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已完成亚太布局 或鲁莽地与中国摊牌★★★

名人名言:16、知识文化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http://www.boxun.com/news/gb/health/2012/10/201210050350.shtml

    ☆读书是要先看出他的好处,再批评他的坏处,这才像吃东西一样,经过消化而摄取了营养。--徐复观

    ☆读书而只取其思想,那便是将书里的话用他们自己原有的语汇等等重记下来,一定是相去很远的变形。--朱自清

    ☆我们读书做事做人,都不可认真一面,正面文章之外,须知有一个反面在。--陈子展

    ☆第一,“担心他的出乎我之外”;第二,“担心我的出乎他之下”。有这担心,一定可以学得上进。--梁漱溟

    ☆所谓理想的哲学家即是一个能领会女人的妩媚而不流于粗鄙,能爱好人生而不过度,能够察觉到尘世间成功和失败的空虚,能够生活于超越人生和脱离人生的境地,而不仇视人生的人。--林语堂

今 日 看 点:2016-1015▲◆★●■☆

中联办就个别候任议员卑劣言行表示强烈谴责★★★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543731

他是泰国第一明君,却有个不靠谱的儿子★★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0/14/5682971.html

为什么美国修不了高铁?世界第9大未解之谜★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0/14/5683244.html

中南海再落重锤 司法生态全面临变★★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0/14/5683767.html

中国的全球史上最大经济项目“一带一路”项目★★★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0/14/5683813.html

习近平取消访问 尼泊尔外交专家急支招★★★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0/13/5681688.html

美军已完成亚太布局 或鲁莽地与中国摊牌★★★

http://www.cankaoxiaoxi.com/mil/20161014/1341473.shtml

中联办就个别候任议员卑劣言行表示强烈谴责★★★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543731

新华网2016-10-15 澎湃新闻

新华网香港10月14日消息,10月12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个别候任议员在就职宣誓时公然宣扬“港独”和夹带侮辱国家、民族言辞。对此,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负责人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

该负责人指出,个别候任议员在宣誓时公然展示有关标语,宣扬“港独”主张,已经严重违反国家宪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有关法律。他们还在宣誓中刻意使用侮辱国家、民族的言辞,挑战国家尊严,严重伤害了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和海外华人的感情。我们对此表示强烈愤慨和谴责。

该负责人表示,我们注意到个别候任议员的卑劣言行已经激起社会公愤,香港各界人士通过发表声明、示威抗议、网上联署等多种方式表达了强烈不满。这清楚表明,香港社会绝不会容许极少数人肆意践踏法治,鼓吹“港独”言论,危害国家安全,损害香港的繁荣稳定。

(原题为《香港中联办负责人就个别候任议员宣誓时的卑劣言行表示强烈愤慨和谴责》)▲◆★●■☆

 

他是泰国第一明君,却有个不靠谱的儿子★★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0/14/5682971.html

网易 2016-10-14:昨天可能是泰国人民遭遇的最灰暗的一天,泰国国王普密蓬•阿杜德昨日下午因病逝世,泰国到处都充斥着悲伤的气氛,人们走上街头,拿着国王的照片悲痛不已泣不成声。

说起泰国,不少人可能都有过旅游经历,却未必了解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国王。

我们经常调侃英国女王超长待机,但这位国王才是目前全球在位时间最长的国王。从登基到驾崩,这位国王在位长达70年,居然比目前女王还多6年。这让哒哒君不禁想起了天朝的那位名为康熙的皇帝,在位时间61年,说起来也是厉害了。

这位深受泰国人民爱戴,文武双全,勤政爱民的泰国国王身上的光环简直不要太多。比如,他是全球最富有的国王,个人财产高达200多亿欧元,要知道英国女王连前十都没进去。再比如,这位国王热爱摄影,热衷文艺,不仅会作词谱曲,萨克斯管、小号、单簧管等8种乐器玩的飞起,还拿到过奥地利音乐学院的博士学位。不仅如此,国王陛下热爱运动,还拿过东南亚运动会的风帆金牌,获得的名誉学位有一百多个。

不过,最引人注意的还是这位国王在泰国人民心中如同信仰般的存在,不少去过泰国旅游的人可能都感受过,泰国人民对国王的崇敬,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国王和王后的照片。

在君主立宪制的背景下,泰国的这位国王有种天生的君主天赋。泰国民众如此拥戴国王,一方面是因为传统的佛教信仰带来的根深蒂固的文化影响,另一方面就是这位国王在位期间的确为自己的子民做过一些实事。

这位国王热爱摄影,相机几乎跟随了他一生,在他下乡体察民情时,会记录下来,想办法解决。从改善种植业,到引进研究技术,再到发展教育。他经历了19次政变,每次都在紧要关头出来化解危情。这位国王的声望正是在其在位期间,通过这些事情一点点积累起来的。

泰王的逝世不仅让国民悲痛,更是让很多感到恐慌,因为这意味着泰国曾经的“最高权威”的崩塌。而泰国人民和外界最关注的继承人问题更是暗潮汹涌。

说到这里,哒哒君就给大家讲讲这位堪比扶不起的“阿斗”的泰国王子——玛哈•哇集拉隆功。

这位王储的黑历史要是一一说来,估计能讲个三天三夜。一句话概括就是,除了好事,什么事都干过。

王储同学最为争议的就是沉迷女色问题,他前后有过四位妻子,经历狗血到电视剧中都看不到这种情节。

王储当年先是娶了自家贵族表妹颂沙瓦丽为妻,婚后一段时间还算是相敬如宾,哪曾想女儿刚出生,王储就在外面找了个小三,甚至为了这个小三长达数十年离开家庭。

上图为王储第一任妻子颂沙瓦丽

小三同学也是苦逼,作为王储第二任妻子,她为王储生了四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却被王储设计赶出了泰国,因为王储担心儿子们会威胁到自己唯一男性嫡系继承人的地位。不过,小三生的女儿却留在了国内。因为泰国有传言,这位公主作为镇宅兽不可以离开泰国,否则泰国会大乱。

上图就是传说中的镇宅兽公主诗丽婉娜

王储的第三任妻子曾经是位站街女,被他信(泰国前总理)送到王储身边的。这位小四出身贫寒,有过不少艳照案底,经常被翻出来。甚至在2014年泰国政变时,小四和王储的一段不雅视频还被传到了网上,视频中的王储和几乎全裸的小四躺在地上喂爱宠吃蛋糕,这件事对泰国皇室形象造成了非常糟糕的影响。最后的结局也是凄惨,全家进了监狱,自己在寺庙终身监禁。

上图为王储与第三任妻子西拉斯美

这位小四也为王储生了个男孩,但是被查出智力有为题,无缘王位,而且这孩子本来应该是亲爹的人肉供血机,因为王储患病需要常年输血甚至换骨髓。据说配型不符合,所以现在生活在外国。

现在,陪在王储身边的却并不是小四,而是出现了一位小五。据说身份是位空姐,六七年前曾和王储有过一段,也为王储在05年生下了一个小儿子。

看了这么多关于泰国这位王储的精彩人生,你可能就理解了为什么外界都会觉得泰国可能会大乱,泰国人民更是恐慌,因为这位王储看起来真的很不靠谱。

网友们更是表示:

燕窝601:这要是拍成电视剧,我的天呐!可能有生之年都看不完……

MONACHANNN:突然间觉得可以理解某些狗血泰剧的三观了,泰国人是真的爱戴泰王,街头到处都是国王肖像

沫沫在阅读:终于知道泰剧为毛那么狗血了,真真的艺术来源生活啊

所以很多人就纳闷呢,为啥父亲是个明君,而儿子却是个“阿斗”呢?

这就不得不提起王储的母亲了,诗丽吉王后是一位性格强势的女性,对儿子极其宠爱,当初她嫁给泰王时,家中势力很强,因此在夫妻关系中,王后也属于强势的一方,在儿子教育中想必也是主导,事实证明溺爱下成长出来的孩子很容易长偏,这位王储估计就是个典型。

上图为泰国王后诗丽吉

其实类似泰国这种父亲是明君,儿子是“阿斗”的例子在我国历史中也有不少,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刘备和刘禅父子,不过阿斗同学只是平庸无治国之才,而不像这位泰国王储居然能做出让子民厌恶的一系列事情,引起全国人民愤恨。

目前消息来看,这位王储几乎能确定继承王位了,虽然人们更希望诗琳通公主继承王位。这位泰王的女儿继承了父亲的聪慧、温和、爱民等品质,在泰国享有很高的声誉,被人民崇敬和爱戴。

而且这位公主是个中国通,近年来更是代表泰国频繁出访中国,她精通琴棋书画,熟练掌握好几种语言,关心百姓亲民爱民,甚至为了父亲的期待而至今未婚。泰王曾经这样评价过自己的女儿:“我有4名子女。但只有她能与百姓一起坐在地上。她从没结婚,却有数百万计儿女。”再看看这位公主的哥哥,真是让人嘘唏感叹。▲◆★●■☆

 

为什么美国修不了高铁?世界第9大未解之谜★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0/14/5683244.html

综合新闻 2016-10-14:在经过了长达5年多的扯皮之后,10月12日,英国高铁二号(HS2)终于确定要开建了。此铁路耗资550亿英镑、连接伦敦至伯明翰及曼城,预计2033年竣工。尽管经历了民众抗议,专家反对,下议院通过,上议院驳回,以及远在中国的网友都听说过的250岁古树挡路事件,甚至期间还发生了英国脱欧,首相换人之类的影响政策延续性的政治事件,但是英国人最终还是确定了目标,总算是要开工了。反观美国人,在建的加利福尼亚高铁恐怕有生之年都未必能竣工了……

此前,提起美国高铁的龟速发展,往往会拿来与中国高铁发展的高效率对比,对此,张维为教授,岳青山老师等人都有过十分细致的论述,并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归结于中国的制度优势,这种说法在很大程度上已经点到了美国高铁困局的死穴。但此时同为资本主义国家且与美国同根同源的英国也顺利的投建了大规模高铁,对于美国为何修不了高铁的疑问,就有了重新审视的意义。

首当其冲是党争。多党制在西方国家是政体的基础模式。但是从没有一个国家的党争能严重到美国这个程度。此次英国就是个例子,特蕾莎梅对绝大多数卡梅伦政府执政时期提出的计划都不以为然,但对于真正有意义的HS2却能力排众议的坚持下来。反观美国,如果川普支持奥巴马的医改政策,那他恐怕连党内初选都不可能通过。党争这一点在高铁同样表现的淋漓尽致,民主党的奥巴马要建高铁,共和党控制的众议院以及各州政府就一定说不,奥巴马曾提出建设“坦帕—奥兰多—迈阿密”的高铁计划,甚至连拨款都已经到位了,然而佛罗里达、俄亥俄和威斯康星州毫不犹豫的否定了这个项目,并把拨款退给了华盛顿,而这三个州的州长,都是共和党人。在这种“你赞成的,我就一定要反对”的政治风气以及4年一次的频繁换届下,想要运作高铁这种周期漫长,需要政策延续性的项目,自然是难上加难。

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石油。火车旅行在美国并不是很受欢迎,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票价高昂。一些分析人士认为这主要是由美国的私有化经济模式决定的,铁路的运营者为了谋取更大的利益,人为的提高票价。这种理论固然有一些道理,但却没有说到要害。因为其他运输业也同样是私人所有,无论航空,还是高速公路,都没有出现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只有铁路出现了,这是有其深层原因的。

在美国,联邦政府会人为的为航空和高速公路提供补助,而铁路没有!高速公路、机场的维护费用是政府预算支出的,但铁路和火车站不是,所以火车票中必须包含维护费支出,成本天然就比航空和高速公路高得多。而促成这一带有明显行业歧视性法案的,就是石油公司。火车不烧石油,只有让人们都心安理得的乘坐飞机和汽车,石油公司才能获得最大化的利润。而英、德、日等其他建设起高铁的资本主义国家,并没有这个问题,即使存在,也并不严重,因为他们并非产油大国,也不是石油消费大国。石油财阀在这些国家的影响力远不如美国,至少还远没有达到能左右政府决策的程度。

石油财阀是不愿意看到优质的铁路,而其他的投资者则是看不到铁路的投资利益。中国有一句老话叫无利不起早。除去中国因体质因素能顺利建成高铁外,其他国家的高铁建设都必须考虑的问题,就是投资收益。日本的高铁建设很早,50年代末60年代初正是日本凯恩斯主义逐渐兴起的时期,并在64-65年达到第一次高峰。这也正是日本新干线投入建设的时期,在政府的强力调控下,并没有发生因回报周期过长,回报率低下引起的资金问题。而英国的高铁建设,政府自身拿出了巨额的投资,会在高铁建成后受益的伯明翰、曼城、利物浦、谢菲尔德等地方政府也不遗余力的给予了支持,同时还有以中国为代表的大量对高铁沿线地区的国际投资的流入也缓解了回报周期过长的弊端。反观美国,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投资者完全看不到高铁可能带来的收益。而高铁初期投资需求又极端高昂,所以即使联邦政府出资90%,地方仅承担10%,在缺乏政府资金或明确承诺的前提下,私人投资者不敢贸然大规模投资高铁。原本应该是公共服务性质的铁路建设,却因为没能满足资本的逐利性而惨遭漠视。

另外还有所有权的问题。曾几何时,美铁(Amtrak)也曾经是个托拉斯式的公司,当时美铁的铁路运量占了美国整个陆上运输的80%,然后就和洛克菲勒一样,遇上了反垄断拆分,地域拆分,客货拆分,拆到现在从全国性企业变成了地方性企业不说,甚至连有些铁路所有者和列车所有者都不是一个企业了,运输公司的车要跑铁路公司的线,都要给买路钱。而如果高铁真的能顺利建成,所有权也会成为一个大问题。诞生一个拥有所有高铁建设维护和运营权的托拉斯公司,是违反美国法律的,而如果和现有铁路一样拆分成无数部分,又绝对会有着永远扯不清的利益矛盾。

有着上述错从复杂的难题在,恐怕美国的高铁能否建成,真的要如网友调侃的那样,变成世界第九大未解之谜了。▲◆★●■☆

 

中南海再落重锤 司法生态全面临变★★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0/14/5683767.html

多维 2016-10-14:北京近期在政法改革领域动作频繁。北京时间10月10日,中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旨在推动中国刑事司法制度进一步法治化的举措。北京政经观察者认为,这份重磅司法文件的出世,无疑是中共改变司法生态的具体落实和巨大进步,亦是从破到立的转折性标志事件之一。

值得关注的是,在中共全面依法治国,以及政法改革和平反冤案、去周永康化告捷的大背景下,《意见》推出的背后蕴含更大价值,主导中共对整个司法改革的取向。

“辨证施治,遣方用药”,《意见》提出要改革讯问制度,避免刑讯逼供,这固然是直指“强迫自证其罪”的元凶;而且,这份《意见》从完善庭前会议到规范法庭调查程序,从健全质证规则到保障法庭辩论机制,从强化当庭宣判到严格依法裁判,都是在着重强调庭审实质化。

不难看出,中共的司法改革步调蹄疾步稳。若追溯中国过去20年的司法改革,在1997年到2007年这10年里颇有成效。比如,将过去职权主义的模式通过现代司法理念改造成接近当时人主义的诉讼模式,人权保障的意识和正当程序理念都得到了较好的强调。

然而,2008年后,中国司法环境在一定程度陷入了较为难堪的境地。在中共中央政法委主导之下开始的第二轮司法改革,更多地强调政治口号、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三个至上、司法能动主义,在民事领域中,“维稳思维”占据了整个司法领域,并且成为主流。

此时,正是周永康主政法系统的时期,中国地方开始出现了重庆这种极端的司法混乱个案,无论是民营企业家,还是地方公民,动辄被判刑或被劳教者不在少数。其中不乏有其他的刑事冤案,甚至发生河南某地“零判决竞赛”的荒谬司法局面。

鉴于周永康时代的中国政法体系混沌腐败,中共第五代领导人执政中国后,开始对整个政法系统进行整顿。因此,2012年12月,孟建柱主持了担任政法委书记后的第一次政法委会议,明确“推进司法改革,规范司法行为,推进司法公开,让司法权在阳光下运行”的目标。而当时有分析人士称,这是中共整顿政法系统,及司法改革的前哨战。

如今,中共已步入第三次司法改革阶段。相较之前,此轮司法改革,无疑是层次最高、最全面、最深入的一次。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提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由此明确了审判的主体地位。

其后,2014年7月中国人民法院发布“改革纲要”,对法院人事体制有重大改革;9月12日,《中国司法领域人权保障的新进展》白皮书问世,将中国司法体系的总结提高到了人权的高度。

如今,五大部门联合印发的《意见》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更是确保司法公平正义的关键一环。其中,《意见》提出一条“完善讯问制度,防止刑讯逼供,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代表着中国刑事司法制度和观念的一个巨大进步。

有观点认为,《意见》的推出是中共消解周永康时代遗留的负资产,打破旧陈规,以重塑司法生态环境为基础,创造更好的政治环境的举措;另一方面,则是为解决司法公正问题,构建高效、文明、权威的司法体制。

不过,这一轮司法改革虽然涉及面广、规模宏大,但在实际中仍然面临大量问题。比如,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省级统管进展缓慢;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跨行政区域法院,知识产权法院的运作实效尚不明显;法院、检察院员额制改制未达到预期目标等等,在遇见此类局面时,如何将“依法治国”、“规则治理”的精髓发挥极致,是中共在法治推进路上绕不开的荆棘。▲◆★●■☆

 

中国的全球史上最大经济项目“一带一路”项目★★★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0/14/5683813.html

俄罗斯卫星网 2016-10-14

立陶宛分析性出版物《地缘政治》(Geopolitika)撰文写道,60个国家、数万亿美元投资、44亿人,世界经济体量的40%……这就是中国正在实施的世界史上最大的经济项目。

这个项目处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亲自监督之下。中国投资者们认为,现在是研究“一带一路”项目的最佳时机,因为北京已经拥有不小资本,且想进行资本投资,在技术上也已经达到了可以实施此前不可能开展的项目的水平。

最后,中国也已经成为一个如此强大的国家,以至于有能力协调全球协议。但新丝绸之路的批评者们仍然对这么大的项目持谨慎评价。中国经济野心的背后隐藏的是其政治诉求。美国、西欧国家、东南亚诸国可能不希望参加“一带一路”项目,因为他们担心成为北京的附庸。投资不总是只带来正面变化。中国人近年来向非洲投入大量资金,然而在非洲11个国家开展民调却表明,在7个国家中,正面评价中国领导人的民众人数在减少。

SPUTNIK/ VITALY BELOUSOV 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统:“一带一路”倡议将助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领导者 立陶宛《地缘政治》杂志指出,“一带一路”项目涵盖了许多国家,但不是所有国家都稳定,而且有能力持续承担义务。这样就增加了爆发武装冲突或者腐败的风险。在一些国家,投资可能被陆续偷光,或者遭到官僚主义障碍的破坏。经济风险也不是居末位的。投资和建设事业是一码事儿,但达到投资成本回收率完全是另外一码事儿。

据美国华盛顿智库企业研究所计算,在中国于2005年至2014年间在海外投入的2460亿美元中,有大约四分之一的投资没有带来预期收入。其中一半投资集中能源部门和交通部门,而这两个部门则是“一带一路”项目的优先投资方向。

据《沙特公报》(Saudi Gazette)报道,“气候保险”最近受到中国农产品生产者的青睐。一切均可投保:农作物种植、养蜂业、畜牧业、海产品捕捞。重大气候变化催生了农业生意中的“气候保险”险种。更何况,联合国的统计表明,世界上因“气候变化”而受害的人中,有一半都是中国人。自1990年起,中国农业因气候变化而遭受的损失达到每年2000亿元。因此中国政府开始积极推广此种保险生意。而且,国家是许多保险计划的参与方,国家发放的赔偿金比例高达65%。

《沙特公报》援引了两个例子。中国东部地区浙江省安吉县茶农马仲达(音译)投保7000元,在他的茶园因遭受冻灾与雪灾而覆灭后,他获得了22多万的赔偿金。这帮助他恢复自己的生意。另一个例子则是苏州市的螃蟹养殖户沈文忠(音译)。因2016年的异常酷暑,沈文忠的经营活动亏本。但“气候保险”的赔偿金弥补了他的损失,所以他再度为自己刚恢复起来的螃蟹养殖业投保。据官方数据,从2007年至2015年,为农业经营活动投保的中国农民人数增加了2倍,投保面积由此增加了4倍。

英国《每日电讯报》(The Telegraph )报道,中国每年都天都有1500位老年人走失,一年内有将近50万老年人失踪。大多下落不明的老年人来自于农村地区和小城镇的,这些地方的青年人大都离开家乡,前往迅速崛起的大都会区寻找工作,而遗忘了自己的双亲。大多失踪者患有各类心理疾病,且伴随着失忆。

几十年的经济繁荣促使青年人更多考虑自己的职业生涯,较少考虑同自己分开生活的父母。80%的城市失踪者被找到。但在农村地区,只有一半失踪老者被找到。执行了40年的“独生子女”国策导致劳动力储备减少,老年人数量急速增加。2013年北京出台法律,规定成年子女必须定期探视父母,关怀父母的精神状态。观察家们批评这项法律,他们认为,尽管违规者将面临严重惩罚的威胁,但这项法律仍然难以执行。但目前这是达到让年轻人记起老人的唯一可能性。《每日电讯报》写到,到2050年,三分之一中国人的年纪都在60岁以上。▲◆★●■☆

 

习近平取消访问 尼泊尔外交专家急支招★★★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0/13/5681688.html

多维 2016-10-13:由于尼泊尔在一系列问题上引发北京不满,习近平取消了本月中旬对尼泊尔的访问,尼泊尔外交专家连忙支招。

尼泊尔《喜马拉雅时报》网站10月13日报道称,外交事务专家建议总理普拉昌达(Pushpa Kamal Dahal)利用在印度果阿举行的金砖峰会,确定习近平的访问。

他们说,有关中国方面推迟甚至取消习近平访问的猜测盛行,但是尼泊尔和中国都没有正式宣布访问推迟。

尼泊尔前外交官阿查亚(Madhu Raman Acharya)13日对记者说,在印度同习近平会晤时,普拉昌达应该讨论这个访问。

在同一个场合,尼泊尔前驻美大使夏尔马(Shankar Sharma)说,普拉昌达应该让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相信,尼泊尔的外交政策是平衡的。

尼泊尔前外交部长潘迪(Ramesh Nath Pandey)说,总理普拉昌达应该解释尼泊尔为什么没能让习近平来访问,而习近平已经确认了会访问孟加拉国和柬埔寨。

普拉昌达面临压力(图源:新华社)

与此同时,尼泊尔前大使席瑞莎(Hiranya Lal Shrestha)则表示,很不幸,尼泊尔没能将习近平的访问确定下来。

中国外交部10月10日发表声明称,应柬埔寨王国国王西哈莫尼、孟加拉人民共和国总统哈米德、印度共和国总理莫迪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0月13日至17日对柬埔寨、孟加拉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印度果阿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八次会晤。

然而在习近平的访问行程中,并没有尼泊尔这一站。若不出意外,习近平10月的尼泊尔访问应该是彻底取消了,之后会否访问也仍属未知。外交部的声明也坐实了此前有关习近平10月份对尼泊尔访问取消的传闻。《印度时报》10月10日则刊文称,虽然习近平取消了访问尼泊尔,但他会在金砖峰会间隙同普拉昌达会晤。

分析认为,习近平取消10月份对尼泊尔的访问,大概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中国方面在一系列问题上对尼泊尔表达了不满。中国对尼泊尔无意加入一带一路工程表示不快,这个项目是为了加强中国和其他欧亚大陆国家的联系和合作。

其次,中国对尼泊尔政府不满的原因还在于,新政府没有落实前任总理奥利(Khadga Prasad Oli)3月访问北京时,两国达成的协议和谅解。

第三,普拉昌达选择印度作为首次外访的目的地,也是使得中方高层访尼的前景便显得扑朔迷离的一个重大原因。普拉昌达曾于2008年作为尼泊尔结束君主制后的首任总理访问北京,那次访问表明民主的尼泊尔愿意倾向于北京。关于这点,中国官方喉舌《环球时报》的一篇评论似乎透露了北京的心声。

9月19日,《环球时报》在其英文官网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尼泊尔存在失去中国机会的风险》的文章抱怨称,中国和尼泊尔的人民都对普拉昌达寄予厚望,8年前,他的确让我们惊喜,打破了尼泊尔领导人首访印度的传统,将中国作为出访的第一站。但是8年后,普拉昌达不再以前那样有激情,而是有了更多的现实的政治利益考量。

文章指出,中尼双边关系似乎突然变得脆弱和敏感了。显然,中国觉得被骗了。当加德满都需要北京的帮助应对来自新德里的压力时,就同中国靠近,签订一些了重要的协议,这些协议会帮助她摆脱对印度的依赖。然而,印度对加德满都的态度稍微放缓,并对其作出一些承诺,尼泊尔的政客们就将同中国的关系放到次要位置。文章还批评了尼泊尔的投机主义,称尼泊尔需要更多的拥有远见与战略的政治家。▲◆★●■☆

 

美军已完成亚太布局 或鲁莽地与中国摊牌★★★

http://www.cankaoxiaoxi.com/mil/20161014/1341473.shtml

2016-10-14 00:08: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董磊

核心提示:经过数年的积极布局,美军在亚太地区基本完成了排兵布阵。以维护地区安全之名,美国正在为与中国摊牌快速且鲁莽地准备着。

9月29日,美国国防部长卡特在位于圣迭戈停泊的“卡尔·文森”号航空母舰上对美军官兵发表讲话时表示,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将进入新阶段,美国将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优势,以便在中国军力日益上升的情况下维持在亚太的主导地位。这是美国在公开场合对其“亚太再平衡”战略实施情况的再次表态与宣示。

美国 “亚太再平衡”战略是一个整体性的地区战略

“亚太再平衡”战略是美国在本世纪推行的一个具有全球影响的最重要的地区战略。2011年1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亚太之行中高调宣布美国是“太平洋国家”,并将“留驻”亚太。2012年1月,美国国防部发布《新军事战略报告》,正式提出“亚太再平衡”的概念,确立了将军事资源由“9·11”事件之后的亚太、中东双重战略重点转为以亚太为重心的战略倾向。

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是一个综合了政治、经济、军事领域内容的整体性地区战略。在政治领域,其意在建立一个完善的地区联盟体系。这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强化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传统盟友,即双边的“美日同盟”“美韩同盟”“美菲同盟”和三边的“美日澳同盟”;二是拓展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新兴盟友,重点是印度、越南、蒙古、缅甸等国;

在经济领域,其意在大力推进“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通过打造一个由美国主导的将亚洲、北美洲、南美洲相关国家组成的低关税、统一规划的相当于“经济北约”的贸易集团,抵消自2010年正式启动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带来的削弱美国在亚太地区经济主导地位的影响。

在军事领域,其意在强化亚太地区军力部署。通过完善三重岛链的布局,实现对中国的战略封堵和形成绝对优势的军事态势。综合起来,这一战略的核心就是在亚太地区恢复、巩固和加强美国的主导地位,从而达到遏制中国的目的。

军事领域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已取得重要进展

军事领域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是整个战略的支柱与重心,取得的战略效果也最为明显。按照美国国防部长卡特的说法,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已经完成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2011年推出该战略起至2014年年底,美军在此阶段的重点是将更多的人员和装备投向亚太地区;第二个阶段从2015年至今,美军在此阶段着重提高武器装备的质量,并努力扩大美国在该地区的盟友和伙伴。经过数年的积极布局,美军在亚太地区基本完成了排兵布阵。

在“排兵”方面,美军基本上完成了在兵力规模上向亚太地区的调整部署。2012年,时任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在第11届香格里拉对话会上第一次提出要将美国海军在太平洋、大西洋兵力配备约各占50%的比例,调整为到2020年将包括6艘航空母舰,大部分巡洋舰、驱逐舰、濒海战斗舰和潜艇在内的60%的总兵力部署至亚太地区。到2016年年初,美国海军已将55%的水面舰艇和60%的潜艇部署到亚太。2013年6月,时任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在第12届香格里拉对话会上宣布,美国空军已将60%的海外兵力部署到亚太地区,并将把相同比例的太空和网络力量调配至亚太,以强化美国空军的行动速度、作战范围及灵活性。

在“布阵”方面,美军正在逐步实现“分布式”的兵力部署态势。美国近年来先后展开对驻日、驻韩美军基地的建设调整,在整合基地数量规模的同时,将兵力由一线基地向二线基地调整。特别是加强关岛美军基地建设,努力将其打造成美军在太平洋地区的海空军兵力重要战略支点。

此外,还通过积极与东南亚国家展开军事合作,拓展新基地,包括实现了美军重返菲律宾,并争取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文莱等国建立小型军事基地。最终,美军力求在亚太地区形成一种“地理上更加分散、行动上更加灵活”的军事部署态势。

先进军事技术装备的部署是“亚太再平衡”战略下一步的重点

此次,美国国防部长宣称“亚太再平衡”进入第三阶段,美军的主要任务是将更多最先进的武器装备派往亚太地区。其中包括F-35战斗机、P-8反潜侦察机、升级版弗吉尼亚级核潜艇。同时,还将大力发展新一代战略轰炸机、无人驾驶潜水装置和太空、网络新技术。可见,高新军事技术装备的部署将成为“亚太再平衡”战略新阶段的重要基石和标志。

美国在这一方面已经有了实质性的动作。首先是在新技术发展方面,美军积极推动第三次“抵消战略”中各项技术发展规划的落实。

在今年9月21日美国空军协会举办的2016年度空天网大会上,美国国防部副部长沃克演讲时指出,自主、人工智能和人机接口都是第三次“抵消战略”的关键技术。以此为基础,美军的无人化作战、集群化作战、分布式作战都将由先进的作战概念转化为实际的作战能力。

其次是在新装备部署方面,美军为了体现对亚太地区重要盟友的承诺,正式开始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推动“亚洲版”导弹防御体系的构建。同时,美国计划于2017年在日本部署16架F-35B战斗机,这将是该型战机的首批大规模海外部署。而正在加紧赶工的“福特”级新型航母的优先部署地区也是亚太地区。

随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推进,特别是在军事领域的逐步推进,其对亚太地区安全环境的影响会越来越大。近年来,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周边领域的领土争端日益增多和激化就是明证。正如加拿大全球研究网站10月4日刊文指出的,以维护地区安全之名,美国正在为与中国摊牌快速且鲁莽地准备着,这可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