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总出间谍,下一个内鬼是谁?★★★★

名人名言:青春篇:人世间,比青春再可宝贵的东西实在没有,然而青春也最容易消逝
http://www.boxun.com/news/gb/health/2012/10/201210050350.shtml

☆青春的幸福却有一种残酷的“延期支付”特征--只有当青春消逝时,它才强烈地展现出来,并且与日俱增。--杨东平
☆人的悲哀在于,对青春多未留意,蓦然回首,已成老身。--原野
☆永远翻不回来的,是那青春时代的如水流年!--茅盾
☆青春是一道躲不过去的坎,跨出去,迎接你的将是一段有节有制的五色人生。跨不出去,当然,你知道,等待你的只有死亡。--素素
☆人类对于人生悲剧的意识,是由于青春消逝的悲剧的感觉而来,而对人生的那种微妙的深情,是由于一种对昨开今谢的花朵的泞情而阁产生的。--林语堂

今 日 看 点:2014-09-23▲◆★●■☆

中国第三波移民潮涌来:中产阶级成主体★★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51230
中国为何突破韬光养晦战略?★★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51212
没军权就没政权 军委重组看谁笑到最后★★★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4/09/23/3620131.html
习近平亲准南海填海计划 建不沉的航空母舰★★★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4/09/23/3620164.html
从宗庆后到马云:浙江为何盛产“中国首富”?★★★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4/09/22/3616372.html
中国总出间谍,下一个内鬼是谁?★★★★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4/09/22/3618004.htm

中国第三波移民潮涌来:中产阶级成主体★★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51230

2014-9-23:中国已成为多国主要移民来源国,中产阶级成主体,移民日趋低龄化——

北京市展览馆大概是北京这几天最热闹的地方,9月21日,为期4天的北京秋季房展会落幕。

这次展会有10个展馆开放,国际参展商占据其中6个,共180多家海外房产商参展。国际展区处咨询的、看热闹的,人群摩肩接踵、熙熙攘攘,不到10分钟,至少有3拨儿身着统一制服的推销员举着牌子穿越其中。牌子有红色的、蓝色的,上面写着“30万全家移民澳洲”“买房移民限时秒杀”“买就送!”。

某天中午,一家颇有竞争力的参展公司墙上挂着醒目的红色字体——今日已售6套房子。这本是一个房地产展示交易会,但是,移民显然已经成为交易会最重要的噱头。

讨论移民的热度从未消退

“在北京,我能够遇到的谈话群体,很多都对这个话题感兴趣。”全球投资移民律师协会中国区理事长杨平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

在网络上,讨论移民的热度从未消退。微博搜索“移民”,结果在2200万条以上;百度[微博]“移民吧”的帖子超过7万条;豆瓣上,关于移民的小组有200多个。

8月底,有报道称,美国国务院官员表示,EB-5项目2014财年1万个签证名额已经用光,10月1日前不会接受新的申请。这是该项目推出24年来名额首次用光。在2014财年的1万个名额中,中国人占85%。

EB-5项目是美国的一项投资移民计划,由美国国会自1990年启动,旨在吸引外资。移民申请人向美国境内的企业投资50万美元以上,并新增或维持了至少10个就业机会,就可获得为期两年的绿卡。两年期满前,如该投资及所创造的就业机会仍在持续,投资人可申请成为永久居民。

买房移民成为移民中介的重要噱头。

2008年,美国移民局签发的EB-5共1360份,其中中国360份,占26%,这一数据来自美国沃尔夫斯多夫移民律师集团的统计。2009年,中国申请者所占比例上升至47%;2011年,大幅升至70%;2012年,占到80%。

数据对比也许感受更直观。2013年,中国移民获得6895张EB-5签证。排名第二的韩国移民,得到了364张。

来自联合国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中国以930万的移民数量,成为全球排名第四的移民输出国。

加拿大在今年2月的国家预算提案中宣布取消投资移民项目。这一投资项目与美国不同,申请者只需向加拿大政府提供至少80万加元的5年无息贷款。此前,媒体报道称,该项目收到中国富人提交的大量申请,并积压了大批来不及处理的申请。提案称,投资移民者并没有带给加拿大切实的经济贡献。

加拿大政府因此在2012年7月停止接受新的申请。据媒体报道,截至2013年7月,积压的投资移民申请人数达66423人,其中有50131人是在香港提交的申请。来自内地的申请者估计约4.8万人。

第三波移民潮

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4)》称,中国已成为多国主要移民来源国。“中国是美国第二大移民来源国;加拿大最大的国际移民来源国;澳大利亚最大投资移民来源国、第二大技术移民来源国;华裔成新西兰第二大少数民族。”

2012年下半年,杨平观察到愈演愈烈的移民形势。“有几个现象,包括移民公司的活跃度、客户的反馈,到每天见到的这些人,有钱的、没钱的,都在问要不要移民”。

胡润百富《2014中国千万富豪品牌倾向报告》给出了一个具体的数字。胡润研究院对393名个人资产在1000万元以上的中国富豪进行了调研,“已经移民或正在申请移民的富豪达64%之多”,“已移民的亿万富豪占1/3”。

改革开放30多年以后,这已经是第三波移民潮。1978年,国门打开之后,许多有海外关系的人首先移民,目的地包括东南亚和欧美等地。同时也涌现出了大量赴美国和加拿大的留学生,许多人以技术移民留在留学国。

陈敏和两个姐姐是最近一波大潮中的一员。她在国内时参加了某大学2+2的学习项目,2008年赴多伦多某大学读书,至今已在加拿大生活了5年。她观察到,在多伦多,福州人是最早抵达的移民,已经形成固定的圈子,“有很多是偷渡过来的”,发展得好的,开了华人超市。

第二波移民潮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许多发达国家放宽条件、开放对中国的技术移民和投资移民。这次主要是在国内受教育直接以技术移民方式出国,也包括部分来自富裕家庭的投资移民。

在移民目的国逐步提高技术移民门槛后,本世纪初至当前的移民潮转向以“投资移民为主”,移民携带大量的财富,投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这些移民或者是留学生,或者是留学生的家长,是中国的精英阶层。

新华网曾经报道,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累计出国留学人数达到264万,留学回国人员仅为109万人。

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王辉耀[微博]也有详细的阐述:三分之二的移民是通过申请留学签证和工作签证、技术移民和投资移民的技术人才、专业人士、投资者和企业家。

对于最初试水的移民来说,在外讨生活的日子并不光鲜。他们主要是做餐饮、洗护和建筑之类的服务业和制造业,谈不上什么社会地位。技术移民增加之后,移民在职业上有更多选择,职业层次也逐步提高,有工程师、医生和律师等。

杨平认为,投资移民是目前主要的移民方式。他做了一个估计:“国内每年的投资移民大概有3万~4万人。”

“技术移民一般适用于成本较低的劳动力人群,接受过高等教育;投资移民主要是中国的富人阶层。大部分移民来自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比如北上广等。”杨平说。

不过,杨平坦言,所谓的“富人阶层”的标准已经渐渐降低,尤其是在北京和上海等一线城市,“十年前无意中买了三五套房子,现在这样的房子可能价值两三千万元,随意卖掉一套房子就可以移民出去。所谓的富人是被动致富的,这些人占主流”。

移民专家夏明新也持类似观点:“以前的投资移民一般都有50多岁,资产比较雄厚,大多数是从商多年的大老板。现在,中产阶级参与的越来越多,低龄化的趋势明显。多数投资移民的资产在800万~1200万元之间。”

这些人有着相同点:大部分在35~40岁,受过高等教育,收入体面,已经成家立业。因为成本是可负担的,移民对他们而言是一种手段、一种选择。

 四处寻找移民机会

这些年,由于成倍增加的移民人数,投资的标准额度不断增加。2001年,当陈敏的姐姐办理加拿大投资移民时,她仅提供了9万加元的5年无息贷款。

相比之下,同为中国移民的3大首选目的地的澳大利亚,机会仍有,但门槛已然提高。2012年,澳大利亚推出重大投资签证项目,申请者向澳大利亚投资500万澳元可获移民签证,成为中国超级富豪的选择之一。

澳大利亚移民与公民事务部门2012~2013年的年度报告显示,该年度的中国移民有8979人。

澳大利亚驻香港移民局领事馆领事透露,截至2014年7月底,堪培拉移民局公布的数据,重大投资移民项目的正式签证申请1095份,其中90.8%来自中国,签证获批343份,88%来自中国。超过15亿澳元的资金已投入澳大利亚。

促使新一轮移民热情加剧的原因还在于,移民欧洲变得容易了。此前,欧洲的移民要求严苛,金融危机之后,为了应对欧债危机和经济形势下滑,葡萄牙、西班牙和匈牙利等国家逐渐放低移民标准,并推出购房移民的政策。

对于想要移民的中国人来说,这是个好时机。移民专家夏明新了解到:“购房移民葡萄牙的中国人已经有上千人。这个政策2012年年底刚推出时,只有两个获批签证。2013年有不到500个成功案例,但是今年前5个月就已超过之前总和。”

同样,西班牙自2013年9月底推出买房移民以来,至今年4月,获得居留签证的中国人只有25人,但接下来的两个月内,这一人数暴增至282人。

在各大移民中介的官方网站上,关于欧洲移民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比如,欧亚交界的塞浦路斯,被宣传为“欧洲最靠谱的移民项目”,购买30万欧元以上房产即可获得永久居住权。中介将它的优势概括为“五个不需要,四个可以”——不需要长期居住、不需要面试、不需要商业背景、不需要每年延签、不需要提供解释资金来源证明;可以全家申请、可以轻松出入欧盟国家、可以保留双重国籍、可以享用塞浦路斯的医疗和教育资源。

移而不出

大部分投资移民并不会立刻移出,获得移民身份是关键。对他们来说,商业和发展还在国内,至少5年之内,他们不会离开中国。

“早在1999年,我们已经发现了投资移民的端倪——一些富豪已经移民国外,但生活和生意并未发生太大的变化。他们仍旧生活在国内,投资在国内。”在一份投资移民报告的开篇,胡润这样写道,“其中变更国籍的仅一小部分,大多数只是拿到绿卡。”

不过,陈敏的父亲连绿卡也没拿。这位中部省会城市的富豪,在安排3个女儿移民加拿大之后,他只是在多伦多买了一套房子,签了一张10年的探亲签证。

在接受采访的移民人士里,“安全感”是被提及最多的一个词汇。“各种层面的安全感,对空气、水源、食物、法律以及孩子的教育问题。”还有国内紧绷快速的工作节奏,让许多人觉得生活的压力太大。

陈敏的父亲办理加拿大移民,最重要的原因是,加拿大是一个非常“安全”的国家,“加拿大人少,环境好,连自然灾害都特别少。”

“最近两三年,国内的环境、食品安全出了不少问题,当这些情况叠加以后,许多人不安的感觉放大了,移民的冲动也就增加了。”杨平对中国青年报记者分析道。

一家移民中介将原因总结为:“教育:前100名校美加澳英,应试教育抹杀创造力;福利:免费医疗,免费教育,救济金,分娩金;身份:入籍可免签发达国家,100多个出行自由;养老:环境恶化,养老制度隐患,食品问题”,此外还有房产的保值增值和全球化生意。

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决定移民,大多因为他们曾经留学,感受到发达国家相对自由自在的环境。而对于已经成家的移民者来说,子女是首要的考虑因素。

林立一家三口是2005年左右移民美国的,他舅舅是美国公民,可以申请任何亲人到美国。上世纪九十年代他们就已经申请,而后排队,中间经历“911事件”,美国的移民叫停。等了约10年,他们一家三口终于抵达纽约。

那时他还在读高三,面签前两个月知道这个消息,“对我来说是很突然的事情。我爸妈是为了我过来的,他们觉得国外的环境比国内的好”。

他当时没有多想,除了有点惊讶之外一切都顺其自然。后来和父母聊到移民的事,他们说,如果有机会移民美国而不去,林立日后也许会抱怨。

一家人最初住在舅舅家,林立的父母在国内时在银行工作。到纽约之后,舅舅帮忙找了两份工,一个是餐馆厨师,一个做家庭护理。当时林立准备读高三,后来重新开始读高一。

一年之后,林立已经完全适应了纽约的生活。在他自己看来,“来美国可能来对了”,但是,“对我爸妈而言是来错了,在他们那种年龄,放弃了国内的一切到一个陌生的国度,而且他们的未来只有孩子了,因为他们都不懂英文”。

这是两代人的移民路。林立年轻,学得快,生活圈子不断扩大,机会和选择也多。于他,美国是一片乐土。于他父母,情况则截然不同。

在林立已经大学毕业找到工作、开始享受在美国的生活之后,父母仍然不适应,“他们一直有回国的念头,我劝过,等他们退休了就回国吧”。

陈敏如今在加拿大工作了好几年,她的姐姐已经成家,是当地的一名公务员,完全“安定下来了”。其间,她们的父亲考虑过是不是办下移民,“但是还是觉得不适应,工作、关系都在国内,不太方便”。

陈敏一家所在的小区,“刚开始买的时候,小区里只有两三家来自中国,现在至少有三分之一以上。”许多移民的家庭都是为了小孩的教育,最常见的是母亲带着小孩读书,“基本上一半以上都是这样,陪读结束了很多妈妈就回国了。” 她认为,他们和在国内时的生活没有太大区别,“虽然加拿大的学习压力没有那么大,也还是上各种补习班。家里条件稍微好点儿的,每年可能要花一两百万元人民币左右。”

吴国也是这样。他已经50多岁了,来自西部某省,身家过亿,全家移民到美国加州近10年,两个儿子加入了美国籍,他只拿了张绿卡。一年里,“有一半的时间在美国,一半的时间在国内”。

“我不想让儿子受累。”吴国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谈到国内的生活时,他口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字就是“累”、“心累”。他也是唯一一个觉得美国什么都好的被采访者,虽然他坦承,如果在美国,他肯定赚不到这么多钱。

杨平在了解移民原因的时候,注意到许多人有很多个性化的需求,“但是孩子是必选项”。“这也是被压抑的迁徙的自由,个人的新鲜生活的愿望,如果有机会可以满足,人人都想尝试。”他说。来源: 中国青年报▲◆★●■☆

 

 

中国为何突破韬光养晦战略?★★★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51212

2014-9-23:一些新迹象表明,中国转变韬光养晦对外战略正在向纵深发展。

据伊朗媒体报道,中国海军舰队已经抵达伊朗阿巴斯港,将和伊朗海军舰船举行联合军事演习。伊朗海军上将侯赛因·阿扎德指出,这是中国舰船首次进入波斯湾水域。双方准备为“和平、稳定和平静提供保障,同时,还将发展双边合作。”

同月早期,外媒披露,中国将首次向南苏丹派遣800名步兵营士兵,以保护境外石油资产和投资。南苏丹总统发言人阿特尼说,联合国维和部队有权允许“使用一切必要手段”。他强调说,中国士兵“做好应战准备,一旦平民和油田设施遭袭就将予以还击”。

中国海军司令吴胜利近日出席了在美国罗得岛州纽波特举行的第21届国际海上力量研讨会。这是中国首次派员参加这个重要的国际海军论坛。

而在东海、南海与有关国家存在主权争议的区域,中国加大了维权力度,变得更积极、主动和强硬的同时,中国领导人今年以来的周边外交行动的一个重点,即是积极推广“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战略计划,除了印度之外,各国总体上持积极态度。

中国也和俄罗斯联手推动金砖五国、亚信组织以及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国际组织扩大或者强化职能,有的还在扩大成员国范围,旨在建立足以抗衡现存西方体系的国际政治秩序新生态。

这些都是在过去三十多年来不可想象的,也是中国对外战略发生明显变化的印证。中国前领导人邓小平为“韬光养晦”战略确定了原则和基调,他对当时的中国最高层说,“对于国际局势,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第一句话,冷静观察;第二句话,稳住阵脚;第三句话,沉着应付”。“我们千万不要当头,这是一个根本国策。”后来,邓小平又提出,“冷静观察,站稳脚跟,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绝不当头,有所作为”,对它予以完善。这一方针,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就开始执行,一直坚持了三十余年。

中国奉行韬光养晦对外方针的制订,是有其特定历史原因。当时中国正在发生动荡,而苏东剧变也正在进行之中,国际共产主义阵营整体上处于历史性的败退进程中。而西方则赢得了冷战的胜利,另外,中国改革开放初步打开局面,但离预期目标尚存较远,国家实力不足以对抗西方,因此决定采取防守态势,韬光养晦,干好自己的事。

而近年中国对外战略的重大调整,既有被动因素,也有主动的顶层设计因素,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中国面临的最恶劣的国际环境态势已经改变。中国通过改革开放,深度融入国际社会,加深了彼此的联系和交往,打破了八十年代末以来西方的封锁格局,作为上升中的国家,中国国家形象发生了一定改变,虽然还来来发展还存在不确定性,外界抱有相当疑虑,但从中国方面来说,外交环境总体上有利于突破韬光养晦战略。

随着中国发展,中国国家力量有所增强,国家利益也在扩展,维护海外资产安全、国际战略通道安全以及海洋利益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客观上也对中国改变被动的对外战略态势提出了要求。

新兴大国崛起,国际关系民主化诉求上升,为中国提供了重要的国际后援。虽然诸国对加强联合,共同对待西方,存在不同的理解,也有不同的利益,因此采取不同的态度,但在新兴大国之间还是有大量共同利益空间,为此提出国际关系民主化诉求,目的是重新确定国际秩序,谋求各自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新兴国家需要塑造新的国家意识形态。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对国民的精神凝聚作用,以及吸引力,将有利于维护社会面稳定、良好的政治秩序,满足国民对国家的想象和期许。

周边领土争议冲突化为改变韬光养晦战略提供了直接的动力。在东海、南海以及朝鲜半岛广泛存在的争端,在一定的条件下得到激化,制造了国家对外战略必须做出改变的必要氛围。来源: 网讯▲◆★●■☆

 

 

没军权就没政权 军委重组看谁笑到最后★★★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4/09/23/3620131.html

东方日报 2014-09-23:中央军委重组的传闻近日成为焦点,总后勤部政委刘源和总装备部部长张又侠有望晋升的消息此起彼伏,但人事方案没有最终公布,一切都还有变数。

中共十八大军事委员会成立时,其人事方案受到前军委副主席郭伯雄和徐才厚的影响,当中不少人是郭徐两人的亲信,并不是中共第五代的嫡系,当时为了尽快完成接班,第五代对不甚满意的军委会人事方案只能是囫囵吞枣。如今时移世易,尤其是随着徐才厚的垮台,军中一大批将领受到牵连,据说少将以上被调查的就有三十多名,重组中央军委的时机已经成熟。

今次军委调整有四个层次,一是可能增设军委副主席,分管装备、后勤,据说由现任总装备部部长张又侠担任;二是提高军委纪委地位,将纪委从总政治部独立出来,有利清查军队腐败,中央军委纪委书记将成为军委委员,刘源很大机会出任此职;三是国防部部长、总参谋长可能换人,由现任总参谋长房峰辉接任国防部部长、南京军区司令员蔡英挺出任总参谋长;四是海军司令员吴胜利一职由副总长孙建国接任。

张又侠是典型的红二代,父亲是中共开国上将张宗逊,与习近平的父亲习仲勛在第一野战军共过事,张宗逊当时任一野副司令员,习仲勛任副政治委员。张又侠的另一个优势是具有实战经验,七九年对越自衞反击战期间,他以连长职参战,表现出色,战后被提升为副营长。八四年他又以团长身份参加中越边境战争,战绩彪炳,确立其骁勇善战的名声。中共军队特别讲究资历,张又侠实战经验丰富,超过刘源等同一代人。

没有军权 难掌政权

刘源是刘少奇的儿子,他的经历非常奇特,在其父亲平反后,先是出任过河南省副省长,后又转战武警水电部门,之后又成为军事科学院政委和总后勤部政委,长期从事政工工作。虽然他没有一线带兵经验,但今次扳倒谷俊山和徐才厚,却立下头功,而且他也是习近平的政治密友,其思想对习影响很深,若出任军委纪委书记应是众望所归。

被传是总参谋长热门人选的蔡英挺,是福建晋江人,曾担任前军委副主席张万年的秘书,蔡在福建工作期间与习近平有过一段时间交集,习近平上台之后其仕途便青云直上,短短几年间就从南京军区参谋长晋升为副总参谋长,再回炉南京军区司令员。中共历来奉行枪桿子里面出政权,没有军权就掌握不了政权,但军权归谁所属,又主要看几个核心岗位是否是自己友,尤其是中央警衞局局长、北京衞戍区司令员、总参谋长等几个岗位,否则只能像胡锦涛那样做挂名主席。第五代重组军委最重要就是将军权牢牢抓在手中。▲◆★●■☆

 

 
习近平亲准南海填海计划 建不沉的航空母舰★★★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4/09/23/3620164.html

世界日报 2014-09-23:最新一期「汉和防务评论」月刊报导,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批准了海军提出的在南海填海的计划。

「汉和」的报导引述中国军队和外交消息来源指出,整个填海工程相当庞大,分期进行。

据报导,中国海军计画在两个岛上实施填海工程,要求总面积达到美军在印度洋狄耶戈加西亚(Diego Garcia)岛(查哥斯群岛主要岛屿)的两个大小。狄耶戈加西亚岛的陆地面积为27平方公里。

报导说,中国在南海的填海工程正是受到狄耶戈加西亚岛结构的启发。

汉和创办人平可夫22日对中央社说,中国海军填海的举动,显然是希望把美军太平洋舰队从南海加以隔离,阻止美军太平洋舰队从麻六甲海峡北上,或者从太平洋通过西里伯斯海(Celebes Sea)进入南海。

平可夫说,习近平亲自批准建设两个以上的人工岛,又以极快的速度加以建设,可以看出,他越来越倾向在南海岛礁争端中展示强硬态势。

汉和的报导指出,上述填海工程形同建设两个「不沉的航空母舰」,这意味著中国海军将会在至少一个人工岛上建设大型机场。

报导表示,人工岛的港口建设目标是至少能够停泊5万吨级军民两用船舶,跑道要求能够起降H6大型轰炸机,以及现有的各种第三代作战飞机。

报导说,这样的作战半径,可以轻易封锁麻六甲海峡;一旦有事,从澳洲北上的美军将会受到攻击。

报导又指出,无论是在美济礁(Mischief Reef)还是在赤瓜礁(Union Reefs)修建「不沉的航母舰」,整个越南南部、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全土,都将进入H6的空中巡航导弹攻击范围内。尤其是新加坡,由于它驻扎美军滨海快速反应巡逻舰,中国的人工岛势必会追加建设远程的对空对海雷达站和各种监听设施。
▲◆★●■☆

 

 
从宗庆后到马云:浙江为何盛产“中国首富”?★★★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4/09/22/3616372.html

澎湃 2014-09-22: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纽交所正式挂牌,喧嚣了大半年的财富故事尘埃落定:阿里巴巴开盘报价每股92.7美元,总市值2285亿美元,以马云持有股份及其他个人财富计,其身家至少高达200多亿美元。正如稍早前彭博社所预测,马云已毫无悬念跃居中国新首富。2013年的中国首富王健林身家为1350亿元。

1999年2月21日,马云和他的17个朋友,即后来被称为“十八罗汉”的小伙伴一起创建了阿里巴巴。

当发财成为全民梦想,“首富”也就成了许多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成功标杆。迄今,为中国人熟知的财富榜有两个:胡润百富榜与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作为最了解中国富人的外国人,出生于卢森堡、国籍英国的胡润1999年推出了中国第一份财富排行榜,早于他的老东家福布斯。

胡润百富榜15年共“诞生”了11位中国首富(个人或家族),如果算上马云,12位中国首富的籍贯地最多的省份是浙江(丁磊、宗庆后、马云)、广东(黄光裕、张茵、杨惠妍);创业地最多的省份是广东(丁磊、张茵、杨惠妍、王传福),浙江居第二(宗庆后、马云);籍贯地与创业地交集最多的省份则是浙江(宗庆后、马云)与广东(张茵、杨惠妍)。以上简要梳理引发了一个有趣的命题:以中国首富为例,人—财富—其生活、创业的区域,彼此之间有没有关联?若有,这种关联又有什么规律?
我们不妨以籍贯地与创业地均是浙江的宗庆后与马云作为研究样本。马云,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正宗的杭州人,9月10日,他在阿里巴巴美国上市路演中庆贺自己的50岁生日。没有什么疑问,阿里巴巴是电商,是做生意的平台,其最大的价值与竞争力是营销。

再来看看宗庆后,娃哈哈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正宗的杭州人,曾经在舟山海岛晒过盐,在绍兴茶场烧过窑,1987年创办娃哈哈时他已47岁。27年后,娃哈哈成长为中国最大、全球第五食品饮料巨头。娃哈哈最大的价值与竞争力是什么?不是产品开发、不是企业管理,而是和阿里巴巴惊人的一致——营销。

1987年宗庆后创办娃哈哈时已47岁。

2002年,应宗庆后之约,我和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撰写了娃哈哈15周年的庆典书稿,书名清清楚楚地道破天机:《非常营销——娃哈哈:中国最成功的实战教案》。

2004年,韩国最大的电视机构——韩国广播公司电视台(KBS-TV)慕名赶到杭州采访宗庆后,老宗不善言辞、不喜交际,便托我代劳。KBS记者问我:宗庆后成功的关键是什么?我想都没想就告诉他是“营销”天赋。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此等天赋的稀缺,我又补充了一句:大概每1000万人才能出一个宗庆后。这位韩国记者迟疑了一会半信半疑地再问:“您的意思是整个大韩民国(总人口约5000万)只能出5个宗庆后?”我极为自信地答曰:“如果你们国家能出5个宗庆后,那是你们的福气!”

马云与宗庆后两位“中国首富”共同的核心竞争力“营销”——或者更通俗地将之称作“会卖东西”——与浙江有关联吗?当然有。2008年,我在撰写《中国模范生:浙江改革开放30年全记录》书稿时,记录了这样一则关于浙江人的有趣历史片段。1861年,一位名叫利希霍芬的德国地质学博士得到上海英国商会的赞助,开始了一次与地质关系不大的中国人文考察。当漫无目标地游走了大半个国家之后,他突然对东西南北的中国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最终向为此行提供赞助的英国商会交出了自己的心得《中国——亲身旅游和据此所作的研究成果》。

在这份调查报告中,利希霍芬详细描述了中国19个省份人士的性格特点。第一部分人群就是“浙江人”:“浙江省人,由杂种多样的人组成,只是近几百年才服从朝廷的统治。一般的浙江人性格柔和,给接触者以好感……浙江居民很能干,善于背东西,女人和男人一样干活、撑船、做生意。在中国,浙江的势力更表现在买卖人上,完全可以和犹太人媲美”。

由于年代久远,我们已无法查证利希霍芬形容浙江人“善于背东西”的准确含义究竟是什么。但他所指肯定不是单纯的体力活,而是类似于转运贩卖等商业行为。100多年后,“善于背东西”的浙江人借改革之力,真真切切地成就了一个活泼泼的市场大省。“办市场,看浙江”,成了破译浙江成功之道的基本密码。

1983年前后,温州崛起永嘉县桥头纽扣市场、乐清县柳市低压电器市场等极负盛名的“十大专业市场”,堪称浙江市场乃至中国市场最早的东方启动点。当年,在号称中国“最盛产老板”的温州,第一批致富带头人不是开工厂的实业家,而是头脑灵光、“最懂营销”的飞马牌购销员。1991年,国家工商局第一次统计开列中国专业市场龙虎榜。在“十大专业市场”中,浙江囊括2席;100多家超亿元市场,浙江狂卷约三分之一,鹤立全国。其中,义乌中国小商品城跻身“十大专业市场”之首,并将这一桂冠连续卫冕至今达22年。联合国、世界银行、摩根斯坦利等曾在共同发布的《震惊全球的中国数字》报告中确认,“中国义乌市场为全球最大的商品批发市场”。

早年的义乌小商品市场。

以价格低廉为利器,“浙江制造”无疑是“中国制造”的重要生力军,不少观察者据此认为,浙江商人群体最大的本事是“会制造”。其实,如上所描述,作为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第一民营商帮,浙商最强大的杀手锏是“会卖东西”,我甚至给出个人判断:浙江经济是“卖”出来的。

营销能力的绝对重要性有其历史必然性。1960~1980年代亚洲四小龙腾飞,源于欧美发达国家的现代制造业由此出现了被不断复制放大的全球化趋势。1980年代后,中国民营经济伴随改革开放喷薄而出,中国之大,加之模仿山寨能力超级强大,制造业尤其是日用消费品产能呈现几何级数膨胀,导致中国市场乃至推动全球市场迅速进入产品过剩时代。恰是“过剩”的时代新特征,决定了浙商适者生存,以“营销为王”的姿态杀入激烈竞争并胜出。

全民言商、营销为王,带给浙江的并非都是好消息。在这片躁动不安、活力勃发的大地上,你不难嗅到无处不在的极端功利化商业机会主义的气息:跑码头、走江湖,精于灰色变通的“潜规则”;对短线套利赚快钱始终兴致盎然,而对持久坚韧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却缺乏足够的耐心。尤其是当遭遇外部环境异变挤压,群体性的投机主义便更是肆意滋长。

这正如一个硬币必有其两面,“会卖东西”的浙商最善于抢“黄灯”、抓机遇,所谓改革领跑的先发优势由此而来。但在面向未来的漫漫征途中,短视功利的狡黠与油滑,恰恰最可能成为自己的致命伤。因此,当宗庆后奋力追赶世界第一饮料巨头可口可乐之时,最难逾越的障碍不是营销而是积淀深厚的文化。

这样的挑战,马云亦不可避免。9月6日,在一次更新版的阿里巴巴美国IPO招股说明书中,发出了马云致投资者的公开信。马云说,“我们不是一家拓展技术边界的科技公司,而是一家通过持续推动技术进步,不断拓展商业边界的企业”。马云清晰地告诉我们,阿里巴巴最迷人的魅力,的确在于“不断拓展商业边界”的无限想象。于是,我们也同样有理由给出清晰的关切:阿里巴巴将如何超越浙商群体“营销为王”的阿喀琉斯之踵?

2008年1月上海市政协会议上,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感慨而言:阿里巴巴最初曾经在上海创业,但上海为什么留不住马云?这番感慨同样引发了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的共鸣,他甚至随后专程赴杭州阿里巴巴总部一探究竟。“上海为什么留不住马云?”的另一面,便是马云为什么出在浙江?

2008年2月,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考察阿里巴巴。

就在阿里巴巴美国IPO路演现场,“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中文广告语赫然在目。这应该是马云最著名的语录,也是阿里巴巴的理念与信条。那么,这个世界上谁的生意难做?阿里巴巴将要服务于谁?答案很明确:中小微企业。

我们接着追问:中小微企业与浙江又有什么关联?请屏住呼吸,记住以下这一串让人叹为观止的数据:浙江目前大约有民营企业119万家,民营工商户280多万户,浙江工商部门将之合称“市场主体”,换言之即中小微企业。工商户每户一位投资人,民营企业则每家有一位或多位投资人,两者相加,以最低标准计,浙江本土至少有500万以上的市场主体投资人或俗称“老板”。这还不算,浙江目前大约有640万人游走于浙江以外中国境内的天南海北,其中绝大部分经商办厂,他们与家乡血脉相连,唇齿相依。省内加省外(不包含海外),被纳入中小微企业主范畴的浙江人大数为1200万。浙江户籍人口目前约4800万,即每4位浙江人有一位“老板”。这一比例与密度,中国第一,世界第一。于是,也就有了浙江民营企业是“老百姓经济”,以及滴水成河、聚沙成塔、蚂蚁雄兵等等形象比喻。

蔚为大观的浙江中小微企业积淀成为最丰腴的土壤,在这片丰腴的土地上,生长了全世界最大的义乌小商品市场,也生长了互联网版的义乌小商品市场——阿里巴巴。虽然,义乌小商品市场充满泥土芬芳的基因在阿里巴巴肌体里早已发生颠覆性的革命与嬗变。义乌小商品市场与阿里巴巴,带来的是产供销交易成本的最小化,这正是浙江中小微企业起飞最强劲的一双翅膀。

从杭州到北京到上海,再回到杭州,我更愿意将马云的创业追梦之旅解读为游子还乡——回到中小微企业的故乡。故乡需要马云,马云亦只有植根故乡才能抽枝发芽,进而从故乡出发,走向中国,拥抱世界,花香四野。这是一对有趣的双向逻辑关系:今天的浙江无疑必须感谢马云,他让浙江人在传统产业的泥淖中得以仰望新智慧经济的灿烂星空,重燃再度出发的梦想。其实,马云同样应该感谢浙江以及浙江身后如日东升的祖国。没有浙江、没有祖国,阿里巴巴这个世界级的伟大公司也许将无所归依,难言未来。▲◆★●■☆

 

 
中国总出间谍,下一个内鬼是谁?★★★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4/09/22/3618004.htm

多维 2014-09-22:分裂国家罪,中国刑法最严重的政治罪行之一。9月18日,曾被中国警方指称在课堂上煽动民族仇恨,鼓吹“新疆独立”的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者伊力哈木·土赫提涉嫌分裂国家案庭审结束,律师判断他将被重判,获刑至少十年。近年来,中国不乏有一些被指控“散布谣言”的人被拘押,包括一些网络大V在内,何以伊力哈木受到最严重的指控?答案显而易见,在国家统一、领土完整的问题上,中国的态度一向强硬。对于触了“霉头”伊力哈木,如同加入了戴旭口中的“对中国威胁最大的美国第五纵队”,因其本质同属威胁中国内部稳定和社会安定。

谈及“第五纵队”主力军是谁,各路“间谍们”自是不得不提的。目前,中国间谍战正酣。从央视主持人到冰岛大使,你来我往间,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从未停止。互联网上一则题为 《谍战——传驻外大使泄密》的绝句说得巧妙:“《环球时报》令震惊,谍战触目教训增。驻外高官传泄密,冰岛大使马继生。”这是继前驻韩国大使李滨充当韩国间谍后,中国驻外大使中发现又一个向日本传送情报的间谍。两人虽身份相同,但事件所处政治环境却不同,马继生事件的出 现,正逢中国纪念“九一八事件”之时,有香港媒体担忧,此案曝光会引发中日间新的紧张。

如同突然公布无人机拍照钓鱼岛,间谍案的公布从来也都不是单纯的。中国现在在南海加紧建设,“提高驻岛人员的生活水平与保障”的外交词令下,是中国对美未来以第二岛链封堵中国策略的应对。同一时期高调宣布在南海发现“特大油气田”,是中国宣布核心利益加重化。发现“特大油气田”背后的潜台词,是中国在南海有重大的核心利益需要保护,是中国不会在南海让步与妥协的宣传的另类说法。这是目前的背景,是巩固南海利益核心化的举措,同时也是告诉有关南海国家对中国作重大让步不要抱有幻想。既然发现“特大油气田”,那么中国不可能妥协了,是告诉南海有关国家,在南海对抗中国的道路上不要走太远,与中国合作才是正途。回到冰岛大使间谍案,众所周知,间谍手段是最不光彩的,如果公布间谍案件,对涉及的对象国来说,是该国“对华极不友好的表现”,中国也要做出回应进行一番敲打了。

冰岛大使当了“特务”被曝光,若说中日国际关系的政治背景为其中一大亮点,那么在消息初始,中国大陆各大新闻网站纷纷转载,但随后相关报道又被一一删除,可以视为又一亮点了。日前,一篇题为《日谍案隐瞒不报 中国输掉舆论战》的文章出现,显得鹤立鸡群,文章批评中国这种对国人保密、任由小道消息满天飞的做法,其实相当不智。但正当大陆媒体持观望态度之时,《环球时报》突出重围,在外交部都表示无相关信息的情况下,9月18日,该报不单是“引述外媒报道”大方公布了这一消息,最后还评论称,如果马继生被捕消息获得证实,希望将这一故事公之于媒体,以起到警示作用。评论说,中国有关对官员遭到策反的报道很少,多个重大案件都未向社会公开,其实“报道出来可以教育很多人,让大家知道境外情报机构的黑手距离我们究竟有多近” 。《环球时报》难得“唱唱反调”,外界普遍解读这篇评论代表着中国将转变对间谍战“不承认、不负责”的态度。

官媒释放信号不无道理,近期发生在中国的间谍案比比皆是。就在加拿大间谍夫妇事件之后不久,中国又公布了一起哈尔滨某高校航天专业硕士为境外情报人员搜集提供内部资料的泄密案,另还在陕西抓获一非法测绘的日本人。而3个月前,广东省破获一起境外间谍机构通过网络策反境内人员案件的消息也被披露出来。而系列间谍案中,还要属央视的才俊主持人芮成钢的事件更为劲爆、也更为让人不自在。“我刚到耶鲁时,怀揣向世界传播中国的神圣使命,每听到对中国‘不友好’的声音便拍案而起……”爱国宣言余音未了,昨日的“爱国人士”,就变成了今日的“卖国贼”,身份的转换令人瞠目,至此,又一个偶像,在千万粉丝心目中轰然倒地。这也让被他忽悠了的粉丝与社会、名人与权贵,一起感到了尴尬。

近日坊间传闻,身陷“特务门”的芮成钢在审讯中称自己遭遇潜规则,被迫参与输送情报事件。此番脱身态度明显的自白真假性难辨,但“芮成钢是内鬼”一事似乎已被坐实。将视线聚焦在曝出此消息的源头上,9月8日,微博实名认证的社科院研究员王国乡在微博透露:“在阖家团圆的日子里,身陷囹圄的人作何感想?可能面临死刑的芮代表,你搞那么多钱,还当特务,脑子坏掉了吧。”王国乡还认同网友所说,“因为怕丢人最后又以反腐为名了结间谍案”。

但此次,中国方面好像“家丑”并不怕“外扬”。首先,令人倍感蹊跷的是,这条充斥着敏感信息的微博获得了数千转发,并未遭到删帖。其次,在9月14日,新华网突然以《芮成钢遭爆料是特务 网友:若是真的必须严惩》的口径进行报道。时事评论员唐靖远表示,中共这是变相在承认芮成钢谍案“或许是真的”。在民间舆论场间,听闻爱面子的中国此次低调承认,皆一头雾水。舆论场的反应不难解读,因中国此举实为罕见。

这些年来,中国外交官、军官、甚至智库学者、核专家、驻港官员曝出的间谍案,时有发生。其中有的最终被官方证实,但多数内情扑朔迷离,沦为断头新闻。早在2011年,在一段外泄的讲座视频中,中国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金一南指名道姓地列出了8名据称曾向外国出卖国家机密的党政军高官。但他称,为了尽可能减少难堪,其中一些人是以腐败定罪的。“这是我们极大的丑闻。”金一南在这段录像中说,“李滨判刑判得轻,判了七年、八年,不能多判……为了什么呢?为了保留我们的面子。”如金一南所说,中国人爱面子,“关起门来谈家事”自古亦有之。

人生就像一盘棋,每个举动都将影响全局。要赢得比赛,你必须经常牺牲自己的棋子。中国当局近期好像逐渐明白了这个道理,在面子里子的问题上,中国逐渐做出让步,不再“理不直气不壮”。问题出现,解决办法也随即出炉,作为中国政治中心的首都北京,全市高调禁售和查处窃听窃照间谍器材,此前8月末,更将《国家安全法》拟更名《反间谍法》。“俄罗斯之声”对此表示,对反间谍的日益关注是当前中国政府执政的一大特点。在习近平主持的第一次国安委会议上就表示,“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并强调国安委的重要使命是“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这些举措和表态被认为证明习近平本人在国家安全方面的重视。

但,中国的魄力还远远不够。相比之下,俄罗斯的表现就相对成熟,俄罗斯十几名派驻美国的间谍,因内部人员叛变被美国查获,俄罗斯不仅没有否认切割,还积极营救,甚至以国家英雄的名义欢迎他们回国,并大力追捕叛徒。中国要崛起,先要内部除奸,这是铁律。何况人心难测,在利益诱惑之下,不免有“内鬼”出现,为了声誉一向“低调处理”的中国未免有些小家子气。因为要清楚的是,间谍疑云重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际关系与国际政治的现实。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在经济上、军事上的崛起,使一些国家感到了压力,不但大国对中国防范有加,周边小国给予的麻烦也越来越多。从积极意义上来说,这也是对中国跻身大国行列的一个肯定。

在这个充满情报战、且“间谍活动”与合法情报工作的界线模煳不清的世界上,当西方国家不断抓到“中国间谍”,且西方媒体迅速动员起来对中国进行声讨之际,中国媒体只做一个“看客”的时代或将成为过去。对于众多看客们来说,心中只有一个疑问——谍战未央,舆论战何时开幕?▲◆★●■☆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