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广电总局整治相亲节目严禁炒作拜金

好友间禁忌,你都知道吗?

http://www.ddhw.com/blog/viewblog.aspx?user_id=10161&msg_id=656

 

人的一生中,你会遇到很多不同的人,相对的有一些就会变成你的好朋友或仇人,甚至敌人……但重点是……你自己有想过是什么原因会因此演变成敌人,仇人或朋友呢?其实这有一些小小的注意事项给你参考一下~~希望对你交友有所帮助! 

 

朋友的禁忌: 

 

6、别以为你跟你的朋友,是那种可以互相模仿喜欢的东西。 告诉你:错啦~~~~每个人的审美观不同,模仿久了,只会让对方倒尽味口。因为朋友他会欣赏你自己喜欢的东西,而不是模仿你学你喜欢的东西。也因为你跟自己有所不同,他才会觉得新鲜。否则你喜欢的跟他喜欢的都一样,那就干脆自己跟自己当朋友就好啦。干嘛还找一个人来配合呢?所以,要学会懂的去喜欢欣赏对方的喜好。而不是学习!

 

今 日 看 点 : 2010-0611 ▲◆★●■☆

 

金正日实施第五次血的肃清 手段非常狠毒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98804

 

中国反对中医最激烈的十个名人

http://www.ddhw.com/blog/viewblog.aspx?user_id=23168&msg_id=179

 

中国财富高度集中基尼系数超过0.47

http://www.ddhw.com/blog/viewblog.aspx?user_id=23828&msg_id=228

 

看《台北故宫》 探神秘瑰宝 寻两岸血脉

http://web.wenxuecity.com/advpost/BBSView.php?SubID=advpost&

MsgID=716

 

俄罗斯专家质疑天安舰调查结论 难认定是朝鲜所为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news2/02/11078239/20100610/15975417.html

 

国家广电总局整治相亲节目严禁炒作拜金

http://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123383/c90

 

 

金正日实施第五次血的肃清 手段非常狠毒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98804

    2010-6-10:北韩国防委员长金正日自20世纪90年代正式上台以来,每次遇到重大局面就通过“血的肃清”来维持权力。近来为追究货币改革失败的责任,他对劳动党计划财政部部长朴南基处以枪决等,共铲除了100多名干部。有分析认为,这是金正日第五次实施大规模肃清。韩国政府安全部门一位官员表示:“过去金正日一直利用 ‘肃清的恐怖’控制干部。但似乎此次在内部遇到不少反对意见。”

  1992年10月,金正日发现苏联海归派军官批判北韩体制,便铲除了20多人,并免去300多名海归派的职务。当时主导肃清的保卫局局长元应熙中将被破格晋升两级,成为大将。当时金正日刚刚上任最高司令(1991年12月),通过肃清苏联派军官掌握了军权。

  金日成逝世(1994年7 月)后不久的1995年4月,北韩发生了“第六军团肃清”事件。有一些人认为第六军团(驻扎在咸镜北道)肃清运动是政变谋反事件,但普遍分析认为:“第六军团政治委员、咸镜北道党组织秘书、贸易公司总经理等20多人贪污外汇收入,扰乱指挥体系。”当时金正日派金永春(现人民武力部部长)大将前往形迹可疑的第六军团,冷酷地处决了涉案人员。据说,被处决的军人就达到数百人。凭借这一功劳,金永春晋升为总参谋长(1995年10 月)。

  金正日最具代表性的一次肃清运动,发生在1997年导致100多万名居民饿死的“苦难行军”时期。当时金正日给劳动党农业秘书徐宽熙扣上“美帝国主义间谍” 的帽子,在平壤市民面前公开处决。这实际上是将粮食短缺的责任强加给徐宽熙。当时有2000多人被肃清,罪名是“重新调查朝鲜战争(韩国称 ‘6.25战争’、‘韩国战争’)时期的行迹后发现有间谍嫌疑”。

  但因“间谍调查”事件,出现太多受害人(包括被处决者家属达数万人)后,民心开始恶化,金正日便于2000年处理了所有曾经参与间谍事件调查的数十名干部,罪名是“被权力蒙蔽了双眼,挑拨党和民众的关系,中了敌人的奸计”。

  金正日曾于2004年将时任劳动党组织指导部第一副部长张成泽驱逐出权力中心,2006年将部分引入市场经济体制的朴凤柱总理等人免除职务,但没有达到“血的肃清”的程度。但随着今年初货币改革失败导致民心极度恶化,金正日便断然枪决追随其40年的亲信朴南基等人,再次启动大规模肃清运动。北韩内部消息人士称,政府方面声称干部贪污腐败导致民不聊生。

  但内部氛围却与以往截然不同。北韩的消息人士称:“如今北韩居民也已经发现问题。众多干部质疑‘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百姓则质疑‘肃清了又能怎么样’。”

  近来访问中国的北韩人当中有许多人认为“内部动荡从现在开始”。今年晚春气温低于正常水准,农作物冻害严重,化肥也几乎断供,预计今年的农业收成很差。韩国开发研究院(KDI)本月7日发表一份题为《2010年5月北韩经济动向》的报告称:“北韩的大米价格和汇率再次暴涨。”干部阶层也开始动摇。在各机关单位,如果没有供应粮食的能力,高层领导必须下岗。

  众多老百姓抱怨说:“连朴南基都要被枪决,你算什么?”阶级秩序也开始出现动摇。韩国高丽大学教授赵荣基表示:“在世袭继承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又一次的‘血的肃清’。”来源: 朝鲜日报▲◆★●■☆

中国反对中医最激烈的十个名人
http://www.ddhw.com/blog/viewblog.aspx?user_id=23168&msg_id=179

1、鲁迅:“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或无意的骗子”

鲁迅1922年和1926年写的《呐喊•自序》、《父亲的病》中对中医进行严厉的批评批评,用辛辣的笔墨嘲讽了中医存在的弊病:故作神秘和玄虚、拼命捞钱、草菅人命的恶劣职业道德。并发誓‘决不看中医’。

2、梁启超:被割错肾还为西医叫好

1926年,梁启超因患尿血病,到北京一家著名西医院治疗。医生诊断说是肾脏的毛病,需要作肾切除。本来,梁启超的一位朋友认为不必割肾,劝他服用中药,但梁启超坚信西医。结果,在右肾被切除之后,他的病情仍无好转。医生于是又诊断说,病因在牙。在拔掉七颗牙齿之后,病情依旧。梁启超三年后死此病。即使在他明知自己被误珍误医之后,他怕因此影响西医在中国的声誉,带病撰文,要国人不要因为个别事故而全面否定西医的科学性。

3、郭沫若:“我一直到死决不会麻烦中国郎中的”

郭沫若宁死不请教中医的,因为他觉得若不如此便对不住我所受的教育。并希望盼望一切不甘居混沌的人,有是非之心的人,在这个地方不取模棱的态度。并断定:“国医治好的病,反正都是自己会好的病”。还绝对化地说:“中医和我没缘,我敢说我一直到死决不会麻烦中国郎中的。”

4、李敖:“中国历史上,根本没有真正的‘医学’”

李敖一直是反对中医的,早在1961年他就曾经发表废除中医的文章《修改“医师法”与废止中医》。他认为中国的医学史,并不是什么真的“医学”史,而是一笔道道地地的“巫医”史。

5、何祚庥:支持取缔中医

何祚庥评论中医的一个准则就是:是否符合科学的原理和精神。“从这个方面来说,我是支持批评中医的,我觉得那些呼吁取缔中医的言论大多数有根有据。”大家看病都选择西医,只有少数现代科学知识比较缺少的人才选择中医。

6、严复:中医缺乏实际观察和逻辑推理,将中医药归为风水、星相算命一类的方术

7、陈独秀:“中医既不解人身之构造,复不事药性之分析。……惟知附会五行生克寒热阴阳之说”

8、梁漱溟:“中国说有医学,其实还是手艺。十个医生有十种不同的药方,并且可以十分悬殊。因为所治的病同能治的药,都是没有客观的凭准的”;

9、方舟子:“中医是伪科学”

“中医的‘系统’,是一个未经实证也难以否证的系统,要接受它必须依靠信仰。因为这一套系统非常模棱两可,怎么说都说得通,所以同一个病人,让三个名中医来看可能就有三种说法。现代医学依靠的是客观的医疗手段,而中医看重的是主观的医术,而这种对个体的强调,正是宗教、哲学的一个特征。”

10、罗永浩:“中医骨子里是伪科学”

“中医骨子里是巫医继承下来的,从来没有科学,全是靠混人试来试去试到今天,瞎猫碰耗子也能治几种病吧。有没有副作用,不知道。中药从来不写副作用,是不是没有副作用啊?当然不是,它就是伪科学嘛,没有药检。”▲◆★●■☆

中国财富高度集中基尼系数超过0.47
http://www.ddhw.com/blog/viewblog.aspx?user_id=23828&msg_id=228

(美国之音2010年 6月 08日报导)世界银行最新报告显示,中国1%的家庭掌控全大陆41.4 %的财富;高收入的上市国企高级主管与社会平均工资差距达到128倍。

* 中国基尼系数超过0.47*

中国官方的新华网报导,世界银行报告显示,中国财富集中度远远超过美国,成为全球两极分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文章指出,用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上个世纪20年代创立的收入悬殊指标“基尼系数”来衡量,系数为0,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均;系数为1,表示绝对不平衡。 0.2-0.3之间表示“相对平均”;? 0.4-0.5为“偏差较大”; 0.5以上为“高度不平均”。

中国基尼系数从30多年前改革开放之初的0.28上升到2009年的0.47,而且目前“仍在继续攀升”。新华社说,这是社会利益共享机制发生“严重断裂”的显著信号。

* 财富分配与经济规律背道而驰*

中国收入差距明显加大,已经导致社会财富向少数利益集团集中,尤其向官僚利益集团和垄断事业集中,带来严重社会问题。

北京大学经济系教授夏业良接受美国之音记者采访时表示,实行市场经济的原始宗旨是给国民提供一个场地,让他们通过聪明才智来勤劳致富。但是,其结果却是目前的计划思维回归和资源逆市场化配置。

夏业良表示:“市场经济搞了几十年以后,市场经济中的机会反而越来越少,越来越不市场化,而是国家产生了计划体制回归的趋势,经济上出现严重国进民退的格局。市场机会减少之后,人们把注意力转移到对资源的垄断、控制甚至是掠夺上。权贵阶层掌控资源、掠夺财富,剥夺了普通人的机会。”

夏业良表示,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是通过市场自由竞争,让更加有能力的人获得更多机会而成为富人。那些能力不足和基础不够的人势必在差距中落后,不过,国家将通过税收和福利政策来救助穷人,使他们免于贫困。

夏业良说:“中国的富人并不是依靠自己在市场中的竞争而发达起来,他们依赖的是权势、掠夺、垄断和控制来获得财富。”

*改革开放好是好 只是机会在减少*

官方的新华社说,目前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3.3倍;行业间最高工资与最低工资差距为15倍;群体间收入差距也在扩大,上市国企高级主管与一线工人的收入差距在18倍数左右,与社会平均工资相差128倍。

北京大军智库经济谘询公司主任仲大军对美国之音表示, 社会制度畸形导致了中国的分配不均衡。

他说:“中国收入不均衡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制衡。财富的收入和分配过程中社会缺少对各种权力的制衡。政府想拿多少就拿多少;老板想拿多少就拿多少。没有一个讨价还价、互相制约的机制,国家收入分配肯定不均,财富流向肯定旱涝不均。总之,中国财富分配不均是社会制度问题。”

中国的“新周刊”曾经戏言,改革开放好是好,只是机会在减少。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孙立平说过,要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均衡机制;经济学家郎咸平则表示,要解决权力与财富勾结对公共产品掠夺的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与贫困研究中心主任李实对媒体表示,只有继续推动市场化,把一切权力限定在特定界限内,让普通民众获得平等竞争机会,拥有更大选择与发展空间,才是解决收入分配严重不公、贫富严重悬殊的根本之道。▲◆★●■☆

看《台北故宫》 探神秘瑰宝 寻两岸血脉
http://web.wenxuecity.com/advpost/BBSView.php?SubID=advpost&MsgID=716

    文章来源: 麒麟电视征文 2010-06-09 看《台北故宫》 寻两岸血脉

加州 馨梅 中国只有一座紫禁城,却有两座故宫博物院,一座在北京,另一座在台湾。从台湾到美国已经二十多年,我曾经去台北故宫,近距离接触那些流传千载的奇珍异玩,可惜我那时还在读国中,身处大殿之中,除了感觉到静默和严肃之外,并未领会到国宝背后的文化底蕴。而我想对身在大陆的国人而言,在经历了60多年的两岸隔阂之后,这些瑰宝依旧很神秘。

麒麟电视长城平台中福建海峡卫视正在热播的纪录片《台北故宫》,让那些沉淀已久的稀世珍宝,再次散发出迷人的光芒。

纪录片《台北故宫》共分《国宝迁台》、《北沟烟雨》、《青铜记忆》、《瓷中繁花》等12集,追溯了文物迁台历史和台北故宫现状,并对书法、绘画、青铜、瓷器、珍玩等台北故宫馆藏国宝一一进行介绍:铜器中的西周毛公鼎、散氏盘;玉器中的翠玉白菜、辟邪雕刻;书法中的王羲之《快雪时晴帖》,颜真卿、宋徽宗书法手迹;画卷中唐至清历代名家的代表作;瓷器中的宋、明、清名窑名家亲制品,官窑制御用艺瓷等,还有大量为目前有关当局秘而不宣的国宝级文物。

在台北故宫博物院65万件传世珍宝的背后,是一场人类文化史上空前的文物大迁徙。由于众所周知的隔绝背景,对大陆民众人来说,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国宝只是停留在想像和传说里,有限的文字叙述也只是片断和零碎的表达。纪录片《台北故宫》将60年来难见真容的台北故宫用影像深度呈现,打开了一代人尘封的记忆。

和纪录片《故宫》的皇家风范不同,《台北故宫》拍出了特别的民间亲情。整部纪录片吸引观众的不仅仅是台北故宫里的那些无价之宝,更是器物背后人的曲折命运和其中蕴含的深刻人文精神。

在看了国宝迁台之后我很是感慨,当年护送文物的学者们只是想让国宝远离战火,和这批文物辗转南北。但是当他们发现有生之年无法陪伴文物回到北京时,便用毕生来看护和研究这些文物。我们应该为今天还能够看到这些国宝,向这些前辈深深地鞠躬。

总导演周兵对文化的观察和表现非常平和、从容,无论是解说词的表达、朗读,还是故事的选取,都非常人性化,他把重心放在故宫人的故事当中,和一件件珍宝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让这些文物一下子都活了起来,看起来很感人。更为可贵的是,导演将历史遗物与现实结合起来,在纪录片拍摄期间恰逢周杰伦《青花瓷》大热,于是便有了对周杰伦与方文山的采访,让观众跟随镜头一探这首热门金曲与传统文化的渊源。

与纪录片的亲和风格一脉相承的是它的主题曲《爱延续》,这首由台湾著名音乐人小虫制作、台湾原住民歌手纪晓君演唱的歌曲,听起来像一首情歌,但实际上却是讲中国人对自己文明的一种爱的延续,对中国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思想的一种坚守。

两座故宫,一脉相承,合二为一才是一个完整的故宫。很多人希望将台北故宫的文物迁回大陆,作为一个生在台湾长在台湾的宁波(祖籍)人,我觉得台北故宫已经成为了台湾文化和艺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联系台湾和大陆的纽带,更见证了那段不可扭转的历史。

非常感谢麒麟电视给了海外华人一个如此多彩的平台,让我们身在国外仍然能够看到和鉴赏到中华文化和历史
,更拉近了我们与国人的距离,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俄罗斯专家质疑天安舰调查结论 难认定是朝鲜所为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news2/02/11078239/20100610/15975417.html

2010-06-10 16:26:08 谭武军 林梦叶 赵毛兵 环球时报 【大 中 小】 发表评论

    负责调查韩国“天安”舰沉没事件的俄罗斯专家组回国后并没有马上公布自己的调查结果,俄媒体9日爆料称,有俄罗斯专家对国际联合调查团提出的是朝鲜击沉的结论提出了质疑,认为其缺乏确凿证据。韩日媒体对这一消息强烈关注。韩日两国都有媒体表示,虽然这还不是俄罗斯官方的立场,但很可能影响联合国安理会对朝制裁的通过,因为俄罗斯可能会根据自己的调查结果行使否决权。据俄新网 9日报道,俄国防部承诺在一个月后公布韩国“天安”舰沉没原因的专家报告。

    据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9日报道,俄武装力量总参谋长马卡罗夫8日表示,赴韩国调查“天安”号军舰沉没事件的俄罗斯专家已经返回俄罗斯,但他们并没有对军舰沉没原因做出最终调查结论。他说:“目前对这一事件下结论还为时尚早。我们的海军专家小组正在为国家领导人就首尔调查结果准备报告。俄外交部领导人在了解相关材料后,才会正式公布。”据一位接近俄海军总司令部的军事外交消息人士透露,俄罗斯军事专家并没有找到朝鲜海军参与这一事件的确凿证据。他说:“俄罗斯专家调查了所有材料及损坏军舰的特征,认为国际调查团有关朝鲜参与这一事件的一些论据没有充足的分量。”俄《共青团真理报》记者与参与这一调查行动的一位俄罗斯专家进行了电话联系。这位拒绝透露姓名的海军上校表示,俄罗斯专家查看了从海底打捞上来的“天安”号的舰体及鱼雷碎片。他认为,许多事情令人无法明白。国际调查团做出的某些结论是令人怀疑的。

    据报道,应韩方邀请,俄总统梅德韦杰夫派遣专家组前往韩国调查此事件。目前引起争议最多的是在鱼雷螺旋桨附近的指示盘内侧有蓝色记号笔留下的韩文“1号”字样,在发生爆炸并且经过长时间海水浸泡后,这个标记居然能够保存下来。另外一个令人不解的问题是:假如真是朝鲜潜艇所为,那么当时在韩国沿岸聚集大量军舰,甚至有美国核潜艇的情况下,朝鲜为何只选择韩国不起眼的巡防警戒舰下手。

    另外,对于这一调查结论在韩国国内也有不同看法。“天安”舰事件军民联合调查团成员申尚哲(音)因主张“天安”舰不是因鱼雷袭击,而是触礁沉没,近日被韩国海军以损害名誉罪起诉,韩国检方已经受理此案。与此同时,在野党民主劳动党国会议员李正姬因为对军方没有公布军舰沉没时的全部影像资料提出质疑被起诉。

    虽然还不是俄官方的态度,但俄媒体关于俄专家质疑的报道还是在韩日媒体引起了很大轰动。韩国每日经济网站报道说,这与韩国军方此前称“俄罗斯调查团表示最大限度地尊重韩国军民调查团的调查结果”的立场有明显不同。报道称,俄罗斯调查团否定性看法从调查初期就已经感觉得到。报道称,韩国政府认为是决定性的证据,但俄罗斯调查团认为是最令人怀疑的部分。报道认为,如果俄罗斯媒体的报道属实,安理会将很难对朝鲜进行制裁,因为俄罗斯有可能根据调查结果行使否决权。韩国YTN电视台援引韩国政府官员的话说,俄罗斯调查团向俄罗斯总参谋长报告后通过俄罗斯外交部正式表态,所以此次媒体的报道并不是俄罗斯的官方立场。

    日本《每日新闻》报道称,根据俄罗斯的调查和分析,联合调查团的调查报告很可能证据不足。俄罗斯可能在这个问题上保留意见。《读卖新闻》则报道称,这表明今后俄会在联合国安理会讨论有关问题时采取消极态度。时事通讯社分析称,这让联合国通过对朝鲜采取对抗措施的决定面临困难。朝日新闻社的周刊《AERA》也刊登署名文章称,从当时那个海域的复杂状况来看不排除发现的鱼雷推进器是过去发射遗留的可能性。▲(本报驻俄罗斯特派记者 谭武军 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林梦叶 赵毛兵)▲◆★●■☆

 俄罗斯专家质疑天安舰调查结论 难认定是朝鲜所为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news2/02/11078239/20100610/15975417.html
010-06-10 16:26:08 谭武军 林梦叶 赵毛兵 环球时报 【大 中 小】 发表评论

    负责调查韩国“天安”舰沉没事件的俄罗斯专家组回国后并没有马上公布自己的调查结果,俄媒体9日爆料称,有俄罗斯专家对国际联合调查团提出的是朝鲜击沉的结论提出了质疑,认为其缺乏确凿证据。韩日媒体对这一消息强烈关注。韩日两国都有媒体表示,虽然这还不是俄罗斯官方的立场,但很可能影响联合国安理会对朝制裁的通过,因为俄罗斯可能会根据自己的调查结果行使否决权。据俄新网 9日报道,俄国防部承诺在一个月后公布韩国“天安”舰沉没原因的专家报告。

    据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9日报道,俄武装力量总参谋长马卡罗夫8日表示,赴韩国调查“天安”号军舰沉没事件的俄罗斯专家已经返回俄罗斯,但他们并没有对军舰沉没原因做出最终调查结论。他说:“目前对这一事件下结论还为时尚早。我们的海军专家小组正在为国家领导人就首尔调查结果准备报告。俄外交部领导人在了解相关材料后,才会正式公布。”据一位接近俄海军总司令部的军事外交消息人士透露,俄罗斯军事专家并没有找到朝鲜海军参与这一事件的确凿证据。他说:“俄罗斯专家调查了所有材料及损坏军舰的特征,认为国际调查团有关朝鲜参与这一事件的一些论据没有充足的分量。”俄《共青团真理报》记者与参与这一调查行动的一位俄罗斯专家进行了电话联系。这位拒绝透露姓名的海军上校表示,俄罗斯专家查看了从海底打捞上来的“天安”号的舰体及鱼雷碎片。他认为,许多事情令人无法明白。国际调查团做出的某些结论是令人怀疑的。

    据报道,应韩方邀请,俄总统梅德韦杰夫派遣专家组前往韩国调查此事件。目前引起争议最多的是在鱼雷螺旋桨附近的指示盘内侧有蓝色记号笔留下的韩文“1号”字样,在发生爆炸并且经过长时间海水浸泡后,这个标记居然能够保存下来。另外一个令人不解的问题是:假如真是朝鲜潜艇所为,那么当时在韩国沿岸聚集大量军舰,甚至有美国核潜艇的情况下,朝鲜为何只选择韩国不起眼的巡防警戒舰下手。

    另外,对于这一调查结论在韩国国内也有不同看法。“天安”舰事件军民联合调查团成员申尚哲(音)因主张“天安”舰不是因鱼雷袭击,而是触礁沉没,近日被韩国海军以损害名誉罪起诉,韩国检方已经受理此案。与此同时,在野党民主劳动党国会议员李正姬因为对军方没有公布军舰沉没时的全部影像资料提出质疑被起诉。

  &nb
sp; 虽然还不是俄官方的态度,但俄媒体关于俄专家质疑的报道还是在韩日媒体引起了很大轰动。韩国每日经济网站报道说,这与韩国军方此前称“俄罗斯调查团表示最大限度地尊重韩国军民调查团的调查结果”的立场有明显不同。报道称,俄罗斯调查团否定性看法从调查初期就已经感觉得到。报道称,韩国政府认为是决定性的证据,但俄罗斯调查团认为是最令人怀疑的部分。报道认为,如果俄罗斯媒体的报道属实,安理会将很难对朝鲜进行制裁,因为俄罗斯有可能根据调查结果行使否决权。韩国YTN电视台援引韩国政府官员的话说,俄罗斯调查团向俄罗斯总参谋长报告后通过俄罗斯外交部正式表态,所以此次媒体的报道并不是俄罗斯的官方立场。

    日本《每日新闻》报道称,根据俄罗斯的调查和分析,联合调查团的调查报告很可能证据不足。俄罗斯可能在这个问题上保留意见。《读卖新闻》则报道称,这表明今后俄会在联合国安理会讨论有关问题时采取消极态度。时事通讯社分析称,这让联合国通过对朝鲜采取对抗措施的决定面临困难。朝日新闻社的周刊《AERA》也刊登署名文章称,从当时那个海域的复杂状况来看不排除发现的鱼雷推进器是过去发射遗留的可能性。▲(本报驻俄罗斯特派记者 谭武军 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林梦叶 赵毛兵)▲◆★●■☆

国家广电总局整治相亲节目严禁炒作拜金
http://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123383/c90

日期: 2010/06/10 大河网6月10日报道“严禁伪造嘉宾身份,欺骗电视观众”、“不得选择社会形象不佳或有争议的人物担当主持人”、 “不得以婚恋的名义对参与者进行羞辱或人身攻击,甚至讨论低俗涉性内容,不得展示和炒作拜金主义等不健康、不正确的婚恋观。”……

昨日, 国家广电总局正式下发了《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的管理通知》及《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情感故事类电视节目管理的通知》两份正式文件,对已经引起极大社会公愤的“相亲类节目泛滥、造假、低俗”等倾向着手整饬。文件中每一条都直指上述节目的软肋,可谓一针见血。今报记者随后也采访了社会各界人士,大家均对通知持赞成意见。

“打假”是必须的

【恶劣现象】

在当下的各大省级卫视中,《非诚勿扰》、《为爱向前冲》、《我们约会吧》等近10档名目各异的相亲类节目如火如荼,相亲类节目的“泛滥”已经让许多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而更让观众质疑的,则是其中很多节目对嘉宾身份的“造假”行为。在国内各大门户网站及论坛上,网友将某些“明星嘉宾”的真实身份进行了揭露,引起了观众极大的愤慨。

【广电举措】审核嘉宾身份

“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要把好嘉宾关,要认真核实嘉宾的真实身份,严禁伪造嘉宾身份,欺骗电视观众。”在广电总局昨日下发的文件中,对相亲类节目嘉宾造假现象十分鲜明地提出了“禁止令”。广电总局还建议此类节目要扩大嘉宾选择范围,不能仅由演员、模特、富二代占据荧屏。 “不得邀请个人品德有问题或有争议,持不正确或非主流价值观、婚恋观的人物参加节目。”对嘉宾的个人身份审核,广电总局在通知中也有明确要求。

【社会反响】

“广电总局这个要求十分到位,点到了这些节目的根儿上。确实要从嘉宾入手,才能从根本上杜绝造假等一切不良倾向。”湖南卫视节目中心工作人员李小姐告诉记者,他们也已经接到通知,并会严格按照要求执行。“相亲节目不是娱乐秀,不是电视剧,观众有权利看到真实的嘉宾表现,电视台没理由造假。”网络娱评人蒋晓莹说。“低俗”是严禁的

【恶劣现象】

拜金女、富二代等“明星嘉宾”在相亲类节目中层出不穷,这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反响。同时,此类节目中屡屡出现的嘉宾之间人身攻击、恶语相向,在营造高收视率的同时也引起了很多观众的反感。

【广电举措】不得现场直播

“节目不得以婚恋的名义对参与者进行羞辱或人身攻击,甚至讨论低俗涉性内容,不得展示和炒作拜金主义等不健康、不正确的婚恋观。各婚恋节目不得在节目中互相诋毁、攻击。”广电总局在文件中明确指出,节目要有助于展现嘉宾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和择偶观念,不得设计出位环节。广电总局还明文规定,所有交友类节目均不得现场直播,要严格执行播前审查和重播重审制度,对有问题的内容和错误的观点必须删除。

【社会反响】

“现在热播相亲类节目的都是我国各大主流省级卫视,影响力都是很大的,一味地迎合低俗倾向会对很多观众造成不好的心理暗示。”我省心理学专家刘文清告诉记者,类似“拜金女”的流行,会让观众以为这就是社会的主流,产生极其不好的社会影响。“猎奇”是不当的

【恶劣现象】

和相亲类节目的造假、低俗倾向一样,各种情感类节目的猎奇、炒作边缘题材等“审丑”行为,也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在日前举行的上海电视节上,央视名嘴王小丫也表示:“审丑不能成为制作方式上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把家庭矛盾、夫妻反目等放大化,我觉得是电视行业的悲哀。”

【广电举措】不得渲染丑恶

“情感故事类节目不得展示丑恶、迷信;不得展示因亲情矛盾、家庭纠纷导致的极端行为、过激言论、‘揭伤疤’或恶性案件;不得过分渲染悲情、阴暗、颓废心态……”广电总局在文件中明确规定,情感类节目及相亲类节目都应加强对嘉宾的良性引导,对主持人的选择也应慎重。同时,对那些引起社会恶评的嘉宾,不允许此类节目再起用。

【社会反响】

“每天打开电视都是吵架的、打架的,离婚的,找小三儿的,真是看得人恶心。”郑州市民王玲辉告诉记者,这些“灰暗”的电视节目早就该取缔了。“有时候电视上演的那些寻死觅活、奇形怪状的人,我儿子看到就问我他们怎么了,我都没法儿回答孩子。”郑州观众刘艺馨也表示,过分渲染丑恶的情感类节目早该取缔了。▲◆★●■☆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