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年荣登10大科学家之首 破全球百年难题★★

今 日 看 点:2019–0312(上午版)▲◆★●■☆

中国少年荣登10大科学家之首 破全球百年难题★★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9/03/11/8152381.html

扎克伯格承认脸书转型学微信:后悔没早学★★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9/03/11/8152379.html

中国少年荣登10大科学家之首 破全球百年难题★★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9/03/11/8152381.html

金梧桐投资  2019-03-11:导读:今天,我们来讲一位中国的“天才少年”。

22岁的曹原发现了让石墨烯实现超导的方法,解决了困扰了全世界107年的难题,因此荣登世界顶级科学期刊《自然》2018年度十大科学家之首!石墨烯实现超导意味着什么?曹原究竟是一位怎样的学霸?来源丨德国优才计划、新华社、光明日报、共青团中央等

最近,一件改变世界的大事悄然发生,困扰全世界107年的难题被解决了。而解决这一难题的人,是一位来自中国的“天才少年”,他因此荣登世界顶级科学期刊《自然》,2018年度十大科学家之首!

世界顶尖学术期刊英国《自然》杂志近期发布了2018年度科学人物,位居榜首的是1996年出生、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的中国学生曹原。曹原发现了让石墨烯实现超导的方法,这开创了物理学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有望大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与传输效率,这份杂志将曹原称作是“石墨烯的驾驭者”。如今,数百位世界级科学家,正试图拓展他的科研成果。一旦成果落地,将为世界能源行业,节省数千亿美元资金。

这个中国人的科研成果震惊全世界,更震撼的是,他还是登上《Nature》最年轻的中国人!只有23岁!他,叫做曹原。“天才少年”曹原:13岁上高中,14岁上大学1996年,他出生于四川成都,3岁时一家人迁往深圳,他自幼就十分聪明,读小学时,往往老师刚说出题目,他就能喊出答案。他还特别喜欢捣鼓电子产品,经常跑去深圳的电子市场,然后买上一大堆电子原件回家,拆了装,装了拆的去研究电子线路。

他特别热衷的就是科技类课外书,一本《科学探索者》,他就前后后翻了好几遍。2007年9月,他顺利考上,以“超常教育”闻名的深圳耀华实验学校。在这里,他更加“放飞自我”:课桌、椅子、黑板,都没能逃过他的“毒手”,甚至连老师的讲台都给他拆了;而在课堂上经常踊跃发言的他,提出的一些问题,竟然有时让老师都难以回答;他在学校搞个实验室,还在家里弄个实验室,当时做实验所需的硝酸银很贵,也很难买到,他就买来了硝酸,偷偷把妈妈的银镯子放了进去,人工“合成”了硝酸银。这些事惊动了校长,可校长却连连称赞:这孩子是个好苗子,是个天才!并当即决定送他进少年班,接受“超常教育”。

而他从此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一个月读完初一,三个月读完初二,不到半年读完初三,2009年9月,才13岁的他就考上了高中!高中学业繁忙,他仍旧鼓捣个不停,放学回家都10点了,他还要再花1个多小时的时间,捣鼓各种化学试剂,这些实验都很折腾人,又有一定的风险,但家人的支持和学校的开明,让他尽情翱翔在科学的天空。别人都是中学三年,高中三年,而他只用了两年时间,就把初中、高中的课都读完了。2010年,14岁的他参加高考,成绩公布,考出了理科669的高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将他抢到手,并送他进了驰名中外的、培养未来科研领域领军人物的“严济慈物理英才班”能在这个少年班里面的哪个不是天才?都是经过激烈竞争才能夺得一席之位。群雄环绕,更有一群“可怕”的老师督促着他们,可他,却能“力压群雄,独占鳌头”!

他求知若渴,经常穿梭于各大教授的办公室,一脸认真地去逐一请教,还时时提出一些刁钻古怪的问题,和教授一起去探讨。物理学院丁泽军教授,因教学严谨苛刻,让许多学生“闻风丧胆”,人称“丁老怪”,而偏偏,就他入了“丁老怪”的法眼,一提起他,“丁老怪”就赞赏有加:“很聪明的家伙!计算机物理课程中相关研究成果的文章,他没花多少时间,也就一个寒假就做完了!”(丁泽军教授)曾长淦教授也自豪地说:“这是在我实验室混过的娃,他还发了一篇PRB理论文章,当时就觉得这孩子太厉害了。我实验室出了很多位郭沫若奖,但他在其中还是非常特别。”“他是如此的令人放心,只要把题目交给他,他一定能做出来! ”甚至在某些方面,曾院长还说,自己指导不了曹原。

(曾长淦教授)“在中国的凝聚态物理学家中,每个人都知道他的名字。”曾长淦说。才气过人者往往恃才傲物,但他却非常低调沉稳,不骄不躁,勤学之余他还喜欢天文摄影,他说:“仰望星空总是能让我安静下来。”(这话好像霍金也说过,敢情天才都是如出一辙?)浩瀚宇宙,璀璨星空,让他始终保持一种平和谨慎的心态。

(曹原摄影作品)少年班那些学霸们谁都不服谁,只有提起他才会表现得十分钦佩:“真的是怪物啊!”“我们都觉得他可能成为下一个庄小威,这一点都不言过其实,因为他实在是太强了,就是传说级的人物。”(庄小威,从中科大少年班毕业后,成为第一位获得“麦克阿瑟天才奖”的华人科学家。)而他非但有当下的荣耀,还有更辽阔的远方。2014年,他获得中科大本科生最高荣誉奖:郭沫若奖学金。不久,导师推荐他前往麻省理工学院深造,他随即奔赴美国麻省理工,攻读博士学位。老师的一句话成了他念念不忘的“梦想”实验期间,他总能想起中学时的一件小事,当时物理实验课上,老师黄佳堂告诉他,如果谁能在常温状态下,发现一种超导材料,就可能颠覆世界。年少的他对此充满了好奇,继续追问,但老师却不知怎么回答才好,便摸着他的头说:“这是你们这一代人需要研究的问题,研究出来了,就能改变世界。”没想到老师的一句话,成了他念念不忘的“梦想”。

读博四年,他一直潜心研究石墨烯的超导电性,可这项研究,在国际上还没有先例,而他之后的研究成果,成为了能改变全世界的“神操作”!我们都知道,从发电站到用户的传送过程中,

能量传输是肯定会有损耗的,而且损耗量是非常巨大的。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海克·卡末林·昂内斯发现,当汞被冷却至接近0K(-273℃)时,电子可以通行无“阻”,从而将能源损耗降到最低,这个“零电阻状态”被称为“超导电性”,这也是人类第一次发现超导体的存在,昂内斯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

但悲剧的是,超导体要在,接近绝对零度(-273℃)的环境下,才能显现其近乎0损耗输电的能力,而这其中的材料,冷却成本却高得让人绝望!之后,全世界的科学家们,都开始了各种试验,去寻找这种“低成本超导材料”。1980年时,有人发现了铜氧化物,这种材料达到超导状态的最高温度,约为133K(-140ºC),但是铜氧化物结构难以调整,无法实现超导机制,在超导体的研究上这只是进步了一小步。

诺贝尔奖获得者Robert B. Laughlin说:物理学家们已经在黑暗(超导研究)中,徘徊了30年,试图解开铜氧化物超导的秘密 ……而今天,我们的这位中国天才少年,就成为了照亮黑暗的那盏明灯!2017年攻读博士期间,他发现了石墨烯中的非规超导电性,他推测,当叠在一起的两层石墨烯,彼此之间发生轻微偏移的时候,材料会发生剧变,有可能实现超导体性能。可当他说出自己的想法时,却遭到诸多物理学家质疑,他们认为,这不过是一个20岁的中国小孩,关于世界的美好幻想。

但曹原,没有被权威质疑的声音击退,他依然坚持自己的判断,捍卫自己的梦想!为此他日夜待在实验室,克服了样品无法承受高热等,各种极端困难,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失败后,他依旧信心满满的说:“实验失败是家常便饭,心态平和地对待失败就没什么压力。”“吃一堑长一智,做的多了,慢慢有经验了,自然就攻克了。”皇天不负苦心人,终于在一次实验中,奇迹发生了!当他将两层石墨烯,旋转到特定的“魔法角度”(1.1°)叠加时,它们可以在零阻力的情况下传导电子,成为超导体!他顿时欣喜若狂,他深知,这绝对是一个改变世界的研究成果。但他仍小心谨慎,又是半年多的的反复实验后,震惊世界的石墨烯传导试验终于成功了!

曹原及其团队发现,将两层石墨烯叠加在一起,当转角接近魔角(Magic angle)即1.1°、同时温度环境达到1.7K(-271℃)时,它们会表现出非常规超导电性,其属性与铜氧化物(其结构往往难以调整)的高温超导性类似。双层石墨烯系统中旋转的效应2018年3月5日,他将论文整理后,投给了世界顶级科刊《自然》。紧接着,一个重磅消息瞬间引爆全球,让全世界学者都望尘莫及的《Nature》,竟然一天之内连续刊登了两篇,关于石墨烯超导的论文!此时距离发现超导体,已过去足足107年了,世界终于迎来了这个领域的重大突破!而两篇论文的第一作者,就是曹原!

两篇论文的第一作者均为Yuan Cao(曹原)我国“量子之父”潘建伟院士,第一次在《Nature》上发表论文,是1997年,那时他27岁;我国结构生物学领军人物的施一公,第一次在《Nature》上发表论文,那是在1999年,当时他32岁;而他登上《Nature》才仅仅22岁!还一次性当天就发表了两篇!而刚拿到这篇研究成果的论文时,《Nature》等不及排版,就先行在网站上刊出,并配以第三篇文章做评述,有网友评价:《Nature》,应该为能刊发曹原团队的文章,而感到荣幸不已,甚至都已迫不及待了!

网友刷屏点赞:“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对于曹原登上《自然》年度十大科学人物榜首,网友刷屏点赞。不少96年的同学也表达了淡淡的忧伤:还有网友被曹原的优秀激励:网友的关注点渐渐转移到了头发上……激动地不仅是网友们,一位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惊呼:“曹原为我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们能做的太多了!”就在曹原发表论文之后,短短9个月,石墨烯的初步商业化已经开启。以手机为例,一旦安装石墨烯电池,手机的充电时间,将被缩短为16分钟。可以说,他的发现,将带动电子消费品飞速发展,未来在能源行业,能为全球省下数千亿资金!

与此同时,无数大学和科研机构,纷纷向他伸出橄榄枝,甚至愿意聘请年仅22岁的他为教授。

而面对全世界的赞誉和邀请,他只说了一句简单的话:“我是一个中国人,我学成以后要回到中国的。”英雄出少年,作为一个中国人,他延续了华夏英才的优秀。过去几十年间,越来越多的中国科学家涌现出来,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的科研实力。而曹原,毫无疑问是年轻一代中出色的代表。今天站在世界科技的巅峰的他,并不满足于眼下,他说:“更好的消息还在后面,希望将更多的时间,用来为中国科技创造更多的奇迹。”少年强,则中国强,中国培养出的这些好少年,也预示了中国未来的强盛之路!▲◆★●■☆

 

扎克伯格承认脸书转型学微信:后悔没早学★★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9/03/11/8152379.html

综合新闻 2019-03-11  【文/观察者网 徐乾昂】

近年来深陷“数据泄露门”的美国互联网巨头脸书,上周(3月6日)突然宣布要向“隐私短信社交”领域转型,遭美国媒体群嘲:这不就是学微信吗?

结果2天后,脸书CEO扎克伯格自己承认:如果早点学微信就好了。

“如果我4年前就听取你的建议的话…”

观察者网曾报道,脸书CEO扎克伯克上周在其官方脸书账号上表示,脸书过去15年来一直帮助人们在“如同公共广场般的网络空间中社交……但现在人们逐渐开始期待私人起居室”。此外,他还计划将脸书旗下多个社交软件进行整合,其中包括电子支付,视频聊天等功能。

消息一出,包括《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等美国媒体均表示,脸书所转达的转型理念和腾讯旗下的微信十分相似。

其中就有美国科技媒体The Information。其创始人莱辛(Jessica Lessin)7日在脸书上强调:我们4年前就已经发表过一篇名为《脸书应该向微信学习什么》的文章。

而在8日,扎克伯克对莱辛的文章进行评论:“如果我4年前就听取你的建议的话…”,暗示对没有早前向微信学习而感到后悔。

The Information这篇文章发表于2015年5月,作者就是莱辛本人。当时,扎克伯格计划推出脸书网站移动短信社交端口Messenger。她认为,这个软件的功能已经在向微信靠拢,而莱辛是微信的忠实用户,“微信多年来一直获科技业内人士的持续密切关注”。

她当时提议,脸书的Messenger可以效仿微信的“公众号”、“微信钱包”、“叫外卖”、“打车”等功能,建立一个属于脸书的“社交生态圈”。

莱辛称,作为一名消费者,她对Messenger的潜能感到“兴奋”。但观察者网发现,截止今日,Messenger虽然已经有“叫外卖”、“转账”等功能,但在消费者进行上述操作中,这款软件仅仅充当一个端口,并未像微信一样提供一个整合平台。

譬如,Messenger用户首先必须在第三方网购页面时选择通过Messenger收取账单,然后要等账单寄到Messenger上,用户才能查看订单情况,并实现支付。

“微信几乎是无法复制的”

扎克伯格在宣布公司转型的那篇文章里指出,未来脸书的“聊天系统”将囊括通话、视频聊天、群组、故事分享、微商、电子支付、电子商务等功能,并计划把旗下如社交、通信、拍照等不同功能APP整合到一个平台。

The Verge新闻网认为,脸书的目标就是开发一款和微信一样的、全能型社交APP。

“你可以在微信上玩游戏、叫外卖、网购,用它骑共享单车,还能当做银行使。除此之外,微信月活跃用户数量已经超过10亿(2018年3月数据)……这种统治级别的功能整合和用户体量,几乎是其他社交媒体无法复制的。”

除此之外,摆在扎克伯格面前的,是转型的后脸书如何盈利。在此之前,广告业务占据脸书利润来源的98%。若脸书把业务中心调整到私信导致公开内容减少,这会对其盈利能力造成怎样的影响,扎克伯格尚未给出答案。

而腾讯则无需担心广告利润,因为微信通过从每笔经手支付系统的服务中收取手续费盈利。根据腾讯最新财报,截至去年9月,微信拥有超过11亿用户,同比增长2.3%。在与微信相关的“社交媒体广告、支付与其他业务”上,腾讯的收入同比增加了60%。

至于走微信老路的脸书如何成功,The Verge新闻网认为,还是有一丝机会。接下来脸书要推出的这款产品,可以尝试进军美国以外的海外市场。值得一提,微信海外版的功能,和国内版本相比大打折扣。▲◆★●■☆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