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掌军十五载

文/记者 王永治
江泽民掌军十五载
1997年台海危机涉及中国间谍案全解密


在3月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江泽民辞去最后一个官方职务—国家军委主席,由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接任。同时,中央军委去年新增补的其他成员也全数增补为国家军委的相应职务。
中央军委成员由中共中央委员会根据党章决定,国家军委成员由全国人大根据宪法选举,后者只是对前者在宪法程序上的认可,两者自中共执政起一直是一套人马。
像以往历次中共领导换届一样,本次国家军委主席的换届,又引来海外媒体关于政策延续性的猜测。似乎是为了消除此类误解,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3月4日在《人民日报》发表长篇文章《党的军事指导理论新的历史性飞跃—论深入学习贯彻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明确宣布:「我们要认真贯彻胡锦涛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锦涛同志的坚强领导和指挥下,沿着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指引的方向继续前进,努力把我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这篇文章透露的最重要的信号就是,解放军既忠诚于江泽民的思想,又听从胡锦涛的指挥。文官出身的胡锦涛对解放军的领导权已得到军方的认可。
这篇文章还显示,胡锦涛虽然全面主掌中央和国家军委,但在短时间内仍不会提出自己的军事思想。目前他的任务就是延续江的思想和战略。江泽民虽然在名义和程序上都彻底退休,但他的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将长期影响解放军的发展方向。
总兵力达230万人的解放军是世界上最庞大的军队,这意味着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是中国和世界上最重要的职位之一。对出任这一职位的人的思想作出准确的判断和解读,有关各方对未来台海局势和国际局势才不会应对失措。
江对胡的军事嘱托
江泽民于1989年11月至2004年9月任中央军委主席,指挥解放军15年。
2004年9月20日,在江胡交接班的第二天,两人联手召开中央军委扩大会议。江泽民总结了自己的军事思想,胡锦涛则高度评价这一思想是「党的军事指导理论新的历史性飞跃」,并把江的军事思想与毛泽东、邓小平的军事思想并列,要求全军加大学习贯彻的力度。
据新华社报道,江说:「回顾我担任军委主席15年的历程,感慨万千。当年小平同志把军委主席这个班交给我,我真是感到千钧重担在肩啊!……15年来,对小平同志的重托,我是尽心尽力、尽职尽责的。对军委主席这份责任,我是抱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来对待的,从不敢懈怠。对国家的主权和安全,对军队的建设和发展,可以说是夙夜在心。」
江说:「我这些年集中精力抓的问题,一言以蔽之,就是我军能否打得赢、不变质。」
他随后以一名老共产党员的身份,给新的中央军委成员提出五点希望:
一是希望军队始终坚定地听党的话、跟党走、服从党指挥。接受党的绝对领导,是我军的立军之本,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关系我军的性质,关系党的兴衰成败,关系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是希望军队永远保持老红军的政治本色。
三是希望军队努力站在世界军事发展潮流的前列。一定要有开阔的视野和前瞻的眼光,坚持创新、创新、再创新,积极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的严峻挑战,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努力完成机械化、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坚定不移地实现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
四是希望军队不断巩固和发展高度的团结统一。
五是希望军队切实履行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神圣使命。毛主席、小平同志一直十分关注的一件大事,就是实现祖国统一。解决台湾问题,我们要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但决不能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是一项重大政治原则。军队必须抓紧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军事斗争准备工作做得越好,就越有可能争取到和平统一的前景。
动情的词语和特定的场合,意味着江泽民的讲话就是对继任者的军事嘱托。
五点嘱托中,一、二、四点都与解放军能否不变质有关,核心是军队接受党的绝对领导,从而保证党对国家的绝对领导;三、五点则与解放军的作战能力有关。第三点重在军事变革,保证解放军不落伍;第五点重在保证台湾不被分裂出去。
概括起来,江的军事嘱托讲了三件事:保党,保台,求变革。
保党: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在江胡交接班的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江说:「锦涛同志任军委主席是完全合格的。锦涛同志是党的总书记、国家主席,接任军委主席的职务顺理成章。党的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主席三位一体这样的领导体制和领导形式,对我们这样一个大党、大国来说,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最妥当的办法。」这些话,几乎与15年前,邓小平交班时说的一样。
一个月后,《解放军报》发表评论员文章,表态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的指挥。这意味着解放军已经接受和服从这一原则。
事实上,这一原则来自毛泽东的「党指挥枪」的原则。从毛泽东到华国锋再到江泽民,都是党的「一把手」兼军委主席。中间只有邓小平例外,因为他撤换了两任总书记,自己是事实上党的一把手。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主要体现在关键时刻,有军队的支持,党的「一把手」的地位才能稳固,才能保证党对国家的绝对领导,中国社会才能稳定。
1970年,毛泽东选定的接班人林彪出逃,军委主席毛泽东得到军队主力的支持,得以解除解放军三总部里林彪嫡系的军权,避免了解放军分裂。
1976年,毛泽东逝世后,其接班人、事实上党的「一把手」华国锋在老帅叶剑英的支持下,逮捕了毛的遗孀江青等四人集团,最终稳定了政权和政局。
1989年,军委主席邓小平依靠戒严部队先后平息了拉萨骚乱和北京风波。
江泽民接任总书记和军委主席后,军队的支持使江得以挥洒自如地领导国家,处理敏感事件。这在美国人库恩撰写的畅销书《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中,有许多细节披露,弥补了中共官方媒体一贯对军队笼统和神秘报道的不足:
1989年6月,江刚接任总书记时,香港人士评论:「他没有像军队或国家安全部门这样的机构支持他。」一位西方外交官说:「这是一个临时性的继任政府,我不认为有人预料它会生存很久。」
库恩透露,前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曾是江的养父江上青的战友,在江泽民上任初期给予他坚定不移的支持。
1989年11月接任军委主席后,江在接下来的两年中,他的足迹遍及100多个军事基地,询问那里军事行动的每一个细枝末节。他了解普通战士们的生活,也研究将军们的战略。他漫步于军营并品尝部队伙食,对军营图书馆特别感兴趣,强调这些图书馆应当收藏更多的书籍。
库恩说,20世纪90年代初期,他花在阅读军事文件上的工夫可能比花在读党内文件上的还要多。
到1992年12月,《解放军报》至少发表了12篇社论,拥戴江为「党的领导核心」和惟一的「军队统帅」。
库恩说,一旦掌握了军权,江就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了。作为中央军委主席,所有高级军官的提升都要经过江的批准。对拟提升为少将和少将以上的军官,江都要亲自找他们谈话。
15年里,江三次改组中央军委,晋升了79位上将。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去世,国内外关于中国政局不稳的猜测再次出现。库恩透露:解放军和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发表了支持江的声明。3位高级将领也紧随其后。江对军队工作多年的投入获得丰厚的回报,证明了邓对其继承人所提建议的英明:「在每5个工作日中,要有4天与军队高层待在一起。」
邓后时代,江依靠军队,顺利收回对香港和澳门的主权;1998年调动30万大军,战胜了长江和松花江等流域的特大洪水。
江是中共历史上第一位没有任何军事经验的军委主席和党的「一把手」,但他在这两个位置上的时间仅次于毛泽东,超过邓小平。
保台:台海必有一战
在江泽民的军事战略中,台湾独立一直是最大的危险,如何保证台湾不被分裂出去,一直是解放军面临的最迫切的任务。
迄今为止,江泽民对台海局势的最真切的判断是:「台海必有一战。」这是空军副政委刘亚洲中将去年在网上文章《金门战役检讨》中透露的。
库恩也透露,2000年,陈水扁赢得大选后,江任命曹刚川将军—一名导弹专家——负责制定对台军事战略。江说:「如果我们要采取军事行动,宜早不宜迟。」
在2004年9月的江胡交接班会上,江重申:「军队必须抓紧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军事斗争准备工作做得越好,就越有可能争取到和平统一的前景。」
江泽民对台战略的核心是立足于打,不怕打,而且保证打得赢,从而威慑对手不要轻举妄动,争取和平统一。这一战略与毛、邓完全不同。
毛在执政初期想解放台湾,但攻打金门失利,证明解放军当时的战术和技术难以完成渡海作战。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太平洋舰队进入台湾海峡,解放台湾的短暂战略机遇期也丧失。此后,毛基本放弃在有生之年解放台湾的打算。
邓执政后,专注于发展经济,恢复国力,提出「一国两制」,寄希望于海峡两岸的后代解决问题。
江执政后,李登辉逐渐抛弃「九二共识」,推行渐进台独;国民党丧失政权,民进党连续两次执政,政策性台独越来越明显。为此,江提出台湾当局不能无限期拖延统一,并加紧进行具有实战特色的军事准备。
库恩透露,1995年6月,李登辉访美。在与解放军高级将领秘密谈话中,江说:「台独活动已经失控,我们不能任其发展下去。我们必须提高警惕,加强我们的军力和战备。」
当年7月21日至26日,中国军队向距离台湾北部仅80英里的实验区域内发射6枚地对地弹道导弹。第二轮演习在8月中旬举行。台湾股市两次受到重挫。
10月,江观看了由导弹驱逐舰、护卫舰和潜艇参加的海陆空三军联合实弹演习。他说:「海军建设必须加快,以促进国家统一大业的完成。」
1996年3月,在台湾「总统」大选前,解放军调动两个师在海峡对面的福建省举行军事演习。演习实际上切断了台湾的海上和空中航线。演习期间,美军派出两个航母战斗群在台湾海峡附近游弋,但演习没有中断。
库恩透露,一个月后,江向日本政治家说,在美国舰队进入台湾海峡时,命令继续进行导弹试射的人正是他。这是为了表明「我们对于台湾独立及外国势力干涉所持的立场」。
从2001年开始,解放军每年例行在距离台湾澎湖仅150海里的福建东山岛举行登陆演习,一直对台湾保持高压态势。
江主政期间,基于「台海必有一战」的判断,解放军从武器装备、战略战术、军种配备到军事思想,进行了全面的军事变革。
求变革:军队建设的机械化和信息化
这一变革的显著标志是2004年9月,在新组成的中央军委成员里增加了空军司令员乔清晨、海军司令员张定发和二炮司令员靖志远。英国路透社认为,中央军委成员的扩大,应可冲淡长期以来陆军系统在中国军方体制内的优势影响力,使海军、空军以及装备部等兵种拥有更多的预算和发言权,特别是在出现军事冲突时。
凤凰卫视评论员何亮亮认为,新军委班子不是一个权力过渡班子,而是一个要保持「战斗格」的班子。
空军、海军和二炮司令员进入中央军委,普遍被军事专家和海外媒体解释为解放军对台战略的调整。《凤凰周刊》2004年7月报道,在未来可能爆发的台海登陆作战中,解放军在夺取制空权、制海权、制天权、制电磁权后,不会与台军纠缠于近海的金门、马祖,而是直取台北和高雄,也就是「斩首作战」。大陆动用特种部队和快速反应部队,外加空中打击和导弹袭击,或许是成功夺取台湾最可能实施的一个方案。
日本《产经新闻》今年2月报道,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戈斯在2月中旬的国会听证会上说:「中国军队的现代化及实力的增强将使台湾海峡的军事平衡向更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倾斜,将给在亚洲的美军造成威胁。」他报告,解放军一直在福建省增加弹道导弹和新型潜艇的部署,弹道导弹携带着性能更强的核弹头,常规战力在提高。
国防情报局局长在另一次国会听证会上说:「导弹力量的增强与中国最近的经济实力增强及对台湾的大胆政策是同步的动向。」「中国军队特别在增强潜艇、水面战舰、防空体系、弹道导弹、反潜巡航弹道导弹方面下了很大力气。」
一位前美国国防部对华问题高官说:「解放军现代化的目的是压制台湾,但是从长期来说,将会压制美国及其盟国在东亚的军事行动,他们寻求对抗美国霸权的战略越来越露骨了。」
解放军的军事变革在毛泽东时代止步不前。除了有限的导弹、原子弹和卫星,毛更多用「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口号与前苏联和美国对抗。
到邓小平时代,则提出军队的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开始大幅度裁军,恢复军衔制。到江泽民时代,他把邓的思想继续向前推进,提出军队建设的机械化和信息化。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在3月4日发表的文章中说,江密切关注海湾战争以来的几场高技术战争,深刻揭示了信息化战争的战场环境、作战方式和作战手段的突出特点,阐明取得信息优势是掌握未来战争主动权的关键。
2003年4月中旬,时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国际战略学会会长的熊光楷上将在「中国科学家人文论坛」上作专题报告,阐述如何落实江泽民关于适应世界军事变革、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重要思想。
他说,世界新军事变革表现出五大特征:
1、武器装备智能化具体表现为各类精确制导武器已成为战争的主角,精确制导武器占战争总弹药量的比重增加明显:越战时为百分之零点二,海湾战争时为百分之八,科索沃战争为百分之三十五,阿富汗战争达百分之六十,伊拉克战争还会更高。
2、军队编制体制精干化具体表现为军队减少数量、提高质量,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人数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
3、指挥控制自动化则利用数字技术,以计算机系统作为战争的神经中枢,对战争进行指挥控制。
4、作战空间多维化,过去一般是陆、海、空三维,现在运用的已增加到海、天、空、地、电磁五维。
5、作战样式体系化包括空地一体战、空地海天一体战、各军兵种协同作战等。
他表示,中国将在研究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基础上及时总结伊拉克战争,以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新军事变革。
有趣的是,江泽民在就任军委主席前虽然没有带过兵,但已经是个军事电子专家。1983年,当时任电子工业部部长的江,把计算机和集成电路列为优先发展的项目,强调其军事用途,用于导弹和卫星的发射。
库恩透露,1984年4月,长征3号火箭把东方红2号通讯卫星发射到太空,中国成为第五个能够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国家。江亲临发射现场,受到中央政治局和国务院的祝贺。
在江的主导下,历时11年,中国于2003年10月完成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掌握这一技术的国家。同期,中国启动登月计划。
库恩在书中说:「在中国的领导人中,没有谁在信息交流和军事的高新技术领域比江更有资历,这一专长帮助江扩大了他的影响。」
最高决策层可做十件大事
根据观察,种种迹象表明,胡温最高决策层可做十件大事。主要理由如下:
其一:21世纪初,中国最高权力层平稳过渡,胡锦涛、温家宝等人主掌国家决策。这是自大清帝国退出历史舞台以来,中国的国家最高权力转移或移交的最为理性的过程。因此,胡温决策层的权力基础比其前任都要更为坚实。
其二:胡温决策层的年龄段正处于领导经验丰富,而又能够服众的最佳权力行使时期(当然这具有中国特色)。因此,他们有机会做许多其前任做不到或者不能做的事情。
其三:胡温最高决策层有做大事的强烈欲望和责任感,以及实施的领导能力和战略眼光。
其四:中国社会正处于历史上变革最迅速的时期,民众对变革的期望比较高,对变革的承受力也比较高。因此,胡温决策层有条件实施更深刻和更广泛的变革。
其五:中国经济正处于历史上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中国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并将继续提高在世界经济总量的比例。因此,胡温决策层可以动用的经济手段,是其前任不能相提并论的;与此同时,由于中国特色的国家管理结构,胡温决策层可以动用的经济手段,也是其他国家领导人不可能达到的。
其六:美国实施的霸权主义和新保守主义(以基督教原教旨主义?..)在当前的全球霸权资本主义时代,美国尽可能地扩张帝国权力、使资本主义世界其他国家屈从于自己的利益。波斯湾与里海的石油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比重在不断地上升,刺激美国进一步控制这些石油资源的野心。当然,它是以牺牲现实和潜在的对手为代价的。但美国帝国的野心并没有就此而止,因为它们为无止境的经济欲望所驱使。2003年2月,它又发展成为人类历史上声势最为浩大的全球反战浪潮。在此之前,世界人民从来没有如此之快、以如此之大的规模来阻止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帝国主义的新时代也是反抗的新时代。“越战综合症”使帝国秩序的战略规划者们几十年来忧心忡忡。十分清楚:美国统治阶级扩张美利坚帝国的战略从长远来看不能实现。
  一、台湾问题:战还是和?
  2004年将是台湾命运置于安定或艰险处境的选择关键。回顾2003年的两岸关系,以上半年SARS疫情的突兀而至,掀起了两岸互动的第一个冲击波。下半年,陈水扁接连抛出“公投制宪”、“防御性公投”、“防卫性公投”以及最新的“和平公投”,再度掀起台海局势的惊涛骇浪。2004年的两岸关系互动,将延续着2003年的“公投”风波,延续着陈水扁持续挑衅大陆以及美国对台政策容忍底线的引信。影响所及,不止于两岸民众的福祉和权益,甚至将直接冲击亚太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观察2004年台海关系的时间点,将是前三个月以及上半年局势的演变发展轨迹。是和是战、是突破是僵持,均可能在前三个月定出乾坤。直到2004年岁末,大陆的对台政策将可能作出适应台湾内部政局新变化的大幅度盘整和检视,必须面对的严峻事实是:不可能一厢情愿地冀望于美国的配合和支持,不可能一厢情愿地冀望于台湾主流民意的觉悟,不可能冀望于台湾内部政治力量对“台独”势力的牵制,不可能一厢情愿地回避“和平台独”的趋势。借助美国压制“台独”只是权宜之计对大陆新领导人而言,实现海峡两岸最终的政治整合或者任何形式的统一,仍然是求其在我,不假他人。还必须看到的是,台湾问题是大陆新领导人主张的“和平崛起”的最大障碍。可以说,“和平崛起”理论在2004年的台海互动中,将接受直接的检验。
  二、经济形势:稳健前行还是将现波折
  实现经济稳定持续增长,防止经济大起大落,是中国在改革和发展中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问题的前提和条件。去年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总揽全局,审时度势,适时适度进行调控,不断解决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将有助于今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健运行。今年的宏观调控,将更加注意“稳定政策,适度调整”。也就是说,不“踩急刹车”,也不“踩油门”,把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避免出现大起大落。并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盲目扩大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等苗头性问题,适时适度地进行调控,增强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和有效性。这些都将使国民经济保持在良好的发展轨道上。更为重要的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使中国发展的目标更科学、更全面,将深刻影响中国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保证中国经济巨轮更加平稳地航行。所以,人们有理由相信,在2004年,中国经济有望继续乘势而上,稳健前行。
  三、反腐败问题: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2004年,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反腐败斗争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坚持不懈,一以贯之地向纵深发展。反腐败斗争在战略上将出现“三个转向”,即:由被动防御为主转向主动进攻为主,由权力反腐为主转向制度反腐为主,由事后监督为主转向事前监督为主。与战略上的“三个转向”相适应,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反腐败斗争,打法上还应努力完成三个转变:即从“小作坊式”个案反腐,向大规模的“集约式”规模反腐转变;从纪检机关、少数职能部门分散地、单打独斗式地反腐,向加强组织协调,整合反腐资源,合成作战,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反腐转变;从侧重打击腐败,向惩治和预防腐败并重转变。去年底,中央政治局在研究部署2004年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时,明确提出,要“认真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把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作为反腐倡廉工作的重点”。2004年的反腐败工作,将在党内民主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加强党内监督,并以改革和完善党的纪检体制为重点,在更大的范围和更深的程度上取得突破。
  四、就业问题:群众利益无小事、小事可以变大事
  2004年,在就业、社会保障、弱势群体、贫富差距、环境等诸多社会问题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就业问题,许多其他社会问题都是由此引发而生成的。去年,中国的失业情况在保留了传统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失业和国有企业下岗工人失业这两大特点之外,又出现了一个新的特点:年轻人失业。在年轻的失业人员中又有一个颇为引人注目的群体――大学生失业群体。由于中国目前的劳动力总量十分庞大,而企业能够提供的就业机会非常有限,再加上最近几年中国企业改制的基本思路是裁减冗员、效益优先,因此在2004年中国失业问题仍会持续。失业问题特别是年轻人失业是一个国家的癌症,中国从1999年开始实行大学扩招,2003年第一批扩招生毕业。这批毕业生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几乎是一毕业就加入到失业大军中去。2004年大学扩招毕业生的人数同2003年相比只增不减,因此,大学毕业生仍将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在这种情况下,2004年,不仅各级政府而且是所有的中国人都应该努力把多为国家创造一些就业机会当做首要目标。
  五、国企改革问题:突破还是停滞
  2004年中国政府将从五个方面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为进一步搞好国有企业、发展壮大国有经济提供体制保证和新的动力。这五个方面包括:一是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法律法规,依法维护所有者权益和所出资企业各项合法权益。配合加快企业股份制改革、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加强资本运营、健全监督体制、完善企业选人用人与激励约束机制等重点工作,拟订一批法规和规章。二是完善中央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研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在中央企业普遍实行负责人年薪制。建立出资人对企业负责人薪酬的管理机制,改变企业负责人自定薪酬的状况。三是继续探索按市场化选聘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途径和做法,加大中央企业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力度。四是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完善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制度。五是积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加快培育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继续做好资源枯竭的矿山和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关闭破产工作,到2008年基本解决国有企业关闭破产问题,基本消化历史遗留问题。
  六、三农问题:见实效还是走过场
  关注农民、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将是2004年中国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关于如何解决农民增收的问题,无论怎样,都离不开重新分配资源问题,因此,解决资源配置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数据统计说明,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大,影响了农村的消费市场。拉动内需关键在农村。农民收入水平低,收入提高缓慢的现状不解决,进一步拉动和扩大内需是很难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目前变得十分迫切,使全体国民尤其是农民分享现代化、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收益,不仅是解决公平问题,也是解决长远的效率问题。而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真正做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温家宝总理曾提出,今后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推进四项改革,第一项就是农村改革,农村改革包括农村税费改革,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对农民补贴方式的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农村医疗制度改革。而任何一项改革都会改变已有的资源配置的状态,从而触动原有的既得利益格局,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和准备。
  七、政治体制改革:急速展开还是稳妥推进
  2003年,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最大亮点是新一届领导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彰显无余。而刚刚开始的2004年将是新一届领导继续拓展“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并将取得巨大进步的关键一年。在过去的几年里,政治体制改革方面有过很多重大的举动,譬如政府审批制度的改革、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以及《党内监督条例》的出台等,说明执政党已经开始从制度上探索和推行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事实上,现在的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齐头并进、对旧体制形成合围之势的过程。2004年,政治体制改革将围绕着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是政府职能的转变,二是执政党执政理念的转变。现在的政府还是管得太多,因此,在2004年,政府必须削弱自己的某些职能。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对于什么是政府、什么是党的领导的认识与过去将完全不同,执政党必须转变自己的理念,即政府是为百姓服务的,如果没有这个理念的转变,政治体制改革就将成为一句空话。
  八、行政体制改革:管什么和不管什么
  行政体制改革是打造一个全新政府的前奏,已经成为最近几年政府体制改革的突破口。2004年行政体制的改革还会紧紧围绕着政府职能转变这个核心展开。目前政府职能的转变仍然十分不到位,而在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过去政府总是直接地去抓经济、抓项目、抓投资、抓国有企业。现在大家都意识到政府的这部分职能应该弱化,但问题是现在过分地强调在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需要弱化的部分,却忽略了其中应该强化的部分。现在政府工作中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大量的工作不到位,很多属于政府该做的事情政府没有做,而这部分工作恰恰是需要政府强化的地方。譬如说大量的流动人口、农民工进城、这些人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等。现在都在笼统地说政府不能管那么多事情。政府于是一味地往后退。结果把一些应该加大投入的职能也交给了市场,像卫生领域交给市场后医院都为了挣钱,结果老百姓看病越来越困难。还有教育交给市场后暴露出的问题也不少。因此,2004年行政体制的改革应该以强化政府的职能建设或者说完善政府职能建设体系为重点,其中应该重点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这两项职能。
  九、弱势群体问题:动心还是不动心
  
跨进2004年后,让人们关注的事不少。然而,最牵动人心的当数普通百姓尤其是弱势群体生活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岁末年初,一场声势浩大的“清欠风暴”,让无数农民工兄弟及时拿到了工钱。国务院提出了3年内基本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同时,人们也不会忘记2003年那个到处是口罩、四处弥漫着恐惧的春天。然而,进入2004年,始料未及的是,禽流感、猪瘟、口蹄疫相继在周边国家发生,又在百姓心头蒙上一层阴影。还有,对百姓而言,就业是“民生之本”;对处于弱势地位的下岗失业人员而言,再就业更是“天大的事”。还有物价,老百姓居家过日子对物价历来敏感,去年让他们心绪波动的不仅仅是粮油及副食品价格上涨,与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水、电、气等价格也有所抬头。有人把2003年称为“我国城市公用行业改革元年”,随着这一改革进程的加快,一段时间以来,各大城市公用行业出现新一轮涨价势头,这让老百姓心里直打鼓:新一轮改革是不是新一轮涨价潮?还有,在2004年,拆迁户的合法权益能否将受到法律的保护,征地能否给农民以保障,物业管理,能否有法可依,等等。
  十、国际问题:大国国民理应关心国际大事
  朝核问题前景如何?虽然朝核问题短期内会取得一定进展,但长期而言不容乐观,因为美朝两国缺少相互信任,对立因素相对复杂。中国在朝核问题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不仅为了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也为自身经济发展创造一个有利环境。朝核问题的解决前景取决于几大因素:其一,美国决策结构中新保守主义和温和派的力量对比。其二,全球力量的消长对美国的影响程度,例如伊拉克问题能否顺利解决,恐怖主义是否得到有效遏制。其三,朝鲜方面能够做出多少让步,中国的积极干预也不容忽视。当萨达姆被美国人活捉后,人们不禁又“念”起了本•拉登的下落。虽然萨达姆这位“大话英雄”在审讯时仍然慷慨陈辞,但人们更关心是这只已折翅的巴比伦雄鹰,将会等到一个怎样的未来。由于未来伊拉克的新政权非常脆弱,所以其结果取决于各方政治需要,而美国因素尤为重要。判处萨达姆死刑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为目前联合国和很多西方国家都反对死刑。所以审判的结果也许是这样:临管会可能宣判死刑,但在国际社会的反对声中,美国再次表现其“仁慈”的一面,出面干预而改判萨达姆终生监禁。萨达姆将在伊拉克服刑,了其残生。
【转自环球纵横http://www.globbs.com/bbs/plus_adv_get.asp?get=328】
巴基斯坦为什么在大批采购“枭龙”
的同时还要大批采购F-16C/D战机?
  作者:茂盛的常青藤 6月29日
  近一周时间来,广大关心中国军事报道的网友们会在网上发现一则前后矛盾的消息,一是巴基斯坦宣布一次采购150架“枭龙”战机,并已经在中国的援助下在国内的某飞机修理厂安装了生产线。另一则消息则让人想不到,就是巴基斯坦官方在其后又宣布,要从美国采购多达75架新型的F-16C/D作战飞机,并且还要另外采购11架二手F-16战机(采购一架最新型的F-16C/D型战机约需3000多万美元,一架二手F-16A也需1000万美元,如果这些飞机全部购买成功,至少需要花费巴国23.6亿美元)。面对这样的消息,网友们议论纷纷。因为大家都知道,由于经济发展遇到困难,巴国每年的军费开支仅有30至40亿美元,而采购这些美国飞机,加上自己生产“枭龙”战机,总共需要花费40多亿美元,巴国在经费这么缺乏的情况下,根本负担不起。还有一些网友对此发表评论说,这样的情况对“枭龙”的成批生产不利,甚至会影响到“枭龙”发展的前景,因为毕竟“枭龙”还是巴基斯坦提议并部分投资研制的嘛,如果连研制出资和装备国都不感兴趣,这样的飞机还有什么发展前景呢?另外,F-16机的技术进步有目共睹,这从美国为以色列和阿联酋生产的52批以后的机型就可以看出这种飞机的战力得到了快速的提升,不但电子设备水平比原先的F-16有了很大提高,而且在加装了两具“保形油箱”后,其作战半径达到1900公里,处于世界歼击机航程的最大领先者,该机的整体性能甚至可以威胁到欧洲和法国“三代半”战机的市场,难道巴国就因为这个而就要放弃“枭龙”?为了和广大网友弄清这件事,我认为有必要对此事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此事未来的发展。下面,根据到处搜集到的信息,我同广大网友共同探讨出现这种反常现象的具体原因。
  一 首先要弄清“枭龙”战机到底能不能满足巴基斯坦和中国应对未来高科技战争的需要。首先,我们看到,成都飞机公司在“枭龙”冻结设计图纸到试制出01至03架样机后的这4年里,在科研上又出现了巨大进步。从我们收集到的信息看,成都飞机公司及其下属企业研制成功了战斗机“数字尾喷口自动调节”技术,“三余度”电传操纵系统技术,“玻璃座舱控制技术”,“数据链传输控制技术”,“新型电子对抗系统”,“新型空战光电控制系统”、“机体离子隐形”、“机体涂料隐形”等一大批三代战机急需的高新技术成果,如果将这些高新成果应用与我国正在研制完善的歼-10战机中,将使歼-10战机的性能达到和逼近美国F-22战机的“四超”(即超机动性、超音速巡航、隐形、高信息化)优势,直接逼近国际战机科技前沿,甚至使美国这样的军事霸主在企图直接干预中国内政的时候有了危机感。由于巴国直接派有经验的飞行人员到成飞参与了“枭龙”的研制,他们不会不知道成飞取得的这些巨大科技成果,也一定会看到正在等待试飞的多种改型歼-10咄咄逼人的巨大优势,通过与国内沟通,巴国一定会强烈要求将准备用于歼-10或未来新歼的这些成果应用于已经定型的“枭龙”战机之上,并强烈要求提前参与到歼-10的科研中来。巴方的这些要求,我们已经从媒体的报道中得到了一些“端倪”。从目前公开的途径中,我们已经得知,“枭龙”在设计图纸“冻结”后,仍旧获得了巨大改进,最主要的改进有:  
1 将原设计中该机的传统操纵系统换装成2余度电传操纵系统,将来可能还会改成我国歼-10上所用的3余度电传操纵系统,通过这样的改进,使目前该机的水平机动性已经达到或超过了巴国所拥有的美国F-16A战机的水平(据巴国试飞员和巴国官员透露);
  2 由于采用了“数字化尾喷口调节技术”,使“枭龙”战机发动机在各种空域高度的的实际工况大为改善,使其最大载油航程从原设计的3000公里,提高到3500公里以上(据该机总设计师杨伟透露),这就是说,该机的作战半径已经达到1500公里这个国际公认的先进水平,这些飞行指标已经接近和达到了国际上最先进战斗机的续航标准。
  3还由于数字尾喷口技术的应用,“枭龙”还将达到较低标准的超音速巡航的能力(目前印度装备的俄、法先进战机均无此能力),据巴方人士说,这样的能力在实战中,特别是在遇到多批次集团空战时将能够取得以少胜多的效果。
  4 巴国从国际航空电子设备制造大国采购到新型的雷达电子火控系统,并从中国获得了中远程空对空导弹装备该机,使“枭龙”不但让巴国第一次获得了急需的中距离空战能力,而且造成“枭龙”飞机在总体作战性能上远超该国拥有的F-16A型机。
  5 由于巴国自己参与该机的制造,使该机的维护费用远低于其从法国进口的幻影等机型,总体效费比将远超国际上其它三代机。
这5 个主要原因使国力不强的巴国在拥有该机后,将能在未来10至15年内达到抗衡印度空军的能力。由于该机在最近二年取得的巨大进步,连原先并不看好该机的中国也忍不住采购了200架用于装备本国的空军。既然如此,巴国为什么还要大批采购美国战机呢?他有这个经济能力吗?因为根据巴国财政状况窘迫的具体情况看,连美国军备官员都说巴国根本买不起这样一大批现代化的F-16C/D(如阿联酋和以色列最近二年购买的最新型F-16I等机的售价达到4000多万美元,而巴基斯坦采用自己参与生产的“枭龙”每架连1000万美元都不到)。网友们看到这里会问:连买都买不起,为什么还这么起劲的折腾呢?请看下文:
  二 巴基斯坦突出的忧患意识决定了他不能只盯着眼前的利益。由于巴国的综合国力远低于它的死敌印度,使巴国不能指望在军队的规模上或军事技术上大大领先印度,只能咬紧牙关用有限的经费在关键领域去发展能“平衡”印度的军事科技才有安全感,在他们独立的这几十年中,每当他们和印度爆发大规模军事冲突,他们都是依靠空军的出色战力,一次次地在陆军处于劣势的时候,依靠空军的殊死搏斗,重新获得战场上的主动权,转危为安。在他们的眼中,加强和提高空军的战斗力是他们的重中之重。他们是世界上除了以色列,第二个在没有强大航空工业的情况下,拥有一支战力精湛并受到世界瞩目强大空军的国家。这几十年来,巴国空军和以色列空军一样,密切地关注和研究空战战术,用各种方法改进和提升现有战机的性能,在多次实战中令人骄傲地取得了“以劣胜优”的战果。巴国要想在印度的强大压力下幸存下来,一定要在关键领域取得掌握超过潜在敌手一个档次以上的军事技能,才能在政治、外交中获取主动。当1999年印巴两国在“锡亚琴冰川”争端中大打出手时,除用陆军防空兵器击落两架印度战机外,巴国空军还取得了用从中国购置的落后歼-7P战机击败了印度空军的苏-30和幻影2000战机组成的空军编队这样震惊世界的奇迹。当印度大骂俄、法的战机不顶用,以后要用更新式的战机取代从这两国进口的战机时,巴国不也同样捏了一把汗!因为他们与印度不同,如果打了败仗,作为小国、弱国的他们就没有退路了。所以,当他们手里紧攥着“枭龙”这个无价之宝时,眼睛却还紧盯着中国的歼-10。但由于技术上的敏感程度,使中国友好地拒绝了巴国在近期加入歼-10的研制请求后,美国出手了,提出恢复向巴国提供F-16战机的建议,而我们也看到,这张从天上掉下来的牌,正好给了巴国在舞台上进行施展的机会。他们超出国力的举动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及早地介入中国歼-10的研制工作,为今后能廉价、尽早地、更有效的掌握歼-10战机及其一整套改进技术和工艺,为巴基斯坦今后30年的国防安全作出努力!最近,我国官方从网上放出风来,说歼-10我军只装备30架。至于为什么,我们这些平头百姓是不可能获得事情的内部消息的,我们只能从大量矛盾百出的信息泄露中,分析掌握其中的奥妙。那么,既然我们知道巴国的意图,那么,在探讨“枭龙”的前景时,不可避免地也要研究歼-10的发展究竟是否继续,还是象我国官方预言的那样,我军只装备区区30架,然后就收兵大吉了呢?这不但关系到能够让巴国及早介入歼-10的研制,也关系到广大网友所关注的:难道中国花了20年时间和巨大代价发展的歼-10就要寿终正寝了?是否如此,请看下章:
  三 判断歼-10今后有无发展余地、怎样发展。根据最近二年来我在网上持续不断地搜集到的信息显示,我认为歼-10不但不会停止发展,而且还有可能发展成一个在国际上享誉盛名的庞大武器系统,一个能在今后30年让世界刮目相看的高档军用飞行器系列。我的主要根据是:
  ⑴成都飞机公司及其飞机研究院,发现并重用了一个象杨伟这样一个天才飞机总设计师,在他的组织和带领下,他还卓有成效地领导着一个同样由天才年轻设计师组成的科研群体。正是由这样的天才和群体组成的团队,使成飞的科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点是成飞所研制的新机不断涌现,各种新思路不断的在实践中得到发展。根据我的预计,成飞的进步还会在未来许多年间不断出现更好的消息。我所担心的是:如果我国国家想让这么富有朝气的团队在今后持续不断地高效运转下去,如何做到“多劳多得”,留住人才,是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课题。
  ⑵成飞对歼-10所进行的异乎寻常的保密措施说明了什么?广大网友近两年看到,在2002年珠海航展上没有露面的歼=10,在去年的珠海航展上还是没有露面,究其原因,我认为无外乎是考虑到保密问题。有什么可保密的呢?当然是歼-10的战技术性能,以及采用的各种高新科技了。我国军方为了在未来台海战役中获得主动,不惜放弃几乎到手的经济利益,将歼-10的保密工作做到了如此地步,说明了中国军方要拿歼-10作为“奇兵”的决心。
  ⑶歼-10面临发展成“一机多用”、“一机多型”、“一型多款”的空战平台的趋势。杨伟等人在面临中国发动机始终处于“心脏病”,使新机研制面临重大考验的情况下,非常聪明地采用“妥协”的方法,采用国产老式发动机在新的机型中担当大任。他们发挥总体集成能力,将比较落后的部件经有效集成后,达到总体性能世界领先的水平。你看,如果不使用俄罗斯的AL-31F发动机,他们不是也能使歼-10的总体战力出类拔萃吗?譬如,就拿“双发”歼-10来说,它肯定不是使用两台AL-31F发动机,因为这么大型的发动机在它这一档次中,属于推力过剩了。我们在这两年中,已经看到了“双座”对地攻击型歼轰-10,又看到了“双发”制空型歼-10,最近又看到了安装了着舰尾钩的舰载型歼-10,今后会不会出现侦察型歼侦-10,或者空战指挥机歼警-10,或者是空中加油机歼油-10?我看这些型号都会实现。另外,可能还会出现能与美国F-22相抗衡的、能够隐身和超音速巡航作战的“超级歼-10”?我看可能也会在不远的将来实现。网友们会问我:你把成飞的杨伟一帮人表扬的那么好,有什么根据啊?请网友们给我点篇幅,听我漫漫道来:
  ⑷从传说要停产和歼-10的变形机中瞧见端倪。首先,我要提醒网友们,还记不记得几个月前,从沈飞传出的一个惊人消息:歼-11停产了!接着我们又听说中国与俄罗斯签定了购买54台AL-31F发动机的协议,并已经完成交付,接着,我们又听说中国又向俄罗斯购买了300台AL-31发动机的传闻。过了不久,我们又听到中国官方媒体大肆宣传,中国的航空发动机研制取得了突破,将军给新型发动机“命名”等新闻,让关心中国强盛的网友大喜过望,以为中国的WS-10A、秦岭、泰山等发动机都已经成批投产了。可是还没等到网友高兴多久,又听到中国向俄罗斯再次购买400台RD-93发动机用于生产400架“枭龙”的消息,这一下,兴高采烈的网友们沉默了。其实,中央新闻媒体出这样的洋相不止一次了,他们由于不懂业务,会把航空发动机研制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成果,吹嘘成总体成果,所以让广大网友一会儿高兴的上天,一会沮丧的下地。这不奇怪,大家再经历些年,就见怪不怪了。有关中国军用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和生产,我在今后有文详述,在这儿就不多讲了。根据我的分析,中国这一段时间,采用AL-31F发动机的歼-10A可能只会生产30来架(这个数量恰好是成飞组装厂房一次性排列组装新机的最大容量),另外,根据中国和巴基斯坦的急需,可能会采取集中人力物力的方法,抢先完成400架“枭龙”战机的生产(按成飞过去每年只生产20多架的生产能力,中国完成份额规定的250架“枭龙”生产你们看要多少年?)。先完成“枭龙”的生产任务,再集中力量完成正在开发的歼-10系列的大规模生产和装备。
  ⑸尽早邀请巴国派人参与战机的研制与歼-10的保密不利。众所周知,中国和巴基斯坦在航空科研上互通有无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的事了。中国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就陷于“文革”的内乱,直到70年代末才开始改革开放,在这期间,中国的军方和科研部门的科技水平实际上被外国拉开了一个20至30年的空挡,在此期间,中国军方只有从巴基斯坦了解一些外国航空的先进科技,巴方在很多方面,向中国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情报和先进的科研成果,这些东西的取得,对帮助中国赶超世界先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譬如,巴国在采用世界先进科技改进中国研制的“歼-6”型战机,使该机在战争中对抗比它高一档次的印度飞机而毫不落下风,被中国的航空界传为佳话。这次巴国派遣参与研制“枭龙”战机的两位飞行员,都是在美国参与过培训,有着数千小时驾驶经历、数百小时驾驶F-16战机的经验、还参加过印巴空战的精英,当他们把自己的经验和对新机的改进意见提供给方面后,我们就看到了在中国自己的飞机上出现的种种有益变化,比较典型的就是刚装备中国航空表演队的歼-7G型机,使用了“手不离杆全操纵”的技术,以及更加方便的座舱显示和控制等能够大大提高空战效率的技术等,这里面就有巴国科研人员取自美国F-16机的控制思路,这些宝贵的经验对提高中国空军的战力是非常宝贵的。另外,巴国本身就是一个对中国开放的外军先进武器的窗口,中国的军事专家和科研人员可以毫不费力地在巴国试飞和研究外国的先进战机等这些不容易在别国获取的宝贵经历。由于巴国同样也将从中国进口的飞机、设备提供给美国、英国以实际试飞中国的战机,所以中国过去售巴战机的一些秘密,同样也被美国等国获取,这也是中国不愿让巴国及早介入歼-10的研制工作的一个主要问题。我估计,等这一段时间过后(即400架“枭龙”生产完毕,出口型的歼-10开始摆上台面时,也就是巴国介入歼-10研制的开始)。
  根据上面的分析,网友们可以看出,巴国宣布大批采购美国的F-16战机,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完全是为了早日介入歼-10的研制。网友们:你们相信吗?如果不信,咱们以后见!
1997年台海危机涉及中国间谍案全解密
刘连昆是两岸第一位同时拥有少将身分的间谍,曾在解放军总后勤部军械部任军械部部长。九九年,刘连昆少将和邵正宗大校被解放军军事法庭秘密审判处决那一案件引起中南海的震动,也严重破坏了台湾渗透中国 军方的力量。刘连昆这样一位堂堂的解放军少将,又怎么成为台湾间谍?他到底为台湾提供了什么样的情报,最后又是因为什么原因被中共抓获?
  刘连昆同时在两岸拥有少将身分达七年之久,是台湾国防部军事 情报局改制以来最重要的策反工作,代号「少康专案」。国安局长丁渝洲曾形容少康专案是军情局的「镇山之宝」。刘连昆从一九九二年正式加入台湾军情局工作,至一九九九年被北京当局逮捕、处死,七年期间提供无数重要情报给台湾,被认为是中共建政五十年来最严重的间谍案。
  据美国《世界日报》(6.26)报导,江泽民的亲信、解放军总装备部部长曹刚川的周边人士,数年前也曾被刘连昆渗透策反。香港媒体报导称,刘连昆军中人脉很广,在八○年代大陆武器发展和售卖的黄金时期,刘连昆和一批负责军工武器系统的主管们居功不少。刘连昆与这批少壮军人,包括贺平(邓小平女婿)、粟戎生、贺鹏飞及曹刚川均有交情。
  间谍这最古老的行业,随冷战结束似乎没落了,但在两岸,因意识形态对立增强,反更形活络。前军情局长殷宗文在八九民运后强化 「进入大陆、建立据点」的活动,更催化了刘连昆事件。
  事件的高潮是九六年叁月台湾总统大选时的军事演习。根据刘连昆提供的情报,演习的底线原先是:实弹射击、越过海峡中线、动员 潜舰、攻占外岛。整个演习的预算,解放军编列了四十亿人民币以上,约合台币近二百亿元,规模惊人。
  但在演习前,台湾开始展开反制的军事部署,同时美国也表达强 烈关切,及派出两个航空母舰战斗群。中 共高层因此担心爆发大战, 立即下达「三不原则」:导弹不飞越台湾本岛、战机和军舰不过海峡中线、不占外岛。这些讯息,透过刘连昆即时提供,让台湾领导人「 老神在在」,顺利完成选举。
  至于台湾如何和刘连昆搭上线,主要和中共大校邵正宗有关。
  少康专案殷宗文亲自主控邵正宗和刘连昆同在总后勤部军械部任职,刘是军械部部长,邵则是职级较低的大校处长。根据邵正宗被捕后向中共国安部人员透露,他是一九九一年正式加入军情局的工作,被台湾方面封以「少康一号」,在他的积极运作下,中共军方层级极 高的总后勤部军械部部长刘连昆少将才愿意加入台湾军情局的工作。
  台湾方面成立的「少康专案」,则以争取「少康二号」刘连昆为 首要目标,并决定由前军情局局长殷宗文亲自主控这条「大线」。九 二年十一月,台湾方面派出军情局第六处王姓上校副处长,加升一级,以少将身分前往大陆,亲自争取刘连昆为台湾工作。
  台湾代表在当时担任「少康专案」驻港「越界交通」(跨区联络人)安排下,住进广州「白天鹅宾馆」。此时,安排会面的邵正宗正式告知刘,台湾代表抵达的消息。刘人在北京,如果搭机南下,要向上级请假,行事机警的他,改搭火车南下,花了一天半时间,才住进了白天鹅宾馆。
  见面礼两万美金的红包
  紧张的时刻来临,如何确定这场高层谍报会不是陷阱。台湾方面先由「越界交通」与刘共进早餐,探个口风。王姓少将则单独前往双方预定会面的广州越秀公园,沿路则在新华书店等地点暂停,观察有无被中共人员跟监。
  进入这座位于广州郊区的公园后,双方人马保持可见的距离,然后利用无人的羊肠小径,爬上隐密的山岗,于大石上席地而坐,展开两岸情报圈首次层级最高的「目视接触」。刘开始有点紧张,会后双方分别前往广州「东方轩」酒店聚餐时,气氛才转为轻松。刘连昆当场还点了一瓶茅台酒,双方闲话家常,完全看不出是一场惊心动魄的间谍会。
  在这场间谍会中,台湾告知了刘的待遇、联络方式、重点工作。待遇比照国军少将编阶,月薪是每月三千五百美金(以九二年币值计约新台币九万元),工作奖金另发,每批情报少则台币四十万元,多则百万元以上,并代为转存于海外银行专户。退休后由军情局照顾生活及福利,并依个人意愿安排至国外或台湾居住。为表示对这次会面的重视,台湾方面拿出两万美金红包,做为见面礼。
  双方闲聊过程中,刘连昆透露是东北齐齐哈尔人,一九三三年生 ,中共后勤学院毕业,长期负责军械采购和产制,当时担任军械部长已六年,常出席各军总部重要工作会议,接触各种极机密资料。军中人脉甚广,与中共将领洪学智、赵南起、刘华清均熟识。
  当天,刘连昆并透露,“六四” 天安门事件时,他曾发表同情学生的 言论,因而遭到上级警告。而反对镇压学生的叁十八军军长被拘禁时 ,他还曾托人请代为营救。不过真正令其不满的是,他希望升中将后退休,但中共军方未予理会。刘连昆在酒后透露,其任内因采购军品 ,得罪中共元老彭真的子女,同时,军委会副主席张震也刻意打压他 。
  刘连昆于是成为两岸第一位同时拥有少将身分的间谍。
  九四年我代表入境被盯哨
  「台湾的刘少将」参加情报工作后,态度积极,表现优异。例如,中共新购苏恺廿七战机后,刘立即提供了驻地湛江、芜湖,导弹放置的杭州空军军械库、及洛阳维修厂等地详情,另外,他也提供过中共应急机动作战部队番号、驻地、及军演状况。
  九四年,军情局再度派出代表密晤刘连昆,主要任务是希望再上一层楼,建立更高阶的网络,收集中共对台作战纲要及预警情报,并向刘探寻是否有合适接班人选。
  但是,这次台湾代表从澳门拱北关入境时被中共广东国安厅的人盯上,虽然利用了广州警备区的bmw豪华轿车代步掩护,但从下榻的「华厦大酒店」一路被跟踪,中共两人一组利用机动性高的机车对付bmw。台湾代表从原先会面的地点「白天鹅宾馆」佯装先开往「东方宾馆」,但仍无法摆脱,只好冒险硬闯「白天鹅」,幸好中共人员因人手不足,未立即跟进旅馆,台湾代表终于在房间中见到刘连昆,双方短暂交换意见立即分手。
  当晚台湾代表不经意放出次日将下乡游览的讯息,但隔天一大早 却直奔广州车站,摆脱盯哨,快速离开大陆。   
曝光与过分利用刘有关
  整个过程宛如00七电影,中共为何没有马上逮捕台湾代表,主要是想抓大鱼,知道大陆主角是何许人,所幸刘连昆并未被发现。事后台湾秘密调查,发现出卖这次行动,竟然是香港站的专员,随后诱捕回台判处无期徒刑。
  这次行动,刘连昆提供了二十件重要情报,并包括一份可试图策反的中共将领名单,刘连昆表示,如果没有中共的盯哨,甚至可安排台湾代表到北京会见一位更高层的将领。
  根据北京消息,刘连昆和邵正宗的情报网络确实在暗中吸纳解放军的高层将领及情报。江泽民 亲信、解放军「明日之星」、四大部长之一的总装备部部长曹刚川,在任副参谋总长期间,邵正宗就奉刘连昆指示,向曹刚川周边人士进行策反。曹刚川与刘连昆均先后在总后勤部军械部任职。刘连昆后来曝光,虽然过去有人说是肇因于前总统李登辉的「哑 弹论」、「十八套剧本说」。然而国安局了解内情人士透露,其实和军情局内部人事倾轧、争功,过度利用刘连昆的关系更大。在他为台湾工作的七年间,许多台湾军情局官员,包括前局长殷宗文等,因着刘连昆提供的珍贵情报,获得高额奖金、升官,甚至高层宠信。
  为了争取绩效,舍不得放弃「大鱼」,是情报工作的兵家大忌。台湾不断利用高额工作奖金,引诱刘连昆继续冒险。更令人痛心的是,还有国安官员鼓励刘提供中共原始文件,因为和影本比起来,真本 可以让经办官员和刘连昆同获五倍以上的奖金。由于人人想分这杯「 肥羹」,变得多人经手刘案,「线民」身分终于不保。情报局虽在刘被捕后,成立「运通专案」检讨,并撤换至少一名少将级主管,但仍难弥补巨大损失。因为情报单位的争功诿过,损失的还不止「少康案」,过去两年,还有敌后多名重要干部被捕。
  巧合的是,台海双方在检讨刘案时,均将其视为六十年代初,苏联着名间谍「潘考夫斯基」的翻版。潘考夫斯基在古巴导弹危机时,提供苏联弹道导弹发展关键情报给美国,协助美国政府和平解决危机,但却因为西方情报单位尔后为了绩效、过度利用这条线,同样导致他曝光、最后被枪决。
  刘连昆生前为台湾工作,是否有多么崇高的理想,现在不得而知 。但他曾对一位(台湾)军情局代表说过:「你是我的知交」。 爆出一九九六年台海危机期间,大陆解放军内部强硬派曾在秘密会议中,真的主张要用导弹攻台,甚至要在台几个小区域用小型核弹轰击,只是当时由被台湾策反成了台间谍的解放军总後勤部部长刘连昆极力反对下,才避免了一场血肉战争。可是由於李登辉总统为了自我炫耀台掌握了大陆九六年在台海演习发射的导 弹是空弹,使台在大陆布建的情报网曝光,稍後更导致台策反大陆两名解放军 将领被处死,李登辉在东窗事发後,对谍报人员更采取“过桥抽板”的态度。
  事缘九六年台海危机中,「大陆演习导弹所发是空弹」的消息,是透过刘、邵与张志鹏的管道带回台湾。不料李登辉政府轻易的说出了这项机密情报,由於参与大陆解放军演习会议的将领,不足十人,台湾竟能知道「空弹」的精确消息,触发大陆去年初大规模搜查台谍,刘、邵二人被抓,并於去年八月十五日被处决,此案株连共廿四人。
  张说,他曾因李登辉两次提出「明统暗独」的言论,向当时任情报局长的殷 宗文表示,不愿为这样的国民党力,但殷向他拍胸膛保证,国民党绝不搞台独。
  东窗事发台无意援救。在东窗事发後,张仓皇逃离大陆,在台湾也差点流落街头,至今只收到军情局十五万新台币,殷也称病一再拒绝接见他;邵的沈姓女友亡命欧洲;台商姚嘉珍被大陆判刑,台政府却无诚意援救。
  台湾国防部及所属军情局表示,由於台在大陆情报工作,涉及机密,为保障情报管道安全,不对情报问题作任何评论。
  在1996年台海危机解放军向台湾试射导弹期间,由于李登辉一句”共军打的都是空包弹,天一下雨就点不着了”,北京当局察觉解放军高层内部有间谍,并於去年三月侦破台湾间谍网,处死为台湾提供情报的解放军少将刘连昆和大校邵正忠。如今,此案中其他为台湾做间谍的人如今有的逃亡外国,有的被中国关押,而台湾政府和军方对此不闻不问,让”曾为党国效力”的情报人员生死听天由 命,令仍然”活跃在情报工作第一线”的台湾间谍们心凉胆寒。
  被台湾军方特务有关命名为”国府001号情报员”的老牌间谍张志鹏3日不甘沉默,□国府立委周锡玮一起举行记者招待会,声泪俱下地控诉台湾政府不顾自己情报人员死活的恶劣行径,并详细披露台湾间谍案的始末。
  在间谍活动中被称为”张董”的张志鹏说,他十八岁到日本士官学校受训,抗战期间被军统特务头子戴笠吸收,在日军里从事敌後工作。抗战结束任国军陆战队少校营长,大陆沦陷随国民党逃往台湾,後退役移居香港作生意,暗地仍协助台湾情报员在港活动,至一九八○年港英府政治部发觉,要求他离境,他就退出军情局工作。
  一九九○年台湾军情局长殷宗文得知他在中国大陆作生意认识很多将官,尤其与军械部关系良好,就求他继续帮忙,”为党国多做点事”。
  北美《世界日报》引述张志鹏说,刘连昆、邵正忠在大陆位高权重,在海外也有百万美元存款,生活无虞,但不满北京政治环境及人权且向往台湾民主自由。九○年他经由邵的女友、大陆医生沈小丽先被策反,由於台湾未曾有官阶这么大的敌方情报员,被军情局编号○○一专案,至九叁年又藉机策反少将刘连昆,与刘这一线改编为○○一,与邵这一线改为○○二。
  张志鹏回忆说,”谍报工作是提着头干的”。九二年邵正忠和女友沈小丽一度认为东窗事发,打算逃到台湾,邵趁公务考察之便到香港和张志鹏会合,沈留在深圳清水湾饭店等候,当时的军情局处长(现任副局长)翁衍庆假扮渔民,从台湾带邵、沈的台湾护照及沈的台胞证,搭渔船偷渡抵港。虽然证件没问题,但香港海关发现台胞证关防印泥颜色不对,脱身计画被迫中止。後来邵先回大陆,发现事迹未败露,九三年邵退出工作後,翌年退休。三年前沈小丽则由他的香港公司作保,以她儿子在西班牙念书为名,赴西班牙居留迄今。
  而刘连昆和张志鹏情同兄弟後,也被吸纳进台湾间谍组织。刘常将公文带回家里利用半夜拍照,有天深夜被长期因心脏病卧病在床的太太发觉,和刘大吵大闹,摔坏相关器材,以自杀要胁刘不要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