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军水下无人舰队初具规模 直接针对中国潜艇 ★

点到为止: 2006-05-22
(01):★ 伊 朗 核 危 机 对 中 国 的 影 响 ★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2517126&typeid=14
(02):★ 台”中科院”一直很神秘 研制核武器内幕被曝光 ★
http://news.xinhuanet.com/st/2006-05/19/content_4571359.htm
(03):★ 美军水下无人舰队初具规模/直接针对中国潜艇 ★
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6-05/19/content_4570264.htm
(04):★ 美 会 弃 台、从 台 湾 问 题 中 解 套 ?★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2520660&typeid=14
(05):★ 俄造出新弹头号称“防不胜防”★
http://military.people.com.cn/GB/1077/52986/4388650.html
(06):★ 邓小平身体力行/带头退居二线 ★
http://news.phoenixtv.com/phoenixtv/83931297415692288/20060519/799412.shtml
(07):★ 中纪委赴上海暗中查访“汉芯”造假一事 ★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2523822&typeid=14
(08):★ 从上海合作组织看中国结盟的动向 ★
http://bbs.milchina.com/read.php?tid=25337


★ 中纪委赴上海暗中查访“汉芯”造假一事 ★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2523822&typeid=14
星岛环球网 www.singtaonet.com 【星岛网讯】:上海交通大学“汉芯”系列芯片造假事件被曝光后,中国的学术腐败问题成为各界关注的重点,科技研究腐败问题也引起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注。据悉,今年“五一”长假前后,中纪委有关人士前往上海,联合上海市科委对科研经费管理进行明查暗访。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说,今年四月,中国学者林争辉、唐安国与汪品先发表对科研体制问题的看法。三人表示,一些科研学术人员在名利诱惑面前心态浮躁,某些制度性的严重缺失又为他们打开方便之门。
  中纪委工作人员搜集三人的相关观点后,展开此次暗中查访;中纪委人员大致探访科研经费管理不当造成的学术腐败情况,并深入了解三名学者受访时提出的问题。据报道,中纪委主要集中在科研经费进入科研人员手中的流程、学术造假有何共性、经费使用问题、以及科研评奖机制有何缺陷等。
  另外,中国高校人才引进政策与院士制度,可能也是中纪委此行的目的。目前,一所学校引入一个院士的成本大约人民币五百万元,院士如果争取到一至两个项目,获利将不止五百万元,其它还有无形资产。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唐安国,提出六种科研经费“化公为私”洗钱的手法:购买实验设备,暗自吃进回扣;购买汽车房子,最后纳为私产;购买各类保险,享受长期收益;挂名合作研究,地下分赃回扣;自己建立公司,经费充作股份;天南地北旅游,科研经费买单。
  这六种手法也引起中纪委驻科技部工作人员重视,院校争取来的科研经费还可能成为贿款。
  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认为,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财权和审批权分离,掌握财权的政府部门直接从科研项目审批中退出。
三名专家建议,对体制进行变革,改革评审制度,大项目必由独立的非政府机构公正审计,“切断政府官员和科研人员的利益联系,那是腐败的温床”。据报道,中纪委工作人员对上海专家表示,“我们的想法和你一致,也希望反思体制问题。这次先了解一下情况,回去之后再进行梳理。” ▲
★ 俄造出新弹头号称“防不胜防”★
http://military.people.com.cn/GB/1077/52986/4388650.html
2006年05月20日: 俄罗斯最具威慑力的“白杨-M”导弹可以安装这种“防不胜防”的新型弹头。
  俄罗斯武装力量总参谋长尤里•巴卢耶夫斯基18日说,俄罗斯最近成功试验一套新型导弹系统,可以穿透所有导弹防御系统。目前这套导弹系统已进入部署准备阶段。
  ★看点1:穿透所有反导系统
  “今年2月实施的一次试验表明,俄罗斯准备在洲际弹道导弹上安装一套战斗系统的计划正接近成功。安装这种系统的洲际导弹将能够穿透所有现有和计划部署的反导防御系统,”巴卢耶夫斯基18日向媒体宣布。
  巴卢耶夫斯基强调,这套新型导弹系统将在最近准备完毕,然后开始部署行动。
  总部设在莫斯科的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资深分析家亚历山大•皮卡耶夫说,携带这种弹头的“圆锤”导弹,最早可能在明年装备俄海军核潜艇。
  ★看点2:线路神秘能走之字形
  巴卢耶夫斯基所说的“导弹系统”,核心为一种新型弹头。军事专家分析说,这种新型弹头将按照之字形线路追踪目标,可以安装在新型“白杨-M”陆基导弹和俄海军正在研制的“圆锤”潜射导弹。
  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上周在发表国情咨文时说,这种新式高精度武器将沿一条无法预测的轨道运行,拦截它非常困难。俄罗斯拥有这种武器,将保持对美国的力量平衡。
  ★看点3:战略力量威慑美利坚
  皮卡耶夫说,俄罗斯可能不希望在战场上与美国展开竞争,而是志在通过发展核能力保持大国地位。这种核威慑力可使美国计划部署的导弹防御系统变得毫无作用。
  皮卡耶夫告诉记者:“数量上势均力敌并非俄罗斯所想;俄罗斯希望保持一种力量,在第2次打击中对敌人构成难以承受的破坏。”
  皮卡耶夫的战略思路在普京的国情咨文讲话中得到体现。普京警告说,美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军备竞赛并未停止,面对军费开支高出俄罗斯25倍的美国,俄罗斯需不断加强自身军事力量。而巴卢耶夫斯基否认了有关俄罗斯将退出《超级大国中远程核武器条约》的报道。
  史先振(新华社专稿)
  ■相关新闻
  ★ 导弹“变脸”或引来核报复
  俄总参谋长对美国改装洲际弹道导弹表示担忧
  18日,俄总参谋长巴卢耶夫斯基重申,俄罗斯对美国使用洲际弹道导弹携带常规弹头表示担心。他认为,发射这种导弹可能会招致错误的核打击报复。
  “正如我们的美国同事经常告诉我们,这些导弹可能被用来对付本•拉登,把他消灭,”巴卢耶夫斯基说,“这可能是一种代价高昂的举动,不仅不会保证他的毁灭,反而可能招来一个无法确定在导弹上安装何种弹头的有核国家的必然反应。”
  美国国防部今年2月发表报告说,将把一批原来携带核弹头的潜射“三叉戟”远程导弹改装成常规弹头导弹,并于2008年装备部队,以建立一支能够在接到命令后1小时内发射导弹的远程常规导弹部队。
  普京本月10日表示反对美国使用洲际弹道导弹携带常规弹头的计划后,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盖•伊万诺夫也指出,美国的远程常规导弹计划无益于加强全球稳定。▲
来源:《新京报》 (责任编辑:姚晓晨)
★ 美军水下无人舰队初具规模 直接针对中国潜艇 ★
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6-05/19/content_4570264.htm
★“海马”是美国试验中的大型无人潜艇 [资料]
2006年05月19日 国际先驱导报: 美国大力研制无人潜航器系统明显带有极强的针对性,有美国军事专家狂妄叫嚣要“让中国在(常规)武器计划上投入的资金付诸东流”。
据5月3日出版的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报道,美国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资深分析家认为,“中国正在更新潜水艇,美国需保持优势。但
美国想要保持海军优势,应加大无人潜航器研发的资金投入,而不是仅关注于潜水艇。”
★ UUV受到特别重视
《简氏防务周刊》所提到的“无人潜航器”(英文简称UUV),即水下无人作战平台,又称无人水下运载器或水下机器人。它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主要应用在沉船打捞、深海勘探以及水下电缆铺设和维修等民用领域。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主要海军国家开始关注UUV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前景,并相继开发出了一批多用途的无人潜航器,如美国早期水雷侦察系统(NMRS)等。这些无人潜航器主要被用于扫雷、水下侦查、海底中继通讯等领域,按引导方式也可分为遥控式潜航器(ROV)和自主式潜航器(AUV)两大类。
与传统潜艇相比,无人潜航器具有使用灵活、隐蔽性强、适应复杂海况以及可有效减少人员伤亡的特点。因此,美国海军于1999年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无人潜航器发展计划,开始大力发展军用UUV系统,并希望其能够达到与无人飞机相类似的多用途性和通用性。
不过随着各国海军的UUV系统发展迅速,UUV系统自身的弱点也逐渐暴露,如续航力有限、侦搜范围小、数据传输距离较近、单位成本昂贵等等,另外在应用领域上也多为防御性的侦察、通讯和反水雷,与美军要求的侦察攻击一体化还存在很大差距。在一段时期内,美军的无人潜航器系统研发甚至处于停滞状态,在国会拨款方面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然而,近几年来,一批新兴科技,如模块化技术、高性能电池、纳米材料技术的出现却为美军无人潜航器系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UUV又重新受到美国海军的特别关注。▲
★ 台”中科院”一直很神秘 研制核武器内幕被曝光 ★
http://news.xinhuanet.com/st/2006-05/19/content_4571359.htm
2006年05月19日 环球时报: 台湾《联合报》近日披露了台湾当局30年前秘密偷运核原料的内幕,“中山科学研究院”(简称“中科院”)再次引起人们浓厚的兴趣。这个台湾最高军事科研机构,现在是不是还有着极高的地位与功能?它还能不能研制核武器呢?
★ 受到大陆试爆原子弹的刺激
对很多人来说,台湾“中科院”是一个相当神秘的地方。它位于桃园县龙潭乡佳安村6邻中正路佳安段481号,1969年7月成立。本来,台湾已习惯于在军事上依赖美国的各种技术援助,但1964年10月大陆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使台当局极为震惊。蒋介石下决心发展军事科研。1965年,他亲自任命“国防部次长”唐君铂上将负责筹建“中科院”,并拨出1.4亿美元,全力进行台湾核武器及陆海空三军武器装备的研制和生产。经过4年的筹备,“中科院”正式成立。
在“中科院”选址过程中,还有一段小插曲。蒋介石原本希望把“中科院”设在台北市内,但负责组建的唐君铂却看中了距离台北市西南40多公里的桃园县龙潭乡,认为此处人口不是非常密集,利于保密,也便于试验失败时进行人口疏散和封锁消息。同时,龙潭的名字还暗含“中科院”吸取各方精华,是卧虎藏龙之地。在唐君铂的反复劝说下,蒋介石只好同意,从此“中科院”就一直在此地扎根,几十年没有挪窝,现任“院长”为海军中将龚家政。
★ 聚集岛内科技精英
据了解,“中科院”占地300多公顷,分为专业机构和幕僚机构两大部分。专业机构包括6大研究所和4个中心,6大研究所分别为航空研究所、导弹火箭研究所、资讯通信研究所、化学研究所、材料光电研究所和电子系统研究所;4个中心分别为系统发展中心、系统维护中心、系统制造中心和资讯管理中心。同时,“中科院”还在屏东县恒春九鹏(台湾岛最南端)建立了新武器试验基地。
作为台军科研重镇,“中科院”聚集了岛内大量科技精英。该院有科研人员6300人,技术人员8500人,其中军职占1/3,文职占2/3,基本上都是从台湾大学、新竹清华大学、成功大学和交通大学等重点研究所里招收,相当一部分是“国防奖学金”获得者。台当局为了强制科技人员为军队服务,规定获得该奖学金的研究生毕业后必须到“中科院”服务4年。在这种情况下,“中科院”可谓人才济济,拥有博士学位者1600多人,硕士学位者9000多人。每年当局为维持全院正常运作和公开研究所拨的经费就在100亿元新台币(4元新台币约合1元人民币)以上。不过,台当局为了严格保密,一直不允许“中科院”人员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994年,该院为了落实李登辉借民生产业技术的发展,支持军品开发的政策,才有一些论文公开发表。
  ★ 研制核武器内幕被曝光
多年来,“中科院”为台军研制生产了大量武器装备。不过,为了保密,该院对外仅透露“经国号”战机、各型地对空及空对空导弹武器系统、各式雷达、指管通情与信息防护系统等由其研发,其中以“经国号”战机最为有名。美台“断交”后,蒋经国指示“中科院”研发自己的战斗机。20世纪80年代,编号10001的第一架先导机在台中清泉岗基地展示,正式命名为“经国号”战机。1994年12月,第一个“经国号”战斗机中队正式成军。
相关资料显示,“中科院”的研发还远不止于此,台军曾经企图研制的核武器就是由“中科院”牵头的。1988年,隶属于“中科院”的台湾核能研究所副所长张宪义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协助下,叛逃到美国,将其掌握的台湾研制核武器内幕全盘托出。原来,“中科院”成立之初,就在加拿大核能公司的帮助下兴建了“台湾研究反应器”,同时修建了一家加工天然铀的工厂和一个钚化学实验室。美国中情局的一份解密文件也称,“60年代中期到1973年,台湾官员曾秘密到西德,企图获得西门子公司的反应堆及核燃料再处理设备,为中科院提供用以提炼制造核武器的铀”。
★ 人才流失相当严重
近年来,“中科院”有了很大变化。1994年,该院进行了一次重大改组,当时李登辉已经初步掌握政权,但对军方的控制还未能得心应手,所以将目标对准“中科院”。表面上是借民生产业技术的发展,支持军品开发,实际上是让“中科院”的研发过程可以被军方以外的机构监督。像“经国号”战机研制成功后,全部转到了另外成立的汉翔公司来从事制造保养等工作。曾是“中科院”最重要研究机构的核能所,也在“张宪义叛逃”后分散隐藏在其他研究所内,以掩人耳目。现在的“中科院”只是“国防部军备局”下属单位,“院长”为中将,与当年直属“参谋本部”、负责人必须是上将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这导致科研人员严重流失,据岛内媒体报道,“中科院”人才近年来纷纷跑到韩国,帮助其发展自制战机。▲(李辉 司马岩)
★ 伊 朗 核 危 机 对 中 国 的 影 响 ★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2517126&typeid=14
环球在线消息:“伊朗核问题作为一个涉及宗教、文化、经济、政治的战略博弈问题,它将成为未来一年中世界持续关注的焦点,需多方涉及。中国政府决策圈已经十分关注,但民间反应冷淡。”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兼上海太平洋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金灿荣5月12日在北京的一个高级专题研讨会上说。
  2006年5月12日,上海太平洋国际战略研究所(简称“太平洋所”)在北京举办了题为“伊朗核危机对中国的影响”的高级专题研讨会,来自中国国内13家机构的15名专家、学者就上述议题进行了讨论。这是中国大陆迄今第一次厘清伊朗核危机与中国利益关系的开放式研讨会。会议涉及的主题包括伊朗核危机的几种未来场景、中国在伊朗的各种利益、伊朗核危机对中国内政和外交的影响以及中国的应对政策等。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高祖贵从国际、国内和伊朗经济发展的外资需求三方面着手,提出如伊能调整其强硬政策,不坚持以谋求核武器为目标,则该危机在近期存在通过政治外交途径解决的较大可能。金灿荣教授也从美国内政治军事现状和发展角度预测伊朗核危机在近期外交解决的可能性。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的杨学军在对伊朗核问题与多边关系、该地区的特殊性、伊美内政等角度的分析基础上,提出该危机短期恶化的可能性较小。不过,北京大学的王锁劳教授则从伊朗发展核技术的决心及其对美反应的评估、伊朗高层以核危机换取国内支持角度提出伊朗核危机将进一步加深。
  对于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国对伊朗核危机的立场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殷罡认为,虽然6国外长会议上中俄立场较接近,但实质上两国在该问题上有许多不同之处,甚至在某些方面对立,中俄在问题上仅能取得现阶段的暂时一致,而非长远一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兼上海太平洋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的郑羽教授认为,俄罗斯的基本原则是通过承认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反对制裁伊朗、为伊朗提供武装以捍卫俄在该地区既有和未来利益。两位专家都同意,无论海湾稳定与否,或长期拖延不决,俄都将获得政治和经济利益。中国石油集团的油价专家单卫国以数据分析证明伊朗核危机是近年世界油价不断攀升的主要因素,美伊均因各自在石油供需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而不想马上摊牌,但今后一段时间的油价形势仍将十分严峻。
  对于中国的中东政策,外交学院宫少鹏教授则以2006年胡锦涛主席访问沙特的重要讲话为依据,将中国解决中东问题的政策依据归纳为促进稳定、倡导包容,鼓励合作,提出中国应对有利于促进中东地区稳定的政策和行为顺势推进,以地区稳定推动地区的和平和发展。与会专家一致同意,中国作为石油进口国,以及中伊贸易依赖成果都意味着伊朗核危机的恶化将使中国遭受巨大经济损失,并进而影响到中国的社会发展,中国在该问题上应根据自身的经济、军事实力,在国家核心利益的前提下,韬光养晦,处理好与美俄伊等国的关系,为维护海湾地区稳定做贡献。
  此外,金灿荣教授指出,由于中国民间对伊朗核危机的反应较为冷淡,因此,作为中国大陆第一家从事国际事务研究的非政府组织,这次会议是民间社会负责任的表现,目的在于帮助,而非批判,各方专家从不同角度梳理了该问题,若形势发展将在可能的情况下继续讨论。上海太平洋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刘鹏辉博士说,指出此次会议意在为相关政府部门提供对策建议,希望以此次会议为良好开头使该所在今后的发展中为中外交流做贡献。▲
★ 美 会 弃 台、从 台 湾 问 题 中 解 套 ?★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2520660&typeid=14
  陈水扁的“兴扬之旅”终于落幕了。岛内一些泛绿媒体说:陈水扁出行“可以说每一站都是惊喜,甚至意外突破。”然而,除了这些所谓的“外交突破”,这次出行也带来了不少陈水扁不愿意接受的“意外收获”:在美国副国务卿佐利克直言“台独”意味着战争的同时,美国学者又提出了“美国应该放弃台湾”的建议。近段时间,类似的声音在美国明显增多。
  美国学者为什么会在此时提出这样的建议?美国真的会放弃台湾吗?
      ★ 学者出书建议“放弃台湾”
  本月12日,美国的重要智库——凯托研究所的知名学者卡彭特在接受福克斯电视台专访时明确指出,美国明智的选择应该是逐渐退出对台湾的防卫承诺。卡彭特首先对陈水扁受到的待遇表示了“同情”,随即就把话题转到“美国应该放弃台湾”的问题上了。卡彭特表示,陈水扁任内始终在试探走向“台独”,包括今年初“终统”的决定,这让台湾海峡的局势趋于紧张,大大抬升了美国协防台湾的风险。
  卡彭特曾多次在不同场合表达过类似观点。今年,他发表的新作《美国与中国将发生战争:为台湾爆发冲突》对这个观点作了系统表述。他认为,中国大陆同台湾之间的冲突“很难避免”,除非其中一方立场出现动摇;一旦台湾宣布“独立”,将把美国拖入同中国的可怕战争之中,美将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对美国而言,台湾只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台湾的存亡并不涉及美国的“生死攸关利益”。而对中国而言,台湾不仅事关政治和经济大局,更涉及民族尊严。中国大陆肯定会为确保台湾不被分裂而冒险一战。美国公开承诺“不惜一切代价保卫台湾”,其结果不外乎两种情况:一种是到时候美国偃旗息鼓,在世人面前丢脸;另一种是与中国大陆爆发核大战,结局悲惨。
  卡彭特坦承,美国国会议员有不少人是“台湾的盟友”,从政治角度来说,让美国政府放弃“武力协台”承诺“有难度”。卡彭特建议,美国可以向台湾出售更多武器,换取从政治上宣布放弃“武力协台”的承诺。
  曾担任五角大楼高级顾问的战略学者汤玛斯•巴奈特前不久也在其新书——《行动蓝图:一个值得创造的未来》中表达了同样观点。巴奈特指出,美国对台政策的“战略模糊”已经不合时宜。他在华盛顿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最大的担心是现在保留战略模糊的话,将会让台北在它自己选择的时间、自己选择的条件下,引发中美战争。这将极大地威胁美国在中国问题上的长期战略利益。”巴奈特说,“现在美国应撤回对台湾的安全保证,以免有朝一日台湾领导人突然心血来潮,采取非理性行动,将使两个核大国卷入战端的恶果。”
      ★ “弃台说”在台湾引起高度关注
  台湾岛内各主要媒体这两天都用不小的篇幅报导了卡彭特等人关于“放弃台湾”的言论,虽然解释角度不一,但都给予了高度关注。
  中国国民党中央政策会大陆事务部主任张荣恭对记者说,台湾各界应该对卡彭特等人的这种观点给予重视,以防止陈水扁的行径陷台湾于险境。张荣恭表示,陈水扁的“台独”行径势必导致两岸走向军事摊牌,迫使更多的美国人主张从两岸问题中脱身。台湾前“驻美代表”陈锡蕃表示,台美关系演变到今天这个境地,几乎已是处在坠岸的半空,“只等那一声着地的巨响了”。
  台湾智库国际事务部主任赖怡忠则认为,卡彭特的观点并非显示美国智库对“台湾安全承诺”问题上的态度有重大转变,而是卡彭特本人一贯的战略思维。因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卡彭特就一直力主美国给予海外同盟的承诺越少越好,同时希望美国尽量不干涉盟友的前途发展,应该无条件售予武器。
  “美国目前对陈水扁极为不悦,甚至可以说有些愤怒,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但是要说美国会因而放弃台湾,那就与事实不符。”高雄中山大学教授廖达琪对记者说,美国很明显是将台湾与陈水扁切割对待,美国以“不准陈水扁入境美国”作为对陈水扁的惩罚,但却在多次的国务院记者会上一再公开表示“与台湾友谊不变”,就是“切割”两者关系的最佳例证。
  台湾TVBS电视台于5月9日做的最新民调显示,虽然66%受访民众认为陈水扁这次出访伤害了台湾的尊严,但仍有51%的受访者认为不必担心台美关系受到伤害,这当然是因为美国一再传来“只惩罚陈水扁、不伤害台美关系”资讯所致。
   ★ 民意构成“弃台说”出现的土壤
  在美国,华裔重要组织“百人会”去年也做了一次关于两岸关系的民意调查。民调显示,如果两岸发生军事冲突,75%的受访美国人反对美国出兵协防台湾。前几年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做的数次民意调查中,反对出兵协防台湾的人数都占到50%以上,而支持“台独”的人日渐减少。这说明,大多数美国民众不赞成“台独”,近20年里,这一基本状况没有变化。民意构成了“弃台说”出现的土壤。
  长期以来,美国一直采取“模糊不清”的对台政策。陈水扁上台后采取的渐进式“台独”举措给美国造成了不小的压力。为了尽量避免“台独”将美国带入危险境地,布希政府高官多次明确表明态度,甚至也用“放弃台湾”对“台独”施压。
  在美国眼里,台当局“切香肠式”的“台独”举动有改变现状之虞,他们担心如果任陈水扁闹下去,两岸发生军事冲突为期不远,因为中国大陆绝不会坐视不管。于是,布希公开警告陈水扁不要试图改变台海现状;鲍威尔明确指出“台湾不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国务院高官阿米蒂奇感慨“台湾问题”是中美间的“地雷”;佐利克近日也警告陈水扁当局不要“不断撞墙”,“‘台独’意味战争”,“关系到我们士兵的生命”。
  香港《文汇报》发表评论说,这等于明确地告诉岛内“台独”势力:美国不会为了“台独”分子的私利,而牺牲其国家利益,更不愿意为“台独”牺牲美国人的生命。美国这次清楚讲出“台独”就意味着战争,并刻意在所谓“过境外交”上教训搞“急独”的陈水扁,相信对于那些仍然对美国抱有幻想的“台独”分子来说,是猛掴一掌。
    ★ 美国想从台湾问题中“解套”
  “卡彭特等人的建议从美国的利益出发,希望早日从台湾问题中‘解套’,颇有新意。”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李家泉研究员告诉本报记者,随着中国大陆实力的增强、战略地位的不断上升及台湾的战略价值逐渐降低,美国的主要战略利益应该在中国大陆,美国的政策重心必然会向大陆这边倾斜,美国的对台战略会逐渐清晰化。但是,这种政策转变不会是大幅度转变,而是一种渐进式转变。从长远利益出发,美国应早日从台湾问题中“解套”。“问题是什么时候解,是主动解还是被动解。”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外交室副主任余万里刚刚从美国访问回来,在美国,他和不少美国学者和政府对华决策圈的人士进行了交流。他告诉记者,几乎所有的这些美国人现在谈起中美关系时都必定提到“利益攸关者”,而且很多人使用的是复数,强调美国和中国都是“利益攸关者”,都是当前世界秩序的受益者,应该共同承担责任。
  很明显,从美国国内开始出现关于中国崛起的讨论热以来,美国确实已经接受了中国迅速发展或者说“回归大国本位”的现实,认为中美两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共同利益正在增加,两国可以慢慢培养出一些战略共识,可以期望这两个“利益攸关者”一起来做一些事情。而台湾问题本质上只是中美之间的一个问题,在中美关系的大框架越来越稳定、越来越重要的现实中,台湾问题的因素正在变得越来越弱化。余万里认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美国才会出现放弃协防台湾的对华政策新思维。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沈丁立教授对记者分析说,美国的对外政策是非常功利和务实的,它的精英层看得很清楚,中国的统一是迟早要发生的事情,所以,美国不追求阻挡中国统一,但追求尽量延长中国暂时分裂的局面,因为这样可以让美国做世界的领导者更轻松一些,从这个意义上说,协防台湾对美国而言不属于战略措施,而仅是战术层面的策略。这种策略存在的前提是美国不需要付出重大的代价,包括不被“台独”势力利用,把美国拖入不必要的战争。而现在,美国已经感觉到它对台湾的驾驭越来越失控,所以必须向台湾发出明确的信号,不能再误导台湾。在此背景下,美国智库中有人发表超前的言论,建议美国放弃协防并非具有战略意义的台湾,也是很正常的。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袁鹏也认为,比起过去,美国感觉在它和海峡两岸的三方互动中,寻找和掌控平衡点来维持现状的难度大了很多,所以美国国内的精英层开始对以前的相关政策进行重新思考,在这种情况下,突破传统思维的思想和言论自然就显得很抢眼。
    ★ 台海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减少
  多数专家认为,有关“放弃台湾”的观点在美国还是支流,从目前来看,期待美国政府改变对台安全承诺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面对中国未来发展所谓的“不确定性”,美国在与中国打交道时采取了“两面下注”的战略,美短时期内还不会放弃台湾这个可以牵制中国的筹码。美日将台海列为美日安保条约下的“共同战略目标”就可证明这点。
  专家同时指出,卡彭特和巴奈特的观点代表了美国学术界开始探索对台政策的新思路。虽然并不是所有的学术观点一定会变成政策,但至少可以让政策制定者多了一种新的选择。当年,美国为了联中抗苏可以和台湾“断交”,那么美国为了自身的战略利益而放弃协防台湾承诺也不是没有可能。
  沈丁立教授表示,美国认为,中国还处在积累力量的阶段,没有到解决台湾问题的时候,现在台湾问题上给美国找麻烦的就是陈水扁。所以,美国方面确实已经表现出愿意和中国携手遏制“台独”的趋势。在这种背景下,台海爆发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只会降低。▲
(来源:《环球时报》 06/05/18)
★ 从上海合作组织看中国结盟的动向 ★
http://bbs.milchina.com/read.php?tid=25337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颇有“台词”秀,其中一句台词“中国一直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就博得了世人不少慷慨的掌声。但实践证明,这些自我约束的外交政策所获得的掌声,只能浪得虚名,没有给国家利益带来真正的实惠,所谓弊多利少,目前,中国正处在“崛起”与“遏制”的相持阶段,中国真正要想做大做强,即要依靠内力,又要借助外力,而结盟便是不可忽略的外力,所以,中国要借上海合作组织这块试验田,推而广之,广而用之,为国家长远的安全乃至生存战略服务。
★ 一、上海合作组织的意义:
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张德广说:上海合作组织的宗旨是保证本地区的安全、稳定、经济繁荣和人文发展;该组织成立五年来的历史说明它“不辱使命”,充分证明了其生命力;他还说,上海合作组织已做好准备促进与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威胁的斗争,解决毒品贩运和其他地区问题。从上述的言词中,我们可以分析认为,中国对结盟运动的看法,有所改变,至少,中国已意识到结盟是大国之间博弈的利器。
★ 二、结盟的意义和作用:
1、 历史意义:何谓结盟?韩非子《五蠹篇》是这样解释的:“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其策略是联合多数,通过共同行动来抗衡强国,以谋求自己安全利益,避免被大国吞食。早在中国的战国时代,人们就开始了结盟组织的运动,首创人便是燕国人苏秦,他是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谋略家,当时战国七雄,一秦独强,为对抗强秦,苏秦提出合纵策略,他挂六国相印,担任纵约长,率齐、燕、韩、魏、赵、楚六国,结为同盟,团结一致,合纵抗秦,曾在一个时期内取得了成效,使秦国陷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不敢贸然侵犯六国,其合纵策略维持了六国安宁达百年之久。二战时期,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苏、美、英、中等二十六国在华盛顿签订了“联合国宣言”,形成了反法西斯联盟,孤立和打击当时最强的德国,最终同盟国赢得了这场战争,毛主席对二战评价时指出:“反法西斯同盟的人民的努力使打倒法西斯成为可能”,从而论证了结盟这一巨大的历史意义。
2、 现实意义:当今世界,从国际关系的格局来看,现实世界实际存在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的三方势力,即美国代表超强一极,中俄代表次强一极、北约代表又次强一极,形成了“三点共一局”的态势,可以说,后冷战时代新一轮明争暗斗图形渐显轮廓,如一个国家继续坚持单打独斗的战略思维观,显然不适应当前的国际环境和形势发展的需要,纵观全球,三方势力竞相争锋,华沙组织虽已作古,但北约组织却是“小荷已露尖尖角”,它强劲的势头越来越猛;美国依然一强独大,它与英国日本以色列合纵,开始用分化、瓦解、恐吓、威逼等组合手段,打压弱国,遏制强国,非法操纵国际事务,占据国际主导地位,中国面临如此困境,应尽快抛弃不结盟的陈旧观点,不失时机地抓住结盟这个外力为我所用,除了上海合作组织外,应广泛地开展世界统一战线,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与更多的国家结成多边的、多向的、多地区的国际同盟组织。
同时,优先考虑和俄罗斯靠近,进一步地探讨中俄结成军事同盟的可能性,因为中俄的外部环境正日趋成熟,俄中关系正处于“哥俩好”的时期。近来中俄关系可谓好戏连台,如解决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胡锦涛主席对俄进行国事访问;中俄两国举行大规模联合军事演习,这一系列的好戏,正不断地把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推向纵深。针对中俄关系加温,日本《产经新闻》说,日本政府担心中俄接近,因为可能会形成对日包围圈,动摇日美的同盟关系。如真若该报所说的那样,岂不是正中我们的下怀?中俄结盟的好戏还没开场,就被戏迷看好!的确,中俄结盟的条件已趋成熟,而结盟的价值和意义重大又深远:
第一,可以有效地制衡并发展东方与西方的多边关系,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第二、从军事上来看,目前国际局势的一大特点是美国主导世界,而中俄两国一旦结盟,即可反制和削弱美国对中俄的围堵和遏制,又能对北约起到震慑作用。
★ 第三,中俄两国取长补短,共谋发展,共利双赢。
面临机遇和挑战,中国外交政策不要再抱着教条不放,如果一厢情愿地作茧自缚,自套枷锁,那只能受制于人,遭人嘲弄。为今之变,要从国家大局出发,从长远利益考虑,用战略的眼光去看问题、看世界,看对手。引起我们高度警惕的是,今年日本将与美军推出“山樱”联合军演,携手操练“如何抢回遭受外来入侵的西南孤岛”,把假想敌锁定为“中国”。据日本军方人士透露,日美同盟加速提升军事实力,“包含着抗衡中俄发展的军事”,由此可见,日美结盟是超意识流的,日美同盟的战略作用也日益突出,它对中国的遏制发挥了巨大作用,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因此,中俄结盟,不仅具有重要性,而且还有必要性,如果中俄联手,一定会为建立新型国际组织做出很好的范例。笔者认同,在本世纪的国际秩序中,建立多国协商解决重大问题的组织机制利大于弊,通过国际间的结盟组织,不仅可以在该组织框架内就地区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加强合作与协调,同时也可以借此确立各自在多极化国际关系体系中的优势地位。
三、对于结盟组织的反思:再以战国时代合纵术为例,合纵抗秦,几合几散。
终未成大气候,分析成败原因,得出的结论是,由于六国利害关系各不相同,六国没有团结统一的意志,彼此之间相互利用,猜忌,加上秦国以各种手段从中破坏、瓦解,致使合纵随之崩溃,但这并不是说这一谋略运用不当,相反,它恰恰说明了,六国没有很好地坚持这一谋略,而非是这一谋略不奏效,其实,合纵术在当时是六国抵抗强秦的唯一上策,而合纵谋略使六国维持了百年之久,便是最好的说明,以至后来有谋之士也都积极推行这一谋略,便发挥了这一谋略的巨大作用,当然,这是有史可证的,三国时期,诸葛亮为联吴抗魏,舌战群儒,最终使孙权采纳了自己的建议:“今将军诚能与豫州协力同心,破曹军必矣”,于是吴蜀在历史舞台上导演了一场“火烧赤壁”的大戏,致使曹操落得个兵败走华容的狼狈下场,遂教蜀吴联手抗魏的佳话一直流传至今。
结束语:《战国策》中说:“安民之本,在于择交”,如何运用好结盟这个利器,关系到中国谋求发展、生存、安全的大事,而结盟这一模式,“前有古人,后有来者”,相信聪明的中国人,能独悟其理,高人一等。 米尔军情评论员:铜都泠泠生2006年5月19日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