动始于2002年年初,由于担心恐怖分子会在美国增是内引爆核武器或者“脏弹”,因此决定由FBI和能源部联合成立一个绝密的核辐射监测机构,对华盛顿、纽约、芝加哥、底特律、西雅图和拉斯维加斯的“敏感目标”实施监测。尽管特工们都没有法院颁发的搜查侦察令,但他们的行动却得到了白宫的默许。
  虽说这一行动已经持续了三年时间,但知情人士却向《世界网络日报》独家披露说,近一个月来,这一秘密行动的力度不断加大,似乎很不寻常。
拉登10年策划“美国广岛”袭击,欲置400万美国人于死地
  美国特工的紧张源于数份“很可靠”的绝密情报:9•11以来一直沉默的拉登即将抛出他精心策划了10年的“美国广岛”袭击计划――用核武器袭击美国。
  据美国FBI资深顾问保罗L•威廉姆斯透露,如果拉登的这一计划得逞的话,那么将置400万美国人于死地,完全摧毁美国的经济,彻底改变美国的历史。
9座美国城市被圈为袭击目标,纽约和华盛顿是拉登“最爱”
  据威廉姆斯在他的新著《“基地”关联:国际恐怖主义、有组织犯罪与天启》中写道,“基地”锁定的美国本土目标是9座犹太居民最集中的城市,即华盛顿、纽约、迈阿密、洛杉矶、费城、芝加哥、旧金山、拉斯维加斯和波士顿,其中6座城市现已成为美国特工守护的重点。
  在9座城市中,又以华盛顿和纽约被“基地”组织头领拉登列为“最爱”!
多种渠道获得40件核武,人弹均已前进到美国?
  据国际情报圈内颇有名气的“G2(美军情报机构的代号)通报”网所掌握的情况,“基地”组织至少已经从前苏联地区搞到了40余件核武器,其中包括提箱核弹、核地雷、核炮弹和核弹弹头。在这些核武器当中,美国等西方颇为同情的车臣恐怖分子至少提供了一半。
  与此同时,美军情报机构从阿富汗基地训练营里起缴的秘密文件显示,“基地”组织其实已经开始组装核武器。美军内部的消息渠道证实说,“基地”组织一直在出重金悬赏苏联前特种部队官兵潜入美国,以图挖出冷战时期深埋在美国境内的提箱核弹,同时出重金从前苏联地区和巴基斯坦秘密请去了核武科学家,组装并且教授“基地”敢死队员如何使用核武器。
  “G2通报”与威廉姆斯的《“基地”关联:国际恐怖主义、有组织犯罪与天启》同时披露,目前“基地”组织至少已经将两枚完全组装好的核弹弄进了美国,事实上,在9•11发生后不久,美国前中央情报局局长特纳就已经当面向布什总统汇报一这一惊人的情况,布什总统极度震惊。
  据《“基地”关联:国际恐怖主义、有组织犯罪与天启》一书披露:“已经被弄进美国的是两枚提箱核弹,每枚提箱核弹重约50至80公斤,其中一枚的编号是9999,它的生产日期是1998年。提箱核弹的设置原理非常简单,就是将钚和铀分开装着,一旦定时钟或者手机启动的话,那么就会立即发生反应并引爆。”
  执行核武器恐怖袭击行动的人也已经潜入美国。长期以来,拉登领导的“基地”组织除和向MS-13和阿尔巴尼亚犯罪团伙提供阿富汗出产的毒品外,还不时让他们将“睡眠特工”带入美国,据说每带一名“基地”潜伏人员进入美国,并且提供以假乱真的身份证、驾驶证和社会安全号的话,犯罪集团就能获得3万至5万美元不等的回报。据威廉姆斯透露,“基地”组织现在已经完成“美国广岛”袭击计划的全部准备,数千名“基地”潜伏人员已经进入美国境内,随时策应即将发生的“美国广岛”袭击行动。
06年三个特殊日子引人关注,袭击模式令人惊悸
  “基地”组织据说已经选定了袭击的日期,那就是以色列建国日5月14日,广岛原子弹投掷纪念日8月6日,和9•11周年纪念日9月11日。
  “基地”高层要求袭击时间选在白天,这样的话好让全世界都看到蘑菇云笼罩美国城市的恐怖情形。
  “美国广岛”袭击计划将这样进行:大行动开始前,武装分子会突然袭击美国的学校或者购物中心,制造混乱,吸引美国警方和特工的注意力;紧接着将是美国的两个城市先后遭核武器的袭击。
布什“蹦到天花板上”,核恐怖主义被列为美国头号威胁
  按威廉姆斯新书的说法,美国情报机构提供的这一情报把布什吓得“蹦到了天花板上”,立即促使他下令国家安全小组一定要将核恐怖列为美国的头号威胁。
  由于美国政府一直担心“基地”是通过美墨边境将恐怖分子和核武器偷运入美国的,所以2005年悄然采取了几项外人很难理解的行动:大规模打击MS-13黑帮和准备在美墨边境修筑隔离墙,另外,他还悄然下令在数座城市的大都会近郊秘密修建大型的地下掩体,以备不时之需。▲
(06)★中俄战机交易中大量未公开的秘密(一)★
http://mil.jschina.com.cn/zjw/2005/12-27/142244.html
WWW.MILCHINA.COM 加入日期2005-12-27
作者:俄 贝特勒斯基 编译:PUPU 原文发表于:防务杂志第51期
说明:本文是经编译者同意转载。请尊重编译者的劳动成果,[如需转载请联系编译者并注明以上资料],未经许可谢绝转载,谢谢。
上个月中国举行的“和平使命-2005”联合军演中,中国和俄罗斯的武装部队展示了强大的作战能力和维护本地区和平与秩序的决心。这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联合军演,同样被外界视为对过去15年来,两个伟大国家之间军事合作的一次全面检验,使用俄制现代化武器装备的中国军人,显示出高超的专业素质和杰出的军事技能。由中国军人驾驶的苏-27/30歼击机和“现代”级导弹驱逐舰,与俄罗斯远程航空兵驾驶的图-22M3远程轰炸机和图-95MS战略轰炸机一道成为这次演习中的焦点。
在演习过程中,《红星报》记者,原防空军国土航空兵师长亚力山大•伊万诺夫大校,用手指着从头顶飞过的苏-30,对在场的国防部新闻官谢罗夫•维拉切斯拉夫•尼古拉耶维奇上校说,快速识别这一型号,到底是属于我们,还是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好方法就是“如果飞机看上去是较为现代化的,就是属于中国空军的,比较陈旧一些的就是我们自己的”。
这多少反映出俄罗斯武装力量和国防工业的现状,虽然自普京总统上台以来,国家经济全面回升,武装部队也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到目前为止我们的飞机工厂,如果无法获得中国或印度这些大客户的订货,就一天也支持不下去。原因很简单,即使是相对经费充裕的2005年,俄罗斯空军向阿穆尔共青城飞机制造厂(KnAAPO)采购苏-27SM多用途歼击机的数量,也未达到同一时期向中国出口苏-30飞机的水平。不过就苏霍伊公司副总经理兼商务经理亚历山大•克列缅季耶夫的立场而言,17架苏-27SM的订货数量就够让人欢欣鼓舞的了,因为这已经是俄罗斯联邦自成立以来最高的采购记录。
还是在几年前,中国飞行员兴高采烈地自KnAAPO接收了又一批苏-30MKK,这一具有强大穿透能力的多用途歼击机,使中国空军迅速成为远东地区最具攻击能力的空中力量之一。空军(指俄罗斯空军,编者注)突然发觉,自己的武器库中居然找不出可以与之相媲美的型号,国家也没有采购这一型号或类似机型的经费。在向中方交付飞机的仪式上,空军司令米哈伊洛夫•弗拉基米尔•谢尔盖耶维奇大将,对国家安全会议秘书弗拉基米尔•鲁沙伊洛私下嘀咕说:“如果有一天,这些苏-30因为迷航或者其他的什么原因误入我们的领空,请您不要指望我有什么手段去拦截他们。”空军总司令以半开玩笑的口气抱怨说,在那一地区(指远东地区)的空军和防空部队,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更新他们的主战装备了。
根据协议,严格限制具有强大攻击能力的苏-30飞机部署在黄河以北,但随着中国空军越来越熟练地掌握苏-27和苏-30,其重点建设的“拳头部队”在全国各地的空军基地之间频繁调换已是家常便饭。这其中,不但包括了西藏这一原本被认为不适合苏式战机活动的地区,从黄河以北到中国西北、东北等广大疆域同样也在这些飞机的活动半径之内。很显然,中方的目的并非是试图对俄罗斯进行挑衅。今年2月美日之间将台湾海峡设置为共同防御的阵地,对北京提出直接挑战。同时美国拒绝将其军事力量从中亚撤离,这与已经加强的美日联合盟约,从东西两侧形成了对中国的包围。对此北京当然不可能无动于衷。
在美国军事力量拒绝自中亚地区撤出后,中国加强在这一区域的力量存在,对俄罗斯来说是有益的。另一方面,日本航空自卫队经过性能提升的F-15J加强在东海和黄海地区的活动,韩国空军也引进威力强大的F-15K多用途歼击机。大量先进技术兵器在这一地区的集结使北京感到不安,特别是中日之间在东海划界问题上的争执,以及朝核问题的久拖不决都对这一地区的未来造成影响。
在中俄两国顺利解决全部的边界划分,并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之后,可以说两国之间全面合作的最后一道障碍已经被清除。在两国日益接近的今天,没有任何理由对我国最大的武器采购者表示过分担忧。况且中国也不希望看到一个衰弱和分裂的俄国,这样将造成本地区的动荡和混乱局面。自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以来,北京一直在督促莫斯科加强在这一地区的力量存在。中国希望看到一个强大而稳定的俄罗斯,作为这一地区力量均衡的砝码和事实上的同盟者,从而避免北京独自承担一切压力的局面。这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俄中联合军事演习,就是这一系列步骤中的一部分。
俄罗斯工业科技部国防工业司司长柯普特夫认为,抛开向中国出口高技术装备所获取的丰富利润不谈,从更广泛的国家利益而言,增强中国的军事力量也使俄罗斯自身受益非浅。这使自前苏联解体以来失去力量均衡的远东地区,不至于出现灾难性的局面。一个已经与俄罗斯解决了一切领土争端,并有着广泛合作基础的中国,远比那些一再声称要扩大对俄罗斯进行全方位投资,但却始终对南千岛群岛虎视眈眈又纠缠不清的国家要可靠的多。对中国出售俄制新型武器,是在双方都处于相对虚弱状况下的互助行为。这将对未来两国关系乃至这一地区的安全和秩序造成深远影响。
另外,将俄罗斯的国家安全,一厢情愿地寄托在邻国国力和军力不要增涨得太快太强上面,是幼稚可笑的。由于美国和日本不断增强在中亚和远东地区的军事存在,并于今年2月从法理上落实其军事合作的规模和深度。无论中国或是俄罗斯,都需要采取相应措施以保持这一地区的力量均衡。随着国家经济状况的好转,增加对武装部队的投入,加快俄罗斯军队的现代化建设速度,使之能够履行捍卫国家利益,保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才是唯一有效的办法。俄罗斯国防工业,可以为解决武装力量现代化提供所需的技术力量和手段,在这一方面俄罗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如同米哈伊洛夫大将在卸任前所言,俄罗斯空军技术改装的最优先任务,应该是研制未来的前线航空兵系统,即第五代歼击机。该机可解决现在苏-30MKI和苏-30MKK所带来的,出口型号优于本国自用同种飞机一系列问题。在为武装部队提供现代化武器装备同时,还要适当提升军人的福利和待遇,使那些具有专业特长的军人,能够安心地在军队中发挥自己的专长。
令一切具有爱国主义情操的俄罗斯公民感到可惜的是,无论在阿尔巴特军区机关(莫斯科市中心街道名,俄罗斯国防部和总参谋部所在地),还是在国家杜马中依然有着这么一撮人始终没有看清这一点,或者说因为某些原因不愿意承认这一点。他们其中一些人对于向中国出售武器装备感到不满,叫嚷着这是自掘坟墓的愚蠢行为。可同样也是这些人,多年来一直在坚持不懈地试图削弱俄罗斯军队的战斗力,拒绝为武装力量投入更多的资金,拒绝改善军人的生活条件和增加他们的收入。他们自己却从这个或那个西方大国资助的基金会里领取高额的补贴,或者干脆充当西方跨国集团领取丰厚酬劳的所谓顾问。同样也是这些人,多年前试图将自古以来就属于俄罗斯的南千岛群岛割让给日本人。却对通过友好协商达成边界协议的中俄边界条约说三道四。这些人对于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颜色革命”可以视而不见,对于北约东扩的步伐日益加快甚至渗透到前苏联地区几乎无动于衷。反而对我们的国防企业向中国出售一些武器装备而大加抱怨。(未完待续)▲
(07)★中国政府投7亿助推伽利略导航系统挑战GPS ★
http://bbs.milchina.com/read.php?tid=11309&fpage=1
美国之所以对伽利略计划感到不安,除了其一贯的冷战思维之外,更多在于,新的伽利略导航系统的诞生,必将对其苦心经营多年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发起强有力的挑战。
  伽利略太空合作,半路杀出程咬金
  “伽利略合作计划正紧锣密鼓推进。”
  中欧卫星导航技术培训合作中心助理赵静,近日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透露。
  此前不久,中国和欧盟在北京钓鱼台大酒店签署了《中国国家遥感中心和伽利略联合执行体关于伽利略计划合作协议》,出席签字仪式的,不仅有中国科技部部长,还有欧盟委员会副主席。赵静表示,新近签订的技术协议实际确定了中国参加伽利略计划投资、管理和开发项目等一系列具体的权利和义务安排。
  而与此同时,中国政府极力推进的这项庞大的合作科研项目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一位科学家欣喜地告诉记者,这项带有官方色彩的合作协议表明,中欧在卫星导航领域的合作,逐渐趋于全面和深入。然而也正是这项跨国性质的科研计划,引起美国军方的强烈反应。据英国《商业》周报报道,美国国防部的一位高级官员曾为此事警告欧盟,如果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在战时被敌对国家利用,美国可能对该系统发起攻击。
  “可能用于军事方面的假设可笑之极!”赵静工程师说,“因为这项协议本身就是民用、商业方面的协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在例行记者会上也强调,中欧“伽利略计划”合作完全是民用导航计划和民用导航产业的合作。
  伽利略导航系统“精度更高”、“功能更多”
  外界评论认为,美国之所以对伽利略计划感到不安,除了其一贯的冷战思维之外,更多在于,新的伽利略导航系统的诞生,必将对其苦心经营多年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发起强有力的挑战。
  “在评价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两者关系上,我们认为,天上多一条系统,提高精度、增加功能,对人类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赵静工程师说。
  据介绍,伽利略计划催生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将由30颗卫星组成,比美国穷20年“心血”打造起来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还多出6颗。30颗卫星分布在3个轨道上,将在2005年至2008年全部发射后投入运营。它的卫星定位精度不超过1米,而GPS的“视力”则是10米。也就是说,如果真的用于军事,伽利略的卫星可以“侦察”地面上活动的人,而GPS顶多确定战斗机的位置。此外,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还可兼容美国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
  “除了穷尽在授时、定位、导航等方面的功能之外,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还具备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所不具备的功能,比如说搜索救援的功能。”赵静工程师解释说,“当人遇险时,他可以很方便地通过这套系统,用随身携带的求救机,向网络发出求救信号。而这一点是GPS所不具备的。”
  中方进入伽利略计划管理决策团队,参与开发核心技术
  对于直接加入伽利略计划的中国遥感中心而言,这次跨国科技合作也是一次难得的共同提升的机会。
  刘定生研究员是中国遥感中心地面站副站长,他将参与伽利略合作的前期项目。刘对记者说,他对即将开展的合作项目做好了准备。
  位于中关村方正大厦3层的“中欧卫星导航技术培训合作中心”,在中欧伽利略计划合作的进程上,实际承担了中介的职能。该中心有关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中国遥感中心将进入伽利略执行体的决策管理层,有投票权,并参与管理。而在项目上,中国科研人员将与欧盟合作开发。
  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司处长尹军说,中国公司和科研单位将与欧洲合作进行卫星核心技术的研发,对中国相关技术的发展将会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政府7亿助推“伽利略”
  在《伽利略计划合作协议》签订之后,中国将首先一次性支付欧盟联合执行体500万欧元的入会费。其后政府还将投资6.5亿人民币用于项目建设。而在后期运营上,科技部将要吸引民间资本,让更多的公司参与到科技产业的建设上。
  “伽利略合作计划是科技部牵头做的,我们做的只是一个引导。”赵静说,“今后将有民间资本进入,这样的投资模式实际也决定了它的民用性质。” ▲
(08)★剖析俄对华武器出口走向(一)★
http://mil.jschina.com.cn/zjw/2005/12-27/114827.html
军事教育学硕士、对外关系学博士 王逸峰
1989年5月,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访华,实现了两党关系正常化。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盖•伊万诺夫2004年4月22日指出,“1990年我们与中国恢复了军事技术合作,这种合作变得更加成熟。可以说,我们获得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变得更聪明,学会更好地理解对方和世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向中国提供了各种类型的武器装备。俄方还向中方提供生产军用飞机、步兵武器和其它军用产品的许可证,与中国专家一起进行各种科研和实验设计工作。“1993年11月11日,俄中签订了两国军事合作协议,俄中军事伙伴关系从此开始。其主要形式之一是军事技术合作。这个协议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符合两国的利益,不久前双方重申同意将该协议再延长10年就令人信服地证明了这一点。”
武器出口在俄罗斯内政外交中占有重要地位,中俄之间的军售对发展中俄关系、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俄罗斯对华武器出口政策走向也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
■ 俄罗斯为什么热衷于出口军火
俄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武器出口,因为武器出口在俄的内政外交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俄罗斯出口武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拼经济”,赚取外汇,提高经济总量。武器出口对俄罗斯尤其重要,因为它为俄罗斯提供了稳定的外汇来源,并且武器是俄罗斯为数不多的可供出口的产品之一。
其次,是为了“以军养军”,靠军工企业出售武器来养活自己和支持国防建设。相对于俄罗斯每年极为有限的军费来说,几十亿美元的军火外汇收入可谓举足轻重。军方可以将武器出口所得的资金供养现役部队和研制新式武器,增强军队的战斗力,同时又可以进一步增强武器出口能力。
再则,是为了开展“武器外交”。俄罗斯将武器出口作为其外交政策的有力措施。俄武器出口的主要对象是前苏联的盟友,如中国、印度等。这些国家的武器装备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比不上俄、美,而自行研制在资金和技术上都有困难。美国不愿意向这些国家出售先进武器(最近,由于战略需要,美国开始“以武会友”——向印度出口武器),2000年初,美国还迫使以色列取消了向中国出售预警机的计划。因此,斥资购买俄制武器,便成了各国实现军事现代化的一条快捷方式。对于俄罗斯来说,要重振世界大国地位,必须顶住美国的压力,但目前的俄罗斯不可能与美国单独抗衡,那就必须搞“国际统一战线”。不过从目前来看,俄不可能通过经济联系强化与友邦的合作,只好将导弹当作橄榄枝挥舞——以提供武器来“重温旧情”。2001年6月中旬,法国《费加罗报》刊登了《普京理论的四大支柱》一文,指出:“销售军火是俄罗斯外交政策的另一个支柱。莫斯科打算以此扩大势力范围之外的接触空间。这也是同美国抗衡的绝好办法”。
最后,武器出口是维护和体现俄罗斯大国形象强有力的工具。苏联解体“最令人痛苦的是俄罗斯的国际地位大幅下降……曾是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之一的俄罗斯现在却被许多人视为只不过是第三世界的一个地区性大国而已”,“俄国的内部危机和国际地位的丧失令人苦恼和不安,对俄国的政治精英来说尤其如此”。重振大国雄风是普京的心愿,但正如布热津斯基说的那样,至少在心理上,俄领导人很容易自欺欺人地把自己也看作是一个超级大国的领导人。有什么办法?——出口武器。英国《卫报》指出:俄罗斯试图在美国的敌对国家拓展军火市场,重振衰落的军事工业,增加武器出口销售额,以此作为普京总统所奉行政策的一部份,即采取更加强硬的对外政策,使俄罗斯人重新找到强大的感觉。很明显,俄罗斯是在告诉美国,我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我还是能绊你一脚的。
■ 俄罗斯怎样卖武器
俄罗斯的武器出口是在其国内外局势发生了深刻变化的情况下进行的,它有着既不同于国外竞争对手、也不同于前苏联的新的历史时期的特点。
第一,建立了一整套武器出口体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政府对军品出口体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处理武器出口事宜,以提高俄与外国军事技术合作的效率和统一军火出口贸易。总统、总理亲自促销武器。2004年3月政府改组中,国防出口被完全纳入了国防部的掌控之下,俄政府通过上述一系列措施,力图重振其军火出口大国的雄风。
第二,武器出口“唯利是图”。俄武器出口对象的选择没有美国那么严格。俄罗斯军火商说:“美国不肯卖给你们的,我们卖。现在我们不属于任何一个阵营,我们不需要你们表示支持谁,你们只管付军火的钱就行了”。所以俄罗斯的武器除了出口到中国、印度、越南等传统关系的国家之外,还增加了缅甸、伊朗、利比亚等非传统关系的国家,甚至还包括了韩国和意大利在内的美国的盟国。另外,俄出口武器种类繁多,涵盖海陆空三军的各种武器,其中包括较为先进的战术和战略武器。此举引起了俄国内一部分人的忧虑,这些人骂普京总统为了经济利益不顾国家安全,这是唯利是图的做法。他们担心有些国家可能会使用俄制武器对付俄罗斯。这突出表现在俄对华武器出口上,俄罗斯国防部正是基于这种考虑而阻止了中国购买某些先进的俄制装备和技术。事实上,这是一种俄罗斯版的“中国威胁论”,对中俄友好合作极为不利。关于这个问题,俄罗斯军事技术合作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兼国家秘书哈西耶诺夫表示了相反的看法,他说:“俄罗斯向中国提供现代化军事装备时不会考虑中国对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军事威胁,俄罗斯相信中国方面没有任何威胁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计划。”
第三,俄出口武器推陈出新。由于世界武器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客户对武器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所以为了守住并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俄罗斯也出售了一些新型先进军火贸易(其中有些武器还没有装备俄罗斯军队)。同时,俄还不断地加强对最新式武器的研究。据俄罗斯专家表示,在世界武器市场上,有些新式武器今后十几年或数十年将不会有竞争对手,可以保证俄罗斯能立足于世界武器市场。
第四,出口武器廉价大甩卖。例如T-72坦克只卖180万美元,而美国的M1系列坦克卖到300万美元;C-300导弹系统的售价不到美国“爱国者”导弹的一半。俄罗斯以如此低廉的价格出售武器是事出有因的。首先,俄罗斯军火商想以薄利多销的办法扩大市场,通过扩大销售量达到销售额的增值;其次,俄罗斯还有大量库存武器需要尽快脱手,以免把有限的资金花在这些武器的保养上;再次,是俄罗斯的军事战略变化作用的结果。俄罗斯目前更加重视“战略军事力量”,对核武器更加重视,在“天军”建设上有大的动作。常规武器在国家安全中的分量下降,因此廉价大甩卖也是必然的。(未完待续)▲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