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汉墓帛书本《道德经》解读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1106&postID=26969.html
道教是中国固有的传统宗教,因以“道”作为其最高信仰而得名,它是在中国古代社会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土生土长的宗教,相对而言也是东方宗教之一。老子是道教信奉的教主,又称太上老君、道德天尊,春秋时期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近2000多年来《道德经》这一中国古老文明,经过一代代哲学家、道学家、智者高人传承下来。哲学家、道学家、智者高人对《道德经》都有非常独到而精辟的阐述,从而更加丰富了我们的华夏文明,他们为中国文明的延续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他们是华夏民族的骄傲,中国的骄傲,东方的骄傲。
今 日 看 点 : 2012–05–02▲◆★●■☆
中国高层为何密集访问欧洲?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7568368.html
“海伍德要求分赃被谷开来杀害”
http://www.bbc.co.uk/zhongwen/simp/chinese_news/2012/05/120501_gukailai_heywood.shtml
薄熙来和红二代的行动策划
http://www.boxun.com/news/gb/china/2012/05/201205011211.shtml
移居美国后回头看中国太可怕了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21604
政坛博弈或是另外一个故事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21615
刘少奇之女刘涛“叛逃缅甸”内幕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2/05/01/1753118.html
美菲会谈:美国渔利心态清晰可见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nanhaizhengduan/content-1/detail_2012_05/02/14264658_0.shtml
新华社评论:不要让自己成为笑料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中国高层为何密集访问欧洲?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7568368.html
2012-04-28 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节目访谈(2012-04-20)
中国高层如此频繁地出访欧洲,走访的国家又很多,似乎在给各国打招呼,提前通报点什么,希望对中国将要做的事予以理解和支持。我有种预感,中国在下一盘很大的棋,要干大事情。
主持人:现在马上连线陈冰先生。陈先生,最近中国中央高层在频繁地出访欧洲,温家宝总理已抵达冰岛,展开欧洲四国行;李克强副总理要访问欧洲三国及欧盟总部,李长春、刘延东刚结束英国访问。中国领导人如此高密度的欧洲之行,你如何看待?
陈冰:在前后10来天时间内,中共的9位政治局常委,有3位几乎是前后脚到访欧洲,这样高级别、高密度,在同一时段、对同一个区域进行访问,这是十分罕见的。
对中国来说,今年是不寻常的一年。下半年要召开十八大,中共领导层要换届。眼下中央正在处理和应对薄熙来、王立军事件。从国际上看,美国重返亚太,中国战略空间受到挤压。还有,美国欧洲两大经济火车头双双疲软,中国的经济增长面临很大的挑战。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看中国领导人出访欧洲,我有种预感,中国在下一盘很大的棋,要干大事情。从已经结束的访问和正在安排的访问看,这次中国高官出访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接待的规格高,大多是出访国的领导人出面接待,十分重视;
二是到访的国家几乎覆盖了欧洲各个主要国家和区域;
三是所涉及的话题全方位、立体化,除了官方所说的经贸、金融、人文交流、高新技术合作外,大都加了一句“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重大问题深入交换意见”。
我在想,中国高层如此频繁地出访,走访的国家又很多,似乎在给各国打招呼,提前通报点什么,希望对中国将要做的事予以理解和支持。
主持人:那你认为中国要干怎样的大事?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重大问题,究竟是指哪些问题?
陈冰:中国强化与欧洲的联系,我觉得首先是,这意味着中国外交战略的重大调整。在美国“重返亚洲”的步步紧逼下,中国向西看,向欧洲看,同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深知和平来之不易的欧洲各国建立更广泛、更密切的关系,从而来抵消美国在亚洲的咄咄逼人,在东西方之间保持适度平衡,也就是联手欧洲、平衡美国的战略。
第二是,中国在解决南海问题上,或许有让中国人感到“雄起”,让世界感到“不能低估中国”的大手笔。说更直接些,中国用武力解决南海问题,可能是选项之一。这些天,菲律宾的军舰企图非法抓捕中国渔民,被及时赶到的中国海监船给救下了,中菲舰艇对峙已超过了10天。而3月底,越南和中国台湾的海警舰船,发生了开枪事件。根据外媒的报道,菲律宾对中国的挑衅,特别菲律宾军舰介入渔业纠纷,打着白旗进犯中国海域,“愚蠢到了极点”。美国的战略学家也指出,菲律宾对华立场变得难以驾驭,中国如果对菲律宾、越南发动小规模战争,中国完全可以全身而退。南海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我想中国高层的密集访问,或许包括南海问题,告知各国,中国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以获得理解和支持。你看看,中国最先进的渔政船已抵达南海,据说中国的核潜艇也在南海活动,这些消息表明中国一做好准备。
第三是,就重庆发生的腐败、谋杀外国人事件,向各国解释,声明中国在反腐败和依法治国上很坚决,形势也比较稳定,以避免外界的误会和误解,维护中国的国家形象和政治形象。
主持人:李长春和刘延东都到了英国,其重要性何在?
陈冰:英国伦敦在举办国际书展,今年是中国年,伦敦还将举办奥运会,很多中国运动员要去参赛,另外伦敦也是世界文化创意产业的先行者,而李长春和刘延东都是负责文体事业的最高级别的官员。不过,从英国首相、副首相、外交大臣、英国王室分别会见中国高官,说明访问英国的重要性还不止在文化体育。我们知道,英国和美国有“特殊关系”,而且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重大事件上能说服英国,就能稳住美国。英国是欧洲大陆与美国沟通的桥梁,也是中国与美国沟通的桥梁。李长春和刘延东都在强调中英关系的四个重点,即攸关大局的政治互信,互利共赢的经贸合作,固本培源的人文交流,密切沟通的国际问题协调。政治互信放在首位,我的个人看法是,中英对中国处理南海问题的策略,可能已达成默契。另外一点大家都知道,重庆被致死的外国人海伍德,就是一位英格兰商人。
主持人:温家宝总理的四国行程已经开始,你如何解读?
陈冰:温家宝的欧洲四国行,有媒体形容为“春天之旅”。一方面当然是指眼下正值春天,另一方面也是希望温家宝的访问,能温暖一下欧洲冰冷的经济环境。我认为,温总理的欧洲行,经济议题是主线。中国将继续帮助欧洲度过债务危机,同样也将进一步敦促欧洲向中国开放市场,让欧洲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扩大对华高科技出口。在这些官方话语的背后,显现出的是,中国将通过加强与欧洲的关系,来平衡美国对华事务的影响力。在中国的外交版图上,美国对中国呈现的是遏制态势,俄罗斯对中国半信半疑,日韩及东南亚部分国家跟着美国走,而作为世界重要一极的欧洲,对中国的崛起更多地表现出“乐观其成”的态势,虽然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仍有分歧和冲突。温总理的欧洲四国行,有两个目的。就长远而讲,是希望联手欧洲,对美国形成一定的制衡,欧洲国家对美国的霸道也不满意,同时对中国的依赖程度在增加。中欧关系搞顺畅了,中国在美国得不到的东西,比如高新技术,比如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或许可以在欧洲得到,这就减少了美国对华的制约力度。从短期看,是向欧洲国家说清楚中国在南海采取行动的正当性和必要性。温总理将访问欧盟第一强德国,且今年是中德建交40周年,中国可能会借助德国在欧盟的影响力,来为自己的利益助一臂之力。
主持人:李克强副总理从本月26日至5月4日访问俄罗斯、匈牙利、比利时及欧盟总部,你又是如何看待他的行程?
陈冰:李克强是中央政治局9常委中最年轻的一位,在国务院几位副总理中排名第一。他的一举一动,外界当然格外关注。我认为,他的这次出访,有几个特别之处:
一是时间的安排,十分特别。大家知道,温总理正在访问欧洲四国,27号结束,也就是说,温总理还没有结束欧洲行,李克强又开始了对俄罗斯、匈牙利、比利时及欧盟总部的访问。一国的总理和第一副总理,前后脚同防欧洲,这样的外交安排,十分罕见。超常规的安排,往往意味着超常规的目的。
第二个特点是,李克强的这次出访,是一次横跨欧亚大陆、穿越东西方世界的访问,到访的国家中,有曾经被划入“东方阵营”的俄罗斯,有代表西方文明的欧盟国家,也有历史上受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