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汉墓帛书本《道德经》解读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1106&postID=26969.html
(35)七十章(治之实)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今 日 看 点 : 2012–06–07▲◆★●■☆
耗资8亿建足球场 不到10年即被爆破
http://www.boxun.com/news/gb/china/2012/06/201206060812.shtml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坚持自身独特性的大国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22688
汪洋“削藩”意在抑制中央政法委实权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2269
北美崔哥脱口秀:来美国的所有下场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2/06/06/1813110.html
调侃"大裤衩":央视新大楼色情寓意背后纷争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2/06/06/1813328.html
中国现在经济问题的政治观点
http://bbs.wenxuecity.com/mychina/656002.html
北京的做法有点缺心眼、想不笑都难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22697
希望个别驻华领事馆停发中国空气质量信息
http://www.boxun.com/news/gb/china/2012/06/201206061916.shtml
中铁电气化局老总刘志远落马 刘志军与其私交亲厚
http://finance.ifeng.com/news/macro/20120607/6572790.shtml
中俄联合声明:将裁减两国边境军事力量(全文)
http://news.ifeng.com/mil/2/detail_2012_06/06/15098081_0.shtml
耗资8亿建足球场 不到10年即被爆破
http://www.boxun.com/news/gb/china/2012/06/201206060812.shtml
2012年6月06日: 薄熙来任省长耗资8亿建足球场 不到10年即被爆破
(明报) 曾被誉为「亚洲最豪华室内足球场」的辽宁省渖阳「绿岛体育中心」,使用不到10年即被爆破拆除,当局指这座耗资8亿元人民币兴建的室内足球场「使用率不高」,因此而拆除,在原址将兴建商业地产项目。有市民直指当年规划时选址不当,决策者要对事件负责。资料显示,当时的辽宁省长是后来落马的原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而当时的渖阳市长,则是现任辽宁省长陈政高。
《辽渖晚报》曾在2003年描述刚落成的「绿岛体育中心」的豪华程度﹕「位于渖阳市浑河南岸的绿岛体育中心,在未来几年内将很可能成为渖阳市的又一标志建筑。据绿岛中心负责人介绍,绿岛体育中心仅购买人工草坪一项就斥资100多万美元。整个体育场内布置得相当豪华,体育场四周都安排了包厢,加上普通座椅以及伸缩看台,可以容纳3.3万名观众。
但这座豪华体育场,在投入使用后却未发挥应有作用。《中国青年报》引述当局指出,由于体育场地处郊区,近些年来又与渖阳奥体中心、铁西体育场等大型体育场馆形成竞争关系,导致使用率较低,到周日(3日)被爆破拆除前,「绿岛体育中心」已经沦为一座仓库。
对于「绿岛体育中心」被拆除,有渖阳市民质疑,「当初耗资巨大兴建这座亚洲第一的体育场,仅使用8年多就被拆除,那当初是谁、是哪个部门批准规划建设的?现在,又有谁来承担体育场一建一拆造成的社会资源巨大浪费的责任?」新浪新闻更推出「拍脑袋决策催生败家子工程」,唿吁追究责任。
渖阳市苏家屯区政府昨晚回应称,绿岛体育中心自建成后,一直未达到投入使用的标准,无法举办专业足球赛事。近年来政府多次招商都未能成功,营运企业的经营受到严重影响。区政府经与该企业协商,决定拆除体育中心,以保证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开发。▲◆★●■☆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坚持自身独特性的大国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22688
—-盛世危言中国已别无选择
2012-6-6 作者 : 黄卧云 30年来,新加坡这个人口规模仅相当于中国一个中等城市的南洋小国几乎成了中国官方朝拜的圣地,一批又一批官员组团去实地学习它善治的智慧和经验。两国体制某点表面的相似性(一党掌权)使中国方面看不到中国和新加坡之间存在的实质性的巨大差别。
改变历史进程的事件往往发生在距离风暴中心某个遥远的地方,一开始也许并看不出它的重要性,但它正是引起大局改变的直接因素。最近中菲两国在黄岩岛的冲突就是这样一个事件。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坚持自身独特性的大国。其实没有任何体制可以说自己是独特的,而所谓的独特性只不过是在模版上添加几件并不重要的饰物,或者对模版小作改动而已。制度更新是模版的更新。近百年来的各国制度变革不是以美英为模版,就是以苏联为模版。一国的政治变革是世界总趋势的一部分,不是一个孤立的国内事件。在过去的100年中,中国经历了两次并非华美的转身,第一次转向英美模式,然而这个转体动作没有最后完成,不过在以后相当一段时间里,国家总体上仍保持着面向西方的体位。第二次转身出现在1949年,政治集团的大换班使中国转向了东方的苏联,国家发展从此长期脱离了西方世界的影响。
政治发生革命性变化的动力来自社会内部,也来自外部世界,而它的方向主要是由外部的国际环境决定的。外部因素是促进内部变革和1911、1949年政治变化十分重要的动因,没有外部相关的因素根本不会有相关的政治变化,当时世界政治的复杂性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政治局势。自苏联模式落败后,世界政治的大趋势呈现出明确的单一化特征,民主制度顺利地占领了每一个发生了变革的场所,这也为中国的最后一次转身规定了方向。
一
黄岩岛事件突然揭去了覆盖在中国与国际社会之间的含情脉脉的面纱,暴露了中国在世界的真实地位和处境。政府多年来精心织造出来的面纱使自己一直未能看清周边和国际环境的实际图景。
从两国军力和经济实力对比上看,中国和菲律宾完全不具有对称性。中国有全世界最为庞大的军队,每年的军费开支居世界第二,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菲律宾什么也不是,它在黄岩岛同中方对峙的军舰,即最先进的军舰是2011年购买的美国退役巡逻舰,其海军现役的83艘舰艇也全是陈旧的二手货。
要完全理解这场实力相差悬殊的冲突及其后果,我们有必要还原整个过程的一些细节。菲律宾军舰在4月10日堵住在黄岩岛泻湖内捕鱼的中国渔民,中国两艘海监船与之形成对峙,4月18日中国方面派出最先进的渔政310船开赴黄岩岛海域维权护渔,20日中午到达目的地。4月22日,菲外长呼吁东盟国家针对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新一轮挑衅”表明立场。4月23日中方将渔政310船撤回国内,表示愿通过友好磋商解决黄岩岛事件,菲律宾方面回应会继续在黄岩岛部署船只,并在23日宣布将派两艘战舰和一架反潜机赶往黄岩岛,24日菲武装部队北吕宋地区司令宣称菲律宾海军处在待命状态。面对菲律宾的继续挑战,中国官方媒体发射了连珠炮般的语言导弹进行还击,声称中国已作好了战争准备,南海舰队少将也发表声明,称一旦局势需要,就会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行动,中国海军定将不辱使命。4月24日中国国防部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达了军方视情况介入的可能。
菲律宾政府就像赌场上的“老千”有计划地控制着赌局,为把赌局做大,它先是不断扩大事态,激怒中国,诱使中方不断押牌加码,等到中国出动渔政310船好象是作出最坏的打算时,“老千”也亮出了它的王牌,要求东盟国家选边站队。接下来,中国方面撤出渔政310船。大国一方首先退步,黄海紧张的战争气氛骤然缓解。所有人都知道,中菲发生肢体冲突的可能性已近于零,至于其后的语言冲突就只能算是外交上的你来我往了。
黄岩岛事件在中国撤出渔政310船已经告一段落,但它对中国来说不是危机的结束,而只是危机的开始。
中国和菲律宾都不想在黄岩岛兵戎相见,但在双方已经拉开架式后,不管是威胁还是准备一搏,先行退让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一种示弱,而不是体现大人大量的宽宏。半个世纪之前,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经历了一场比这严重得多的军事对峙。美国发现了苏联在自己的后院——古巴部署导弹后,从海上封锁了古巴以阻止苏联运送导弹的船只,同时严厉要求苏联撤走所有已经运到古巴的导弹。事态迅速升级,双方武装部队进入戒备状态,一场超级大国
之间的核战争阴云骤然笼罩了世界。世界双雄都不想扣动战争扳机,但又都不想成为输家。两个超级大国的意志在做最后的较量,最后,以克里姆林宫的退却结束了这场空前的导弹危机,苏联的大冒险成为外交上的奇耻大辱。
黄岩岛事件无论在程度上还是在规模上都无法与美苏之间的导弹危机都不能相提并论,况且是菲律宾首先挑起对抗。在两个力量完全不对称的国家中以小制大,这在世界史上都属罕见,只有在一个老大帝国的黄昏时期才会出现的现象,它成为周边或内部活跃的小掠食者围捕的对象。菲律宾背靠美国的支持,同时有东盟10国作它的外交后盾,它有把握地预测,中国不敢对自己发动军事打击。但中国也可以预测,菲律宾也不敢进行战争冒险,美国虽然制约着中国,但也制约着菲律宾,它不可能被菲律宾拖入一场十分危险的战争。
菲律宾的外交优势使中国方面进退两难。如果打,难保美国及其盟国不深度介入,如果说美国当年与苏联达成了互不干涉各自在势力范围内的行动自由的默契,是因为美国和北约惮于苏联和华约的强大实力,那么美国今天对中国则不存在这样的忌惮。去年开始,它就已高调重返亚太地区,强化其在这一地区的军事存在,非常明确地针对“中国威胁”,并受到中国东部和南部多数邻国的欢迎,把它当作可以倚重的力量抗衡中国。与美国站在一起的还有日本、澳大利亚、韩国、印度等世界性和地区性大国,它们在面对中国时习惯地将自己称做民主国家的联盟。澳大利亚同中国有着密切的经济和贸易往来,但它选择与美国军事结盟。美日同盟则一直是美国亚太战略的基石。
中国一旦选择为黄岩岛而战,中国诉诸武力正好为“中国威胁论”作了事实上的注解,中国政府对东盟苦心经营多年的“睦邻互信”、“战略伙伴关系”可能就此结束,而由此产生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将深刻地影响到中国同日本在钓鱼岛以及中国同越南、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等国在南海的利益分歧的处理。
现在探讨另一种情况。如果放弃武力,坚持对话解决,后果将会同样糟糕。对话不难,但指望通过对话解决南海分歧则完全不切实际,它只是把问题继续后推而已,但时间并不是都站在中国一边。虽然中国以后仍然可以继续在国际场合与东盟以战略伙伴握关系手言欢,但其实际意义几何不言自明。
武力威胁在国际交往中是避免使用武力所采取的常见的威慑策略,但威慑的效力必须建立在威胁可信的基础上,要避免使用武力有时就必须决心使用武力。为了使威胁变得可信,大国之间关键时刻不得不玩起危险的战争边缘游戏,通展示实力,显示决心,以阻吓对方。不可信的威胁不但无效,而且有害,比不威胁相比,其情形要坏十倍不止。中国在南海的威慑失效,可以想见的后果就是,越南、菲律宾等国对南海岛屿的蚕食行动今后会变本加厉,它还将进一步产生扩散效应,对中国今后在国际舞台上作为一个大国的行事能力是一个极大的削弱。
在中国同菲律宾的冲突背后是一场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及军事博弈。在一对一的对抗中,实力较强的一方会获得胜利,而在国际棋盘上的对决,看的是盟国力量的对比。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都是国家集团的力量决定了胜负,它两次挫败了强大的德国,它两次帮助弱国和小国坐到了赢家的席位上,羸弱的中国也由于同美国的盟国关系成为联合国5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有了向世界说不的权力。
黄岩岛事件之后中国周边环境在急剧发生变化,美国及其盟国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军事部署和战略互动十分频繁,以美国为首的22国环太平洋2012海上大军演包括了该地区除中国之外所有重要和比较重要的国家,被中国视为准盟国的俄罗斯也参与其中。中国的孤立令国人吃惊。专家们和国家的报道机构大张旗鼓地宣传“中国奇迹”将中国民众的自豪感推倒了世界屋脊的高度,他们觉得全世界都有求于崛起的中国: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欧洲要向北京寻求资金摆脱债务危机,一幅中国再次回到世界中心的画卷已然打开。黄岩岛事件猛然打开了一个窗口,民众通过它看到的是一个大国消瘦而孤独的身影,“世界第二”带来的虚幻快感消失之后,终于回到了现实中,由此形成的巨大心理落差还需要时间去适应。当然,在“崛起”意识强烈的中国官媒看来,国际上孤立中国的阴谋恰好证明了中国的强大富足,那是中国因为崛起而招致的强烈嫉妒。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交往中一直主张“不干涉他国内政”,总是操着呆板乏味的语言的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一成不变的表态就是“反对干涉他国内政”,颇符合中国传统智慧的中庸温和、明哲保身的处世之道,好象理应在国际上收获许多朋友。而美国呢,到处插手世界事务,充当世界警察,却是世界上拥有最多盟友的国家。仅在最近的二十年中,它就两次打伊拉克,入侵阿富汗,制裁缅甸军政府,支持伊朗反对派,带头实施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而它每年发布国别人权报告,指控那些人权状况“极为糟糕”的国家,简直把“干涉别国内政”作为自己的内政在例行公事。
美国是当今唯一的超级大国并不能作出充分解释。崇拜强者的实用主义处世态度是人类通病,不止是日本民族才会这样,而且和盲目虚骄相比,它并没有更糟。而如果更深入一步地考察当代外交事务就会发现,国家实力仅仅只代表国家形象的一个方面,一国的制度以及制度包含的价值观所体现出来的国家形象在当代外交中显得尤为重要。当某个国家的政府血腥镇压人民时仍然坚持“反对干涉他国内政”,正如看到邻居失火不但自己不去扑救,还阻止他人扑救,是对生命和道义的漠视。国家的国际形象是它的国内形象决定的。大英帝国时期英国政治家的一句名言“英国没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久的利益”,揭示出了国家行为的基本特征,被奉为外交圭臬,但它的内涵已发生了变化。对利益的理解,不仅仅只是物质利益和经济利益,还包括了制度和价值观的利益。世界交往中的一个突出现象,是民主国家之间都强调拥有共同的制度和价值观的重要性。
上述变化的缘由,是因为民众的政治参与决定性地影响了国家外交政策,现代外交打破了由少数政治家所垄断的局面。制度和制度所包含的价值观的利益才是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核心利益所在。每个国家的民意都倾向于支持拥有民主制度和民主价值观的国家。可以断言,长期处于军政府统治之下、被西方国家制裁和受到中国政府一贯支持的缅甸只要实现了民主化,缅甸民主政府很快会把外交重心偏向西方。其实,这个过程自2011年总统吴登盛宣布放松新闻管制、释放政治犯和解除党禁时就已经开始,它已经单方面提出结束同中国在密松电站项目上的合作。
中国的孤立其实是制度的孤立。
二
外交是国内政策的延续。中国最近20年在国内实行的政策集中而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