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刊解读群体逆反心理:”老百姓”为何变成”老不信”

崛起大中华,谏言习近平(十七):三农政策,理解毛泽东,相信邓小平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61541/201305/19156.html

 

    人民公社大锅饭,最终彻底摧毁了农民的积极性。粮荒阻滞了国家的发展。邓小平上台,“包产到户”,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决了粮食问题。为改革开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包产到户”是三农政策的核心,至今显示着她的正确性。“包产到户”阻碍了水利化和机械化的发展,应该说是个倒退。但没有这一“小退”,也不会有之后的一“大进”。没有智慧和魄力,是下不了决心的。邓公不愧为开国元勋之一。

 

    建国初,伟人毛泽东和周总理就正确地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发展方针。对十三亿人的“人口大国”,这个方针必须永远坚持。

 

    城乡差别,永远都是农家的痛。因而有很多仁人志士“为民请命”,希望缩小和消灭这一差别。最杰出和最有名的莫过于毛泽东的好友,梁漱溟先生。毛梁曾在延安窑洞彻夜长谈,议论国政,甚是投机。然解放后,他俩开始各持己见,分道扬镳了。梁先生指责毛泽东,得了天下忘了帮他打天下的农民,农民生活太苦。甚至说毛泽东不懂农民的心。

 

    解放后,同城里人的生活相比,农家生活是苦。农家人是“集体所有制”。城里人是“全民所有制”(也有“集体所有制”,但还是不同于农村人)。“全民所有制”的民众有固定的工资收入,有固定的粮食配给,生活基本有保障。“集体所有制”的农家人就没有那么幸运。种地产粮的农家人却年年有饿肚子的时候。真是“泥瓦匠,住草房;编凉席的睡光床;奶娃婆娘卖儿郎;种庄稼的饿断肠”。难怪有人总结说,“农民是二等公民”。梁漱溟老先生为民请命,也就不难理解了。

 

    然而,梁漱溟的指责,让毛泽东勃然大怒。毛泽东愤愤地和轻蔑地说,我们(指他和共产党)搞了几十年农民工作,有人(指梁漱溟)说我们不懂农民。我猜测,梁漱溟至死都不明白毛泽东这番话的意思。换句话说,梁漱溟至死都不懂毛泽东。可怜梁老先生,冒天下之大不韪,面对上千对伟大领袖带有极深朴素感情的将军们,开国元勋们,对毛泽东说三道四,怎能不被轰下台,灰头土脸,成为到处喊打的过街老鼠。这就是知识分子臭的一面,对伟人不理解却喜欢自以为是地品头论足。当然,象梁漱溟这种知识分子,正直,耿直,磊落,敢言,不阿谀,不投机,比官场那些顺势爬高者,要高尚得多。

 

    伟人毛泽东说这番话自有他的道理。说毛泽东是农民问题专家,一点都不过分。当年的“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正确地揭示了中国革命的道路,方向,和方法。由此产生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革命的最后成功证明了毛泽东思想的正确。在毛泽东思想中,农民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生力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毛泽东看来,社会主义建设,农民同样应该是生力军。同样要作出巨大的贡献。每个农人少收入一元钱,六亿农民就可以贡献六亿元钱。将六亿元钱用在工业和国防上,可以办很多事。伟人的思路同常人大不一样。他首先想到和为之奋斗的是国家的兴亡和民族的崛起,而不是任何一个或者多个社会群体得到多少利益。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即使两人穿一条裤子(每人三尺布票)也要搞原子弹。在百废待兴,物质匮乏,基础薄弱的崛起初期,又不得不发展工业,加强国防,农民过苦日子,作贡献,就不难理解了。

 

    改革开放三十年,又是农民吃苦在前。城里的高楼大厦,那一块砖石上能没有农民工的汗水。城乡差别是社会现实,是不可能短时间改变的。不符合规律的,强制性的改变,只能招至祸患。比方说,废除城乡户口制;农村城镇化;等,必然影响农业发展。农民工进城,已经造成了农业生产精壮劳力的缺乏。八零后,九零后,能安心农村搞农业生产的几乎没有。大量文化程度低的农民工转为城市人口,大大地增加了城市贫民的队伍。一但有个天灾人祸,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