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首次亮相有何看点?★★

今日看点:2018-08-26(上午版)▲◆★●■☆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首次亮相有何看点?★★

http://news.stnn.cc/china/2018/0825/571567.shtml

称朝鲜无核化无进展 特朗普取消蓬佩奥访朝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8/08/25/7568403.html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在这里诞生★★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8/08/24/7567657.html

领导大调整,朱镕基在这当了17年“一把手”★★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8/08/24/7565372.html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首次亮相有何看点?★★

http://news.stnn.cc/china/2018/0825/571567.shtml

2018-08-25 星岛环球网 【学习进行时】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主任习近平24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成立后首次亮相。这次会议有哪些看点与亮点?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为您梳理解读。

8月24日,又一个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挂帅的委员会亮相了。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主任习近平24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看点一:六个“委员会”全部亮相

今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文件明确,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中央审计委员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改为委员会。

3月2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随后几个月内,其他委员会陆续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这次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的消息发布,意味着《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决定设立的六个委员会已经全部亮相。

这六个委员会是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头戏”,这些新机构在短短几个月内全部亮相,并迅速运转起来,充分说明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超强力度、罕见节奏和巨大实效。

成立这几个委员会是健全党对重大工作领导体制机制的重要举措。如今,六个委员会全部亮相,各自都有明确的职责定位和工作机制,无疑,将使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更迅速、更准确地落到实处。

看点二: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习近平在会上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提出一系列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他具体归纳为十个“坚持”、一个“明确”:

  • 坚持加强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
  •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 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 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
  • 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 坚持处理好全面依法治国的辩证关系
  • 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
  • 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 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发展道路、工作布局、重点任务

这十个“坚持”、一个“明确”,是对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重要经验的全面总结和理论升华,既有顶层设计,又体现具体举措,既有正确的认识论,又包含科学的方法论,是一个有机统一的完整体系。

习近平强调,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必须长期坚持、不断丰富发展。

看点三:全面依法治国有了最新部署

这次会议,习近平明确强调了今年委员会的工作要点,他提了七个“要”:

  • 要研究制定法治中国建设规划,统筹考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法治建设总体进程、人民群众需求变化等综合因素,使规划更科学、更符合实际。
  • 要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在全社会深入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
  • 要推进科学立法工作,围绕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以及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涉及的立法问题,完善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的立法规划,加强重点领域立法。
  • 要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的约束机制。
  • 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深入研究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方案,加快构建权责一致的司法权运行新机制。
  • 要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依法防范风险、化解矛盾、维护权益,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 要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和法治人才培养,更好发挥法学教育基础性、先导性作用,确保立法、执法、司法工作者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

这七个“要”,从全局上着眼,在关键处要求,涵盖了法治工作的方方面面,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最新部署。习近平要求,各责任单位要抓好落实。

看点四:“党的领导”摆在突出位置

部署全面依法治国各项工作,习近平着重强调了“党的领导”,要求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继续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

习近平指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要管宏观、谋全局、抓大事,既要破解当下突出问题,又要谋划长远工作,把主要精力放在顶层设计上。

他强调,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主动谋划和确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做好全面依法治国重大问题的运筹谋划、科学决策,实现集中领导、高效决策、统一部署,统筹整合各方面资源和力量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从习近平对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提出的要求中,不难看出,“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核心内涵。

“把主要精力放在顶层设计上”“统筹整合各方面资源和力量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形成工作合力”“压实地方落实全面依法治国的责任”“加强对工作落实情况的指导督促、考核评价”……

这些细致明确的要求,使全面依法治国真正发挥基础性、保障性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保驾护航”。来源:新华网▲◆★●■☆

 

称朝鲜无核化无进展 特朗普取消蓬佩奥访朝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8/08/25/7568403.html

国际观察 2018-08-25:美国总统特朗普24号宣布,取消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下周对朝鲜的访问。原因是朝鲜半岛无核化,缺乏进展。

因“进展不足”特朗普叫停国务卿访朝

特朗普24号发推称,他要求蓬佩奥现在暂时不要访问朝鲜,是因为他觉得目前在朝鲜半岛无核化上,没有取得足够进展。他认为,由于美国对中国的贸易立场更加强硬,因此中国不像以前那样、帮助推动朝鲜无核化进程。特朗普表示,蓬佩奥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访问朝鲜,而这很可能是在美国同中国的贸易问题得到解决之后。他还向金正恩,致以最诚挚的问候和敬意,并称自己期待很快见到他。

而蓬佩奥23号才刚刚宣布,将和他新任命的、美国朝鲜问题特别代表比根一起,于下周对朝鲜进行第四次访问,以跟进特朗普和金正恩此前在新加坡达成的框架性协议。《路透社》援引一位白宫高级官员报道,特朗普是在当天下午的白宫会议上,要求蓬佩奥取消行程。

国际原子能机构本周发布的一份最新报告称,对朝鲜核计划的持续和进一步发展、以及朝鲜的相关言论表示“严重关切”。美国媒体分析,目前有证据显示,朝鲜仍在继续发展核能力,迄今为止,美国对朝外交努力,取得的进展甚微。特朗普此举,也体现他对媒体就其对朝政策的负面报道, 感到越来越沮丧。 特朗普突然宣布取消国务院前一天安排的朝鲜之行,也令媒体质疑,新任美国朝鲜问题特别代表比根,未来将会采取怎样的行动。

王又又、陈玠元 华盛顿报道:美更新60大城市核威胁指南应对朝鲜

就在特朗普宣布取消蓬佩奥对朝鲜访问的同一天,美国联邦紧急措施署24号表示,正在更新美国六十个城市应对核威胁的计划。署方认为,过去美国主要面临、恐怖分子使用小型核装置的威胁,已经转变为有国家对美国,发起军用级核武袭击。

美国联邦紧急措施署应对化学与核武威胁负责人23号向美国媒体表示,目前美国政府正在研究如何应对100到1000千吨当量的核爆炸,而不是过去主要防范来自恐怖分子的小型核攻击。美国联邦紧急措施署目前使用的核爆应急指南是在2010年发布,只针对1到10千吨的核爆炸威胁,这个规模甚至小于美国1945年在广岛和长期投下的原子弹。分析指出,这是由于在911事件后,美国更担心恐怖分子袭击。不过在去年朝鲜进行了第六次核试验后,引发国际社会严重关切,这一次朝鲜爆炸当量可能高达250千吨。

本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举行的公共健康与应急救援大会上,如何应对国家发起的核袭击成为焦点,美国佐治亚大学灾害管理研究所主任达拉指出,朝鲜已经改变了美国应对核威胁的考量,对美国构成切实威胁。

据悉,美国联邦紧急措施署新的核威胁指南将针对美国六十个大城市出台计划,并使用美国能源部创建的新型核爆模型。不仅如此,新的应急方案还需要把网络武器袭击发电厂和手机信号等可能出现的现代突发情况纳入考量。不过专家指出,即使核爆当量增长十倍,也并不意味着造成的结果会恶劣十倍,如果能够在核爆发生後的数小时或者数天内得到有效庇护,就可以大大降低放射物质给人体造成的伤害。 ▲◆★●■☆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在这里诞生★★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8/08/24/7567657.html

津云 2018-08-24:8月6日早上8:20,一列从西宁方向驶来的列车缓缓进站。在列车员的搀扶下,一位老人缓步走下列车,他有些颤抖的双手,轻触着“原子城站”的站牌。

“我们这一代人,都想回到这里看看。”这位名叫王俊青的老人说。

神秘的“原子城”一度在地图上消失的区域

八月是金银滩最美的季节。茫茫青草连天,草地上盛开着一片片金黄色和银白色的小花,随风摇曳,牛羊在草场上四散觅食,安静而美丽。但这里天气变幻莫测,老人抵达当天,阳光明媚,气温接近40摄氏度,可第二天却是阴雨蒙蒙,气温骤降到摄氏十几度。

谁能想到,这里曾有过一座神秘之城——它位于地势平坦、群山环绕的金银滩草原上,是原子弹、氢弹理想的研制基地。在这里,诞生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作为最高机密区域,这片总面积1100多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200多米的金银滩草原,曾对外称为“青海矿区”,对内则是以“221”数字为代号。

正如王俊青老人所经历的一样,这里的人们在艰苦环境中扎根边疆,在高危情况下进行科研,在几十年时间里隐姓埋名。他们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他们生活的基地“金银滩”,也曾经一度在地图上消失。

如今,金银滩不再是军事禁区,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这里早已恢复了草原郁郁葱葱的美丽风貌,成为了海北州著名的旅游胜地。就在一个多月以前,从西宁开往原子城的Y981次“中国原子城号”红色旅游列车正式开通。这趟从西宁直通原子城的列车,自开通以来带领数千名游客,近距离感受了这曾经神秘的所在。自从听说列车开通的消息,王俊青老人就一直惦记着回来看看。

重回“原子城”当年竟不知参与制造原子弹

出了火车站,驱车前往原子城核心区域,昔日戒备森严的景象早已不再,让人难以想象,但是从小城穿行而过,红色印迹扑面而来——路牌和石碑不时提示着人们,这是昔日的“将军楼”、“科研楼”、“黄楼”,你会感觉到,这里并不像一般意义上的小镇。

记忆回到58年前。1960年的8月1日,17岁的王俊青通过体检和政审,从老家沈阳参军入伍。军营在哪?王俊青也不清楚。他跟随部队,一路上辗转了几趟火车和汽车,清晨出门,天黑才抵达目的地。

“我一看就傻了眼,坑坑洼洼的施工现场,有两处厂房正在打地基,此外什么都没有。”王俊青回忆道。当兵那几年,王俊青的职责是守护“221厂”的安全。出入证是唯一标识。“不管是谁,哪怕是你认识的领导、同事,也必须要有出入证才能进入。”王俊青说。

“221厂”所有工作都是在极其保密的情况下进行,不仅出入严格,对外更是要绝对保密。工作性质、地理位置等一律不准对外讲,“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要把在基地看到的一切,永远烂在肚里。”王俊青说。

1964年,退伍后的王俊青选择继续留在“221厂”,身份转变为一名工人,工作内容是在二分厂的车间内制作炸药。二分厂的厂房大多是被沙土掩体包围着,隐匿在草地之中。厂房上竖起了高耸的避雷针。“进入我们这个厂区,有可能随时发生爆炸,每天上班能不能回家都不知道。”王俊青指着一座地堡式建筑说道,“就是那里。”

如今厂房只剩断壁残垣,车间内早已空空荡荡,除了偶尔在墙上看到已发黄的保密守则、标语口号外,厂房里所有的设备踪迹全无。“撤厂时全都拆除和清理掉了。”王俊青说。但是迷宫一样的厂房内,王俊青的脑海里清楚地记得每个车间的分工。

“进入车间的第一步就是导电。”王俊青手握导电棒解释道,“有静电的话,接触炸药,可能会引发爆炸。”只有完成这一步,工人和技术人员才可以进入车间工作。

即便在当年,车间内部的设备、设施都极为简陋。王俊青所在的车间被分割为三个大厅,北厅一字排列着四口铝锅,中厅和南厅则是部件浇铸操作厅。“当时这里就是操作台,四口锅,两两相对站着,我们在这里融化炸药。”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新疆罗布泊上空,我国第一次将原子核裂变的巨大火球和蘑菇云升上了戈壁荒漠,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的消息震惊世界。当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消息传到金银滩草原时,一些投身原子弹研制工作并在此坚守多年的人,竟然不知道,这颗原子弹是在哪里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仅两年八个月后,我国第一颗氢弹也在这里诞生。

“在这里工作了几十年,原子弹爆炸和氢弹爆炸成功,我们都不知道是自己亲自参与生产的,一直到十几年以后才知道。”王俊青说,“很骄傲,也很幸运。”

看着空空如也的车间,王俊青红了眼眶,“这一生,没有虚度年华。”不辞沉默铸金甲,甘献年华逐紫烟,像王俊青一样,“221厂”有很多默默无闻的英雄,他们来时风华正茂,离开时已经白发苍苍。

还原“原子城”穿珠子一样串起口述历史

1987年,有关部门做出撤销“221厂”的决定。1995年,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宣告退役。这座封闭了三十多年的军事禁区,完成了时代赋予它的历史使命。

为了纪念这段历史, 2009年青海省西海镇建立了原子城纪念馆,用这种方式记录下当年的奋斗历程,通过这种方式向世人揭开神秘面纱。

从业至今,周广静已为近10万名参观者讲解了原子城的故事。工作期间,周广静走访了上千位“221”人。每一次走访,都让她深受感动。在她看来,走访工作是一件很有意义、也迫在眉睫的事。但是要想完整地保护好那个时代的记忆,可以说是难上加难。

“因为一个人只知道自己工作的小圈子,甚至有些工人一辈子只生产一个零件,他从来没有见过成品,不知道核武器长什么样,所以他能讲述的历史非常的有限。”周广静说,在后期专访的时候,他们遇到了很多的难题。因此在做口述历史征集的时候,周广静和同事们只能像穿珠子一样,一个个串起来,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链条。

开发“原子城”环境指标完全符合国标

翻看那段历史,大到导弹、机械,小到一枚褪色的军功章、出入证,从一份旧得发黄的规章制度,到一件已看不出颜色的军大衣,每一幅图片、每一件实物都震撼人心。而就在爆轰试验场里,你触摸到的那密密麻麻的弹痕,可以让人切身体会到当年试验的惊险与震撼。

“这里进行过76次大型试验以及无数次小型实验。”青海金银滩旅游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赵毅章介绍说,“5厘米厚的钢板墙,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

如今,这面钢板墙上满是斑驳的痕迹,据了解,这些凹痕是在试验结束后,用凿子将石头子凿下后留下的痕迹。“凹痕有深度,钢板有密度,爆炸有距离,装填有炸药量,经过系统计算,就能算出当年的冲值有多高了。”

如今,爆轰试验场已经成为原子城开放的景点之一,这座小小的堡垒形半掩埋式平房,记录下当年的壮举。

原子城内有一个被称为“亚洲第一坑”的放射原料深埋地,在基地退役后,厂区内的核废料进行集中焚烧填埋。这里是否是安全的?是否有辐射?

海北州海晏县环保局局长李洪宝说,环保部门监测站的工作人员,每个季度都会来到“深埋坑”附近取样,“水样、土样、草样以及动物样,取样后都会送到辐射站进行检测对比。”

李洪宝表示,核基地退役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和青海省环保部门从未间断过对核设施放射性污染填埋坑的重点监控。长期检测表明,核基地的放射性污染防治设施运行安全正常,周围环境辐射处于安全水平。当地的土壤、水质、牧草等各项环境指标完全符合国家和国际标准。▲◆★●■☆

 

领导大调整,朱镕基在这当了17年“一把手”★★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8/08/24/7565372.html

政事儿 2018-08-24:8月23日下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行政换届宣布会举行。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清华大学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许庆红出席。清华经管学院党委书记高建主持会议。

许庆红在会上宣读了清华大学关于清华经管学院行政换届干部任免通知。任命:白重恩为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陈煜波、徐心、钟笑寒、李纪珍为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钱颖一不再担任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职务;钱小军不再担任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职务。

前任院长钱颖一(右)与新任院长白重恩握手合影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在讲话中说,为了学院的长远发展,钱颖一院长曾多次向清华校领导表示,希望不再连任经管学院院长的工作,应该让更年轻的人来承担院长的工作。她代表清华大学对钱颖一院长多年来为清华大学和清华经管学院做出的贡献、付出的努力表示诚挚的感谢和深深的敬意。

陈旭指出,清华经管学院新一届行政班子中,新任院长白重恩教授学术水平高,业务能力强,是国内外经济学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并担任清华经管学院副院长多年,对学院的整体情况非常熟悉。

陈旭对清华经管学院新一届的行政班子以及学院工作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要始终把人才培养放在学院工作的第一重要位置,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清华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时所说的——“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培养人才根本要靠教育。” 二是要更好地加强学院文化建设,特别是师德、师风、学风、院风的建设,努力提升学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三是抓好班子自身的建设,工作中勇于创新,做改革的排头兵,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做事公平公正,敢于坚持原则,廉洁自律,做全院师生的表率。

前任院长钱颖一在讲话中表示,学院发展到今天,离不开学校的领导,离不开朱镕基院长、赵纯均院长、何建坤院长领导学院打下的基础,离不开全院教职员工的努力,也离不开学院同学们、校友们和朋友们的贡献。

新任院长白重恩在讲话中表示,在过去12年钱颖一教授担任学院院长期间,他将学院的工作作为一项事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为学院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白重恩指出,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中国的经济管理学界从学术上还需讲好中国故事,从中国经济管理的实践中发展出对经济管理学科有突出影响力的学术成果。作为经济管理方面的研究者,应该肩负此责任,一方面坚持学术高标准,另一方面也要敢于大胆创新。

“政事儿”了解到,清华经管学院的源流可以追溯到1926年成立的经济学系。至1952年院系调整,经济学系并入其他院校。1979年,清华大学设立经济管理工程系。1984年,清华经管学院正式成立,朱镕基担任首任院长,任期长达17年(1984-2001),赵纯均担任第二任院长(2001-2005),何建坤担任第三任院长(2005-2006),钱颖一是第四任院长,任期也超10年(2006-2018)。

学院前四任院长合影:从左至右依次为何建坤、朱镕基、钱颖一、赵纯均

1984年5月19日,清华大学举行经济管理学院成立大会。这是清华大学自1952年院系调整之后建立的第一个按照学科划分的学院,朱镕基出任首任院长。

正如卸任院长钱颖一所言,学院发展到今天,离不开朱镕基院长、赵纯均院长、何建坤院长打下的基础。

其中,朱镕基作为清华经管学院聘请的首任院长,并有长达17年的经历,对学院的影响力是持续而深厚的。

在任职国务院总理并兼任清华经管学院时,朱镕基曾说,他在各地出差,经常有人向他走过来,尊呼他“朱院长”,他感到很是欣喜。

钱颖一在任职院长时,几乎在所有重要的演讲中,都会提到朱镕基。在2011年,清华经管学院首期《年度报告》上,钱颖一发表“院长的话”,他写道:“在百年校庆期间的4月22日,学院首任院长朱镕基和夫人劳安回到学院,受到经管学院千余学生的热烈欢迎,场面感人,令人终生难忘。朱院长担任院长17年,深为学院师生所崇敬和爱戴。这次他回到学院,与师生校友交流一个多小时。他对学院工作给予很高的评价的同时,也谆谆教导同学们要‘讲真话’,‘讲实话’。”

“政事儿”注意到,在钱颖一所述的这次“回院之旅”中,朱镕基给学院同学们赠送了他的四卷本、120万字的《朱镕基讲话实录》,他说:“我送给你们我当国务院领导12年我的经验。我把我的经验送给你们。请你们看一看,我这十几年说的是胡话,还是真话,还是老实话。请你们鉴定。”

“我认为这本书对于经管学院的学生,无论是做官、做人,还是做企业家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做人的意义大于做官。”朱镕基对现场师生说,这120万字是从1500万字里挑出来的,读完尚且不容易,照着做就更不容易了。

专业层面,朱镕基曾这样对清华经管学院寄予期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一大批掌握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熟悉其运行规则,而又了解中国企业实情的经济管理人才。”

在为人、为学层面,朱镕基曾这样寄语清华学子:“你们来到清华,既要学会怎样为学,更要学会怎样为人。为学在严,严格认真,严谨求实,为人要正,正大光明,正直清廉。”

另外,朱镕基目前还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名誉主席,名誉委员中有王岐山等。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成立于2000年10月6日,当天的成立大会上,时任国务院总理并兼任清华经管学院院长的朱镕基出席并讲话。他说,成立顾问委员会的目的,就是要加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同国内外知名企业及管理学院的联系,帮助我们办好这个管理学院。通过顾问委员会,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可以更好地学习成功企业的管理经验,学习世界上优秀管理学院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并不断地得到顾问委员会对办好经管学院的建议。

2017年10月30日,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海外委员和中方企业家委员。习近平赞赏委员们为促进中国经济和管理教育事业发展、推动中外交流合作作出的积极贡献。希望委员们发挥自身优势,多为中国发展建言献策,多同中方开展互利合作,多向世界客观全面介绍中国,增进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

同日下午,朱镕基及夫人劳安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参加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2017年会议的顾问委员。他特别感谢了顾问委员会委员在过去十七年为清华经管学院所做的工作,并希望委员们从这个起点一直继续坚持下去。

新任院长白重恩简历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弗里曼经济学讲席教授、院长,清华大学中国财政税收研究所所长。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校区数学博士、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研究领域为制度经济学、经济增长和发展、公共经济学、金融、公司治理以及中国经济。

目前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十三五”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中国金融40人论坛成员、中国信息百人会成员、国际经济学会执行委员会成员以及亚洲开发银行学院顾问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布鲁金斯学会非驻会高级研究员。曾挂职担任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

 

开工7年 中国第一高楼黄了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8/08/24/7567528.html

每日经济新闻 2018-08-24:在经济发展与城市荣誉的双重作用下,争当“第一高楼”之风在中国各城市中蔓延。高达636米的上海中心大厦是目前的中国第一高楼。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投入运营的摩天大楼主要以下几座:

而武汉绿地中心则对中国“第一高楼”的宝座虎视眈眈,原规划总高度为636米,已经动工7年。

如今,武汉绿地中心的梦想可能要搁浅了。近日,武汉市国土规划局回应称,因净空管控,在建绿地中心目前许可海拔高度为455米。8月23日,该局回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455米并非最终高度,最终高度仍有待确定。

记者注意到,今年7月,武汉市国土规划局曾在网上回复称,对于一直被宣传而没有得到官方行政许可的“武汉最高楼”的一些变故,城市规划方面虽有遗憾,但城市安全、生命安全最重要,城市规划部门要尊重航空管理部门的明文规定。8月20日,其最新回复则显示,优化完善后的《净空保护区域一体化图》已上报,预计下半年可通过评审并对外发布。因此可以说,届时,武汉绿地中心项目的限高问题或将尘埃落定。

455米并非最终结果

武汉绿地中心项目位于武昌滨江商务区,于2011年动工。据《中国青年报》2017年6月报道,武汉绿地中心建成后总高度将达636米,将超过目前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

不过,近期频频传出武汉绿地中心限高以及停工消息。就此,武汉市国土规划局曾于今年7月13日回应表示,武汉绿地中心项目建设高度已很接近该区域的净空保护限高500米。为严格确保航行安全,按相关行业规定要求,武汉绿地中心超高层建筑的高度要进行再论证;为严格确保航行安全,按相关行业规定要求暂时停工。绿地公司也全力配合,积极推进净空保护工作,在取得民航部门对该项目所在区域批复意见后,可恢复施工。

时至今年8月,网友再次就相关问题进行提问,武汉市国土规划局8月20日回复称,随着武汉市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天河机场迅速发展扩大,机场跑道数量增加,航运吞吐量大幅提高,净空管控区域范围也随之扩大。城市建设发展与机场净空保护之间出现的矛盾,导致了武昌绿地中心项目为代表的一系列建筑受到净空高度限制的问题。

武汉市国土规划局还称,目前,武昌区徐家棚在建的绿地中心三期已于2017年8月取得了该局核发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许可海拔高度为455米。

上述455米许可海拔高度是否就是武汉绿地中心最终高度?就相关问题,8月22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绿地集团武汉地区一位卢姓品牌工作人员,其表示,这么大的事情通过电话来回复不太现实,相关事项届时肯定会有官方说法。

此后,记者致电武汉市国土规划局,其工作人员回应称,455米并非最终结果,最终高度仍有待确定。

武汉建筑500米封顶?

已经动工7年,眼下却遭遇限高问题,这对武汉绿地中心项目影响如何?据今年7月《中国经营报》报道,按照设计,武汉绿地中心主塔楼地下6层,地面120层,集超五星级酒店、商场、甲级写字楼和公寓等于一体,总投资额115.82亿元。项目原定为2017年底竣工,但受限高等因素影响,项目具体竣工交付时间待定。

对此,中国指数研究院华中分院研究总监李国政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限高传闻已久,武汉绿地中心项目应该早有准备,就算限高,应该不太可能涉及到太多拆除。当然,若真的限高,无论是建筑层面还是项目层面肯定会受到影响,例如项目最高层的一些设施可能会取消等;此外,项目曾经作为“第一高楼”等进行宣传,可能也会引发此前已售房源的一些问题。

超高层高楼遇上限高后,一般情况下将如何解决?李国政表示,因为政府部门的一些重大基础建设,也发生过房地产项目进行配合的案例。例如深圳的平安金融中心,几经波折后高度有所缩减。不过,当前对于武汉来说,更值得进一步追问的是,武汉绿地中心限高,是不是意味着以后武汉市的其他大楼修建也将有此限制,是不是500米封顶?

据《楚天都市报》今年6月报道,位于汉口的周大福金融中心目前已经开工,该超高层拟建648米,110层高(最终高度尚需相关部门批复)。

记者注意到,就相关事项,武汉市国土规划局今年7月25日曾在网上回复称,今后武汉市其他超高层大楼的高度限制,都会依据审批后的《净空一体化图》的净空限高要求确定。对于个别具体项目的高度,可按照城市空域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单独论证,并待其批复后再确定。▲◆★●■☆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