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罪卖官监视居住 徐才厚案六大传言被印证★★★★

名人名言:朋友篇:不得益友,则不如其无友
http://www.boxun.com/news/gb/health/2012/10/201210050350.shtml
☆重要的不在于你是谁生的,而在于你跟谁交朋友--塞万提斯
☆我们结友谊,应当选择那些在危险时能够在我们旁边的作为同盟。--伊索
☆交朋友的唯一办法是你自己要够朋友。--罗斯福
☆要想有好朋友,首先自己要成为别人的好朋友。--武者小路实笃
☆贫穷好比一面明镜,它可以反照出真心的朋友来。--乔叟

今 日 看 点:2014-11-01▲◆★●■☆
“输不起的斗争” 王岐山三线作战如履薄冰★★★★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51932
俄罗斯出兵克里米亚有何内幕?★★★★
http://world.cankaoxiaoxi.com/2014/1031/548584.shtml
王岐山不收手要付出代价 是在警告谁?★★★★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51836
中国经济“由奢入俭”难★★★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51879
中央一纸“禁读令”冲击商学院★★★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51875
认罪卖官监视居住 徐才厚案六大传言被印证★★★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51905

“输不起的斗争” 王岐山三线作战如履薄冰★★★★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51932

2014-10-31:王岐山说,“党风问题关系人心向背、关乎党的生死存亡,这是一场输不起的斗争,一旦出现反弹,后果不堪设想”。在周永康、徐才厚等大老虎落马,四川、山西官场沦陷后,中纪委反腐随之开辟海外第二战场。但这并非终点,反腐将进入更艰难的政治周期,如果不能从治标到治本实现大转折,那么至今所有的努力都将是毫无意义的;或者说反腐每一次都是决战,一旦稍有退潮,中共将遭遇的不仅仅是一次“卡夫丁峡谷”(Caudine Forks),而有可能是中共本身执政合法基础的坍塌。过往近两年时间里,中纪委已进行了高层调配,四中再度为中纪委“加冕”握紧“家法”权杖,拟议中的军队纪律检查体系可能出现变局,甚至脱离出解放军总政治部序列。这意味着纪检在中共整个权力架构体系中的扩充,是与既得利益进行决战的、破除权斗思维的唯一出路。

反腐,每一场战役都是决战

最后,政协委员问他,什么时候我们这个反腐算成功?他答道:“制度建设。”这是8月25日王岐山罕见地受邀出席全国政协会议出现的一幕。自十八大起,截至2014年7月已有5万人违反八项规定被处理,截至四中之前已有18万党员干部受处分,54名省部级以上官员落马。已有640余位官员被点名通报。而尤其是前朝重臣周永康、徐才厚及其牵涉的庞大利益链条。从香港六大中资国企审查,到全球“海外猎狐”行动风生水起,第二战场逐渐清晰可辨。

中共有一整套自我监督体系,但仍难以遏制腐败颓势

刘源的政治智囊、同样是红二代出身的张木生10月20日在谈及徐才厚案时公开声称,现在我们这么大的力度的反腐,仅仅是治标的,只是使现在相当一部分贪官不敢腐了,什么时候我们把不能腐和不愿腐的制度建立起来了,就算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这已并非第一个抛出反腐转折点的人。中纪委面临的不仅仅是一只只单兵作战的苍蝇老虎,而是要为整个弊病丛生积重难返的党政官员阶层编织制度牢笼。这是一次极具挑战性的“斗争”,而核心便在于扮演党鞭角色的纪检如何在中共此轮权力的顶层设计中获得授权调整,彻底扭转监督弱势的角色限制,在执行“家法”时更理直气壮。毫无疑问的是这场战役的“打击面”会更宽泛,阻力亦就愈大。

实际上,以顶层设计打破旧有权力分布格局的斗争,已然形成继国内反腐风暴、“海外猎狐”行动之后的三线作战。如果说前二者是运动战的话,那么三线作战便是对峙既得利益的阵地战,就是根本上瓦解腐败产生根基的歼灭战。没有这第三线作战,贪腐官员便是割了一茬又一茬的韭菜,用张木生的话叫做一次次的“断尾求生”总有尽头,用王岐山本人的话叫做防止腐败反弹是“输不起的斗争”。

在此次四中全会中,习近平的说明称“不能就法治论法治”,决定将中共“家法”提升至一个相当的高度,外有国法,内有党纪,“党纪严于国法”。可见,在中共当前的顶层设计中,法治之目的或者说目的之一便在于建立一套完整的权力约束机制。决策、执行、监督各归其位。王岐山在此次四中全会文件起草小组中担任副组长一职,明确地向外界传递了一个信号,这便是对中纪委权力的加冕。实际上,反腐风暴气势不稍减,进入根除腐败温床的纵深地带的同时,不得不进行战略考量。当然,有质疑声音担心中纪委会沦为权斗的工具,声称它可能成为类似的明朝时期东西厂特务组织,但这种猜测显然是有问题的。它注意到中纪委正在成长为一个实权部门,但未注意到,正是监督力量脆弱性导致腐败积重难返。

执掌“家法” 铁三角格局信号显露

王岐山被视为习近平的铁杆盟友,在私下王岐山曾透露,习近平交代给他的任务——坚守岗位、常抓反“四风”五年。而在此次四中全会公布的文件起草小组名单中也可看到王岐山的角色,本次四中全会副题的党建部分本来由刘云山分管,但此次由王岐山担任副组长可见所谓党建的重心还在于反腐整风。这一点自不必说。而正因为王岐山的战线越拉越长,后续更具有挑战性,而成就大事者最重要的莫过于用人。因此,新一届中纪委履职两周年在即,但高层人士已两出两进,实际上是中央各机构中调动最为频繁的。

“新任中纪委副书记刘金国妻子还是临时工”“唐山大地震时到邻村徒手挖人”“铁腕治警敢于查大案办要案”“像刘金国那样‘耿直得邪乎’”……中纪委四次全体会议中,公安部副部长刘金国成为一匹黑马。连日以来,当局喉舌不遗余力对其进行形象塑造,整个舆论场显得极为不同寻常。实际上,在三中、四中全会之间,中纪委高层一直有频繁的人事调整。2013年5月,中纪委副书记王伟调任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党组成员(正部长级)。2014年1月,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增选杨晓渡为中央纪委常务委员会委员、副书记。2014年10月,副书记李玉赋调任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但这些人事变动当时都未掀起太多的舆论震动。

据公开资料,刘金国是此次中纪委副书记8人组中第二位非纪检系统成员。今年59岁的刘金国是河北昌黎人,自1992年出任河北省秦皇岛市公安局局长之时起,深耕公安政法战线系统已达22年。2005年3月,刘金国进入公安部。调任中央纪委之前,刘金国为公安部副部长、党委副书记(正部长级),纪委书记、督察长,在公安部领导成员中排名第三,位于公安部长郭声琨和公安部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部长杨焕宁之后。2013年12月,时任中央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李东生因涉嫌严重违纪被免职,刘金国随后补缺李东生兼任该职。刘金国曾当选中央电视台“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当时颁奖词称,“每逢重大突发事件,刘金国都亲临一线指挥”。2008年汶川地震中,刘金国担任公安部前线总指挥;2010年大连新港输油管线原油泄漏发生火灾,刘金国在前沿指挥七个小时,同年被国务院记个人一等功。颁奖词还形容,刘金国“两袖清风,一心为公”。“单位分给他一套房子,需要交4.6万元的集资款,刘金国只能找银行贷款”,“担任领导职务的几十年,刘金国的38个亲属无一跳出‘农门’”。

在此次当选中纪委副书记后,官方媒体便不遗余力地将刘金国塑造为两袖清风,甚至无力在北京定居,妻子仍旧为临时工的廉吏角色。不排除当局正是要树立一个这样的当代典型。更为值得注意的是,他本人与王岐山的关系比较密切,而且正是早前成立的周永康专案小组副组长辅助组长王岐山。在今年7月份开始的海外猎狐行动中,刘金国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显然,刘金国的这次上位是对他的一次高度肯定和再重用。

至于海外呼声颇高的刘源上将原本便以绊倒军队巨贪谷俊山而声名大噪。尽管在此次四中全会和中纪委四次全体会议中,刘源都未能如外界所想在仕途上更上层楼,执掌军队反腐纪检大权,但是有相当的信息传递出积极信号。四中决定中明确“改革军队纪检监察体制,以及完善军事法律人才培养机制”,这被视为暗指中央军事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调整的信号。

刘源在习习近平的人事布局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甚至由中央军事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一职跻身中央军委。实际上,按照当前的组织序列,中央军委纪律检查委员会“隶属”于解放军总政治部,接受中纪委、中央军委的双重领导,书记一职因为由总政治部主任或者副主任兼任(目前担任该职务的便是兼任中纪委副书记的杜金才上将),所以在军队反腐上尤其是监督更高层次正大军区级军头时便可能作为有限。以扳倒谷俊山一案为例,彼时的总后勤部副部长刘源上将与谷俊山应属同一系统同一级别,正是他在军队内部举报无果之下越级直接向习近平、胡锦涛上报,并获得支持,艰难地将谷俊山拿下,而掌握人事大权的总政治部非但未能发挥作用,甚至连总政治部本身便被视为徐才厚的传统势力范围,被用来以卖官鬻爵,公开出售军衔。

治病切记用好医,好医善养不在治,中共纪检体系已经获得空前规模的权力扩展,未来关注点是如何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并发挥效能。刘金国来自政法体系,刘源若能代表军队,不妨期待他们在大老虎纷纷落马后能在另有一番作为。来源: 多维▲◆★●■☆

 

俄罗斯出兵克里米亚有何内幕?★★★★
http://world.cankaoxiaoxi.com/2014/1031/548584.shtml

2014-10-31 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杨宁昱

核心提示:普京铿锵有力地反问:“同样是公投,为什么科索沃搞就合法,克里米亚搞就不合法?”

《参考消息》10月31日报道 善于穷追猛打、刨根问底的西方学者,想从普京嘴里套出克里米亚回归俄罗斯的决策内幕和俄罗斯对乌态度的底线。

“王顾左右而言他”不符合普京的脾气。他介绍道:

2月21日,亚努科维奇总统与反对派达成协议,欧盟三位外长签字担保。奥巴马晚上打电话给我,说要共同促使协议的落实。亚努科维奇夜里也给我打电话说,既然局势稳定了,他想去哈尔科夫开会。我看形势不明朗,建议他暂缓离开首都。他说没有问题。我尽管心里打鼓,但心想他毕竟是乌克兰总统,比我看得清。结果他一离开基辅,反对派立即占领总统府。亚努科维奇说想见我,定在罗斯托夫会见。我还没来得及上飞机,他又来电,说遭到枪击,走不了。我们就帮助他转移到克里米亚。形势急转直下,地区党总部被烧,亚努科维奇回基辅已无意义。

这时,克里米亚有深重的危机感,被迫拿起武器自卫,呼吁俄罗斯援助。我做出了出兵决定。至于克里米亚公投入俄,那确实反映民意,大家投票时像过节一样高兴。虽然克里米亚的鞑靼人投票率不高,但投票者中主张入俄的比例竟高达97%。

普京铿锵有力地反问:“同样是公投,为什么科索沃搞就合法,克里米亚搞就不合法?难道就该‘朱庇特可以干,牛就不许干’?至于‘俄国熊’的态度,更没人理会了!我们被说成是‘丛林之主’,但是我们决不把我们的‘丛林’交给别人!”

当被问及俄乌天然气纠纷时,普京说,不签协议悄悄偷气的事,乌克兰2012年就曾干过。现在即使按优惠价算,乌克兰也已经积欠45亿美元。俄罗斯的态度是,基辅要么还清欠款,俄方就立即供气,要么继续拖延债务,总之不给预付款俄罗斯就不供气。

欧盟指责俄罗斯用“断气”对基辅施压。普京揶揄道,俄罗斯的习俗是,小伙子请姑娘,当然小伙子付钱。你们欧盟却要搞AA制,而且还想让俄罗斯掏钱。你们既然要给乌克兰担保,先替乌克兰垫付一个月天然气款总可以吧?(作者为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盛世良)▲◆★●■☆

 

王岐山不收手要付出代价 是在警告谁?★★★★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51836

2014-10-27: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结束后,紧接着召开的中纪委四次全会备受关注。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在会上批评一些党员干部“不讲廉耻,毫无戒惧之心”,并警告党内的团伙帮派,如果依然我行我素,将要付出代价。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以《王岐山“不收手要付出代价”是在警告谁?》为题发文称,十八届四中全会,人们普遍都在关注之前被官方通报的周永康,会得到什么样的惩罚,民间的各种猜测不断,但这些都只是个人猜测而已,没有官方的通告,就无法知道事件的真相,虽然周案没有被公布,但从中央今年反腐的迹象表明,周案还没有结束,还不到时候公布。文章认为,可能要下猛药惩治。王岐山发出的严重的警告,是对那些在位期间,利用职务之便贪赃枉法之徒的。现今中央反腐手段很厉害,虽然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但依然还有很多腐败官员“火中取栗”,变本加厉,我行我素,只是他们会换一种方式来挑战中央反腐的底线,而这些都是王岐山所要警告的官员,也是民众所痛恨的官员。

这些变本加厉的腐败官员,多半信奉自己手中的权力,他们从来不讲法则,不讲道德。相对来讲,这些都是难啃的“骨头”,他们拉帮结派,以抱团而腐,想以“法不众责”的方式逃避法律制裁。以下为全文: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结束后,紧接着周六召开中纪委四次全会。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在会上批评一些党员干部“不讲廉耻,毫无戒惧之心”,并警告党内的团伙帮派,如果依然我行我素,将要付出代价。

对于这次十八届四中全会,人们普遍在都在关注之前被官方通报的周永康,会得到什么样的惩罚,民间的各种猜测不断,但这些都只是个人猜测而已,没有官方的通告,就无法知道事件的真相,虽然周案没有被公布,但从中央今年反腐的迹象表明,周案还没有结束,还不到时候公布。现今王岐山表示要将党内团伙帮派、依然我行我素的腐败官员付出代价,可能要下猛药来惩治了!

王岐山发出的严重的警告,是对那些在位期间,利用职务之便贪脏枉法之徒的。因为这些贪官都是平日里人们所痛恨的,所以说王岐山的拳头才很硬,才敢踩地雷,才敢啃“硬骨头”。他知道,这是当前中国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因为一个执政党和一个执政者,首先要把国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如果违背了这样的一个原则,那么便是不合格。而在现实中,我们恰恰看到是一些腐败官员,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用权力私肥自己。从一些例子可以看出,要做一个清正廉洁的官员还真是不容易!

对于中国官场的腐败,大家都急于马上改变,但有些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并不能在短期之内改变过来,相信很多人也清楚这个问题的存在!当然,纸上谈兵当赵括是很容易,而改变一些现状,是需要现实的改革派,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不要异想天开,想一下子改变过来,但我们必须要不断去改变和进步,如若原地踏步不动,只能是被这个世界所抛弃!

从现实情况看,不难发现一些官员依然还活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里,他们的思维依然还停留在封建时代,把权力凌驾在法律之上,因此,我们的社会才会出现各种各样官员的雷语不断:如“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我是法院的,我代表国家罗汉,花100万弄死你这个农民”、“公安机关依法打击一批,精神司法鉴定治疗一批,集中办班培训管教一批”、“为什么不公布老百姓财产?”、“你们记者管得太多了”、“你敢在新华网曝光,我就叫它关闭”等等。

从这些雷语中,我们读出这些官员的思维是非常可怕的,他们信奉是领导的指示,无意之间把民众与政府对立起来,这样的官员又怎能有资格胜任呢?拥有这样的思维的人,又怎么不会沦为腐败分子呢?

王岐山称“不收手要付出代价”是对腐败官员的一种警告,也是对以上雷语官员的一种警告,让执政者换思维去执政,如果一个执政者不站在民众的利益去办事,而整天想着如何私肥自己,算计老百姓口袋里钱,又怎么不招来民怨呢?

我们从近几年的一些官民之间的突发事件可以看出,多半是官逼民反的典型,地方政府官员的疯狂掠财行为,激起了民愤使民众失去了理智,引发了许多不该发生的悲剧,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为何地方官员从一开始就不能去处理好呢?这是因为在一些官员的思维里,想的最多的是如何从民众身上捞取利益。

如近年来,拆迁引发的群体事件不断发生。而之所以会引起这些群体事件,原因很简单,政府想低价收购民众的土地,然后再高价卖给开发商,不以市价赔偿,结果民众不愿意。而地方政府又极其要面子,可以说一些地方行政官员把这当政绩来看,能瞒就瞒,有的甚至动用社会闲杂人等对民众进步威逼恐吓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结果让事件发酵,无法收拾。而这些官员的行为,也是王岐山不愿意看到的!

现今中央反腐手段很厉害,虽然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但依然还有很多腐败官员“火中取栗”,变本加厉,我行我素,只是他们会换一种方式来挑战中央反腐的底线,而这些都是王岐山所要警告的官员,也是民众所痛恨的官员!

而这些变本加厉的腐败官员,多半信奉自己手中的权力,他们从来不讲法则,不讲道德,对民用法律来捆绑,对自己却肆无忌惮的贪婪,丝毫不感觉到一丝的愧疚。相对来讲,这些都是难啃的“骨头”,他们拉帮结派,以抱团而腐,想以“法不众责”的方式逃避法律的制裁,而现今十八届四中全会则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如果抱团而腐的官员能逃避法律的制裁,依法治国又从何说起呢?来源: 人民日报
▲◆★●■☆

 
中国经济“由奢入俭”难★★★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51879

2014-10-29:节俭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存”、“积”、“蓄”等在中国古代象形文字中包含谷子、田地、丝线和孩子的象形。与之相对的是,“债”字是一个人站在一堆作为货币的贝壳旁边,可以想象这个人是非常无助的——这就是古代版的“我欠你”(IOU)。中国人用“千金勤中寻,富贵俭中藏”来教导孩子,用“早睡固然省蜡烛,多添子嗣不足取”幽默地劝诫成年人。

金钱,或者说缺钱,也是中共30余年前决定将经济对外国投资者开放的一个主要动因。当时中国的资金极其吃紧,1974年邓小平(后来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打算带一个代表团访问联合国(UN),他发现国库里只有3.8万美元外汇能用于支付盘缠。

那么,既然中国不乏警示人们小心用钱的谚语,为何中国政府过去5年来在财政支出上如此严重地偏离了克勤克俭的正道呢?政府、公司和家庭的负债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大幅增加至240%,相当于金融危机时的两倍。

诚然,这样的比率跟一些西方国家比起来仍不算离谱:美国的债务与GDP之比为322%,爱尔兰为逾400%,希腊和西班牙则均为300%左右。但中国债务水平的增速则是其他国家无可比拟的,此外因为中国利率提高(按照信用评级机构惠誉(Fitch)的估算,平均为7%),使得偿债成本增加的速度远高于其他债台高筑的国家。

今年中国应还利息约为1.7万亿美元,比印度去年的GDP总额(1.87万亿美元)低不了多少,高于韩国、墨西哥和印尼的GDP。

讽刺的是,疯狂支出导致债务激增发生在中国政府倡导回归节俭的传统美德之际。金融危机期间主政的胡锦涛任内,中国各地的城市里立起“八荣八耻”宣传板,告诉人们“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中国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加快脚步,进一步推出了全国性的倡节俭运动。

中国政府为何这么快借了这么多钱,这个问题的答案之一是,它没有多少别的选择;债务反映的是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付出的代价。2008年,美国需求大幅减少,重创中国出口行业,让约3000万人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失去了工作,迫使中国政府推出刺激项目,从地方政府证明自己“天赋使命”的雄心中吸取动力。

北方某省原本寒酸的省会出了名,因为该市建成了仅次于美国五角大楼的世界第二大单体建筑,用作政府办公楼。新的公路、铁路、港口、机场、桥梁和工业园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冒出来。《财新》(Caixin)杂志称,在2008年至2012年之间,中国建成了约9700平方公里的新市区,相当于约25个底特律那么大的城市。在某些地方,出现了每平方公里居民数量少于1000人的“鬼城”,凸显出地方政府的大手笔支出是如何超过了实际需求。

这股支出热潮的大部分账单都被记到了地方政府以及数千个地方融资平台的头上。确实,地方政府和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和或有负债,以及生产助长了建设热潮的钢铁、水泥和设备的重工业企业的负债,构成了中国总债务中增长最快的部分。

但除了刺激增长势头减弱的经济恢复快速增长之外,中国债务的增长也缘于经济竞争力的衰减。因此,当中国官员上周宣布季度GDP同比增速创下5年来最低纪录7.3%时,他们警告称,世界应准备好接受中国经济增长减速的“新常态”。他们未暗示到的一点是,未偿债务带来的汹涌暗流正日益成为削弱中国商业活力的主因。

企业会受到影响,是因为根据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的估算,如今有约32%的新增信贷被纯粹用于偿还现有债务的利息。消费者会受连累,因为整体偿债支出如今花去6800美元人均年GDP中的大约1290美元。地方政府仍然是主要投资主体,它们也感受到了切肤之痛,从财政部上周提议允许它们借新还旧就可以明显看出这一点。

惠誉认为,上述压力加起来,导致中国这个史上最伟大的增长神话之一出现决定性拐点。中国将挥别逾30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0.2%的快速“赶超”阶段,进入逐步放缓的信贷驱动增长阶段。

在这一转型过程中掌控局面将是不易的。用中国的老话来说就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来源: 金融时报▲◆★●■☆

 

中央一纸“禁读令”冲击商学院★★★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51875

退学风波

2014-10-28: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主办的2014年第五届全球商学院院长论坛上,会场气氛比前几届略显凝重。此次与会的160多家机构以中国内地商学院居多,心情或多或少因为2个多月前中央一纸“禁读令”而略显低落。

今年7月31日,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中组部、教育部联合下发通知,严格规范领导干部参加社会化培训有关事项。这里的“领导干部”指的是党政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通知要求,严禁领导干部参加高收费的培训项目和各类名为学习提高、实为交友联谊的培训项目,已参加的要立即退出。同时,通知严禁各级各类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和各高等学校举办允许领导干部参加的高收费培训项目,或委托其他社会机构举办各类领导干部培训班。

“高收费社会化培训”如何界定?另一份配套文件称,目前各种EMBA(高级工商管理硕士)、后EMBA以及各种打着政商联谊、交友、游学等名义的总裁培训班、高级领导人员研讨会、研修班等,属于社会化行为的,领导干部一律不得参加。即使是自费或者免费的EMBA、总裁班等社会化培训项目,领导干部同样一律不得参加。

“禁读令”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通常在11月开班的EMBA秋季班。厦门大学EMBA招生办透露,以前该校的MBA班上,来自政府部门、银行等单位的学员不少,今年情况就大不相同了。8月中旬以来,30多名已报名的EMBA学员中有4人选择退出,他们均是政府部门和国有银行的领导。而以“官员多”为卖点的哈尔滨工业大学EMBA班,由于招生启动较晚,目前没有一名官员报名。

各政府机构也开始严格执行禁令。9月5日,商务部公开通报称,通过自查清理,商务部已有8名领导干部按要求办理了参加社会化培训项目的退出手续。

从今年8月底开始,包括长江商学院、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清华经管学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在内的EMBA课程开始遭遇官员退学。中欧甚至把官网上3位毕业学员的信息删除了,他们分别是1998届EMBA学员、某直辖市市长,2005届EMBA学员、中南部某省省长,以及2007届EMBA学员、中部某省省会市委书记。

“金融班”是这次禁令发布之后的“重灾区”。以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的EMBA课程为例,此前与国有银行、国有保险证券公司机构达成合作培养的EMBA项目将受阻。

据悉,“禁读令”下退学的主要是一些刚刚报名的领导干部,即将毕业的学员一般获准继续完成论文答辩。

腐败温床?

现在念个EMBA可价格不菲。以2013年长江商学院EMBA春季班为例,学费达68.8万元,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学费要56.8万元,清华大学EMBA学费56万元,北大光华EMBA学费53.8万元。

这些仅仅是2年的学费,没有包括其他活动经费,而EMBA同学聚会一般都是“高大上”的活动,再加海外游学考察,有时候读个EMBA最高花费要近百万元。

根据《新民周刊》调查,两年制的EMBA课程通常分两年缴学费,而一旦学员注册后自行退出或因违纪被开除,商学院不予退还学费。如此说来,今年报名EMBA春季班的党政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似乎损失最大,因为他们应该缴纳了第一年的学费,而现在不得不主动退学。

不过,领导干部念商学院,通常不用自掏腰包、全额付款。以长江商学院为例,今年5月份入学的EMBA新生共5个班级,其中某班65名学生中有2人来自政府部门,还有2位国企高管,这4人都享受了学费优惠待遇,只需要付4万元,不到正式学费的6%。据长江商学院副院长梅建平介绍,长江商学院对公务员学员所占的比例,严格控制在10%以内。至于公务员的学费,则是减免的。他们的学费通过奖学金等形式,由李嘉诚基金会出一部分,另外由企业家学员的学费贴补一部分,公务员学员本身只需象征性交一点学费,他们主要是负担自己上课的路费、住宿等杂费。

民革广东省委委员何杰调查发现,官员就读EMBA的学费来源有三种方式:官员自己承担、所任职单位承担和商学院减免。而事实上,官员自己承担学费就读EMBA几乎没有,目前主要是后两种方式,“专门对官员免学费,一些教育机构的目的无非是把官员作为招生金字招牌,搭建政商联姻的平台”。以北京大学两年制的“后EMBA班”为例, 今年在“禁读令”之前已招满4个班,每班40人,其中一半是正处级以上的政界人士,学费66.8万元,一次性付清。但是,官员如果能推荐3名企业家学员,学费就能得到减免。

中国 EMBA起步较晚,但发展蓬勃。自2002 年国务院学位办下发64号文件允许30所学校开办EMBA课程以来,EMBA在中国已经发展了 12年,如今至少有60多所高校有资格开设EMBA课程。《福布斯》杂志此前对中国商学院EMBA项目的调查结果显示,政府官员在EMBA学员中所占平均比例为8.3%。其中,清华五道口的EMBA学员中,官员比例在10%以上;长江商学院的比例达到11%。

国有企业、政府官员的学生比例甚至成为某种招生宣传。长江商学院2014年EMBA项目招生说明书中列出该校有22%的学生来自国企。而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2014年EMBA项目招生简章中的数据则为:国有或国有控股学员比例为37%,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比例为8%。

EMBA的招生与其他学历教育招生方式不同,以资格审查、面试和笔试3种途径相结合来进行。其中,笔试仅作为参考,最重要的是资格审查。这意味着,招生方对于挑选EMBA学员有很大的自主权,而这也是领导干部趋之若鹜的原因之一。“官员们不至于为考得不好而丢了脸面。”哈尔滨工业大学EMBA招生办指出,“另外,以前在GDP主导的政绩观影响下,官员通过读EMBA和企业家处好关系,然后招商引资。这也是一些地方政府支持的。”

值得注意的是,国外的EMBA课程,有大约70%的知名高校要求学员通过GMAT(经企管理研究生入学考试),而国内却并没有相应的要求。而且,国内EMBA招生人数已明显高于国际平均标准。一般来说,国外商学院为了保持EMBA精品化的地位,每年招生人数最多都不会超过100人。根据《新民周刊》调查,国内一线商学院的EMBA班每年招生高达五六百人甚至更多,成为政商人士联谊会。院方通常对领导官员的出勤率睁一眼闭一眼,虽然现在请秘书代听课的现象比以前少多了。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称,一些民企老总赚钱后学EMBA,一方面是为了学习,但更重要的是可以给自己积累人脉,结交一同学习的党政官员、国企领导,建立关系网络,特别是跟官员建立联系,读EMBA比其他途径更方便。而对国企领导、党政官员来讲,用公款读EMBA,至少可以在不花钱的情况下学习,而且可以建立很多人脉关系。因为高昂的学费,甚至有官员会在费用报销上做手脚。基于这些因素,官员涉足EMBA“很容易滋生腐败”。

正本清源

据悉,在国外是没有官员“禁读令”的。

以商学院发源地美国为例,很少有在职官员会去商学院念EMBA,因为这会引发民众的诸多猜测:如果享受学费减免入读待遇,就可能涉嫌滥用特权;如果是公费资助,就可能假公济私、浪费纳税人的钱;如果是自己买单,经济来源又会成为一个问题。

美国沃顿商学院毕业的Leon对《新民周刊》表示,选民投票选举出的政府,做预算非常谨慎,不会有多余的闲钱去资助官员去深造。“你要是这么干了,一定会被反对党抓住机会在下届选举中攻击你。谁会愿意冒着断送自己政治生涯的风险?”而且,EMBA所学的内容完全针对商业环境,官员也许更适合去念MPA(公共管理硕士)。此外,Leon认为中国缺少官商正式接触的渠道,“美国有专门的游说公司,企业可以通过他们与政府搭上关系,提供竞选资金来影响政策。但中国没有,民企老总不得不去商学院和官员攀关系。”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上海办公室主任严俊告诉《新民周刊》,新加坡虽然没有对在职官员或国企领导的“禁读令”,但是法律上严格禁止企业为官员念书买单。如果是所在单位出资送官员来读EMBA,必须单位出具证明,而商学院对官员和其他学员一视同仁。

严俊强调,新加坡官员在职期间重回学校参加EMBA课程的比例非常少,因为他们不像很多中国官员以建立人脉、结交商贾为主要出发点,而是以学习知识为主,因此就会选择公共行政管理等和自己工作直接相关的课程。以新加坡国立大学为例,商学院和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合办的公共行政与管理课程就更适合公务员。

有业内人士认为,此次“禁读令”不该一刀切,EMBA培训对推动国企的改革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特别是从事经济管理方面的领导干部,如果愿意自己全额缴学费,去商学院“充电”也未尝不可。对此,严俊的看法是,“一刀切”在当下更便于操作,中央宁愿先严格一些,也不愿因为执行不到位而让“禁读令”形同虚设。

EMBA是学位课程,和普通的培训不同。如果“禁读令”可以让EMBA等商学院课程回归本质,不再是“富人俱乐部”,也有利于商学院本身。“有些学员对教授上课的内容不感兴趣,更想打探内幕消息。这显然违背了EMBA教育本质。”严俊表示,EMBA学费的疯狂上涨也将戛然而止。

在第五届全球商学院院长论坛上,印度MBA Universe协会创始人Amit Agnihotri透露,中国大陆共有1082个商学院。伯克利大学的一位教授在调研后表示,美国有一半以上的商学院在未来10年内有倒闭的可能,因为全球化、技术革新等力量正改变世界商业和管理的格局。

而起步只有20年的中国商学院市场,因为政府官员及国企领导这一部分生源的骤减,提前进入了调整期。来源: 新民周刊▲◆★●■☆

 
认罪卖官监视居住 徐才厚案六大传言被印证★★★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51905
2014-10-30:北京时间10月28日,备受瞩目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正式公布。巧合的是,几乎在同一时间,中国军方也放出了被“雪藏”了一天的重磅新闻——10月27日,徐才厚案侦查终结,移送审查起诉。对比随后国防部官方就徐案相关问题答军报记者问的5个问答,以及此前新华社两百字的通稿消息,陆媒《北京青年报》的报道称,坊间关于徐才厚案的多个传言在此得以直接或间接印证。

一、徐才厚确实涉嫌卖官。徐落马后,即有关于他高价出售军职的传闻,此次新华社通稿消息中将案情描述为“为他人晋升职务提供帮助,直接和通过家人收受贿赂,数额特别巨大”。卖官传闻算是坐实。

二、涉案金额特别巨大。徐案所涉金额之巨一直也是热门传言,传言称检察部门在徐才厚及家属、女儿的多处住所抄查到天量资金和财物总值高达16亿元。官方消息并未透露涉案具体金额,但短短两百字的通稿中,“数额特别巨大”出现了两次。除了涉嫌卖官收受的贿额金额特别巨大,徐才厚还利用职务影响为他人谋利,其和家人收受他人贿赂,数额特别巨大。

三、徐才厚认罪了。通稿中,徐对所涉案情的态度是“对受贿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军事检察机关负责人在答问里也透露,侦查期间,严格依法对徐才厚进行讯问,每一份讯问笔录都经其仔细阅读并签字确认。

四、徐才厚确实身患癌症,而且是膀胱癌。在徐才厚落马后,即有传言称徐患了不治之症,甚至有传言称他已身亡。军事检察机关负责人在昨天的答问中确认的信息包括:徐才厚于2013年2月确诊患膀胱癌,已经多个周期治疗。今年6月,军事检察机关对徐才厚立案侦查后,本着既严格依法办案、又体现人道关怀的精神,协调医院对其进行了积极治疗和医护保障。

五、在被提起公诉之前,徐才厚一直被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尽管徐才厚已经被开除军籍取消上将军衔,徐才厚涉嫌受贿犯罪案移送审查起诉后,军事检察机关公诉部门依法进行审查,向军事法院提起公诉。

六、徐才厚案到此为止了?“一查到底”是军事检察机关负责人对徐案其他涉案人员如何查办的回答:对徐才厚家人涉嫌受贿犯罪的,根据查明的事实证据,依法进行处理;对其他涉案人员,坚决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中共七一建党纪念日前一天,中共中央决定开除徐才厚党籍。而今在四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决定公布之日,徐才厚连军籍和军衔也丢了。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第三十九条中对军官、文职干部的处分共分七档,分别是警告;严重警告;记过;记大过;降职(级)或者降衔(级);撤职;开除军籍。开除军籍已是最高违纪处分。已经被移送审查起诉的徐才厚被中央军委开除了军籍、取消了上将军衔,他身着军装敬军礼的照片已然成为历史照片。来源: 网讯▲◆★●■☆

 

中国“航母之父”徐增平因航母被抓★★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4/10/31/3749656.html
博讯 2014-10-31:《博讯》杂志10号独家披露,中国“航母之父”徐增平在中国第一艘航母典礼之前被抓。以下是报道全文:

编者按: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在2012年9月底交付海军,辽宁号前身是苏联海军兴建中的瓦良格辽宁九十年初苏联解体,由于经济因素,瓦良格号的建造工程被中断,瓦良格号差点沦为废铁,转辗由一名背景神秘的港商购入,运来中国原打算改建为海上赌场,其后又转由中国军方接手改建,经过几年时间瓦良格号摇身一变,成为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这位将瓦良格号从乌克兰购回的港商叫做徐增平。不过,徐增平没想到后来他因为航母惹祸上身,据博讯了解,目前徐仍被当局押留中。

早在19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军方部分人士均有自行生产航空母舰的初步论证。 1985年时任海军司令员刘华清打出“近海防御”的海军战略,认为航空母舰是战略中的一环,推动研制航母的论证,故被后人誉为“中国航母之父”。

1987年广州舰艇学院开设著眼航母指挥人才培养的“飞行舰长班”正式启动(后来民间猜测辽宁舰首任舰长候选人的柏耀平就是该班名列第一的毕业生)。 1989年初航母论证的项目获得国家批准。但是限于当时国力,根本无力生产或者保有航空母舰,加上引进国外技术的途径中断,进入1990年代中期,生产航空母舰因实际上无能力负担巨额经费而冷却下来。

1990年代初期,瓦良格号于乌克兰建造时遭逢苏联解体,建造工程因而中断,当时完工率已有67.3% 。由于经济原因,俄罗斯与乌克兰无办法达成协议;1995年,俄罗斯决定将瓦良格号从俄罗斯海军编制退出,并且作为偿还债务的替代品送交予乌克兰;乌克兰则决定将瓦良格号交给黑海造船厂处置。

1997年著名军事刊物简氏杂志的报道《瓦良格号即将解体》后,未建造完成的瓦良格号再度引起世人关注。黑海船厂1996年私有化后,打算将瓦良格号出售,当年的工程并非是解体舰只,而是将舰上所有的机电设备拆除,工程完成后,乌克兰公布希望以2,000万美元的价钱,招揽为此艘舰只解体的公司。当时乌克兰政府预计解体该舰需2.5亿美元,废钢却只值500万美元。

?购买航母的机会难得

乌克兰为此曾接触包括中国的多个国家。印度政府曾经有过购买意向,西班牙的船厂曾打算买下船体续建成后卖给阿根廷的计划,但因英国政府介入而作罢。一家法国公司曾打算将瓦良格号改造成海上航空母舰酒店,但是因为船舱太低而作罢。还有一家英国公司打算将航空母舰改造成海上监狱。此前中国军方对此很感兴趣,亦派出代表团前往了解,当时解放军内部分为两派,一派支持买个半成品回来改造,另一派支持自行研发航空母舰。经计算,需要昂贵的投资才能够使到航空母舰完成,军方高层于是决定放弃购买(一说为两国私下秘密订立买卖协议,另一种说法为由于美国干预而放弃)。

1997年至1998年间,一家背景神秘的澳门公司创律旅游娱乐以商业原因,向乌克兰方面购买瓦良格号,几经拖延及波折,1998年4月通过拍卖终于购买成功。据悉,这家澳门公司的老闆叫徐增平,徐是山东潍坊人,老家烟台。徐增平的出身背景颇为传奇,他原本只是潍坊一个皮革制品厂司机,给厂长开车。个子高,喜欢打篮球,打球时认识了济南军区的一个头。军队的头赏识他,叫他来我们军队打球。然后在济南军区打篮球。篮球打得好,后来又跳槽到广州军区,部队很多搞体育的、娱乐的,入伍很容易,就像蔡国庆、韩红,想入伍马上就入了,在1984年徐增平从广州军区体工大队退役。据知情人士透露,徐增平之后倒卖建材,从山东潍坊把建材卖到香港。在香港徐增平成立的创律建材,办公室位于铜锣湾,做生意期间,徐增平和广州军区关系比较好。后来徐增平认识到新华保险创办人关国亮以及华夏证券董事长邵淳,此两人竟叫徐增平出面去乌克兰购买瓦良格号。

其实,中国军方早在1991年就开始对瓦良格号就调研,不过军方对购买瓦良格号意见不一,最终未有定案,由于乌克兰方面决定以招标方式拍卖此舰,当时有六个国家想买,由于时机紧急,怕错失机会,欲购买瓦良格号的一派军方代表,于是透过关国亮及邵淳叫徐增平出面去竞投瓦良格号,实行先斩后奏,期间徐增平认识了总参二部的部长纪胜德。

?徐代军方出面买航母

后来徐增平对传媒表示,在1997年10月他通过新闻报导了解到乌克兰正在出售瓦良格号后,就飞赴乌克兰实地了解考察,提出以创律公司名义购买航空母舰的构想。 他以自己的名义註册了一家名为澳门创律旅游娱乐公司的私人公司,并且以购买船只为赌船为理由,前往商量及讨论购买事宜,1997年年底获得了博彩项目许可证书以及进口许可证书,以满足了乌克兰方面提出的条件。

瓦良格号航空母舰船体初步定价在1,800万美元,由于中方提出需要航空母舰的设计图纸用于改造时,乌克兰将价格提高到2,000万美元。1998年4月徐增平通过拍卖终于购买成功瓦良格号,中标价2,000万美元,比预期便宜!中国军方最想得到是瓦良格号的设计图纸,便多达30多万张、图纸便近20吨重,当中部份关键的设计图纸更有遗失,后经交涉才取回。

交易达成后,瓦良格号的设计图纸经基辅机场,由专机空运往中国,航空母舰本身则于1999年6月启程被拖往中国。不过,过程困难程度就超乎想像。中方僱佣了荷兰国际运输公司的拖船,按原定计划,船将会经过黑海、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和达达尼尔海峡。这时,土耳其以无动力大型舰只的拖运若发生意外,有可能阻塞博斯普鲁斯海峡或达达尼尔海峡为理由,拒绝放航行许可。中方为此与其展开长达一年半时间的谈判。

2001年11月1日,瓦良格号航空母舰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在穿越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时,共有16名领航员和250名水手参与运输工作。 11月3日航空母舰进入爱琴海后,遇上了风暴,3艘拖船的拖缆相继刮断,航空母舰失控,最终航空母舰在希腊优卑亚岛搁浅,希腊海事救护直升机救走水手。 11月7日,运送公司用3艘拖船和1艘希腊船只再次控制住航空母舰。

?瓦良格号运送过程艰巨

瓦良格号继续穿过地中海通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大西洋,再从西岸环绕非洲大陆。 2001年12月11日,航空母舰驶过好望角后横穿印度洋。 2002年2月5日,航空母舰驶入马六甲海峡,随后进入中国南海区域。 2002年3月3日抵达中国大连港。整个航程达15,200海里,据了解,运输过程花费高达3,000万美元,比瓦良格号的船价还贵!

2002年3月4日瓦良格号停靠在大连港后,并未如早前所宣称般改作为赌场用途,而是将其放置在海港内一年而未有任何动作,2005年4月瓦良格号被拖进大连造船厂的干船坞,把这艘未完成建造的航空母舰进行改装及续建,改造工程中,有15位工作人员因为工作原因而牺牲。 工程至2012年9月才大功告成,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交接入列仪式,向海军接舰部队授予军旗,并登舰视察。

至于徐增平当年因替军方出面购买瓦良格号,对外声称自己有军方背景,四处借钱据闻借了几个亿,借来的钱部份用来在香港购置豪宅,还开餐馆。至于与徐增平相熟的总参二部的部长纪胜德因为捲入赖昌星走私案被抓。

航母弄回来后,到了大连造船厂。华夏证卷出面给军方去协调。徐增坪在外说,我为国家买航母,应该给我数亿,他一直想要补偿。徐增平到处借钱融资,借到几十亿,买了广州的南湖宾馆,过去是领导人住的地方。和叶家(叶选平的弟弟)各佔50%。叶家开发,徐经营酒店。和广州军区和总参关系密切。徐私下从广州军区搞车牌,通过总后勤部谷俊山下的关系,也搞几十个车牌。车牌给和他关系好的老闆,老闆知道他买航母,觉得他厉害。总政保卫部多次找他谈话警告他。

?徐自称航母之父惹祸

在辽宁号航母启用典礼前,军方更把徐增平控制了(软禁),所以航母发布会上,没有他,也没提他。据了解,徐增平被关了几个月。之后他的车和车牌都没收了。之后回到香港就不敢再回大陆。徐增平和刘延东的女儿女婿关系好,透过统战部,曾找刘延东帮忙,刘延东以买航母的藉口,给他搞了个全国政协委员。后来刘延东因此被人批评,说刘延东不了解情况。后来徐增平甚至透过山东媒体发布消息,自称航母之父,触怒军方,大约半年前,总政保卫部就把他抓走了,到现在还没释放。至于徐增平持有南湖宾馆的业权已抵押出去了,他在香港的餐馆也关了。大概目前徐增平自己还有一两套房子。

徐增平过去自称代表军方,是总参(总参谋部)的,总参不承认,他实际是擦边球,只是认识一些将军,他弄来的钱热衷于高调搞,他搞退役军官俱乐部,打篮球、搞活动,包括安排军乐团弄到香港来演出,据闻,已故的柯受良当年搞开摩托车飞渡黄河他也有赞助。▲◆★●■☆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