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2018-11-14(上午版)▲◆★●■☆
李克强与李显龙谈了哪些合作?4段对话告诉你★★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8/11/12/7815870.html
全球生育率惊人下降 揭秘三大原因与中国国策★
一场山火,才知道这个 “隐藏谷”藏了多少明星★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8/11/12/7814507.html
担心成为公共负担 华人干脆放弃绿卡回中国★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8/11/12/7813804.html
李克强与李显龙谈了哪些合作?4段对话告诉你★★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8/11/12/7815870.html
中国政府网 2018-11-12:
1、40年前,邓小平先生访问新加坡,也就在那一年,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进程。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当地时间11月12日下午,李克强总理在与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会谈的开场白中说,40年前,邓小平先生访问新加坡。也就在那一年,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进程。
邓小平先生正是40年前的今天来到新加坡。所以今天尤其有着特别的意义。李显龙说。
感谢新加坡长期深度参与中国改革开放进程。我们愿意继续与新加坡加强合作,推动两国实现互利双赢。李克强说。
2、中方希望与新加坡推进知识合作。
李克强表示,中新两国优势互补,互为重要贸易伙伴,合作前景广阔,潜力巨大。他特别强调,希望推进与新加坡的知识合作。
40年来,中国在与新加坡的合作中,在管理理念等方面收获了不少启示,我们在新加坡培养了大量人才,还与新方一起探索了苏州工业园等创新模式。李克强说,这次我们共同签署中新自贸协定升级版。中方愿意在金融、科技、企业等人才培训领域,通过自贸升级来有力推动中新投资贸易合作再上大台阶。
我们两国都拿出了富有雄心的方案,推动中新自贸协定升级。李显龙回应道,希望这一协定向双方工商界发出有力的信号,拓展中新在更广泛领域的投资合作。
两国总理还达成共识,在电子商务、智慧城市等领域加强合作。李克强说:中国是开放的,无论是电子商务还是智慧城市的合作,我们都应该持开放的理念、安全的思维,推动双方合作快速健康向前发展。
3、陆海新通道要陆海并进,双向互联互通,这也将向南海地区发出一个和平的信号。
两国总理当天还见证了双方签署陆海新通道谅解备忘录。李显龙说,希望陆海新通道迈向更高层次,而不光是物流方面的合作。这也是推进中国西南地区与世界的双向互联互通。
贸易必须是双向的。中国西南地区对外发展具有后发优势,不仅会进一步扩大产品出口,这一区域的消费升级也将需要大量的装备品、消费品进入市场。李克强说,希望两国以签署陆海新通道谅解备忘录为契机,陆海并进,推进双向互联互通。
李克强强调,中新两国签署陆海新通道谅解备忘录,这将向南海地区发出一个和平的信号:我们要建设一个大的商业通道,一个繁忙的商业通道,而这必须要有南海的和平稳定作为支撑。
4、中国要走向现代化,改革开放是必由之路。
总之,新中目前关系很好,期待双方能进一步深化合作,推进两国关系。在会谈进入尾声时,李显龙说。
李克强表示,近年来,新加坡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投资来源国。我们会营造更加便利的投资环境。中国将继续并且会长期成为外商投资的热土。李克强说。
有了新的升级版自贸协定,相信我们的合作会进一步深化,也相信中国会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李显龙说。
中国40年来的改革开放让我们取得了今天这样的成就。中国会坚定不移地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李克强说,中国要走向现代化,改革开放是必由之路。
全球生育率惊人下降 揭秘三大原因与中国国策★
BBC中文网 2018-11-12:出生率的大幅变化影响到个人、家庭、社会经济、环境、文化与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
科究人员发现,全球女性生育率显着下降。为何越来越多的女性不愿多生孩子?未来的人口问题将如何影响中国的国运?
传统上,对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而言,人口都是一项国情国力的风向标,也是国家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出生率的大幅变化影响到个人、家庭、社会经济、环境、文化与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
发表在英国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上的这项研究报告发现,生育率下降意味着全世界近半数国家现在都面临”婴儿荒”,没有足够的儿童人数来维持该国的人口规模。
科研人员们表示这一研究调查结果令人非常惊讶。
这个结果也意味着,祖辈多于孙辈的现象将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跌幅有多大?
发表在《柳叶刀》上的这项报告研究了从1950年到2017年各个国家的人口趋势。
1950年,每个女性一生中平均生4.7个孩子。到2017年,平均生育率都减少到每名妇女生2.4个孩子。
全球生育率最低前十个地区排名表
对全球来说,幸好不同国家之间存在巨大差异。
西非尼日尔的平均生育率为7.1个,但在地中海塞浦路斯岛,妇女平均只生一个孩子。台湾的出生率在同等低水平。
生育率多高比较好?
当一个国家的平均生育率下降至大约2.1以下时,人口总数最终将开始萎缩(特别是在儿童死亡率高的国家更明显)。
在1950年,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的生育率低于这个水平。
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所长克里斯托弗·默里教授告诉BBC说:”我们现在已经到达了这个分水岭,世界上有一半国家的生育率低于更替水平,按这个趋势走下去,这些国家的人口总数将会下降。”
他说:”我们正经历这次非同寻常的过渡期。”
他表示:”对于像我这样的人来说这都是令人惊讶的。”
近年来非洲实现和平发展经济和人口增速都高居世界前列。
那些国家受影响最大?
经济更发达的国家生育率更低,包括大部分欧洲国家,美国,韩国和澳大利亚等。
这并不意味着生活在这些国家的人口总数正在下降,至少现在不是,因为人口规模是生育率,死亡率和移民等混合因素综合计算的。
需要一代人的时间,生育率的变化的影响才能演变成趋势。
但默里教授说:”我们很快就会过渡到各个社会努力应对人口下降产生问题的地步。”
世界上有一半的国家仍然能生育足够多人数的儿童来保持增长,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在经济上取得进步,更多的国家的生育率却将会降低。
经济越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也更不愿意多生孩子。
生育率下降的三大原因
全世界生育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取决于精子数量或在考虑生育能力时通常会想到的其它任何事情。
相反,研究报告归纳出三个关键因素:
儿童死亡率降低意味着女性的生孩子数量自然减少;更容易获得避孕工具;更多妇女接受教育和工作;从许多角度来看,生育率下降是一件好事。
生育率下降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冲击;没有外来移民,各国将面临老龄化和人口萎缩。牛津人口老龄化研究所所长乔治·里森博士表示,只要整个社会机制能适应这种大规模的人口变化,这就不一定是件坏事。他告诉英国广播公司说:”人口影响着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方方面面面,你就看看窗外的街道上的人,房屋,交通,消费,经济,统统都是由人口统计学驱动的。”他说:”我们计划的一切不仅仅受到人口数量的驱动,而且还受到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现在全球的人口结构都在发生变化,因此从根本上来说,我们并没有意识到它的影响和冲击、并没有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里森博士认为,我们现在熟悉的工作场所和机制不得不做出变动,甚至英国目前最高年龄68岁退休的想法也已经不合时宜,因为这个水平标准将是不可持续的。
对社会的冲击
上述报告是《全球疾病负担》分析报告的一部分。该报告认为,受影响的国家需要考虑增加移民,但这种做法本身可能会产生新的问题。或者,实行鼓励妇女生育更多孩子的政策,但这种做法又往往会以失败告终。
报告作者默里教授认为:”按目前的趋势走下去,儿童越来越少,而65岁以上的人口越来越多,这种状况很难以维持全球社会现状。”实现和平发展的非洲和较贫困的国家出生率高居全球前列。他说:”大家想想,一个社会里祖辈白发人多于孙辈的儿童,这对社会结构和经济生活会带来各方各面的巨大影响。”他说:”我认为日本非常清楚这个问题,他们正面临着人口下降的问题,但我认为它还并没有冲击到西方许多国家,因为低生育率的问题被吸收外来移民缓解。”他说:”但从全球范围通盘来看这个问题,引进移民并非可行的解决方案。”虽然这种变化可能会对社会构成各种挑战,但出生率下降对全人类来说,有其环境保护方面的意义。
中国的国策变化与人口困境
中国大陆人口从1950年的大约5亿人口飞速增长到1980年的约10亿人口。从1980年到2018年近40年期间,虽然中国实施了严格的独生子女政策,但人口仍然又增加4亿,增长到目前的约14亿总人口。
但中国也面临着低生育率的挑战,2017年的生育率不足1.5%。中国已经于2015年废除独生子女的计划生育政策,全面二孩政策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发达国家需要2.1的生育率的原因,是因为并非所有的孩子都能活到成年期,男婴的出生率略高于女婴。
目前普遍预测认为,中国大陆总人口仍将继续保持增长,于2030年前后达到大约14.5-15亿人的峰值,但60岁以上的老人将占总人口的1/4的比例。
但是在中国,上述报告显示,中国存在着较严重的新生儿男女性别失衡的问题,平均每100名女孩出生的同时,117名男孩出生,这意味着仍可能存在”非常严重的性别选择性堕胎甚至是杀害女婴的可能性”。
2017年11月,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7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显示,在女性”健康与生存”指标上,全球144个经济体,中国排倒数第一。
由于人口老龄化等原因,中国城市近年开始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虽然实施了”二孩政策”,但因为经济压力、教育程度上升,如同西方国家一样,中国大城市很多年轻人仍晚婚晚育,甚至不愿生孩子。
一些专家呼吁,中国大陆应该全面开放”三孩政策”,以维持人口数量不下跌。
目前普遍预测认为,中国大陆总人口仍将继续保持增长,于2030年前后达到大约14.5-15亿人的峰值,但60岁以上的老人将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的比例。▲◆★●■☆
一场山火,才知道这个 “隐藏谷”藏了多少明星★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8/11/12/7814507.html
世界日报 2018-11-12:导演吉勒莫戴托罗的房子是洛杉矶知名的恐怖博物馆,收藏品曾在洛杉矶艺术博物馆展出,差点被山火吞没。
整个“隐藏谷”都有门卫看守,不住在这里进不去这个城市,因此才吸引众多名人买房。受到山火波及的“隐藏谷”与卡拉巴塞斯市其实住了很多明星,只是有的人从未透露。
这个周末南加州的一起巨大山火,逼得很多好莱坞名人纷纷撤离,大家才知道,原来这么多有钱明星是住在马里布以南、被群山环绕的卡拉巴萨斯市(Calabasas) 附近。为何那麽多明星还愿意在这个荒郊野岭买豪宅?这个地方又怎么成为了好莱坞众多名人的聚集地?
最近的山火新闻中,提到的卡戴珊一家和Lady Gaga等名人撤离,豪宅遭受威胁。其实,这里提到的很多名人所住的豪宅并不是在马里布,而是在马里布以北的卡拉巴萨斯市及旁边一个非常低调的小城市–“隐藏谷”。
“隐藏谷”与卡拉巴萨斯市虽然是两个不同城市,但几乎一样的受到明星欢迎,卡戴珊的母亲Kris Jenner、养父特琳詹纳 、妹妹Kylie Jenner还有贾斯汀比伯,都住在这里。这两个城市人口加起来才2万多人,每个房子之间距离很大,有充足的土地可建豪宅,给明星提供人口密度很低的环境,可以安静生活。这两个城市距离马里布其实有30分钟车程。也正是这块地方,在这次的山火中受到严重波及。
很多明星选择这里定居,是因为大部分住宅区都是有门卫看守!“隐藏谷”这个城市本身就有一个大门,整个城市都在保安的监视中,不是这的居民根本进不去。这样的隐蔽性才得以吸引越来越名人前来买房,住户85%都是明星。这里比好莱坞、比佛利山低调很多,游客和狗仔都无法进入,更不会出现好莱坞的观光巴士!
所以,那些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上的所谓“明星住宅观光之旅”,其实都是带游客去看“过去”的明星住宅,那些住宅主人有的过世,有的早就搬走了。真正依然住着明星的根本不在其中。当然,不排除依然少部分有钱人确实住在比佛利山。
这次南加州的山火,一下让大家都了解到谁住在卡拉巴萨斯市一带!因为很多名人自己纷纷发推特亮出了山火图片。除了卡戴珊和詹纳一家,还包括Lady Gaga、威尔史密斯、马丁辛(Martin Sheen)、去年因“水形物语”获奥斯卡最佳导演的吉勒莫戴托罗、亿万富翁美妆博主等。
其中导演吉勒莫戴托罗的住宅,因收藏有他几十年来珍藏的各种怪兽模型、玩具,备受影迷们关注。因为这些里面的收藏品他根本没来得及搬走。如果一旦被烧毁,将是一笔巨大损失。好在截至11日,吉勒莫戴托罗发推特说,警方告诉他,他的房子只外面受到烟熏,内部没有损伤。
美妆博主Jeffree Star及卡戴珊一家的豪宅里则均收藏有众多价值连城的名牌包。不过,明星们纷纷表示还是保命重要,其他只好听天由命。安洁琳娜裘莉和麦莉则原本也住在“隐藏谷”,但都在今年初卖掉房子,搬去其他地方,也算躲过一劫。▲◆★●■☆
担心成为公共负担 华人干脆放弃绿卡回中国★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8/11/12/7813804.html
世界日报 2018-11-12越来越多华人选择入籍
屋仑亚健社董事蔡芸说,有四位持绿卡的华人曾享受过医保等福利,因担心成“公共负担”,政府秋后算账,索性放弃绿卡回中国。
屋仑亚健社董事蔡芸11日表示,川普推出有关“公共负担”(Public Charge)新拟定条例正在公众评论期,虽规定只针对绿卡申请者,且并未通过,但最近有至少四位持绿卡的华人,此前曾享受过医保等福利,因担心政府秋后算帐,害怕罚款、坐牢或被驱逐,索性放弃绿卡回去中国。
“公共负担”新定义涵盖很多福利,除了现有的现金援助(SSI和TANF)和长期护理,还包括Medi-Cal,CalFresh, Medicare D部分低收入补贴(处方药),住房援助,如公共住房或第八条款住房选择券计画。
蔡芸表示,公共负担定义扩大,社区弥漫恐慌气氛。据她了解,至少有30多位华人不敢去看病。一位患精神疾病、身分为公民的华人,本来每个月应到亚健社看医生、接受心理辅导,因担心政府追查,干脆不去医院。她得知后数次劝说,还希望和该华人到公园散散心,但对方还是拒绝。有华人此前用过某些公共福利,尽管子女为公民,也要求孩子不准吃学校的免费午餐,改成自己带饭到学校吃,孩子急得哭闹不停。
蔡芸说,有四位华人因公共负担问题而放弃绿卡回国。其中一位是亚健社的患者,曾回国休假三个月,回来发现收入不符合申请医疗白卡(Medi-Cal)要求,银行帐户也有3000多元,所以没申请新卡。得知公共负担新规后,担心再追究之前使用的医疗福利,害怕有罚款、坐牢或驱逐等后果,所以在8月底卖掉房子、举家回国。“直到他回国,我才得知,虽然也透过网络劝说,但无济于事。也许回国有其他原因,但公共负担是其中最关键的。”
蔡芸表示,她接触的华人不少没入籍。但今年以来,考虑入籍的人增长近70%。虽然有的华人英文不好,也在想方设法学习,“入籍了再剥夺身份就难很多。”她分析说,目前有关公共负担的条文只是建议,并非法律,针对的也只是申请绿卡的华人,所以绿卡持有者或公民并无须担心,“政府在12月9日前还要接受公众评论,建议华人都可以到网站去评论反对,让政府知道民众声音,谨慎立法。”她说,如今微信上有很多有关移民政策的新闻是以讹传讹,夸大事实,用耸人听闻的标题赢取点击率,“华人朋友不可轻信,可以多看看主流媒体报导,还是要以政府公开发布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