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变化快:从“东亚病夫”到“超级中国”★★★★

名人名言: 8、生活篇:生活本身也就是艺术
http://www.boxun.com/news/gb/health/2012/10/201210050350.shtml

☆生活又是什么呢?生活就是没尽的意欲。--梁漱溟
☆生活就是一种选择。--蒋子龙
☆生活是无法勉强的。--夏衍
☆生活的本身就是根鞭子,责任、荣誉、事业、家庭的负担、子女的衣食、未来的保障……都像鞭子般在后面抽着你。--古龙
☆外界再严酷的束缚,内心再迂腐的观念,都不是生活本身的的对手。--史铁生

今 日 看 点:2015-02-21▲◆★●■☆

宋庆龄留在瑞士银行保险箱的“秘密遗嘱”★★★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5/02/19/4044607.html
莫迪春节“偷袭”藏南 北京破例反击★★★★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5/02/20/4046176.html
男人喝酒有7大惊人好处★
http://fashion.ifeng.com/a/20150220/40084379_0.shtml
孩子拥有6大好习惯注定前程似锦★
http://fashion.ifeng.com/a/20150219/40084288_0.shtml
世界变化快:从“东亚病夫”到“超级中国”★★★★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5/02/20/4045597.html
西北狼复出余波震荡 中央辟谣机制失效★★★★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5/02/20/4046156.html
“法外反腐”与“法治反腐”★★★★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5/02/20/4046159.html


宋庆龄留在瑞士银行保险箱的“秘密遗嘱”★★★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5/02/19/4044607.html

史海钩沉 2015-02-19:“万一我遭遇不测,我决定将我北京和上海淮海路1843号家中的所有藏书移交给恩斯特·邓作纪念,以回报他对我的所有善意。”这是右图中宋庆龄给邓广殷的遗嘱内容,写于1975年,也就是宋庆龄遭遇“地震”之前。后来,邓广殷将这批书捐赠给了国家,如今,在上海的宋庆龄故居中,留存着遗嘱中所说的珍本藏书4900多册,其中很多书出版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她从不忘记别人给过她的帮助,真诚地向每一位帮助过她、为她做过任何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事的人表示由衷的感谢。”当被问及当年收到遗嘱的心情时邓广殷说。

在上海宋庆龄故居陈列馆,宋庆龄给邓广殷的遗嘱,被刻成了牌匾,静静地陈列着。大多数参观者往往不会注意,当然更不知晓这份曾密存于瑞士银行保险箱中的遗嘱的来龙去脉。

在遗嘱中,宋庆龄将自己北京和上海两处住宅中的全部藏书作为回报,赠送给邓广殷。而在宋庆龄的全部私人财产中,这是最珍贵、最有价值的部分。宋庆龄一生喜欢读书,因此,很多朋友赠书给她,她也喜欢收藏书。宋庆龄故居的这些书跟随宋庆龄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其中有很多中外书籍今天已经绝版了。仅在宋庆龄上海故居,共有藏书4900多册,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哲学、理论、文学、教育、宗教、科技等12大类。除中文外,还有英、法、日、德、俄、希腊、朝鲜、拉丁等17种文字。其中很多书出版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年代最早的是1811年出版的文学书籍——英文版的《弗罗丽达的故事》。

邓广殷是何许人也?为什么宋庆龄要把珍贵的藏书全部馈赠给他?

20多年间,关于宋庆龄给邓广殷的遗嘱,我曾听过多种版本。《世纪》杂志2008年第2期刊登过《执行宋庆龄的遗嘱秘闻》一文,也提及此事,但没详述原委。

邓广殷获赠宋庆龄全部藏书绝非偶然

笔者在中国福利会工作,熟知邓家父子;又因工作关系,与邓广殷经常来往。交往中,我感觉邓先生为人低调,对宋庆龄感情很深。他曾让我注意宋庆龄独特的笔迹、书写习惯和书法风格。他说,宋庆龄习惯并喜欢使用一种笔,但国内没有,长期以来一直由他提供。但是他闭口不谈遗嘱之事。

第一次听邓广殷本人讲述宋庆龄给他的遗嘱,是2007年12月在海南文昌的维嘉国际大酒店。为了表彰邓广殷热心慈善,捐资助学,我请电视台记者对他做个专访。在介绍他时,我特别指出,宋庆龄与他关系很不一般,把全部藏书作为遗产送给了他。接着我的话题,他笑着告诉我,这里面有个故事,并简单陈述了一遍。可惜,当时我忙于其他事务,没有就细节追问,他也没有详谈。

2009年12月,我在翻阅邓广殷新近捐出的宋庆龄写给他的信时,发现其中一封提到了遗嘱,引起了我的兴趣。于是,我特意请邓先生详细讲述了相关的故事。

邓广殷出身世家,是香港邓崇光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政协第六、七、八、九届委员,上海宋庆龄基金会理事,第十四届宋庆龄樟树奖获得者,也是中国福利会的前身——保卫中国同盟的领导人邓文钊之子。

邓家与廖家是亲戚。邓广殷的母亲何捷书是何香凝的侄女。其父邓文钊早年读书时曾与在香港避难的廖梦醒、廖承志姐弟共同生活过一段时间。对于年龄相仿、阅历丰富且具传奇色彩的廖梦醒与廖承志姐弟十分钦佩。特别对表兄廖承志,佩服得五体投地,言听计从。据邓广殷讲,父亲一直教育他要以廖承志为做人的榜样。连读书,都要进廖承志的母校。

1938年,廖承志在香港建立了八路军办事处,经常约友人到邓文钊家聚会,酝酿组建一个机构,向抗日根据地延安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资和医疗援助。此时的邓文钊已从剑桥大学毕业,担任华比银行经理。他以一腔爱国热情,积极帮助廖承志在香港开展工作。廖承志就将邓文钊作为可靠的同志推荐给宋庆龄,并在宋庆龄领导下一起创办保卫中国同盟(即今天的中国福利会)。宋庆龄任中央委员会主席,邓文钊任中央委员兼司库,从此成为宋庆龄至亲的朋友。为了支持宋庆龄的事业,他倾其所有,还提供自家客厅与游泳棚作为宋庆龄接待重要宾客的场所。为保盟解决车辆和交通运输等问题,还腾出自家2个大仓库给保盟使用,专门堆放准备向抗日根据地转运的救援物资。海外大宗捐款和救援物资全部由他亲自接收并转往抗日后方和延安。他利用富商的身份,出面为中国共产党主办了《华商报》。新中国成立后,邓文钊担任了广东省财政厅副厅长、副省长,全国人大第一、二届代表。“文革”中遭受迫害,于1971年1月去世。

邓家与宋庆龄的友谊还表现在生活方面。新中国建立后直至改革开放前的很长时间里,物资供应始终匮乏,特别是生活用品和药品。邓家父子通过香港渠道,源源不断地向宋庆龄提供她所需要的物品。宋庆龄曾多次表示无法报答感激之情,称邓家父子依然担当着“司库”的职责。

宋庆龄生前将邓广殷视为干儿子,从1971年起给邓广殷写信,自1971年至1980年的十年时间,共给邓广殷写了189封信,在信中亲切地称他为“BB”。

邓广殷将宋庆龄遗嘱密存瑞士银行

1975年2月,邓广殷收到宋庆龄于1975年2月18日从北京寄来的一封短信。全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亲爱的广殷:

我匆匆写这几行字是要告诉你,我们接到通知,现在到这个月底有一次6级左右的地震,中心在北京。你可以想像(象)的(得)出,每个人都很紧张。一些上海的朋友催我回上海的家,但是那样会给这里的人民中间引起更大的恐慌,所以我还是留在这里,不管会发生什么。

我已经写好了遗嘱,但是我想单独写一张由你保管。

我从勤勤(邓广殷的女儿邓勤——作者按)那里听说她已经通过了考试,现在很开心,打算期中考试期间去游览苏黎世。

祝你和家人身体健康,希望你的哮喘已经治愈。

问候你及你的家人。

诚挚的伯婆

从信中可知,宋庆龄面临地震来袭,为了不引起人民的更大恐慌,决定留在北京,并做了最坏的打算,妥善安排后事。宋庆龄说已经写好了遗嘱,但是想单独写一张由邓广殷保管。信中附了一份专门为邓广殷而写的遗嘱,用的是英文。但其中两处特别使用了括弧,里面注上中文。这两处是:(遗嘱)和(邓广殷同志)。遗嘱内容如下:

“我的遗嘱 1975-2-18。万一我遭遇不测,我决定将我北京和上海淮海路1843号家中的所有藏书移交给恩斯特·邓作纪念,以回报他对我的所有善意。宋庆龄 北京。”

邓广殷收到宋庆龄寄给他的遗嘱后,认为事关重大,决定秘不示人,妥善保管。那时,他的女儿邓勤在瑞士洛桑旅游管理学院学习,他正准备前往探望。于是他立即携带遗嘱来到瑞士,将其存入银行的保险箱中。

邓广殷把宋庆龄全部藏书捐赠国家

据当年中共中央在宋庆龄逝世后批准成立的“执行宋庆龄同志遗嘱的”八人临时小组唯一健在的成员李家炽先生回忆,1981年6月由邓颖超起草的《执行宋庆龄同志遗嘱的办法(草案)》第五条写明:邓广殷已有声明,所赠书籍不接收,交公处理。

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1981年5月,邓广殷突然接到新华社香港分社的紧急通知和机票,让他即刻赶往北京。到了北京,他才知道宋庆龄病危。邓广殷是香港唯一受邀赶往北京伺候在侧的人。于是他每天去探视,直到5月29日宋庆龄去世。他参加了守灵、悼念等等活动。当年宋庆龄让他勿将遗嘱之事告诉他人,因此,直到追悼活动结束,他只字不提遗嘱。国外来的亲戚、朋友都走了,他也打算回香港。此时廖承志让他不要走,再多住些日子。他每天到廖承志家喝喝茶,聊聊天。直到邓先生母亲急了,问为什么不让邓广殷回来?写信向北京要人。于是,有一天,廖承志把邓广殷叫到家里,关上门,问他,有无宋庆龄的遗嘱?

显然,廖承志并未看到宋庆龄单独写给邓广殷的遗嘱。只是看到宋庆龄留下的备份文件,即她处置自己遗产的一份意见。邓广殷答,有的。但他未带在身上,也不准备出示遗嘱。

廖承志问邓广殷打算怎么办?

由于邓广殷事先并无思想准备,便顺口回答:“要不捐给国家?”

廖承志马上说:“好,你把这个意思写下来。写个捐赠报告。”

邓广殷表示自己不会写,也不懂格式,要求廖承志帮忙代写。

于是,廖承志十分麻利地拿起笔纸,当场拟就一份草稿,很快,也很短。廖承志要求邓广殷依葫芦画瓢,马上照抄一遍,并签署名字。

随后,廖承志立即收起邓广殷签过名字的捐赠报告,告诉邓广殷可以返回香港了。

我问邓先生,是否将草稿或捐赠报告留下一份?

他说都没有。当时这一切是在很短时间内发生的,自己稀里煳涂,没想很多,只记得草稿、捐赠报告等等都被廖承志收走了,什么也没有留下。本能告诉他,宋庆龄家里这么多藏书,分别放在北京和上海,他根本带不走,也无法搬回香港家里,捐给国家是最妥善的办法。他至今都不认为自己捐出宋庆龄赠给他的藏书,有多么的了不起,也从未向国家和有关部门提出过任何要求,甚至至今没有看到宋庆龄送给他的全部书籍。为此举办的捐赠仪式也是事后由时任中国福利会名誉主席康克清主动提出,并且坚持安排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她认为,如果不这样做,对邓广殷太不公平。

当我问及邓先生当年收到宋庆龄给他的遗嘱时心情如何?他满怀深情地表示,宋庆龄是一位令人尊敬的伟人!1975年,在接到宋庆龄那封关于遗嘱的信时,他十分紧张,也十分感动!他被深深地震撼!不是为得到宋庆龄赠予的藏书,而是为宋庆龄在危难将至的紧急时刻,不慌、不乱,表现出的勇敢,以及始终与人民和老百姓同生死、共患难的精神。邓广殷认为,在紧要关口方显现人的品质。当大地震即将来临时,宋庆龄选择了与人民同在。她明知危险,却临危不惧,泰然安排后事,显示了她一切以人民利益、国家利益为重的胸怀,体现出她沉着坚定的意志。这一点令邓广殷十分钦佩,难以忘怀。他说,关键时刻,宋庆龄表现出的是她一生具有的伟大人物的高贵品德。

至于宋庆龄给他的那份遗嘱,邓广殷认为体现了宋庆龄对他的情谊和她的一贯为人,即从不忘记别人给过她的帮助,真诚地向每一位帮助过她、为她做过任何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事的人表示由衷的感谢。  (作者为上海宋庆龄基金会副秘书长)▲◆★●■☆

 

莫迪春节“偷袭”藏南 北京破例反击★★★★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5/02/20/4046176.html

新华网 2015-02-20:中国农历春节大年初二(2月20日),中国外交部罕见当天反击印度总理莫迪访问藏南地区(印度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当天,中国外交部表态从不承认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坚决反对莫迪所为。近年,中印两国领导人强化接触,但两国边界争端问题时而升级,尤其是在民族主义色彩浓厚的莫迪上台后。

当天,中国外交部罕见就印度总理莫迪2月20日当天赴中印边界东段争议区活动答记者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称,中印边界东段地区存在巨大争议,这是众所周知的客观事实。中国政府从不承认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中方对印度领导人到争议区活动表示坚决反对,并向印方提出了严正交涉。

她在记者会上警告说,印方有关举动不利于双方妥善解决和管控分歧,也不符合两国关系发展大局。我们要求印方重视中方严正关切,与中方相向而行,坚持通过谈判公平合理地解决两国边界问题,在边界问题解决之前,不采取任何使边界问题复杂化的举动,维护两国关系良好发展势头。

2月20日,中国农历春节的大年初二,莫迪突防中印东段边界争议地区藏南地区,参加所谓的“建邦日”活动。藏南地区是中印之间主要的边境争议地区之一,目前在印度的实际控制下。近年中印边界争端对峙事件不断,印度甚至在2014年7月15日又正式在该区域成立了第18个县–南赛县(Namsai),以加强在该区的控制。

习近平上台后正在试图强化中印的友好关系。本月2日,习近平刚刚“破例”会见了为莫迪访华打前哨的印度外长斯瓦拉杰。习近平声称,去年9月我访问印度期间,受到印度政府和人民的热情友好接待,至今记忆犹新。以此访为标志,中印关系已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两国领导人共识不断得以落实,双方友好交流合作势头很好。“我欢迎莫迪总理早日访华。双方要把握住世纪机遇,对接发展战略,继续推进并早日完成产业园区和铁路等战略性合作,惠及两国25亿人民,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我们要耐心管控好两国存在的分歧,不使分歧影响两国关系大局,本着真诚的意愿推动有关问题逐渐得以妥善解决。”▲◆★●■☆

 

男人喝酒有7大惊人好处★
http://fashion.ifeng.com/a/20150220/40084379_0.shtml

2015年02月20日 39健康网

医学上已经证明,适量饮酒可以对人体产生真正的健康功效,比如降低胆固醇,强化智能,激发灵感等。如果你是一名达到法定喝酒年龄的成年人,每天晚上喜欢享受一杯黑皮诺(Pinot Noir)葡萄酒,那你应该最能体会到适量饮酒的神奇效果。不过,如果你喜欢酗酒,那你可能跟酒的健康功效无缘了。下面我们来看看,适量饮酒对人体有哪些好处。

1、降低有害胆固醇

营养学家和医学家都曾对“法国悖论”迷惑不解:法国人明明吃那么多高饱和脂肪的食物,但他们患冠心病的概率却那么低。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后来,研究人员发现,“法国悖论”的产生主要归功于红葡萄酒。红葡萄酒是法国人日常饮食中不可缺少的角色,它可以减少有害胆固醇,预防血栓,从而降低冠心病的患病率。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女人每天应该喝一杯葡萄酒(100-150毫升),而男人可以喝两杯(200-250毫升左右)。

2、预防糖尿病

医学家希望人们记住,适量饮用的酒精饮料可以像其他食物那样给人体带来一定的健康效应。最新的研究发现,对女人来说,酒精可以激发人体产生胰岛素,从而预防因血糖突然升高而导致的二型糖尿病。不过,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确定到底多少量的酒精才能产生这样的效果。

3、激发大脑智能

葡萄酒可以提高人体有益胆固醇的含量,从而让血液更通畅地流向大脑。研究人员相信,适量饮酒或许可以扩大大脑的血管,提高血流量,抗击与痴呆症相关的有毒蛋白质。另外,酒精可以让脑细胞产生可控性压力,从而帮助它们更好地处理可能导致痴呆症的强大压力。

4、预防胆结石

胆结石的主要构成成分之一就是胆固醇。葡萄酒中的抗氧化物可以提高人体(包括胆囊)里的有益胆固醇含量,减少有害胆固醇,从而预防胆结石的产生。

5、控制体重

实践已经证明,长期适量饮酒(男人每天2杯,女人1杯)之后,人体可以有效地代谢酒精,不会引起体重增加。如果每周喝5-7杯酒,可以有效帮助减少吃零食和宵夜的次数,防止进食过量。比如,一杯淡味啤酒就可以让你的肠胃产生饱足感,控制食欲,但又不会带来过高的卡路里。

6、预防肿瘤

红葡萄酒中的白藜芦醇具有强大的健康功效,可以预防脂肪积累,降低胰岛素抗性,预防糖尿病。一些研究人员相信,白藜芦醇可以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的生长来达到预防和治疗肿瘤的效果。它甚至还可以通过阻隔雌性激素的生长效应来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

7、强化骨骼

早上喝麦片粥的时候,一般人都喜欢加点牛奶进去。不过,你也可以用艾尔淡啤(Pale Ale)来代替牛奶。很多啤酒,尤其是艾尔淡啤,包含大量的硅元素。啤酒中的硅元素跟牛奶中的钙元素一样,都可以强化骨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症。美国塔夫斯大学(Tufts University)的研究发现,每天适量喝点啤酒或葡萄酒的人,不管男女,都比那些不喝的人具有更高的骨质密度。▲◆★●■☆

 

孩子拥有6大好习惯注定前程似锦★
http://fashion.ifeng.com/a/20150219/40084288_0.shtml

好习惯1:有礼貌

礼貌是人际关系的桥梁,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只要有礼貌,一切都好办!而有礼貌的习惯更常见于日常生活之中,比如会问早道好、见到亲友能主动打招呼,或是将“请”“谢谢”“对不起”时常挂在嘴边。

养成妙招:

1)说给孩子听

在宝宝六七个月大时,就能听懂大人的语言,只是还没有说的能力。但是,家长不要认为因为孩子还不会说话,就不重视语言礼节。语言能力是由听说发展到读写,因此在听懂大人语言后就开始发生作用。所以,不要忽略怀中小宝宝的感受力,他此时就对礼貌的言谈有了感受能力。

2)家人互动有礼

许多家长在外会以礼待人,但在家中却往往用命令的口气指使家人,而幼儿第一个接触的生活环境就是家庭。因此,即使在家里,即便是对待自己的孩子,我们也应该持有礼貌的态度,要知道,生活互动细节会在无形中产生重要的潜移默化作用。

3)身教重于言教

在家中建立了有礼貌的互动模式后,家长更要以身教示范,并非只和孩子互动时有礼貌。此外,当家长带着孩子拜访亲友时,也要主动和亲友打招呼,并且鼓励孩子向大家问好。
好习惯2:尊重别人

尊重别人包含许多内容,比如自己完成事情、不带给他人麻烦、接纳别人和轮流等待,而有礼貌的好习惯也是尊重。对孩子来说,尊重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因此,父母更应该协助孩子从生活中许多小事做起,让孩子成为懂得尊重别人的小天使。

养成妙招

1)尊重孩子

父母常会不自觉地犯一些小错误,如在穿衣服时,问孩子要穿什么颜色,可是当孩子回答后,父母却不予采纳,甚至质疑“为什么要穿那个颜色”。既然给了孩子选择的权力,就要接纳他的意见,这是最简单的尊重。只要孩子的行为举止不是离经叛道,父母就应在合理的范围内接纳并且尊重他的做法和意见,这样孩子才会感受到父母的尊重,在心里会形成自信,有了自信后才能够尊重自己,进而尊重他人。

2)轮流等待

在幼儿时期最常见的、不尊重他人的做法就是抢玩具,因此,学会轮流等待也是学会尊重他人的关键。当孩子出现抢夺他人玩具的情况时,父母一定要马上制止,比如可以明确告诉他:“这是小明的玩具,如果你也想玩,先问小明能不能借给你。”或是让孩子在一旁等待,等到小明不玩了,再去借来玩。

好习惯3:物归原处

物归原处看似简单,却是许多成人也做不到的好习惯。比如自己从书架上把书取下阅读后,就随手放在茶几上;喝完水,杯子也随手放在餐桌上。很多父母都在抱怨孩子不会将玩具收好,却忘了自己也有同样的小毛病。

养成妙招:

1)清楚规划收纳空间

要孩子将东西放回原位,首先要规划出清楚的收纳空间,并且让孩子知道什么东西就该放在某个地方。比如跟孩子说“玩具的家在这里,你每天都会回家,所以也要让玩具回自己的家!”

2)从孩子自己的东西做起

要孩子学会物归原处,应从他自己的东西着手,比如衣服、玩具、鞋子等。首先让孩子知道这些东西放在哪里,由他自己拿出来,这样他才知道要放回哪里去。可以在孩子放玩具的收纳箱外贴上玩具的图样或颜色标记,或者在衣柜外贴上衣服的图样,这样孩子便能清楚了解物品摆放的位置。

3)给孩子机会

当孩子刚一开始把玩具摆放回去时,可能不会放得很整齐,家长一定要包容这样的情况,一步一步慢慢引导,不要因为孩子没放好就责骂,应该先鼓励他“放”的动作,然后才要求“放好”。聪明的家长不妨花点心思,比如将放玩具的箱子以颜色区分开来,请孩子依颜色把玩具摆放在应有的位置,或是在鞋柜上贴两个可爱的小脚丫等。

好习惯4:自动自发

如果你是个凡事都会帮孩子做好的家长,那就不用期待孩子有一天会自己做好份内的事!要求孩子自动自发的首要之务,就是家长要学会放手,让孩子“亲自”完成他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事情,这样他才不会养成过分的依赖感。

养成妙招:

1)规律的生活作息

要孩子自动自发完成某些事,就要先为他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比如12点吃午饭、下午1点午睡、下午3点玩玩具等。在每件事要进行之前,要先跟孩子预告,比如:“再过5分钟,我们就要吃饭了。”如果孩子还小,可以用音乐的方式提醒,比如:“听到音乐向,我们就要收玩具啦!”用这样的方式让孩子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日后他才会自动去做下一步的动作。

2)耐心和鼓励

这种自动自发的习惯可能从2岁开始培养,一直到孩子五六岁甚至年龄更大时才会成功。在这个过程中,最需要家长耐心的支持与鼓励。在观察到孩子自动自发完成某些事之后,就给予口头鼓励,甚至累积到某种程度时,也可给孩子一些物品上的奖励,这些都是增强良好行为的有效方式。

好习惯5:整洁卫生

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仅和健康有关系,更会影响到外观的整洁,甚至是人际关系的发展。如果孩子整天脏兮兮的,估计他在幼儿园里也不会找到小朋友来一起玩耍。

养成妙招:

先从小地方做起

幼儿能做到的卫生习惯,包含饭前洗手、饭后漱口、如厕后洗手、打喷嚏和咳嗽时捂住嘴巴等。虽然这些看上去都是小细节,但是家长都要从生活中做起。饭前饭后带着孩子一起洗手、漱口,可以在浴室放置防滑小椅子,让小朋友可以够到洗手台,当然大人要站在一旁,以免孩子跌下。洗完手后,可以拉着孩子的手闻一下,并说:“哇!好香啊!这样细菌就不会再来了!”让孩子明白洗手是有正面意义的。

好习惯6:阅读

或许不是每个人都认为阅读也是生活中的好习惯之一,而视每个人的兴趣而定。不过,阅读有助刺激思考,许多绘本的主题和孩子的生活有关,可让孩子从生活中获取经验,并且从绘本中引发思考,进而练习思考能力。因此,阅读绝不仅仅是咀嚼文字而已,确实还能提升生活能力。

养成妙招:

1)带着孩子一起看

从宝宝7个月大开始,父母就可带着他一起读绘本,即使他看不懂文字,对于图像的意涵了解也有限,但是父母能像播报员一样,在绘本里头看到什么就说给孩子听,特别是在他生活中能接触到的东西,在绘本上看过后,现实生活中也能接触到,就可提醒孩子之前在绘本上看过,以加深孩子的印象。

2)通过绘本思考

当孩子有了语言能力后,不妨通过绘本抛出一些小问题来问他,例如“你觉得小红帽接下来会怎么做”或“如果小红帽没有听大野狼的话,你觉得会怎么样”等。类似这种开放式的问题,都能让孩子练习思考,不用担心问题太难,因为这样的问题本来就没有标准答案,而孩子天马行空的想像力却会给你意外的惊喜。

3)固定的阅读时间

虽然要培养阅读习惯,但也不表示不能接触电子媒体,家长应每天抽一段时间和孩子一起阅读,不论是带着孩子一起看,或是孩子有翻书的能力后,让他在一旁自己翻,自己也可趁机看看自己的书。时间一久,自然就养成阅读习惯。▲◆★●■☆

 

世界变化快:从“东亚病夫”到“超级中国”★★★★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5/02/20/4045597.html

多维 2015-02-20:《超级中国》让中国的五毛都不好意思看下去了!韩国KBS热播的这部纪录片俨然成为中国的宣传片。事实上,中国雄心勃勃地在全球开疆拓土的时候,的确意识到“软实力”的力量,且不论这些动作能否带来实际的收益,但是的确中国形象正在改变、被塑造。不久前,中共英文国际宣传片同样被视为中共外宣进攻的步骤。但从国人自觉的“天朝上国”到一落千丈的“东亚病夫”,从赤色恐怖到中国崩溃论再到中国威胁论,中国当下又重新回到一个复杂的节点。它有令人无法理解的不自信,却有醉心于那些规模浩大的大手笔。这是一个全民都陷入心理矛盾的时代,也是一个危险的时代。

乾隆二十五年(1760),距离鸦片战争尚有80年。一天,来自法兰西的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蒋友仁将当时水平极高的手绘世界地图《坤舆全图》进呈御览,“取新辟西域诸图,联以西来所携手辑疆域梗概,增补《坤舆全图》(南怀仁绘制)”。在大陆热播剧《大清盐商》中,体态龙钟的乾隆帝多次抚摸这尽收眼底的“河山”,面对身边的洋画师、洋和尚、洋工匠,陷入一次又一次的沉思。

80年后,鸦片战争彻底破碎了中国的天朝上国的美梦。论者多矣,大多认为干隆末年拒绝英国使者马戛尔尼时的傲慢与妄自尊大便注定了彼时的悲剧。而林则徐虽有知识分子报国之志但终究无知者无畏,成为这场注定要发生的战争的导火索。——中国,这一庞然大物,原来只是一个虚有其表的“纸老虎”。

19世纪末20世纪初流行的一个名词“东方病夫”,国人多认为这是对中国的侮辱与蔑视。在风靡华人世界的精武英雄霍元甲和高徒陈真的故事中,虹口道场的日本人派人来公祭霍元甲,送上“东亚病夫”牌匾。而当时陈真不甘国民被侮辱,瞒着众师兄弟,独自将横额送回虹口道场,以一敌多,以迷踪拳及双节棍打败日本人;并且在公园内凌空踢碎“华人与狗不得进入”的告示牌。但实则这一切都是一种误解,“东亚病夫”,非洋人谓中国人,实为中国人自谓以自励也。

“东亚病夫”一词最早出现为“东方病夫”,出自当时上海英国人办的英文报纸《字林西报》1896年10月17日的一篇文章,作者是英国人,批评官僚腐败、风气恶劣的晚清政府。晚清西方世界将中国称作“病夫”,非但与中国人的身体素质毫无关系,而且不存在所谓的“讥讽”、“嘲笑”的意味。李佳白甚至还为中国人开出了药房。1903年前后,以梁启超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扭曲西方的“中国病夫论”的内涵。在该年发表的《新民说》里,第一次用“病夫”来形容所有的中国人,说:“夫中国——东方病夫也,其麻木不仁久矣。”陈天华1903年写作《警世钟》,就说:“外洋人不骂(中国人)为东方病夫,就骂为野蛮贱种。”

但无论如何,彼时的中国积贫积弱、内忧外患,在外人看来,形象自然不会好。毛泽东的岳父、北京大学教授杨昌济在1913年写道,“试观汉口、上海之洋街,皆宽平洁净,而一入中国人街道,则狭隘拥挤,秽污不洁,……上海西洋人公园门首榜云:‘华人不许入’,又云‘犬不许入’,此真莫大之奇辱……平心论之,华人如此不洁,如此不讲公德,实无入公园之资格。”杨昌济说,西方人虽然是欺人太甚,但中国人如果不改习惯,“养成与西人平等交际之资格,则此等耻辱终湔洗之期”。

受19世纪末以来的排华运动的影响,黄祸的化身“傅满洲博士”开始活跃在美国影坛上。傅满洲被塑造成拥有尖下巴、八字胡、细长眼的奸诈邪恶的形象,总是幽闭在黑暗世界中,精通各种酷刑和毒药,策划种种邪恶勾当。他集当时西方人对东方华人所有最恶劣的想象于一身。一个细节折射一个时代,一个时代决定一个时代的认识。一战、二战,中国都是战胜国,中国一度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肩负的任务和付出的牺牲足以令中中国跻身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但这并没有阻止外界对中国的认知仍然停留在封建落后的认识。

中共建政后,美国与很多西方国家都认为中国是赤色灾难,是邪恶的共产主义国家苏联阵营的一份子。电影《水深火热》(1954)描述一名共产主义者试图在朝鲜或满洲投射原子弹嫁祸美国,一位美籍华人从那名“赤色分子”的阶下囚那里得知情报,舍身阻止了这一阴谋。当中国在文革后再次打开大门时,西方对中国充满好奇与神秘感。作为美国主流媒体的灯塔性存在,1978年和1985年邓小平曾两次作为封面甚至年度人物出现。赤色敌人的形象正在改变,当时不苟言笑的邓小平以及中国领导人开始频繁的外访。

经三十年改革开放的狂飙突进,中国重返世界舞台,同时大量扩充军备……这一切促成了中国威胁论在20世纪末21世纪之初甚嚣尘上。前德国驻华大使康拉德·赛茨曾著书称中国为21世纪“东山再起的超级大国”。而与之相对的是,美籍华人章家敦于2001年著作《中国即将崩溃》,预测中国社会体制因种种问题将在少至五年、大至十年内崩溃,此后他更将时间节点划定为2012年。

可以说,今天的中共正是在不断地证伪那些预言前进的。有人将中国视为唯一与美国并肩的G2,而好莱坞大片中也在不断通过中国元素来认真对待中国市场。在《环太平洋》中,全人类最后的一道防线就被设置在了香港。中国制造的机甲暴风赤红和三胞胎操作员也成为了影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今,中共开始积极主动地去改变甚至塑造中国形象,而且更加偏好动用大手笔、大制作去迫切希望得到外界的认可(当然,这只是某些倾向,并不带有绝对意义)。从2008那次盛况空前的奥运会、2010年耗资巨亿的上海世博会,中国的大国地位正在情愿或者不情愿地被认可。曾经中共力推孔子学院全球普及,曾经新华社、央视等抢滩登陆纽约时报广场,但实际效果却未必有多好。

“华丽的中国时代正在展开。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13亿人口创造出强大力量;军事、外交向世界展现中国影响力;土地蕴含潜力与力量;迈向文化大国;共产党:中国式领导的强力指导……”更为重要的是,当韩国KBS电视台推出新年特别纪录片《超级中国》热捧中国时,中国国民自上而下的所有复杂心态可能一览无余,自卑、骄傲、怀疑、坦然……而对中共当局来说,同样面临这样的疑惑。表面上的强大暗藏各种心理不成熟的危机。至今,仍有很多西方人对中国设置网络防火长城百思不得其解……▲◆★●■☆

 

西北狼复出余波震荡 中央辟谣机制失效★★★★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5/02/20/4046156.html

多维 2015-02-20:就在公众拭目以待西北狼郭伯雄进入死期的关头,一则发布于除夕前的新闻跌破了很多人的预想。因为在一份习近平看望中共老同志的名单中,负面新闻缠身的郭伯雄赫然在列。有观点认为,郭伯雄此次“露面”,或意味着其已经平稳着陆,当局充当谣言粉碎机的迹象明显;也有一种观点认为,类似于露面或发文的辟谣机制已经彻底失效,罪责累累的西北狼难逃一劫。

在郭伯雄复出之前,围绕其而起的负面传言不可谓不多。据防火墙外的消息透露,在郭伯雄任职期间,与军中土豪谷俊山狼狈为奸,大量出售军事用地。此外,郭伯雄、徐才厚与政界的周永康等相互配合,沆瀣一气,圈掘巨额财富。负面传言之外,郭伯雄被软禁被双规,以及其儿子儿媳被控制等消息更是如约而至。《北京观察:西北望 射天狼?》一文中也认定,当局对于郭伯雄的处理,采取的是暗线敲打、如法炮制的策略。而炮制的标本,即是军中另一只已经倒下的巨虎徐才厚。

而在此次位列“老同志”队列之前,郭伯雄也曾出现在国庆招待会上。不过,当时官方媒体未披露郭伯雄的名字,央视画面也仅仅一闪而过,险些被忽略。如此欲说还休,不仅未能成功为郭伯雄辟谣,还给外界造成了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错觉。退一步讲,即便中央真的有意充当谣言粉碎机,比如出让平台让丑闻缠身的高官露面或发文或公开活动,在时下反腐动作令所有人都琢磨不定的关头,都将彻底失效。这也就意味着,不管当局做什么,在公众看来,都形同什么都不做。尤其在有关辟谣的事宜上,体现得更为淋漓。

有鉴于此,相较于为反腐鼓与呼,海内外的评论人士更愿意探究此轮无差别反腐背后的危机。因为当下反腐的不可捉摸,无异于文革时期官员的朝不保夕。具体到郭伯雄身上,其复出的重大意义之一,就是向全世界彰显在当今中国,连中共最高层官员的身家性命也毫无保障,捉摸不定,彰显中国政治50年来仍然在暗箱操作的泥潭中挣扎,未能逃离或是超越。

不消说,无论西北狼命运几何,中国已经不由分说地进入了政治谣言消费时代。关键问题在于,从境外传回来的满天飞的“政治谣言”,究竟会成为倒逼中共提升政治透明度的助推剂,还是在一轮又一轮的政治谣言的刺激下促使当局施行更加严密的封锁?是提升透明度还是加强政治封锁,决定权掌握在中共手中,而从其一贯在政治问题上的操作手法来看,后者的可能性显然要略胜一筹。

铁证事实,俯拾即是。因为每逢有政治谣言越过防火墙传入国时,中共均不由分说地采取了一禁了之的做法和态度,不辟谣也不做任何直接说明。而遇到敏感人物或敏感事件的纪念日,比如赵紫阳,比如“六四”,总是提前公关,做好各种层级的防御。长此以往,当局在成倍折损政治信誉的同时,也让小道消息有了进一步流通的资本和充分理由。何况,在习近平上台后进行的改革和反腐大潮,在触动既得利益团体的同时,也让一些问题官员借用政治谣言实现自保,手段无外乎扩大打击面和反腐难度,制造破坏。此前针对反腐出现的诸多论调,谁又能说全然不是利益团体和腐败势力暗箱操作的结果?毕竟,在诸多论调中,还有甚为显眼的反扑论。▲◆★●■☆

 

“法外反腐”与“法治反腐”★★★★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5/02/20/4046159.html

王岐山主导中纪委横扫数十“大老虎”之后,习近平寻找“后路”抑制王岐山势力?日前,海外媒体以最高检、最高法升级专门设置“证明”习近平对王岐山的“不满”,认为习近平正在以此抑制王岐山主导的中纪委搞“法外反腐”。然而,有观察人士分析,这种解读不值得一驳,因为十八大后的反腐风暴的步骤和节奏都是习王甚至政治局常委之间预先确定的。从“治标”到“治本”,两人达成的共识早在2013年便公开,因此不存在王岐山遭习近平削权之论。实际上,此说仍难逃“天鸟尽良弓藏”的权斗逻辑。

日前,海外媒体引述一位来自最高检反贪局的人士说,习近平对舆论潮水般的批评中纪委法外打虎一事并不是不知情。目前,习近平腹中已有“法治反腐”计划,其中,提升反贪总局级别与限制中纪委反腐职权就是为了回应外界针对中纪委的这种“法外打虎”的批评。

除了提升反贪总局在官僚体系中的级别之外,习近平“法治反腐”的另外一招就是在最高法院搞巡迴法庭。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迴法庭,审理跨行政区域重大行政和民商事桉件。这种巡迴法庭,就是最高法院的派出所,在审级上等同于最高法院。巡迴法庭的法官也来自最高法院,由最高法院各业务庭选派,按一定的时间轮流派驻巡迴法庭。巡迴法庭的判决效力等同于最高法院的判决,均为终审判决。2015年1月28日,最高法院第一巡迴法庭在深圳正式挂牌。按照部署,这个巡迴法庭将管辖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桉件,第二巡迴法庭也在1月30日在渖阳正式挂牌。

据悉,目前习近平的反贪总局的顶层设计计划包括:将反贪总局从最高检察院内部的局级单位升格为副部级单位,赋予其直接负责查处副部级以上高级贪官的权力,从而取代目前中纪委的反贪职能,而且,根据这个计划,未来中纪委的职能定位为仅限管党纪。

另外,早些时候,王岐山本人最近在纪检系统的一个“新春团拜会”上罕见提到退休等敏感议题,声称“如果我是局长的话,我应该退休很多年了,如果我是副部长、部长的话,我也应该退休了”。此言论更加增加了外界的好奇,人们甚至开始讨论王岐山能否打破早年江泽民时期形成的“七上八下”的惯例,抑或让位栗战书、赵乐际或者汪洋。

的确,诚如上文所言,中纪委如此“打虎”的确是不可持续的,但政情观察人士认为以此解读习近平“不满”王岐山甚至限制中纪委权力的说法有失基本判断。事实上,其一,“打虎”依然任重道远,潜在大老虎并不容易“打”,中纪委尤其是王岐山的闯劲仍然不可获取;其二,截至目前,所谓的“法外反腐”并不与法形成公认的党纪国法冲突,相反,王岐山执行比国法更严苛的“家法”,至少已为本届领导层赢得了相当的名义支持和政治声望;其三,也正如海外媒体所言,反腐总局是习近平“改革党的纪律检查体制”规划的顶层设计的一个关键部分。在2013初举行的中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就提出了他的“法治反腐”的最初想法,当时他说,“要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让法律制度刚性运行。”而从此后王岐山历次回击“反腐转折点”以及反腐终结论等等时,均明确说明了反腐从“治标”到“治本”,从战略战术上遏制腐败蔓延、震慑腐败,而后织就法治网络达到反腐目的的谋划。

实际上,2014年10月份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上,习近平透露:“今年1月,中央政治局决定,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重点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问题并作出决定。为此,成立由我任组长,张德江同志、王岐山同志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两位省里的领导同志参加的文件起草组,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下进行文件起草工作。”由此判断,在习近平的反腐谋划中,王岐山自始至终是确定参与主导的。至于推动法治反腐的动作,王岐山并非局外人,更不是习被动因应外界批评的仓促之举。▲◆★●■☆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