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给我们的64个人生智慧
http://www.ddhw.com/blog/viewblog.aspx?user_id=10213&msg_id=523
第五十感悟:厚积薄发堪当重任—–干大事要人才
《易经》告诉我们:才能浅薄,而地位尊贵,欠缺智慧,这样的人去图谋大事,必定能力不足。这样的人如果担当重大责任,是很少没有灾祸的。
所以,要薄积厚发,奋发向上,取得进去。
今 日 看 点 : 2011-03–27▲◆★●■☆
日本婉拒中国海军医疗船协助救援灾民
http://society.stnn.cc/tufa/201103/t20110327_1532088.html
2020年中美将爆发全面的网络大战
http://mil.chinaiiss.com/html/20113/26/a361b0.html
中国可坐等 以胜利者姿态收拾中东乱局
http://mil.chinaiiss.com/html/20113/24/a35f73.html
卡扎菲与美国的恩怨情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美国为何文官主战、武官主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中国需要自省和自信两个轮子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09175
利比亚或成朝鲜拒绝弃核理由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09177
日本婉拒中国海军医疗船协助救援灾民
http://society.stnn.cc/tufa/201103/t20110327_1532088.html
星岛环球网 www.stnn.cc 2011-03-27
星岛环球网消息:日本政府26号决定,婉拒中国海军医疗船协助救援日本东北大地震灾民。另外,日本指称,中国海洋局一架直升机飞近海上自卫队的舰艇。
据日本共同社报导,日本外务省本来有意接受中国派遣海军医疗船协助救灾,但防卫省认为,灾区附近的港口和海岸受到海啸的破坏,医疗船难以停靠,日方因此婉拒中方提议。
报导又引述消息人士说,日本政府还有意见认为,目前中国海军在日本近海活动频繁,中方提议虽是善意,但接受中国海军医疗援助还是为时尚早。
共同社另一则报导,引述日本官员说,中国海洋局一架直升机,26日下午在东海低飞至60米的高度,接近正在巡逻的日本海上自卫队驱逐舰矶雪号,以90米距离绕舰盘旋一周后离开。日本本月初也曾声称中国直升机飞近自卫队护卫舰。来源:凤凰网 ▲◆★●■☆
2020年中美将爆发全面的网络大战
http://mil.chinaiiss.com/html/20113/26/a361b0.html
2011-3-26 环球时报: 西方对中国网络战能力的渲染不断升级。美国前外交官、大学学者克里斯托弗?布隆克日前发表名为《炸毁:中国的网际战争,2020年8至9月》的研究文章,假想“美中迟早要爆发全面的网络大战”。布隆克认为,中国的网络威胁不断加剧,一旦网战打响,中国不仅有自己统一指挥的“国家黑客实验室”,更有能力致瘫美国在亚洲的盟友。
据《印度时报》24日报道,布隆克是美国得克萨斯州莱斯大学贝克尔学院信息技术和公共政策专家、美国国务院前外交官。他的最新文章刊登在今年3月份的美国空军刊物《战略研究季刊》上。布隆克绘声绘色地描述道:“到2020年,解放军将拥有一支超过6万人的‘数码行动部队’,7大军区每个都会建立一个由4000名战士组成的‘计算机军团’,并在上海组建一个‘网络师’,专门对付美国政府和军方的网络。”
但布隆克认为,美国最担心的不是上述情况,而是“中国在北京郊外建立的一个‘信息和通信行动协会’。该机构专门进行网络战的战略、战术和技术研究,直接向中央军委汇报工作,与中国科学院有密切联系,工作人员至少有1.5万人”。
文章渲染说,外界对这个中国“国家黑客实验室”知之甚少。直到2018年7月,其中一个化名“万路”的博士和工作人员借口续签旅游签证,走进澳大利亚在东京的领事馆并叛逃,外界才获悉这些情报。布隆克在文章中还尽可能发挥想像力,假想中美网络战的场景,比如美国的盟友新加坡遭到中国网军攻击而瘫痪等,中美在给彼此造成巨大破坏后,最后握手言和。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网络安全专家25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美国国内传出“美中网络战”的假想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军方等部门或组织试图借助“威胁论”获得更多政府资源。二是在战术上释放“美中网络战”或其他国家与美国网络战的信号,把那些在信息技术方面相对“弱小与落后”的国家的战略注意力转移到美国目前占据优势的信息技术战场上来,整体上弱化那些国家的战略资源部署,从而达到战略目标。▲◆★●■☆
中国可坐等 以胜利者姿态收拾中东乱局
http://mil.chinaiiss.com/html/20113/24/a35f73.html
2011-3-24 来源:新华网
罗伯特·卡普兰
【访谈对象】
罗伯特·卡普兰(robert kaplan),美国新安全中心高级研究员,曾任美国海军战争学院客座教授,获美国国会杰出公务服务奖。
【访谈对象】
里昂·哈达尔(leon hadar),美国卡托研究所研究员,著有《美国在中东的泥潭》等论著。
【访谈动机】
如同当年9·11事件一般,在中东具有庞大利益、行政和智库资源紧紧围绕中东运转的美国人并没有预料到近期中东的政治大地震。但亦如同面对9·11事件一般,震惊之后的美国迅速发动各种外交资源,评估中东走向并调整中东战略。
不过,虽然美国在中东的应变速度和能力比别的大国至少“快了半拍”,但迄今为止,中东变局尚未停歇,大国的“中东新战略”也远未铺就。在这一轮的布局中,试图在中东填补真空、修补缺漏的国家各自的得失、利弊几何,不妨让我们来听一听来自美国的两位中东问题专家的剖析。
【先驱语录】
★奥巴马政府原先的战略目标的确是要向东亚地区转移的,但是,在中东一些国家发生的新情况导致这一进程的中断,又将这些高层决策者的焦点转回到了中东。
★美国并不拥有“重塑中东”的经济和军事资本。华盛顿应当制定一个新战略,目标是逐步减少在该地区的军事介入。
★ 中国或许不必做太多事情,就让美国在中东泥潭里陷得更深,而后中国可以以胜利者姿态来出现,和其他大国一起参与收拾中东乱局。
【作者】《国际先驱导报》记者 李颖 发自北京
告别“美国治下的中东”
《国际先驱导报》:按照大中东计划,美国在该地区的战略支点包括也门、巴林、以色列和沙特。中东的这次变动是否使得美国在中东的地缘政治版图受到严重冲击?
哈达尔:冷战结束之后,俄罗斯停止了在中东与美国的对抗,美国则在中东寻求霸权战略。但是,这种“美国治下的中东”的根基已经由于一些结构性问题而严重动摇,美国的政策遭到一些重要中东国家的反对。
首先,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过度使用武力,以及美国不断上升的财政赤字已经很明显地限制了美国向中东投射力量。
其次,美国的霸权遭到一些中东国家的抵制,比如伊朗、伊拉克、黎巴嫩、巴勒斯坦及想重建地区霸权的土耳其。由于美国实力的衰落,伊朗和土耳其都在争夺战略真空。目前阿拉伯世界的政治动荡明显削弱了该地区的亲美势力。而且,可以预计的是,埃及、突尼斯等国的新组建的政府将采取较之以往更独立的外交政策。
里昂·哈达尔
最后,美国重启巴以和谈的失败也导致美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进一步下降。
卡普兰:随着埃及和突尼斯的专制政权被推翻,有的国家出现更民主政权,但有些国家可能形成混合型政权。军队、安全部门、部族和没有经验的政党会争权夺利。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美国今后在阿拉伯世界的利益所面临的威胁怎么夸大都不过分。
难以想像,约旦会出现一个比现政权更开明、更亲美的政权。还有美国几十年来卖给沙特的军火如果落入瓦哈比激进分子的手中,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