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即将立案处理前军委副主席徐才厚涉贪案★★★★★

100条常人不知道的养生秘密(1-5)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63312/201406/11175.html

1.在古代,我们汉族人不吃晚饭,连皇帝都不吃;不是为了省钱,而是“晚饭不吃,饿治百病”;大家晚饭尽量吃少一点,对身体绝对有益无害。

2.危害健康的四大不良习惯:第一吸烟,第二长期熬夜,第三酗酒,第四暴饮暴食。

3.正确的饮食习惯:早上吃的像皇帝,中午吃的像土豪,晚上吃的像乞丐。换句话说: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饱,晚上要吃少。

4.人体一天最佳睡眠时间:晚上10点-清晨6点。

5.电脑出了小故障,大多人会重启;其实关机后彻底断电一会后再开机,更能解决问题。

今 日 看 点:2014-06-15▲◆★●■☆

國民黨的問題在哪裡?(之五)★★
http://www.CRNTT.com
國民黨的問題在哪裡?(之六)★★
http://www.CRNTT.com
國民黨的問題在哪裡?(之七)★★
http://www.CRNTT.com
中国正以最快速度建立战略原油储备★★★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4/06/13/3352194.html
“徐才厚涉受贿将面临军事审判”★★★★
http://www.bbc.co.uk/zhongwen/simp/china/2014/06/140613_xucaihou_pla_china.shtml
谷俊山案凸现中国军队贪腐顽症★★★
http://www.bbc.co.uk/zhongwen/simp/china/2014/01/140115_china_military_corruption.shtml
中共即将立案处理前军委副主席徐才厚涉贪案★★★★★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49072

 

國民黨的問題在哪裡?(之五)★★
http://www.CRNTT.com

彭錦鵬:國民黨缺乏理念  變成選舉型政黨

首先關於國民黨的理念面,我認為要從兩個角度來看,一方面要與民進黨的對照。從國民黨角度來看,在時間序列上,要從過去三十年來看,大概從1985年到現在的轉變。1985年以前,國民黨的理念非常清楚,就是三民主義。不論實施程度如何,堅持的就是“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理念,其中核心的因素就是“均富”。為了均富,衍伸出來的就是全力從事經濟發展。

要為經濟發展努力,一方面在政治運作上,在一黨優勢的情況下,靠著“科技官僚”,包括孫運璿、趙耀東等,都是科技官僚全力拼經濟、發展工商業,這樣的理念從1950年代到1980年代,一以貫之非常清楚。這也奠定了1985年以後台灣民主轉型的基礎,以致中年以上的選民到現在仍信任與支持國民黨。

可是從1985到1997年,民主轉型之後,很顯然的以三民主義做為國民黨核心觀念,必須要做轉型。轉型之後的結果是變為選舉型的政黨,這也符合民主政治的常態。可是從1997年之後,民主轉型的過程中,剛好歷經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三位連續下來,三民主義的理念漸漸地都看不見了。2008年以來,雖然國民黨重新執政,三民主義、均富、經濟發展等理念都褪色了。褪色不打緊,更糟糕的是,馬英九自己本身沒有非常強烈的執政理念。也就是說,從2000年到現在,馬政府提出與國家、政府、社會的發展無法完全結合在一起,我們只看到一個“黃金十年”的競選口號,633的政見剛好碰上2008年的金融危機,也被打跨了。在此情況下,國民黨幾乎沒有理念。

相對的,我們看民進黨,在1985年以前,民進黨台獨色彩非常清楚,台獨以外,看不到太強烈的政黨理念。可是,從1985年到現在的發展結果,我們可以看到民進黨的支持者,尤其是他們的從政人士,有個非常強的特色是“社會運動”的人權理念;其中包含對於人權、婦女權益、社會多元價值、反核能發電的支持。一方面,台獨色彩逐漸降低,到今天他們已經回歸到“中華民國”共識了;另一方面,他們有個長足的進步,就是對於社會運動、社會人權的支持。

所以我們把國民黨的發展,一路從有到無,從三民主義到現在看不出任何的核心理念。而民進黨的理念,由台獨轉變到重視社會多元發展的情況。由此來看,國民黨是劣勢的。

我另一個觀點是,在基層縣市議員以上,民進黨的從政人士非常積極地與基層打成一片;而國民黨因為是一個菁英政黨,其從政人士反而去經營傳統與高層的關係,比較忽略直接加入對人民權力的爭取。在民進黨這一端,他們又經常與社運的極端分子連結在一起,而且他們的社會運動經驗,要比國民黨強太多了。

國民兩黨對照之後,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結論是,在目前的情況之下,由於黨主席長期缺乏願景的塑造,或者是有想法沒有做法的結果,使得國民黨不知道代表什麼。剛剛說原本有泛藍,但是後來親民黨新黨與國民黨愈走愈遠。原因很簡單,藍軍除了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有共同的認識以外,對於所謂的社會發展、政府的治理,距離愈來愈遠。

剛剛說有想法而沒有做法,最明顯的例子是證所稅,馬希望達到公平正義,但是沒有很好的政策發展過程。再舉一個例子是十二年國教,在一般社會民眾都不是很清楚的狀況下,硬是要推十二年國教。而十二年“國教”的前身─—教育改革,到現在還不知道要成就什麼東西,接下來又是十二年“國教”。這是一個很糟糕的情況,第一點的理念面,國民黨顯然必須好好加以思考。

馬政府的用人問題

第二個結構面,最簡單的說法是“馬英九自我感覺良好”,這是總的結論。這個自我感覺良好,最主要發生在用人與識人不明上。識人不明這部分,剛剛幾位都有提到;不但是馬自己識人不明,在他旁邊所用的這些人,也都很不明、也沒有歷練。馬身旁最核心的金溥聰,大家都很清楚了;“總統府”的發言人幾乎都沒有歷練。到選舉的時候,就臨時抓差,都沒有培養;派用的這些人,多是因為關係,大多是他在台北市長任內提拔的這些人。

我舉個例子,台北市主計處處長,就變身為“中央政府”的主計長,結果在六年當中,從來沒有做政策說明。在這六年中,台灣整個政府財務狀況是急速惡化,但是他從來沒有提任何的政策說明。甚至於經濟發展預測,一再調低,那表示什麼?學歷、見解、視野完全是不稱職。以“文化部”的部長來看,在一年半之內,換了四個主任秘書,換了兩個次長……總言之,馬英九所任命的這些部會首長的能力,確實無法讓人肯定。

馬英九的部會首長任命,又與“憲法”架構相違背。也就是說,當“行政院長”是最高的行政首長,他應該要有任命權,可是我們可以看到在前任“行政院長”劉兆玄任命部會首長的時候,劉兆玄總共只推薦了一個人,那個人是“體委會主委”。到吳敦義擔任“行政院長”的時候,看起來沒有任何一個人是吳任命的。到了現在江宜樺擔任“行政院長”時,才有一點點的跡象,江宜樺的建議權稍微大一點。在此情況下,馬政府用人是絕對有問題的。

更嚴重的一點,馬完全沒有從政黨政治的角度去用人,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現在的江宜樺院長,在當“行政院”研考會主委的時候,他不是國民黨黨員,這我們可以理解,畢竟研考會主委需要學術研究的專業。但是當江擔任“內政部”部長時,部長已經是相當重要的職位,我們稱為天下第一部,結果江也不是國民黨黨員。一直要等到他擔任“行政院長”時,才加入國民黨。這會造成漣漪效果,對於黨員的向心力有很大的衝擊。

如果我們在民主“國家”,有一種情況是可以不以黨員任命“閣員”,那叫做聯合政府,是各黨派協商之後所做的決定。但是如果是一個權力穩固的政黨,它絕對是用本黨的黨員來擔任部會首長或行政首長。包括剛剛忠山兄提到,現在已經過了五、六年,親綠的人士都還可以位居政治酬庸的公營事業等相關職位,那究竟置國民黨黨員於何地?他們長期為國民黨輔選、參與、支持黨政策,究竟所為何來?所以我們一方面是看真正的用人,另一方面也要看有沒有用自己的黨員。

接下來,另一個層次是,有沒有用黨內有潛力的人去經營地方。對於地方疏於經營,剛剛幾位都已經提過。就選舉的角度來看,既然是選舉的政黨,就必須要長期經營,這是第一個;第二個,必須要與基層有經常性的互動關係。很不幸的是,平日不按牌理出牌、單方點化作秀,大部分時間不見人影;到選舉的時候,趕快再找一些有形象牌的人、依靠刺客去選。比方說宜蘭縣縣長就是如此,我自己是宜蘭人,國民黨從來沒有好好培養過當地的人才。

我們知道,在民主政治政黨之中,要求政黨培養人才非常困難,第一個要找到適合的人,第二個是長期的培養。就民進黨來說,他們從來不是培養,都是自己去爭取。可是國民黨沒有灌輸這樣的觀念,只要有心從政,就要從基層做起,而且你做得好,黨來培養。我們看林佳龍就可以理解,他絕對不是靠民進黨培養,而是他長期在地方的努力。可是國民黨沒有講清楚,造成從政人士等上面青睞,上面確定才要努力。顯現出國民黨內,在政治人才增補中,沒有自我競爭的意識。要先自我努力,政黨再栽培,比方說用執政資源、政治酬庸、公營事業職位等,這些都無可厚非,在民主“國家”政治中,經常可見,也沒有非法的情況。國民黨應該要利用,也都沒有利用。

所以,從整個權力結構來看,比較大的問題是用人不當,很顯然的是馬自我感覺良好。

憲政問題

接下來看治理面,這裡面的問題稍微大一點,因為從結構上來說就有蠻多問題。第一,我們“憲法”結構“雙首長制”,一直到現在出現很多問題,“總統”權力很大,而“行政院長”完全要看“總統”取向。在民進黨時期,雙首長制受到很大的窒礙;在陳水扁執政期間,建立了剛剛建榮兄所提到的問題,那就是因為朝小野大的情況,而有政黨協商制,造成院中最有力量的人就是“立法院院長”。民進黨八年執政結束後,局面已經不同了,國民黨擁有將近3/4、幾乎是可以“修憲”的絕對的多數優勢之下,卻沒有立即處裡黨團協商制度。甚至於,在王金平能否繼續參與不分區“立委”時,做出保留,顯然沒有改變“立法院院長”權力大過於政黨的情況。

這是制度上的缺失,所以產生不管是ECFA或是服貿協議,甚至於很多立法案都推不動的原因。說穿了,王金平說“一定要尋求共識來解決立法案”,這在民主“國家”中是荒唐的事情,因為任何民主“國家”,只要是政黨得到50%以上的絕對多數,他幾乎是可以為所欲為的。怎麼會是必須要受制於“立法院院長”或是少數政黨?這很難想像。

接下來的第二個問題是,“立法委員”的人數太少。我們“立委”人數從225席變成113席時,命定了單獨的區域“立委”權力很大;更何況總共只有八個委員會,所以每個委員會的每一個“立委”權力都很大。而且他們又不太需要政黨的支持,因為是單一選區制,一旦選上就擁連任優勢。所以在朝野協商時,再加上“立委”人數少權力大的情況下,“立法院”就像脫韁野馬,縱然是馬英九兼任黨主席,他要下命令都要靠很好的說服能力。

但是在這裡邊又顯現出馬英九第三個很重要的特性,叫做無能的領導。我們前面說他沒有願景、自我感覺良好,到了治理這一部分,他無能領導。我們看司法改革,多麼重要,馬自己也是法律學者,可是我們不斷看到這些恐龍檢察官、恐龍司法官,甚至軍中的司法體系也出了問題。一連串的情況,我們的司法改革出了問題。我們的立法已經推不動,在政府部門中,有想法沒做法。

以上種種情況加起來的結果,到真正治理時,又發生政務官的任命沒有很好的制度。從文官體制的角度來看,最大的問題是,文官體系優秀人才不願意擔任政務官,因為擔任政務官的期間,他的年資中斷不計算;又必須去應付“立法院”羞辱式的質詢對待。真正從學者延攬成為政務官,他們的積極度也不高,幾乎全面認為只是過客,盡一份力量,有也好、沒有也好,反正隨時準備下台。從治理面來看,造成文官體系認為,反正“鐵打的營門,流水的兵”,長任文官永遠都在,政務官任期也不會超過2年。

在此情況下,造成過去幾年間,陸陸續續發生應該改革而沒有改革,比方說財稅、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等問題叢生。這就是領導無能,其中最明顯的例子,是在兩岸關係協商中的ECFA與服貿協議,在協商過程中沒有充分告知民眾,或者運用各種方式進行與“立院”的溝通。怎麼會服貿協議這麼重要的事情都沒有與“立法委員”溝通呢?同黨的都沒有,不要說民進黨。

就算七合一選舉失敗  不代表國民黨2016不會贏

展望今年的選舉與2016選舉,我同意這兩種選舉性質不同,就算年底選舉失敗了,不代表國民黨在2016年不會贏得“總統”大選,這是第一點。第二點,我認為今年六都選舉,恐怕大事不妙。但是整體來講,包含各縣市與縣市議員部分,回歸一句老話“所有選舉都看候選人”,不管是哪一黨,基本上兩黨態勢愈來愈清楚的情況下,完全要看經營者;與中央執政好不好,通常關係稍微小一點。但是,同樣的因為選舉都來自於候選人的資格條件,如此來看,國民黨的選舉,六都中只有新北市與桃園市比較確定;台中、台南、高雄非常不妙;台北又碰上柯文哲現象,也不太妙。縱然我認為,就算柯文哲選贏,也算無黨籍。

大家剛剛都在講台中,大家的共識就是沒有安排、沒有培養、沒有氣度、沒有自知之明。這十幾年來,在台中主政,胡志強自己身體都不好,還要繼續選下去,是相當不樂觀的情況。所以,我覺得綜合上來講,我覺得民主政治,對國民黨最大的啟示是,它應該有非常強烈的政黨理念。我們看歐美國家,政黨定位都很清楚。在兩黨政治之下,各自把理念搞清楚。對於人才,應該先放任自我努力、建立群眾基礎;在可能情況下,再由政黨栽培,甚至於競選團隊也應該與執政團隊高度結合。否則,就像馬英九常常用形象牌,一定要注重婦女、利益團體、反對者來做樣板,這些都不可行。我認為執政團隊就應該反映其競選理念,除了選舉方面的技術專業人才以外,競選團隊應該與執政團隊做結合。
 彭錦鵬:黨籍“立委”為何敢不聽話

我先來做一點補充,我覺得對政治人物,尤其是“立法委員”來講,最重要的是誘因體系、獎賞體系。為什麼“立法委員”不積極服從黨的領導、黨的政策?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如果他不靠黨都可以選上,那他為什麼要靠黨?可是另一方面,“立法委員”還是需要政黨的提名,所以黨絕對有影響力,但要看領導人、黨主席有無威望。

我們回想一下,李登輝擔任“總統”的階段,試問有誰敢不聽黨的領導?因為黨主席所講的任何政策,你不支持一定吃虧,你支持一定有好處,在此情況下,令出必行。但過去五、六年裡面,國民黨有將近3/4的席次,居然號令不行,很顯然在誘因體系裡出了問題,這是第一點。

第二,對於人才的拔擢,一定要建立一套用人型態。遺憾的是,馬英九所用的人,基本上都是他相信的人;此外,是他認為是李登輝的人、連戰的人,而他不相信國民黨的黨員,甚至於他也不相信國民黨以前所培養那麼多的學者與工商界人士。總而言之,他相信自己曾經領導過的人。也可能是,他根本不太敢去任命能力很強的人,害怕不見得可以掌控,在此情況下,就會使他的用人圈愈來愈小,這是最大的問題。

我在過去幾年所感受到的是,絕大部分國民黨支持者,並不是一定要求官位的,而是願意奉獻的。比如說蘇起,他就曾經講過,我們現在還求什麼東西呢?衣食溫飽都沒有問題,只想要奉獻而已,可是連奉獻都無門,這是最遺憾的事情。
林忠山:馬對國民黨不是沒感情 但對國民黨的結構認識不足

基本上來說,問題在於溝通不足。政策要成功推行,除非要有黨的共識外,還要有執政夥伴的分享喜悅等。政府部會有二、三十個,國民黨在“立院”將近70席,等於兩個“立委”幾乎等於一個部長,所以不少“立委”認為天下是“立委”打出來的,結果馬政府的部會首長,沒有尊重“立院”,也沒有讓人感覺執政的分享。這些“立委”在選舉的時候,這些部會首長扮演什麼角色?按理來說,部會首長應該也是非常緊張才對,理應私底下動員一些相關團體,一起動起來;現在呢?這些部會首長是不知所措。他們是政治因素而任命,不是事務官;但在選舉中,卻不知所為。請問,兩院之間怎麼協調?

再加上王金平作梗,也是兩院不協調的重要原因。嚴格說起來,大家都知道王的出身背景,與以前他在李登輝、陳水扁時代的角色,王是可以呼風喚雨,他的底細很清楚。等到他的關說案被揭露,我們都不感到訝異。馬想處理王,我想社會並不會不贊成,而是手段作法粗糙、拙劣,反而造成馬個人形象與整個領導團隊受傷。

針對主持人提到的馬的領導問題,在政黨領導中,馬對國民黨不是沒感情,但是對國民黨的結構認識不足。他對黨的重要部署、人士栽培體系是不信任的,這是最嚴重的核心問題。對於黨內人才,馬不信任。

第三,馬對黨的功能與歷史使命無感。我曾經接觸過泛藍,包括新黨或親民黨,他們都沒有要幹掉國民黨,新黨是反李登輝才出走的;親民黨也是因為李登輝而分開的。我的認知是,親民黨也一度想回國民黨,國親也曾經有過一些機會,但是對於親民黨來說,馬之無感、加上重要承諾完全跳票,兩黨是沒有開誠佈公的溝通。

在此情形下,馬對政黨的瞭解與歷史使命的認知不足,才會讓大家覺得,怎麼會是金溥聰?他什麼位子都可以做?他對國民黨不熟,結果是找他當黨的秘書長,黨機器由他控管。馬把黨最強的機器幹掉,所以大家對國民黨狀況,不甚看好。原來很熱忱的人,則是感到斷線,不受重視。 ▲◆★●■☆

 
國民黨的問題在哪裡?(之六)★★
http://www.CRNTT.com

張京育:提出兩個問題

謝謝彭教授,對於國民黨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群眾路線,以及他所面臨的問題,做出深入評析。

在此我向四位提出問題,今天我們講“立法院”,大多數的人都有黨籍,少數為無黨籍;中國國民黨在其中佔多數,無論協商也好、不協商也好,都是多數,但是必須是團結在一起的情況,如果本身不團結,未必是多數。在一般國家的政黨政治,“總統”是主要的外交家,是主要的立法者,政黨是協調立法與行政之間的關係,政黨也要協調在立法部門中同黨的關係,所以政黨本身是扮演潤滑劑與結合者的角色。

我現在想問的是,國民黨這幾年,掌握立法的優勢,行政權也在自己手上的時候,它有沒有利用黨的機器來鞏固他在“立法院”裡面議事的效率,包括行政與立法部門間的溝通?黨就是要去做這個工作,“立法委員”就會認識到,黨所領導的行政部門所提出的政策或法案,就會有共識,一定要努力去推動。而“立法院”的院長是所有“立法委員”選出來的,在議事的時候要站在比較超然的立場,他不是代表某黨去推動某些方案,但是“立法院”的多數要推動某項法案,當然只能推動。如果不能形成多數,當然只好不斷協調。這是我想向各位請教的。

第二點,馬先生已經執政五年多、快六年的時間,他過去也有很多行政歷練與政黨歷練。如果黨本身就應該負起人才培育的責任,不管是引進、培養,也包括政治方面人才、行政方面的人才,行政現在有考試制度,但是升遷還要靠關係。在這五、六年當中,你們認為有沒有什麼比較好的發展?還是剛才聽到的,有一些人也不知道是如何來的,本身擔任政府公職以後,有沒有使命感?還是不可能有自己的使命感,因為他要服從上意?在此情況下,你就不容易看到有棱角的人,他願意為自己的政策努力與負責任,這會形成所謂“無感的政策”。這是我提出的兩點問題,大家是不是可以提供意見?

彭錦鵬:黨籍“立委”為何敢不聽話

我先來做一點補充,我覺得對政治人物,尤其是“立法委員”來講,最重要的是誘因體系、獎賞體系。為什麼“立法委員”不積極服從黨的領導、黨的政策?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如果他不靠黨都可以選上,那他為什麼要靠黨?可是另一方面,“立法委員”還是需要政黨的提名,所以黨絕對有影響力,但要看領導人、黨主席有無威望。

我們回想一下,李登輝擔任“總統”的階段,試問有誰敢不聽黨的領導?因為黨主席所講的任何政策,你不支持一定吃虧,你支持一定有好處,在此情況下,令出必行。但過去五、六年裡面,國民黨有將近3/4的席次,居然號令不行,很顯然在誘因體系裡出了問題,這是第一點。

第二,對於人才的拔擢,一定要建立一套用人型態。遺憾的是,馬英九所用的人,基本上都是他相信的人;此外,是他認為是李登輝的人、連戰的人,而他不相信國民黨的黨員,甚至於他也不相信國民黨以前所培養那麼多的學者與工商界人士。總而言之,他相信自己曾經領導過的人。也可能是,他根本不太敢去任命能力很強的人,害怕不見得可以掌控,在此情況下,就會使他的用人圈愈來愈小,這是最大的問題。

我在過去幾年所感受到的是,絕大部分國民黨支持者,並不是一定要求官位的,而是願意奉獻的。比如說蘇起,他就曾經講過,我們現在還求什麼東西呢?衣食溫飽都沒有問題,只想要奉獻而已,可是連奉獻都無門,這是最遺憾的事情。

林忠山:馬對國民黨不是沒感情 但對國民黨的結構認識不足

基本上來說,問題在於溝通不足。政策要成功推行,除非要有黨的共識外,還要有執政夥伴的分享喜悅等。政府部會有二、三十個,國民黨在“立院”將近70席,等於兩個“立委”幾乎等於一個部長,所以不少“立委”認為天下是“立委”打出來的,結果馬政府的部會首長,沒有尊重“立院”,也沒有讓人感覺執政的分享。這些“立委”在選舉的時候,這些部會首長扮演什麼角色?按理來說,部會首長應該也是非常緊張才對,理應私底下動員一些相關團體,一起動起來;現在呢?這些部會首長是不知所措。他們是政治因素而任命,不是事務官;但在選舉中,卻不知所為。請問,兩院之間怎麼協調?

再加上王金平作梗,也是兩院不協調的重要原因。嚴格說起來,大家都知道王的出身背景,與以前他在李登輝、陳水扁時代的角色,王是可以呼風喚雨,他的底細很清楚。等到他的關說案被揭露,我們都不感到訝異。馬想處理王,我想社會並不會不贊成,而是手段作法粗糙、拙劣,反而造成馬個人形象與整個領導團隊受傷。

針對主持人提到的馬的領導問題,在政黨領導中,馬對國民黨不是沒感情,但是對國民黨的結構認識不足。他對黨的重要部署、人士栽培體系是不信任的,這是最嚴重的核心問題。對於黨內人才,馬不信任。

第三,馬對黨的功能與歷史使命無感。我曾經接觸過泛藍,包括新黨或親民黨,他們都沒有要幹掉國民黨,新黨是反李登輝才出走的;親民黨也是因為李登輝而分開的。我的認知是,親民黨也一度想回國民黨,國親也曾經有過一些機會,但是對於親民黨來說,馬之無感、加上重要承諾完全跳票,兩黨是沒有開誠佈公的溝通。

在此情形下,馬對政黨的瞭解與歷史使命的認知不足,才會讓大家覺得,怎麼會是金溥聰?他什麼位子都可以做?他對國民黨不熟,結果是找他當黨的秘書長,黨機器由他控管。馬把黨最強的機器幹掉,所以大家對國民黨狀況,不甚看好。原來很熱忱的人,則是感到斷線,不受重視。

 吳東野:國民黨相當渙散

我補充一點,國民黨是剛性政黨,但卻好像是美國的柔性政黨,相當渙散。本來剛性政黨中,從政者都是利用政黨往上爬,離心離德是有可能的,因為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可是,我同意錦鵬所說,有很多方法可以凝聚內部的力量,作為一個黨主席,又是“總統”,黨、政、軍、情治系統全都有,他不會用。他不會用,就掌握不住不守規矩的人。其實,“立法院”是可以處理的,國民黨3/4多數,都沒有辦法建立一個想要的遊戲規則。很多民間的聲音是,我幹嘛投你?兩個無黨籍的人士,就把整個國民黨給綁架了,給你3/4有什麼用?

當然這與馬個人的個性有關係,在他擔任市長時,我與馬吃過兩次飯,對他印象很不好,為什麼?因為他好辯,他不聽你講話;他喜歡一直說服你,你提出建議,他反而要你聽他的。我覺得他用人,比較不會去用他沒有共事過的,像是市府團隊的人、或者黨部的同事。馬也相信他相信的人推薦的人,譬如金溥聰推薦“教育部長”鄭瑞城,可是我們在教育界聽到的是罵聲連連,幹了一年就下台。所以這還是與個人用人心態有關。

我們在這邊都只是檢討,我一直思考,如何在未來兩年幫國民黨想一些方法,讓它可以做到,這比較重要。我想的結果是,這非常難!我舉個例子,在“立法院”選舉制度上,當初“立法院”公聽會,學界都不同意“立委”人數減半,如果採取德國制,“立法委員”就不會天天跑選區去做服務。當初我們在“修憲”時,黃光國與張亞中成立民主行動聯盟,想向馬建議“修憲”有問題,他根本不聽,完全不接受。

馬在用人時,沿襲了過去陳水扁用人的方式,他不看經歷,導致出事時,雪上加霜。我認為國民黨現在用人比不上民進黨,國民黨加民進黨比不上共產黨。換句話說,你在一個階段培養一個人,到一定年齡不能升到某個幹部,將來就沒有機會了。在馬政府,要不然就是完全沒有歷練的童子軍,要不然就是用一個老掉牙的人,譬如一個退休的老教授已經六、七十歲了,還去做部會副主委,馬用人完全沒有邏輯。

我自己觀察到的是,我沒有看到任何一個官員來為政策辯護。舉個例子,在馬第一次任內,在一場飯局中,全部在罵馬英九,在座上的一位政府官員,沒有為馬講一句話、也沒有為政策說一句話,這樣的一個團隊,失敗是必然的。所以我們今日的建議,未來國民黨兩年還有辦法去改變的話,我認為還有希望;如果我們講完就回家了,下次來還要再重新講一遍,我覺得失敗是必然的。我在很多場合講,我現在已經不關心誰來當“總統”,而是關心台灣還可以撐多久。台灣一再喪失競爭力,一再磨損,到最後我們這一代退休了,年輕人怎麼辦?至於誰來主政,我的看法是,如果國民黨不能夠繼續執政,大概也就gameover。
▲◆★●■☆
國民黨的問題在哪裡?(之七)★★
http://www.CRNTT.com

李建榮:黨與行政立法的關係有待改善

我大概在1984、1985年就開始跑“立法院”,緊接著就跑黨政新聞,所以剛才彭老師所提到的“三民主義統一中國”這個議案,就是在國民黨十三全大會,當時是因應鄧小平所提出的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所以我覺得整個台灣,如果著眼於自己前途的發展,尤其面對中國大陸這麼強的磁吸效應與其穩定的經濟與國力成長,如果朝野關係,尤其是“立院”議事效率若能夠有所改變,包括媒體的自省提升(有分析認為,這是當前台灣民主政治兩個最大的毒瘤),並不是沒有機會改變。否則台灣的競爭力將只會繼續下降、“國力衰”退。

我認為就“立法院長”的角色,是中立的角色,但自己又是國民黨不分區“立委”,當然他在主持議事與政黨的要求來說,會有衝突的地方。但是我更認為,國民黨黨中央的領導權威與“立法院”互動的關係,或行政與立法之間的關係,最近這幾年會出現領導權威式微,或效率不彰的情形,縱然有一些“立委”是管不動,但這中間有一個外界比較不清楚的狀況是,以前“總統”與“立委”是分開選,上一次是“總統”與“立委”一起選。一起選的時候,你對“總統”選舉所挹注的資源,與對“立法委員”所挹注的資源比較,讓很多“立委”覺得被忽視。這也造成很多“立委”認為,選完了是他自己選上的,自己出的力比較多。同樣的,一個政黨事前溝通非常重要,ECFA的溝通與服貿的溝通,外界批評陸委會在“立法院”的溝通是有前後差距的。

第二個部分是,如果做了事前溝通,還有人不服氣,不聽黨的使喚,那麼黨的紀律在哪裡?政黨的紀律要命就在提名這一塊。如果有能力考核“立委”四年的任期,如果到三年都認為不與黨中央配合,依政黨的組織,在這三年當中,你有沒有能力在那個選區再找一個人把這個一路不服從黨紀的同志幹掉?有沒有能力再培養一位黨內的競爭對手?相對紀律的配合度就會提高。所以這之中,你的權力要使喚到什麼程度,如何觀察,這要看用心度,有沒有把你的權力用到關鍵。

今天的發言,不管針對“總統”或主席,甚至包括其他幾位評論員口中的金老師。我曾經在黨部服務過一段時間,但也離開了將近四年,我相信我們今天的座談,各位論及到他的部分,他一定認為有些話對他來說不公平。外界常批評馬政府無能、自我感覺良好,今天在座談中又聽到了。我私下與他們周遭的人講,選舉時不妨用反諷的話來自我捍衛。譬如:大家罵馬政府無能,但真的是這樣嗎?比如桃園機場到台北這一段五楊高架,講了十幾年,就是我這五年的任期建成。今天所有走這條路的人到機場,或由機場到台北,所有的用路人憑良心講,這一段的建設對大家的幫助,從時間的節省,方方面面,你說“交通部”沒有能力嗎?說我馬政府無能,但我無能到蓋出五楊高架,讓所有用路人受惠。

這種例子太多了,包括兩岸關係改善、免簽證國的大幅增加,有很多馬政府可以講的政績。但是為什麼這些政績,與反映出來的民調不能成正比?這就是我一開始發言,我內心最大的感觸是,如果國民黨要趕快拉回支持度,希望年底不要選得太差,就要好好把丟掉的藍軍、這些原來支持你的選民,他們心裡到底想什麼,對你有什麼不滿,兼聽則明,做出必要調整。國民黨要有戰力,不能再給人軟弱的感覺。

藍軍的選民,也還一直認為,票投給你,國民黨有六、七十席,民進黨只有四、五十席。每次只要十幾個人霸佔主席台,國民黨就束手無策。我自己就思考過一個問題,主席台一定要在那個位置嗎?只要全部的人都圍在那裡的時候,不能夠指揮議事人員,在議場另一端另立一個主席台,等到人家再包圍過來的時候,已經找人圍好防堵牆了,也可以開會。但嚴格說“立法院”的議事效率,已經不是哪ㄧ個政黨戰力的問題,而是多數尊重少數、少數服從多數的民主遊戲規則已然破壞,這個破壞力已經影響到“國家”發展問題。

2014選舉輸的一方 不必然代表2016一定輸

對於2016,我相信在年底選完之後,可以有更多的時間來討論。我同意剛才幾位評論員說的,2014選舉的結果,輸的一方不必然代表2016一定輸,這就是我們所謂的到底是骨牌效應還是鐘擺效應理論。中間還涉及到馬不再選了,將來兩黨要想佈局2016的候選人,在2014這一仗,他們一定傾全力輔選。但是,雖然我們一開始提到,2014七合一選舉除了台北市長之外,其他的選舉是比較地方型。但六個院轄市長與市議員層次的選舉,與整個政黨的大氣候還是有牽連。我記得新黨一九九幾年最盛的那一次,國民黨氣勢就被掃掉了,那時新黨在台北市選得非常好。

我非常關心國民黨與新黨、親民黨的互動,林老師有提到很多國親新之間的問題,其實新黨與親民黨之間也有問題,尤其在高層的部分。甚至有些人認為新黨在台北市不會輸給親民黨。但是,因為過去一段時間,馬與國民黨的聲勢下跌,在媒體上被罵到臭頭的情況下,從一個政黨角度,親民黨內部當然有人會認為有機可趁,可壯大自己。甚至你說柯醫師,他也盼望與國民黨以外的勢力結合,他是不是已經接觸了?那被接觸的人也要衡量,這種接觸到底是好還是不好。我相信這都是在政治場域中,操作合縱連橫要去思考的問題。

林忠山:國民黨難有大破大立的可能 2015年可能分裂重組

我不久前看了一個台大社科院國發所做的民調,調查民眾對國民黨與民進黨兩黨的支持度,大概是在去年年底做的,民進黨是23%,國民黨是16%,兩黨加起來才39%,很多人不表態。另外,多數人認為,現在的政黨是追求政黨利益,超過大眾利益,約有近75%。今天我們看連勝文與柯文哲,現在報紙的民調是,兩人都將近40%。從這個邏輯來看,為什麼個別候選人的聲望已經高過政黨?這個數字值得我們來檢討。

剛剛主委也提到,國民黨很多政策很穩定、理性,也有政績,也沒有大錯。但是民眾就是無感,不管政府做什麼就是不滿意,請問有誰為馬政府講話?像你這樣的人有多少?我也知道很多人是不滿馬金的國民黨,我們為何要為他講話,即便看不下去很想講,但也懶得講,講話做什麼呢?這是情緒上的因素。

在金馬統治下,尤其是金溥聰又去接“國安會”的秘書長,基本上大家就是無望,原來希望馬政府積極領導,邀請大老一起來做,把權力釋出,集體領導,重新鋪陳,這個黨還有救。所以,自從金接“國安會秘書長”,我就大膽地講,集體領導無望,也不可能再有更多廣納雅言的機會,馬金的國民黨要大徹大悟、大破大立,機會是零。因此才會有我今天的結論,這些各地諸侯各謀生路、自求多福。2014之後,2015年四分五裂、再行重組。

李建榮:每到選舉時,政黨與個人,我相信“覆巢之下無完卵”這句至理名言。對國民黨與民進黨任何一個參選人來講,很難百分之百的靠自己,說穿了還是希望自己背後的政黨可以強起來。每逢選舉,如果所屬政黨聲勢強,候選人只要跟著打順風牌,來助選的人有號召力,然後加上自己本身再努力,這樣仗就好打。如果只靠自己,要來伸拳助手的人不是那麼受歡迎,那仗就打得很辛苦。

彭錦鵬:很不幸的,今年年底選舉,我看不到一個政務官可以站出去,會是有號召力的。如果是陳保基(“農委會主委”)到農業場合,也許有一點機會。“經濟部長”不可能,“財政部長”不可能,“內政部長”也許,“國防部長”不會,沒有人站出來會讓國民黨候選人覺得好。

吳東野:國民黨被媒體打敗,現在媒體一片慘綠。

彭錦鵬:那是國民黨沒有用,國民黨為什麼不反擊呢?你有那麼多兵、也有太多例子可以去宣傳。

張京育:結語

非常感謝四位學者專家,非常用心的針對我們今天的主題,發表很多高見。我自己的感覺是,任何一個政黨都要面臨選舉,民主“國家”政黨更不用說了。任何一個政黨的領導階層,都希望他本身的政黨凝聚力很強;都希望有一套論述,不但自己相信,也被同黨的同志相信,然後可以向全體民眾表達;也都希望黨與黨員之間有充分的溝通,把黨員的意見凝聚為共同的意見,黨的中央意見能夠成為黨員的意見。如此一來,黨才會有很強的戰鬥力。

從這方面來講,從各位語重心長的話中可以看出,中國國民黨雖然是一個老牌的政黨,就這方面,還有很大發展與努力的一個空間。因為從過去幾年的情勢發展來看,要舉黨一致戰鬥力強,還要更多的努力。當然,任何一個組織,領導階層是最重要的,領導階層本身強固、大公無私、容納雅言,這時他的所作所為,就容易獲得同黨的支持。如果舉黨都可以支持這個領導階層,這領導階層所做的決策,大概也不會偏離整個國民的盼望。所以我想大家的意見是,不管是不是國民黨的黨員,出於黨的經營,希望國民黨的高層,能夠理解到各方對於國民黨的認知與期盼。在未來兩年多的時間裡面,特別是在未來幾個月中,能夠有更好的表現,這是對國民黨的挑戰,也是對其前景的期盼。

評論員簡介

張京育:台灣大學學士,政治大學碩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曾任政治大學外交學系主任,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主任,“行政院新聞局長”,國民黨中央委員,政治大學校長,“行政院政務委員”,“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總統府國策顧問”,中華歐洲亞金會董事長等。現兼任政治大學和淡江大學教授。

李建榮:中國文化大學新聞學系畢業;曾任《中時晚報》記者、撰述委員、政治組副主任,《中國時報》撰述委員、政治組副主任、主筆、總編輯特別助理、主任記者、編輯部專題策劃組主任,中國廣播公司總經理特別助理、節目部經理、副總經理、董事、代理總經理,國民黨主席連戰辦公室顧問,國民黨主席吳伯雄辦公室主任,國民黨文傳會主委兼國民黨發言人、陸委會諮詢委員,亞洲物流公司董事長等;現為海峽交流基金會顧問、國民黨智庫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顧問、圓山飯店董事長等。

吳東野:德國薩爾大學(Saar)政治學博士;曾任台灣中國政治學會理事,“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歐美研究》季刊編輯委員,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問題與研究》主編、《美歐季刊》主編、美歐所所長,“外交部”諮詢顧問,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南華大學歐洲研究的民、公共行政暨政策所兼任教授等;現為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

林忠山: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法學博士;曾任“國大代表”、“行政院”研考會專門委員;現為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系所副教授,台灣客家演藝文化協會總幹事。

彭錦鵬:台灣大學政治系公共行政組學士、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美國喬治亞大學公共行政博士;曾任“國大代表”,中國政治學會秘書長、理事、監事、總編輯,台灣公共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等;現為台灣大學政治系副教授,海基會顧問,台灣競爭力論壇理事長等。▲◆★●■☆

 

 

中国正以最快速度建立战略原油储备★★★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4/06/13/3352194.html

华尔街见闻 2014-06-13

彭博社13日报道称,中国正以至少十年来前所未见的最快速度建立战略原油储备。这是为了保护本国免受供应中断的风险。此举助推国际油价持稳在每桶100美元上方。彭博社还援引分析师评论:“这种恐慌性囤积是地缘政治紧张关系收紧现货石油市场的一种方式。”

舟山国家石油储备基地一角

官方数据显示,中国4月原油进口量创下纪录新高。中国正效仿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的做法创建战略原油储备。当前,国际原油市场正面临俄罗斯遭进一步制裁风险,以及非洲和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风险。

今年前四个月,中国日均原油购买量高达60万桶,为彭博新闻社2004年追踪中国相关统计数据以来的最大规模。计算方法是在净进口加上国内产量的总和基础上,减去精炼厂需求量。中国并未公布官方战略原油储备统计数据。

彭博新闻社报道称,巴克莱、花旗和野村证券均认为,这种囤油速度助推了国际油价持续高位。

国际能源署(IEA)表示,这种进口规模意味着中国商业和应急储备需求正“显著增加”。在5月15日发布的月度市场报告中,IEA写道:“中国购买原油不仅有利于中国能源安全,而且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如此。如此大规模的原油进口也将对国际原油市场形成支撑,也能够阻止其余地区的商业库存进一步增加。”

彭博新闻社援引花旗分析师赛斯•克莱门(Seth Kleinman)观点: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能够实质性地引发现货市场供应紧张忧虑,这种恐慌式囤油正是其表现方式之一。这种抢购风潮部分是被中国精炼厂扩建的结构性需求所驱动,同时也反映出地缘政治紧张风险正在攀升。

过去一年,美国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WTI)原油涨幅达9%,当前交投于每桶104美元左右。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则上涨了5%。英国北海布伦特产油区是欧洲重要的能源供应地,供应着世界将近一半的原油。

国际能源署预计,亚洲国家将超越美国,在2030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

目前,中国对国际原油的对外依存度超过50%。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曾在2009年表示,中国还计划在2020年之前将原油应急储备量提升到100天的净进口总和。彭博新闻社报道称,按照今年4月的净进口数据来推算,这相当于超过6.8亿桶。而若按照2008年的进口数据推算,那么就相当于3.49亿桶。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今年1月发布的常规报告显示,截止2013年底,中国战略原油储备能力已达到1.41亿桶。

据悉,伊拉克安全局势恶化令国际油价获得提振,市场担忧伊拉克局势会危及原油供应。在12日欧洲交易时段,纽约油价一度突破每桶106美元,盘中涨幅接近2%,创下近8个月以来的新高。此外,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部长级会议决定继续维持目前3000万桶原油日产限额。▲◆★●■☆

 
“徐才厚涉受贿将面临军事审判”★★★★
http://www.bbc.co.uk/zhongwen/simp/china/2014/06/140613_xucaihou_pla_china.shtml

2014年6月13日:报导传徐才厚涉“受贿”,中共准备立案处理

据香港《南华早报》引述多位消息,指中共中央准备立案处理前中共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报导指他“涉嫌收受巨款受贿”。

不过中国官方未有相关的消息公布。

报导指中共中央已开始将徐才厚的调查内容在党内及军方进行通报,意味调查进入最后阶段,又指很快对外公布。

报导引述消息称,徐才厚涉嫌收受已经落马的原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谷俊山3600万元人民币贿赂。

另外,博讯及多维新闻网同时报导,在6月11日晚间,实名认证为“海口经济学院院长”的学者刘耘在微博上透露:“原军委副主席徐才厚因涉嫌收受原总后勤部副部长谷俊山中将3600万贿赂,经中纪委侦查终结,已于6月9日移送检察机关”。

报导指刘耘发出的这条微博内容不到一个小时已被删除。

BBC中文网在微博上找到刘耘的账号,未有发现报导所指的内容,亦未能证实相关内容是否发表过。

博讯的报导又指,徐才厚案应该是移交军事法庭,细节不会公布。

《南华早报》今年早前已引述消息人士称,71岁的徐才厚患膀胱癌,在北京的解放军301医院被带走,之后被“双规”(在规定的时间、地点交代问题)。

据中国官方媒体报导,徐才厚上一次公开露面是在今年1月20日,他伴随着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军委慰问迎春文艺演出,当时他满头白发。

时事评论员刘锐绍向BBC中文网表示,目前看中共的反腐力度不可孤立地看那个人准备被立案或可能被起诉,必须留意其他可能关连的人动各如何,例如徐才厚是否被立案也涉及中共中央对前政治局常委被传贪腐的案件有关系。

刘锐绍分析,现时最重要看中共“打大老虎”是否可以突破过去的指标,追究至落台后的政治局常委及其家人,以及军方四总部的高层。

刘锐绍指出,以现时迹象看,目前中共高层在“打大老虎”方面仍存在巨大阻力,现时的力度可能只达到谷俊山这个层面。

有关传徐才厚涉“受贿”的报导,是受到已经落马的军方高官谷俊山所牵连。

58岁的谷俊山,2009年官至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2011年晋升为中将军衔,不过在2012年,已传出他因涉贪被查。

中国官方《新华社》在今年3月31日公布,解放军总后勤部原副部长谷俊山涉嫌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滥用职权犯罪案,军事检察院于2014年3月31日向军事法院提起公诉。报导指谷俊山案可能今年完成审理。▲◆★●■☆

 

 

中共即将立案处理前军委副主席徐才厚涉贪案★★★★★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49072

2014-6-13:此前传因涉贪腐问题被“双规”的前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据报即将被当局立案检控。据香港英文《南华早报》援引4个熟悉内情的消息来源的话说,中共当局即将立案处理这名前军方高级官员。

报道说,当局近日向现任及离休军队高官通报了有关徐才厚涉贪问题的调查内容,称他直接或经家人收受此前落马的前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谷俊山3千5百多万元人民币贿赂,并说不久将公布有关消息。

薄熙来和徐才厚将军2010年在全国政协会议上

这家香港媒体今年3月曾报道,徐才厚被数十名武装警察从解放军301医院带走。徐才厚因患膀胱癌在那里接受治疗。如果官方公布对徐才厚进行正式立案调查,他将是自中共最高领导人习近平矢言反贪“打虎”以来,军内落马的最高级别官员。

有观察者认为,习近平在中共高层和军方反贪“打虎”的行动近期似乎遇到强大阻力,因而当局如何处理徐才厚值得关注。另据博讯等海外中文媒体报道,徐才厚或被移交军事法庭,其涉贪细节不会公开。来源: 美国之音▲◆★●■☆

 

 

谷俊山案凸现中国军队贪腐顽症★★★
http://www.bbc.co.uk/zhongwen/simp/china/2014/01/140115_china_military_corruption.shtml

2014年6月15日:分析人士认为,军队腐败与地方腐败一脉相通,都是制度造成的,制度不改,腐败难除。

2014年1月14日,中国大陆媒体财新网连续发表两篇特稿:《总后副部长谷俊山被查已有两年》和《谷俊山崛起之路》,揭露谷俊山成为军中巨贪之路。

据财新网报道,去年因涉贪遭调查而被革职的解放军后勤部副部长谷俊山在河南的老家被查抄,抄出堆积如山的军用专供茅台酒、大金船、金脸盆和纯金毛泽东像等财物。

虽然抄家事件发生在一年前(2013年1月12日),但被查抄出来的财物仍然令人瞠目结舌。
触目惊心

报道称,去年1月12日深夜,谷俊山在河南省濮阳市的老家,出现20多名身着便衣的武警,排成长长两排相对而立,一箱箱军用专供茅台,透过两排武警以手传递到停在门前的四辆绿色军用大卡车。

谷俊山被抄出的财物,还有寓意“一帆风顺”的大金船、寓意“金玉满盆”的金脸盆,和一尊纯金毛泽东像。

财新网主编胡舒立对此表示:“虽触目惊心,只是虎爪一痕。”

就在财新网爆料谷俊山贪腐之路的同一天,中共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中纪委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强调“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这也显示出习近平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上演的“苍蝇”、“老虎”一起打的反腐大戏正在触及中国军队的最高层将领。
审计风暴

21世纪财经网去年9月26日发表题为“中国军队加强高官经济审计 避免谷俊山式腐败”的报道。

报道称,2012年2月11日,解放军总后勤部进行人事调整,55岁的谷俊山不再担任副部长一职。

此前,谷俊山长期任职于总后,负责基建营房、营房土地管理等工作,2011年晋升为中将军衔。

而谷的前任、曾任解放军总后基建营房部部长的海军原副司令王守业因贪污1.6亿元人民币及包养多名情妇在2006年被军事法庭判处死缓。

去年9月,中央军委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军队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意见》,要求军队队列党委和机关领导干部、军队事业单位和保障型企业负责人,以及负责专项经济工作的领导干部,应当依法接受审计监督。

中国领导层希望通过实行“先审后提”和“先审后离”的制度,对在经济领域工作的军职人员在提升前和离职前严格审计,以此杜绝军队贪腐。
土地生意

与中共反腐操刀人王岐山关系密切的《财新网》还报导说,2012年5月,谷俊山被正式停职接受调查。

据报,后台强硬的谷俊山与商人勾结大卖军队土地,且收受巨额贿赂。

谷俊山曾任总后勤部基建营房部办公室主任、营房土地管理局局长,基建营房部副部长、部长,全军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全军房改办公室主任等职。

在其任职期间,军队住房标准大幅提高。军营第四次大规模扩建及营局全面升级换代,谷俊山从中寻租,在北京、上海等地不少位于城市黄金地段的军方土地出让中,谷俊山也收受巨额回扣。

有分析人士认为,谷俊山的后台靠山是原江办主任贾延安,因此扳倒谷俊山是胡锦涛清洗江泽民在军中残余势力的一个重要步骤。

2012年3月12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胡锦涛在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要加强军队反腐倡廉建设,保持军队党组织和干部队伍的纯洁性。

他同时呼吁全军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军优良传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防止奢华,不断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效益。

就在谷俊山老家被抄后数日,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在去年1月19日刊登题为《中国将军反腐》的报导称,中国军中的腐败现象已经根深柢固,广为蔓延,已威胁党和军队的生死。

报道援引主抓谷俊山案的总后政委刘源的话称,“我宁可丢乌纱帽,也要与腐败作你死我活的斗争”,“无论职位有多高,后台有多硬,我都要一查到底。”
痼疾顽症

中国军队的腐败情况其实并不比地方上少,从新兵入伍到士兵入党、分配、考军校、转士官;从军官升迁到肥缺安排,从军队伙食到营房建设,腐败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由于军队的特殊性,对其腐败现象报道的并不多,仅从少量公开的报道中就可以看出腐败的程度了。

但是,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军队腐败与地方腐败的类型和特征一脉相通,都是制度造成的,制度不改,腐败难除。

在谷俊山案发后,《解放军报》记者孙礼在他实名认证的微博感叹:〝总后基建营房部一把手这个位置呢,谁呆在那都一样。谷不是第一个,如果不动制度只动人呢,他也肯定不是最后一个。〞

的确,在党政军三体合一的中国,没有一个公开透明的有效监督制度,无论是党内党外,军内军外,中央地方,要根除官员贪腐即便是有“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 ,也只能是治标不治本。(撰稿:尚清 责编:顾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