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恐怖爆炸产生蝴蝶效应

★伦敦恐怖爆炸产生蝴蝶效应
★F-117折戟南斯拉夫真相
★到底是什么武器击落F-117的呢?
★浅析中国的F117材料事件风波
★朝美秘密谈判内幕披露
★台军秘密调整全岛军事部署


★伦敦恐怖爆炸产生蝴蝶效应
华夏时报2005年07月11日:伦敦遭恐怖袭击,当然不是“一只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那么简单,可以想象,这个不是“极小事件”的事件,必将导致这个世界的极大变化。
布什9日说:“我们将继续保持攻势,我们将在海外打击恐怖分子,这样我们就不会在国内遭遇他们。”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的“铁杆盟友”———意大利的总理贝卢斯科尼8日宣布,意大利将从今年9月起从伊拉克撤离部分士兵。发生在伦敦的爆炸案,开始产生连锁反应,伦敦遭袭的蝴蝶效应开始了。
蝴蝶效应是气象学家洛伦兹1963年提出的,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广为验证,其大意为: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其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
蝴蝶效应也被称为“蹄铁效应”:如果丢掉一只铁钉就会丢掉一个蹄铁,丢掉一个蹄铁可能失去一个马蹄,丢掉一个马蹄可能失掉一匹战马,丢掉一匹战马可能会丢掉一个将军,丢掉一个将军可能就失去一场战争,由于这场战争非常关键,丢掉一场战争就失掉一个国家。一个小铁钉的问题,由于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国家的灭亡。
蝴蝶效应说明,一个极小事件的发生,由于不断引发连锁反应,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或者重大事件的发生。
伦敦遭恐怖袭击,当然不是“一只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那么简单,可以想象,这个不是“极小事件”的事件,必将导致这个世界的极大变化。如果蝴蝶效应不明显,美英等国处事方式没有发生较大改变,没有达到目标的恐怖分子将发动新的恐怖袭击。
《泰晤士报》的报道说,袭击发生后伦敦的声音变了,没有了以往的车水马龙,取而代之的是警笛声,直升飞机螺旋桨的转动声以及伦敦人的脚步声。其实,这只是蝴蝶效应的第一阶段,更大、更多的变化将发生……
9·11事件让美国认识到,不能一味地偏袒以色列,而得罪阿拉伯世界,巴以和平必须达成。伦敦“7·7”事件,相信又会让美国人民有新的认识。这就是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威胁,可能是最大的威胁;通过战争手段不可能打赢敌我双方不对垒、捉迷藏式的反恐战争。可以推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美国外交的暴力倾向将最终受到削弱,重视本土防御的反恐思路也将得到强化。
在这种形势下,美国短期内绝不会对伊朗、朝鲜等“假想敌”动武,因此和平手段将受到重用,伊朗、朝鲜等将更加安全,朝鲜在未来的六方会谈中将赢得更多主动权。
伦敦遭袭事件,应该也会引起美国对华态度的转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美国“敌视中国”的心态,这种变化对“台独”是不利的。
华夏时报 王卫明
★F-117折戟南斯拉夫真相
1999年3月27日,北约对南联盟空袭进人第4轮。20时左右。一架尾翼上编号为AF-82-806的美国空军的F-117隐形战斗机在结束投弹后返航。它呼啸着飞过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以西洲60公里的布加诺维奇小村时,不知什么东西从村旁山峦起伏的发射阵地上腾空而起,准确地击中了这架隐形战机。被击中的F-117像挨了一记闷棍一样,突然间机身一抖,失去平衡,难以控制。飞行员十位老手,他一面控制飞机向西方*近北约驻意大利基地的方向坠落,以期便于逃生和营救,一方面向美空军特种部队的EC-130电子指挥发出遇险信号,当他看到警告跳伞的红灯频频闪烁,并发出了刺耳的警报声后,才启动弹射座椅的按钮,弃机而逃。
  3月28日,南联盟电台、电视台及报纸报道了这条震惊美国朝野的爆炸性新闻,各国新闻媒体也为之做了大量的报道。这些传闻虽然使F-117声名狼藉,但也使其家喻户晓。可是不管媒体怎样炒热这条新闻,南联盟始终闭口不淡是用什么武器击落F-117的。于是,在世界上流传着各种说法,有说是老式的SA-3导弹击落的。有说是SA-6击落的,也有说是被SA-13击落的,等等。
  到底是什么武器击落 F-117的呢?为寻找答案.我们先看看F-117的“档案”,以及俄制SA-3,SA-6,SA-13导弹的性能。F-117战斗机是世界上第一种隐形战斗机,美国空军的头号杀手。1978年11月开始研制,1981年6月首飞,1982年8月开始装备部队,美军现装备56架,每架4500万美元。F-117最大起飞重量23814公斤,机长20.08米,翼展13.2米,机高3.78米,最大速度0.9倍音速,作战半径1112公里,乘员1人。可携带激光制导炸弹、空地导弹、反辐射导弹和“响尾蛇”空空导弹等攻击武器,载弹量2270公斤。
  F-117战斗机为美空军立下了汗马功劳:先是1989年人侵巴拿马,然后是1991年海湾战争,尔后是1998年12月的“沙漠之狐”行动。在海湾战争中,第一个对伊拉克发起攻击的就是F-117。在整个海湾战争期间,美空军共出动42架F-117战斗机,飞行1296架次,虽然出动架次只占多国部队固定翼飞机出动架次的2%,但却打击了40%的战略目标。其攻击有效率高达80%,而其在作战中无一损伤。于是,有关F-117战斗机不可战胜的神话被不断放大,它所代表的高科技武器也成了美国骄横跋扈的资本,才胆敢疯狂肆虐南联盟。
  聪明的美国军事专家被历次胜利冲昏了头脑,忘记了中国最古老的一条军事原则:有矛就有盾。他们的骄横造成他们深深的遗憾和永久的耻辱,使F-117折戟沉沙巴尔干。
  对于南联盟来说,它的防空武器除苏制米格-29战斗机外,还有萨姆导弹。南联盟军队装备的萨姆系列导弹有:SA-2,SA-3,SA-6,SA-7,SA-9,SA-13,约有这类地空导弹千余枚。
  我们仅以最具有代表性的SA-13为例,看一看它的战斗性能,能否击落先进的F-117。
  SA-13导弹,北约命名为“金花鼠”。它是苏联1982年装备部队的新武器,是全天候中低空防空导弹,能打击轰炸机、战斗机、直升机及巡航导弹等飞行目标。SA-13约长为2.2米,弹径0.2米,翼展0.4米,发射重量为55公斤。战斗部重6公斤,最大速度2倍音速,攻击高度为15-1000米,射程1500-15000米。SA-13导弹系统设置在一连辆MT-LB装甲车上,能够机动作战,具有优越的越野性能,其作战反应时间为12秒,车上有4枚发弹和8枚储备弹,乘员仅3人。   
世界军事专家公认萨姆导弹所配置的雷达是普通老式雷达无法捕捉到F-117,因为F-117的雷达截面积只有0.025平方米,相当于一只乌鸦大小。另一方面萨姆导弹采用了双波段被动寻的引导头也就是可以跟踪辐射红外短波(.8-2.7)和中波(3-5微米)的飞行器。   
而F-117除了采取一系列防雷达探测措施以外,还针对萨姆导弹的红外寻的性能而采取了一系列的防红外辐射办法。例如采用2元喷管,使中短波红外辐射降低90%以上,采用燃料添加技术改变尾焰红外辐射波长等,这样,萨姆导弹的红外寻的导引头无法接收到足够的红外辐射能量,从而使其对F-117战斗机无能为力了。据有关专家称,如果萨姆导弹采用无目标漫射方式攻击F-117,其命中概率仅为十万分之一。可见,SA-13导弹可以攻击红外防护能力较差的飞行起器,而对于F-117来说,SA-13导弹就望尘莫及了。 既然SA-13没有攻击隐形战机F-117的作战能力,那为什么各国军事专家都认为是SA-13击落的F-117呢?这就是南联盟不愿透露的军事秘密。 随着多国部队进入南联盟,以及F-117残骸运往某个军事大国,这项军事秘密初露端倪,令美国军事专家大为震惊,也使隐形飞行器不可战胜的神话成为历史。 军事专家的推测是不正确的:是萨姆导弹击落的F-117,但不是过去的SA-13导弹,而是匹配有激光反隐身系统的新式萨姆导弹,具体型号不详。
目前,美军的隐新形飞机,可以对雷达、红外探测器有隐身作用,而对可见光及激光却达不到隐身的效果。所以美军的隐形飞机都是采用夜间突袭的方式攻击敌方目标。可是美空军万万没有想到,在南联盟波黑边界线内的山谷每到黑夜就闪烁着一只只红外激光“眼睛”,这些眼睛均匀分布在防空地段,向万米高空发射着红外激光,并快速移动着,形成一个个扇形激光屏障,也称为“激光栅栏”。一旦飞行器穿过激光栅栏,激光信号被遮断,地面接收系统马上就可以判断出飞行器的高度、速度方向等乘数,并用激光束跟踪飞行器。改造后的按装有红外激光导引头的萨姆导弹发射升空,按照飞行器上反射回来的红外激光斑飞向飞行器,并将其击毁。该弹命中率为90%,双发中率为96.7%,如果采用四联发,命中则高达99%。所以骄横不可一世的F-117在对攻击毫无准备的状态下,很难逃脱被萨姆导弹击中的厄运。 在贝尔格莱德以西数十公里的防线上,南联盟的支持者某军事大国在这里试验激光反隐身武器系统。3月27日晚8时,F-117轰炸完贝尔格莱德,试验专家已料到F-117的归航之路,启动“激光栅栏”恭侯着它的“光临”,不出所料,F-117届时赴约,与等侯在那里的新式萨姆导弹撞个满怀。南联盟这个军事小国一举闻名于世,成了第一个击落隐形飞机的国家,令各个军事大国咋舌。
据军事专家透露,美空军正为隐形飞机F-117、B-2安装反激光探测系统,一旦发现机身被激光照射到,立刻采取大动作,进行应急规避,以摆脱激光束的追踪。另一方面F-117的残骸落入另一军事大国手中,它很快会制造出新的那怕是第一代的隐形飞机,那时,面对新的隐形飞机与反隐形飞机的“激光栅栏”,美空军将失去空中霸主的地位,这是令美国人最忧心的事情。
★浅析中国的F117材料事件风波
 F-117材料事件风波这个消息有几点可以辅佐:
  
  1)时间上; F-117是南斯拉夫3月27日(北京28号)被击落的,其材料第一时间被南斯拉夫保管。 中国大使馆是5月8号被炸的~ 中间一个半月的时间里肯定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交易在进行……
  
  2)战略上; 当时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的空袭一直造到全世界的谴责,其牵强的理由已经使美国在联合国里成了热锅上的蚂蚁。而在这个节骨眼上他就是再怎么被“热”的神智不清也不会去炸一个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而且是素来不吃美国那一套的国家的大使馆!并且炸他的是从美国本土起飞的,而且是第一次参加实战的,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B2战略轰炸机。
  
  可见美国对这次轰炸的重视和势在必得的决心,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当时中国大使馆里藏着即将不受美国控制的难以承受的“巨痛”! 如果按照当时的情况,就算是那个“巨痛”藏在俄罗斯使馆,美国也是必炸无疑!
  
  当时世界各国媒体都已经分析出这不可能是误炸,但要点都只是在猜测美国是在试探中国或挑兴中国。而我国虽然民愤空前,但政府似乎很冷静,谴责了一下美国就接受道歉了。两国也都很默契,竟然有一种“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意思。毕竟谁都清楚真正的原因是什么,谁都清楚说穿了两国名声都不保,而且我们得到了我们想要的东西,美国也适当的警告了一下中国“下次拿我们东西的时候悠着点”。如果谁闹继续下去民间冲突将扩大,而且将真正的影响到未来中美两国的关系,这是两国政府都不愿看到的……
  
  对比96年台海危机中中国完全在理的时候的强硬态度,大家就会知道,其实大国间有些游戏就是谁有理谁就有资本强硬,而这个“理”很多都是我们不可能太清楚的,要是太清楚的话就可以打仗了。 看看中美撞机事件,我们政府的又一次“理智”了就是因为用一个J-8II换来了我们做梦都想搞到的EP-3侦察技术和反侦察手段,而且王伟真的像国家说的那样牺牲了吗?我想大家应该可以自己判断了。如果不说你的飞行员安然无恙,我方飞行员和飞机都挂了,我国怎么可以名正言顺的大肆进入EP-3进行所谓的找证据,而且必须在中国拆了后运回去?! 要知道,EP-3的价值不比F-117小,其侦察手段一旦被掌握,美国整个侦察作战体系都要跟着变,甚至有的装备都不得不进行提前“升级”。
只不过EP-3有个缓冲时间去毁掉部分关键设备和全部材料,而且是在引用美国的话是怎么降到TMD中国本土去了,不然B2就又要上天待命咯。 另外关于王伟,大家可以注意随后出的兵器知识和一些杂志都在大幅报道中国机载救生设施是多么的领先和可靠,海航的J-8II甚至还有冲气艇和定位设备……另外僚机也证实是看着王伟跳伞了才返航的。 J-8II再怎么不济,其导航设备也不至于在僚机确认出事地点和人员成功跳伞的情况下引领搜救人员找了十几天,硬是能连个永不沉的降落伞都找不到吗(注:根据那期的兵器知识资料里的图片,J-8II海航的降落伞是专门设计的,浮力很大,飞行员可以躺在上面)?! 说的不好听一点,那个大小的目标说就是连卫星都看的见啊! 
  
  回到F-117事件,总的来说那次被认为最安全的大使馆被“突袭”是我国毫无准备的,也没想到美国决心如此坚定,所以“损失”惨重。当时部分残存样品被运回国的同时,也携带者令人心痛的数十具棺材……
  
  (以上都是随口而出,不加任何证实及可靠推证,大家自行评判。 未满18者请在大人指导下阅读。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作者: 海外驻军_smith
★朝美秘密谈判内幕披露 六方会谈出现重大转机
http://www.qianlong.com/   2005-07-11
  美国表示,愿意把承认朝鲜是主权国家作为其“官方立场”,承诺不会入侵朝鲜。子 朝鲜认为,美方的上述表态为重返六方会谈扫清了障碍。
  韩国解说,为了实现朝美之间的直接对话,中国和韩国展开了积极的外交斡旋。
  朝鲜政府9日宣布,由于美国政府承认朝鲜的主权,并且承诺不会进行军事入侵,朝鲜将于本月25日开始的那周重返朝核问题六方会谈。这一消息使得陷入停顿一年多的六方会谈出现了重大转机。
  美国承认朝鲜主权
  北京时间9日晚9时58分,朝鲜官方中央通讯社播发的一条简短消息引起了世界各大媒体的关注,并且纷纷在第一时间以“快讯”的形式加以转发。
  朝中社这条消息的标题是《朝美代表团官员就六方会谈进行接触》,并且只有短短的4段。吸引世界眼球的是最后那只有一句话的段落:“双方同意在2005年7月25日开始的那周开始举行第四轮六方会谈。”
  朝中社的消息说,朝鲜副外相金桂冠和美国副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希尔9日率领各自代表团在北京进行会晤。
  美国方面表示,愿意把承认朝鲜是主权国家作为其“官方立场”,承诺不会入侵朝鲜,并且同意在六方会谈的框架内举行一对一的双边直接会谈。
  朝鲜政府认为,美方的上述表态为重返六方会谈扫清了障碍。平壤此前曾多次表示,重返六方会谈的前提是美国政府收回国务卿赖斯指责朝鲜是“暴政据点”的言论,尊重朝鲜的主权。在克里斯托弗·希尔代表美国政府正式承认朝鲜主权并且做出不入侵的承诺后,朝鲜政府认为美国政府已收回原先的不友好言论,决定重返六方会谈。
  秘密谈判内幕披露
  韩国联合通讯社援引韩国官员提供的消息披露说,希尔和金桂冠此次在北京的会谈一直秘密进行,没有向外界公开。希尔原计划陪同赖斯8日启程前往亚洲进行访问,但是为了此次会谈,他提前几天来到北京,和金桂冠举行了会晤。
  曾任美国驻韩国大使的希尔过去表示,他希望前往朝鲜进行访问,重启六方会谈。希尔随后在美国驻韩国使馆和韩国民众互动交流的一个网站“美国咖啡”上发出帖子,表示自己愿意前往朝鲜,和朝鲜领导人金正日举行会晤。
  韩国官员说,为了实现朝美之间的直接对话,中国和韩国展开了积极的外交斡旋,最终促成了希尔和金桂冠之间在北京的会谈。
  韩国政府提前知晓
  在朝鲜宣布重返六方会谈的消息后,各方纷纷表示欢迎,但是对于新一轮会谈的前景,却大多保持谨慎态度。
  韩国外交通商部和统一部先后发表声明,对朝鲜重返六方会谈表示欢迎,并认为这是解决朝核问题的“重要进展”,也是有关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韩国官员说,在朝中社正式宣布消息前,韩国官员已经通过“外交渠道”获悉此事,并且迅速向卢武铉总统进行了报告,所以对朝中社的声明并不“感到奇怪”。这名不愿公开姓名的韩国官员说,韩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将在10日下午举行会议,讨论韩国政府的对策。他同时指出,对于第四轮会谈可能取得的成果,目前还不能过分乐观。
  韩国驻美大使洪锡炫在华盛顿宣布,韩国和美国将立刻展开工作对话,为即将到来的六方会谈做准备,韩国、美国和日本之间也将展开“高级别磋商”,以协调立场。
  陪同赖斯访问亚洲的一名美国国务院高级官员称,朝鲜政府同意,第四轮六方会谈的目标是实现朝鲜半岛的无核化,美国政府希望会谈能够取得成果。
  美国白宫发言人达纳·佩里诺说,美国政府对朝鲜重返六方会谈并做出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的承诺感到高兴,美国政府希望新一轮会谈能够朝着这一目标取得进展。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亚历山大·雅科文科说,莫斯科一直希望六方会谈能尽快恢复,所以对朝鲜宣布重返六方会谈表示欢迎。俄方对会谈高度重视,并准备和其他各方一道参与谈判进程。
  赖斯出访时机微妙
  朝鲜政府宣布重返六方会谈和美国国务卿赖斯访问亚洲四国几乎在同一时间,显得颇为微妙。9日,应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的邀请,赖斯抵达北京进行访问,开始了为期5天的中、韩、日、泰亚洲四国之行。
  除了前往泰国了解东南亚海啸的灾后重建工作,朝核问题六方会谈无疑是赖斯此次亚洲之行的“重头戏”。赖斯临行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美国没有对朝鲜重返六方会谈设时间表,但仍将与其他各方商讨重启六方会谈的方式。她对美中两国在推动重启六方会谈上的合作表示乐观。
  她同时重申了美国将朝鲜视为“主权国家”并且不会入侵朝鲜的承诺。
  据美国媒体报道,赖斯此次出访亚洲四国显得有些“仓促”。她在8日从华盛顿动身启程,但是到7日止,美方仍在与有关国家商讨具体行程安排。
  韩国联合通讯社的报道说,在朝鲜宣布重返六方会谈后,有关各方的外交磋商将立即展开,以便在会谈前能够达成更多的共识。
  韩国提出援助计划
  自从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中断一年多来,各方一直在为重开六方会谈进行外交斡旋。今年6月,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在平壤接见来访的韩国统一部长郑东泳时给重启六方会谈带来了希望。金正日表示,如果美国尊重朝鲜,朝鲜没有必要拥有核武器,并愿最早于今年7月重返六方会谈。
  郑东泳则在此次会谈中向金正日提出了韩方的“重要建议”,如果朝鲜放弃核武器,韩国将向朝鲜提供大规模的经济援助。
  这次会谈不仅使朝韩关系再次升温,也为重开六方会谈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韩国联合通讯社报道说,尽管韩国官员没有对汉城的“重要建议”进行详细说明,但是熟悉这一计划的内部人士透露说,这个计划很像二战结束后美国大规模援助欧洲的“马歇尔计划”。
  韩国已在今年6月向朝鲜提供了20万吨化肥,随后还将提供15万吨化肥。在9日朝韩经济会谈中,朝鲜要求韩国提供50万吨大米的援助。
  韩国官员表示,他们希望韩国的经济援助计划能为重新举行的六方会谈取得“突破”创造有利条件。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预判大陆第一攻击波 台军秘密调整全岛军事部署
台湾军方日前表示,从今年7月1日开始至2008年底,台军将正式实施“精进案”第二阶段整改作业,主要内容是:以实现台军全面转型和提升战力为目标,大规模精简机构和人事,进一步完善编制体制和军事部署。
  精简高级机构
  从去年1月开始,台军分两个阶段实施“精进案”。
第一阶段于今年6月底完成,经过一年半的整改,台军的总兵力由38.5万人减到目前的29.6万人。根据规划,即将开始的“精进案”第二阶段作业,仍将继续精简兵力,计划2008年底之前再减2.1万人,使台军总兵力降至27.5万人,但是,“精进案”第二阶段整改的重点内容是调整高层指挥机构及人事,具体内容如下:
  缩减总部机关,减少将官职位。从明年1月1日起,台军陆海空三军“总司令部”将调整为“陆军司令部”、“海军司令部”与“空军司令部”,未来仅负责建军发展和部队训练等事务;台军“总政战局”将调整为“政战局”,主要负责心战和文宣。2006年底之前把将官位置裁减25%至30%,台军现有将官编制400人,百位将领将被裁掉。据报道,目前“国防部”直属上将有12位,今后将裁至个位数,未来“总政战局局长”、联勤司令、后备司令和“国防大学校长”等四名上将降编为中将。
  调整战区划分,减少指挥层次。目前台军共有10个作战区,陆军有北中南东金马澎7个防卫司令部,海军有南北2个作战区,空军则以全台为1个作战区。台“国防部”官员表示,小小台湾设置10个作战区,造成指挥层次过多,指挥效率低下。在“精进案”第二阶段整改作业中,作战区将由目前的10减至5个,即:将台湾本岛的4个作战区简并为3个作战区,将金门、马祖、澎湖防卫司令部和本岛东部的花东防卫司令部,由作战区降编为指挥部,其指挥官将从目前的中将改为少将,而这些作战区的兵力都将只剩几千人。
  精简后勤机关,实行联勤保障。从2006年1月1日起,三军后勤司令部将全部裁撤,由联勤司令部统筹三军的后勤保障职能,负责三军后勤系统合并后的所有后勤保障事务,各总司令部则仅维持一个后勤幕僚单位,以提升战备及增加部队运动的灵活度,达到联合作战的需求,能够不分军种、不分地域实施保障任务。为使台军后勤整备工作能达到“管理更精准、支援更快速、管控更有效”的目标。
  推行新型编制
  完善编制是台军第二阶段整改作业的核心内容之一。在三军编制方面,根据规划,海军以建立高效执行、快速部署、远距打击的海军战略为目标,裁掉1个勤务舰队,基本维持舰令部、各类司令部,编成6个舰队、一个战队、三个陆战旅、两个指挥部及乌丘守备大队;空军以建立早期预警、防敌奇袭、远距截战的空军战力为目标,编成7个作战联队、二个战斗支援联队,空军编制的最大变革之一是将台军导弹部队,包括“爱国者”导弹与“天弓”、“鹰”式导弹连等,改隶属台空军指挥,成立防空指挥部,以因应台海整体防空作战。与此同时,台“参谋本部”另设“导弹指挥所”作为战训政策指导单位。经过编制整改后,台海、空军的总兵力均保持4万人左右。
  陆军是此次整改的重点军种,主要内容是:以建立“四化”(数字化、立体化、机械化、现代化)为目标,保留3个军团的编制,裁撤8个师级单位,部分单位改设“师级指挥部”。根据规划,台陆军最近制订了具体的变革计划,提出要对部队的编制进行“大手术”,把各作战区通讯、火炮、化学、工程、特种作战等部队编组成“快速反应作战机动作战群”。
  为此,将陆军现行部署态势进行大规模调整:一是在炮兵指挥部中增设“防空群”。台陆军提出,在将部署于台东的步兵第129旅改编成“台东防空旅”,并在陆军第58炮兵指挥部626防空群调防至澎湖的基础上,在台陆军第21炮指部、43炮指部与58炮指部这北中南三大军团炮兵指挥部中增设“防空群”。二是改编金门、马祖、澎湖等外岛守卫部队。根据计划,三大外岛部队将废除旅级编制和炮兵指挥部,改编为三支“守备作战打击群”,整合守备、机动作战以及防空等作战任务。
  实行环形部署
  日前,台军一辆M60A3战车在移防过程中,意外翻落台东山谷之中,台军正在秘密进行的“战车东移”计划意外曝光。据台湾媒体报道,台军认为,台海一旦开战,台东海岸的佳山、神鹰、贺田山等重要军事基地可能成为解放军第一波次的攻击目标。基地一旦失手,解放军就会配合登陆作战,控制东部战区的重要战略要地。为此,台军秘密拟制了一项“战车东移”计划,旨在全面提升花莲至台东地区的兵力部署。
  陆军方面,为了加强台湾东部“第二作战区”的反登陆能力,台陆军已开始调整“花东防卫司令部”的兵力部署:原有的步兵营开始裁撤,改编为火力、机动力更强的装甲步兵营;原有的守备旅也将提升为机械化步兵旅,并注重提高反登陆和反空降作战能力;原来澎防部装甲旅的M60A3战车和CM-21装甲运兵车等重装备用船运抵花莲港,再由大型拖板车运到台东等地部署。
  海军方面,为了应对对方战机作战半径和空对舰导弹射程增加的威胁,台海军明显加大了东部岸线的兵力部署和阵地建设投入,二代舰中自卫能力最弱的“济阳”级巡防舰已开始加装“标准”一型防空导弹,强化了台军在东北海域的作战能力。台海军向美国采购的4艘“基德”级导弹驱逐舰将于今年开始陆续抵台,也将以苏澳为母港,东部海域为其主要作战区域。
  上述情况表明,台军为改善传统的“西强东弱”防御体系,正逐步加强东部防御,以期最终形成环岛战略防御态势。军事专家指出,从台军这一系列动作可以看出,台军的作战思想已开始发生明显变化。新的作战指导思想将由重视“地面决战”转向“海空决战”和“前沿防御”;由重点实施“抗登陆”作战转为“反封锁”和“抗登陆”作战并重,并优先实施制空、制海作战和反封锁作战,而加紧构造环岛战略防御态势则是实施这种作战思想的前提。(英兰)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