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将在南海建新海军基地 要求中国变更“九段线”★★★★

 名人名言: 8、生活篇:生活本身也就是艺术
http://www.boxun.com/news/gb/health/2012/10/201210050350.shtml

☆无知实是最事关紧要的饥饿。--雨果
☆利己主义是一切祸患之原因。--费尔巴哈
☆ 赌博是贪婪之子,邪恶之兄,灾难之父。--华盛顿
☆在教养的人中,最乖张的性格便是过份挑剔和施用苛刻方式。--蒙田
☆爱之愈切,就经常会带来恐惧。--拉伯雷

今 日 看 点:2015-09-20▲◆★●■☆

印尼将在南海建新海军基地 要求中国变更“九段线”★★★★
http://news.stnn.cc/guoji/2015/0918/242768.shtml
中央高层敏感时点三天三谈改革重要性 他们说了什么★★★
http://finance.ifeng.com/a/20150918/13980941_0.shtml
俄罗斯为何许愿支持印度入常★★
http://blog.ifeng.com/article/37545633.html?touping
“别让李嘉诚跑了”暴露了什么样的杀机?★★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5/09/15/4566525.html
李嘉诚大举撤资对中国的影响不应被高估★★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5/09/17/4571238.html
李嘉诚有麻烦了!英国考虑调查千亿收购案★★★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5/09/17/4572469.html
“国师”杠上李嘉诚 中国智库乱象几时休?★★★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5/09/17/4570869.html

印尼将在南海建新海军基地 要求中国变更“九段线”★★★
http://news.stnn.cc/guoji/2015/0918/242768.shtml

2015-09-18 环球时报:星岛环球网消息:印尼海洋渔业部部长苏西向该报证实,印尼计划在南海岛屿建设一个新的海军基地。外界据此猜测,印尼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有变,意在针对中国。《雅加达环球报》评论说,印尼仍是南海问题上“诚实的中间人”。

《环球时报》报道,这个于今年7月公布的计划目前正处于研究阶段。据印尼国家通讯社安塔拉报道,国家发展规划部部长安德里诺夫透露说,军事基地可供选择的地点包括西加里曼丹的三巴斯岛、隶属廖内群岛的纳土纳群岛和北加里曼丹的塔拉坎群岛。国家发展规划部将与国防部联合成立研究团队负责执行该计划,完成研究报告后即呈报总统决定。

在谈到建军事基地的必要性时,印尼防长利亚米扎德说,这是考虑到印尼与周边国家未来可能面临的领土争端风险,“不希望看到西巴丹和利吉丹岛所发生的主权纠纷再次上演”。1998年,印尼与马来西亚因西巴丹和利吉丹岛主权问题而发生纠纷,后来还闹上国际法庭。

日本《外交学者》评论说,纳土纳群岛是印尼领土中最靠近南海的部分,中国和印尼对纳土纳群岛归属没有争端,但双方存在海洋经济专属区划界的问题,印尼一直担心该群岛周围部分水域与中国的南海九段线主张有重合。军事基地计划公布后,有人猜测意在针对中国。

对此,东南亚问题专家普拉山特在《外交学者》网站撰文称,印尼政府一贯的海洋战略在佐科政府里得到强化,在北部海域建设军事基地的计划便是其中重要一环。从纳土纳的角度看,印尼对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视确实包括南海问题,但并不仅限于南海问题。印尼与多个邻国存在领土争端,建军事基地的确是为维护主权,但不能简单地将其归因于对抗中国。印尼此举并不意味着转变南海问题上的立场。《雅加达环球报》也评论说,印尼并未正式卷入南海领土纠纷,一直积极推动寻求外交途径解决方案。

中国海洋问题学者刘锋17日对《环球时报》说,印尼高官此番表态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该国部分人士在南海问题上立场的微妙变化,这与印尼对南海事态所持的温和中立立场有所偏离。希望这不代表印尼官方立场。刘锋强调,九段线是中国南海权益的重要法理基础,是不可更改的历史存在。有关各方应正视并尊重它,而不是采取回避或抹黑的言论与行动。▲◆★●■☆

 

中央高层敏感时点三天三谈改革重要性 他们说了什么★★★
http://finance.ifeng.com/a/20150918/13980941_0.shtml

2015年09月18日凤凰财经

习近平访美前,中央高层不断释放改革的信号。15-17日,连续三天,习近平、李克强以及发改委在不同场合表达了改革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表示要坚定不移推动经济体制改革。

小报告专栏作家刘杉分析称,中国近来一再强调改革,但改革进展缓慢,民间对改革议论颇多,这一方面说明改革不易,另一方面也表明改革需要推动力。习近平此时强调改革与开放,意味着中国想开启新一轮对外开放周期,以外力来打破内部利益均衡,从而达到改革的目的。

高层改革声不断

15日,习近平主持召开深改组会议并讲话,习近平强调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改革和开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改革必然要求开放,开放也必然要求改革。要坚定不移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坚定不移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坚定不移引进外资和外来技术,坚定不移完善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以扩大开放促进深化改革,以深化改革促进扩大开放,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

会议指出,扩大对外开放要同实施“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紧密衔接起来,同国内改革发展衔接起来。要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推动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16日,李克强召开国务院会议,听取政策落实第三方评估汇报,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等改革推向纵深。评估结果显示了这些改革发展举措对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结构优化、激发企业活力等正在发挥积极效应,同时也揭示了政策落实中存在的问题。

会议要求加强统筹规划,以投融资、贸易便利化等改革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和产业转移承接,打造新的增长点。此外,李克强还表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推动“双创”相结合。

17日,习近平会见出席第七轮中美工商领袖和前高官对话的美方代表时表示,中国将继续全面深化改革,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断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习近平强调,中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有责任加强对国际经济合作的引领,维护国际金融稳定,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增强世界经济长期增长潜力。我们要积极推动双边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中国将坚持改革开放的国策。美国工商界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直接受益者,希望你们以更加积极态度支持中国改革开放。

部委、文件落实

作为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部委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在16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党中央、国务院对改革工作高度重视,发改委作为落实改革的部门,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和阶段性成效。

改革范围涵盖: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持续加大价格改革力度;着力推进国有企业和重点行业改革;积极推进三大战略和城镇化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和社会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打造“双创”新引擎。

连维良表示,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当前,我国改革正处于攻坚期和深水区,改革任务繁重而艰巨,剩下的多是难啃的硬骨头,改革推进中还将遇到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必须锲而不舍、坚韧不拔、持之以恒把改革推向前进。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要保持经济长期平稳健康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通过改革创新营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培育经济稳定增长动力源,以结构性改革推动结构调整。

17日晚间,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意见共11个章节、50条具体要求。指出我国改革开放正站在新的起点上,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各项改革全面推进,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要统筹开放型经济顶层设计,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进一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使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结合,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主动,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建设开放型经济强国。▲◆★●■☆

 

俄罗斯为何许愿支持印度入常★★
http://blog.ifeng.com/article/37545633.html?touping

2015-09-17:环球军事报道:据《俄罗斯报》网站9月15日报道称,俄罗斯外交部在俄印两国副外长磋商结束后于官网发布公告,表示莫斯科将支持新德里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公告称,9月15日,副外长根纳季·加季洛夫在新德里会晤印度副外长苏贾塔·梅赫塔,就与70届联大相关的广泛议题展开了磋商。

双方尤其关注安理会的改革,“由于对安理会扩容存在各种建议,他们围绕各国谈判进程中提出的主要观点,深入交换了意见,俄方重申,一旦通过对安理会常任及非常任理事国的扩容决议,俄将支持印度出任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报道称,此外,两国副外长还讨论了双方在本届联大上最为关注的问题,并明确莫斯科与新德里对联大所讨论的众多问题观点相近,“在对中东及北非危机进行形势分析时,二人强调,亟需在联合国领导下,以国际法为坚实基础,将国际反恐力量团结起来并协调行动。”

俄罗斯为何对印度如此“关照”事先许愿?其实,这是俄罗斯与印度长期以来,各取所需地得到了各自的满足,而形成的紧密关系。

印度对于俄罗斯来说是最大的军售市场,T90坦克,苏30战机,戈尔什科夫号航母……两国合作的布拉莫斯,T50等等,印度需要技术,俄罗斯需要钱,而一拍即合。

印度与前苏联于1947年建交。1955年后,苏联开始向印提供巨额经济、军事援助。1971年,两国签订“和平友好合作条约”,建立极为密切的双边关系。1991年底苏联解体后,印大力开展与俄罗斯和其他各独立国家的接触交往。1993年,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访印,两国签订了“印俄友好合作条约”、“印俄防务合作协定”和“印俄贸易合作议定书”等九项协定。可见俄印关系是不一般的!

从1965年9月1日苏联同印度签署了第一份海军装备的供应合同开始,前苏联/俄罗斯已经为印度海军建造了70多艘军舰。

在前苏联的支持下,印度海军迅速壮大。值得注意的是,印度是苏联/俄罗斯第一个按照出口型建造军舰的国家,而在此之前,苏联/俄罗斯只向国外出口“标准型”舰船。目前,印度海军装备约80%来自前苏联和俄罗斯,正是苏/俄军舰奠定了现代印度海军的基础。

在引进苏联海军装备的过程中,实行了一种武器引进模式——“特许生产”,即从前苏联购买的武器中,大约一半直接购进,其余部分由苏联授权在印度国内生产、组装。这种做法在提高印度武器装备现代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印度吸收了苏联先进的国防科研与武器生产经验,培养了一大批国防技术和武器装备生产人员,壮大了印度国防工业。这一方式延续到了印俄的军事技术合作中,且俄罗斯向印度出售的进攻性武器装备的数量较多,均为俄军现役装备。

俄印两国近几年的合作趋势——从买卖关系过渡到联合开发。1998年,俄印在印度成立了“布拉莫斯”科研生产联合体,1999年开始合作研制“布拉莫斯”超音速反舰巡航导弹,并已正式投入生产。印度通过与俄罗斯的密切合作,使得印度从世界防务市场上成功获得了超音速反舰导弹的独特技术。“布拉莫斯”导弹是印俄两国在军事领域进行武器联合研发的首次尝试,标志着俄印两国的军事合作摆脱了旧有的军售模式,开始了联合研制、技术交流为主的深层合作模式。

俄印合作成功的例子已广为人知。俄罗斯一直是印度的一个重要合作伙伴,在加强印度海军力量建设上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舰船建造、海军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员培训等。印度已经制定了战略目标,旨在有效保护印度在巨大的海洋经济带和世界海洋上的国家利益,俄罗斯作为印度友好的战略伙伴,充分促进了印度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

作为俄罗斯军品出口的国家中介,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表示,愿意同印度国防部授权的国有和私营公司和船厂开展进一步的合作。

在这些合作的背后,除了俄罗斯能获得巨额军售收入外,利用印度对中国进行牵制、制约,也许是前苏联/俄罗斯的一个重要的战略目的。但是,印度走的是平衡外交,在世界大国中左右逢源,而俄罗斯既需要保护传统的势力不被美欧侵袭,尤其是现阶段俄罗斯被西方制裁孤立的时候,一方面加强与中国和印度的关系,另一方面也要利用中国和印度之间的边界问题分歧让中国、印度相互制约。在武器和能源销售问题上,就可以看出俄罗斯的用心。

如今,印度强烈希望要进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意愿,俄罗斯就给印度许愿,除了要在政治上避免印度直接倒向美国外,如果其他国家不予配合,印度未能如愿,那么印度的怨气将会撒到这些国家的身上。特别是中国是否支持印度入常不得而知,而俄罗斯却先下手为强,取得了获得印度好感的先机,而且,印度即或没有如愿必然会对其他有关国家不满,而俄罗斯又当了一回“好人”。俄罗斯给印度的许愿就是一个“空头支票”,只是一个“顺水人情”而已,而俄罗斯不会受到任何不利影响!

印度是否能够入常现在还不是做结论的时候,不过现在想入常的国家还有几个,一场争夺又将开场。究竟最后会怎样只能拭目以待!▲◆★●■☆

 

“别让李嘉诚跑了”暴露了什么样的杀机?★★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5/09/15/4566525.html

博客中国 2015-09-15 作者:肖仲华

新华社“瞭望智库”的专家发表雄文《别让李嘉诚跑了》,引起世界舆论一片哗然。作为懂点经济学常识的经济学者,在感叹中国智库的水准如此低劣,及其如此低劣的智库会如何影响和败坏中国政经决策的同时,不得不说几句良心话,为李嘉诚,为中国的富豪们,也为中国的经济和中国的普罗大众。

1 谁在跑,为什么跑?

只有一个李嘉诚吗?当然不是,外资在大面积撤退,内资也在大面积逃跑,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撤退和逃跑,除了资本逐利的天性,也有钱来得不干净的因素,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在撤退和逃跑的队伍当中,并非所有人都存在钱不干净的问题。

关于钱干净不干净,判断的标准是什么?如果说存在权力扶持的商业利益都是不干净的,那么,中国所有国企都是权力扶持的企业,都是强权扶持的垄断经营,他们的钱就都是最不干净的。

如果说存在赤祼祼的权钱交易行为,这当然已经违背了中国的法律,你直接启动法律程序展开调查就行了。对这类情况,无论是权力寻租所得,还是行贿所得,都可以抓人,审判,没收非法所得。这类人,即便想跑也跑不了,跑了也还可以抓回来不是吗?对严重的腐败和经济犯罪,全世界都是反对的,我们不是一直在往回抓人么?

但是,如果说李嘉诚因为参与了中国的房地产经济,而这中国的房地产经济本就是“与权力走得很近”,“没有权力资源”就没法做,所以就不能“想走就走”,这也太扯蛋,太无耻,太露骨了吧?在中国做任何事情,没有权力的许可行不行?全世界除了朝鲜,恐怕在中国经商是最难的,因为不打点权力就不可能有经营的许可,也就没有了市场参与的机会,尤其是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几万种名目繁多的行政审批是用来干什么的?何至于新政府要大力简政放权,一放就是几百上千的行政审批项目?

这本是权力的罪过,怎么就怪罪到了经商者?经商者经营时要被你们剥夺和强奸,辛苦赚到钱了还不许自由支配,连调动资本运作的行动自由都没有了?你们政府以及政府的官员们想发财时,就搞房地产,毫无节制地搞,哄着、骗着、逼着商人们搞。搞出问题了,一切都是商人们的错?

多年以来,地方政府的所谓招商引资政策,被地方政府的官员们自己形象地描述为“PBK”,即所谓“骗,抱,啃”(先骗过来,再死抱住不放,然后慢慢啃死人家),这难道不是多年来房地产行业及其他各行各业的现实写照么?

权力不要太任性!权力太任性了,商业就会衰败。今天的商人们,无论是外资还是内资,都在开始逃跑,这就是权力太任性的结果。重庆唱红打黑名义下的恐怖主义作法,导致一夜之间成百上千的商业老板逃跑到国外,这样的教训还不够么?

商人们撤退与逃跑,尤其是中国自己的商人们开始逃跑,最根本的原因恐怕还不是对中国经济形势的不乐观,而是在于对政治与经济政策的走势没有信心,对权力的恐怖扩张充满恐惧。

事实上,我们的政经政策,一会左一会右的,让谁都摸不着头脑。这不是好事,恐怕也未必是什么大智慧,人心不稳,就必然生变。

2 不让跑,想干啥?

想“打土豪,分田地”?我看至少在内心里你们是这么想的,事实上也在不同程度地这么做。

股市平地起波澜的一波牛市与股灾行情,就是“打土豪分田地”的一曲好把戏。已经基本实现目的了,中产阶层基本被消灭干净,而真正的权贵富豪却未伤及毫毛。你们不太甘心,这我相信,所以下一步就要通过“混改”,通过“公私合营”并逐步走向“一大二公”的道路?这一点,恐怕不只是我在猜想和担忧,商人们都是精明人,谁又看不出背后的猫腻呢?

我不知道李嘉诚是否愿意让你们来“混改”他的企业,反正我是坚决不干的。我宁愿让企业倒闭关门也不会干,尽管我的小企业你们可能根本看不上眼。不因为别的,看看你们历来的能耐和作为就知道“公私合营”的狼子野心和必然结局会是什么。

不向前改革现有的体制,而是开历史倒车,想通过打劫民财来实现国强国富,这不是正道,是邪路,也是死路。

不要怪我妄自猜度圣意。你们不好好解释业已出台的《国企改革指导意见》,而是在出台这意见的同时,居然赤裸裸地吹响“别让李嘉诚跑了”的战斗号角。你们想干什么,这难道还用妄猜么?

3 不让跑,只会加速跑

你们从来都是自以为聪明绝顶,又有强权在手,可以为所欲为。但我告诉你们,当“别让李嘉诚跑了”这种赤裸裸的口号一出口,所有的人都能明白这背后的杀机,再不跑,就晚了!所以,中国的富人们一定会不顾一切地大逃亡,不信你们就等着看。

当然,你们可以查抄地下钱庄,还可以实行严厉的外汇管制,堵截富人们逃跑。可是,今天的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已经完全融为一体了,想堵截外资撤退与内资逃跑,恐怕也不是情由所愿。

汇市的战争即将打响,或者已经打响了。我敢下结论,中国在汇市的战争一定是惨败,人民币兑美元一定会大幅贬值,不是一比几,而是一比十几、二十几,不信等着看。

我这样下结论,倒不是因为相信什么敌对的外部势力或索罗斯之类自由资本有多厉害,而是拥有80%财富的中国富人们因为你们的恐吓和错误的作为,开始心生恐惧而大逃亡,李嘉诚只是其中之一。

打垮你们的永远是你们自己,不会是别人。

4 让企业来承担政府的责任,你们还能要点脸不?

新华社智库的雄文中说,李嘉诚一类企业,应该承担“兼顾民生,回报穷人”和“做更多善事,经营社会事业”两大“未竟使命”。这种无知的话语居然能从国家智库的口中说出,实在是令人瞠目结舌。

企业的使命是经营、谋利、养员工、纳税,除此之外别无其它。养员工和纳税就是“兼顾民生,回报穷人”。至于是否从事慈善和经营社会事业,这不是什么企业的使命,只是企业在力所能及前提下的道德选择和伦理作为。请记住,伦理道德从来不是义务,更不是使命,而是精神境界和追求,可以有,也可以无。

但是,“兼顾民生,回报穷人”以及慈善和社会事业却都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是政治责任,也是社会责任。政府向企业和公民个人征收税赋,是用来干什么的?企业和公民是通过纳税来体现政治和社会责任的,而政府正是要通过财政政策来实现企业和公民委托代理的民生、慈善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政府收税而不作为,反倒要大言不惭地将一切责任推向企业,怎么能如此厚颜无耻呢?

在中国做企业越来越难,因为负担越来越重。社保有缺口了,你们不断地提高社保缴费额度,年年提高,一切负担都转嫁给了企业。通货膨胀了,公务员要涨工资,企业也不得不涨,通胀的负担又转嫁给了企业。税收从来只见增长,不见减轻。在经济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形之下,即便你们不威吓,私营企业也已经是不堪重负,难以为继了,不跑路本就是别无选择。这种时候,如果你们还想着打劫民企,未来的道路就只剩下一条了,重返计划经济。当然,或许这正是你们想要的结果?▲◆★●■☆

 

李嘉诚大举撤资对中国的影响不应被高估★★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5/09/17/4571238.html

多维 2015-09-17:“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近2,000年前的中国史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司马迁就曾提出这一喻世明言。时至今日,他的那篇《货殖列传》仍然有着发人深省的警世意义。

几天前,中国官媒新华社“瞭望智库”发表署名为“罗天昊”的文章《别让李嘉诚跑了》,引发了广泛而激烈的争吵。此文强烈地批判了李嘉诚撤资之举,并且颇显强横地抛出观点:“地产的财富,并非完全来自彻底的市场经济,那就不能想走就走”。其发生背景则是,中共正在产生着脱胎换骨般的变化,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艰难处境,注定将会影响深远的国企改革即将开幕。

以中共十八大之后李嘉诚旗下产业资金的动向来看,确实如罗天昊所说的在撤资。不过,撤资并不违法,是一种符合市场规律的正常的企业行为。即使是罗天昊指称的他的财富并非来自知彻底的市场经济,但这也不能成为阻拦李嘉诚商业行为的依据。

舆论场中的各方分析认为,李嘉诚此番撤资可能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比如,李氏家族庞大产业的传承,李嘉诚与中国高层政治关系的淡化,他认为中国的经济将陷入困境。后者可能是他撤资的最重要原因。毕竟,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加,增速下降,李嘉诚所长期依赖的房地产业不景气。

有观点认为,李嘉诚如果仍然留在这里而不做变通,很有可能与中国经济陷入同样的困难。李嘉诚最终选择离开,从而避免了现在中国的问题,是他敏锐眼光和果断决策的体现。

李嘉诚大举撤资,但其对中国的影响不应被高估

当然,从中国的视角来理解的话,中国目前的困难是因为正处在转型升级的不可避免的“阵痛期”,而这样的时间段总会过去。如果李嘉诚留下与其共度时艰的话,自然是一件好事。此次李嘉诚没有如其所愿,或许会让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受到一些影响,但是这种影响也不应被高估。

李嘉诚的离开是一种正常的经济行为,正如30年前李嘉诚的进来。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李嘉诚的进来和离开,都是一种逐利行为。而逐利行为正是从商者、“资本家”的本性。李嘉诚不过是再次遵从了自己由始至终的生存本能和原则。

对于这些,想必包括推动中国改革开放的邓小平在内的中共执政者本来就有清醒的认识,而30多年后的官员与政论者更应有所了解。如果有人认识不到这一点的话,或许就应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了。中国官场已经持续30年的招商引资,正是建立在为商人提供政策优惠的基础之上。固然招进来的商人能够赚得盆满钵满,商人也为当地提供就业、增加税收财政、提升官员政绩。因此,这是一种共赢的方式,而商人则在其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

既然已经如此,就不必对他们提出更多的苛求。即使是罗天昊所称的一些商人受到了“权力的扶助和勾兑”,那也应当从中国自身找问题。而且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正是当下中国政治、经济等方面积累的很多深层次的难以解决的问题,加重了目前经济的困难。李嘉诚也在此时选择离开。

如果认识不到这些,或者是不将焦点集中到自己身上,而是挥舞起“爱国”、“道德”的大棒,大喊大叫,蛮横地阻拦他们,是一种笨且蠢的行为,只会起到反作用。事实上,中国网络舆论中兴起的一个所谓“爱国贼”的名词,正是指向于此。▲◆★●■☆

 

李嘉诚有麻烦了!英国考虑调查千亿收购案★★★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5/09/17/4572469.html

澎湃新闻 2015-09-17:原标题:李嘉诚在英国遭遇麻烦:英政府考虑调查千亿O2收购案

李嘉诚全球范围内最大的一笔收购交易好像遇到麻烦了。

9月16日,英国反垄断机构竞争与市场部门(Competition and Markets Authority,简称CMA)在官方网站发布了一封声明,内容称,正在考虑审查此前李嘉诚旗下的和记黄埔提议收购西班牙电信巨头Telefónica SA旗下英国移动运营商O2的交易。

今年3月25日,和记黄埔公告称,已经与Telefónica就收购其英国附属公司“O2英国”达成协议,收购将斥资约854亿元人民币。收购完成后,和记黄埔旗下“3英国”将成为当地最大的移动电讯运营商。

但和黄当时指出,交易仍有待欧盟的批准才会完成。和黄集团董事总经理霍建宁当时也表示,与西班牙电信签订最终协议是重大的里程碑,交易预期2016年完成。

CMA在该份声明中表示,可能要求欧盟反垄断部门将上述并购案转交给CMA进行深入调查,将在9月24日之前就该收购提案征求业界意见,包括对和黄的英国移动运营商“3英国”与O2合并后可能导致英国同行业竞争大幅下降的担忧。

和记黄埔在9月11日提交了该并购案的申请,欧盟委员会宣布将于10月16日前决定是否批准该交易。该交易可能面临来自欧盟监管部门的反对,因为欧盟内部正在整合为数不多的几家电信运营商。

目前,英国主要的手机网络运营商有四家,分别是O2、Everything Everywhere(简称EE)、Vodafone和3。根据和记黄埔2014年的中期业绩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30日,3在英国的活跃客户人数为800万,这个数字在英国市场的占有率并不高。但如果加上O2英国的用户人数,客户总数将超过3300万,占英国移动电信市场约44%,从而成为英国最大的移动电讯运营商。

在李嘉诚想要成为英国电信“老大”的时候,还有其他机构也盯上了这块“蛋糕”。

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在5月8日发布公告,将投资11亿英镑,联合另外四家投资机构共同收购和黄旗下的英国移动运营商“3英国”与O2合并业务的33%股权,此项收购案共涉及资金31亿英镑。

另外四家投资机构分别是加拿大退休金计划投资局、阿布扎比投资局旗下的Limpart控股、巴西投资银行BTG Pactual,以及管理加拿大魁北克省退休金的魁北克省存款暨投资公司(Caisse de depot et placement du Quebec)。

GIC表示,该项投资必须以运营商“3英国”在欧盟监管当局的批准下,成功收购电信公司O2,并合并两家公司的业务为前提。

在过去30多年中,李嘉诚已经成为一个符号,他的进来与离开代表了一种预见,一种趋势。这才是中共真正重视的事情。如果官方也如罗天昊所说的那样“不让李嘉诚跑了”,能不能达到目的尚是未知之数,恐怕还会使自身受到伤害。因为此举不仅违反了当下市场化经济改革的总体规划,也是对改革开放事业的颠覆。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在罗天昊文章热传之初,官方和众多媒体就紧急出面“灭火”的原因。

不可否认,中共曾经高举“共产主义”的旗帜,对“资本主义”、“资本家”有过强烈的批判,而且的确有过将其完全扫除打倒的实验。但是,结局却是以混乱和失败结束。如今的中共已不是那时的中共,中国也不是那时的中国。不论是中共、身在中国的企业家,还是中国境外的观察者,都不应再从旧的视角来看待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 ▲◆★●■☆

 

“国师”杠上李嘉诚 中国智库乱象几时休?★★★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5/09/17/4570869.html

多维 2015-09-17:不过是一篇粗糙的檄文,其中几多指摘,几多隐晦,虽然此类文章并不鲜见,但其竟然裹上了国家智库的外衣,登时便引发了舆论的轩然大波。作者罗天昊也常以“国师”自许,虽然他大声疾呼别让李嘉诚跑了,但李嘉诚到底还是“跑”了,频繁的撤资难免会引起各种猜测和怀疑,但这终究是一个企业行为,在不违法的前提下,资本的流动是无可置喙的。

自从美国的兰德公司屡出风头之后,西方的智库模式开始越来越受到亚洲国家的重视,尤其是近几年来,中国的各类智库纷纷成立,从官方到民间,从营利到非营利,其中严谨治学、积极建言者有之,借鸡下蛋、哗众取宠者也不在少数,良莠不齐的智库现状让一些有才有识的高水平学者有了施展之地,也让很多善于风沙野马、说八卦搏版面的人多了赚外快的机会,所谓“国师”罗天昊,大概就是此一流人。

李嘉诚“出逃”事件背后的智库乱象

事实上,要说智库模式的先驱,中国已经提早走了几千年,罗马的元老院虽然看上去也有些智囊团的样子,但他们直接参与审议和决策,与真正的智库所距甚远。

自先秦以降,春秋战国时期公卿士大夫们手下门客如云,这些食客门人不就是一个个的智囊吗?到秦朝一统,大小衙门中逐渐盛行的师爷和幕宾,不也是动辄决定生民利害的智囊吗?只是鱼龙混杂在在处处,既有“功盖诸葛第一人”的王猛,也少不了狗头军师、半吊子参谋。

对于罗天昊的这篇文章,其“知恩图报”式的逻辑其实是极其脆弱的,且不说有恩与无恩,在市场经济越来越深入的时候,怎么能限制一个商人进行正常的资本运作呢?退一万步讲,即便李嘉诚的撤资背后果有什么险恶的图谋,若其手段正当,也只能是说得动不得,况且如今一切都在未定之天,就由一个具有官方背景的智库发出如此偏颇的声音,不得不叫人为其捏一把冷汗。

再进一个层面说,如果这篇文章只是刊于寻常报端,罗天昊也没有那么多吓唬人的名头,那么该文极有可能早已淹没在舆论大潮中,最多也就是一篇“标题党”的范文,但此文出现在瞭望智库,一切便不同了。在公开的资料中,瞭望智库是新华社批准成立的、立足于国情国策研究的智库机构,拥有财政部中央文化产业资金的专项支持,和中国的多个国家部委有合作关系,与世界经济论坛、博鳌论坛等也保持着长期的合作。

这就不能不叫人惕然而惊了,一个具有这样背景的智库,意味着其成立之初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国家决策的建议,也即表示这类智库的观点以及建言极其容易进入国家顶层的视野和参考系,其中不少人恐怕都是内参讨论的常客。

那么,是不是有这样一种可能,在罗天昊该文的背后,已经有相当数量的类似言论呈诸于决策层的面前,倘若一时草率,失于不察,后果又会如何呢?

应当说,作为一种现代领导管理体制的组成部分,智库的发展是必然的,尤其是在中国,对于专业性人才的需求和咨询运筹机构的稀少,造就了智库飞速发展的肥沃土壤。

但另一面,不得不重视的是,许多地方政府和官员对于智库渐渐形成病态的迷恋,贴满了洋名牌的“师爷们”具有各种高大上的称谓,出于“贴金”心态和本身决策运筹能力的欠缺,智库逐渐为之倚重。所谓“贴金”,此种心态尤为常见,从某种程度而言,“大师们”和“师爷们”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在金闪闪的头衔照射下,人们天然的就不太会质疑其人的所言所行,加上本身再不具有很好的决策运筹能力,正是二一添作五,端端做了顺水人情。

此外,这一次舆论风波也透露出智库在急剧发展的背景下,表现出的选人不精和用人不考。作为一种靠智慧和方案来吃饭的头脑性机构,其准入门槛和考核条件理应是高标准、严要求的。大到一个决策布局向的方案,小到一篇针对时事的文章,在起码的水准之外,还应考虑可能引发的议论和影响,尤其是具有国家背景的智库,此一环更是不可忽视。

幸然的是,该文出现后,随即便有同样具有官方背景,而持论中正的文章出来反驳,这至少说明所谓的国家智库还没有到了那么要害的地步。良莠不齐的乱象恐怕一时也不会终结,建议某些水平不高的智库可以聪明一点,再想发表类似文章,在后面缀一句“此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一切便万事大吉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