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 日 看 点:2018–02–28▲◆★●■☆
两会前瞻:中国“六新”两会将吸引全球瞩目★★★
http://news.stnn.cc/china/2018/0226/526597.shtml
中财办主任刘鹤将于2月27日至3月3日访问美国★
http://news.stnn.cc/china/2018/0226/526646.shtml
刘鹤27日访美最大看点:一次“灭火”之旅?★★
http://news.stnn.cc/china/2018/0226/526680.shtml
1个月2名政治局委员访美 几乎史无前例★★
http://news.ifeng.com/a/20180226/56304713_0.shtml
为什么说取消国家主席任期限制对今天中国是好事★★★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8/02/26/7013418.html
中共修宪提案后 解放军率先表态:坚决拥护习近平★★★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8/02/26/7015564.html
中国公安部重大提醒:身份证将迎来巨变★★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8/02/26/7015442.html
两会前瞻:中国“六新”两会将吸引全球瞩目★★★
http://news.stnn.cc/china/2018/0226/526597.shtml
2018-02-26 星岛环球网 原标题:(两会前瞻)中国“六新”两会将吸引全球瞩目
星岛环球网消息:中新社北京2月26日电 题:中国“六新”两会将吸引全球瞩目
春节假期刚过,中国即将进入“全国两会时间”。
此次全国两会上,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将首次亮相。
除了“新面孔”引人关注,今年两会还将选举出政坛“新阵容”、推进机构“新改革”、设定发展“新目标”、完成宪法“新修订”以及反腐“新机构”的组建。
正值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今次“六新”两会不仅将为中国这艘大船标明航向,也将成为全球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
——两会“新面孔”
目前,35个选举单位共选举产生了2980名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其中新代表超过2200名,占代表总数近75%;已经公布的两千多人新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名单中,过半也都是“新面孔”。
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将如何履职尽责、参政议政将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此外,按照惯例,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的大会发言人也将与海内外媒体见面,他们如何回应关切也将为全球媒体所聚焦。
——政坛“新阵容”
此前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决定,建议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一项重要议程是选举和决定任命国家机构组成人员。全国政协常委会会议亦建议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的一项议程是选举新一届全国政协领导人员。因而今年全国两会的重任之一是,将产生新一届国家机构和全国政协领导人员。
这意味着此次两会后,中国政坛将完成换届交替,形成新阵容。
在今年全国两会的“部长通道”,记者们或将既能够听新部长谈规划,也能和老部长话离别。
按照惯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幕后,新一届国务院总理将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提问。
——机构“新改革”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26日起举行的十九届三中全会,议题之一就是审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方案》。
官方指出,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党和国家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存在两个“还不完全适应”,即同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
国家机构的改革必须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这意味着,在今次全国两会上,这将成为一项重要议程和焦点话题。中国如何通过改革来解决国家机构职能体系中存在的障碍和弊端,优化职能配置,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提高效率效能,以解决上述两个“还不完全适应”的问题,广受瞩目。
——发展“新目标”
对于中国经济的关注者来说,全国两会将释放的最为重要的信号之一就是政府工作报告将为今后五年,特别是2018年经济发展设定怎样的目标。
相比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性”安排,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会以“定量”的方式,为当年GDP增速、CPI涨幅、财政赤字、粮食生产等经济发展核心指标设定一个预期值。
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强调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导向下,中国如何设定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系列目标备受关注。
此外,在官方公布绿色发展指数等一系列新指数的情况下,这些经济社会发展新的评价指标如何在报告中体现也是一大看点。
——宪法“新修订”
今年1月末举行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决定,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提请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议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
此前,中共十九届二中全会已提出了这次宪法修改的总体要求,强调要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宪法保障。
中国现行宪法在1982年通过,此后经历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四次修订,此次宪法修改也是时隔14年中国再次启动修宪。
——反腐“新机构”
要实现从不敢腐到不能腐再到不想腐的目标,关键在于制度建设,而设立国家监察委正是其中关键一环。
2017年年初,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披露了国家监察委的组建“时间表”:预计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审议通过国家监察法、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产生国家监察委员会组成人员。
此前,国家监察法草案已经完成一审、二审,即将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继续审议该草案。
作为反腐败国家立法的国家监察法最终版本如何?作为中国特色的国家反腐败机构,国家监察委如何开局?这些都是外界关注的话题。▲◆★●■☆
中财办主任刘鹤将于2月27日至3月3日访问美国★
http://news.stnn.cc/china/2018/0226/526646.shtml
2018-02-26 星岛环球网 原标题: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财办主任刘鹤将访问美国
星岛环球网消息:新华社报道,外交部发言人陆慷26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应美国政府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财办主任刘鹤将于2月27日至3月3日赴美访问。届时,双方将就中美关系和两国经贸领域合作交换意见。▲◆★●■☆
刘鹤27日访美最大看点:一次“灭火”之旅?★★
http://news.stnn.cc/china/2018/0226/526680.shtml
2018-02-26 星岛环球网 原标题:刘鹤访美:一次“灭火”之旅?
缓和两国经贸关系。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鹤27日起将开始为期五天的访美之行。中国外交部透露,届时双方将就中美关系和两国经贸领域合作交换意见。
能否给最近持续升温的中美贸易摩擦“灭火”,缓和两国经贸关系,是刘鹤此行的最大看点。
美国中小企业论坛
时机
2018年以来,中美经贸关系颇有些剑拔弩张的意味。
继宣布对全球进口光伏产品和大型洗衣机设限后,美国2月中旬发布了钢铁和铝产品232调查报告,认为进口钢铁和铝产品严重损害了美国内产业,威胁其国家安全。如果特朗普依照商务部的建议,对上述两类产品实施关税、配额等进口限制措施的话,将是对身为钢铁和铝产品出口大国的中国又一个沉重打击。
除贸易外,美国还对中资企业在美投资经营活动密集设置“玻璃门”、“弹簧门”。受政治因素影响,华为有关手机产品在美国销售受阻;蚂蚁金服收购速汇金也被美国监管机构以“威胁公民数据安全”为由否决。
中国商务部警告说,中美经贸问题在美国国内正有被政治化的倾向。
“尽管一年间,中国与美国历经数次磋商,中国做出切实的努力来力求拨云见日,但这些举措没有改变美国政府对于中美经贸关系的认知”,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直言,眼下美国发动贸易战的信号更加清晰,“中美贸易之间正在经历从贸易摩擦进入贸易冲突的关键阶段”。
这意味着,能否避免中美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为冲突,眼下正是不可错失的时间窗口。
可能
但“灭火”向来不容易。
据官方数据,1992年中美双边贸易额仅为175 亿美元,占全球贸易额的比重仅约0.5%左右。2016年,中美双边贸易额超过5200亿美元,增长28倍多,占全球贸易比重超过3%。
对中美彼此而言,全球金融危机之前中美关系对中国的重要性明显高于美国。2000年以前,中美贸易额占美国外贸总额的比重尚不足4%;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美贸易对美国越来越重要。目前,中美贸易额占美国外贸总额的比重也达到14%。
“近几年中美经贸关系对彼此都非常重要,双方关系越来越对等”,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苏庆义说,这意味着双方谈判能力也在趋近,合作自然也就不会那么顺利。
不过,考虑到当前中美两国经贸合作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交融格局,打一场注定没有赢家的贸易战并不符合美国的根本利益。在此情况下,将中美经贸合作拉回正常轨道仍有空间。
中国现为美国除北美地区外最大的出口市场,也是美增长最快的主要出口市场之一。据官方数据,美国62%的大豆、14%的棉花、25%的波音飞机、17%的汽车、15%的集成电路出口目的地都是中国,对华出口支撑了美国上百万个就业岗位。
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看来,从长远看,由于中国经济的弹性以及增长与发展的巨大潜力,一旦贸易摩擦失控,“美国终将承受更坏的结果”。
中国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亦认为,考虑到中国产业体系完整,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不像部分发达国家存在明显短板。一旦双方在贸易问题上交恶,“美国遭受的损失未必比中国小。”
在此情况下,中美合不仅两利,还有利于世界;中美不合,不仅两损,还有损于整个世界。
如何让美国更加理性看待两国经贸合作,并与中方相向而行,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平稳健康发展,将考验中国高层的智慧。来源:中国新闻网▲◆★●■☆
1个月2名政治局委员访美 几乎史无前例★★
http://news.ifeng.com/a/20180226/56304713_0.shtml
2018年02月26日 侠客岛综合 原标题:【解局】刘鹤访美,所为何事?
外媒盛传的刘鹤访美的消息,终于得到证实。
今天下午,外交部确认,受美国政府邀请,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鹤将于2月27日至3月3日赴美访问。届时,双方将就中美关系和两国经贸领域合作交换意见。这也可能意味着,刘鹤将主导今后的中美经济对话。
在十九届中央三中全会会议期间、两会之前访美,特殊的时间点已然引起大众的高度重视。再联系到2月8日、9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杨洁篪的访美之行,这意味着,中国在一个月内派出两名政治局委员访美,几乎是史无前例。
此行的意义可见一斑。
背景
其实,早在几天前美国媒体率先爆出这一消息时,各大西方媒体已经纷纷开启福尔摩斯模式,猜测可能谈及的议题。这其中,“押宝”最盛的,就是经贸问题。
包括《南华早报》、《纽约时报》等在内的多家媒体都指出,自从去年7月的首轮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之后,双方之间的第二轮全面经济对话就迟迟得不到推进。尽管一些媒体也提出,几周前杨洁篪访美,双方已经明确将于今年重启第二轮经济对话,但渲染中美双方贸易摩擦和紧张情绪的西方媒体不少。
最早爆出刘鹤访华消息的美国媒体Axios也认为,刘鹤此行就是为了“就特朗普政府想要什么获得一个明确的信号”。
这一揣测当然有其理由。的确,过去一年多以来,中美经贸关系经历了一些波折。当然,严格来说,是特朗普“戏”有点多。
姑且不论其在竞选期间就屡次剑指中国,单是去年11月,刚刚在访华期间从中国带走2500多亿美元大单,随后就拒绝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已经足够让许多中国民众恼火。
除此之外,去年以来,特朗普还高调对中国挥起“301调查”的大棒,多次以安全为由叫停中资背景企业在美的收购,声称中国是汇率操纵国,并对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洗衣机征收高额关税,对进口自中国的钢铁和铝产品展开安全调查(232调查)……
如此之下,中国也做出强势回应。今年2月4日,中国开始对进口自美国的高粱展开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2月17日,商务部又对美国的232调查作出强势回应,称其“毫无依据”。
略显紧张的氛围,再加上媒体的多番渲染,就连学界也一度认真讨论起“中美之间会不会有贸易战”这个话题起来。
重点
那么,刘鹤此行会是重点解决贸易摩擦问题吗?
要真这么想,格局似乎就小了点。在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看来,虽然最近中美贸易争端炒得火热,但其实,争端涉及的贸易额占中美贸易总额的比例非常小。反之,2017年中美双边贸易额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2016年的双边贸易额较1992年增长了28倍多。
据相关数据,2000年以前,中美贸易额占美国外贸比重尚不足4%;如今,这一比重已经达到14%。这说明,中美之间是处于高度“互相需要”的状态的。
“尽管特朗普一直拿美中贸易逆差说事儿,但是他想必也明白,一个国家的出口能力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而进口能力则是随着经济增长而增长的”,梅新育说。众所周知,去年美国经济复苏势头强劲,国内需求持续扩大,这必然带来进口需求的增长。要是因此就大做文章,称自己在双边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显然站不住脚。
更何况,中国已经成为美国除北美以外最大的出口市场。据官方数据,美国62%的大豆、14%的棉花、25%的波音飞机、17%的汽车、15%的集成电路出口目的地都是中国。
而针对这次的新闻,《华尔街日报》还提出了一点,特朗普号称1.5万亿美元基建计划在国内遇到了很大阻力。他们推测,中国可能对此予以支持。
其可能性自然有待验证,不过,在梅新育看来,不容忽视的一点是,目前中国国内基本已经确定了坚强稳固的核心,而美国国内的政治内斗还非常厉害。说白了,特朗普要想稳步推进自己的各项政策,多少得“仰仗”中国的支持。
不久前的达沃斯论坛上,刘鹤已经明确指出,中国改革开放的举措,将超出世界的预期。很显然,这就是在给西方世界一颗定心丸: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来越大。
这与特朗普在达沃斯上的讲话,其实是有着相同的理念的。那天,他一改往日形象,首度声明,“美国优先”不意味着独来独往……美国是做生意的地方,来美国吧!
可见,对于相互间的合作、开放和协调,两方是有共识的。
协调
是的,协调很重要。对于美中两个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来说,尤甚。
梅新育举了个例子,当年日本处于幕府统治末期,大阪商人控制日本经济命脉,曾有过这样一个说法,叫“大阪商人一怒,天下诸侯惊惧”。而如今的经济学界也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叫“中美关系一动,世界经济惊惧”。
事实上,过去十年来,单中国一个国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就达30%以上,中美加起来贡献率则超过50%。这种情况下,双方加强经贸联系,不仅对于两国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更对世界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意义。
不久前,美国股市发生了一轮比较剧烈的震荡。再加上今年又值2008年金融危机十周年,如今,不少市场参与者都在担心,美国接下来的货币政策(美联储已经声明将实施渐进式加息)的调整,是否会带来美股的大崩盘。
在此情况下,中美将如何协调两国的财税、货币政策,从宏观层面稳定世界经济的发展,就显得尤为紧迫。
“虽然围绕两国之间的商品贸易争端,会比较大地影响市场参与者的心理,但是客观来说,其对市场的冲击是有限的。反之,财税和货币政策的影响则会遍及市场的每一个部门”,梅新育说,考虑到刘鹤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的身份和丰富的经济管理经验,财税和货币政策这类更宏观、更影响全局的内容,可能会是本次会谈的重点之一。文/雪山小狐▲◆★●■☆
为什么说取消国家主席任期限制对今天中国是好事★★★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8/02/26/7013418.html
多维 2018-02-26;相信,即便长期研究中国政治的最资深观察家,对于中国宪法修改——取消国家主席任期限制,还是会感到震惊。
虽然,此前放出很多风声,但很多人还是倾向于不会有这样的改变。这一举打破了邓小平当年对文革拨乱防止的后所进行政治改革成果。习近平谋求更长的任期已经没有法律障碍。
有人怀疑,甚至抨击这是历史的倒退。这里面可能更多的是情感上的不太愿意接受。抛开这些历史惯性和个人成见,客观的来讲,取消宪法国家主席任期限制,对今天的中国,甚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是好事。
主要有以下几点:
1.有利于保持改革的延续性和政策的稳定性
客观上讲,从中共十八大上位开始,从强力反腐,到全面军改,习近平历史性工程——全面深化改革。
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更将中共两个一百年目标提前了整整15年,即从现在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足足提前了15年。
如此,就需要确保政策的稳定性和改革的持续性,需要强而有力的推手。
大道理不多讲,举个最简单例子。
中国的改革现在已经逐步深入的肌体和毛细血管。很多生活在北上广这样大都市的人,春节回乡的第一感受便是,即便县乡的政治生态也有所改革,各地建立的政务大厅,确实让老百姓感受到了向好地改变。而且很多人忧心这样的改变会不会一直持续,会不会倒退。
从这个角度来讲,习近平的延任可以消除不确定性,可以打消很多人,尤其是底层民众的疑虑。在他们眼中,什么国家制度都无所谓,一个好的、能过为百姓办事的领导人,才是他们想看到的。
另一方面,官场上很多持观望态度的人,甚至坐等发生反复的人,也可以死心了。套用一句网络语言:即便你看不惯我,也不得不和我共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习近平拥有成为这么一个人完备的素质
本君在之前的文章中说过,无论从任何角度,习近平都已经成为继毛泽东之后,中共最受民众认可的领导人,这一点主导改革开放的邓小平都没有达到。中国的民众对此是认可的,习近平的年画贴在很多人家中,之前只有毛泽东有这样的待遇。
无论是核心的重新确认,还是十九大政治局班子的安排,甚至中共喉舌《人民日报》巨幅标准像的产生,以及现在取消国家主席任期限制,这些都是手段,其背后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民族复兴。
太子党出身的他,有着强烈的社会主义信仰和延续社会主义的天然使命感,农村以及基层长时间的经历又让他知道民间的疾苦和落后。近年来的改革更收获的很多民心,民众也认可习近平是为百姓做事的领导人。
而他大院子弟的出身和不同时期的成长经历,让他充分明白什么是权力,怎么获得权力,如何使自己强大和更好的运用手中的权力实现自己的目的,但其目的是实现中国民族复兴。
从私德来讲,习近平的政治野望或者说雄心,以及太子党的骄傲,让他能够在官场的漩涡中保持自我。习近平本人没有任何贪腐传闻,换句话说他都可能不屑于贪腐,没有贪腐的必要。
而他最为被外界诟病的亲属——主要是他的姐姐姐夫的财富问题,这在早期并不是他所能够左右的,但在正式成为接班人后。据称,习近平已经通过母亲要求他们退出,解决了这个问题。
可能有人会说,会不会重蹈文革覆辙,说杞人忧天有点过,但从目前前来看,习近平没有展现出这样的趋势,中国社会也没有这样的土壤。
3.明刀明枪摆上台面,总比垂帘听政的强
这一点一看就明,不再多言。
最后,多维新闻采访了不愿透露姓名的北京权威政治学者说,中共最高层的过渡方式,以及代际的交替是从先例、惯例、成例一步步发展和巩固起来的。之所以今次要修改任期制,打破自邓小平以来形成的成例,最大的根由是当前可能的“候选人”还不具备成为接班人的条件。
换言之,习近平至少还得再干一届,以便为后来者争取提供培养和准备时间。 作为向来不打无准备之仗且善于长远布局的中共,为何会偏偏在习近平任期内出现接班人真空?对此,北京学者表示,从中共十八大开始,习近平的大动作不断,被斩落的贪腐官员不计其数,包括一些政治排位靠前且比较年轻,被外界普遍猜测可能成为接班人的政治官员。这样的大变局,是今次出现接班人真空的客观前提。▲◆★●■☆
中共修宪提案后 解放军率先表态:坚决拥护习近平★★★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8/02/26/7015564.html
多维 2018-02-26;中共提案表示,将废除宪法所规定的国家主席连续任职不得超过2届条文,此项修改宪法落实后,中国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任期将能够超过10年。
该提案公布后,中共军方率先表态称,坚决拥护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2月25日提案显示,提议删除宪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和副主席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说法,并且维持一中全会的议案,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宪法。
中国对国家主席职位的规定曾多次变更,1954年的宪法明订国家主席任期4年,但在1975年修改宪法时,废除国家主席、副主席职位。虽然这一决议在1978年沿续,却在1982年的中国八二宪法中,确立重设国家主席、副主席职位,每届任期为5年。
习近平的第一个国家主席任期2013年开始,第二个任期起始时间点为2018年3月,止于2023年3月。此次废除宪法条文提交中国全国人大审议后,习近平的国家主席任期总计可超过10年。▲◆★●■☆
中国公安部重大提醒:身份证将迎来巨变★★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8/02/26/7015442.html
东方IC 2018-02-26;身份证可以说是我们生活必备,不过,身份证上信息泄露也给不少人的生活带来了麻烦。据不完全统计,我国2016年通过不同渠道泄露的个人信息达65亿条次,也就是说,平均每个人的个人信息被至少泄露了5次。
如何在日益复杂的网络中保障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如何在日益多元化的网络中进行有效监管,净化网络环境?公安部终于放出了大招电子身份标识载入手机卡的时代的来临,意味着不法之徒的好日子即将一去不复返!
电子身份标识有何作用?电子身份标识,简称eID,是以密码技术为基础、以智能安全芯片为载体的网络身份标识,能够在不泄露身份信息的前提下在线远程识别身份。简单来说,eID就是公民在网络上的一个身份标识。它既不是明文的身份信息,也不是像身份证那样的证件。
这项技术最关键的是:未来,当你使用载有eID的银行卡或手机卡进行交易时,网站后台可以在线辨别eID的真伪和有效性,不用再保存用户的身份信息!也就是说,使用搭载了eID的银行卡或智能手机时,不需要在网上提交自己的姓名、住址、电话、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就能方便地进行网上交易。这将极大降低信息被盗用的风险,保障公民在个人隐私、网络交易和虚拟财产等多方面的权益!
日前,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在2017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对网络电子身份标识(eID)的研发和发展进行了展示。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的工作人员表示,eID载入手机卡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包括不动产权自助查询、食药检查等方面,eID都将大显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