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名言:16、知识文化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http://www.boxun.com/news/gb/health/2012/10/201210050350.shtml
☆人不能专凭直觉说一句话是真,但可以专凭直觉说一行为是善,一形象是美。-冯友兰
☆直觉即是灵感。--张岱年
☆感到的永远比看到的更加直切。-夏 衍
☆不论你生存多久,你只永久寻你自己“心”的暗示,不要尽服从自己的或别人的“智”。--瞿秋白
☆无赖未读过书,只有直觉,而对付现实之本能反强于书生。--林语堂
☆直观是整个的,非分析的,所以反而容易见出事理之是非,道及本来的面目。--林语堂
34年春晚 每年一句流行语你还记得吗?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7/01/26/5961746.html
【2000年】小样儿,你穿上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
《钟点工》里,这个本来湮没在笑话堆里的平平之作,有了舞台上赵本山和宋丹丹的身体力行,和”伤自尊了”一起,成了不少人至今还在使用的口头禅。
今 日 看 点:2017–05-09▲◆★●■☆
重大转变 韩国国防部称萨德部署可以再考虑★★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7/05/08/6224041.html
清华才女颜宁教授为何负气出走普林斯顿?★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7/05/08/6224646.html
马克龙胜选 美英德中首脑祝贺微妙不同★★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7/05/08/6224016.html
反美、反俄、反英,马克龙为何就是不反中?★★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7/05/08/6224066.html
中朝骂战公开化 中共党媒一语点破朝鲜战争真相★★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7/05/08/6224060.html
廖俊波遭遇车祸殉职 习近平罕见哀悼★★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7/05/08/6224062.html
公安部原副部长被抓 妻子孩子都被控制★★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7/05/08/6224087.html
揭秘绍兴黄酒:女儿红是酒还是一个故事?★
http://jiu.ifeng.com/a/20170508/44610406_0.shtml
重大转变 韩国国防部称萨德部署可以再考虑★★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7/05/08/6224041.html
韩联社 2017-05-08:韩国国防部发言人文尚均5月8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大选之后,韩国国防部在“萨德”问题上将坚持现有立场,直到新政府另作决策。
韩联社5月8日报道,在回答“下一届政府上台后,国防部对于部署萨德的立场是否有变化”的提问时表示,文尚均称,“新政府如果需要新的政策,(部署萨德)可以再考虑。但在新的政策出台之前,萨德部署将照常推进。”
萨德部分装备在韩部署 警(图源:新华社)
被问及大选在即军方是否加强对朝警戒,文尚均说当前的警戒水平和军事戒备水平保持不变。对于选后向新总统移交军队统帅权的问题,他说新总统当选,军方会立刻向其移交军队统帅权。在此过程中如有程序需办理,军方会同当选方进行磋商。
至于向新总统进行工作报告的计划,文尚均说大选结果出炉后也将与当选方就此进行磋商。▲◆★●■☆
清华才女颜宁教授为何负气出走普林斯顿?★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7/05/08/6224646.html
凯迪网络 2017-05-08:清华美女教授受聘普林斯顿大学终身讲席教授
颜宁是谁?圈外人大都陌生。媒体一炒起来,就说是“美女教授”。正经一点的,如光明日报这样介绍:“世界顶尖结构生物学家、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颜宁近日受聘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
但是,颜宁的终身讲席教授职位4月27日就已在普林斯顿大学董事会通过,5月3日国内微博也已传出消息。这本来是一条大长中国人志气的好消息啊,这么牛的普林斯顿,给予这么年轻的中国教授这么顶级的终身教授职位,中国人难道不该自豪吗?但奇怪的是,众多媒体大都讳莫如深,连清华大学和颜宁本人都很没吭声,其中到底有什么隐情?
看看颜宁在科学网的博客,再结合新华社简短的消息,就一目了然:颜宁是因为连续两年拿不到自然科学基金委的科研项目,负气而去。
2014年9月2日,颜宁刊发了题为《一份失败的基金申请》的长篇博文,详述自己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申请“葡萄糖转运蛋白的结构与机理”项目失败的过程。她自认为像她这样在结构生物学领域的顶尖科学家,申请一个很可能做出世界前沿成果的项目,哪有不批准、不给钱的道理?她自言“志在必得”,结果却十分狼狈——基金委连面试的机会都没给,就把她打入冷宫。
颜宁搞不懂,评委的意见都是“建议资助”甚至是“优先资助”,为什么她连当面答辩的机会都没有?她质疑说:“请问根据评审意见决定邀请谁来答辩的标准是什么?……难道评委们这些意见不恰恰应该让我当面去解释再决定最终资助与否么?为何连答辩的机会都不肯给?”
随后她还用红字标出一段:“难道重点基金不正该支持有风险但重要的课题么?一定要四平八稳、完全预测得到结果、只许成功不能失败的项目才值得支持?这是创新之道么?”
文中有个附言,颜宁说:“好几个朋友看了我的博文,电话批评我小气。其实我的情绪早在六月份就已耗尽,写上述文字的时候委实没什么情绪了。”
然后在2015年6月23日,她又在该文后补记了下文这段:
羊年春节奋发图强,认真加班写本子,本欲2015年知耻而后勇,近日初审结束,奈何依旧未获得答辩机会。至此,我除了“呵呵”竟无语。我真是健忘,竟然忘了当年我的杰青也是第三次才获得答辩机会。历史的重演,让我对自然科学基金委难以再抱任何幻想。程序“正义”,“专家”意见,呵呵呵,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也就是说,颜宁连续两年申请项目基金均铩羽而归。
新华社于7日发了个短消息,报道颜宁受聘普林斯顿的事。文中说:“颜宁表示,从2015年开始,她就陆续接到多所国外学校和科研院所的邀请,最终决定去普林斯顿大学,是慎重考虑并与清华大学仔细沟通的结果。”
国外多个大学和科研机构怎么会突然都在2015年向颜宁发出邀请呢?唯一合理的解释,是颜宁在2015年6月两次失意后,自己向国外机构表达了愿望。像她这样年轻又顶尖的科学家在哪不抢手呢?
所以很明显,颜宁受聘普林斯顿,实际上是负气出走。而负气的直接原因,就是国内的科研体制让她无法开展想做的科研项目。
颜宁生于1977年11月,200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2004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获博士学位,之后又进站做了博士后。2007年,年仅30岁的颜宁被清华大学特聘为医学院教授,是当时最年轻的博导,一时全国瞩目。
在清华十年,颜宁领衔的研究团队每年在Nature、Science、Cell三大顶级杂志发表的论文,比全国99%的高校全校都要多。
2011年,颜宁荣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12年,获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国际青年科学家奖;
2014年12月成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2015年2月,因其“在跨膜物质运输的结构生物学领域所做出的一系列杰出工作”,被国际蛋白质学会授予“青年科学家奖”;
2015年10月,因“对包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在内的关键膜蛋白的结构生物学研究做出突出贡献”,颜宁荣获重量级的赛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奖;
2016年6月,当选《Nature》评选的10大“中国科学之星”。
看看这样一张成绩单,颜宁在结构生物学这个科学领域处于什么地位,一目了然。
再看看普林斯顿给颜宁的职位是什么级别。
普林斯顿大学,在2016、2017连续两年力压哈弗、耶鲁,排名全美大学第一。普林斯顿给颜宁的,是“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雪莉•蒂尔曼(Shirley M. Tilghman)是世界著名分子生物学家,普林斯顿大学建校200多年来的首位女校长(2001-2012在位)。用她名字命名的终身教席,是何等的份量!
现在,全球最顶尖的普林斯顿,把如此顶级的终身教席授予了年仅40岁的年轻科学家颜宁,这意味着对颜宁是怎样的评价?
可这样的顶级科学家,在国内却连个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都申请不到!而且连续两年!!!
在那篇博文中,颜宁曾感慨地比较了HHMI的项目案例:“说到这儿,忍不住感谢一下HHMI,三年前在我连XylE都还没做出来,一丁点前期结果都没有,就大放厥词说要做GLUT1-4时,他们还是选择相信我。也许,创新如同风险投资。”2015年10月,正是凭借HHMI的项目资助,颜宁完成了包括GLUT1在内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并荣获赛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奖。
颜宁虽然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肚子怨气,却对清华始终心怀感激。在清华的十年,是她从崭露头角到迅速成长为顶尖科学家的十年。颜宁说,今秋去了普林斯顿,她也会保持与清华的联系,并“在符合两校规范的情况下,在清华继续从事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促进两校和中美两国间学术交流与合作”。
颜宁负气出走一事,国内媒体不光报道很少,即使报道,也大都粉饰太平,说国外顶级高校到中国来挖人,说明国内顶尖人才获得了越来越高的国际认可,等等。这话固然不错。但如果对颜宁出走的原因讳莫如深,不从颜宁事件中反思并改进中国的科研体制,那就只能是自欺欺人了。作者:雷歌(凯迪社区原创作者)▲◆★●■☆
马克龙胜选 美英德中首脑祝贺微妙不同★★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7/05/08/6224016.html
多维 2017-05-08:马克龙上台,各国反应不一
法国“前进”运动总统候选人马克龙7日以超过65%的得票率成功当选法国总统。随后,美国、英国、德国、中国领导人纷纷表示祝贺。这些贺电有着微妙的区别。
从规格上来看,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结果公布后第一时间在推特上发文表示祝贺,随后白宫也发表了声明,表示期待与新总统合作。但白宫官网目前还没有发布有关特朗普与新总统通话的消息。
与美国政府一样,不仅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在推特上发文祝贺,唐宁街也发表了声明。不过,唐宁街发表的声明显示,特蕾莎·梅还与马克龙通话表示祝贺。同样,德国总理默克尔与马克龙进行了通话。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日向马克龙发去贺电。在中国外交术语中,贺电可能是通电话致贺,也可能是致贺信。根据新华社英文版公布的消息,习近平的致电是发去了贺信,并非通话。
由此不难看出,英德两国领导人更迫切与法国新总统建立联系。
从内容上来看,白宫的声明最为简单,除了贺电外,只强调了期待与法国新总统合作。特蕾莎·梅与马克龙讨论了英国脱欧,强调一旦英国脱欧,英国仍希望维持与欧盟的牢固。
在对待欧盟上,马克龙认为法国应该留在欧盟,寻求改革,这与英国执意脱欧形成鲜明的对比。特蕾莎·梅此通电话有打消法国担忧之意。相比于特蕾莎·梅,默克尔赞扬了马克龙。毕竟马克龙坚持留在欧盟也呼应了德国的诉求。
英德更为关注法国对待欧盟的态度,而习近平的贺电重点放在了中法双边关系以及法国在整个国际社会中的作用,同时希望法国领导人更替仍能保证双边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反美、反俄、反英,马克龙为何就是不反中?★★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7/05/08/6224066.html
观察者网 2017-05-08:【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宋鲁郑】
一年之前,大概没有人知道马克龙是何许人也。
年仅39岁的他不仅从政时间极短——仅仅当过两年零三天的经济部长,也没有竞选过公职,自然也没有作出什么惊人之举。如果说西方是通过漫长选举过程来考验和选拔人才的话,那么他连选举也是第一次。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没有党机器、没有基本盘、也没有经验和政绩的政坛小鲜肉却创造了第五共和的空前历史。
非常之事必有非常之因。可以说偶然和运气是他获胜的首要因素。偶然因素是指一直领先的传统右派候选人菲永突然爆发“空薪门”,从而被淘汰。菲永10年前开始做总理,整整五年期间都没有人去曝光这个丑闻,由此可见曝光者是多么的有远见和有定力,早就知道他有一天会竞选总统。
运气则是指,从技术角度讲,马克龙因缘巧合进入第二轮后,他遇到的竞争对手非常幸运的是国民阵线候选人勒庞。
国民阵线是以反全球化、反自由贸易、反外来移民而著称的法国极右政党。虽然这个政党得到的支持越来越高,但仍然无法超过50%。假如法国采用台湾式的单纯一轮绝对多数胜选制,国民阵线早就成为执政党了。但戴高乐总统设计的两轮选举制确实有先见之明,一再成功地将极右政党排除于权力中心,并形成一个“国民阵线规律”:谁和它在第二轮对决,就一定成为总统。
可以说,马克龙之胜,是偶然因素加运气的结果。假如进入第二轮的不是勒庞,马克龙笑到最后的概率并不高。
当然历史的偶然背后则往往是必然规律。马克龙创造的政坛奇迹,根本原因还是时代使然,可以说是时势造英雄。
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法国就有了欧洲病夫的“美名”,甚至2012年被《经济学人》直斥为欧洲心脏地带的定时炸弹。其在全球的地位可从当前的叙利亚危机中美方的反应得到充分的显现。总统特朗普仅打电话给两位女性:英国首相梅和德国总理默克尔,而完全无视法国的存在。
法国第一轮投票时我正在美国观察特朗普百日新政,却也意外地从另一个角度看到法国的衰败:在美国几乎看不到法国的存在,如果不是选前巴黎发生恐怖袭击,简直连一篇报道都找不到。投票当天出版的报纸,没有一个关注法国大选。我去了华盛顿多个书店,也几乎找不到有关法国的书籍,不管是政治、历史还是文化。后来找到一本巴黎旅游指南,书中醒目的提醒游客一定要当心自己的钱包和物品——因为小偷实在活跃,同时避免太晚乘地铁。
其次,则是传统左右两大政党均采用党内初选的制度有关。
社会党是2012年第一次采用党内初选。结果选出一个非常无能的奥朗德。2017年,社会党第二次通过党内初选的方式产生候选人,结果竟然是社会党的造反派人物阿蒙。令人称奇的是,没有人格魅力、能力也不突出的阿蒙不仅得不到中间选民的支持,甚至也得不到本党选民的支持,第一轮选举得票率仅为屈辱的6%多一点,大多数社会党的选民都投到了极左派梅朗雄一边。社会党的许多大佬如前总理瓦尔斯、现任国防部长勒德里昂,都公开支持前进党马克龙。但问题是何以这样的候选人就能赢得党内初选,从而使得社会党完全丧失了一搏的机会?
当然即使社会党用过去党内精英协商的方式选出合适的人选,也由于受累奥朗德执政不力,未必能赢。但当右派共和党也采用党内初选的方式之时,却直接导致了不应该的败选。
法国第五共和历来就是左右两大党轮流执政,其他小党根本没有机会染指。既然奥朗德五年令人失望,那么谁成为右派的候选人谁铁定胜选。所以当菲永赢得党内初选时,其民意支持率高居榜首。然而,但菲永发生“空薪门”丑闻之后,党内初选制度的弊端就一下暴露无遗。
菲永深陷“空薪门”,却表示不会退选
当菲永“空薪门”导致其支持率大幅下降时,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共和党不能临阵换将?为什么菲永坚持不退仍然有其正当性?毕竟以共和党盘根错节、雄厚的实力,党内更是人才济济,只要派出一个没有丑闻的政治人物,仅凭其基本盘就能进入第二轮,在面对勒庞时,自然战而胜之,重新执政。民意调查也同样证明,如果共和党初选失败的于贝出马竞选时,将和勒庞一起进入第二轮。如果这样的话,马克龙岂能创造历史?
这是因为党内初选披上了民主的神圣外衣,只要候选人坚决不退,谁也不能强行取而代之。否则,要么造成党内分裂,要么新的候选人缺乏正当性,依然是败选。2016年国民党就有前车之鉴:也是第一次采用党内初选的方式产生候选人,后来临阵换将——台湾之所以能换还是和中华文化重结果轻过程有关。但尽管如此,最终则是惨败,连立法机关也是输了个干净。
所以对于法国这种传统的老牌西方民主国家,即使明明知道菲永不可能胜选,但顶着民主光环的他如果不主动退选,谁也无奈其何。假如共和党仍然像过去一样采用党内精英协商的方式,不管是哪个候选人出马,只要发生丑闻,都可能被更换。
西方民主发展到今天,依然能看见《竞选州长》的影子(看看2016年美国大选之丑陋)。对利益的激烈争夺把本应该是政策和能力的竞争变成丑闻之争、比烂之争,人身攻击和抹黑成为选举的主要手段。各方都希望在最后时刻用丑闻一剑封喉,结果就是有能力的人要么不出来选,要么就折损于选举过程中。如果再加上党内初选的神圣光环,则必然导致菲永现象成为常态。
所以这一次法国大选最荒唐的一幕就在于:社会党候选人阿蒙只有7%的支持率,但却不能将他换下马。菲永受“空薪门”打击,胜选已无可能,但却仍然可以继续选下去。结果自然是不搞党内初选的国民阵线和前进党双双进入第二轮。如果不搞党内初选就是不民主,搞党内初选就是民主,但何以不民主最终战胜了民主?
第四,则是马克龙的个人特质。
马克龙虽然是政治素人,但他本人面目清新,从政短没有污点。尤其重要的是他脱离不得人心的社会党而独立参选之举,与传统政治人物划清了界线。
应该说,面对一个既没有经验也没有强大政党支持的候选人,民众不会不明白选择他的风险。比如他无法赢得国会选举,立法和行政的对立势必长期存在。但民众实在是无法再忍受下去,也实在是不相信传统政治和这套制度。
可以说民众对传统政治人物的失望、马克龙局外人的清新“小鲜肉”形象,是他创造历史的另一个因素。
马克龙的妻子曾是自己的法文老师
最后需要说的是,马克龙赢得大选对中国的影响。
在所有候选人当中,马克龙可以说是对中国最为友好的。这既和他对中国的看法有关,也和对中国的需要有关,但更重要的是由于他的政治理念,也将迫使他不得不向中国靠拢。
一是马克龙本人对中国十分的欣赏和友好。他为了竞选出版的《革命》一书,对中国赞不绝口。不仅肯定中国的经济发展,并重视双方的历史资源:指出中国领导人从来没有忘记过法国是第一个和它建交的西方国家(215页)。
二是他首要的任务是发展经济。放眼全球,美国、英国都在搞孤立主久,反对自由贸易和全球化,俄罗斯与欧盟的关系高度紧张,欧盟自身困境重重。所以只有中国才有可能给予它一臂之力。
三是他的自由主义经济理念,将会和中国联手对抗美国的反全球化、反自由贸易、反气候变化的立场。根据中法美一个逆相关规律:即法美交恶,中法必走近。
四是他将继续维持对俄罗斯的制裁,法俄关系仍处于对立状态。这不仅有助于中国面对俄罗斯时的主动地位,也令法国外交可选择的空间不多,而不得不更依靠中国。
四是他亲欧盟、支持欧元的立场也令他必然站到英国的对立面。
也就是说,他上台,法国的外交必然是全面树敌。虽然在总统候选人电视辩论会上,他提出“真正的经济战争是和中国”,但当时是在法德关系议题上被勒庞紧逼所致,未必是其真实的想法。事实上,一个反美、反俄、反英的马克龙不可能同时再反中。
我们可以想见,当七月份德国G20召开的时候,所有大国都将积极向中国示好:英国是因为脱欧陷入孤立、欧盟是因为面对美国英国以及自身困境、法国则是反对除中国之外的所有大国、俄罗斯是因为面对欧盟和美国、美国则是因为只有英国一个支持者。中国则是唯一一个只有朋友(至少不是对手)没有敌人的大国。我也相信,马克龙第一个访问的非欧洲国家将会是中国——除非他的政治智商出了问题。
最后,马克龙对达赖等议题的立场虽然不明确,但作为一个更为务实的前社会党人,他自然会避免因为这些问题损害到法国的国家利益,特别是经济发展。奥朗德是标准的注重意识形态的社会党人,他五年任期内都没有见达赖一面,更何况马克龙呢?
不过,马克龙虽然创造了法国大选的奇迹,但面对体制的束缚、自己的政治实力和不利的国际环境,却并没有多大机会创造改变和拯救法国的奇迹。相反,在他执政期间,法国社会将继续空转、分裂和内耗。可以说马克龙赢了,但法国却没有赢,这很可能只是法国困境的延续,也将为五年后打破“国民阵线规律”创造条件。▲◆★●■☆
中朝骂战公开化 中共党媒一语点破朝鲜战争真相★★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7/05/08/6224060.html
多维 2017-05-08:中国外交部称中方在发展中朝友好关系方面的立场是明确的
朝中社公开点名批评中国,这引发两国官方论战的升级。中共党媒刊文称,若非金日成要统一半岛,朝鲜怎会爆发战争?此观点引发美媒关注。
综合媒体5月8日报道,朝鲜官方媒体朝中社3日发表社论,首次点名批评中国,称其对朝鲜自主合法权利和尊严造成伤害。中共党媒对这一评论文章予以回应,并再次明确表明了中国政府反对朝鲜拥核的立场。
中共党媒《人民日报》海外版官方微信号“侠客岛”4日傍晚刊文表示,朝鲜中央通讯社文章透露的关键讯息,就是朝鲜发展核武的顽固。就像已经中了蛊的人一样,很难用理性去谈。为了核武器与全世界为敌。
美国之音网站援引朝核问题分析人士、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杨希雨表示,朝中社对中国政府的点名批评标志着两国官方论战公开化了。
杨希雨说:这就有点像当年的中苏,一开始内部吵,搞到最后公开吵,这只是说说而已。对于形势的发展没有实质性影响。首先,中国不会因为朝鲜的言论改变无核化立场。第二,这种公开的点名也好、不点名也好,在中朝关系史上也不是第一次有,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事情。
但值得注意的是,“侠客岛”在文中称,当年如果不是朝鲜已故前领导人金日成要统一朝鲜半岛,怎么会爆发战争?中国卷入其中,付出几十万人生命,引发中美长达20年的对抗,甚至使两岸议题搁置至今。“中国承担朝鲜当年任性与妄动的大部分成本”。
美媒称,上述表述似乎有意无意地承认了北京一向回避甚至长期否认的一个历史事实,即北方的领导人金日成发动了侵犯南方的朝鲜战争,并把美中等多个国家卷入一场惨烈的战争。
不过,韩国外国语大学全球安全中心所长黄载皓表示,平壤公开责骂北京与美国合作对其施压去核,虽然言辞激烈,但是不意味着双方会诉诸武力。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也援引俄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专家沃龙佐夫(Alexander Vorontsov)的观点认为,尽管两国之间的激烈争论让俄罗斯感到担忧,但是他认为宣传战不会再继续扩大,也不会导致两国关系的复杂化,毕竟中朝关系是全方位的。
此前,中国外交部多次声明,中方在朝鲜半岛无核化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明确的。中方在发展中朝睦邻友好关系方面的立场也是一贯、明确的。多年来,中方一直秉持客观、公正立场,按照事情是非曲直,判断和处理有关问题。
中方坚定不移地致力于实现半岛无核化,维护半岛和平稳定,推动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希望其他有关各方也能切实负起应有的责任,为地区和平稳定,为本地区人民的共同福祉发挥应有作用。 ▲◆★●■☆
廖俊波遭遇车祸殉职 习近平罕见哀悼★★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7/05/08/6224062.html
综合新闻 2017-05-08:2015年6月30日,习近平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图源:新华社)
中国福建省南平副市长、曾获“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的廖俊波早些时候遭遇车祸殉职。
此前的3月18日傍晚,廖俊波出差途中赶往武夷新区公务,因雨天路滑,小车在服务区出口处发生侧滑并撞到防护栏,廖俊波经抢救无效死亡。
4月14日,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作出指示,要求干部向廖俊波学习。习近平对一个人的先进事迹作重要批示或指示,较为罕见。
此前曾包括罗阳(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兰辉(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副县长)、海军某潜艇基地官兵、邹碧华(上海高院副院长)、李保国(河北农业大学教授)。
4月15日,《福建日报》通过报道披露:习近平还委托省委书记尤权和省长于伟国,向廖俊波家属表达哀悼。
48岁的廖俊波曾任南平市政和县县委书记。2015年6月荣获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获中央领导接见和表彰。2015年11月20日,廖担任南平市副市长。
《中国纪检监察报》曾指出,政和县原是福建省贫困县,廖俊波担任书记后推动脱贫,2012年开始县域经济发展名列前茅。4年来,该县未发生干部严重违法犯罪。 ▲◆★●■☆
公安部原副部长被抓 妻子孩子都被控制★★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7/05/08/6224087.html
博闻社 2017-05-08:原公安部副部长杨焕宁被抓,他的妻子和孩子都被控制。
公开资料显示,1979年,22岁的杨焕宁通过高考,进入西南政法学院(今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专业学习,和马建是同学。大学毕业后,他就被直接分配到公安部刑事侦察局(现名“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工作。
自1983年进入公安部,杨焕宁历任公安部刑事侦察局(现名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办公室干部、副主任科员、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公安部办公厅副主任等职。其间,他还曾在哈尔滨市公安局任副局长,挂职锻炼一年。1996年,杨焕宁被升任公安部部长助理兼办公厅主任;五年后,晋升为副部长;2001年获法学博士学位。
为补足杨焕宁的地方工作经验,2005年1月,他再次被调往黑龙江省工作,出任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2008年4月,北京奥运会临近,中央将杨焕宁召回,并晋升为常务副部长、党组副书记,专责奥运其间的保安工作,特别是防范“藏独”、“疆独”的恐怖袭击活动。2008年6月21日,杨焕宁被正式授予副总警监警衔。
杨焕宁是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八届中央委员。现任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党组书记。
博闻社2015年报道披露杨焕宁是周永康的爱将,因此被调离公安部。
消息人士透露,19大前,公安部、国安部会有更多重大人事变动。▲◆★●■☆
揭秘绍兴黄酒:女儿红是酒还是一个故事?★
http://jiu.ifeng.com/a/20170508/44610406_0.shtml
2017年05月08日 绍兴老酒 作者:越绍红
黄酒的崛起与沉寂
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源于中国,且唯中国有之,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约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中国人独创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大量酿制黄酒。黄酒产地较广,品种很多,著名的有绍兴加饭酒、福建老酒、江西九江封缸酒、江苏丹阳封缸酒、无锡惠泉酒、广东珍珠红酒、山东即墨老酒等。但是被中国酿酒界公认的、在国际国内市场最受欢迎的、最具中国特色的,绍兴黄酒堪称魁首。
黄酒以大米、小麦为原料,一般酒精含量为14%—20%,属于低度酿造酒。黄酒含有丰富的营养,含有21种氨基酸,其中包括有特中未知氨基酸,而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依靠食物摄取8种必需氨其酸黄酒都具备,故被誉为“液体蛋糕”。
黄酒的市场并不像葡萄酒市场一般成熟,没有完善的法规为合格品以上的品质做分级,也没有成熟第三方权威机构来正一正三 观和味蕾。少数几家酒厂占据了几乎全部的市场,他们对自己的产品有绝对定价权。所以,很难通过包装去判断一个贵的酒就一定品质好。好酒,还是要喝过才行。对于好东西,很多时候标准是相似的,好的黄酒也会遵守BLIC准则。好的平衡感(balance)、复杂(Complexity)的风味、相称的浓郁度(Intensity)、悠长的余味(Length)。
20块的黄酒跟500块的黄酒区别在哪儿?
绍兴黄酒依据古法酿造,一冬只酿一季酒,而随着现在科技的发展,人们利用机器来酿酒,为了追寻快,四季可酿。在绍兴做黄酒的有千万家,受国家地域产权保护的有15家,而在这15家里面,真正做手工酒的不超过3家,离开了传统手艺,缺失了黄酒原本的味道。
你可以选择淘汰自然,也可以选择选择自然,但也意味着你的成本会变高,除了价格的成本还有时间的成本,这不是一倍两倍的高,可能是几十倍几百倍的高。
你真的喝过十年的原坛老酒吗?
黄酒是一种特别需要陈年的酒,特别是绍兴黄酒以“老酒”闻名,年轻的时候口感往往会比较生硬,酒精味也会比较冲,而陈年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使酒变的更优雅。陈年时间长的酒也会造成更多成本。所以,一般来说,的确12年陈的酒就会比3年陈的贵,也更好喝。国家黄酒标准(GB/T17946-2008)第3.3项关于酒龄的规定:发酵后的原酒、酒缸、酒池或酒罐中贮存陈年的酒龄。销售包装注明的酒龄,以勾兑酒的加权平均酒龄计算。由此可见,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很难喝到原坛酒的,你真的喝过十年的原坛老酒吗?
黄酒的品味
1.要鉴赏品尝黄酒,首先应观其色泽:须晶莹透明,有光泽感,无混浊或悬浮物,无沉淀物泛起荡漾于其中,具有极富感染力的琥珀色。其实黄酒刚发酵完只有淡淡的黄色,完全和我们买到的如琥珀般的色泽不同。而黄酒逐渐变黄,是陈年过程中逐渐氧化得到的,就像切开后的苹果切面会变黄,黄酒也会随着陈年逐渐转变为更深的黄色。但是为了保证经济效益,一般的低价黄酒,由于没有足够的时间成本长时间的陈年,都会用年轻的黄酒勾兑 “焦糖色”来使得黄酒看起来更“亮丽“。
2.其次将鼻子移近酒盅或酒杯,闻其幽雅、诱人的馥郁芳香。此香不同于白酒的香型,更区别于化学香精,是一种深沉特别的脂香和黄酒特有的酒香的混合。若是十年以上陈年的高档黄酒,哪怕不喝,放一杯在案头,便能让人心旷神怡。
3.如此二步前奏,则品尝的欲望陡升。用嘴轻啜一口,搅动整个舌头,徐徐咽下后美味的感受非纸上所能表达。如此轻啜慢咽,且不豪饮赌胜,敢保证3~5次下来,如果能适量饮用,不致头晕乃至醉倒,便再也不肯放弃这杯中之物。
女儿红是一种酒,还是一个故事?
“女儿红”最初由来最早是由东晋植物学家嵇含的《南方草木狀》中记载而来:“南人有女数岁,既大酿酒,侯冬陂池竭时,置酒罂中,密固其上,瘗陂中。至春潴水满,亦不复发矣女将嫁,乃发陂取酒,以供宾客,谓之女酒,其味绝美。“大意为南方人生女儿,满数岁时,就把酒酿好埋在池塘中,等女儿出嫁时把酒挖出招待宾客,味道极好。后面到生儿子时也会选数坛美酒埋在土中,请人刻字彩绘,盼望儿子有状元之才,,名曰“状元红”。因为酒坛经过刻字彩绘处理,花雕酒也由此得名。后来埋土陈年的做法不作为特殊工艺被淘汰,而女儿红被作为江浙一带的民间习俗,一直延承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