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航空兵成为中国陆军优先发展的主战兵种 ★

今 日 看 点 : 2006-10-20
(01) ★ 独联体面临解体威胁/明斯克峰会将成空谷绝唱? ★
http://news.qianlong.com/28874/2006/10/17/135@3463358.htm
(02) ★ 德报文章:中国变成强国西方怎么办? ★
http://news.phoenixtv.com/mainland/200610/1017_17_20849.shtml
(03) ★ 怕资料被中国分享 印临阵退出伽利略计划 ★
http://www.milchina.com/2006/10-17/11320.html
(04) ★ 安理会决议显现中国对朝态度重大转变 ★
http://www.zaobao.com/special/forum/pages4/forum_us061017a.html
(05) ★ 美国史上一次对华重大情报泄密 ★
http://www.ddhw.com/vh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31945
(06) ★ 朝鲜“原子弹之父”露真容 安保规格堪比高官 ★
http://www.ddhw.com/vh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31956
(07) ★”伽利略”系统军用?欧盟高官”大胆设想”惹争议 ★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10/15/content_5205124.htm
(08) ★陆军航空兵成为中国陆军优先发展的主战兵种 ★
http://news.phoenixtv.com/mainland/200610/1018_17_21020.shtml
(09) ★ 应对朝鲜核试美韩急订朝鲜新战争计划 ★
http://www.ddhw.com/vh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31970
(10) ★ 1973年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 王洪文欲建第二武装 ★
http://www.ddhw.com/vh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31947


(01) ★ 独联体面临解体威胁/明斯克峰会将成空谷绝唱? ★
http://news.qianlong.com/28874/2006/10/17/135@3463358.htm
http://www.qianlong.com/2006-10-17 解放日报: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拉开帷幕的独联体外长会议,将讨论下月独联体峰会的日程问题,但是很多迹象表明,试图提高独联体运作效率的举动,并不能避免其内部的裂痕继续加深。
  此前的10月3日,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曾在未与其他独联体国家协商的情况下,决定把峰会由10月16日推迟到11月28日。莫斯科决定推迟明斯克峰会的举动,被认为既是想消除俄格危机对峰会的影响,也是向近来与之关系趋紧张的白俄罗斯发出警告。
  格鲁吉亚曾多次表示要退出独联体,何况不久前,一场“间谍危机”正令俄格关系全面紧张,并引发了莫斯科对第比利斯的全面制裁。但俄格的紧张关系只是一个侧面。其实,这个本来就由前苏联内各不相同的国家板块组成的联盟,近年来正越来越滑向“多向性”的轨道。
  来看看独联体的版图吧。事实上,早在1997年,格鲁吉亚、乌克兰、阿塞拜疆、摩尔多瓦就成立了被认为具有反俄倾向的“古阿姆”集团。而“颜色革命”之后,一个由格鲁吉亚、乌克兰等国倡导的“民主选择共同体”也正式宣告成立。即便是在由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共同体”内的国家也是多有怨言、离心离德。更有甚者,在去年的独联体峰会上,土库曼斯坦已经成为首个提出中止独联体正式成员身份的国家。就目前而言,除了乌克兰、格鲁吉亚和摩尔多瓦3个成员国曾公开或半公开地表示过考虑退出独联体,一度被视为亲俄的白俄罗斯,也因俄方调高天然气供应价格发出了类似的论调。卢卡申科总统日前曾向莫斯科示威:你不降价,我就转向西方的怀抱……
  应该说,主体价值观念的缺失、政治经济转型中无法有效地合作,都导致了独联体内的“离心”倾向,对那些欲图脱离的国家来说,融入西方世界也许更有吸引力。而独联体严重的“独多联少”局面,甚至也让一些俄罗斯专家发出悲叹:独联体面临解体威胁,今年11月底的明斯克峰会可能成为空谷绝唱。
  但同时不能不看到的是,独联体各国的经济互补性依然存在,相互混居的人种条件也制约着这种“离心力”,当然,俄罗斯的地缘政治惯性也不能小觑。而颇值得玩味的还有美国的态度———华盛顿向来被认为是导致这种“离心力”的主要因素。但就在几天前,在美国的支持下,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了一项由俄罗斯递交的决议草案,这份决议表明了莫斯科的关键性立场,将部署在格鲁吉亚—阿布哈兹冲突地区的俄维和部队的任期延长至2007年4月15日,并要求格方避免任何针对阿布哈兹的挑衅行为。这显然表明,务实的华盛顿在朝鲜、伊朗核问题的压力之下,为了寻求莫斯科的合作,可以不惜背叛其在外高加索的盟友。卢卡申科昨天在会见前来参加独联体外长会议的各成员国代表团团长时说,白俄罗斯坚决反对瓦解独联体。可见,对西方惯用的“空头支票”,独联体国家多少还是存有顾虑和警觉的。
(02) ★ 德报文章:中国变成强国西方怎么办? ★
http://news.phoenixtv.com/mainland/200610/1017_17_20849.shtml
2006年10月17日 德国《世界报》文章分析中国变成强国,西方怎么办?
对自身的衰落处于长期的无知无觉,是正在走下坡路的大国们的一个特征。欧洲就是这样的衰落典型。中国总理温家宝的到访再清楚不过地表明了,德国和欧洲还沉浸在幻想中,以为它们能够对中国颐指气使。默克尔总理好不容易做到了向她的客人直言不讳地提出有关版权、专利保护和人权问题的警告,从而获得了来自各党派、组织及媒体的期待已久的赞许。
隐藏在这种空泛赞许背后的是错觉:以为中国会对此留下印象。事实恰恰相反。自宣布进行全面现代化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迅速增长,这给政治力量的对比带来巨大变化。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即将赶上德国的水平,这是中国领导人感到自信的原因之一。此外,经济增长率、外国投资也起着决定性作用。资本只对机会感兴趣,哪里有增长,哪里就有利润。
全世界的资金正越来越多地流入中国。投资者在中国设厂、雇用工程师及创造新技术。相比之下,德国却停滞不前,吃着老本。在储蓄方面,中国也将德国同行比了下去:中国拥有高达数千亿美元的储蓄,而德国则背负着巨额国债。
经济的腾飞有赖于外交上的保障。北京一直试图利用自己的政策适可而止地影响外国。中国对西方的批评早就不再义愤填膺了,他们会记录下这些批评意见,然后承诺进行改进,并在下一次访问中向东道主说明取得的进步。为此,我们认为自己赢得了道德胜利,然而这只是事实的一部分。因为,与此同时,我们使中国变得富有了起来。
面对中国崛起为世界强国,西方如何应对呢?当然不应该简单从光鲜的数字当中去预测未来。我们不应该徒然期待,而必须有所行动。
我们的应对战略的最重要的方面在于提高我们的经济增长率、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推进教育、奖励效率以及激发企业创新能力。我们必须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只有借助经济手段才能赢得与中国的这场经济赛跑。只有富国才能强大,并迫使别国接受自己的想法。如果我们想要中国根据我们的规则行事,我们就必须变得比中国富有。如果我们不能做到这一点,到时施加规则的将是中国,而我们只有被动接受。
指出中国弊端的做法值得称道,因为我们的言行越清楚,就越能迫使中国作出让步。此外,我们理应与那些与我们有着共同想法的国家携起手来。因此,有关建立美欧自由贸易区的构想是个好主意。它是一个利益共同体,这样的贸易集团越大,就越能使像中国这样的市场经济国家在取代西方成为世界强国的道路上步履艰难。▲(摘自9月16日《世界报》,原题:如何应对中国崛起为世界强国,作者克里斯托夫•克泽,汪析译)
(03) ★ 怕资料被中国分享 印临阵退出伽利略计划 ★
http://www.milchina.com/2006/10-17/11320.html
WWW.MILCHINA.COM 2006-10-17: 印度考虑加入欧洲伽利略计划(Galileo project)的设想遇到了安全方面的麻烦,就在印度总理辛格即将动身前往欧洲开始访问之前,印度军方对是否加入伽利略计划出具了保留意见。消息人士说,印度军方担心一些关键的信息可能被中国分享,近而威胁到印度的国家安全。
  伽利略计划是欧盟国家自主开发的一套卫星定位系统,该系统旨在与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相抗衡。中国已经承诺投资2.41亿美元参与该项目的技术研发。
  欧洲伽利略计划共由30个卫星组成,其定位精度要超过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印度政府去年9月份与欧盟负责该项目的公司签署了相关协议,计划加入这一系统。
  印度总理辛格计划下个月访问欧盟轮值主席国芬兰,而加入印度伽利略计划的具体细节也将在这次访问中商定。不过,由于来自军方的强烈反对,印度政府计划在这次访问中签署最终协定的计划可能会泡汤。
  一位消息灵通人士说,印度决策层已经临时改变了主意,这次访问将不会就印度加入伽利略计划签署协议。印度军方担心,加入伽利略计划以后,印度主要军事部署和敏感设施将彻底暴露在卫星的监视之下,由于这些资料可能被参与伽利略计划的其他用户分享,因此印度的国家安全将遭受威胁。
  消息人士说,印度军方目前对伽利略计划的定位精度和资料被其他用户分享的程度存在广泛争论。一些人担心,如果这种系统的定位精度能够准确的1米的话,那么所有的机动车辆运行和移动电话用户都将被准确定位,这可能引发安全方面的担忧。
  消息人士说,促使印度高层临时改变主意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中国是伽利略计划的主要参与方之一,中国政府已经与负责该项目的公司签署了7个相关协议,并承诺为该计划投资2.41亿美元。
  出于安全方面的担心,印度政府已经对中国公司参与印度港口建设和电信服务等领域做出了严格限制。(此消息来自《印度时报》) 转自81.china.com
(04) ★ 安理会决议显现中国对朝态度重大转变 ★
http://www.zaobao.com/special/forum/pages4/forum_us061017a.html
[1175](2006-10-17) 当地时间14日下午,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了关于朝鲜核试验问题的第1718号决议。与安理会7月15日通过的关于朝鲜试射导弹问题的第1695号决议相比,此次决议提出了实施与核、导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相关领域禁运等具体的制裁措施。这是自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以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首个含有具体制裁措施的对朝决议案。它的通过也标志着中国对朝态度发生了重大转变。
▲朝核试验突破中国底线迫中国转变态度
  对中国而言,“唇亡齿寒观”一直是处理中朝关系的主导思想。在过去几十年里,哪怕两国间出现摩擦,中国也能从大局出发,尽力维护两国友好关系,坚持给予朝鲜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无私援助。但是,这次朝鲜进行核试验等于公然违背国际意愿,违背去年六方会谈《共同声明》的精神,对地区和平与稳定也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破坏。面对这种不仁、不信、不义的行为,中国除了站出来表达坚决反对外,别无它法。
  朝鲜核试验也对中国切身利益构成了现实威胁。虽然朝鲜在核问题上始终将目标对准美国,但如果朝鲜成为事实上的核国家,对中、韩、日、俄这些周边国家的威胁,要远大于对美国的威胁。尤其是中、韩两国,由于政治经济中心和人口密集区与朝鲜地理位置更接近,受到的现实威胁也最大。因此,中国不可能对朝鲜迈向有核国家的危险进程置之不理。
  在过去几十年里,“中朝友谊牢不可破”是朝鲜喊得最响的口号之一,但这次朝鲜完全无视中国的利益和反对,冒天下之大不韪进行核试验,等于是在全世界面前自毁对中国友谊的承诺。朝鲜做到这一步,如果中国还要在安理会替朝鲜说话,那就是食古不化。
▲中国积极斡旋变被动为主动 仍为朝鲜留下余地
  作为长期支持朝鲜的友邦,朝鲜突然进行核试验无疑令中国陷入了非常尴尬被动的境地。但中国政府一系列迅速而得当的举措,却将被动局面消弥于无形。首先,中国在第一时间表明坚决反对朝鲜核试验的立场,一下子堵住了国际上对中朝特殊关系的质疑,同时也向朝鲜传达了明确无误的信号。其次,胡锦涛主动派唐家璇为特使访问美、俄,展现出积极斡旋的姿态,也使世界感受到中国负责任和建设性的一面。另外,中国在这种情况下仍然与朝鲜保持着顺畅的联系,继续发挥世界与朝鲜沟通的桥梁作用,这种渠道的保持也说明中国在解决朝核问题上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而中国虽然同意了对朝鲜的制裁决议,但仍为朝鲜争取了回旋余地,从中显示出中朝关系尚未破裂。朝鲜核试验后,美、日等国主张采取强硬制裁措施,包括援引被视为授权对朝使用武力的《联合国宪章》第七章的内容。中国对此表示了坚持反对,中国主张发出“坚定而又合适的反应”。从决议案文后半部分鼓励各方外交努力的内容看,中国的主张得到了采纳。从而避免了过度刺激朝鲜,为朝鲜重返谈判桌留下可能。▲ 窦含章 《联合早报网》
(05) ★ 美国史上一次对华重大情报泄密 ★
http://www.ddhw.com/vh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31945
文章提供 于 2006-10-17: 1949年,中共在大陆建政初期,美国及蒋介石特务机关安排了大批间谍、特务潜伏下来,为他们配备了间谍工具和武器弹药,妄图伺机刺探情报,从事破坏活动。意大利人李安东(Antonia Riva)就是潜伏下来的间谍组织头目之一,他的公开身份是天津老世昌公司北京代理人。
  1950年1月,李安东、山口隆一、马迪懦三个间谍开始策划在“十一”的时候“炮轰天安门”的“恐怖活动”。
  当时,间谍们想用来“炮轰”天安门的工具是一门82迫击炮。据中国外交部档案记载,美国特务机关将这门82迫击炮掩藏在救济物资中交给李安东。李安东又将这门迫击炮和炮弹分散暗藏在自己和马迪懦家中。
  定下行动计划后,山口隆一在5月到7月间,经常亲自跑到天安门去测量广场周围的地形。9月16日,他绘制了一张天安门的图样和向主席台射击的指示目标。
  这张用铅笔绘制的天安门地形草图,画出了射击天安门检阅台的指示目标:从御河桥上放的一灭火机上,一条又粗又黑的抛物线直指天安门城楼中央的毛泽东画像。
  9月26日,山口隆一向东京美国占领军总部发出的情报中,详细估计了这一阴谋计划的可能性,“事情很突然,里面是有枝节的,如果是那样的话,山口隆一要逃跑,别无他招。”要是阴谋不能实现,而又不暴露,“那样的话,打算立刻躲避起来,但是决不能放弃这个重要任务,如把使命放下的等等说法是笨的计划,所以这点请安心。”
  然而,山口隆一寄往东京的邮件被北京市公安局侦查处截获了。信件的投送地址:日本国东京都涩谷区神泉町20番地7号第一绿C管理室。
  经过秘密检查,信件的内容是:CIC总部(日本东京美国盟军司令部CIC情报处——编者注):所购灭火机定于10月1日发货。一切按既定计划进行。致以热烈的问候!
  北京市公安局二处随即围绕山口隆一进行了严密地监视和侦查。9月26日,李安东和山口隆一及其他案犯全部落网。公安局从李安东等人家中搜出山口隆一绘制的炮轰天安门图样底稿一张、82迫击炮一门、手枪两把、手榴弹八枚、炮弹和各种子弹650多发、毒药两件,还有特务证件及大量的中国军事、政治、经济的情报底稿,有的情报上还附有中共的部队番号和领导人姓名、地址、汽车牌号等。
  1951年8月17日,李安东、山口隆一被判处死刑,立即押往天桥刑场执行枪决;同案犯魏智•亨利、甘纳斯(德国籍)、马迪懦、哲立(德国籍)、马新清(中国籍)等被分别判处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据悉,他们刑满后被中国驱逐出境。
  主要策划者简历
  李安东,意大利人,1896年生于上海。1948年,他开始正式在前美军驻北平领事馆上校武官包瑞德的领导下进行特务间谍活动。
  山口隆一原为日本特务,1946年正式参加美国特务间谍机关战略情报处,为情报员。1946年5月在北京法文图书馆经理魏智•亨利的介绍下认识李安东,并在李的指示下搜集情报。
  魏智•亨利借开书店作掩护为李安东提供情报,并掩护山口隆一进行间谍活动。
  马迪懦为天主教紫衣主教,先后给包瑞德、李安东等人供应情报,并为李安东窝藏军火武器及隐匿情报底稿。
www.TopChineseNews.com 来源: 军情观察
(06) ★ 朝鲜“原子弹之父”露真容 安保规格堪比高官 ★
http://www.ddhw.com/vh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31956
文章提供 于 2006-10-17: 10月14日,据韩国媒体披露,主导朝鲜核武研发计划(包括10月9日的核试爆)的灵魂人物,是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物理学部讲座长(系主任)徐相国博士。
  此外,徐相国还是朝鲜劳动党中央国防委员会的“极秘委员”(负责朝鲜极其秘密工作的专职委员)。他享受的安保规格之高堪比最高领导人。
  那么,这位朝鲜的“原子弹之父”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留学苏联 婉言拒入苏联籍
  徐相国的出生地并不是朝鲜,在朝鲜光复后,他才随家人回国,进高中读书,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金日成综合大学,随后又留学苏联。1966年,28岁的徐相国获得苏联的博士学位。由于表现突出,苏联曾劝说他加入苏联国籍,但徐相国婉言拒绝,回到朝鲜主导核武研发计划。
  徐相国被称为“科学天才”,是朝鲜“大浦洞-1”型导弹的主要研发人员。在过去的30多年里,徐相国不仅专注于核武研究,还致力于教育和科学研究,出版了《量子力学》和《小粒子理论》等40多本著作,编撰了100多部颇有价值的论文集。另外,身为大学系主任的他还培养出8名博士、20多名硕士。
▲只身周游俄罗斯 将核设备运回朝鲜
  鲜为人知的是,虽然徐相国的正式头衔为金日成综合大学物理学部讲座长(系主任),但他还有一个秘密职位——朝鲜劳动党中央国防委员会“极秘委员”。
  该委员会是朝鲜的最高军事领导机关和全面管理国防的机关,由最高人民会议选举产生。虽然名义上地位次于最高人民议会,国防委员会却拥有最终决定权。1998年9月5日,新的国防委员会成立,委员的任期也由5年延长到10年,这更确立了国防委员会在军事、国防事务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目前,国防委员会的委员长是金正日,他负责统率、指挥朝鲜一切武装力量,并全面领导国防工作。第一副委员长是赵明禄、副委员长李用茂。徐相国也是该委员会的委员,不过他是“极秘委员”,负责主导核计划的政策立案及执行任务。
  事实上,徐相国现在几乎不授课,大多数时间他都在咸镜北道的核研究设施内从事研究。为了朝鲜的核武研究,他曾只身周游俄罗斯,利用留学苏联时的人际关系,将与核相关的设备和零组件运回朝鲜,以建立朝鲜的核研发设施。
▲享受特别待遇 安保规格堪比高官
  由于肩负国家重要任务,徐相国一直享有特别待遇,朝鲜国家安全保卫部给他配备了贴身侍卫。另外,只要他身体不舒服,就会立刻被护送到法国等西方国家接受治疗。这种优越的待遇,只有朝鲜的高级领导人才能享受到。
  徐相国曾获得“金日成奖”及“努力英雄”称号等多项殊荣,还曾与国家主席金日成(朝鲜在1998年修改了宪法,不再设国家主席,“国家主席”的荣誉将永远为已故的金日成保留)合影留念。
  1998年11月30日,徐相国60岁生日时,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防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日曾高度评价他的功绩,特意准备了一个花甲宴,以感谢他为朝鲜作出的突出贡献。
www.TopChineseNews.com 来源: 青年参考
(07) ★”伽利略”系统军用?欧盟高官”大胆设想”惹争议 ★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10/15/content_5205124.htm
2006年10月15日北京晚报: 日前在卢森堡召开的欧盟交通和通讯部长理事会会议上,正在开发建设中的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成为主要议题之一。虽然会议决议重申了伽利略系统的“民用”属性,但欧盟委员会副主席雅克•巴罗在会上提出的“可以考虑将此系统用于军事目的”的大胆设想仍令人回味无穷。舆论预测,这一建议必然会在欧盟内部引发一场关于伽利略系统未来性质和用途的大辩论。
负责交通事务的巴罗副主席12日建议欧盟考虑将伽利略系统用于军事目的,以利于解决该计划实施过程中日益增加的资金需求。仅仅在过去的几个月里,该系统的开发费用就从此前的11亿欧元大幅增至15亿欧元,“烧钱”威力着实了得。
为打破美国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十几年来独霸天下的格局,欧盟在经过多年酝酿后于2002年3月正式决定实施伽利略计划。该计划预计耗资32亿到36亿欧元,最终建成由30颗高轨道卫星组成的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网络,力争在2010年以前投入全面商业运营。去年12月首颗实验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该系统的开发工作正式启动。
事实上,在提出伽利略计划之初,作为最积极倡导者的法国就设想未来的伽利略系统能够为发展欧洲独立防务体系创造条件。但因美国的百般阻挠,为了避嫌,欧盟谨慎地将伽利略系统界定为纯民用系统,承诺不会将其用于军事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欧盟交通和通讯部长理事会决议已经明确要求欧盟委员会“尽快确立一个控制机制”,以确保伽利略系统的有关敏感技术和知识产权不会被第三方获得,该机制“应符合欧盟现有的高技术出口限制制度和防扩散制度的原则”。由此可见,伽利略系统用于军事目的确实是个不易实现的目标。(王坚)
“ 伽 利 略 计 划 ” 军 用 惹 争 议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10/18/content_5216306.htm
2006年10月18日环球时报: 欧盟委员会13日表示,欧洲卫星导航系统“伽利略计划”可能会被付诸军事用途。原本仅限民用的系统如今发生根本性转变,使以法国为代表的欧盟国家直接与美英发生利益冲突。
跨过这个门槛的是欧盟委员会交通委员巴罗。他指出,军方也有可能使用伽利略系统。随后,欧盟委员会发言人在坚持该计划应由民间掌控的同时表示,“考虑到军队也在使用卫星定位信号,我们不该把这个用途排除在外。”此前,欧盟一直强调该计划是民间项目。难怪英国《独立报》在15日的报道中称欧盟的这一决定无异于“U形大转弯。”
2005年12月,一枚火箭在哈萨克斯坦成功发射,把一枚导航卫星送入太空。“伽利略计划”计划发射30颗这样的卫星,让它们在海拔2.3万公里的高空沿3条轨道环绕地球运行,为驾驶员、水手、地图绘制者提供全面卫星导航服务。专家指出,“伽利略计划”将帮助欧洲摆脱对美国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的依赖。
当初,美国反对“伽利略计划”,就是担心它会用于军事,虽然美国自己的GPS是为军队研发的。2004年10月,中国正式加入“伽利略计划”,并承诺为该计划投资2.3亿欧元,更增添了美国的忧虑。这次欧盟的转变势必会引起美国反对,尽管截至目前美方尚未对此表态。
媒体分析认为,“伽利略计划”用于军事将有助于欧盟弥补投资缺口。从长远看,它将帮欧洲壮大军力,更好地为外交服务,因此得到法国等国家的支持。(驻英国特约记者 邱筱丹) ▲
(08) ★陆军航空兵成为中国陆军优先发展的主战兵种 ★
http://news.phoenixtv.com/mainland/200610/1018_17_21020.shtml
2006年10月18日 中国国防报/新闻背景:1986年10月,在百万大裁军的同时,中央军委高瞻远瞩,宣布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航空兵。从此一个新兵种诞生了。金秋十月,我军最年轻的兵种——陆军航空兵迎来了20岁的生日。经过20年的创业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特别是近年来的加速发展,中国陆航已发展成为拥有多种机型、一定规模并初步具备“快速投送、精确打击、有效制空和适时保障”4种能力的低空劲旅,“空中轻骑兵”飞上了新高度。
▲应运而生:“铁脚板”插上“钢翅膀”
上世纪60年代初,美国首次将武装直升机作为陆军主要装备投入越南战场,显露出武装直升机在战争中的独特作用。在此后的一系列局部战争中,武装直升机大显身手,给传统的作战理论、战争样式和突击战术带来了新的挑战,提出了新的课题。
1985年,中国政府作出战略决策:裁减军队员额100万,对陆军进行现代化合成化改造。走向合成的中国陆军不能只在地面沙场扬威,还应当有自己的“树梢杀手”,实现空地之间的立体合成,以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在未来战争中,更好地担负起保卫祖国的神圣使命。时代呼唤中国陆军航空兵。
在我军建设实行战略转移、全军裁员100万的特定背景下,中央军委审时度势,果断作出组建陆军航空兵的战略决策。1986年2月24日,军委批准成立了陆军航空兵部筹建办公室。经过精心运筹和准备,1986年10月3日,在庆祝共和国37岁生日之际,中央军委正式批准组建陆军航空兵的方案。
从此,陆军航空兵作为最年轻的一个兵种,走进人民解放军的行列。飞旋的铁翼为陆军的腾飞插上翅膀,使素以“铁脚板”著称的中国陆军只能在地上机动和遂行任务的历史宣告结束。
▲负重起飞:艰苦创业中迅速崛起
陆航创建初期,各种设施残缺不全。有的团队有直升机没机场,工作生活条件十分艰苦。面对困难,陆航人加大油门,振翅奋飞。他们懂得,陆航建设起步就比发达国家晚了几十年,缩小差距的办法,唯有负重起飞,艰苦创业。
一纸命令下来,空军某运输团团长邢喜贵服装一换,成了一名陆航团长。他带着原团队的一部分人,走出了环境舒适的营区,借了10间房,把陆航的大旗一插:“这就是团部!”组建的第5天,不少的人行李还没到,上级的命令却到了:立即起飞赴西藏空运物资。邢团长二话没说,带队出征了。
白手起家的某集团军直升机大队,直升机是先进的,但没有地面夜航设施。他们想出一个办法,买来马灯,用油漆涂上红、黄、绿颜色,代替跑道灯。一次夜航,他们就要在地面摆一卡车马灯。用这种简陋的方法,大队所有飞行员完成了新型直升机夜航训练,练出了过硬的夜战本领。
某武装直升机部队组建后,没有靶场打不了实弹。在一次飞行中,他们偶然发现黄河中游有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孤岛,地形条件符合导弹打靶的要求。他们因陋就简,在这个小岛上进行了我军陆航第一次武装直升机空对地导弹实弹射击。日前,他们飞到全军装甲兵部队演练场,实施对地面装甲目标导弹攻击,取得了发发命中的优异成绩。
“把诗篇书写在蓝天,把身影寄托给白云。哪里需要哪里去,哪里艰险哪里就有陆航人……”这是飞行员邢淑华写在笔记本上的一首小诗,也是第一代陆航人战斗生活的真实写照。就是凭着这个劲头,从诞生之日起,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陆航部队边组建、边训练、边执行任务,并创造出了“当年组建、当年训练、当年改装、当年出战斗力”的航空兵部队建设奇迹。
▲穿越雪山:“死亡航线”创奇迹
广袤的雪域西藏,空气稀薄,气候变幻莫测,是世界航空界公认的“飞行禁区”。特别是直升机,氧气不足,发动机燃烧不充分,马力打折扣;空气稀薄,旋翼排气量减少,升力受影响。于是,这片神秘蓝天,作为旋翼式直升机飞行的空白一直留在了航空史上。陆军航空兵为了征服“世界屋脊”,用鲜血和生命填补了世界航空史上高原飞行数十项空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1985年12月10日,四川盆地某军用机场,时任某陆航团团长的邢喜贵带领4架直升机翩然升空,飞向白雪皑皑的唐古拉山。
“唐古拉唐古拉,伸手把天抓。”稀薄的空气,莫测的高空气流,直升机好像波涛汹涌的大海里的一叶扁舟,不停地剧烈起伏颠簸。突然一股直径10多米的巨大龙卷风拔地而起,在唐古拉山口来回晃动。邢喜贵机敏地发现,龙卷风正在慢慢地向左移动,右侧100米开外的豁口露出一道明亮的光柱。于是,他令其他机组帮助观察,第一个迎着光柱飞去……
4架直升机长驱2600公里,降落在布达拉宫广场。虔诚的藏族同胞围着钢铁大鸟,载歌载舞。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大师亲自为飞行员系上了洁白的哈达,赞誉他们是雪域的“吉祥鸟”。这次飞行开创了直升机载重进藏的先例。
为了架起翻越唐古拉山进入西藏的“天路”,20年间先后有7名陆航飞行员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们的骨灰永远撒在了那块土地上。让我们记下这些烈士吧,他们的名字是国逢仁、张崇海、阿罗、巴古泽旺、刘家强、李先通、唐考德。
▲沙场亮剑:南征北战露锋芒
1988年春,第一支陆军航空兵部队首次正式亮相,在以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为背景的军事演习中犹如神兵天降,指挥直升机、侦察直升机、攻击直升机、运输直升机、电子干扰直升机、布雷直升机、勤务直升机等在作战空域形成“一域多层、空地一体”的立体攻势。这支组建不到两年的新型兵种正式加入作战序列,显示中国陆军在现代化进程中又跨上一个新台阶。
1991年4月,在淮海战役的战场旧址上,一场与40年前那场战役风格迥然不同的现代化合成战役演习正在激烈进行。在硝烟弥漫的前沿和纵深地域,“红军”陆航部队的武装直升机在树林的掩护下,快速接近前沿阵地,突然在“蓝军”坦克集群侧翼,迅速跃出树林一米多高。只见直升机吐出道道火舌,导弹像长了眼睛似的,呼啸着飞向“蓝军”坦克。顷刻间,“蓝军”坦克集群全军覆没,而“红军”直升机却早已藏进了树林……
东南沿海。“联合-96”陆、海、空三军合成实兵演习在这里举行。在三军联合作战演习进入关键的登陆后山地进攻阶段时,忽然风雨交加,固定翼飞机无法起飞。陆航直升机穿雨破雾,在云底高不到200米,能见度不到2公里,海上阵风达20米/秒,山高谷深、地域狭窄的条件下,准时出现在预定空域,迅速机降部队,并以强大的空中火力支援地面部队的进攻。在临时改变目标的情况下,导弹全部命中。军委领导对此评价说,陆航“执行命令最坚决,作风最顽强,技术最过硬”。
2005年8月18日,“和平使命”中俄联合军事演习在胶东半岛展开。陆航的武装直升机以超低空掠海飞行,以火力开辟空降场。紧接着,大型运输机穿云破雾,依次运载伞兵空降。几乎同时,又有18架运输直升机实施快速机降……在陆航武装直升机和运输直升机的配合下,地面部队迅速占领了滩头阵地,为后面的大型登陆舰艇开辟了登陆场。这是我陆军航空兵首次同国外军队举行联合军事演习,陆军航空兵的出色表现令国外同行刮目相看。
作为后起之秀的陆军航空兵在创业初期的短短10年里,就先后参加了100多次重大演习,与步、炮、坦等兵种密切协同,圆满完成了演习赋予的空中侦察、攻击、机降、通信、校射、布雷等作战任务,带来了陆军机动方式、作战样式、战法等一系列变革。在各种演习演练中,陆航练硬了翅膀,显露了锋芒。
▲迎接“神舟”:航天搜救创奇迹
陆军航空兵成立20年来,多次参加卫星和“神舟”飞船的搜救回收及转运航天员等重要任务。在地形复杂、气候恶劣的条件下,他们凭借精湛的驾驶技术,圆满完成了任务,在中国航天史上创造了奇迹。
2003年初,陆航某部接到“神舟”5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空中搜救及转运航天员的任务。10月16号5点25分,5架直升机从待命点准时起飞,30分钟后到达内蒙四子王旗北部阿木古朗草原指定位置待命。
5时50分,在第一架直升机上的副指挥长李少康在天边看见一个小黑点。他赶紧睁大眼睛,随着降落伞的下降,鲜艳的伞花清晰可见。大家的心情顿时变得无比兴奋。他们目视着降落伞从天而降,清楚地听到返回舱在落地的瞬间,发出“嘭”的一声,那是反推缓冲火箭点火的声音。
返回舱在落地时跳了一下,然后倒地。返回舱落地不到30秒,直升机就着陆了。几乎同时,李少康第一个跳下直升机向返回舱跑去。打开舱盖时,杨利伟向他们招了招手。
这次载人飞船的回收,直升机与返回舱几乎是同时落地,这在世界航天史上也是罕见的奇迹。
2005年10月17日,陆航搜救直升机又圆满地完成了迎接“神六”回归的任务。当费俊龙和聂海胜出舱后,在场的陆航搜救队员激动不已,真想上前去与英雄的战友拥抱一下。但他们抑制住了冲动。他们的职责不允许这样。他们虽然没有在闪烁的镁光灯下出现,却创造了航天史上的3个第一,即“第一个发现目标、第一个到达现场、第一个传输图像”,安全圆满地完成了上级赋予的光荣任务,向党和人民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展翅未来:建设发展进入新阶段
1996年10月19日,中央军委领导观看陆军航空兵的汇报演练后,充分肯定了陆航10年建设发展的显著成就,并强调指出,要坚持科技强军和质量建军,努力把陆航建设成为下个世纪我陆军的主战兵种之一。陆航的建设发展迎来了一个新阶段。
科技强军、质量建军,有两个关键性的问题要解决,一个是加速培养一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一个是加快主战装备的建设步伐。而解决这两个问题,最为重要的就是不断完善陆航的编制体制,成立人才培训机构,完善装备科研系统和采购系统。
199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航空兵学院正式组建。这是当时全军院校体制编制调整改革中唯一新组建的一所院校,标志着陆航人才培养工作跨入崭新的发展阶段。
2001年2月22日,我军第一支陆航直升机试飞大队在昌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成立。该试飞大队的成立为发展我国直升机事业和提高我国产直升机在未来战争中的战斗力注入活力。
2003年,在全军进行体制编制调整、精简员额20万的大背景下,中央军委决定将总参陆航局更名为总参陆航部。
新世纪新阶段,陆军航空兵作为陆军优先发展的兵种,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发展机遇期。陆航部队将从未来信息化战争的客观需求出发,以建设一支适应一体化联合作战需要的快速机动、超越突击的陆军精锐力量为目标,在提高我军陆军空地一体、远程机动、快速突击、特种作战和适时保障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09) ★ 应对朝鲜核试美韩急订朝鲜新战争计划 ★
http://www.ddhw.com/vh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31970
—美军定绝密计划 欲越过三八线全歼朝鲜人民军
文章提供 于 2006-10-17 文章作者: 邱永峥
  应对朝鲜核试美韩急订朝鲜新战争计划
  由于朝鲜进行核试,美国与韩国军方已经开始修订针对朝鲜半岛发生战争的作战计划。美国研究机构和媒体对此有最新披露。
▲美韩急改5027作战计划
  “5027作战计划”,是美韩联合司令部最主要的作战计划,并由美韩双方政府以协议的形式认定。根据计划,一旦朝鲜半岛爆发战争,美国将调派军队增援韩国。
  朝鲜宣布成功进行核试验,使得朝鲜半岛局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五角大楼和韩国国防部都认为,修订5027作战计划已成燃眉之急。
  五角大楼与韩国情报机构认为,在朝鲜宣布核试验成功,联合国对其实施制裁后,朝鲜决策层极可能会作出这样的冒险决定:挑起武装冲突,达到有限的战略目的。
  那么,最新版本的美韩联合作战计划将会是什么样?是如何假定有核国家朝鲜与美国韩国爆发战争的情景呢?
▲设想一:有核武后盾的/朝鲜发动闪电进攻
  根据新的5027作战计划,新朝鲜战争的爆发以有核武器为后盾的朝鲜突然对韩国发动闪电进攻为起点。
  朝鲜对韩国的进攻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突破“三八线”,彻底摧毁韩国前线部队;第二阶段是封锁首尔,巩固既得战果;第三阶段就是追歼韩军,伺机占领朝鲜半岛。
  据美韩5027作战计划,对首尔以北地区韩军发起第一攻击波的将是朝鲜人民军第1、2、4和5军,这4支部队的目标是“将三八线韩军就地全歼”。
  朝鲜人民军第3、6、7、8军和首都卫戍军将随后执行诸项任务,具体包括:歼灭纵深部署的韩军;迂回包抄后撤的韩军;后备队负责保卫平壤。朝鲜人民军的特种战部队只能执行对韩国的骚扰任务。
  朝鲜人民军进攻部队将分成三个梯队进攻韩国:第一梯队由前线部队组成,它们的任务是对“三八线”发起步兵攻击,突破韩军防线;第二梯队由机械化和装甲部队组成,他们的任务就是彻底摧毁韩国前线部队;第三个梯队也由机械化和装甲部队组成,任务是追歼溃逃韩军。
  朝鲜人民军进攻韩国有三条主要通道:一是开城——纹山;二是楚山谷道;三是朝鲜半岛的东海岸。
  在整个攻击阶段,朝鲜人民军的核武装会摆出恫吓态势,以吓阻美军和其他武装力量的介入。
▲设想二:韩国拼死抵抗20天
  面对朝鲜人民军的闪电进攻,韩国能不能顶住得看两个方面:首先是韩军得独自顶住朝鲜人民军的攻势5至15天;其次是韩国军队在美军和韩国军队总动员期间,还得继续守住防线15至20天时间。
  韩国军队在“三八线”附近布下了数段防线,但因受制于地形,防线很不完整。这些防线的战略目标就是阻碍朝鲜人民军大规模通过进攻通道,并尽可能消耗朝军的兵员与装备。
  韩国军队的防线名为“朝鲜障碍系统”。这道系统由雷区、铁丝网和道钉组成,其中雷区可以成功延滞朝鲜人民军步兵的进攻。根据5027作战计划,雷区至少能阻滞朝军1至3天时间,如果没有这道障碍,朝军在24至72小时内就能攻到首尔。
▲设想三:美82空降师/空降平壤
  一旦韩国顶住了朝鲜的进攻,美军增援部队将按计划抵达朝鲜半岛,开始实施“彻底打败朝鲜”计划,具体地说就是占领平壤,推翻朝鲜政权。
  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的,美军得动用一半的军队,就是69万地面部队,160艘战舰和1600架战机。在美军对朝鲜发动全面进攻之前,仍是大规模的空袭,而紧随其后的是美军第82空降师、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远征旅和韩国的多个师在朝鲜东海岸发起两栖进攻。与此同时,首尔的美韩军队也开始反攻。美韩联军向平壤迅速推进,最后在平壤会师。
  与以往的5027作战计划不同的是,在这一阶段,美韩联军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朝鲜人民军的核武器。在平壤面临着极度威胁的情况下,美韩联军将不得不考虑朝鲜人民军动用核武器的可能。
  新5027作战计划最大的变动就是如何捕捉朝鲜人民军的核武器动态,以及在何种情况下动用战术核武器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从而将朝鲜人民军的核武器消灭在“可能启用”状态。
  事实上,不论是五角大楼还是韩国国防部,都无法在新5027作战计划中清楚设想战术核武器交火的结果。
  参考资料
▲5027作战计划的历史演变
  根据美国与韩国政府签署的绝密协议,5027作战计划从1994年首次制定后,每两年就要更新一次。
▲5027-94:反攻越过三八线,直取平壤
  1994年,美军太平洋总部对5027作战计划进行了首次大修改,第一次将反攻的界限越过了三八线。
  修改后的5027-94作战计划的设想是:美韩军队顶住了朝鲜人民军的进攻,并且将战线稳定在非军事区以南40至60公里左右。当美国援军抵达后,美韩军队立即对朝鲜发动报复性反攻。在反攻行动之前,美国空中力量将率先对朝鲜人民军发动猛烈的空中打击,美海军陆战队远征旅、第82空降师和韩国多个陆军师将从朝鲜半岛东海岸向朝鲜元山方向发动突击。两个方向的进攻部队迅速向平壤开进,意在攻入平壤后会师。
▲5027-96:与日签署协议,可使用日军事基地
  1996年,朝鲜核危机发生之后,美军再度对5027作战计划进行了全面修改,这就是5027-96作战计划。新作战计划中最引人瞩目的内容就是增添了一份与日本政府签署的协议,内容是:一旦朝鲜半岛爆发战争,美国可以使用日本的军事基地,使得美军在准备朝鲜战争的时候可以在日本驻扎大量部队。
▲5027-98:全面入侵朝鲜,推翻朝鲜政府
  两年后,5027-98作战计划更是把重点移到进攻朝鲜上。美国国防部高级官员在谈到该作战计划时说:“既然我们已经开打,那就完全干掉他们。我们修改作战计划的目标就是:推翻朝鲜政府,结束金正日的统治,将整个朝鲜半岛统一在韩国的旗帜下。”
  在新修改的内容中,最引人瞩目的内容是:美韩军队可以对朝鲜的军事基地,特别是远程火炮和空军基地实施先发制人的打击。美军假设如果朝鲜将进攻韩国,那么美国将会抢在韩国遭到攻击之前就对朝鲜的目标发动攻击行动,随后,美军将入侵朝鲜,彻底消灭朝鲜人民军,摧毁平壤的朝鲜政府。
▲5027-00:开战需要69万作战部队
  2000年12月4日,韩国国防部坦承,如果朝鲜半岛爆发一场新战争的话,那么美国在90天时间里至少要向朝鲜半岛派出69万作战部队、160艘战舰和1600架各型战机。而上个世纪90年代初,美军还认为派48万美军就够了。
▲5027-02:先发制人突袭朝鲜核设施
  2002年2月,美军根据“911”事件发生后战争形式和国际格局的变化,再度修改5027作战计划,这次计划的修改将推翻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的因素也考虑在内。新计划重点强调先发制人的迅捷打击,也就是说美军可以在不跟韩国商量的情况下突袭朝鲜的核设施和生化武器研究场所。
▲5027-04:在朝鲜半岛部署NMD
  根据该计划,一旦朝鲜半岛发生军事冲突或者核危机,美军将在朝鲜半岛部署至少3套国家导弹防御系统。这一系统由阿拉斯加的美军设施、美军“宙斯盾”系统的导弹拦截器和机载激光仪组成。  www.TopChineseNews.com 来源: 青年参考
(10) ★ 1973年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 王洪文欲建第二武装 ★
http://www.ddhw.com/vh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31947
文章提供 于 2006-10-17: 1973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发生过一次不寻常的事情———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
  这一年,毛泽东整整80岁,身体每况愈下。两年前的1971年9月13日,作为毛泽东接班人的林彪乘飞机叛逃,死在了蒙古,这对毛泽东是一个重大的打击。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他急于安排后事,为下一代领导人打好基础的想法越来越明显。
  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受命于危难之中开始主持军委工作的叶剑英紧紧抓住整顿军队,肃清林彪流毒和影响,提高部队战斗力这个中心环节,大力开展各个方面的工作。他多次派出工作组,下到各大军区了解情况。叶剑英认为,军队的领导班子,特别是大单位(大军区、军、兵种)的领导班子,是军队的“上层建筑”。军队必须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军队的领导权必须掌握在可靠的人手里。为此,必须进行组织调整。叶剑英的想法,得到了毛泽东的认可。
  12月12日,毛泽东在自己的书房兼会客室里主持召开了一次政治局会议,不是政治局委员的邓小平也坐在了茶几旁。会议开始,毛泽东说:“政治局不议政,军委不议军,以后改了吧,你们不改,我就开会,到这里来。我毫无办法,我无非是开个政治局会,跟你们吹一吹,当面讲。”会客室里鸦雀无声,气氛有些紧张。
  毛泽东缓和了一下口气,换了一个话题:“我提议,议一个军事问题,全国各大军区司令员互相对调。”说完这句话,他转向叶剑英:“你是赞成的。我赞成你的意见,我代表你说话。我先找了总理、王洪文两位同志,他们也赞成。”
  周恩来点点头,表示是这样的。王洪文听完,连连点头,虽然面色平静,却掩盖不住内心的高兴。他在上海造反起家,建立了闻名全国的上海民兵指挥部,搞起了成规模、成建制的民兵队伍,企图建立自己的“第二武装”。但是,上海在南京军区的辖区内,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对他事事掣肘,把许世友调走,就少了一块“绊脚石”。
  稍顷,毛泽东忽然又换了一个话题。“现在这么多人看不起儿童团,我也是儿童团过来的,你们都是吧。”毛泽东一边说,一边环顾在座诸位:“你们哪个青年时期、十几岁二十几岁就那么高明,我就不信。”大家都明白了毛泽东这段话的意思,是要大家支持王洪文的工作。
  就是在这次政治局会议上,确定了军队高层领导的调整: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邓小平任解放军总参谋长。
  12月22日正式宣布对调命令,各大军区司令员、军兵种主要领导再次集中。毛泽东想给王洪文一次机会,想让他在将帅面前树立点威信,委托王洪文“点名”。军队的“点名”不只是清点人数,而成为了一种严肃的仪式,一般“点名”的人都是最高首长,被“点名”的是部属。王洪文当了中央副主席,有些昏头,也就大大咧咧地拿起花名册,点起名来。
  “许世友!”
  没有人答应。王洪文向会场看去,许世友脸色铁青,眼望着天花板,理也不理他。王洪文最怕这个南京军区司令。他壮着胆,又点了一次:“许世友!”
  忽听得“咚”地一声,原来是许世友把茶杯猛往茶几上一磕。王洪文抬眼一看,不光是许世友,杨得志、皮定钧这些老将军都鄙夷地望着他。王洪文胆虚了,转过头来求助似地望着毛泽东。毛泽东铁青着脸,一声不吭。
  周恩来不得不救场。他拿过花名册,看也不看,就先从其他司令员点起来:李德生、陈锡联、许世友……这些刚才还是很傲的将军们,现在一个个响亮地回答着。名点完了,周恩来宣布:“现在请主席宣布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命令!”
毛泽东宣布完了对调命令,八大军区司令员没有一个人耽搁,立即以最快的速度去上任。▲ www.TopChineseNews.com 来源: 军事天地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