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威胁如遭攻击将反击美170个目标

杰出人士的20个好习惯之十三一抓住机会。

每个人都被机会包围着,但是机会只是在它们被看见时才存在,而且机会只有在被寻找时才会被看见,关键在于你如何认识机会,利用机会,抓住机会和创造这些机会。

: 2007-10-05 ●■

缅甸出事、中国担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缅甸动荡、中国该如何出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美军正式启动非洲司令部 总部暂设德国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年北京奥运对中国相当具关键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中国反对把缅问题处理法跟北京奥运联系

http://www.zaobao.com/yx/yx071003_507.html

中国军方杀手锏之十大高科技武器排行榜!

http://blog.phoenixtv.com/html/86/610986-1088269.html

胡锦涛任校长开邀外国人党校演讲先例

http://news.phoenixtv.com/mainland/200710/1004_17_247198.shtml

相逢一笑泯恩仇 中国和平边界大扫描

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7-10/03/content_6824463.htm

油画《毛主席去安源》的历史真实故事

http://news.xinhuanet.com/shuhua/2007-09/29/content_6811675.htm

伊朗威胁如遭攻击将反击美170个目标

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7-10/02/content_6822458.htm

 

 

缅甸出事、中国担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中评社香港2007年9月29日电/德国之声网9月28日载文《缅甸出事 中国遭殃》,摘要如下:

  缅甸局势是最近几天国际媒体关注的焦点,因此,周五德语媒体有关中国的报导仍大多涉及中国与缅甸的关系以及中国迄今在此问题上的态度。“法兰克福汇报”刊登该报驻京记者发来的题为“中国为其声誉担忧”的评论:

  “但在往常的谨慎口气之下,外界能感受到中国官方的一丝忧虑。中国虽然是缅甸最重要的政治盟友和经济伙伴,但北京政府不愿对一个因镇压异己而遭国际社会唾弃的政府表现得过于友好。距奥运会开幕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中国政府希望展现的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形象。中国因其对非洲和达尔富尔的政策而受到批评幷被普遍视为朝鲜政府的盟友之后,其与缅甸军政府的接近也不会给北京带来什么国际光彩。”

  “世界报”题为“遭唾弃者的伙伴”的评论分析了中国为什么偏偏与这些问题国家结盟的原因:  
“缅甸的例子很具代表性。缅甸也成了中国的问题,幷不是因为中国应当对缅甸的现状负有主要责任,而是因为中国作为一个迟来的寻找能源的大国,往往不得不与西方唯恐避之不及的国家合作,幷以其经济实力支持这些动荡不定的国家。世界上那些体制不稳幷遭国际社会蔑视的国家,从朝鲜到伊朗,从苏丹到津巴布韦,从委内瑞拉到古巴,他们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他们都将中国视为最好的朋友和贸易伙伴。”

  评论认为,迄今中国在危机情况下,最终还是理性占了上风。朝鲜和苏丹都是积极的例子,在缅甸问题上,中国也已静悄悄地进行调解工作。今年6月,中国促成美国国务院代表与缅甸外交部的会晤。评论写道:

  “中国的外交政策必须走出因经济利益而掉进政治陷阱的怪圈。中国国内有关如何幷按照何种标准承担国际责任的讨论还处于开始阶段。外长杨洁篪和副外长王毅这些新一代外交决策人拥有必要的经验。”

  评论最后又从中国的外交困境回到局势危急的缅甸,认为不能将化解危机的重任完全推给中国:“所有亚洲邻国都应行动起来。东南亚国家联盟面对一个成员国的灾难无能为力,实在是很可悲的事情,就像非洲联盟也无法对津巴布韦施加任何影响一样。西方国家应当致力于帮助这些区域联盟发展处理危机的政治机制,而不是将希望都寄托在一个国家身上。” ▲

缅甸动荡、中国该如何出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中评社香港 2007年9月30日电/美国《侨报》9月29日载文《缅甸动荡 中国该如何出招?》,摘要如下:

  僧侣带头持续抗议示威,幷酿成流血事件,将亚洲“小国”缅甸推到了风口浪尖。而作为其最大邻国,中国本处局外,国内媒体对缅甸事态报道甚少且措辞谨慎,却仍无奈因之成为国际焦点。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在对缅甸军政府警告、谴责乃至实施新制裁之外,纷纷极力要求中国施压,令局势马上改观。不少国际媒体甚至指责中方坐视危机扩大,将责任全罩在北京身上。

  北京对缅甸的影响力真有这么大吗?未必。

  作为东南亚内陆面积最大国,缅甸也是惟一连接东南亚和南亚的陆路通道,战略地位重要。从地缘政治、经济贸易等角度考虑,与其发展双边关系的邻国不仅有中国,还包括印度——甚至还有非邻国日本及东南亚联盟众国。也就是说,能向缅甸军政府发挥影响力的,幷非中国一家。若论影响力大小,至少印度不遑让中国。缘何国际只对北京寄望过高呢?

用“树大招风”应该可以解释这种现象,一国国力增强就意味着其任何行动所涉及他国利益会增多,因此受到各种势力批评的机会也就相应增多。如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强国,在国际上所受批评可谓最多。而中国以惊人速度崛起,自然也可能诱发一些不满情绪,让外界增加其承担国际责任的期望值。

  但中国外交一向奉行“不干涉别国内政”,这就决定了中国无法采用直接干预的手段,介入缅甸危机的解决。不管是否如外界猜测有经济、能源和地区安全等考量,却易让国际期望落空。如此次,北京强调缅甸的局势还未危及国际和地区和平,反对安理会干预,幷于周四阻止了安理会发表声明谴责缅甸军政府暴力镇压。

  这自然易遭误解,让人觉得北京会对缅甸流血“袖手旁观”。尽管短短数日间,中方已频繁反击相关质疑,声明十分关注缅甸局势,希望国际媒体“实事求是”,批评个别媒体“别有用心的污蔑”。但铺天盖地的国际舆论洪流却未止,大有演变成西方与中国为缅甸展开外交角力之势,令北京日陷被动。

  或许,想有力堵住“天下悠悠之口”,在呼吁“希望当事各方克制”之际,北京可展示更明确态度和行动,参与解决危机——就如当年积极斡旋朝鲜核问题,开创六方会谈对话机制(虽然谈谈停停,却能不断小步推动实质性转机,尤其是眼下在北京重启的新会谈,更让国际憧憬乐观前景),最终赢得国际普遍赞誉。

  毋庸置疑,缅甸局势持续紧张幷不符合中国利益。而当前的僧侣游行,在以佛教徒为主的缅甸极有可能动摇军政府的政权,加之国际势力的介入,如不迅速平息事态,最终势必危及地区和平——这有损北京长远利益,对短期热点中共十七大、北京奥运以及近期出口产品安全、资源开采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引发的紧张关系,也会增添更大压力。

  其实,中国从不否认缅甸存在问题,只是不支持因制裁恶化其局势——严格地说,这场先由物价上涨激起民怨引发的示威,实际上与欧美漫长制裁导致缅甸经济停滞就大有关联,或许西方国家更该反思自身。

  当然,眼下不是互相指责的时候,包括中国在内,各方该进行协商,研究如何合作,阻止缅甸流血事件增多。

  无论中国对缅甸军政府有多大的影响力,北京都应在外交上展现更积极的斡旋姿态。北京向缅甸军政府传达国际社会关注的努力已获正视——布什感谢其帮助联合国视察员取得入缅许可,倘能展现更灵活手段,北京这个“中间人”角色将更完美。 ▲


美军正式启动非洲司令部 总部暂设德国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0-03: 近年来,美国对非洲的军事投入越来越多。图为一名美军士兵在埃塞俄比亚。
  中评社香港10月3日电/据人民网引述尼日利亚当地媒体报道,美国五角大楼发言人10月1日对外宣布,非洲司令部已正式在美军驻德国军事基地开始运行。
 
  美国欧洲司令部发言人约翰•多里安少校介绍,非洲司令部目前暂时设在美军驻德国斯图加特的军事基地内,司令由美国陆军上将威廉•沃德担任。该司令部目前有120人,到明年底人数将会增加至800人

  有五角大楼官员表示,在美军地区司令部的体制下,太平洋司令部、中央司令部和欧洲司令部分别承担了本应由非洲司令部应当承担的责任,非洲司令部将在明年内逐步全面承担起向非洲国家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及联合训练演习等方面的项目。

  一些非洲国家领导人对美国拟在非洲设立军事司令部的必要性提出质疑,因为他们不愿看到自己国家的土地上驻扎有外国军队。然而五角大楼却认为,建立非洲司令部是美国融入非洲大陆的一种有效方法。

  目前,美国还没有为非洲司令部选好地址,但是为非洲司令部在非洲大陆上寻找永久性地址的外交努力仍在继续。据悉,利比里亚是唯一公开表示愿意为非洲司令部提供军事基地的国家。

  非洲司令部是美国总统布什今年2月批准设立的。 ▲

2008年北京奥运对中国相当具关键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0-03:中评社香港10月3日电(记者 陈敏珊)48家集团将于10月4日首度在香港颁发年度“破冰者大奖”,以表彰一些杰出的企业领导人为中英经贸交流作出的特殊贡献。就此,中评社记者专访了48家集团的副主席韩世灏博士,了解48家集团,以及其将颁发的年度“破冰者大奖” 荣誉奖项,并且从中国人的角度出发,看近年来中英经贸关系、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以及年青一代中国企业家的路向。

  48家集团起源于50年代,世界各国对中国实施贸易封锁,而中英双方并不存在外交关系,故此,当年的48家英国公司便联合起来,自号“破冰者”,坚持与中国企业发展贸易伙伴的关系,打破中英外交关系的僵局;而当时率先接待这些英国商家的便是现任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的父亲薄一波先生。

  而48家集团一直扮演促进中英商务关系的角色;年度的“破冰者大奖”,是用以表彰对促进中英贸易关系有贡献的企业领导。该奖项曾在伦敦及北京颁发,而在香港颁发则是首次。

  韩博士称,48家集团首次在香港颁发“破冰者大奖”的原因,在于香港有许多对中英经贸关系有着贡献的企业家,应该受表扬。

  “破冰者大奖”的候选人条件,须为其企业业务、以致从事的社会工作对促进中英商贸关系以及双方沟通有莫大贡献,带领中英关系更好。中英近年贸易关系发展迅速,韩博士认为,以中英一直以来的的密切关系,双方在这方面可以做得更好。

  中国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迄今6年多;韩博士指出,随着贸易条件放寛,中国国内经济发展非常迅速,每年增长令全球瞩目,加入世贸后,许多行业加强对外开放,外商投资带来剧烈竞争。由于外国金融市场较活跃,以及现时许多中国产品都能成功打入外国市场,故许多中国人企业家都想在国外拓展事业。

  作为48家集团的副主席,他表示希望可以促进中英双方的年青企业家多互相认识交流;中国的年青企业家将中国的商品带到英国,以至冲出本地市场,透过英国将产品推广至欧洲各地;同样亦希望英国年青企业家可尝试拓展中国业务,创业时将中国市场纳入业务发展考虑范围。

  韩博士又指,整体来说在欧洲多国这个庞大的市场中,中国产品的竞争力相当大,而英国亦有大量华侨,提供不错合作环境;他希望能继续推动双方贸易关系,做得更好。

  而中国企业通过与外国企业合作,可学到许多经营模式及金融技术,这方面中国可算相当成功;而另一方面,外国公司亦可了解中国以至亚洲市场的经营手法,以及市场推广技术;而48家的精神则希望促进更多,更紧密的经贸合作;颁发“破冰者大奖”,除表扬模范企业家,让年青人学习外,商会活动也提供机会让中英的商人互相认识、互相合作,寻找商机。

  记者问道,中英经济贸易关系更紧密,对香港有何影响?韩博士说,香港一直都是中英商业合作的桥梁,双方贸易关系更紧密,对香港来说是好事;中英商贸合作加强,加上香港的金融系统,以及法律保障,其实是中国、英国、香港三赢的局面。

  韩博士提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中国来说相当具关键性,原因是世界各地的人,并不是每一个都对中国认识很深,尤其是外国的一般平民,对中国了解较片面。奥运会正提供给中国一个机会,让大家因为运动而踏足中国,了解中国,明白中国的情况。同时,经举办奥运,中国许多基本建设项目得以发展,譬如机场设施等,以迎接世界的人来北京,来中国;奥运亦提供机会,让中国企业提高质素。

  许多外国人,甚至是一些外国分析家,都未曾踏足过中国,对这片广阔的土地都存在着误解;韩博士指出,外国人看见上海般繁荣,其实中国仍存在着许多的社会问题有待解决,西方国家并未看到;而北京透过办奥运,则能促使世界各地人民注意中国,了解中国的国情,对中国的向外沟通有莫大帮助,令世界明白中国社会展望和平发展。

记者问及48家集团未来在中英经贸关系的发展计划,韩博士透露,希望让更多人了解48家集团,表扬一些香港的企业家在发展中英关系的贡献,而这些工作并不只局限于商界,希望延伸到其他的层面如文化界,艺术界等;亦希望年青一代以之为榜样,共同促进中英关系。

  他提及,48家集团正作出讨论,希望成立慈善基金,资助中英两国的年青企业家,鼓励他们双方交流了解,为对方提供商机及技术,或将中国的企业家送到英国著名大学培训,加强合作。

  提及未来十年中英经贸关系发展的主要方针,韩博士指,中英商贸关系之间的“冰”仍未化尽,许多误解仍存在;他忆述曾两次拜访温家宝总理,温总理提及两件事,第一、许多对中国作出批评的外国传媒,事实上没有踏足过中国,纵然中国欢迎不同的声音,但仍鼓励他们先尝试来到中国,了解中国发展、社会问题后,才作出批评;第二、下一代企业家非常重要,需要令他们明白保持及促进中英关系,双方多作联系的重要性。他强调,未来十年48家集团希望以奖学金形式鼓励两国年青人多作交流了解,促进更多的中英合作。

  香港人以往都扮演着帮助外国人与中国沟通的角色,但由于香港非首都城市,并不是每个香港人都对外交了解;韩博士希望以自己的力量,令香港人明白自己可尽力,担任桥梁的角色,帮助中国对外沟通。

  记者问道,互联网工业等新兴工业兴起是否对推动中国国家经济,以及整体发展有帮助?韩博士称,互联网发展令全球一体化,世界的距离拉近了许多;现在,真正成功的企业家,已经不可以只顾本地市场,必须放眼世界;在世界市场中,中国是新开放,并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世界上的企业家都应想办法开拓中国市场,推销自己的产品到中国,或者在中国制造产品,以及了解中国人的文化,让自己的产品符合中国人的需求,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而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企业家,韩博士建议年轻企业家应多参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