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生回味的50句凡人语(26-30)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331296.html
26、要让事情改变,先改变我自己;要让事情变得更好,先让自己变得更好。
27、美好的生命应该充满期待、惊喜和感激。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别人才会看得起你。
28、最快乐的人并不是一切东西都是最好的,但他们会充分享受自己已有的东西。
29、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30、假如一千个人从我身边踏过的,我也能听出你的脚步声,因为999个人的脚是
踏在地上,只有你的脚步声是踏在我的心上。
今 日 看 点 : 2009–04–05 ▲◆★●■☆
菲律宾出狠招,将在黄岩岛驻军移民!
http://fuxing.bbs.cctv.com/viewthread.php?tid=12023069
愚人节的《中法新闻公报》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9-04/02/content_904794.htm
朝鲜“卫星事件”的全景分析与战略评估
http://bbs.ifeng.com/viewthread.php?tid=3613639###
印度总统首访中国藏南地区 称保证军队不缺武器
http://news.ifeng.com/world/200904/0405_16_1091995.shtml
中国成立大智库 有些学者不看好
http://www.voanews.com/chinese/w2009-04-04-voa35.cfm
菲律宾出狠招,将在黄岩岛驻军移民!
http://fuxing.bbs.cctv.com/viewthread.php?tid=12023069
菲律宾总统阿罗约夫人不顾中国的反对,日前正式签署《领海基线法》,将中国的南沙部分岛礁和黄岩岛划入菲领土,此举凸显南海与东海的紧张局势进一步恶化。
中国已经就此向菲律宾提出严正交涉。据新华社报道,3月12日下午,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胡正跃紧急召见菲律宾驻华大使布蕾迪,就菲总统阿罗约签署“领海基线法案”事提出严正交涉。
胡正跃重申中方在南海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强调任何其他国家对黄岩岛和南沙群岛的岛屿提出领土主权要求,都是非法的,无效的。中方要求菲方恪守承诺,立即停止一切损害中国主权权益和使南海争议复杂化、扩大化的行动。
13日下午,中国驻菲律宾大使刘建超在马尼拉也向菲外长罗慕洛提出了严正交涉。
据香港媒体报道,目前除菲律宾佔领黄岩岛、日本侵佔钓鱼岛外,越南占据南沙岛礁二十七个,马来西亚侵佔南沙岛礁五个,汶莱、印度尼西亚也对中国海域内岛礁宣布主权。
香港舆论认为,中国南海、东海周边实际上形成“搁置主权在我,自行开发给人”的混乱局面。
此次黄岩岛危机与钓鱼岛危机同时爆发,由于黄岩岛地处南海以北海面,大有令两大海域争端联成一片的形势。
面临如此险恶的形势,中国方面迄今为止的反应却只有“严正抗议”四个字。
先是副外长王光亚委婉规劝,希望菲方“以两国关系大局和两国人民利益为重,以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为重”,然后是派出中国最大型渔政船赴南海执行护渔护航任务,最后再由驻菲使馆表示强烈反对和严正抗议。
这三步行动,温和迟缓,丝毫改变不了菲方行动。
这也形成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无论从领土面积还是军队实力来看,菲律宾都是弱国,宣布黄岩岛主权,可谓以弱凌强,太岁头上动土。但奇怪的是,“弱国”菲律宾真刀真枪地干,在岛上修了军事通讯站,派遣军舰巡逻护航,下一步就会模仿侵占中业岛的步骤,建立军事基地,向岛上移民,从而实现菲军民“共同开发”的目标。
中方在“严正抗议”无效之后会采取何种应对措施,令人关注。▲
愚人节的《中法新闻公报》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9-04/02/content_904794.htm
2009-04-02 光明网-光明观察 作者:毕研韬
对于4月1日发表的《中法新闻公报》,境外有媒体称“中法外交部突然发表了联合新闻公报”。事实上,早在两周前,就已有论者在境外新闻网站上建议,两国重新发表新闻公报为双边关系解套。
对于两国元首在G20伦敦峰会上会晤,我们更不应感到意外。今年2月份法国前总理拉法兰访华时就表示,希望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法国总统萨科齐能够在4月2日伦敦的G20峰会上会晤。
虽然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3月23日宣布,在4月2日开始的伦敦G20峰会期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法国总统萨科齐将不会举行双边会谈,但次日法国驻华公使郁白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这不是说不会见。我相信,离伦敦峰会还有几天,有些工作还可以做。”
3月26日《中国日报》的一篇文章引用中国学者的话说,虽然(中法之间在G20伦敦峰会上)没有安排双边会晤,“但(两国元首之间)也可能会有某种形式的互动。”境外媒体解读说,中国没有排除中法两国元首在伦敦会面的可能性。
笔者认为,《中法新闻公报》在两国元首当日会晤之前发表,足见两国外交部之间的“磋商”之艰难,也足见两国之间共识之勉强,同时也说明“两国之间”建立政治互信任重而道远。
对此新闻公报,有分析人士认为,法国外交部在西藏问题上的表态较以往“明确而坚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丁一凡表示,法方此次作出的表态“明确、完整”。
本次联合新闻公报的第一句为引言,之后的正文有四段,其中第三段专门阐述法国的西藏立场。其中最关键的表述是,“法国拒绝支持任何形式的‘西藏独立’”。笔者从法国驻华大使馆的官方网站上查到了该新闻公报的法语版,该句的表述是“la France récuse tout soutien à l’indépendance du Tibet sous quelque forme que ce soit”。
该句的核心是“任何形式的西藏独立”。中方的解读是,“任何形式的西藏独立”包括达赖喇嘛提倡的“大藏区”主张以及其他形式的西藏“半独立”和“高度自治”主张。
草民不清楚,两国外交部之间是否已就“任何形式的西藏独立”达成共识。如无共识,中方的解读就是“一厢情愿”。用网民的话说是“意淫”。中国在处理美军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以及德国总理默克尔会见达赖喇嘛时都犯了同样的错误,但愿同样的错误中国不会犯第三次。
《星岛环球网》的调查显示,63%的网民认为,《中法新闻公报》的发表并不代表萨科齐政府认输,高达84%的网民认为这不说明萨科齐政府真正改变了其西藏立场,62%的网民认为中法关系不会从此走出低谷(数据截至4月2日13:00)。这大致反映出中法关系的低迷不振已经对民间认知产生了深刻影响。(作者系中国传播学者)▲
朝鲜“卫星事件”的全景分析与战略评估
http://bbs.ifeng.com/viewthread.php?tid=3613639###
自2009年2月24日朝鲜对外正式宣布发射卫星以来,朝鲜半岛经历了一次不小的动荡,局势一度处于高度紧张。时至今日,朝鲜的发射计划已成定局,而美韩的态度则逐步软化。日本虽然声调不减,但其“拦截行动”非常有限,加之中、俄居中劝说和调解,“卫星事件”最终没有酿成一场危机,这实在是朝鲜半岛及其周边国家之大幸。反观这次事件,应该说是事出有因,影响不小,前景堪忧。
其一,朝鲜“卫星事件”决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朝韩关系严重恶化,促使朝鲜改弦易辙。李明博主政后,改变了原来对朝奉行的“阳光政策”,立场趋于强硬,并把韩美关系置于韩朝关系之上,使朝鲜对其失去信任,转而以强硬对强硬,“卫星事件”就是朝鲜对韩采取的多种反制措施之一。
(2)美国奥巴马政府上台后,主要关注点放在应对国内金融危机和解决伊拉克、阿富汗问题,对朝政策不积极、不明朗,朝鲜选择此时发射卫星,既能唤起美国和国际社会的重视,同时也正好利用了美国自顾不暇的空档。
(3)朝鲜已经拥有了最低限度的核威慑力量,当务之急是提升远程导弹技术,解决打得远的问题。好在发射导弹和卫星在初期运载工具方面具有相通性,只要掌握了这种技术,今后无论装载核弹头还是常规弹头,都可起到相应的威慑作用,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