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2018-12-07(上午版)▲◆★●■☆
美国下了最后通牒 俄罗斯已准备好“后中导时代”?★★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8/12/05/7876626.html
撕毁中程核武条约 美国只为对付中国★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8/12/05/7877713.html
马英九:我从来不称大陆为“中国” ★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8/12/05/7876215.html
孟晚舟被捕 多国封杀华为 美国对中国5G出重锤★★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8/12/05/7879075.html
美国下了最后通牒 俄罗斯已准备好“后中导时代”?★★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8/12/05/7876626.html
新华国际头条 2018-12-05:美国国务卿蓬佩奥4日说,除非俄罗斯恢复全面履行《中导条约》,否则美国将在60天后暂停履行该条约义务。俄罗斯方面则回应说,俄方一直坚定履约,美方对此很清楚。
分析人士指出,美方抛出“最后通牒”其实并不意外,俄方恐怕已有了心理准备和应对预案,《中导条约》“散伙”的可能性再次被推进一步。但“后中导时代”一旦开启,不仅扰动欧洲安全格局,更危及全球核军备控制和战略稳定。
你违约!你才违约!各执一词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4日在布鲁塞尔表示,除非俄罗斯恢复全面履行《中导条约》,否则美国将在60天后暂停履行该条约义务。
12月4日,比利时布鲁塞尔,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出席新闻发布会。新华社记者叶平凡摄
蓬佩奥当天在布鲁塞尔参加北约外长会期间表示,俄罗斯违反了《中导条约》,除非俄重新“完全、可验证地”履行《中导条约》,否则美国将自12月4日起60天后暂停履行该条约义务。在这60天里,美国不会生产、试验或部署条约所禁止的导弹。
蓬佩奥称,俄方研制的SSC-8(俄方称9M729)型陆基巡航导弹对美国及其盟友的安全造成威胁,美国没有必要继续遵守一项限制其自身应对俄违约行为能力的条约。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4日表示,北约成员国一致认为,俄方研制SSC-8型陆基巡航导弹违反《中导条约》。
10月24日,在俄罗斯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俄总统普京与意大利总理孔特(不在画面中)会谈之后在记者会上发言。新华社/法新
针对美方4日的表态,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当天表示,俄罗斯一直坚定不移地履行《中导条约》,“这点美方一直很清楚”。
美国放狠话俄罗斯有准备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刁大明说,美国国会中期选举前,特朗普政府就曾威胁退出《中导条约》,只是当时未拿出明确时间表。此次“放话”则可能意味着退约程序的启动。
10月2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内华达州参加集会活动后对记者讲话。新华社/法新
刁大明认为,退约是特朗普政府的长期战略考虑,并非短期战术策略。从国内政治层面看,退约符合特朗普背后的共和党保守派和军工利益集团长期诉求和一贯主张。退约带来的“自我松绑”,有助保持美国军事实力的绝对领先,并遏制俄罗斯军力发展。
刁大明还说,因共和党在中期选举中丢掉国会众议院,此时再打“退约牌”,也有稳固已明显松动的基本盘之意,并给可能再次举行的美俄领导人会晤增加要价筹码。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陈宇说,美俄先前各执一词,多次互相指责对方违反《中导条约》,今后也不太可能妥协退让。美方这次“最后通牒”是为正式退约找借口,俄方早有预判和准备,也并未“奢望”条约续存。鉴于《中导条约》本已“千疮百孔”,双方目前又缺乏重谈意愿,更增添条约废弃可能性。
11月11日,法国总统马克龙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从法国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走向凯旋门,参加一战结束百年纪念仪式。新华社记者郑焕松摄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一旦退约,可能在欧洲重新生产和部署中短程导弹,俄罗斯可能采取反制措施,同时继续加强对其他国际地缘问题的介入,对美反向施压。欧洲遭受安全冲击较大,可能更加依赖美国和北约“保护伞”,或同时加强自身军备建设。不论如何,都可能引发军备竞赛,打破全球军事平衡和战略稳定。
说退约就退约全世界齐“背锅”
冷战时代,深陷安全困境的美苏出于各自现实考虑,削减战略武器,实现“休兵”,令美俄博弈主战场之一的欧洲得以维持安全稳定。
时过境迁,美国抱持“绝对安全”执念,固守“美国优先”信条,急于抛开“紧箍咒”,仅凭一己意愿就重新搅动全球安全格局,全然不顾这种破坏性“负能量”可能引发的恶果。
一旦“后中导时代”来临,牵动的可不仅是美俄两国。军备竞赛升级,战略平衡被打破,全球都要面对更大系统性安全风险。
10月20日,特朗普以俄罗斯长期违反条约及条约限制美方研发新武器为由,宣布美国将退出《中导条约》。
10月24日,普京表示,如果美国退出《中导条约》,俄罗斯将立即作出针对性回应。
12月1日,普京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记者会上说,考虑到美方打算退出《中导条约》、俄美《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将于2021年到期,俄美元首早该会晤。
《中导条约》全称《苏联和美国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于1987年12月8日由美苏两国领导人签署。条约规定两国不再保有、生产或试验射程在500公里至5500公里的陆基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
撕毁中程核武条约 美国只为对付中国★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8/12/05/7877713.html
联合报 2018-12-05:中国在南海岛屿上部署了许多武器,图为大陆控制的渚碧礁。 (美联社)
美国以俄国违约多年为由,准备退出中程核武条约(INF)。纽约时报指出,美国想部署新武器因应中国逐渐将南海军事化,却受制于INF,这是美国想毁约的另一个理由。
国务卿庞培欧表示,美国已先后三次寻求北京加入中程核武条约,但都失败。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五日说,INF是美苏之间达成的双边性质条约,中方反对将这项条约多边化。耿爽说,中国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在军事力量发展方面一贯采取极为克制的态度,无意也不会对其他任何国家构成威胁。
INF是美俄双边条约,中国并未签署,因此中国发展陆基中程核武飞弹完全不受限,目前中国拥有的飞弹几乎都落在INF限制范围。INF并未规范海基或空中发射的中程飞弹。
冷战时期俄国部署SS-20中程飞弹瞄准欧洲国家,1980年代北约国家经长期讨论,决定让美国在欧洲部署潘兴二型飞弹,这种可配备核弹头的中程飞弹,从欧陆发射十分钟就能击中莫斯科。这种态势让美苏双方在1987年签署INF,禁止持有这类中程飞弹。
北约如今担心,俄国拥有的新型飞弹发射车有能力发射违反INF的中程飞弹。“新美国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柯伯吉表示,欧洲会担心美国退出INF可能引发新军备竞赛,但美国又必须因应中国的威胁,如何在两者间取得平衡是个挑战。
柯伯吉说:“欧洲人可能很难接受,因为撕毁INF可能把欧洲推向和俄国展开军备竞赛,对欧洲的安全又没有好处。另一方面,中国如今是美国及其盟邦最主要的军事威胁,我们必须因应。”
美国总统川普今年10月首度表明将退出INF时,就已表明中国是他想毁约的原因。当时川普表示:“除非俄罗斯来和我们谈,中国来和我们谈,他们都说,‘让我们说清楚,我们全不发展那些武器’, 但若俄罗斯做了,若中国做了,我们却坚守条约,那是无法接受的。”
川普本月三日也曾推文抱怨美国军费超高,提议将来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国总统普亭会谈,讨论如何终止“无法控制”的军备竞赛。▲◆★●■☆
马英九:我从来不称大陆为“中国” ★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8/12/05/7876215.html
环球网 2018-12-05:原标题马英九:我从来不称大陆为“中国”
近来,国民党高雄市长当选人韩国瑜多次强调坚持“九二共识”的立场,在岛内引发不小关注。5日,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在东吴大学进行两岸关系相关议题讲座时,再次阐述了“九二共识”的内涵,并强调两岸不是“两国”关系,自己也从来不称大陆为“中国”。
马英九(左)上午在东吴大学演讲,现场有大陆生与本地生一起听讲。来源:“联合新闻网”
根据台媒报道,马英九在东吴大学参加“69年来的两岸关系:今后何去何从”讲座时表示,“九二共识”是1992年11月在李登辉主导下,由海基会率先提出的,大陆海协会对此表示“充分尊重与接受”,内容就是海峡两岸都尊重一个中国原则,并非由时任陆委会主委苏起所捏造,也“并非由陆方提出、强迫我方接受”。
至于“九二共识”的意义,马英九强调,是两岸双方奠定的共同政治基础,是“两岸共识”,不能由单方轻言变更。
对于绿营此前多次声称“亲中爱台”的论调,马英九则回应表示,他从来不称大陆为“中国”。他说:
“亲中爱台”无法取代“九二共识”,因为两岸关系并非“两国”关系,不应称大陆为中国,不管是“亲中”“和中”“友中”“知中”都有“一中一台”的意涵,反映了使用者“不亲、不和、不友、不知”。
讲座中,马英九又再次提到了自己“不排斥统一”的立场,称要看条件和时机,“两岸关系一直在改变,让台湾人民了解这问题,可以决定自己的命运”。▲◆★●■☆
孟晚舟被捕 多国封杀华为 美国对中国5G出重锤★★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8/12/05/7879075.html
多维/新京报 2018-12-05:华为CFO孟晚舟被捕,华为遭“封杀”祸不单行
综合媒体报道,当地时间12月1日,加拿大当局称,应美国要求,中国科技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首席财务官孟晚舟被捕。
《环球邮报》称,美方要求加拿大逮捕孟晚舟的理由是“华为涉嫌违反了美国对伊朗的贸易制裁规定”。在美中两国贸易休战之际,孟晚舟被捕事件可能会使两国紧张关系雪上加霜。
华为官方则对此回应称,不知晓孟女士有任何不当行为,相信加拿大和美国的法律体系最终会给出公正结论。
据了解,华为是中国最大的电信网络设备和手机制造商之一,长期以来一直被美国当做安全威胁。自2016年以来,华为便一直受到美国司法当局的暗中调查
进入2018年后,华为在海外市场的发展愈发困难重重。
《金融时报》12月5日报道,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已经以安全为由禁止中国手机及通讯设备商华为参与当地5G网络建设。
报道称,英国秘密情报局局长扬格也表示,在美国、新西兰及澳大利亚等密切情报伙伴禁止华为参与未来5G移动网络的建设后,英国不得不对华为做出“一些决定”。
此外有消息称,华为还被指在古巴、伊朗、苏丹和叙利亚等国家违反美国的贸易禁令而接受调查。
1987年,华为公司在中国深圳成立,是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制造商之一。《21世纪经济报道》曾报道称,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是中共党员,因此一直被外界质疑其设备的安全性,担忧存在安全隐患。
越境追捕任正非之女孟晚舟 美国对中国5G计划祭出重锤
12月6日,多家媒体报道华为首席财务官(CFO),华为总裁任正非的长女孟晚舟因涉嫌违反美国对伊朗贸易制裁规定,在12月1日被加拿大执法机构逮捕。此前美国司法部门从2016年开始,就开始调查华为是否涉嫌违规向伊朗出口通信设备,一直没有公布调查结果。
这次突发事件,恰好发生在G20峰会习特会的同一天,美国已经与中国开始了90天贸易谈判,而近期美国已经联合其盟友,对中国的华为、中兴等通信企业的海外5G计划进行抵制,不得不让人怀疑这次抓捕是不是仅仅因为孟晚舟违反了美国法律这么简单。
5G技术被认为是各国在高精尖科技领域竞争的主战场之一,而中国国内的华为、中兴等中国通讯企业积极拓展海外5G市场,引起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联合抵制。
12月3日,英国情报负责人杨格表示,华为在英国提供5G移动网络,对英国来说一个艰难的选择,不排除未来英国会紧随美国、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的步伐,拒绝华为进入本国5G项目建设。
欧洲另一个大国德国也出现了对华为、中兴等企业的反对声音。德国预计在2019年初开始5G招标,路透社报道一些德国官员正在努力最后一搏,将中国华为、中兴等企业排除在招标范围外。
一旦英德两国对华为中兴说不,则可能引发多米诺效应,导致整个欧盟国家开始追随这两国叫停中兴与华为在本国的5G业务,这将使得华为、中兴等企业在欧洲的业务遭受巨大损失。
在此之前,美国、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已经开始正式拒绝华为中兴参与本国的5G项目建设。
1月份,受美国国会施压,美国电信公司AT&T与中国华为公司的合作搁浅,而特朗普政府则主张美国5G建设国有化,意味着美国已经开始对华为、中兴等企业参与美国5G项目亮出红灯。
8月份,澳大利亚政府以国家安全问题为由,禁止华为与中兴,参与澳大利亚5G网络建设。澳大利亚媒体称时任总理特恩布尔早在半个月前就已经向特朗普表达出将取消华为、中兴参与本国5G项目的意愿。
11月份,新西兰政府紧随澳大利亚,以保护国家安全为由禁止华为将其设备接入该国5G网络,成为最新一个对华为采取行动的国家。
在这些国家对华为中兴5G计划抵制的背后,美国扮演了重要角色。《华尔街日报》11月份报道,美国政府正在展开一项不寻常的行动:以国家安全为由,试图联手盟国封杀、弃用来自华为的产品。美国官员也在11月前往欧洲各地警告人们不要使用华为设备。
而特朗普政府也看到了华为、中兴等企业在运营成本低上的优势,考虑增加从不同美国政府来源提供的拨款,对购买和使用非中国生产设备进行补贴,而购买中国电信设备的国家没有资格获得此类补贴,可以说这一措施直接打击了华为、中兴等企业的要害。
有理由相信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正是由于美国的因素而对华为中兴等企业参与本国5G项目关上了大门。鉴于这两个国家是美国的传统同盟国,而且是由美国主导的五眼联盟情报机构的成员国,使得两国不得不正视美国的需要。
美国之所以联合盟国绞杀华为中兴等中资企业,有其自身安全考量,也有防止中国在5G项目上弯道超车,获得先进科技主导权的考量。
5G通讯技术本身具有安全隐患,使得美国有口实要求其盟国对华为、中兴说不。英国智库官员劳森表示,与前四代通讯技术不同,5G是实现物联网的关键,物联网本身就将为攻击者提供更广泛的机会。5G的速度及其数字命令得到执行所需的时间意味着,更多的数据处理将发生在网络边缘,靠近发出命令的设备,而不是通过中央服务器中转,这就给盗窃信息与监听提供了可能。
而华为与中国解放军存在密切关系的传言,使得西方国家的安全部门与外交部门不得不对这些国家参与5G开发予以警示,使得美国可以有理由对其他国家要求不要与华为、中兴在5G方面合作。鉴于美国与其盟国在情报方面共享,特别是涉及商业、科技与军事方面的机密,是极其敏感的。美国就以国家安全遭受威胁为由,要求这些国家不与华为、中兴等企业签订5G项目的合作。
另外,5G技术是当前中美等国家在高新技术竞争的前沿,特朗普政府发动对华贸易战的一个出发点是打击“中国制造2025”,以确保美国在核心技术领域的主导权。但近些年来,华为与中兴在全球通讯设备市场上已经形成了较为明显的优势,华为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2%,而中兴约占10%,分别位于第一位与第四位,而美国同类企业却处于相对落后位置,本国最大的通讯设备企业思科已经落后于华为、爱立信等企业。而特朗普政府奉行“美国优先”的单边主义原则,希望通过自身的权力,为美国企业保驾护航,争夺全球市场。由此,不难理解为何美国要推动盟友共同抵制华为与中兴等中国企业。
总的来看,这次华为CFO孟晚舟被捕,不得不与近期美国联合盟友对华为中兴等中国通信企业的5G计划抵制联系到一起。从拒绝华为中兴的5G建设,到推动盟友一起抵制中国5G计划,再到直接逮捕华为高管,说明美国对中国的5G计划的封杀到了新的高度。
英国电信宣布从核心设备中删除华为产品 5G不采用
12月5日,英国电信集团表示,其正在将华为技术的设备从其现有的3G和4G移动业务的核心中删除,并且不会将中国公司产品用于下一代5G网络的核心部分。
英国电信表示,华为的设备尚未用于其固定网络的核心,并且正在将其从收购移动网络的核心中移除,因为它收购了英国最大的移动网络运营商EE。
英国外交情报部门负责人本周发表的评论中称,5G对中国技术的依赖是英国政府需要讨论的问题。在这评论发出后,英国电信做出上述举动。在这之前,华为已与英国电信公司合作了近15年。
华为并不只是一家有能力设计芯片的手机厂商,它更是全球所剩不多的通信设备商。近年来,在通信行业竞争下,华为、爱立信、中兴、诺基亚、西门子(2016年以156亿欧元收购阿尔卡特朗讯)四大制造商引领了行业技术趋势。
不仅如此,第三方机构IHS统计,2016年全球无线通信网络设备市场,上述四家公司占据了近89%的市场份额。
其中,华为凭借产品性能和价格优势市场份额上升,爱立信、诺西等厂商的份额下降。
近日,华为高层在2018年全球移动宽带会议上透露,已在全球赢得了22个5G商用合同。目前全球各地共有150多家运营商展开5G测试,与华为合作的达到50家。
此外,华为前轮值董事长胡厚崑曾表示,华为已经向欧洲、中东等市场大规模出货1万个5G基站。
川财证券报告称,未来两年内在频谱和站点资源支持等方面取得突破后,5G有望快速进入规模化商用阶段。这意味着,设备大规模出货将带动配套终端产品研发以及相关电子元器件发展。
据外媒报道,12月1日,加拿大政府应美方要求逮捕了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原因为违反美国对伊朗制裁。她另一个身份是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女儿。美方要求引渡,并将于12月7日举行保释听证会。
对此,华为表示,此事乃面临“美国纽约东区未指明的指控”,并坚称“遵守业务所在国的所有适用法律法规”
华为官方表示,关于具体指控提供给华为的信息非常少,华为并不知晓孟晚舟有任何不当行为。华为相信,加拿大和美国的法律体系最终会给出公正的结论。
此前,以担心安全为由,新西兰和澳大利亚采取措施阻止电信运营商在新的5G网络中使用华为的设备。▲◆★●■☆
中方:要求美加立刻恢复孟晚舟人身自由★★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8/12/05/7878159.html
每日经济新闻 2018-12-05:12月6日早间消息,针对外媒报道,因怀疑违反美国对伊朗的贸易制裁,华为首席财务官被加拿大政府逮捕一事。
华为发布声明称:近期,我们公司CFO孟晚舟女士在加拿大转机时,被加拿大当局代表美国政府暂时扣留,美国正在寻求对孟晚舟女士的引渡,面临纽约东区未指明的指控。关于具体指控提供给华为的信息非常少,华为并不知晓孟女士有任何不当行为。公司相信,加拿大和美国的法律体系会最终会给出公正的结论。华为遵守业务所在国的所有适用法律法规,包括联合国、美国和欧盟适用的出口管制和制裁法律法规。
另外,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网站发布题为《驻加拿大使馆发言人应询就加方逮捕中国公民事发表谈话》的文章称,加拿大警方应美方要求逮捕一个没有违反任何美、加法律的中国公民,对这一严重侵犯人权的行为,中方表示坚决反对并强烈抗议。中方已向美、加两国进行了严正交涉,要求它们立即纠正错误做法,恢复孟晚舟女士的人身自由。我们将密切关注事态发展,采取一切行动坚决维护中国公民合法权益。 ▲◆★●■☆
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 任正非前妻神秘身份曝光★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8/12/05/7878854.html
多维 2018-12-05:2018年巴黎名媛舞会上,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小女儿备受关注。近日,其大女儿孟晚舟却因在加拿大被逮捕成为舆论的焦点。
资料显示,孟晚舟任职华为副董事长(图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当地时间12月1日,加拿大《环球邮报》称,加拿大强力部门以华为涉嫌违反美国对伊朗的出口禁令而逮捕任正非长女,即华为副董事长、全球首席财务官孟晚舟。
孟晚舟1992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随后进入中国建设银行工作,后来由于网点撤销于1993年进入华为工作。孟晚舟在华为基层干过各种杂活,包括打电话、打字、制作产品目录等。
1997年,孟晚舟赴华中理工大学读硕士,一年半后重新回到华为,在华为内部做过财务负责人。2011年,华为首席财务官(CFO)梁华卸任,孟晚舟接任这一职务,并兼任常务董事。
有报道披露,任正非曾对孟晚舟掌管的财务部发火,并在全公司进行通报。
据报道,任正非一共有三任妻子,分别是孟军、姚凌、苏薇。孟晚舟是任正非与孟军所生,外界传言,任正非正是靠孟军才飞黄腾达。
网传孟军的父亲孟东波曾经担任过副省长,孟东波的领导杨超则担任过中国国家领导人的秘书。任正非和孟军结婚之后,经常去看望岳父孟东波和杨超,并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
1982年,任正非随孟军来到深圳,孟军做了南油集团的高管,任正非做了下属一家电子厂的领导。电子厂里年轻漂亮的女工很多,任正非利用职权玩弄女工。孟军则毫不留情地将任正非的情人们扫地出门。在公开场合,任正非称两人是因理念不合而离婚。
此外,近日任正非的小女儿也备受关注。11月24日,全球顶级的名媛舞会在巴黎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任正非20岁的小女儿Annebel Yao受邀参加。任正非面对媒体,罕见与家人一起拍摄了全家福。小女儿因此事首次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