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名言:6、爱情篇:爱是嫩美的花,需要小心的培植
http://www.boxun.com/news/gb/health/2012/10/201210050350.shtml
☆人还是有真情的,一旦真情碰到真情,就会撞出火花来的。当火花闪亮的一刹那,人性就会露出那善和那真来。--韩蔼丽
☆温暖永远是比光亮更基本的需要。--萌萌
☆情于深者,不仅对宇宙人生体会到至深的无名的哀感,扩而充之,可以成为耶稣、释迦的悲天悯人;就是快乐的体验也是深入肺腑,惊心动魄。--宗白华
☆近情的人实在就是最高形式的有教养的人。--林语堂
今 日 看 点:2014-12-17▲◆★●■☆
十句话看习近平“治军布局”★★★★
http://news.ifeng.com/a/20141217/42737428_0.shtml
李克强临场急智将中哈合作升级为“李计划”★★★
http://news.ifeng.com/a/20141217/42731995_0.shtml
解放军报:“大老虎”都动了,还有谁动不得?★★★
http://news.ifeng.com/a/20141217/42733325_0.shtm
中央追逃办确认向有关国家提供外逃贪官名单★★★★
http://news.163.com/14/1217/05/ADL5G9MR00014AED.html
中国为何在“负债累累”的巴尔干投资?★★
http://china.cankaoxiaoxi.com/2014/1217/600385.shtml
金砖国家资本外逃现象严重 中国居首位★★★
http://finance.cankaoxiaoxi.com/2014/1217/600326.shtml
地球第6次物種大滅絕 快二百年後發生 ★★★★
http://www.CRNTT.com
十句话看习近平“治军布局”★★★★
http://news.ifeng.com/a/20141217/42737428_0.shtml
2014年12月17日人民网 原标题:十句话看习近平如何“治军布局”
编者按: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南京军区机关视察时强调要紧紧围绕强军目标,深入贯彻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
梳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国防和军队建设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和发表的一系列论述,不难发现,军队改革正进入“深水区”,军中“老大难”:士气不振、军中腐败、备战松懈等三大关键问题正在被各个击破。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围绕这一目标,习近平以提升军队战斗力为核心,用改革之剑破除壁垒,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向军内腐败祭出重拳,筑造中国新的铜墙铁壁。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摘取部分论述,帮您理解习近平的治军理念。
1、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
——习近平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发表讲话时指出
2、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强军之魂,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习近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
3、确保枪杆子永远掌握在忠于党的可靠的人手中
4、实干兴邦、实干兴军
——习近平在主持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时表示
5、要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打仗需要什么就苦练什么,部队最缺什么就专攻精练什么
——习近平在视察济南军区部队时强调
6、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强军之基,必须保持严明的作风和铁的纪律
——习近平在广州战区考察时指出
7、要始终把工作重点放在基层,关心关爱基层官兵,注意把人力物力财力向边防、向基层、向一线倾斜
——习近平在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和兰州军区机关视察时强调
8、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习近平在视察南京军区机关时强调
9、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关系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
——习近平在看望慰问驻福建部队官兵时强调
10、军转安置工作十分重要,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和国防军队建设
——习近平在会见第六次全国军转表彰大会受表彰代表时强调▲◆★●■☆
李克强临场急智将中哈合作升级为“李计划”★★★
http://news.ifeng.com/a/20141217/42731995_0.shtml
2014年12月17日 新京报
李克强15日晚乘专机抵达贝尔格莱德,塞尔维亚女青年按照迎接贵宾的传统礼仪,向李克强献上面包和盐并请他品尝。
原标题:哈总统:中哈产能合作为“李计划”
据新华社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当地时间14日与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总理马西莫夫就双边关系深入交换意见,双方一致同意加强互利合作尤其是开展中哈产能合作,并尽快就此形成框架协议。
双方认为,中国有充足的、高水平的装备产能,性价比高,在哈萨克斯坦以多种方式建设哈方需要的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生产以及火电等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合作,有利于打造经济新增长点,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推进资源产业升级,助力哈萨克斯坦工业化进程,推动中国装备走出去,实现中哈双方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哈方已为此做出较大规模资金准备,中方也愿提供必要融资支持。
又讯 据新京报特约撰稿穆柏介绍,李克强与纳扎尔巴耶夫总统的会谈一开始是“常规套路”,哈方希望向中方出口能源、农产品。
但李克强从哈本国的经济计划中发现了中哈间彼此最大的互补、最大的契合点,成功将中国富余的优质产能和哈萨克斯坦基础设施的缺口结合起来。
哈萨克总统将中哈产能合作命名为“李计划”。
上合组织总理会议
“协商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
据新华社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当地时间15日下午在阿斯塔纳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同与会各国领导人就进一步深化上合组织务实合作深入交换意见。
李克强表示,当前世界形势错综复杂,不同经济体走势分化,部分地区动荡加剧。抓住机遇,应对挑战,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安全、经济、人文三大领域合作:
一是筑牢地区安全稳定屏障。中国将坚定不移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愿与各国团结协作,促进世界繁荣稳定。
二是打造区域合作新亮点。中方愿与各方共同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协商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落实好成员国多边经贸合作纲要,减少贸易和投资壁垒,扩大市场准入,提高通关效率,切实使商品、技术、信息、人员往来更加通畅。希望更好发挥“丝路基金”作用,稳妥推进组建上合组织开发银行进程,为本地区建立长期稳定的融资平台。
三是更加注重民生和人文交流合作,增加更多民生议题,推动更多项目建设,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中国愿与各成员国深化农业、环保、公共卫生合作,推动建立上合组织粮食安全合作机制,为沿线各国提供环保培训,建立高效的传染病联防联控机制。
据新华社电 应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理武契奇邀请,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当地时间15日晚乘专机抵达贝尔格莱德尼古拉·泰斯拉机场,出席第三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并对塞尔维亚进行正式访问。
武契奇总理率两位副总理及多位部长到机场迎接李克强。塞尔维亚女青年按照迎接贵宾的传统礼仪,向李克强献上面包和盐并请他品尝。随后,两国总理进行了亲切会见。
李克强表示,中塞友谊历久弥新,缘于两国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始终相互支持,缘于双方互利合作不断扩大,缘于彼此交流互鉴日益加深。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在贝尔格莱德举办,体现了中塞合作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中的重要作用。相信我此访和会晤将有助于巩固中塞双边关系,推进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丰富中欧关系内涵。
武契奇表示,塞中传统友好,相信李克强此访将有力推动塞中关系发展,促进中东欧国家-中国合作向更高水平迈进。
会晤期间,李克强将与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共同探讨打造双方合作新亮点和升级版,出席中国-中东欧国家第四届经贸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访问期间,李克强将会见塞尔维亚总统尼科利奇,同武契奇总理举行会谈并共同出席贝尔格莱德跨多瑙河大桥竣工仪式。
总理临场急智将中哈合作升级
李克强总理已启程离开哈萨克斯坦,赴塞尔维亚访问。某种意义上,他的专机是沿着“光明大道”起飞的。专机升空,但关于“李计划”的热议和憧憬,扎扎实实地留在这片中亚土地上。
外界都相当关注,李克强和纳扎尔巴耶夫总统的会谈,从原定交互传译一小时,变成同声传译一个半小时——其中有何玄机?他们谈了些什么?李克强所言“超出预期的成果”究竟是怎么实现的?
中哈合作从“常规公路”升至“光明大道”
不妨倒叙,从会谈临近结束时说起。中国总理给哈方留下深刻印象。纳扎尔巴耶夫称赞李克强务实高效的外交风格,并将中哈产能合作命名为“李计划”。
一个崭新的术语就此诞生。某种意义上,李计划,是总理哈萨克斯坦之行最大亮点。
据知情人士透露,会谈的开端是“常规套路”,哈方希望向中方出口能源、农产品,此时,李克强不失时机地提出:我们为什么不在“光明大道”上合作?
一个月前,纳扎尔巴耶夫刚刚在国情咨文中提出了新经济政策“光明大道”计划,其核心内容是加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总理的话,引起了哈总统高度兴趣。谁能拒绝这样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提议呢?李克强的临场急智和外交智慧,成功地把这场会谈,当然也是中哈合作的未来前景,从“常规公路”升级到了“光明大道”。
“李计划”让中哈两国发展战略实现对接
这一升级的秘诀,正是“李计划”的核心。李克强从哈本国的经济计划中发现了中哈间彼此最大的互补、最大的契合点,因而也是互利共赢的新增长点。
哈萨克斯坦面临农业国和资源型国家的转型升级,其经济亟需提振,因而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钢铁、水泥、玻璃等有大量需求。中国在基建方面经验丰富,国内又有不少多余且优质的产能,关键是具有性价比优势。中国企业可以依托较强的装备制造能力,在哈国内建钢铁厂、水泥厂、平板玻璃厂,就地消化哈方原料,为当地创造大量就业。
两国的发展战略,凭借“李计划”实现了对接。中国富余的优质产能和哈萨克斯坦基础设施的缺口结合起来,中国装备将极大助力“光明大道”——这就是后来外界所知的“中哈产能合作框架”。
合作包括公路、住房、旅游等一揽子计划
李克强再次扮演了“超级推销员”的角色。但这绝不是单纯的推销。“李计划”首先是暖计划,中国参与“光明大道”的,不是冷冰冰的产能输出,而是包括公路、住房、农业深加工、旅游开发等的一揽子计划。民生为先,将造福双方老百姓。
“李计划”的吸引力还来自“体谅”。李克强在会谈中指出,哈方不应满足于低附加值初级商品的出口,而中国提出的合作方案更加注重可持续性,能带来就业,实际上是对转型期的哈萨克斯坦提供整套工业化经验的输出。李克强一直以来强调的经济外交要“义利结合”,在这个合作框架中得到完美体现。
“李计划”的背后,是对中国经济和世界大局的精准研判。李克强念念在兹的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对外交而言,可以理解为装备制造“走出去”升级版。依托中哈产能合作这样的大单,不仅国内产能得以消化,装备制造也跟着走了出去,从而实现出口的高附加值。
目前,整个世界经济形势依然严峻,普遍复苏乏力,中哈经济同样面临下行压力。要应对新挑战,就必须寻找新增长点,双方合作、多方合作才能共克时艰。“李计划”的魅力正在于,这是真正的包容性增长,给地区带来繁荣与和平,让人民的生活得到实实在在的改善。
这样的诚心与善意令哈方怦然心动,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因此将中哈产能合作一揽子计划称为“李计划”。 新京报特约撰稿穆柏▲◆★●■☆
解放军报:“大老虎”都动了,还有谁动不得?★★★
http://news.ifeng.com/a/20141217/42733325_0.shtm
2014年12月17日 解放军报 “大老虎”都动了,还有谁动不得?
关于反腐,当下有两种议论值得注意:一种是“再反下去会不会反散人心”,另一种是“还能不能反得下去”。这些担忧,从某种程度上说明,“腐败和反腐败对垒呈胶着状态”,已经到了扳腕拉据的关键时候、不进则退的节骨眼上。如果不及时澄清各种错误认识,进一步统一思想、提振信心、凝聚力量,势必难以彻底肃清徐才厚流毒影响,坚决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纵观历史言治乱、政权兴替,从来只有因腐败不除丧失人心的,而没有因反腐反散人心的。腐败是社会毒瘤,清廉是人民期盼。反腐越深入,党的肌体郭诞健康;反腐越彻底,政治生态就越清明。反腐到底、除恶务尽,只会深得党心军心民心,增强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反散人心”的论调,正是一些腐败分子心虚惶恐的表现。
至于“还能不能反得下去”的担优,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因为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引向深入必然会遇到各种阻挠和反弹。但是,腐败没有特区,反腐没有禁区,像周永康、徐才厚这样的“大老虎”都动了,还有谁动不得?党中央、习主席劝贪污腐败决不姑息、对违法违纪必查必究,一抓到底、务求见底的决心意志是坚定不移的。“到此为止”绝对是一种错觉,“马奇虎难下”显然是一种误判。
军队反腐的目的,绝不仅仅是抓几个贪官,处理一批人,而是为了能打胜仗。腐败可谓战斗力的致命腐蚀剂,腐败不除,未战先败,甚至变质变色。试问,如果有限的军费被一小撮腐败分子贪掉了、挥霍掉了,还拿什么搞部队建设?如果大家都想着跑官要官,哪有心思精力钻研训练打仗?如果优秀军事人才走不远、干不长,谁来横刀立马、浴血沙场?如果领导干部有权就“任性”,搞特殊化,文恬武嬉,怎么带官兵上战场?……甲午之殇,殷鉴不远!
我军历来以纪律严明、作风优良著称,党和人民对军队是高度信赖信任的。同时也要看到,军营不是真空,歪风邪气仍有市场,尤其是徐才厚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给军队形象造成硬伤巨创。如果任由“老虎”“蛀虫”逍遥法外,任由沉疴流弊滋长蔓延,军队还像军队的样子吗?人民还会像过去那样舍弃身家性命支持我们吗?
与反腐败斗争一同迈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还有国防和军队改革。腐败是迟滞改革的“减速带”,也是阻碍改革的“轨条砦”。改革是划大圈子,腐败是搞小圈子;改革是攻山头,腐败是搞“山头”。小圈子不打破,改革只能原地打转;“山头”攻不下,改革就寸步难行。为什么一些领域的改革多年来推不动、铺不开,症结就在于此。没有反腐这把开山巨斧、破障利器,稍纵即逝的改革”窗口期“只能眼睁睁错过。
军队是拿枪杆子的,是党执政的坚强柱石。军队如果搞腐败,枪杆子就会锈蚀,柱石就会坍塌,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宁,拿什么来保证?历史一再证明,只要军队做到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国家就出不了什么大的乱子。军中绝不能有腐败分子藏身之地,这是党对军队的特殊政治要求。
肃贪惩腐是从严治党、强国兴军的决定性一招,攸关党和军队生死存亡,攸关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开弓没有回头箭”。在这场殊死较量中,我们不能退也退不起,不斜俞也输不起。作者:伍正华▲◆★●■☆
中央追逃办确认向有关国家提供外逃贪官名单 ★★★
http://news.163.com/14/1217/05/ADL5G9MR00014AED.html
2014-12-17 南方都市报(深圳):南都讯 昨天,《人民日报》刊发专访中央追逃办负责人的文章披露:中央追逃办已向有关重点外逃国家提供部分外逃职务犯罪人员名单的消息,有西方国家在第一时间反馈了有关涉案人员申办签证和绿卡信息。
中央追逃办将聚焦重点案件追赃追逃
这篇《全球追逃,大幕拉开》文章介绍了中央追逃办的背景和职责:考虑到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涉及中外反腐败、外交、警务、检务、司法、反洗钱等多个职能部门,单靠一个部门无法开展好追逃追赃工作,必须发挥多部门的作用,加强统筹。为此,中央在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下设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办公室(简称“追逃办”),日常工作由中央纪委国际合作局承担。
中央纪委监察部官方网站信息显示,中央追逃办负责人由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黄树贤担任。
黄树贤曾公开披露: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国际追逃追赃工作,统一研究反腐败追逃追赃政策措施和工作计划;综合分析外逃案件信息,组织开展重点个案追逃追赃;推动建立追逃追赃国际合作网络;协调和督促做好追逃追赃的有关基础工作;研究解决追逃追赃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追逃办作为具体的办事机构,成员包括与追逃追赃工作密切相关的中央纪委、最高法、最高检、外交部、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人民银行等单位的负责人。
今年以来公安部针对在逃境外经济犯罪嫌疑人的“猎狐2014”专项行动、最高检开展的职务犯罪国际追逃追赃专项行动,都是在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的部署下进行的。
人民日报文章特别提到:外逃腐败分子绝大多数是从各地逃往境外的,还是要靠各省区市的有关部门负责追回来,接下来将在各省份建立省级反腐败协调小组追逃追赃工作协调机制,将追逃追赃纳入省级党委反腐败协调小组的重要工作内容,中央追逃办则将把主要精力聚焦在重点案件追赃追逃。
正推动与美、加、澳建立执法合作机制
据该文介绍,目前在海外追赃追逃的双边合作中,正大力推动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建立双边执法合作机制。其中,在中美JLG反腐败工作组第九次会议上就达成了12项共识,美方承诺下阶段重点推动追逃追赃个案合作,拒绝成为腐败分子和腐败资产的“避风港”。
中央追逃办的负责人还谈到,抓重点个案是追逃办关注的一个重点领域。追逃办重点督办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关注的重点案件,最高检、公安部筛选了一批重点案件挂牌督办。中美方面,利用JLG反腐败工作组机制磋商重点案件,推动追逃追赃个案取得新进展;中加方面,在中加司法与执法磋商机制框架下新成立追逃工作组。
此外,追逃办还向有关重点外逃国家提供了部分外逃职务犯罪人员名单,敦促外方开展调查,目前,有的西方国家已在第一时间向我国通报了有关涉案人员申办签证和绿卡信息。
北京即将举办亚太国际追逃追赃培训班
在追逃追赃的多边合作方面,基于A PE C反腐败执法合作网络和G 20框架下反腐败合作网络成为当下两大重点。其中A PEC反腐败执法合作网络(A C T – N E T )初始阶段(2014-2015年)秘书处设在中国监察部。中央追逃办负责人透露,目前秘书处已收集A PE C各经济体A C T -N E T联络人名单,将于12月中旬在北京举办首届A CT -N ET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培训班。
G 20的反腐败合作网络主要以司法互助、返还腐败资产、拒绝为腐败官员提供避风港为主要内容。据披露,目前,G 20反腐败工作组正在编制《G 20司法协助指导手册》《G 20资产返还指导手册》,建立拒绝腐败分子入境联络人机制,推动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基础开展司法协助和引渡合作等。
中央追逃办将“点名道姓”曝光外逃贪官
据中央追逃办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公安部已缉捕归案在逃境外经济犯罪嫌疑人428人,最高检职务犯罪国际追逃追赃行动已从境外成功抓捕19人,外交部今年已完成10项引渡和刑事司法协助条约的谈判工作。
12月9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开通了国际追逃追赃专栏,接受海内外关于外逃腐败分子信息的举报。该负责人称,追逃办将做好外逃信息统计管理工作,实行动态管理和信息互通共享,并将以适当方式对外逃腐败分子点名道姓地进行曝光。与此同时,有关部门也将依据《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关于自首的规定,随时接受外逃贪官和重要涉案人员回国自首。▲◆★●■☆
中国为何在“负债累累”的巴尔干投资?★★★
http://china.cankaoxiaoxi.com/2014/1217/600385.shtml
2014-12-17 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张程
核心提示:北京的一个目标是通过加快对地区基础设施联络线的投资,建设由港口、物流中心和铁路组成的大型网络来推动新丝路计划。
李克强抵达贝尔格莱德出席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并对塞尔维亚进行正式访问
参考消息网12月17日报道 外媒称,本周,第三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将在贝尔格莱德举行。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在那里和中东欧国家商定一系列新的合作项目。参加此次峰会的该地区16个国家有5个不是欧盟成员国:阿尔巴尼亚、波黑、马其顿、黑山和塞尔维亚。他们对资助持特别开放的态度,与中国日益密切的关系尤其让布鲁塞尔感到生气。
德国之声电台网站12月15日发表题为《东南欧作为机遇》的文章称,布鲁塞尔忧心忡忡地看到,中国总理去年曾宣布到2018年让中国和中东欧的贸易额翻番。而在去年,中国和东欧国家的双边贸易额就达到近600亿美元。
在西方几乎没有觉察到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在过去两年里对东欧投资了大量资金,并因此缔结了一系列新的、但同样也很稳固的友谊。
除此之外,中东欧国家还有望从“丝路基金”中获得资助。这个基金将主要资助丝绸之路沿线的亚洲项目。因为北京的宏伟目标是在长期内既建成一条由中国控制的海上通道,也建成一条通往欧洲的高效陆路连线。
日本外交学者网站12月15日发表题为《中国为什么在负债累累的巴尔干半岛投资这么多?》的文章称,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很快再次访问欧洲,出席在贝尔格莱德举行的中国-中东欧领导人会晤。
人们肯定会问中国为什么显得对巴尔干半岛如此感兴趣。这种兴趣似乎超越了市场。同样,这种兴趣似乎也超越了确保大宗商品供应来源的需要,虽然巴尔干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相反,中国似乎致力于基础设施和进入西欧市场。
中国的长期战略把塞尔维亚视为它在该地区的战略伙伴,中国认为贝尔格莱德可以充当欧洲的交通枢纽。2013年11月签署了建设贝尔格莱德与布达佩斯之间的高速铁路的协议。
文章称,这种做法表明了中国开辟通向西欧的更多渠道以促进其商业活动的战略。北京的一个目标是通过加快对地区基础设施联络线的投资,建设由港口、物流中心和铁路组成的大型网络来推动新丝路计划。
中国还有意通过长期战略投资来挖掘巴尔干半岛未开发的商业潜力。它打算通过向当地战略市场——不仅包括基础设施、还包括能源、电信和农业——渗透来做到这一点。▲◆★●■☆
金砖国家资本外逃现象严重 中国居首位★★
http://finance.cankaoxiaoxi.com/2014/1217/600326.shtml
2014-12-17 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张程
核心提示: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外逃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因为这些失踪的资金原本可以用于教育、医疗和其他关键领域。
参考消息网12月17日报道 外媒称,本周发布的一份新报告的数据显示,在发展中国家的非法资本外逃活动中,金砖国家的情况最为严重。
据路透社12月16日报道,总部设在华盛顿的智库全球金融诚信组织(GFI)在其对非法资本流动的年度评估中说,2012年从全球发展中经济体流出了创纪录的9910亿美元,比2011年高出近5%。
非法资本采取像虚开贸易发票这样的做法,通过把进出口商品以虚假价格进行登记以达到逃税或掩盖大规模资金转移的目的。
该报告说,在2003年至2012年间,有6.6万亿美元被人通过不正当手段转出新兴经济体,进入发达国家的银行账户或遥远的避税天堂。其中约3万亿美元或者说近半数是从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转出的。在这十年中,中国以约1.25万亿美元的非法离境资本居于首位。
该报告显示,俄罗斯是第二大非法资金流出国,印度位居第四,巴西位居第七,南非位居第12。
金砖国家正试图在全球舞台上树立一个能抗衡北美、西欧和日本等传统经济大国的形象。
GFI主席雷蒙德·贝克在采访中告诉路透社记者:“金砖国家联合体致力于金融透明的承诺要打个问号,尤其是其较大的一些成员国。”
总的来说,2012年被人秘密带出全球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总额是这些国家当年获得的外国直接投资的1.3倍,超出援助资金总额1000多倍。
虚开贸易发票仍是将资本非法转往海外的最大渠道,占非法资本流动的近78%。
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外逃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因为这些失踪的资金原本可以用于教育、医疗和其他关键领域。这促使人们开始呼吁收紧对避税天堂的管控并解决虚开贸易发票问题。
一些发展经济学家曾说,由于此类活动的存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当地的非法现金流出量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5%左右——实际上是向世界其余国家输出资本的资本净输出国,这恰恰与人们的普遍观念相反。▲◆★●■☆
地球第6次物種大滅絕 快二百年後發生★★★
http://www.CRNTT.com
2014-12-16: 中評社香港12月16日電/科學期刊《自然》近期發表新研究,指出6500萬年前導致恐龍絕跡的大滅絕,可能在2200年,也就是約200年後重現,導致現有的75%物種死亡,且這一次的大滅絕將由人類一手促成。
據自由時報報道,《自然》發表的研究再次警告,目前全球已有高達41%的兩棲動物瀕臨絕種、哺乳動物部分為26%、鳥類則為13%,昆蟲受到的影響可能最小,已知的百萬種昆蟲(實際恐達500萬以上)中只有0.5%受到評估。
研究指出,大滅絕,意味著全球75%以上的物種消失殆盡,過去地球歷經的5次大滅絕皆為地質或天文災難導致,如今因捕魚、狩獵等自然界的剝削,使得棲地退化情況加劇,然而最大的未知變數,仍在於氣候變變遷。
研究顯示,如果沒有足夠巨大的關鍵因素,大滅絕的出現需要數百萬或數千萬年,但如果氣候快速變遷,使得情況急轉直下的話,不排除地球在2200年就會失去75%的物種,發生所謂的第6大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