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导孙立平:中国经济有五大寄生虫★★★

名人名言:16、知识文化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http://www.boxun.com/news/gb/health/2012/10/201210050350.shtml

    ☆人不能专凭直觉说一句话是真,但可以专凭直觉说一行为是善,一形象是美。-冯友兰

    ☆直觉即是灵感。--张岱年

    ☆感到的永远比看到的更加直切。-夏 衍

    ☆不论你生存多久,你只永久寻你自己“心”的暗示,不要尽服从自己的或别人的“智”。--瞿秋白

    ☆无赖未读过书,只有直觉,而对付现实之本能反强于书生。--林语堂

    ☆直观是整个的,非分析的,所以反而容易见出事理之是非,道及本来的面目。--林语堂

今 日 看 点:2016-11–23▲◆★●■☆

博导孙立平:中国经济有五大寄生虫★★★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1/22/5793128.html

美国新防长是个“疯狗”将军?来听听他的“疯话”★★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1/22/5793933.html

中国摔10架飞机7飞行员身亡 网文怒揭沈飞黑幕★★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1/22/5793096.html

老工程师怒揭沈飞成飞40年恩怨 (原文)!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1/22/5793096.html

中国人 你为了什么要背井离乡移民海外?★★★

http://finance.stnn.cc/ymlx/2016/1122/377298.shtml

毛新宇为何进不去中南海?江青最恨儿媳邵华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1/22/5793168.html

不满蔡英文去中国化!刘兆玄辞中华文化总会会长★★

http://news.ifeng.com/a/20161123/50303210_0.shtml

博导孙立平:中国经济有五大寄生虫★★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1/22/5793128.html

综合新闻 2016-11-22:被外界戏称“国师”的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及博士生导师孙立平,近日直言中国经济基本症结是社会的寄生性,表现在五个环节:一,沉重的税费负担;二,腐败、寻租加重企业的交易成本;三,国企的垄断性获利;四,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失衡;五,不断膨胀的资产泡沫打破了收入与财富之间的均衡,同时也加重了实体经济的负担。

公开资料显示,孙立平生于1955年5,辽宁省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公共知识分子,现为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及博士生导师。此前一度有传闻称孙立平曾担任习近平“论文指导教师”,然而这一点并没有任何证据佐证,孙立平也微博发文予以澄清,“没有论文指导教师的这一称号”。

孙立平近日在微博中提到,众所周知,中国过去快速发展了30多年。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在快速发展,大量的社会财富被创造出来,但在经济和社会的各个环节,也滋生了大量的寄生物。它们吞噬着社会创造的财富,加重着经济系统的负担。在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的时候,问题的严重性还显现不出来,因为财富的增量在大量增加。而到经济增长开始减速的时候,这个问题就显得越来越突出了。

孙立平分析称,这种寄生性表现在什么地方?至少有如下五个环节:

第一,沉重的税费负担。

中国已经是世界上税负最沉重的国家之一,这是一个公认的事实。政府财政收入大量增加之后,不可能长期保持那样的增长速度。现在速度降下来了,政府收入没有那么快的增长了,但养的那么大机构和那么多人员你让谁回家?上到半道的项目不接着投行吗?花钱大手大脚的毛病能短时间改掉吗?此外,还要准备对外打仗,还要用大量的钱维稳。在这种情况下税费怎么能降下来?

第二,腐败、寻租加重企业的交易成本。

这里需要注意这个问题上两个体制方面的原因。一是现行体制赋予有关部门的权力过广、过大、过泛、过于随意有关。还有一个问题也是很值得重视的。财政收入迅速增加背景下的机构扩张问题,实际上,除了财政收入增加的原因,政府本身就有一种机构扩张的冲动,有时甚至会使这种扩张超出财政能力之外。由此就形成这样一种现象:一些机构建立起来了,但财政只是提供部分经费,余下的部分自筹,包括收费罚款分成等。这就更进一步加剧了寻租现象的发生。

第三,国企的垄断性获利。

国有垄断性企业占据了国民经济中各个优势环节,而且在市场中以垄断性价格获取超额利润。其结果,是加重了消费者和实体经济企业的双重负担。

第四,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失衡。

近些年来,实体经济处境艰难,虚拟经济特别是金融资本畸形扩张。但金融资本的收益最终要来自实体经济。按北师大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教授的研究,现在中国金融资产已经接近200万亿。按5%利息率计算,至少给实体经济施加了10万亿的利息索取,利益过分向金融和地产集中。

第五,不断膨胀的资产泡沫打破了收入与财富之间的均衡,同时也加重了实体经济的负担。

泡沫是虚的,而其造成的结果却是实的。因为在财富泡沫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实实在在的食利者阶层,对实体经济形成的是实实在在的负担。▲◆★●■☆

 

美国新防长是个“疯狗”将军?来听听他的“疯话”★★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1/22/5793933.html

界面新闻 2016-11-22: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暗示将考虑提名退役将军、外号“疯狗”的四星上将詹姆斯·马蒂斯(James Mattis)出任国防部长。

特朗普与负责中东战事多年的马蒂斯于周六进行了会面。在Twitter上,特朗普说马蒂斯让人“印象深刻”,是“将军中的将军”。

21日,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共和党议员麦凯恩也对马蒂斯表示了支持。麦凯恩称马蒂斯是“其同辈中最优秀的将领之一”,“深知国防部、美军和国家安全所面临的挑战”。

现年66岁的马蒂斯被认为是美国海军陆战队中的传奇人物。他长年参与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军事行动、专研军事战略和军事史、一直保持单身,也为他赢得了“武僧”的绰号。据称他有7000多本藏书,出任务时随身带着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传下的《沉思录》。

在44年的服役期间,马蒂斯作为海军陆战队指挥官参加过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他于2010年至2013年出任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负责监管中东地区的美军行动。

他最出名的战绩就是在2004年的伊拉克费卢杰战役中指挥海军陆战队。在每次战场视察时,马蒂斯都深入前线阵地,此举也为他在海军陆战队士兵中赢得了很高的人气。

在担任海军陆战队作战发展司令部指挥官一职时,马蒂斯和时任陆军上将彼得雷乌斯(David Petraeus)共同撰写了一本手册,在美国2011年从伊拉克撤军之前,这本手册被奉为减少当地教派冲突的法宝。

有着丰富的指挥经验的马蒂斯同时也因为对待敌人的强硬作风和时常曝出的争议性言论被称作“疯狗”。

在对伊拉克作战的海军陆战队士兵训话时,马蒂斯曾告诫士兵们要一直保持警惕:

“要保持礼貌、专业,但同时也要有计划杀掉你遇到的每个人。”

美军入侵伊拉克之后,在与伊拉克的武装分子领袖会面时,马蒂斯曾说:

“我是带着和平而来的,我没有带火炮。但我满含热泪的恳求你们:如果你们跟我玩阴的,我会把你们都杀了。”

在伊拉克安巴尔省的空军基地对美军士兵讲话时,马蒂斯称:

“当你第一次开枪打死人的时候确实是一件大事。但即便如此,这个世界上就是有些混蛋需要被打死。”

非常讨厌PowerPoint的马蒂斯在担任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时曾经禁止与会者在讨论时用PPT。因为他认为:

TPP让我们变蠢”

最具争议的是2005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举行的一次讨论会上,马蒂斯说“杀人很有趣”。当时马蒂斯正在讲打击阿富汗塔利班的情况:

“你进入阿富汗之后会遇到一些人,这些人在过去五年内因为女人没有戴面纱就打她们。这种人已经没有什么男子汉气概可言了,因此射杀他们很有趣。事实上,打仗很有趣。”

事后,海军陆战队司令哈格(Mike Hagee)对这番言论回应称马蒂斯后来意识到“他应该在选择用词的时候更谨慎”。

除了经常曝出惊人言论之外,马蒂斯还认为伊朗才是美国真正的心腹大患。

在今年4月的一次演讲中,他表示“伊朗政府才是中东地区面临的最大安全威胁”。马蒂斯还在演讲中批评了奥巴马政府,称他们对伊朗之所以会同意就核问题达成协议的理解过于“幼稚”。

但他同时也不赞同完全废除核协议,只是表示“我们需要意识到我们有一个不完美的核武器约束协议。我们获得的是暂停核武器研发,而不是终止。我们需要为最坏的情况做好准备”。

如果最终被任命为美国防长,马蒂斯还需要一项法律豁免才能正式任职。

由于美国奉行文官控制军队的理念,按照规定,退役军人需要在退役至少7年之后才能出任国防部长。仅仅才退役3年的马蒂斯需要获得国会的豁免,才能正式任职。

但由于共和党已牢牢控制了国会两院,媒体认为马蒂斯获得豁免仅仅是一个程序问题。

一旦得到确认,马蒂斯将成为美国第二位出任防长的退役将军,上一位是杜鲁门时期的陆军五星上将马歇尔。

曾指挥对伊战争

刚刚过去的周末,在新泽西州的特朗普国家高尔夫俱乐部,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马不停蹄地见了一连串本国“精英”。其中有老牌共和党人罗姆尼,也有绰号“疯狗”的退役将军詹姆斯·马蒂斯。美国媒体纷纷用“马拉松式的会面”“盛会”来形容,其实这是一场场“面试”,特朗普在加速为自己的新班子选人。有人因此想起特朗普主持过的真人秀节目《学徒》(又译《飞黄腾达》),参赛者竞争完成特朗普指定的商业任务,最后的获胜者得以在特朗普集团工作;也有媒体称“共和党人在分享新政府的大蛋糕”。

“詹姆斯·‘疯狗’·马蒂斯将军,考虑中的国防部长人选,昨天令人印象深刻。(他是)真正的将军中的将军!”20日,在推特上一向活跃的特朗普贴出这样的推文。

此前一天,特朗普在他位于新泽西州贝德敏斯特的高尔夫俱乐部同马蒂斯会面,交谈了一个多小时。据美国媒体报道,会晤后被问及此事时,特朗普重申“他真的不错,真的。”法新社称,特朗普认为这位退役将领“货真价实”。有接近特朗普过渡团队的人士称,最终决定尚未作出。不过,不少分析认为,马蒂斯已是未来防长的首要人选。

现年66岁的马蒂斯曾任美军联合部队司令部指挥官,是美国海军陆战队上将。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他都没缺席。据CNN报道,因在2004年的费卢杰战役中作战勇猛,马蒂斯被称为“疯狗”。2010年,马蒂斯出任中央司令部司令,统领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事,2013年卸任退役。

马蒂斯有一句流传甚广的名言:“要礼貌,要专业,也要有干掉每个和你打照面的人的计划”。马蒂斯主张对伊朗强硬,对奥巴马及其国家安全团队时有抨击。据《华盛顿邮报》报道,有五角大楼前官员称,马蒂斯因此失宠于奥巴马行政班子。特朗普考虑任用马蒂斯执掌五角大楼,可以被视作对奥巴马的责难。

特朗普周末连续会见的众多人士中,更引人瞩目的是共和党大佬罗姆尼。19日下午,特朗普及其团队与罗姆尼进行了会谈。会谈后罗姆尼称,他们进行了“彻底和深入的谈话”。美国副总统当选人彭斯表示,团队正在严肃考虑罗姆尼出任国务卿的可能性。

竞选期间,罗姆尼曾激烈批评特朗普,如今两人握手言欢,也被认为是特朗普作出同主流共和党人和解的姿态。不过,如果特朗普选择罗姆尼担任国务卿,他们就必须克服彼此在俄罗斯问题上的分歧。2012年,罗姆尼说俄罗斯是美国地缘政治上的头号敌人。

在新泽西见特朗普的还有新泽西州长克里斯蒂,他此前担任特朗普过渡团队的负责人。纽约前市长朱利安尼的到来也引起关注。会面中,有特朗普团队高层向媒体透露,朱利安尼同特朗普谈到了“考虑出任国务卿”及其他事务。

会见名单上还有一连串名字:在移民问题上立场强硬的堪萨斯州官员科巴斯,教育活动人士李洋姬,俄克拉何马州前众议长香农,众议院议长瑞安的顾问鲍勃·伍德森,华人企业家黄馨祥,马萨诸塞州前参议员斯科特·布朗,投资商罗斯等。好莱坞金牌经纪人伊曼纽尔也在列,但据称他不寻求在新政府任职。

“当选总统特朗普忙于填满他的内阁,而求职者、顾问、将来的盟友排队进入特朗普国家高尔夫俱乐部”,《华盛顿邮报》20日写道。按照特朗普过渡团队发言人的说法,这些访客有的可能成为内阁成员,有的纯粹则是来提供建议。

“美国共和党人正在分享新政府大蛋糕。”俄罗斯《独立报》21日刊文称,特朗普开始挑选政府班子人员,新的政府将主要由共和党精英组成。之前CNN报道称,特朗普当选后,身边的很多人感到惊讶,因此“组阁”进展缓慢。如今,一切看起来走上正轨。

一般来讲,美国当选总统正式就职前,“内阁”关键人物都需要确定。主要职位确定可以安定人心,尽早进行政策规划。特朗普白宫办公厅主任称,主要提名人选将在感恩节过后确定。

目前,特朗普团队已经宣布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人选为退休陆军中将弗林,司法部长为阿拉巴马州参议员塞申斯,中央情报局局长为众议员蓬佩奥。 ▲◆★●■☆

 

中国摔10架飞机7飞行员身亡 网文怒揭沈飞黑幕★★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1/22/5793096.html

综合新闻 2016-11-22: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歼-10S战机女飞行员余旭遭遇事故身亡引发全民关注。实际上,不只余旭,据统计2016年1月至11月,中国陆海空三军共坠毁10架飞机,造成7名飞行员身亡。

据悉,损失的10架飞机包含中国海军一架歼-10A、一架歼-11BH、两架歼-15,空军一架歼-10S、两架歼-10A、一架歼轰-7A,航校一架教-8,陆军一架米-171;事故导致海军2人、空军1人、航校2人、陆军2人身亡。

2016年中国军机频繁坠毁(图源:VCG)

根据此前经验,成飞工业公司研制的歼-10A/S战机坠毁多为发动机故障,俄制AL-31FN因设计存在先天不足已导致了多起类似事故。而沈飞工业公司生产的歼-11BH、歼-15坠毁多为飞控系统故障造成。

据悉,成飞研发的战机包括歼-20、歼-10A//B/C、“枭龙”,前两型将在未来成为中国空军的中坚,“枭龙”则在海外“开了花结了果”,不仅大量装备巴基斯坦,也已获得缅甸的订单。

沈飞在产的战机包括歼-11B、歼-15、歼-16和歼-31(FC-31)。歼-11B大批量装备了中国海空军,该机是在苏-27基础上改进而来,安装了国产太行发动机;歼-15舰载机主要装备航母,但产量始终无法跟上辽宁舰战斗力生成的需要;歼-16产量仍较小;歼-31受资金压力,进度缓慢。

歼-15产能不足掣肘辽宁舰战斗力的生成(图源:鼎盛军事)

11月17日,社交媒体流传一篇文章借成飞“老工程师”之口批评沈飞制造的飞机频频坠毁,并揭开沈飞在研制军机过程中的种种黑幕。

文章最大的看点在于成飞在中标隐身战机方案后,沈飞通过中航工业运作试图迫使歼-20总师调至北京,由沈飞来人接手。在杨伟本人的拒绝和空军高层的施压下,歼-20顺利诞生。

官方信息显示,2009年中航工业调整了611所(成飞设计研究所)和601所(沈飞设计研究所)的人事职务:杨伟不再担任611所所长职务,转任中航工业副总师,由601副所长季晓光任611所长;孙聪不再担任601所所长,转任中航工业副总师,由611所副所长赵民任601所所长。

就在歼-20项目启动研发的当口,中航工业对杨伟这种明升暗降的调整在当时受到多方质疑。报道称,杨伟本身就坚决反对这种调整,“我杨伟的办公室就在这里,不在北京”。这一调整也遭到空军高层的阻挠,强调歼-20项目必须由杨伟负责,若改变,便不拨款。后该项目得以顺利进行。

不过,沈飞还是参与到歼-20项目中,主要负责该机后半部分研制。但歼-20刚面世就因后半部分的隐身问题饱受诟病。

江泽民曾明确表示支持歼-10项目继续(图源:空军之翼)

文章嘲讽沈飞精通的不是军机研发,而是政治斗争,并冠以“沈阳帮”之名。从1961年成立之日到如今,沈飞一直靠研制歼-6、歼-8战机和仿制苏-27战机过活。但其不思进取导致歼-7流产,后由成飞继承并发展出超过10种型号,歼-8虽进入军中服役但始终难堪大任,歼-11系列、歼-15仍是问题不断。也就是这一段时间,中国航空实力与美苏等国的差距被拉的越来越大。

就在沈飞仿制苏-27的当口,成飞则在经费不足的困境中继续研制歼-10战机。文章称,中航工业通过运作试图让歼-10胎死腹中,但江泽民的视察并追加拨款使得这款三代战机顺利进入空运服役,并改进出歼-10B/C等先进三代半战机,相反,沈飞仍在吃苏-27的老底。

前些年,西安飞机工业公司计划升级改进歼轰-7A为歼轰-7B,验证机顺利亮相,但由于定位与沈飞歼-16相同,因此西飞歼轰-7B最后不了了之。西安红旗发动机厂研制的涡扇-10发动机,也被沈飞通过运作无偿调拨到沈阳黎明发动机厂,结果涡扇-10至今还不成熟。

歼-20的亮相让成飞赚足了眼球(图源:VCG)

虽然同属中航工业,但作为中国仅有的两家战机研发商,成飞和沈飞在作战飞机必定有直接竞争,上述文章虽然无法证伪,但两者之间的幕后竞争毋庸置疑。

从结果来看,2016年珠海航展上公开亮相的最佳产品非歼-20、歼-10B、运-20、轰-6K莫属。其中歼-20、歼-10B为成飞产品,运-20、轰-6K为西飞产品,而仍在进行仿制工作的沈飞则没有拿得出手的展品进行实机展示,仅有歼-31和歼-15模型。

从军方的态度看,空军司令员马晓天对歼-20赞不绝口,称对其非常满意;中国海军少将尹卓在评论航母时,称辽宁舰实际上已经形成了战斗力,但因为舰载机(沈飞歼-15产能跟不上航母)的原因使得时间大大延后。▲◆★●■☆

 

老工程师怒揭沈飞成飞40年恩怨 (原文)!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1/22/5793096.html

为什么老摔飞机?老工程师怒揭沈飞成飞40年恩怨

2016-11-22 15:07:53  何榕生

大家总说中国航空不行,你可知道沈阳那帮人多会运作上层关系搞斗争沈阳那帮人,包括沈飞集团、601研究所、黎明发动机厂等。

个个都是政治斗争的高手,个个都是运作上层关系搞斗争的人才。其他厂争夺资源根本争夺不过。

就是沈阳那帮院士搞不出成绩出来。

中国航空行业,从民国时期继承来的人才,主要在江西洪都。

江西洪都虽然集中了大部分民国时期的航空人才精英(例如陆孝彭这种天才),但是因为出身不正,很多人家庭成分不好,饱受排挤。虽然搞出了强五这种奇迹,依然被无情地边缘化,被排挤。

强五有多奇迹呢,作为一款五十年代设计的对地攻击机,竟然一直到九十年代引进俄罗斯的S27之前,是中国唯一能超音速飞行的飞机。以至于中国和苏联坦克海对抗的方案,就是用强五这个对地攻击机携带核弹进行打击。

好在这些人虽然家庭成分不好,但是因为是军工厂,所以文革中只批斗了非常短的时间就被保护起来了,没有吃苦。

新中国的航空事业,主要是从苏联援助的156个项目中起家的。苏联手把手地把自己在航空方面的大部分技能都教给了中国人。

苏联援助的最大的航空集团就在沈阳,包括生产厂沈飞、设计所601所、黎明发动机厂等。

这些人精通政治斗争,精通整人,除了仿制苏联飞机外,啥也干不了。

苏联人一撤走,仿制了一大半的歼七就此歇菜,自己竟然再也搞不出来像样的歼七了(后来的歼七是成飞搞出来的)。

在建设沈阳这个飞机大基地的时候,抽调了一批民国时期的航空精英去支援。结果等建好后这些人就被整惨了,还不如呆在洪都安全。

最有名的就是黄志千、徐舜寿两位民国大师。黄志千的技术更强,徐舜寿更擅长和解放后这些根正苗红的人打交道。

徐舜寿、张桂联等一批海归专家在反右的时候惨遭迫害,最后一些人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

作为中间人的徐舜寿倒霉之后,这些民国出身的海归精英马上就统统完蛋,被排挤到一边去。黄志千后来飞机失事而死。

沈阳这帮人在解放后,因为研发不出来什么东西,长期以生产歼六为生,生产了可能有几千架吧。

改革开放后国家勒紧裤腰带,但是没勒沈阳这帮人的,把歼八的任务给他们了。

结果他们只是把苏联人的飞机拉长拉大,然后搞出了一个天天出事掉飞机的东西,还使劲吹嘘,并以此产生了一大堆院士。

歼八经常出事,但每次出了事故,沈飞就把责任推卸到飞行员头上。有一次被坑害的人是马晓天。马晓天差点摔死在事故中,结果拼死飞回来后,沈飞把所有责任推到他头上,他差点被扒掉军装复员。好在他是红二代,有人保他,才仔细检查原因,发现责任在飞机身上,他才没被赶走(现在他是空军司令)。

因为沈飞不给力,国家最后只能勒紧裤腰带,从苏联和俄罗斯进口Su27,让沈飞和601接着仿制。

后来国家的材料技术进步了,上级要沈飞用新型复合材料替换铝材,结果沈飞搞出的新飞机不能保持平衡,只好用铅块配重。上级要搞数字化取代模拟信号,结果沈飞搞的数字化系统导致天天颤抖。

最后国家没办法了,只好再从俄罗斯进口Su30,甚至打算进口Su35来给沈飞和601仿制。

在三线建设时期,从沈飞要分流一些人到大西南的成都开分店,那些当红的人自然不愿意离家远去,最后一堆被排挤、被边缘化乃至被打击迫害的人被踢出沈飞和601。

然后就有了成都的成飞和611所。

这些被踢出去的边缘化的人,虽然不擅长政治斗争,不擅长上层运作,不擅长整人,但是业务上则精得多。

他们先是把歼七仿制成功,然后又通过中美蜜月的机会学习了美国的全套业务流程(学的主要不是技术,而是工作组织方式、业务流程,以及电脑CAD辅助设计技术),然后通过和巴基斯坦的合作搞出了枭龙(靠着巴基斯坦给的3亿美元,成都这帮人终于有钱发工资了,本来连总工程师都要下班后卖面条谋生的,而且巴基斯坦还给了一架完整的F16给成飞研究),然后又自己研发出来了歼10。

结果歼10搞出来后,因为运作不过沈阳,差点胎死腹中。

好在386去成都视察,四川地方官设法让386去了一趟成飞,成飞找了最好的试飞员给386表演。386大赞,然后给了拨款,成飞这才出头。

解放军空军要搞四代机歼20。

成飞这帮人成功中标,令中航工业总公司非常不满。

在沈飞的运作下,中航工业总公司强行下令成飞把飞机后半机身分包给沈飞,中航工业老总林左鸣美其名曰叫做“打破竞争”。

这就是为什么歼20后半机身隐身性能很差。现在所有对歼20的诟病,都集中在后半机身。

为了给沈飞吃偏食,中航工业总公司集中全公司各个分公司的钱,给沈飞另起炉灶搞一款四代机。结果研究到现在,也没见研究出什么成果来。

因为成飞对亲儿子沈飞构成了竞争,中航工业很不爽。中航工业决定打击成飞。

政策之一就是把601和611的总工程师都调到北京来,然后把双方的副总工程师对调到对方当总工程师。

成飞总设计师杨伟

负责歼20的杨伟,因此被调到北京来坐冷板凳,换一个沈阳调来的人来负责歼20项目。

结果空军震怒,直接插手国企事务,说你们的人事调动我无权干涉,但是这个歼20项目必须是杨伟负责,否则我就不给项目款。

最后在空军的压力下,杨伟继续呆在成都,担任歼20项目的负责人。

苏联援助的中国航空的第二大基地在西安的阎良,这主要是搞轰炸机的。

改革开放后,阎良的西飞搞出来了飞豹歼击轰炸机。

结果好像也是因为动了沈飞的奶酪(影响了沈飞仿制Su30的生意),沈飞通过上层运作,不许再搞飞豹的后续升级版本了。

然后搞了一半的飞豹2.0就胎死腹中,传说中的隐身飞豹也不了了之了。

西安的红旗发动机厂研发出了ws10航空发动机,

结果沈阳的黎明厂通过上层运作,把ws10航空发动机的后续工作无偿调拨到了黎明厂,把那些设计图纸都从西安统统拖去了沈阳。

结果他们连摘桃子都摘不好。

不知道是西安红旗厂偷偷留了一手,还是沈阳黎明厂学艺不精吃不透图纸,反正ws10后来事故不断,经常飞着飞着就喷零件出来,出了很多次事故。好在俄罗斯的飞机都是双发动机,坏了一个还有一个。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大型基地在贵州安顺平坝的大山沟里,这就是三线建设时期搞的贵航。

位置在深山里,远离交通线,甚至远离县城。

当年是抽调各个厂的精英去的,但因为在贵州,吸引不到人才,现在愈发衰落,已经成为成飞的小弟了。

因为天高皇帝远,这个厂的关系户很多,当年和日本人合资搞云雀小汽车,领导把关系户都塞进合资厂,结果把合资厂都搞得快倒闭了。

另外,在汉中还有一个陕飞,是搞预警机的,应该是西飞的小弟。

除此之外,在哈尔滨有一个搞直升机的哈飞,是苏联援建的。

三线建设时期又在景德镇搞了一个搞直升机的昌飞。

影帝建设天津滨海新区,要搞一个大的直升机公司,把这两个彻底降为代工厂。这两个企业坚决抵制,江西省分管工业的副省长到昌飞演讲,说头可断、血可流、官位可以丢,但是企业决不能丢。后来怎么进展我就不知道了。

中国早期航空三大天才人物,陆孝彭、黄志千、徐舜寿陆孝彭窝在洪都,被彻底边缘化,虽然搞出了强五但是不得重用,但好在人身安全。

徐舜寿被打为右派,惨遭迫害,最后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

黄志千在徐舜寿被迫害后也被踢出核心,被边缘化了。

中期两大支柱,宋文骢、陈一坚

宋文骢被排挤出沈阳,踢到成都。

陈一坚被排挤出沈阳,踢到阎良。

成飞和611所打败沈飞和601所,中标空军的歼20,结果上级领导马上给成飞小鞋穿,马上要收拾成飞的领导,好在空军震怒,把杨伟等人保下来了。

中航工业强行把歼20的后段跻身分包给沈飞,成为歼20最大的败笔。

西安的红旗发动机厂研发出了ws10航空发动机,结果沈阳的黎明厂通过上层运作,把ws10航空发动机的后续工作无偿调拨到了黎明厂,把那些设计图纸都从西安统统拖去了沈阳。

现在大大要搞大国企,要搞统一的大发动机厂。

我很担心成都、西安、贵州等地的人,在官场斗争上竞争不过沈阳的人。

过去是分家过,沈阳的那帮根正苗红的人不能直接插手其他企业的内部事务。

现在合成一家,就可以肆无忌惮地斗争、整人了。

太令人吃惊了:沈飞和成飞40年对比结果,差距如此之大沈飞(简称六O一所)

成立于1961年,是新中国组建最早的飞机设计研究所,主要从事战斗机的总体设计与研究工作。

1、到2011年,50年来只出产了J-8型歼击机,而且从J-8原型一直改到J-8ⅡF,结果也没人要(说得是出口)。

2、有人还说,出产了J-11/su-27,可那毕竟是人家毛子的货,沈飞山寨了不说,还不付专利费,搞得人家毛子特别上火。再说了,那也跟设计无关啊,仿制应该是112厂呀,跟601所无关呀。

3、J-15舰载机,是最让海军头疼的东西,等沈飞吧,瓦良格都快海试了,他还没弄懂折叠翼;跟毛子买吧,人家的生产线早关了,结果是江南造船厂的航母都不敢铺设龙骨,怕一个空壳等飞机呀。

总结起来,沈飞50年来就搞了个J-8型歼击机,一直在吃顾涌芬院士的旧饭,炒毛子的残根。

再看看人家成飞吧

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又叫六一一所,建于1970年,是根据国家军机发展的需要,从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分离而成的,建所之初全所只有几百人,现有职工近1800人。中国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是从事飞机设计研究的多学科、高科技的综合性研究所,拥有雄厚的技术、人才实力和精良的设备。

1、建所后接受的第一项任务就是研制一架高空高速歼击机。该项目从1970年开始论证,后来由于受某些环境影响,指标变动很大。1975年正式立项时战技指标已更改了6次,几乎是一年一变。在五上五下的激烈变动中,研究所的科技人员艰难地从方案论证、详细初步设计、冻结技术状态,一直干到准备发生产图。但是,由于当时没有合适的动力,没有能适合高空高速、耐高温的主体材料,该型号无法投入生产,不得不转为课题研究。尽管如此,这项工作对研究所的发展,以及后来对国家重点型号的研制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2、歼-7型战斗机及其各种改型,包括I型、Ⅱ型、Ⅲ型、ⅢA型、B型、M型、E型、G型、P型、PG型。现在,歼-7型战斗机是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目前装备规模最大的战斗机之一。该机依靠本身所具有的飞行性能好、轻小灵活、低成本、高效率率和使用维护简单等技术特点,在中国海、空军战斗机装备系统中一直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歼-7已于2006年停产。而且实现了整机出口,参与国际竞争。

3、枭龙/FC—1飞机

4、歼10战机

5、J-20第四代隐形战斗机

总结起来,成飞在40年的时间里发展5款战斗机,歼击机研制的“国家队”的称号是当之无愧的,更可贵的是,他们已经适应了市场经济,能够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不像沈飞“等、靠、要”的计划经济思想,而且建立和培养了一大批中青年骨干。以至于611所前所长杨伟无不自豪的宣称:611所现在是国内最好的飞机设计研究所。引得某些人怀恨在心,一力要把杨伟架空,掉到中行去当副总。听说幸亏空军干预,才得以继续担任四代机的总师。

要是歼-15交给成飞的话,估计早就能下蛋了。

2009年初611与601都有重大职务调动,杨伟不再担任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所长职务,转任中航工业副总工程师;改由季晓光任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所长。孙聪不再担任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所长职务,也转任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改由赵民任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所长。

季晓光原本担任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副所长,赵民原本担任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副所长,为什么要把这两所高层互换扶正呢?大家自己意会吧!

而杨伟与孙聪新职务主要工作之一,据说就是负责天朝上国空军选定的下一代战机型号。话说——-从某些人的角度看:这杨伟已经拿到四代机那么重大的项目了,却还要使一些手段去坏别人的事情,可说是惹了众怒。积极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是好事,但不该抢舰载机项目的,简直是把饭勺都伸到别人的锅盆甚至碗盘里了,难不成想让别人连口稀饭都没得喝吗?!有些事不要做的太绝!这次两所所长上调,两所副所长交换扶正,人家601所的孙聪毫无迟疑的二话没说就到北京报到去了。可是611这边呢?!现在的情形却是–601所前任副所长季晓光奉调到了成都要接任611所所长,晃到现在已经过了多久了,杨伟就是不肯让出办公室,听说还放出话来:「我杨伟的办公室就是在这里,不在北京」。在某些人的眼里:这杨伟的态度、行为,真是不识相、恶劣至极!

可是若换个角度设身处地去感受,去从杨伟的立场看问题———杨伟只不过是个喜欢做事的人,骨子里有天生自信与不服输韧劲,渴望在挑战各种疑难问题中不断锻炼,渴望不断的超越自我,喜欢和611所一群年轻人一起努力拼搏不断的创造奇迹。做事情也喜欢卯着一股劲,坚持去完成,不管多辛苦,多难,都不会选择放弃。杨伟担任611所长期间缔造出亮丽的成绩,结出丰硕的成果,敢情这年头出成绩求上进还是错了?!四代机项目我们611可是完全凭实力赢来的呀!想再争夺别的项目也是要凭我们的真本事去竞争!我何错之有???即使我杨伟话说得难听一点,让某所的人下不了台,但也不应该因为这个就要设计把我杨伟架空、把我调离原岗位-把我调离“我热爱的本职工作”吧?!孙聪是顾诵芬的嫡系高足,在中航上头有人,200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候选人名单里还有他孙聪的名字呢!他孙聪是真的高升了,前途无量,自然是会屁颠屁颠的直赴北京去了!可我呢?那是明升暗降啊!这世道还有公平吗?▲◆★●■☆

 

中国人 你为了什么要背井离乡移民海外?★★

http://finance.stnn.cc/ymlx/2016/1122/377298.shtml

2016-11-22 星岛环球网

星岛环球网消息:最近,钱哥看到一则新闻,进而联想到之前发生的几件事,略有感触,不吐不快。

先来说说哥看到的这条新闻,据报道,一项民调显示,60%的中国富人计划到海外买房并移民,最想移民的目的地是美国。不想被房价逼死,在哪里发展才有前途?

中国人 你为了什么要背井离乡移民海外?

看到这则新闻的第一时间,哥脑海里想到的不是来自中国的土豪们,在大洋彼岸买买买,买房买车买绿卡的场景,而是两个来自社会底层的普通人。

第一个人,名叫孙明。年仅20岁的他为了获得美国国籍,瞒着父母在美参军,后战死在伊拉克,成为首个在伊阵亡的中国籍美军士兵,死后被追授为美国公民。

另一个人,说来想必大家也都认识,她叫罗玉凤,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凤姐”。前段时间,身在美国的凤姐因移民美国无望,在微博发文求助,希望有人能帮她移民澳洲。

移民海外,又被人形象地称为“用脚投票”,不过这种投票权不是每人都有。

曾几何时,在中国,移民只是极少数“名人”或“富人”才能享受的特权。土豪、明星们一拍脑袋就可以移民,而屌丝们却只能望尘莫及。

但如今,中国人的海外移民正日益趋向平民化、大众化,大量像孙明、罗玉凤这样的普通人,跑到美国,即便在餐馆洗盘子打黑工、在纽约做美甲、上战场吃枪子,也铁了心要留下。

据权威部门统计,从1990年到2013年,23年里,移民海外的中国公民人数达到934.3万人。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四移民输出国,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则是中国人移民的首选国。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的是安土重迁。那么,向来有着深厚乡土情节的中国人,今天为啥吵着喊着要移民呢?

这个问题,似乎是句废话,因为这还用问?人往高处走、良禽择木而栖呗!

其实这个问题还可以这样问:为啥今天的小年轻一毕业,立马抛弃自己的家乡、城市,一个劲地朝北上广挤,即便是被雾霾毒死也要弄个户口留下?

为啥?因为北上广竞争公平、工作机会多、工资更高呗!

所以说,不能责怪这些往北上广挤的小年轻,生活本不易,今天的年轻人更加的不容易,选择去一线城市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同理,那些选择移民海外的人,也是想通过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让生活变得越来越好。有句话不早说了嘛:中国人移民是为了生活,外国人来中国是为了体验生活。

有人或许会说,加入了别国国籍,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移民就等于背叛,也就更谈不上什么爱国了。

但哥觉得,谈爱国这种大而空的概念真心太虚。爱国是一种精神,但光有想法和精神是不行的,得有能力才谈得上报效祖国。

平心而论,移民是一种个人的选择,每个人对生活有着不同的诉求。

绝大多数人移民,是为了更高品质的生活,大家都是为了过日子罢了,鸡头凤尾,个人追求不同,勿强求,这和爱不爱国关系不大。

哥觉得,明确上述这点至关重要。

而若具体分析移民的原因,并不难发现,绝大多数国人移民,主要是基于以下四种原因:

(1)为了更好的子女教育

在国内,教育移民已早有先例,无非是把孩子的户口从河南、山东移到北京、上海,又或是云南、黑龙江。中国式教育固有的弊端就不多说了,国内学区房又拒绝了多少寒门子弟哥也不提了,为孩子教育而移民,已成为很多中国家庭移民的首选。

(2)为了更健康的食品和环境

苏丹红、地沟油、瘦肉精、三聚氰胺……一连串名词说出来大家都不会陌生;而在雾霾笼罩之下的北京,早已掀起一小波移民潮,只不过是移民到大理、珠海,和移民到加拿大、新西兰的区别罢了。

(3)为了更健全的医疗保障

得一次病,才知道在大城市看病有多难,而西方国家的医疗保障普遍做到很好,最重要的是,医院挂号处还没有可恨的票贩子。

(4)为了更安全的资产保障

如果你有十万,首先想到的是如何用这十万赚更多的钱;但如果你有1000万,首先要考虑的则不是怎么赚钱,而是如何让这1000万不缩水,能够保值的问题。

其实,无论去哪儿生活,成年人的世界永远没有简单二字。若把国内外的优缺点做下对比,便会发现:

在国内,优点是人脉圈已经形成,生活习惯,有事好照应,父母好照顾;在国外,优点则是自然环境好,食品安全高,潜规则少,医疗保障高,教育体制好。

在国内,缺点是自然环境差,食品安全差,做事业付出代价高,医疗保障低,教育制度差;在国外,坏处是文化隔阂,凡事要从头开始,离父母太远,人脉朋友也要从头开始等等。

由此可见,凡事都有两面性,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国外不是天堂,国内也不是地狱。至于是选择留下还是选择离开,完全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而已。

而对于那些没钱又没能力移民,却梦想移民的屌丝们,钱哥还是那句话:有钱到哪儿都是爽,没钱去哪儿都苦逼!既然都贫贱不能移了,那还是老老实实在国内待着吧!(来源:公众号“说钱”)▲◆★●■☆

 

毛新宇为何进不去中南海?江青最恨儿媳邵华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1/22/5793168.html

周海滨 2016-11-22:学者周海滨曾撰文披露毛泽东的家族斗争内幕。文章称,毛泽东嫡孙毛新宇进不了中南海,是因为江青很恨其母邵华,曾对她口诛笔伐。网上有文章披露,江青当时批邵华母女歇斯底里,甚至在台上嚎啕大哭。网上流出的照片显示,毛泽东和“儿媳”邵华的多张合影中,两人都十指紧紧相扣。

周海滨题为《低调的“红三代”:被改变的人生轨迹》一文发表在2014年第12期《同舟共进》上。文章称,毛岸青是毛泽东身边最小的儿子,毛新宇是毛岸青之子。

1970年1月17日,77岁的毛泽东晚来得孙,毛高兴之余为其取名为“新宇”。然而直至1976年毛泽东去世,这6年间祖孙俩未曾谋面,没有留下一张合影。

为什么毛泽东爷孙一直未能相见?因为江青对邵华曾有段不近人情的口诛笔伐,毛新宇的母亲邵华不敢也不能将儿子送进中南海。

文章称,特里尔在《江青全传》里披露,邵华一直是江青在家中最恨的人物。文革中,江青一次到北大去,就是要和邵华辩论的,“她妈是政治骗子!”江青用最冷酷的词说邵华,并把邵华和资本主义的“文艺黑线”以及国际“反华力量”联系在一起,并称,她和毛泽东不承认邵华是毛的儿媳妇……

江青在会上似乎讲个没完……陈伯达碰碰她的肩膀,小声对江青说:“我想该结束了。”江青暂停了诅咒,凶狠地瞪着陈伯达,一万多人坐在地上鸦雀无声。

时任北京市委第一书记李雪峰也曾回忆说,1966年6月25日,江青在北大辱骂邵华,而邵华就在台下。据称江青的一番话,马上就被作为“中央首长讲话”印成传单,撒向全国。邵华和其母连夜转移,在北京东躲西藏,以避江青派人追斗。

文章称,由此可见,毛泽东很长一段时间因为政治原因无法与孙子毛新宇相见。至于毛泽东与毛新宇没有留下一张合影是因为没想到拍摄,这种说法更不成立。邵华酷爱摄影,曾担任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主席。

江青在台上嗷的一声就哭开了,台下一万多红卫兵都傻了。

网上《由邵华同志逝世想起江青哭诉家丑》一文中有一段比较详细的叙述:

根据毛泽东的指示,1966年7月24,25日两天陈伯达、康生、江青等来到北京大学,亲自主持北大全校师生关于工作组问题的辩论会。

这是一个闷热的夜晚,我与几位同学来到北京大学的校园里。学校停了课,学生们都在写大字报,聊着最新消息。江青的到来使该校园里更热闹了。她匆匆池从一个活动中心走到另一个活动中心,一会儿微笑,一会儿皱眉,不停地打着招呼.向大家转达毛主席的亲切问候。

这时,文化大革命正进入高潮。毛泽东和江青在上海和杭州住了很长—段时间后,回到北京,毛已回来十天,江青刚刚回来八天。

明亮的电灯照出主席台上江青洋洋得意的脸。在辩论中自然形成了两派意见,一派认为北京市委派来的工作组压制了“革命运动”,另一派意见相反。25日晚上辩论会结束,中央文革“领导”讲话。

当轮到江青讲话时,台下一片寂静。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的是,江青不但发出非常怪非常怪的声音,真的就像相声演员捏着嗓子说话一样,她高声叫道:“毛主席向你们问好。”又喊了几句政治口号后,她的脸突然阴沉下来。她突然说:“你们学校有个张少华,她根本就不是毛主席的儿媳妇!”听了江青的话,学生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妈是政治骗子!是个坏人!让她女儿和毛岸青搞对像是有阴谋的,我从来就不承认她是毛主席的儿媳妇,毛主席本人也不承认!大家知道,毛主席有个儿子毛岸青,精神受过刺激。张少华看岸青精神有些不正常,就强迫他和自己结婚。”江青用最冷酷的语言说挖苦邵华。江青似乎讲个没完,不一会儿,陈伯达从椅子上站起来,走到江青背后,要和她说什么,被江青一把推开。她又开始攻击毛岸英的妻子、邵华的姐姐刘松林。她把家庭政治和文化大革命联系起来,越讲越激动。陈伯达碰碰她的肩膀,江青暂停了她的诅咒。前边的人听到陈伯达小声对江青说:“我想该结束了。”江青凶狠地瞪着陈伯达,—万多人坐在地上鸡雀无声.几乎能听到针掉在地上的声音。

江青完全是忍无可忍的歇斯底里发作:“她妈是政治骗子!是个坏人!让她女儿和毛岸青搞对像是有阴谋的,我从来就不承认她是毛主席的儿媳妇,毛主席本人也不承认!大家知道,毛主席有个儿子毛岸青,精神受过刺激。张少华看岸青精神有些不正常,就强迫他和自己结婚。”

“真的,我很恼火。”她昂起头,似乎要把对她忠心耿耿的陈伯达也划入她的敌人之列。“十年来,我一直受这个女人和她家人的气,所以我很恼火。”她突然又提高嗓门说:“应该谢谢她,我的心脏病又犯了……”说罢,她嗷的一声就哭开了。台下的红卫兵都傻了,不知应该高喊保卫谁。▲◆★●■☆

 

不满蔡英文去中国化!刘兆玄辞中华文化总会会长★★

http://news.ifeng.com/a/20161123/50303210_0.shtml

2016-11-23 中国台湾网:台湾“中华文化总会总会长”刘兆玄宣布离开“文总”职务,以后不再过问所有运作与业务。(图片取自台媒)

原标题:刘兆玄辞“中华文化总会会长” 斥蔡当局铺天盖地介入

中国台湾网11月23日讯 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中华文化总会会长”刘兆玄22日举行记者会,宣布辞去“总会长”一职。刘兆玄表示,有两件事情让他非常沮丧,因而决心离职,不会再去上班,今后不会再过问“中华文化总会”所有运作与业务。他并指出,若未来蔡英文担任“文总会长”,不要为首去中华文化,否则又要争取“中华文化总会长”,是荒谬的现象。

蔡办发言人已成为12名“委员”发言人?

据报道,刘兆玄表示,蔡英文办公室发言人黄重谚连续两个晚上,因为“文总”12名企业界“执行委员”,重砲抨击“文总”人事。刘兆玄说明,黄重谚第一次发言,为12位“委员”背书;第二次发言为“委员”21日未出席会议辩解。对此,刘兆玄抨击,黄重谚已变成他们12位的发言人。

刘兆玄指出,从蔡办发动500多名新会员入会开始,包含党团、媒体、“行政院相关部会”,甚至“国安”高层等,通通铺天盖地介入。蔡办已经站在第一线指挥,匪夷所思。

柯王乔“文总”人事? 刘兆玄:文化人尊严何在

此外,刘兆玄表示,在新闻上看见,柯建铭、王金平两人“大喇喇”公开表态是他们促使“文总”流会,甚至还说要进一步“乔文总人事”问题。他感到傻眼,并指出,“文化总会”人事,要用“乔”(商议)事的方式处理,要他怎么面对文化人,文化人尊严何在。他表示,原先希望能够按照“人团法”选出“好的文化人”来当“会长”,但是后来幻灭,因此不再玩下去。

刘兆玄指出,“文总”人事受到主关机关“内政部”行政干扰介入,让会员大会开不成,让“执委”受到来自许多方面关说与压力,包含业务相关主管。对此,刘兆玄表示,这是不对等的力量对付企业人、文化人,他为他们觉得不舍与不平,表示自己无法再坚持下去。

他表示,离任后原想请副“会长”刘吉人代理,但未得到首肯,最后找主管单位“内政部”。“内政部”公开强调继续辅导“文总”合法召开会员大会完成理监事改选事宜。刘兆玄表示,请主管机关“内政部”现在即刻介入辅导。

据报道,“中华文化总会”人事风波不断。刘兆玄本于11月21日任职届满,前“立法院长”、国民党不分区“立委”王金平领衔,偕同担任“总会执委”的12位企业家于20日发表声明,呼吁“循历届届惯例完成交接”,被视为是传达蔡当局的信息。这12位“执委”皆未出席21日的“执行委员暨咨询委员会议”,导致会议流会。

刘兆玄:“文化总会”既非民间社团,请蔡办编预算

刘兆玄表示,蔡办认为“文化总会”非民间团体,既然如此,刘兆玄建议“中华文化总会”变为台湾地区领导人办公室里面的单位,编列预算让“文总”永续发展。避免每四年需动员几百名会员入会,奇怪的事情持续发生。

此外,刘兆玄表示,中华文化渊远流长,是两岸最大公约数、全球华人认为的文化根本。近几年来,许多西方学者、专家,希望从中华文化中汲取创造新的普世价值。“文化总会”任务第一条便是弘扬中华文化,若未来蔡英文担任“文总会长”,不要为首去中华文化,例如,删书法、扯铃(空竹)预算,这些都是去中华文化表征,如此又要争取“中华文化总会长”,是荒谬的现象。

刘兆玄对“文总”行政部门表示,这段时间同仁非常辛苦,没有因为外界纷扰,工作士气受到打击,对他们表示最高敬意。而他们也会持续坚守岗位,继续推动业务。(中国台湾网李宁)

【背景资料】

蒋介石于1966年创立“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会长”以往都由台湾地区领导人担任。马英九接任后决定转型,2010年初改选刘兆玄担任。刘兆玄于2013年连任“会长”,应于本月21日卸任。

今年520台当局政党轮替后,“文化总会”成为蔡当局目标。8月间有“亲绿”媒体发难,认为“文化总会”应回归过去,由蔡英文担任“会长”,并批评刘兆玄“恋栈”、“赖着不走”。随即“文化总会”突然涌入大量入会申请表,包括蔡英文在内。此举被认为蔡当局欲“洗绿”“中华文化总会”。▲◆★●■☆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