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在非洲形象调查:中国形象存在三大落差 ★

今 日 看 点 : 2006-11-07
(01) ★ 三 重 导 弹 防 御 系 统 保 不 了 日 本 ★
http://military.people.com.cn/GB/42969/58519/5001304.html
(02) ★ 战争中的残忍武器: 杀伤力大不人道常规医疗难治愈 ★
http://military.people.com.cn/GB/42969/58519/4999793.html
(03) ★ 国际战略观察:美国秘密监视全球媒体 ★
http://jczs.news.sina.com.cn/2006-11-05/2122410099.html
(04) ★ 揭开文革的神秘面纱/毛泽东的真正初衷是什么? ★
http://book.sina.com.cn
(05) ★ 五角大楼还在实施与执行收买中国名人工作 ★
http://forum.mil.sina.com.cn/cgi-bin/view.cgi?gid=71&fid=4642&thread=159914&date=20061019
(06) ★ 北 京 秋 季 外 交 攻 势—–可 圈 可 点 ★
http://bbs.military.china.com/jsp/pub/staticFile/htmls/2006/11/1011/6166362_page0.html
(07) ★ 外国军事观察家解读中国电子情报卫星计划 ★
http://junshi.daqi.com/bbs/05/126178815.html
(08) ★ 安 倍 对 华 外 交 政 策 背 景 分 析 ★
http://www.ddhw.com/vh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32853
(09) ★ 大陆拟妥对台“七日战争计划”★
http://bbs13.xilu.com/cgi-bin/bbs/view?forum=zgyb&message=163501
(10) ★ 中国在非洲形象调查:中国形象存在三大落差 ★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11/06/content_5294961.htm


(01) ★ 三 重 导 弹 防 御 系 统 保 不 了 日 本 ★
http://military.people.com.cn/GB/42969/58519/5001304.html
日本想靠美国导弹防御系统保证自己安全的目的难以实现
■针尖对麦芒:中国版“导弹防御系统”现身
  2006年11月06日 本报特约撰稿 李春雨 近几个月以来,朝鲜试射导弹以及进行地下核试验的举动,让日美两国像是得到了助燃剂一般,开始在军备竞赛的跑道上加速行驶,加快在日本部署各类美制先进武器。10月29日,日本媒体就传出消息,位于冲绳的美军嘉手纳基地已经搭起了4座美军“爱国者-3”导弹发射台。而美国军方官员也于近日公开承认,第一批“爱国者-3”导弹已经运抵位于日本南部的冲绳。
  就此,一些美国军事评论家表示,此次日本投入实战的“爱国者-3”导弹,加上之前已经投入使用的“标准-3”型海基反导系统以及美日最近已经取得研发突破的机载激光武器,日本将很快具备了三重导弹防御系统,完全可以防御朝鲜中近程导弹的突袭,那么,事实是否果真如此呢?  
◆日本克隆美军反导“三段论”
  众所周知,日本的导弹防御系统完全是在美国的一手扶持下组建的,因而其也完全克隆了美国导弹防御体系的分层方式,即根据对来袭导弹进行拦截的时机不同,把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分成助推段、中段以及末段三大类。
  而根据美日两国的计划,对于处在助推段的敌方导弹,最理想的防御方式就是将其击毁在敌方的发射阵地之上。目前,被称为机载激光武器(ABL)的美军高能激光武器系统计划已经实施了10年之久,27日美军宣布,目前已经利用由波音747-400F飞机为载体,安装在飞机机头部分的兆瓦级激光器为武器,进行了大量接近实战的试验,武器研发成功指日可待。
  去年,日本自民党高级官员就曾暗示,为美国激光武器系统提供相关技术与合作,并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基于两国在激光武器研发上的丰富经验以及日本强大资金的介入,两国激光武器投入实用可能会在2到3年内实现。
  而对于已经升空处在大气层外,即中段的敌方导弹,美日计划使用近期才交付日方的“标准-3”型导弹进行拦截,是美军最先进的海基反导系统。日本虽然在“标准-3”系统研发中承担了高达12亿美元的研发费用(总费用为27亿美元),并且负责开发了导弹专用的特种隔热材料,但是由于“标准-3”的作战性能特别优异,长期以来美方都不愿意向海外出售该型导弹。直到今年的6月,借着朝鲜试射导弹的机会,美国国防部才批准向日本出售“标准-3”。
  至于对已经进入大气层,即将威胁境内目标的敌方导弹,挑大梁的就自然是爱国者系列导弹了。目前,日本爱国者导弹发射单元的数量已经增至55个。
◆三层防御难保万无一失
  虽然美日花了大量人力物力,重装部署了三层导弹防御体系,但是其实从目前的实战效果而言,日本所依仗的这三重反导系统还存在许多弱点,因此并非如美日所设想的那么固若金汤。
  首先,预警侦察系统不完善。美国目前针对亚太地区的导弹预警工作主要依靠其太平洋舰队的“宙斯盾”级导弹驱逐舰和巡洋舰以及预警卫星提供。但“宙斯盾”雷达的探测距离有限,提供的预警时间短。此外,由于在远东地区缺乏固定雷达装置,尽管有预警卫星的帮助,美军也难以有效确定来袭导弹的飞行轨迹。
  其次,负责“助推段”拦截的激光武器实战效果并不理想。例如,目前所谓的“萤火虫”问题成为美日激光武器无法发挥设计效果的最大瓶颈。这是因为激光束在空中遇到尘埃时,尘埃会燃烧,看起来就像闪烁的萤火虫,而这种看似美丽的“萤火虫”会使激光束发散,降低激光的威力。因此,除了自然界的尘埃将影响激光武器发挥外,如果敌方在发射前实施人工烟雾障碍也将导致激光武器失去作用。
  最后,即使美军寄予厚望的“标准-3”型和“爱国者-3”型导弹也有一些难以克服的缺点,比如现役的“标准-3”型无法有效拦截携带分导弹头的弹道导弹,而新版本则要在2011年前后才能投入实战。而“爱国者-3”型的敌我识别系统则在美伊战争中屡次出错。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单纯依靠军事手段,根本无法做到日本防御的万无一失。★
(02) ★ 战争中的残忍武器: 杀伤力大不人道常规医疗难治愈 ★
http://military.people.com.cn/GB/42969/58519/4999793.html
◆—集束炸弹、火焰弹、贫铀弹等:战争中的残忍武器
2006年11月06日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韩雨博/雷 炎
◆美军的火焰弹
  11月2日,驻伊美军宣布2003年开战以来美军伤亡已达2819人。可以想像,伊拉克方面的死亡人数会高出许多。这让人们再次看到战争残酷的一面。美国参谋长联席会主席佩斯近期表示,由于美军绝大多数精确打击武器及其支援系统都放在伊拉克战场,如果美国同时参与下一场大规模战争,美军将不得不更多依赖“残忍武器”,战场重新变成血腥的“绞肉机”。
◆魔鬼武器多达十几种
  军事专家介绍,“残忍武器”目前并无一个统一概念,军事界一般将其定义为杀伤力大、伤害方式极不人道、常规医疗难以应对和治愈的武器。据美国情报官员介绍,美军目前掌握的资料显示,除核生化武器外,全球大约有10多种常规“残忍武器”,它们有的已经在战争中使用过,有的还处于秘密研制试验阶段。英国简氏防务曾报道说,这些“残忍武器”使用后,会让和平居民和公共设施付出高昂的“殉葬”,因此被称作21世纪的魔鬼武器。目前很多国家都在呼吁国际组织尽快制定完善的条约,限制发展和使用这些武器。
◆集束炸弹像罐装饮料
  集束炸弹,又名子母弹,其构造是在母弹筒爆炸后,可散出约200枚小型子炸弹落入地面,若爆炸地点在平地,攻击能力可达半径数百米之广。然而一颗子母弹落地后,约有10%的子炸弹不会立即爆炸,再遭触动才会爆炸,杀伤力与一颗反步兵地雷相似。值得注意的是,布什政府一方面持续轰炸阿富汗和伊拉克目标,另一方面又不断空投物资、粮食和医疗用品给当地老百姓,强调其“人道关怀”的一面。但由于散落下的未爆子炸弹大小接近于罐装饮料,再加上子炸弹的外壳多为鲜艳的黄色,与空投的救援物资类似,当老百姓将子炸弹误认为救援物资而去领取时,却得到死亡。对此五角大楼官员竟然声称:“如果不使用这样的武器,我们就不得不使用对平民更加残忍的武器。”
◆火焰弹:可一直烧到骨头
  据美国《圣迭戈论坛报》报道,目前,美军在伊拉克战区频繁使用MK.77火焰炸弹来杀伤反美武装。五角大楼发言人声称,美军飞机投掷的MK.77火焰炸弹有别于2004年就全部销毁的凝固汽油弹,虽然两种炸弹外观非常相似,但凝固汽油弹使用汽油和苯作为燃料,而火焰炸弹以白磷作为燃烧剂。白磷是一种白色蜡状固体,遇光会逐渐变黄,是一种易自燃的物质,由于白磷的燃点低,人的手温就能使它燃烧,所以取用白磷时必须用镊子。MK.77火焰炸弹的弹壳是用很薄的铝片制成,装有白磷燃烧剂的容器位于炸弹中段,里面采用子母弹式样,装有三枚45公斤的燃烧子弹药。作战时,MK.77由飞机在500-1000米的高空投掷,燃烧剂中特别添加了粘稠物质,能使燃烧剂粘在人体和装备上,造成最大杀伤效果。美国全球安全研究所主任约翰说:“如果火焰弹沾到你的衣服就会烧掉衣服,如果沾到皮肤上,它就会一直燃烧。”专家称,如果不及时清理干净,白磷会一直烧到骨头。
◆贫铀弹:打坦克同时制造癌症
  自海湾战争以来,美军多次发射穿透力极强的贫铀弹,用于打击地面坦克装甲车辆等目标。但是贫铀弹有放射性,能对人体产生伤害,对环境造成污染。海湾战争中,美军使用贫铀弹数量估计达到几十万枚。1999年,美军又在科索沃战争投下3.1万枚贫铀弹。
  这些贫铀弹给当地人留下近乎“断子绝孙”的灾难。据报道,伊拉克南部巴士拉等地无端患病者特别是血液病和癌症患者急剧增多,并导致一些婴儿严重畸形。紧接着,参战美军老兵中也出现了“海湾战争综合征”,患者的痛苦难以言表,给他们及家人产生了严重的身心创伤。
◆电磁脉冲炸弹:让人神经错乱
  美国《流行机械》杂志曾描绘下一次世界灾难降临的情景:看不到蘑菇云,只是一声巨响和一道闪电,便可使计算机所有数据被烤焦,所有电气化发动机都无法发动,世界将倒退200年……这就是美国正在研制的新电磁脉冲炸弹的威力。
  电磁脉冲炸弹是一种利用大功率电磁波束毁坏敌方武器电子部件以及杀伤人员的定向能武器。它对人体的伤害,主要集中在人的大脑、脖子、胸部和生殖腺方面,当电磁波强度较低时,可使人烦躁、头痛和神经错乱而丧失战斗力;如果强度大时,可对人体直接烧伤。目前,高功率电磁脉冲炸弹对目标方来说,防御和对抗十分困难。
◆惰性金属弹:使内脏严重受损
  今年7-10月,以色列国防军在加沙地带作战时,故意向巴勒斯坦武装人员使用了美国研制的“高密度惰性金属炸弹”。这种炸弹是用碳纤维包裹弹药,里面填充了少量炸药和大量重金属钨的合金粉末,在炸药爆炸后,这些粉末会被抛散出去,密集围绕在目标周围,形成强力杀伤。这种炸弹造成的伤害极其残忍,被该炸弹击中的巴勒斯坦人往往皮肤被大面积烧伤,连内脏器官也如同“被硬器搅过一般”,医生都不知道如何施治。
◆散花弹:中一弹要几十处动手术
  这种弹药在弹头前端露出一小部分铅芯,这样较软的弹尖部在进入肌体后容易膨胀变形,从而有效地把能量传递给肌体,造成创口面积扩大。有的散花弹里面还装有子弹头,最多时有五六十个弹丸,可以“四处开花”,给人造成大面积伤害。由于弹丸扩散面积大,治疗的时候往往需要几十处地方动手术,使治愈的概率大大降低。根据1899年通过的《海牙宣言》,禁止各国使用这类扩张型弹药,但在实战中这种规定往往起不到约束作用。
◆闷人弹:令人和机器全“脱氧”
  在阿富汗围剿塔利班的美军还惯用一种能闷死人的炸弹,它能在被怀疑有武装分子躲藏的山洞里造成强烈爆炸,爆炸时产生的气浪会将方圆100米内的空气消耗殆尽,死者大多数器官不会受到伤害,只是会在临死前极力撕烂自己的喉咙,以便多吸入一点氧气。这种杀人不见血的炸弹学名叫“燃料空气炸弹”(FAE),反美武装称其为闷人弹。弹壳里装填的不是炸药,而是用低温高压的办法贮存的碳氢化合物燃料。战时,FAE弹药与空气混合成高几米、直径十几米的燃料气溶胶云雾,并产生高温高压,形成一朵犹如核武器爆炸时的“蘑菇云”。由于碳氢化合物燃烧时会消耗掉大量氧气,不仅使作战区域内的人员窒息而亡,即使是有良好防护的坦克战车也因空气“脱氧”而导致发动机熄火,丧失战斗力。美国陆军都把这种炸弹比喻为“没有辐射的战术核武器”。▲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 (2006-11-03 第08版) 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
(03) ★ 国际战略观察:美国秘密监视全球媒体 ★
http://jczs.news.sina.com.cn/2006-11-05/2122410099.html
◆美国动用先进技术监控全球网络信息
  2006年11月05日中国国防报(兰亭) 据美国媒体近日报道,美国国土安全部日前斥资240万美元作为研究经费,帮助研究机构开发先进的软件系统监视全球媒体。参与研究的包括康奈尔大学、匹兹堡大学、犹他大学等美国著名学府。分析人士指出,随着美国反恐政策中的一些“非常措施”近来不断曝光,一系列关于人权、法律正义和新闻自由的质疑和争论在美国国内已经引发。
◆开发电脑软件监看全球新闻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国土安全部目前正计划发展能分析并概述新闻报道中意见表述的软件,为监看全球新闻中有关美国的报道提供更好的工具。这项计划已引起新闻自由支持者的质疑。
  美国国土安全部官员认为,分析海外报纸及其他刊物对美国或美国领袖的负面看法,可能会帮助美国展开反恐行动。他们将这种负面信息的收集分析称作海外“情绪分析”,通过了解“报道词句及用词的情绪有多强烈”,帮助美国情报人员找出美国可能面临的威胁以及这些威胁的常见类型。为此,国土安全部表示,它将在未来3年内以240万美元经费,支持研究机构利用计算机科技研究分析文章里人类语言的技术,以开发先进的软件系统来更快、更全面地监视全球媒体。据悉,参与研究的包括康奈尔大学、匹兹堡大学、犹他大学等美国著名学府。开发工作大概需要数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国土安全部发言人凯利表示:“这项作业是为了协助国土安全部筛选信息,检查一些报道中的情绪与信仰,以供国土安全部内部情报分析之用。”凯利指出,这个软件将供国土安全部人员“执行工作的另一项资源”。
  据美国媒体报道,该项目的研究人员计划用2001年及2002年刊出的数百篇报道测试这个系统。这些报道包括布什总统使用“邪恶轴心”形容伊朗、朝鲜、伊拉克等国家,美国对古巴关塔那摩基地恐怖嫌犯的处理,有关全球变暖的辩论以及意图对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发动政变等。
◆海外媒体监视机构不断升级
  据美国媒体报道,长久以来,海外报纸、刊物和其他公开的消息来源一直是美国情报机构搜集情报的主要来源。而美国政府对于海外媒体报道的信息收集分析工作也从来没有停止过。
  早在1941年,美国中央情报局就设立了外国广播信息服务处,主要是通过收集和分析目标国的广播、电视和印刷品来获取情报。“9•11”事件后,美国情报机构进行全面改革。中情局在2005年11月将外国广播信息服务处扩大为“公开信息中心”。
  据美国《华盛顿时报》披露,“公开信息中心”直接向中情局局长负责,并与美国的15家情报单位以及其他政府部门展开合作。其工作人员大部分都是情报分析人员,都是专家级的人物,精通目标国家的语言,在跟踪目标国家网站时,很容易判断哪些是有用的信息。目前,该中心正在招聘新人。其招聘广告称,申请者必须是国际关系专业或者国别研究的本科或研究生毕业,拥有较高的外语水平,熟练使用互联网搜索引擎。
  《华盛顿时报》披露说,在搜集情报手段上,“公开信息中心”使用了十分先进的网络技术,用于对信息资料进行过滤。据该中心主任道格拉斯•纳钦透露,该中心在搜集情报过程中使用了设置“关键词”技术,例如本•拉登、扎卡维、网络战、太空战等,大量搜索相关信息,然后加以对比和分析。该中心还使用了十分复杂的软件来对比信息的来源和历史,以确定情报的可靠性。
  据《华盛顿时报》报道,一般情况下,“公开信息中心”能够进入两万家电视台的网站收集信息。“公开信息中心”还严密监控着150~300个极端主义组织的网站,以便随时获取有用的反恐情报。而“公开信息中心”的主要任务则是每天在全球各个网站、论坛里收集各种各样的军事信息。依靠这些信息,美国不仅能发现别的国家最新的军事动向,而且连该国某些机密的武器发展计划也可能由于上网者的无意识透露而被美国情报机构掌握。据悉,外国的军事网站,如印度的《印度防务》网站、英国国防部网站,包括中国的一些军事网站等都是“公开信息中心”的重点监控对象。
◆监控互联网试图影响全球媒体
  据美国媒体报道称,美国情报机构不但不遗余力地监视全球媒体,而且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还试图通过监控互联网信息,以期尽可能地影响全球媒体。
  据《今日美国报》披露,为影响和控制国际舆论,争取国内外民众对于美国政策的支持,美国国防部曾斥资3亿美元资助美国林肯集团、科学应用国际公司等媒体公关公司在伊拉克等国雇用“枪手”为美军撰文,刊登那些旨在提升驻伊美军形象的文章。与此同时,美国白宫也专门设立战略信息管理办公室,负责控制政府信息的发布,以配合政府的政策推进。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国土安全法》中“加强电子安全”部分的有关条款规定,提供互联网服务的公司,例如微软的MSN和美国在线,有义务向美国调查机关提供用户有关信息和背景。美国情报单位能通过技术手段全面监控、跟踪甚至删改互联网中不利于美国国家利益的信息。
  不久前,《纽约时报》网络版发布一条宇航局批评白宫的新闻。而短短5分钟后,这条信息中有关批评美国当局的言论就被美国的网络警察删除。
(04) ★ 揭开文革的神秘面纱 毛泽东的真正初衷是什么? ★
http://book.sina.com.cn
2006年11月02日 新浪读书: 2006年11月02日 新浪读书: 1965年6月16日凌晨,在杭州汪庄,罗瑞卿兴奋地向毛泽东汇报,一个访井冈山热正在全国兴起。继承发扬井冈山优良传统,以井冈山革命精神推进全国各项工作已成为必然之势。其势与全国蓬勃兴起的学习毛主席著作高潮相互呼应。毛泽东不以为然。
  汇报会议结束后,毛泽东略微休息了一下,于6月16日晚到达上海。当时江青已在上海,华东区六省一市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正在上海热火朝天地举行。
  华东区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于1965年5月25日在上海正式开幕。开幕式上,魏文伯代表中共中央华东局在开幕式上作了重要讲话,主要宣传了“写十三年”的初步成绩。随后,华东区这次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分别在上海徐汇剧场、共舞台和中国大戏院进行,有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和上海六省一市的京剧工作者及有关人员两千多人参加,演出了二十四个剧目。大型剧目有十二个(按演出次序):《南方战歌》(上海)、《前沿人家》(山东)、《江姐》(江苏)、《黎明的河边》(山东)、《红色少年》(福建)、《丹枫岭》(安徽)、《花明山》(浙江)、《大渡河》(江西)、《伏虎》(江苏)、《翠林春潮》(安徽)、《南海长城》(上海)、《龙江颂》(上海)。小型短剧十二折(按演出次序):安徽的《老电工》、《渡江第一船》,江苏的《就是他》、《枫林渡》、《英姑》,江西的《五岔口》、《猎虎迎春》、《雪地红心》、《风雷渡》,浙江的《追蛋》、《传家宝》、《喜迎春》。有些小型短剧,原来都是群众业余创作的,如《老电工》是淮南市工人业余创作,《雪地红心》是南昌市邮电工人集体创作,《就是他》是南京铁路工人业余创作,《追蛋》是浙江富阳县大源公社东升大队一位青年农民创作的。这次观摩剧目清一色的革命传统教育和歌颂英雄人物。反映了华东地区在毛泽东1963年12月12日和1964年6月27日两次极为严厉或问题扩大化批评后新的改进。
  1965年6月,毛泽东没有正式出面观看华东局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6月20日,他临时约见复旦大学周谷城和刘大杰两位知名教授,本来还要邀请写《中国哲学史》的杨荣国,后来得知他在中山大学来不了,便和这两位教授及上海市委的陈丕显漫谈起来。刘大杰和陈丕显都忆及,那天,江青在座,没有插言。
  刘大杰比周谷城先到一个小时,开始比较兴奋、紧张,不大敢讲话。毛泽东和蔼地说:“随便谈嘛!”刘大杰才敢提出些问题,围绕着学术、教改、文艺(主要是京剧改革)三个方面进行了随意交谈。
  1964年随着文艺界整风的进行,全国各大报刊对《早春二月》、《林家铺子》、《舞台姐妹》、《谢瑶环》、《怒潮》、《红日》等小说和电影进行点名批评和政治性批驳。对文艺界比较流行的“写中间人物”论、“写真实”论和“时代精神汇合论”也作为资产阶级和修正主义的文艺思想观点公开反对和批驳。这种政治性批驳和过火斗争1964年夏季开始又逐步扩大到哲学、经济学、历史学各个学术领域。哲学界批判了杨献珍的“合二而一”论。经济学界批判了孙冶方提倡的重视利润和价值规律的经济思想。史学界开始点名批驳翦伯赞的“让步政策论”。在这种上层建筑学术问题政治化扩大化的氛围中,社会上也出现了批评周谷城的文章,1965年春,《人民日报》学术研究版连续发表过几篇大块文章批评周谷城的学术观点。在周谷城未到时,毛泽东向刘大杰了解周谷城情绪怎么样。刘大杰实话实说,周谷老现在好一点儿,不像前一时期话很少。不过,批评周谷老的文章似乎太多了一点儿,批评到后来讲来讲去还是那几句话。
  毛泽东听懂了刘大杰的言下之意,笑着说:“不要怕批评,不要紧张,经过一次批评,虽然自己不觉得,总要比过去有所提高。每次提高一点点就好,提高就是螺旋式上升,不可能是直线上升。现在发表的文章虽然有毛病,但是比解放初期的文章总是大大的不同了,思想观念不同了。你们不要怕批评,有批评才能进步。”
◆上海档案馆提供的刘大杰生前回忆文章《一次不平常的会见》
  刘大杰生前叙述,毛泽东此时讲了一段非常风趣的话,他说,你又不是党员,又不怕开除党籍,批评一下有什么可怕?我们党内斗争比对你们的批评严格得多、厉害得多。过去历史上有一个时期,我们党内还搞过“残酷斗争、无情打击”,陈独秀说我是“左倾机会主义”,王明又说我是“右倾机会主义”,我在井冈山还被传说开除了党籍,书记当不成了,当师长,我又不会打枪,也不摸枪,处境比你们现在要尴尬得多,也难得多。现在不同了,我们不搞那一套“残酷斗争”了,我们现在搞的是团结—批评—团结,这还有什么可怕呢?
  周谷城此时赶到。6月16日是星期天,他早上不知毛泽东约谈,出门散心去了。上海市委和复旦大学费了一点儿周折才找到他。周谷城坐下刚喝了一口水,毛泽东开门见山对他说,不是我们叫人家来批评你,而是群众性讨论所发表的不同意见。目前你暂时且慢写文章,等他们不再“骂”你了,你再把他们的文章拿来好好地看一看,做一些研究,他们讲得对的地方,你应接受,做些自我批评。有些地方如果你觉得可以辩论,你还可以再写文章同他们辩论。
  毛泽东又对周谷老说:“在逻辑问题的争论中,我同意你所主张的要把辩证法和形式逻辑分开来的意见,我倒不同意把两者混淆起来的论点。”毛泽东认为群众性批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可以帮助作者提高,批评并不等于打倒。这也是毛泽东本人在“文化大革命”中,对待高级知识分子和绝大多数领导干部的一个重要观点。
  关于学术讨论,主席说:只要方向不错,可以允许不同的学派存在。他问了谈家桢近况。意味深长地说,摩尔根学派可以研究,米丘林、李森科学派也可以研究,为什么只许搞一派?
  毛泽东对谈家桢摩尔根研究一直非常关心和重视。谈家桢是中国唯一的摩尔根“入室弟子”。建国初期,苏联李森科派提出否定摩尔根,被我国各界接受,各大学停止教授摩尔根遗传学,谈家桢被迫“检查”。1956年,青岛“遗传学座谈会”上,谈家桢大胆发表了自己的不同看法,总理知道后汇报给毛泽东。1957年3月,谈家桢被邀请作为党外代表出席中央宣传工作会议。毛泽东指名约见谈家桢等人。毛泽东握着谈家桢的手说:“过去我们学苏联有些地方不对头,应该让大家来搞嘛!”1958年1月6日深夜,毛泽东在杭州还派专机到上海,专程邀请谈家帧、周谷城和赵超构去杭州,在刘庄共进晚餐,一起商讨科学赶超大计,诚恳谈到:“一定要把遗传学搞上去,有困难,我们一起来解决嘛!”1961年的五一节前夕,毛泽东第四次接见谈家桢。同年年底,复旦大学成立了遗传学研究所,1965年多项研究成果接近和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
  毛泽东对自然科学鼓励不同学派都要研究,对社会科学研究,那一天也提出重要的哲学观点。刘大杰生前回忆:
  这天,周谷老又对主席讲他的“无差别境界”。他说:“我讲‘无差别境界’原来还以为是照主席的话说的,矛盾是可以解决的,否则我们还革命干什么?”主席当时就指出说:“当然矛盾是可以解决的,但是旧的矛盾解决,新的矛盾又产生。”
  毛泽东说,做学问一定要找对立面。唯心主义的东西不要怕碰,不研究唯心主义的东西,唯物主义怎么能发展啊!研究过去的唯心主义著作,把它当做对立面,才有助于今天的学术研究,古今中外都应该研究,都要找对立面,有对立有斗争才有发展。
◆ 上海档案馆提供的刘大杰生前回忆文章《一次不平常的会见》
  毛泽东对上海正在演出的京剧现代戏是比较关注的,问两位教授最近看了戏没有?说《红灯记》、《沙家浜》不错,其中有些小地方可能还要斟酌,再把它提高一步。《红灯记》赴宴斗鸠山一场中,鸠山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李玉和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他觉得不妥,特别是后两句。但是,四句话都是佛经很难改。从这次漫谈中,江青知道了毛泽东对这几句台词的看法,曾专门找人多次修改,都没有改动。
在谈京戏改革中,毛泽东展现了一个有关上层建筑改革的初步思路。毛泽东说,京剧改革的事要搞下去,目前先搞几个好的剧目出来,到处去唱。唱来唱去逐渐使他们成为传统剧目,逐渐使现代剧占领舞台。关于教育改革,主席很关心,强调少而精和启发式的教育。
  刘大杰的女儿刘念如近年接受笔者电话采访时回忆,1965年6月,父亲确实被毛泽东接见交谈。当时父亲不知道毛泽东刚刚重上井冈山,毛泽东也没有特别提示。
  可见,在1965年6月,毛泽东从井冈山下来,对上层建筑一些他认为不适宜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领域,希望以一种井冈山精神贯穿的群众性批评批判—教育—提高,群众监督方式的政治民主模式,推动上层建筑领域各条战线改革。它与取消军衔制、订计划的原则、选拔无产阶级接班人五个条件、“二十三条”初步整合为毛泽东希望以井冈山精神不断推进解决党内、军内及社会各种矛盾(包括干部体制问题)的第一种思路,抑或是毛泽东准备发动上层建筑领域革命、防止修正主义的第一个版本。
  随后,毛泽东对卫生战线的严厉批评也基本体现了这种初衷和思想框架。
  毛泽东与周谷城、刘大杰漫谈的第二天,1965年6月21日,华东区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结束了最后第六轮的汇报演出。其间北京京剧团特地到上海演出《沙家浜》,宣传革命优良传统。毛主席重上井冈山也是希望在全国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京剧现代戏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6月25日上午,华东区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在上海举行了隆重的闭幕式。
(05) ★ 五角大楼还在实施与执行收买中国名人工作 ★
http://forum.mil.sina.com.cn/cgi-bin/view.cgi?gid=71&fid=4642&thread=159914&date=20061019
发表时间:2006-10-19: 汤姆•乔(美国宾西法尼亚洲约翰劳蒂研究中心主任原美国海军情报中心主任):拉拢中国名人作家。是一个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开始的行动,当时代号计划为“沸”行动。这是根据当时华盛顿针对中国采取的一系列软性打击手段。
随着白宫主人尼克松访华。中美进入一段所谓的蜜月时期。但是,五角大楼以及我们海军情报作战处,从没来没有结束这样的行动。中国在79-88年之间至少约有120名当时十分具有名气的中国国籍文人。被我们以各种手段,收买。而这些人主要作用就是即将用于89年在中国之春的主要文化行动。
这些人收买十分容易,例如帮助它们在海外知名刊物上,在重要版面上,发布他们的文章。可以是署名的,或者以化名出现。但是稿酬是十分可观的。在早期每千字约2000美金。后期上涨到3500美金。这些资金可以采用以在大陆进行公司化以后,在输入他们所至定的帐号。
这些人,我们需要他们主要针对中国弱点方面,实施打击。重点揭露中国以及中共的一些重要错误。在对于中国前任总理周恩来先生的一系列诬蔑性行动中,这些人为我们提供了极大帮助。出版在86-89年之间《XXXX》,《XXXX》。这两本书,在那个时代,对于打击中国人的神话领袖的理念,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这些虽然是冷战时期的产物。但是这正是打击中共的头等手段。中共每每也是受制与此,即不敢抓,也不敢不管。这导致了中国人集体性的群体意识失落。这也是可以助长产生北京之春运动的基础。目前这种做法,依旧还在五角大楼那里实施与执行。
(06) ★ 北 京 秋 季 外 交 攻 势—–可 圈 可 点 ★
http://bbs.military.china.com/jsp/pub/staticFile/htmls/2006/11/1011/6166362_page0.html
美国《世界日报》11月2日载文《北京秋季外交攻势 主打东盟非洲》,摘要如下:
  近期,北京展开了大规模的秋季外交攻势。由于之前要召开十六届六中全会以及为明年的十七大做最后准备,因此这一波的外交热点特征不是走出去,而是请进来。
  元首外交方面,当然要数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破冰之旅和法国总统希拉克的经贸文化之旅最为引人注目。前者表明北京有意结束小泉时代因参拜靖国神社而导致元首外交中止的恶劣状态,为东亚地区的政经秩序的稳定伸出橄榄枝,从而为中日经济持续加温;而后者则是北京做欧洲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但因为希拉克是亲中的欧盟国家领袖,同时也因为德国政权向右转,北京更需要法国发挥作用。
  然而,更令人注目的是,这波外交热的亮点还有东盟10加1的南宁峰会和北京非洲国家元首峰会。前者是睦邻共荣政策的一部分,后者是巩固第三世界向心力,开拓非洲资源和市场的战略部署。显然,为了遏制中国威胁论,为了向发展中国家表明中国不会摇身成为“西方大国的一员”,这两个大规模的元首峰会打的是经济牌,兄弟牌。
  东盟和中国互相是第四大贸易伙伴,排在美国、日本、欧盟之后,因此北京藉双方对话15周年的纪念时机,在与东盟各国最近接壤的广西南宁设下高峰会的舞台,力图加速在于2010年组建成自由贸易区,以经贸一体化带动东亚的整体发展,发挥中国的领头羊功效,从而把东盟这个原来是配合美日澳南韩及台湾围堵中国的战略链条转化成中国经济发展的另一块“腹地”。
  当然,随着中国的强大,北京与东盟国家的领海资源纠纷也会呈现出来,而中国发展空中海上军备力量,自然也使东盟国家担心,从而可能引入更多的美国及北约军事力量来加以制衡,为此,中国总理温家宝主动提出要扩大与东盟国家的军事对话和交流,展开军事国防合作,以增加中国国防的透明度来获得东盟国家的信任。
  至于非洲国家,不但是中国在联合国的投票部队,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崛起对资源的急需,非洲国家更成了石油等资源的供应国,也是中国推销廉价产品的庞大市场,北京在非洲的扩张引起了西方国家的嫉妒和批评,认为今天的中国正在成为比以往西方殖民者更贪婪的掠夺者,为此,北京期待通过非洲元首峰会来展示中非的团结,向非洲兄弟交心,并藉此承诺对非洲的贫穷环境、爱滋病治理提供更大的援助,探索中国发展与非洲共荣的“新模式”。
  北京的这波秋季外交攻势,自然是对美国形成巨大压力,是中国力图塑造和平理性慷慨的世界大国形象的一部分。但是,这波外交攻势也使台湾更加边缘化,因为对日友善,可以削弱日本暗中支持台独的力量,对法工作,则可以稳固欧盟对一个中国的支持,而加强与东盟及非洲国家的关系,更是直接瓦解台湾已经有限的外交空间。
  当然,北京十分清楚,对日本欧盟以及东盟与非洲的外交再成功,如果与美国搞坏了关系,还是不行。因此,在这段时间里,北京努力斡旋,终于达成了让平壤重返六方会谈的共识。 ▲
(07) ★ 外国军事观察家解读中国电子情报卫星计划 ★
http://junshi.daqi.com/bbs/05/126178815.html
  范胜球 编译
  编者按:本文编译自英国《简氏情报评论》2003年12月号,作者戴斯蒙•波尔供职于澳大利亚国家大学战略及国防研究中心,长期密切关注远东地区发展航空航天能力的进展。2003年,中国继前苏联、美国之后成为第三个用自身力量将航天员送上太空的国家,西方立刻开始充斥有关“中国致力于提高太空军事能力”的言论。本文作者通过对中国宇宙飞船轨道舱的推测研究,进而对中国情报搜集卫星家族展开分析,代表了部分西方情报专家对华航天情报搜集能力的看法。本刊刊登此文,仅供读者参考。
  2003年10月16日,中国航天员杨利伟在内蒙古草原安全着陆的那一刻,中国骄傲地向世界宣布: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的顺利回收无疑是中国人的一项伟大成就,杨利伟及“神舟五号”返回舱也因此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然而,一些军事专家们却把目光投向了依然遨游在太空的“神舟五号”轨道舱,并对其携带神秘装备议论纷纷,浮想连翩。据这些专家判断,“神舟”系列飞船轨道舱是中国电子情报卫星发展计划中的一个重要布局,“神舟”飞船轨道舱将赋予中国崭新的航天情报搜集能力。
◆“神舟”飞船轨道舱猜想
“神舟”飞船是根据“921—1载人航天工程”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制造的。在载人宇宙飞船的发展历史上,世界各国曾走过相似的途径。早期的飞船都是采用两舱设计,如苏联的“东方”号、“上升”号,美国的“双子座”号飞船。只有在技术较为成熟的条件下,才可能使用技术更为复杂的三舱设计并保证其安全性。美国“阿波罗”号飞船和苏联/俄罗斯“联盟”号飞船等第三代飞船都是按三舱方式设计的。负责飞船整体设计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大胆提出不走苏美载人航天发展的老路,实现技术大跨越,直接研制国际上第三代飞船的设想并得到采纳。该研究院还提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载人飞船“三舱一段”方案,即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和附加段组成的飞船方案:轨道舱在最上面,返回舱在中间,推进舱在最下面。
  轨道舱位于飞船的前部,为密封结构,其外形为两端带有锥角的圆柱形,在两侧各装有可绕单轴旋转的太阳能电池阵,在外部还装有太阳敏感器和各种天线等。在执行交会对接任务时轨道舱前部安装一个对接机构。在不执行交会对接任务时,轨道舱前端安装的是附加段。由于前五艘“神舟”飞船都没有对接任务,因此,轨道舱前端安装的是附加段。然而,就是这个神秘的附加段引起外界的广泛猜测。
  2000年,中国曾公开展示“神舟”飞船的缩小比例模型,从模型中可以发现,“神舟”飞船轨道舱的前端安装有一个矩形盒(0.95米×1.13米×0.8米),并从这个盒子顶端伸出3根长0.4米的可伸缩性天线杆。底端则是内径为1.1米的半圆形环状物,弧圈上连接着入口朝向地球的7根矩形管。这种奇特的造型引起了军事专家们的强烈兴趣,究竟这些设施为何物?它们将起何种作用?人们无从得知。
  正当人们对“神舟一号”轨道舱的奇特外形百思不解之际,2001年1月“神舟二号”飞船成功发射上天。中国的官方电视台播放了飞船在太空运行的模拟动画,这次播放的画面让早就留意上“神舟”飞船轨道舱的西方军事专家们欣喜若狂,因为他们从画面中清晰地看见:从轨道舱的矩形盒上伸出3根天线杆,这些可伸缩性天线杆的顶端还带有与其垂直的、由7根偶极天线(编者注:由直线向外延伸的两根相同的杆组成,信号常从中间反馈)所构成的八木天线(注:八木天线是一种定向信号接收天线,由与水平的避雷针平行的几个偶极天线和绝缘平面组成,常用作收音机或电视的天线,因日本电气工程师八木秀次而得名)。八木天线的长度超过1米,并且指向地球。军事专家们立刻明白,轨道舱所携带的这些设备及天线是用于接收电子信号。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发射升空。次日,中国电视台又播放了轨道舱与返回舱分离的动画,从这动画可以更清晰地看见3根天线杆长度超出太阳能电池板约1米左右,根据电池板的长度推测,3根天线杆长约4.5米。
  这些画面使军事专家们确信:这些奇怪的设备是用于电子情报搜集!在众多专家的分析中,要数瑞典军事专家西文•格拉汉对这些电子情报设备的推测最为全面、合理。据他分析,偶极天线平均约0.5米长,最短的长约0.15米,适用于截获从300兆赫到1000兆赫频率的电磁信号。
  三根八木天线经过线性极化形成三个极化面,其中一个极化面垂直于另外两个相互平行的极化面。其工作原理是:以两个平行面天线作为干涉仪,而与这两个面垂直的极化面用以判定所接收电波的极化程度,通过三角波形的测量可以计算出所截获电波的方位。
  而环绕在半圆形物体弧圈上的7个矩形管很可能是一种波导管(注:波导管是一种波导物质边界装置,形状是一根固体电介质杆或充满电介质的管状导体,能够导引高频电磁波),可以用来收集波导束或者反射波导辐射,以探测(定位及定性)毫米级雷达或其他电子传输信号。由于最外面的波导管与所指向的地平面成12度角,因此可以获得有限的超地平面侦察能力。然而,由于受到“神舟”飞船轨道(350公里轨道)及倾角(42.4度)的限制,纵然有超地平面侦察能力,“神舟”飞船的电子情报接收设备只能接收到环绕中国西部及南部国家和地区的信号,如台湾地区的信号,却无法探测俄罗斯及日本北部的电子信号。
  “神舟”飞船的轨道舱由北京航天指挥及控制中心指挥,在山东青岛、福建厦门和新疆喀什的地面跟踪站将对飞船进行监控。“神舟”飞船的电子情报设备探测到信号数据后将把它们储存在卫星的大型存储系统中,待卫星飞临中国上空时迅速将数据传输到地面站。设在中国西部边陲的喀什地面站是最先能够接收“神舟”飞船数据的基站,然而,只有在紧急情况下,喀什地面站才会下载这些情报数据。正常情况下,飞船搜集的大量信号情报将传输给西安卫星控制中心及北京航天指挥及控制中心,由它们负责后续的处理工作。
  由于“神舟五号”轨道舱前端的外形与前4艘有所不同,因此,外界估计,“神舟五号”携带有其他不为人知的装备。有消息称,“神舟”五号轨道舱携带有光学侦察镜头,对地面目标的分辨率为1.6米。自2001年1月以来,中国已经发射了5艘“神舟”系列飞船,每个轨道舱都相当于一颗卫星,其工作时间大约为8个月。因此,在过去3年近2/3的时间里,中国已经具有电子情报搜集能力。
◆前三代电子侦察卫星
  “神舟”飞船引起了人们对中国电子情报搜集能力的关注,实际上,中国自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研制电子侦察卫星。只是由于这些卫星的侦察结果从未公布于众,而且其研制过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停滞状态,所以,中国的电子侦察卫星发展计划几乎不为人所知。
  1969年8月14日,中国总理周恩来批准了“701工程”及风暴-1号(FB-1)运载火箭发展计划。其中“701工程”便是研制电子侦察卫星,中国起初把它称之为“技术实验卫星”。经过几年的研究与探索,上海航天局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初研制出中国第一代电子侦察卫星,并制造了3颗这种卫星。
  1975年7月26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风暴-1号运载火箭把首颗技术实验卫星(1975-70A)送上了天空。其轨道特性为:近地点高度184公里,远地点高度461公里,倾角69度,轨道周期91分钟。这颗卫星经过50天的运行于1975年9月14日正常陨落地球。
  第二颗技术实验卫星(1975—119A)于1975年12月16日发射升空,其运行轨道类似于第一颗技术实验卫星:近地点高度为187公里,远地点高度为380公里,倾角68.9度,在轨道运行42天后,于1976年1月27日陨落地球。这两颗技术实验卫星使用的都是近地轨道,中国主要用它们搜集苏联的雷达及防空系统数据。
  第三颗技术实验卫星(1976-87A)于1976年8月30日发射升空。与前两颗技术实验卫星不同的是,它使用的是椭圆轨道,近地点高度为194公里,远地点高度为2030公里,倾角69度。这使得其侦察范围和使用寿命都大为改善。在轨道运行817天后,第3颗技术实验卫星于1978年11月25日正常陨落。
  毛泽东主席于1976年9月去世后,中国的技术实验卫星研究项目曾一度陷于停滞状态,由于PB-1火箭的发射成功率只有60%,上海航天局-继而把精力主要投向研制长征2号火箭(CZ-2)。
  1981年9月20日,“风暴”-1号运载火箭携带着3颗实践-2号系列卫星(SJ-2A、SJ-2B、SJ-2C)起飞,并将3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此次发射意义重大,它是“风暴”-1号执行的最后一次发射任务,而且是“一箭三星”发射任务,中国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一箭多星”发射技术的国家。另外,此次发射标志着中国第二代电子侦察卫星——“实践”-2号系列卫星正式投入使用。
  “实践”-2号的运行轨道为:近地点高度237公里,远地点高度1622公里,轨道倾角59.4度,运行周期103分钟。它的主要任务是探测空间物理环境、试验太阳能电池板对日定向姿态控制和大容量数据存贮等新技术。主星(SJ-2A)外形为八面棱柱体,其外接球直径为1.23米,高1.1米,重250公斤,携带了11种探测仪器,肩负着科学探测与新技术实验任务。最值得一提的是,此颗卫星有大容量数据储存系统,卫星从世界各地采集的数据信号先储存在卫星里,当卫星经过中国的地面站上空时才把数据信号传输回地球,其传输的频率为160兆赫。
  SJ-2B卫星的有效载荷是一个重28公斤的被动雷达校准器。它包括一个直径为4米的镀铝表面球体,可用作导向光标。球体还通过长600米的丝带与一个直径为0.45米的金属球相连,用于雷达校准。喀什的地面控制与跟踪站成功地监测到这个金属球并进行了雷达校准。
  SJ-2A卫星及sJ-2B卫星于1981年9月26日正常陨落,而SJ-2C卫星在太空的使命于1982年8月17日才结束。SJ-2C装备有一个信标传输器(以40.5兆赫和162兆赫频率传输)用来测量电离层带电粒子的浓度对电波传输的影响。很明显,由三颗实践2号卫星组成的星座不仅能测定无线电波的发射方位,还能记录下这些信号并把它传送回地球的基站。
  1990年9月3日,中国发射了两颗大气-1号微型卫星,人们通常把此类卫星归类为中国的第三代电子情报卫星。这两颗大气-1号卫星与风云气象卫星一起由长征-4号火箭同时发射。三颗卫星被置于同一环形轨道,轨道近地点与远地点分别为90公里和800公里,倾角99度,运行周期为102分钟。大气-1号卫星(DQ-1A和DQ-1B)仅重4公斤。虽然没有明确的资料透露这些卫星携带了何种侦察设备,但军事专家认为,从这些卫星的轨道特性可以判定它们是用于搜集电子情报。
◆前行中的阻力
  美国在电子侦察卫星的设计与制造方面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目前正在使用的“猎户座”同步轨道电子侦察卫星装备有直径超过100米的拦截天线,制造及发射此卫星的花费高达15亿美元。身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并无足够的科技实力及财力来制造并维持此种卫星系统,但以实用主义为原则的中国还是拥有了自己的电子情报卫星,虽然这卫星只有直径为几米的天线,与美国20世纪70年代使用的“流纹岩”电子侦察卫星属于同一个档次。
  天线的规模与质量决定了电子侦察卫星的侦察能力。为此,中国很早就试图获得卫星大型天线的制造与使用技术。由于国际上一些商用通信卫星的天线长度能够达到10~15米,这使得中国的技术及工程人员有机会通过商业途径接触大型天线技术,并且利用这些通信卫星来拦截特殊种类的电子通信。
  这种可能性早就得到证实。上世纪90年代,当几家中国官方航天及通信企业(包括中国卫星发射与监控中心)组成联合体,准备共同出资向亚太移动通信卫星公司购买休斯公司制造的两颗HS Gem卫星时,美国政府表现出严重的忧虑。
  1998年5月,中国航天企业联合体与亚太移动通信卫星公司(APMT)签订了价值为6.5亿美元的合同,合同内容包括:提供两颗HSGem型卫星(1颗工作星,1颗备份星),5个信关站,1个网络操作中心,1个卫星操作中心,以及首批7万个用户终端。HS Gem卫星是以HS-601为蓝本设计的,它使用长达12.25米直径的大型L频段天线来形成点波束,因而能向特定地区进行大功率的信号发射,适用范围包括西至巴基斯坦,东至日本,南至印尼的共22个国家。HS Gem卫星可提供约7千瓦的功率,L频段用于移动用户通信链路,Ku频段用于信关站链路。L频段有260个点波束,可同时支持16000条话路。移动手持机有两个用途:既可利用卫星进行通信,又可通过GMS协议作为地面蜂窝电话的手持机。这种手持机还可作为GPS接收机。第一颗卫星(称为APMT-1)原定于2000年用中国长征-3B火箭发射。太空中充斥着各种频率与各种波长的电磁信号,为了避免不同频率信号的干扰,HS Gem卫星的天线通过技术处理只用于接收经设定的、与地面基站同等频率及波长的数据信号。此外,为了减少使用同等频率及波段卫星的信号干扰,卫星天线还使用了一种叫做“左循环极化”的技术,使其信号具有独特的特征。卫星将不会接收右循环极化、垂直极化、水平极化或未经过极化的信号。这种技术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将限制HS Gem卫星的信号搜集能力,限制其用于电子侦察的能力。然而,合同签署后,美国国防部官员立刻表示反对。他们指出,中国可能会对此卫星进行改进,使卫星能够监听亚太地区的移动电话通讯,并把这些通讯信号传回中国。
  1998年6月18日,美国国会授权成立考克斯委员会对中国使用谍报手段偷窃美国核、导弹及空间技术的指控进行了全面调查。该委员会在1999年1月3日向国会提交了绝密报告,其公开版本于5月25日发布,其中说道:“与其他通讯卫星不同,……此种卫星使用大型天线阵列,因此有理由怀疑,此种卫星有可能被改装,用于电子情报搜集。这将使中国有能力对其周边国家的卫星通讯进行窃听。”
  《考克斯报告》还猜测中国试图利用休斯公司的卫星技术来支持本国的电子情报卫星发展计划,报告中说道:“休斯公司的销售合同将帮助中国掌握大型天线结构布置技术,这可能会帮助中国发展自己的电子侦察卫星。用于展开大型天线的机械装置在过去是对华禁售的,然而,任何近距离的目视或与休斯公司工程技术人员的私下交谈都有可能使此项技术泄露。鉴于休斯公司所出售的卫星所使用的天线比过去任何一个西方国家所出售给中国的卫星天线都要大得多,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将寻求利用亚太移动通讯卫星的技术来发展其未来的电子情报卫星。”   1999年2月,美国国务院正式否决向休斯公司颁发卫星出口许可证,中美卫星合同被迫取消。中国政府转而寻求向欧洲卫星生产厂商购买与美国休斯公司HS Gem卫星相似的通讯卫星,并有可能最终获得此种既能提供移动通信又能截收其他卫星信号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争夺信息战制高点
  据国际军事学者透露,中国正在对多种电子情报卫星方案进行试验,其中包括单星、双星、三星或星座电子情报卫星方案。此外,中国还通过在其他卫星上搭载电子侦察设备的方式对电子侦察系统进行试验。在中国已经发射的众多照相侦察卫星、通讯卫星、各种技术实验卫星及“神舟”系列载人飞船中都很可能安装了电子侦察设备。
  中国的电子情报卫星发展计划虽然极为保密,但也并非无迹可查。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有许多迹象表明,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正在进行一项电子侦察卫星发展计划,而中国另外一家科研单位——西南电子设备研究所则在研制安装在卫星上的电子情报接收设备以及用于电子侦察飞机的电子情报吊舱。
  1995至1996年间,中国国内科研刊物有大量关于卫星电子侦察系统的论文发表,这表明中国的科研人员对电子侦察设备的研究进入高峰期。例如,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第509研究所负责卫星电子侦察系统开发的一名关键性工程师袁小康(音)于1996年发表了《卫星电子侦察与反干扰》及《空间电子侦察的几个问题》两篇文章。1995年,西南电子设备研究所的一个工程师在《电子战技术》杂志上发表《卫星精确定位天线阵列的发展》。这些科研人员在卫星电子侦察设备领域进行的研究绝不可能是单纯的个人行为,他们所属的研究所肯定正在从事卫星电子侦察领域的研究,而且极有可能与“神舟”飞船所使用的电子侦察天线及接收设备研究有关。1999年,一名美国陆军官员曾根据情报判断: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至少正在考虑发展一项电子侦察卫星多星组网方案,这种方案将提高中国电子侦察卫星的精确定位能力和使用寿命。
  在2002年11月上旬举行的珠海航展上,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宣布将建立由6颗卫星组成的新侦察网。中国将从2004年开始发射4颗成像卫星和2颗雷达卫星,中国还将为导航、通信和成像等任务发射一系列小卫星。
  与航空母舰计划不一样,中国的空间计划得到了中央与军队高层的全力支持,虽然耗资巨大但进展迅速。军事专家们注意到,虽然中国研制雷达卫星的计划是在1996年才正式宣布,但中国绝不可能从那时才开始着手此计划。中国新雷达卫星所能达到的解析度仍是个未知数,但有关专家推测,中国卫星能提供的解析度在1至5米左右,10米以下的清晰度足以完成诸如发现美国第7舰队或中国台湾海空军力量等战略任务,两个雷达卫星将使中国军方领导人每天都能看到亚洲地区的情况。
  在珠海宣布的这个消息,强调了这些新卫星的民间用途。然而,毋庸置疑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充分利用新卫星进行太空侦察。引起人们瞩目的一点,是中国正加速仿效美国和俄罗斯利用空间进行军事活动,并使敌人无法利用空间。中国在卫星和反卫星方面的努力也表明,中国正广泛制定信息战原则,希望以此保护和利用电子信息资源,并在同时攻击敌人的信息系统,或不让敌人利用信息系统。中国的军事规划人员懂得,未来战斗的胜负将由信息的控制权来决定,而太空则是信息战的制高点,谁能取得太空信息优势,谁就能在未来的信息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08) ★ 安 倍 对 华 外 交 政 策 背 景 分 析 ★
http://www.ddhw.com/vh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32853
文章提供 于 2006-11-5 文章作者: 何为民: 安倍晋三,一个政界的小字辈,当选议员十三年后便问鼎日本权利的最高峰—内阁总理大臣这一职位,不能不说安倍有青云直上的感觉。而且,在他上任没几天,首次出访便选择了中国和韩国,这令中日韩三国的媒体也为之一振。这在冷得不能再冷的日中•日韩关系之中似乎让人看到了一丝曙光。那么安倍为何刚上任就匆匆访华呢?他对未来的中日关系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笔者就安倍内阁成立的背景加以分析,试图解读他的对中政策。
  前任首相小泉在上任时,日本经济已经进入极其困难的时期。失业率的飙升以及中小企业大量倒闭使得日本国民对自民党政权几乎失去了信心。在这种形式下出任总理大臣的小泉在其就职演讲中以他特有的方式——简洁明快、类似口号式的通俗易懂的发言使其赢得了民心。他在演说中用“不畏惧、不惊恐、不要受限制”,以及“没有构造改革就没有经济恢复”等一些很直观的语言,使其获得了很高的支持率。
  而此时中国在进入2000年以后由于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钢铁等建筑材料的大量进口几乎救活了所有的日本钢铁企业,包括中小企业。于是乎这种被称为“中国特需”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拯救了日本从九十年代开始的经济不景气的状态,并开始逐步走向复苏。当时在普通人的生活中也能感受到一些细微的变化。我常常在扔倒垃圾时,垃圾点的废旧金属不知何时被一些人悄悄捡走,据说一些企业又开始回收这些废旧金属了。这在日本是已绝迹很久的事情了。今年开始日本政府便宣布日本经济已经脱离不景气时代,并开始进入可持续性发展的轨道。由于中日之间贸易往来的不断加深,两国的贸易额由2000年的850多亿美元一跃到2005年的进1900亿美元。在这5年间几乎翻了一番还多,并超过美国一跃成为最大的贸易伙伴国。
  但是,由于小泉在外交方面积极靠近美国轻视亚洲,这让他在亚洲外交政策实施一开始就蒙上了阴影。虽然他在最初访问中国时,作为历届日本首相中的第一个,参观了在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并献上花圈。但他又为履行对日本国民的诺言,每年一次先后6次参拜了靖国社。这种一意孤行的行为使得中日关系进入了1972年中日建交后的最低谷。
◆安倍在政界的崛起
  小泉在解决日本在朝鲜离散人员问题的时候,出人意外的与金正日会晤,带回了五位在朝的日本离散人员(所谓离散人员其实就是被朝鲜绑架的日本人)。这次安倍也随同小泉出访朝鲜,为解决此问题做出了很大努力,并表现出了强硬立场,由此被称为鹰派人物,在日本国民中赢得了很高的评价。也为这次首相竞选增加了一笔丰厚的政治资本。这是他做为战后出生的政治家在政坛上一次初试锋芒的演出。
  因此,2003年日本众议员大选之时,小泉一是为了培养他的接班人,其次也是想利用安倍的人气在选举中取得胜利,将安倍任命为自民党干事长。当时印有自民党总裁小泉和干事长安倍的画像贴满了大街小巷。但遗憾的是往往事与愿违,当时最大的在野党——民主党获得了空前的胜利,赢得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多数选民。民主党从竞选前的137个议席猛增到177个议席。而自民党的议席则从246个跌至237个,民主党虽未夺取执政党的位子,但让日本政坛形成了两大政党对立的局面,对日本政界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在这次竞选结束后安倍也颇有些无奈的对记者说:“这次选举是在考问以自民党为中心的选举还是以民主党为中心的选举,既然我们执政党已过了半数,就说明国民是信任我们的”。
  这次以小泉和安倍为中心举行的选举,给安倍一帆风顺的仕途一个不小的教训,也让他尝到了失败的滋味。为了对这次竞选失败负责,安倍由自民党的干事长成为自民党的代理干事长。对于这次选举,使得一些学者兴奋得认为,日本将像美国一样进入两大政党对峙局面,这将会有助于牵制小泉政权在亚洲外交问题上的一意孤行,冲淡中日关系中的阴影。
◆“政冷经冷”的出现
  在2005年由于小泉在邮政民营化法案未得到国会的批准,便下令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在这次选举中小泉大获全胜,由现有的212席猛增到296席。小泉此次选举采用他一贯使用的方式,用简单易懂的口号“不许阻挡改革的步伐”为题,确立了他的竞选纲领。这一次他不但赢得了很高的支持率,也借此机会清除了党内反对派,彻底击垮了自民党中的派阀势力,为他的改革铺平了道路。大胜之后的小泉于10月又一次参拜了靖国神社。这无异于将以处在最低谷的中日关系又雪上加霜,使得“政冷经热”的局面开始走向“政冷经冷”的局面。日中贸易额在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中所占得比重比2004年减少1.5个百分点,成为13%。日中贸易的重要性正在减弱。
  这期间日本政府为了确保本国农民的利益,对中国的农产品进口制定了非常严格和繁琐的检验手续,这无异于对中国的农产品实施了贸易壁垒。因而引发了中国采取的一系列报复措施。在对日本进口食品的检验时,由于查出了寿司卫生质量不合格,对其发出了整改要求。同时又对日本在中国市场很受欢迎的高档化妆品SK-Ⅱ开刀,实际上是对其进行了封堵。以上这些虽未在官方上得到证实,但不让人联想到这是对日本政府提出的加强对中国农产品检验措施的报复。日本的经济界人士希望中日和解,希望有一个相对稳定的中日友好框架下的经济环境。他们似乎等得有点不耐烦了,在今年派出了以日本前首相桥本龙太郎为团长的7个经济团体的联合访日。希望由此可以有助于解决中日之间的问题。
  为了从被小泉搅得一团糟的亚洲外交阴影之下尽快走出来,在小泉下台之前日本的一些政策咨询机构就开始着手对提出对中外交的意见。这些咨询机关已经有了一种强烈的危机感,认为日中之间必须坚持战略对话。其中一个被称为“政策委员会”的咨询机构更是认识到,中国政府在中国人民强烈的反日情绪下,却早已认识到与日本战略对话的重要性。而日本在这方面却显得萎萎缩缩。日本不但要加强同中国高层的对话,同时应该加强两国之间各个领域的交流。比如自卫队与解放军之间以及其他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等,这种可称为立体式的交流,不但会增加中日之间国民的了解,从民间外交的作用上可缓解日益紧张的中日关系。
◆安倍的著作《向着美丽的国家》想告诉人们什么?
  就在此时安倍政权登场了。从被称为“全党体制”下的安倍内阁的组成上来看,安倍一是向世人展示他有意与派阀体制彻底决裂的决心,二也表现出安倍在他选举胜利后有论功行赏之嫌。
  与小泉内阁成立当初的国内外形式有所不同的是,在日本经济相对稳定的形势下,安倍所面临的是极端冷却的中日韩外交关系,如何打开这种局面成为他的一个主要的课题。而安倍有官僚世家出生的背景,尤其他的外祖父岸信介是一个坚定的保守主义者,也曾经是东条英机内阁的商工大臣,战后一度成为战犯被逮捕,但在东条英机被判刑的第二天获得释放。所以,可以设想岸信介对战犯这一罪名有着很强排斥心理,这也势必影响他的后人安倍的身上。日本社会也同中国一样,儒学思想从中国传入日本之后,便在日本社会中构筑了一个以儒教为中心的社会伦理道德观念。当然子孙对家族衣钵的继承便成为一种当然的理念。更何况近些年日本右翼势力抬头,“国家主义”(也称为民族主义nationalism)的意识在日本社会中逐渐增强。安倍不认为这是一种危险的狭隘的国家主义的抬头,在他的书中对这种“爱国主义”思想加以赞赏。安倍从外祖父那里继承下来的保守主义思想也被他冠之“新保守主义”之名抖擞出来,并赋予“开放性的保守主义”之内容贯穿于他的政治理念当中。他在今年7月出版的专著《向着美丽的国家》(《美しい国へ》)之中,可以看到他对于外祖父描述之中便有着很强烈的崇拜的色彩,可以推断他的执政纲领中会加入他外祖父的一些意识在其中。
  安倍作为一个政治家,把自己的专著、就是宣传他的竞选纲领的书用“美丽的国家”做标题,这另很多日本知识界人士难以理解,而他所追求的国家形象颇令人回味。也可让人理解为他作为政治家的暧昧性。就像对待参拜靖国神社的问题上也是如此,参拜与否不明确表态。此书中虽然他没有明确说明他是否同意东京裁判所判定的“甲级战犯”,只是引用1951年当时的法务大臣的谈话“用国内法来规范的话,视这些人为犯罪者(甲级战犯)从任何意义上讲是不适当的”。从中我们可以读解到安倍对东京裁判并不是认同的,甚至是持反对态度。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所谓的“美丽的国家”只是一个虚幻。这可以让我们读解到他作为一个政治家、特别是日本国的首相,还没有形成一个令人信服的具体的政治纲领。对于中日关系他希望能形成一个政经分离的局面,不希望把经济间的摩擦牵扯到政治上,也不希望把政治问题附加到经济领域里。
◆安倍的就职演说
  那么,为什么安倍既然有着如此背景的鹰派领军人物,还要在上任的没几天便迫不及待的要访问中国•韩国呢?时任参议院议员的世耕弘成在安倍政权开始前的、与其他学者的对谈被发表在《中央公论》杂志中,他一语道破了天机。“安倍在总裁选举中如果获胜的话,当前最最主要的是参议院的选举”。在今年担任了民主党代表的小泽一郎也瞄准了在明年7月举行的参议院选举,以此作为夺取政权的出发点。而且小泽为此已经早早开始了四面活动,联络被小泉清除出党的议员加盟他的政党。这对于初出茅庐、并且在选举中尝到过失败教训的安倍不得不提高了警惕。同时,神奈川16区以及大阪9区的众议员的补缺选举,也要在10月22日举行。这次选举对安倍政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对他政权的最初测试。以至于有的人认为,原本舆论认为安倍有可能在11月份越南举行的APEC首脑会议上与胡锦涛的会见。而且这次会见实现与否都是未知数。安倍却突然定于10月8日访问中国,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安倍是瞄准了10月22日举行的补选。曾经失败过得他不想在刚开始就被对手打败,因为他自诩为是“斗争着的政治家”。对手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政治界的大腕级人物小泽一郎,新当选的民主党代表。这次与胡锦涛的会见,可以说是非常成功。以至于在他回来后的参加的国会答辩时,他的政敌民主党的议员也由衷地说“对您的这次成功访问我表示非常的赞成”。这也表明了日本政界以及国民也在盼望与中国重修旧好的愿望已达到了一种迫切的程度,安倍顺应了这一形势。
  我有幸与一些日本经济界的精英人物谈过话,他们的观点也不希望在小泉之后突然出现一个较为左翼的政治家来主持政局。这样会遭到右翼势力更加猖狂的反扑,反而会导致局势出现不可控制的局面。而安倍是右翼势力及其推崇的人物,但他的优点又是能听进不同的意见,周围又有很多年轻议员在支持他。这些年轻的议员常常自己阅读大部分的邮件,容易直接了解民众的想法,由此可以对安倍实施影响。
  安倍在他就职演说强调了他的“向着美丽国家”的思想,同时指出日本已“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站在面向新世纪发展的起跑线上”。
  民主党的干事长鸠山由纪夫对安倍的就职演说大批特批,说这个演说只是一些美丽词藻的堆积,所谓“向着着美丽国家”思想作为政治纲领也只是将日本变为“有利于国家主义思想的扩大,政治却从(民众)生活中越走越远的”国家。对于安倍部不承认甲级战犯,那么那些战争的罪责到底由谁来负?同时也指出安倍的演讲只是些“日式英语的乱用和一些抽象的理论”。
  我们看到,安倍认识到不与中国和韩国建立信赖关系,就无法完成它他对自己政权的巩固。同时还有个非常爱闹事的、就在他出访期间进行了核试验的近邻。安倍其本身对朝鲜就是一个强硬派,如果他想圆满解决被绑架人员问题,前提就是必须有同中韩建立良好的相互信赖关系。
  至此,作为强硬派而出现在政治舞台上的安倍政权到底能走到多远。会不会也像小泉一样在中日外交上一样,虽有了一个美丽的开头却难以收尾,在他今后对中政策中我们将拭目以待。▲ www.TopChineseNews.com 来源: 联合早报
(09) ★ 大陆拟妥对台“七日战争计划”★
http://bbs13.xilu.com/cgi-bin/bbs/view?forum=zgyb&message=163501
2006/11/05 据台湾媒体报道,美国智库哈德逊研究所发表报告引述北京“权威来源”,指北京已拟妥对台“七日战争”计划。
哈德逊研究所的研究报告引述北京“权威来源”说,解放军不但已秘密组成最精英的两栖作战部队,而且已拟定两套攻台计划,并以台湾“总统府”和各军事基地为优先攻击目标。这两套计划分别是“闪电攻击计划”和“登基作战计划”。
“闪电攻击计划”将由二炮部队掌军,首先将封锁台海海面,然后发射巡弋飞弹攻击前述目标,包括衡山和青山地下指挥中心。数千枚弹道飞弹将射向台湾,其中一些将带有核磁脉冲弹头。然后已经渗透到外岛的特种部队将攻击一些城市,迫使领导人下台。
报告说,可以从海底发射的M15飞弹,误差不会超过一百公尺。
在登陆作战方面,解放军将出动二十至四十万人部队,从台湾的所有海岸阵地登陆。台湾的二十万人部队及有限的空军将难以防卫所有区域。
解放军将出动三千架军机,以三对一的“机海战术”,压制台湾的一千架战机。
报告说,如果与美国作战无法避免,北京也已做好准备。北京将出动配备有SSN-22巡弋飞弹的驱逐舰、基洛级潜水艇及中国的神盾舰,与第七舰队对抗,同时将使用资讯战,破坏美国的卫星和指管系统。 ▲
(10) ★ 中国在非洲形象调查:中国形象存在三大落差 ★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11/06/content_5294961.htm
2006年11月06日国际先驱导报: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在非洲的预期形象和实际形象之间存在落差
从《国际先驱导报》对非洲媒体和非洲人的“中国形象”调查来看,中国在非洲的形象存在一定落差,中国在非洲的预期形象和实际形象之间既有相互重合的地方,也有相异甚至大相径庭之处。
◆形象落差之一:错误估量中国实力
错误估计中国实力存在两种情况:高估和低估。在非洲民众普遍赞许中国经济现状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令人不安的倾向:不少非洲民众对中国经济发展估计过高,期望过高。60人中的26人(43%)表示中国飞速发展的经济,已对传统的经济强国,如美国、欧盟国家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挑战,已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或发达国家。非洲媒体和有些受访者在提及中国经济与美国、欧盟等经济实体的关系时,多次用到了“挑战”、“威胁”等字眼。然而,低估中国实力的现象也同时存在。中国驻塞内加尔使馆办公室主任王步之表示,由于中塞断交多年,大部分民众对中国不甚了解,少部分人认为中国还停留在改革开放前的水平,只有一些官员认识到中国是正在崛起的新兴力量。
◆形象落差之二:“老大哥”需要“新思维”
长期以来,中国对非洲提供了大量援助,这主要以贷款和基础建设的形式进行。这样做虽然给非洲民众留下了很好的“老大哥”印象,但非洲民众现在强烈希望中国与非洲的合作模式不断创新和多元化,由单一经济援助向提供技术援助转变。关于中非合作模式的问题,60名受访者中有28人(44%)认为中国应该发展与非洲的技术交流,以帮助非洲国家的自主发展。加蓬邦戈大学的一位大学生表示:“中国应该考虑制定一项面向未来的政策。要教会非洲‘钓鱼’,而不只是供养它。”埃及人阿卜杜拉•哈桑认为,中国不仅要向非洲输出商品,还要重视技术转让和对当地技术工人的培训。鼓励与非洲国家的技术交流。
◆形象落差之三: 对非关注度,上升?下降?
在“中国近20多年对非洲国家关注程度是上升还是下降”的问题上,非洲民众和在非洲中国人的观点产生了很大的分歧。在针对中国人的调查访问中,52位受访者中有15%的人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对非洲事务的关注度下降了,71%的人认为关注度上升,14%的人认为没有太大变化。但同样的问题,非洲民众却给予截然相反的回答。68名受访者中,认为中国近20多年对非洲国家更加重视的占7%,不如过去重视非洲的达到76%,剩下17%的人表示说不清。多数非洲人认为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对非洲事务的关注度比起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下降而不是上升了。南非一受访者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增长,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更多的是同美国、欧洲等经济发达国家加强联系,同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联系有所减弱,导致非洲人民形成了中国不如过去重视非洲的印象。
◆落差原因之一:正面宣传有待加强
中国在非洲预期形象和实际形象产生落差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历史原因,西方媒体在非洲一直占据明显优势,很多场合却难以听到中方的声音。而当地一些英文媒体也几乎被西方国家操控,长期以来进行了很多损害中国形象的报道,这些歪曲性报道程度不同地影响非洲人对中国的印象。
◆落差原因之二: 中非缺乏全面交流
很长一段时间,中非之间的交流更多地发生在经济领域,而在教育、文化、社会、政治、体育等方面的交流很少,导致了信息的不对称性和了解的片面性,这也是导致中国在非洲形象出现落差的重要原因。肯尼亚华人华侨联合会主席韩军坦言,我国在非洲搞了11个中国贸促中心可以说基本上没达到预期效果。欧洲及其他发达国家在肯尼亚建了不少文化中心和学校,而中国在这方面做得不够。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贺文萍表示:“不少非洲国家和人民都认为中国已经是富裕起来的发达国家了,但对我们国内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则所知不多。因此,应尽量让非洲国家和人民对中国国情有全面、完整和两分法的认识。”
◆落差原因之三:要排除实利主义
随着非洲国家需要发展经济的紧迫性及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实利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在非洲的形象。《国际先驱导报》前驻非洲总分社记者龙胜东认为,一些非洲国家民众在援助方面对中国期望过高,认为既然中国比非洲发达,彼此要友好,中国就理所当然应该援助非洲。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徐伟忠强调,处理中非关系时,不能急功近利,不能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中非关系的全面发展。应对非洲国家关注的发展问题(包括脱贫问题、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问题)等给予足够重视。必须重视中非关系发展的可持续性。 2006年11月06日国际先驱导报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